咬文嚼字 综合征还是综合症 “你懂的”
【咬文嚼字】综合征还是综合症?“你懂的”?
【咬文嚼字】综合征还是综合症?“你懂的”?有很多东西,常常因为人们的想当然而出现偏差,比如,生活中一些常用词汇就是这样,要么写错,要么用错。
看近期的《咬文嚼字》,忽然发现一个习以为常的词语错误,错把“综合征”写成“综合症”。
写错、用错、读错的比比皆是,十之八不为过,医生群体可能除外吧。
一、“征”与“症”1、征:基本字义思很多,其中一个是“事物表露出来的迹象”,最为常用的词汇有:特征,征兆,征候。
2、症:基本字义很简单,就是疾病和病症的意思,常用词汇有:某某症、绝症、症状等。
二、医学上的“综合征”综合征,医学名词,是指动植物疾病、功能失调、病态呈病灶或损伤的一组典型征候或症状。
从医学上讲,综合征具有两个涵:一是一组“症候”,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如:非典流行时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就是多种疾病恶化时都可能发生的危重病情。
二是同时包括数项基本特征。
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的命名就表明,爱滋病患者都符合两个基本条件:“获得性”(不是遗传性)和“免疫缺陷”,而个体病人可以表现为恶性肿瘤、肺炎、霉菌感染等多种多样的具体疾病。
三、社会中的“综合征”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专业词汇常常被借用,形象地表达或描述某一事物或现象。
比如,板块是地地道道的地质学词汇,现在常常用在股市之中。
从临床医学上讲,当病人出现一个症候时,往往同时还会伴有另外的几个症候。
这一群症候是很定型的,将其统一起来进行观察,则称为“综合征”,就是综合性的特征。
如:更年期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亚健康综合征等等。
有聪明人就把医学上的“综合征”引到了社会上,用来形象地描述一些表面复杂而又联系紧密的社会现象,形象贴切,使用率极高。
如:高考综合征,春运综合征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大多数人、大多数媒体却把“综合征”错用成“综合症”了。
原因吗,我想不外乎两个:一个想当然,觉得“症”比“征”好;二是读音作怪,四声比一声更给力。
四、为何是“征”而不是“症”在医学上,“症”“征”并列时,“症”是“症状”,如头痛、视物模糊、呕吐等,是病人能感知的不适;而“征”是“体征”,特指医生检查发现的异常变化,如眼底出血、心脏杂音、病理反射等。
《咬文嚼字》2015年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2015年十大语文差错一、诺贝尔奖报道中的用字错误:“生理学或医学奖”误为“生理学和医学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一些媒体在报道新闻时误“或”为“和”,把奖项名称说成“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诺贝尔奖在1900年创立,初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
1968年,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习称诺贝尔经济学奖。
生理学和医学是两门有着密切联系但并不相同的科学,只要在其中一个领域获得杰出成就,便有获奖资格。
因此,奖项名称两个学科之间用表示选择关系的“或”字连接。
如果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和”连接,意思则可能成为需要在生理学和医学上同时取得建树才有获奖资格。
这显然不符合该奖项的设置本意。
该奖项的英文名称,两个学科间用的连接词也是表示选择关系的“or”,而非表示并列关系的“and”。
二、“九三”阅兵式报道中的概念错误:“抗战胜利纪念日”误为“日本投降日”。
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有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把1945年9月3日说成“日本投降日”。
这个说法有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中国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两个日子都和日本投降直接有关。
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和“日本投降日”是不同的概念。
三、“抗战”纪念活动中的用字错误:“罄竹难书”误为“磬竹难书”。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各地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在回忆抗战历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报道中,“罄竹难书”常被误成“磬竹难书”,如“日军暴行磬竹难书”“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磬竹难书”。
“罄”本指(器皿)空,引申指用尽;古人用竹简书写,“罄竹难书”意思是把竹子用完了也难以写完,形容事实多得不可胜数。
综合症综合征有什么区别?
综合症综合征有什么区别?很多人对于综合症以及综合征的区别都不太清楚,当自己患有了某些病的时候总是不知道应该说是综合症还是综合征,而且医生问自己的病情的时候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应才是最准确的,有的时候会因为这个闹出一些小笑话,下面就给大家讲一讲综合症综合征这两者的区别都在哪方面。
综合征在种种病理过程中,当出现一个症候时,同时会伴有另外几个症候。
这一群症候是很定型的,将其统一起来进行观察则称为综合征。
一个综合征的各种症状可看作是由一个基本原因所引起的。
“亦称‘症候群’。
代表一些相互关联的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而同时出现一群症状,往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常可出现于几种疾病或由于几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疾病。
如有显著的全身水肿、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和胆固醇增高时,称‘肾病综合征’。
不少综合征用首先发现者的一个或几个学者的姓氏命名,如阿-斯综合征等。
中医学中的证候,如脏腑分证、六经分证等,其表现的症状,类似综合征。
”“综合征”这个名词具有两项内涵:一、“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症候”。
如非典流行时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就是多种疾病恶化时都可能发生的危重病情。
二、每个“综合征”都有几项基本特征。
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命名就表明,罹患AIDS(艾滋)的全体病人都符合两个基本条件:“获得性”(不是遗传性)和“免疫缺陷”,而个体病人可以表现为恶性肿瘤、肺炎、霉菌感染等多种多样的具体疾病。
“综合症”的定义相对狭窄,特指某种具体疾病情况下出现的一组症状或病理改变。
综合征和综合症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患者一定要搞清楚,不然以后去医院就诊的时候可能经常会误解医生的意思,如果情况严重的,可能因为这个失误,还会耽误到自己的病情。
综合征一般指的是一类,而综合症是一种,比较单一,两种的区别也比较大。
春晚主持串词用错成语
春晚主持串词用错成语春晚引起的话题讨论还未散去,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昨天发布了其关注到的央视春晚文字差错。
据介绍,继xx年“咬”出央视春晚28处差错,并连续三年关注春晚,还在xx年派出专家赴春晚直播现场把关之后,《咬文嚼字》今年再度检查春晚的文字质量。
此次杂志发布的差错内容包括文史差错、成语差错、字词差错、语法错误。
文史错误:西施只比貂蝉老700岁据杂志介绍,今年春晚在文字使用的态度上还是非常严谨的,但由于节目众多、时间紧迫等原因,差错还是未能幸免。
比如文史差错包括《爱的代驾》中闫学晶说:“我西施,她貂蝉,合着我比她老一千多年呢。
”这无疑把西施说得太老了。
西施、貂蝉都是传说中的古代美女,生卒年都不详,但大致可推断其生活年代。
据载,西施于公元前494年由越王勾践进献给吴王夫差;貂蝉被王允使连环计先献给董卓,后又许配给吕布,导致董吕反目,公元192年吕布杀了董卓。
由此可大致推算二人相差700年左右,离“一千多年”远着呢。
又如《荆轲刺秦》中黄宏一上台就说:“想当初秦公金銮殿,图穷匕首见……”其中的“秦公”说错了,应说“秦王”才对。
“公”“王”是先秦时代诸侯国国君的爵位,不可随便乱称。
秦国国君在秦孝公之前(包括秦孝公)都称“公”,公元前324年,秦惠文君(孝公之子)改称“王”,自此以后直到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改称“皇帝”。
成语错误:“竹报平安”与信无关再如《空山竹语》前董卿说:“中国有句古话叫‘竹报平安’,虽然现代人早已不把报平安的家信写在竹简上了,但这青青翠竹在传统文化里一直被视为坚贞高洁、虚心向上的君子形象。
”董卿显然把“竹报平安”理解成在竹简上写平安家信了,其实“竹报平安”是个成语,出自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北都只有童子寺里有一丛竹子,数尺高,主管寺院事务的纲维和尚每日都向寺院有关人员报告,竹子没有枯萎,很平安。
后以“竹报平安”指平安家信,也简称“竹报”。
竹子也因此成为吉祥平安的象征,民间还有以竹为题材的吉祥图画,也称“竹报平安”。
2006--2019《咬文嚼字》语文差错词汇精选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语文差错词汇精选1.以“差强人意”表示让人不满意。
误将“差强人意”当作“让人不满意”用了。
差(ch ā):略微;强:振奋。
“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2.“挖墙脚”误为“挖墙角”。
汉语词汇系统中有“挖墙脚”,而无“挖墙角”。
“挖墙脚”即拆除墙基,比喻从根本上加以破坏。
3.“主旋律”误为“主弦律”。
“旋律”不能写作“弦律”,“主旋律”也不能写作“主弦律”。
4.“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指不把事情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以为然”指不认为他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
父母不重视孩子的不良行为,应用“不以为意”。
5.“禁渔”误为“禁鱼”。
“鱼”是名词,即鱼类;“渔”是动词,即捕鱼。
“禁渔”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在一定时期或一定水域内禁止捕捞,不能写成“禁鱼”。
6.“令人堪忧”是病态结构。
“堪”指值得;“堪忧”指值得担忧,意即令人担忧。
将“堪忧”与“令人担忧”杂糅成“令人堪忧”,是错误的。
7.“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
“不齿”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
“不耻”指不以为有失体面,如“不耻下问”。
对美国的挑衅行为表示鄙视,应用“令人不齿”。
“令人不耻”是根本说不通的。
1.乘客与司机发生“口角”,即在口头上进行较量,“角”应读jué。
“口角”(jiǎo)为“嘴边”之意。
2.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时任校长在演讲中鼓励学生“立鸿鹄志”,“鹄”读成了hào。
“鹄”在“鸿鹄”中的正确读音是hú。
“鸿鹄”俗称天鹅,因善高飞,人们常用“鸿鹄志”比喻远大的志向。
3.“亲睐”应为“青睐”,典出三国时期的名士阮籍。
阮常用“青白眼”看人,喜欢的人平视露出黑眼珠,不喜欢的人则以白眼相向。
“青”指黑眼珠,“睐”有看的意思。
4.“捅篓子”应是“捅娄子”。
娄,本指物体中空,“捅娄子”即捅出漏洞来,常比喻引起乱子、纠纷、祸事等。
“篓子”是用竹篾、荆条、铁丝等编成的盛物器具,没有“捅篓子”一说。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整理(3)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整理(3)神经病学名词解释整理37. Foville syndrome综合征:①脑桥内侧部肿瘤破坏同侧展神经、内侧纵束和锥体束②引起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病侧面瘫及对侧肢体偏瘫35. Weber综合征:又称中脑腹侧部综合征。
①中脑腹侧及大脑脚底肿瘤破坏同侧动眼N和锥体束②引起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偏瘫③多小脑幕裂孔疝。
38. Parinaud综合征:又称中脑顶盖综合征。
见于松果体瘤,两侧中脑顶盖受累。
双眼垂直运动麻痹,不能向上仰视。
若侵及中脑被盖则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39. 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équard syndrome):半侧脊髓损害(如髓外肿瘤早期、外伤),损害平面以下同侧中枢性瘫痪、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缺失。
40. 三偏综合征:①内囊病变可引起锥体束全部受损而致对侧偏瘫②如病损波及内囊后肢的后部,阻断传导对侧半身感觉的丘脑皮质束及传导两眼对侧视野的视放射,则可伴有对侧偏身感觉缺失和对侧同向偏盲③内囊病变最常见于脑血管意外。
41. Horner综合征:①一侧眼交感神经麻痹,出现同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裂凹陷,眼结膜充血及面部无汗②病变可在患侧脑干,颈段脊髓或病侧颈内动脉壁。
42. 去大脑皮质综合征(decorticate syndrome):①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功能丧失而皮质下功能仍保存②常见于严重脑外伤、缺氧或感染后③患者能无意识的睁眼、闭眼或转动眼球但眼球不能随光线或物品而转动,貌似清醒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④有抓握、吸吮、咳嗽等反射,有无意识的吞咽活动,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锥体束征阳性,上肢屈曲,下肢伸直者称为去皮质强直(decorticate rigidity)。
(去大脑强直四肢均为伸性强直)43. 威廉斯环(Willis circle):①脑底动脉环,是脑底沟通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的动脉环,使两侧大脑半球及一侧大脑半球的前后部有充分供血②由双侧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组成③当环的某处血供障碍时,可对脑血液供血发挥调节和代偿作用。
“综合症”和“综合征”当并存
“综合症”和“综合征”当并存作者:李艳来源:《辞书研究》2010年第05期“综合症”这一医学术语早就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语。
1989年《现代汉语词典补编》立“综合症”条,但1996年修订版却又删除,且将“症候群”词条中的“综合症”改成了“综合征”;2005年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立“综合征”条。
这表明《现汉》的编者明确认为当以“综合征”为规范。
《现汉》在汉语规范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官方媒体书面语料的调查发现,自从1996年《现汉》修订版后,各报刊使用“综合征”者逐年增多,但网络上“综合症”与“综合征”使用相当,后者并不占优势。
笔者进行过随机问卷调查,被调查的100人中有86人选择用“综合症”,7人表示不太确定,7人主张用“综合征”。
二词使用相当盲目、混乱。
笔者认为二者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各有所司,应当并存,规范所向应在二词如何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上。
“综合征”最初是西方医学术语“syndrome”的汉语对译词,当时学界也有译作“综合症”的。
后“综合征”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已不单囿于医学界。
“征”,本有“表现出来的迹象”之义。
《现汉》对“综合征”的解释是:“因某些有病的器官相互关联的变化而同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也叫症候群。
”定义的中心所指是“症状”。
所谓“症状”,是“机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感觉和状态”。
因此,“综合征”的“征”由一般迹象义引申为疾病的系列症状,顺理成章。
“综合征”语义明确,使用频度高,可视为一个新词,《现汉》与时俱进,充分注意并认可了语言使用中的这一新用法,是应当肯定的。
但“综合征”不应也不能取代“综合症”。
《现汉》删“综合症”条失当。
“症”有两音,读第一声时中医专指腹腔内结块的病,本文不作讨论;而读第四声时指疾病,是常用义。
此义有历史继承性,在明清作品中常见。
一是与“疾”、“病”等同义连用,组成“病症”、“症疾”等词,如《水浒传》第二回:“不到半载之间,史进父亲太公染患病症,数日不起。
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症状,抽动秽语综合征治疗【专业知识】
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症状,抽动秽语综合征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quo;s syndrome,TS)或、慢性多发性抽动(chronic multiple tic)等。
Itard(1825)最早报道,法国神经病学家Georges Gilles de La Tourette 1885年首先详细描述,后来以其名字命名。
本症是发生于青少年期的一组以头部、肢体和躯干等多部位肌肉的突发性不自主多发抽动,同时伴有爆发性喉音、或骂人词句为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
典型表现为多发性抽动、不自主发声、言语及行为障碍;可伴有强迫观念、人格障碍,也可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率表现度变异的疾病;Cornings等认为是多基因遗传病。
患者有50%的机会将遗传因子传递给他(她)的后代,遗传素质在子代中不一定完全表现抽动秽语综合征病症,患者可只表露轻微抽动及强迫行为(obsessive compulsive behavior,OCB),也可能只将基因遗传给子代而不显示临床症状。
二、发病机制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基因缺陷可导致神经解剖异常及神经生化功能紊乱,多数学者推测本病与基底核、前额叶、边缘系统等部位神经元功能紊乱有关,其发病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化代谢及环境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很多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该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本病有明显的家族倾向,65%~90%的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例是家族性的,单卵孪生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率(53%~56%)明显高于双卵孪生(8%)。
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存在着很大争议,现多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率的疾患,且外显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外显率高(0.5~0.9),女性外显率低(0.2~0.8)。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出现强迫性症状或行为障碍较为常见,其家族中精神病病史也较多见,遗传学研究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强迫症在遗传学上存在相关,可能为同一基因异常的不同表现。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之五兆芳芳创作1、Horner综合征:表示为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内陷,可伴随同正面部少汗.2、感到过度:由于刺激阈增高与反响时间延长,刺激必须达到很强的程度方有感到,在刺激后需经一潜伏期才干感应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且持续一段时间才消失.3、感到过敏:表示为轻微的刺激即引起强烈的感到,系因对触痛觉的敏理性增强或感到阈值下降所致.4、假性球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两侧皮质延髓受累时出现舌咽,迷走神经麻痹症状,表示为发音嘶哑,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5、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口语表达障碍突出,理解相对好,主要累及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6、感到性失语口语理解严重障碍为其突出特点,故以往称为感到性失语.患者对他人和自己讲的话均不睬解,或仅理解个体词或短语;口语表达有适当的语法结构但缺乏实质词,表示为语量多,讲话不吃力,发音清晰,语调正常,短语长短正常,即所谓流利型口语,病变位于优势半球Wernicke区(颞上回后部).7、缺血半暗带: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组成.而缺血半暗带内因仍有侧支循环存在,可取得部分血液供给,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流迅速恢复,损伤仍为可逆的,脑代谢障碍可得以恢复,神经细胞仍可存活并恢复功效.8、TIA:指频频爆发的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的突发、短暂、可逆性神经功效障碍的临床综合征.9、闭锁综合症(Locked-in syndrome):见于双侧脑桥基底部损害.患者意识清楚,但四肢及面部瘫痪不克不及张口说话和吞咽,仅保管闭眼和眼球垂直运动功效,并以此表达自己的意愿.10、Weber综合征(中脑腹侧综合征):中脑病变导致同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中枢性偏瘫.11、Wallenberg综合征(延髓外侧综合征):系椎动脉阻塞,狭窄或小脑后下动脉阻塞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示为眩晕/恶心/呕吐/眼震,病灶同侧软腭及声带麻痹/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病灶同侧共济失调,病灶同侧Horner(,病灶同正面部浅感到障碍,对侧半身浅感到障碍.12、Millard-Gubler综合征:脑桥外侧梗死,表示为病变侧外展神经和面神经周围性麻痹,病变对侧中枢性舌下神经和肢体瘫痪.13、腔隙状态: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累及双侧锥体束,出现严重精神障碍,痴呆,假性延髓麻痹,双侧锥体束征,类帕金森病和大小便失常.14、分水岭脑梗死:相邻血管供给区之间的分水岭区域或边沿带的局部缺血.此种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15、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半侧损害):主要特征是病变同侧损害节段以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同侧深感到障碍及病变对侧损害节段以下痛温觉消退或丧失,而触觉保持良好,病变侧损害节段以下血管舒缩功效障碍.16、脊髓休克:脊髓病变早期表示为肌肉松弛,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和尿潴留等,一般持续1~6周.17、Beevor征:T10-11病变时下半部腹直肌无力,当患者仰卧位用力抬头时,可见脐孔被腹直肌上半部牵拉向上移动.18、鞍区躲避:髓内压迫感到障碍自病叛变段向下成长,鞍区(S3-S5)感到保存至最后才受累.19、三偏综合征:内囊损害累及视纤维时,表示为对侧肢体偏瘫,对侧偏生感到障碍,对侧同向偏盲.20、别离性感到障碍:脊髓丘脑束损伤时,对侧损害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和深感到仍保管.21、颈膨大:颈膨大相当于C5~T2节段,是支配上肢神经的起源,受损可出现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病变平面以下各类感到缺失,肩部及上肢可有放射性根痛,括约肌障碍.22、腰膨大:腰膨大相当于L1~S2节段,是支配下肢神经的起源,受损出现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双下肢及会阴部各自感到缺失,尿便障碍.23、脊髓压迫症:是一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引起脊椎受压综合征,可有脊髓半切或横贯性损害以及椎管阻塞,脊神经根和血管受累的临床表示.24、上升性脊髓炎:脊髓损害节段呈上升性,在起病1-2天甚至数小时内逐步上升至延髓,或瘫痪由下肢迅速涉及上肢甚至延髓支配的肌群,并出现吞咽困难、构音不良、呼吸肌瘫痪而死亡.25、华勒变性:指外伤使轴突断裂后,由于不再有轴浆运输提供轴突所需的营养成分,断端远侧的轴突很快字近端向远端产生变性、解体,解体的轴突和髓鞘可有同样的变更.但一般只到最近的1-2个郎飞结而不再持续,接近细胞体的轴突断伤可使细胞体坏死.26、轴突变性:由于中毒或营养障碍等原因,使细胞体分解蛋白质等物质产生障碍或轴浆运输阻滞,致使最远端的轴突不克不及得到需要的营养,因此其变性通常从轴突的最远端开始向近端成长.27、MS:即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成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示为病变部位的多发性及病发时间的多发性. 28、三叉神经痛:面部三叉神经散布区域内频频爆发的、短暂的、阵发性的剧痛称为三叉神经痛.29、Bell征:表示为患正面部脸色肌瘫痪、额纹消失,不克不及皱眉,眼裂扩大、闭目不全,闭目时瘫痪侧眼球转向上方,露出白色巩膜. 30、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单侧周围性面瘫.31、扳机点(触发点):“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下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即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敏感区,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起疼痛爆发.32、痛性抽搐:三叉神经痛引起发射性的面肌抽搐,患者口角牵向患侧,可伴面部皮肤发红、流泪和流涎.33、Hunt综合征:为带状疱疹病毒传染所致,病变累及膝状神经节,出现同正面部脸色肌瘫痪,舌前2/3味觉丧失与听觉过敏,尚有瘫痪侧的乳突部疼痛,耳廓与外耳道感到消退,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34、脑脊液蛋白细胞别离:指脑脊液蛋白增高而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是格林- 巴利综合征特征性改动之一.病程3~6周蛋白增高最明显.35、癫痫:是一组脑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引起的慢性频频爆发性短暂脑功效失调综合征,以突然产生频频爆发为特征,是爆发性意识丧失的罕有原因.36、杰克逊(Jackson)爆发:部分运动性爆发如放电沿大脑皮质运动区散布逐渐扩展,临床常表示为抽搐自对侧拇指沿腕部、肘部和肩部扩展.37、癫痫持续状态:是癫痫持续爆发之间意识尚未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爆发持续30分钟以上不自行停止.38、痫性爆发:每次神经元的阵发性放电或短暂的脑功效异常称为痫性爆发.39、Todd瘫:癫痫部分运动性爆发后如遗留暂时性(数分至数日)局部体瘫痪或无力,称Todd瘫痪.40、全身性强直性爆发:又称大爆发,主要表示为全身肌肉强直和阵挛,伴意识丧失及自主神经障碍.41、失神爆发:失神经爆发是癫痫痫性爆发的一种表示,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示.又分典型和不典型失神二种.典型失神经爆发:病人勾当突然停止,发愣,呼之不该,手中物体落地,部分可机械重恢复有的复杂动作,每次爆发持续数秒钟,每天可爆发数十、上百次,醒后不克不及回想.42、自动症:庞杂部分性爆发的运动表示以协调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癫痫爆发进程中或爆发后意识状态,出现一定程度上协调的,有适应性的无意识勾当,爆发后不克不及回想.43、帕金森病:是产生于中年以上的黒质和黒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的疾病,临床四大主征是肌强直、震颤、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44、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系指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急性脊髓白质的脱髓鞘性病变或坏死性病变,临床表示为急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截瘫.可能与炎性脱髓鞘性疾病有关.好发部位:胸段(T3~5).45、面具脸:面部脸色肌勾当削减,经常双眼凝视,瞬目削减,呈现面具脸.46、张皇步态:患者自卧位、坐位起立困难,迈步后即以极小的程序向前冲,越走越快,不克不及实时停步或转弯.47、静止性震颤:震颤出现在肢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在自主运动时加重或消失.其频率一般为每秒4~8次,见于帕金森综合症.48、折刀样强直:视部位不合,只累及部分肌群,主动运动关节市,阻力在开始时较明显,随后迅速削弱,呈现所谓折刀现象,为锥体束损害时的体征,常伴随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49、铅管样强直:屈肌和伸肌同时受累,主动关节时始终保持增高的肌力,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到.50、齿轮样强直:部分患者伴随震颤,查抄时可感应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纪律而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感.51、写字太小征:帕金森病患者因壁肌及手指肌的强直,上肢不克不及做精细动作,表示为书写困难,所写的字弯曲不正,越写越小.52、疲劳试验(Jolly test):嘱患者持续上视出现上睑下垂或两臂持续平举后出现上臂下垂,休息后恢复则为阳性.53、危象:由于自身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当引起呼吸肌无力所致的严重呼吸困难状态.54、肌无力危象:之中正肌无力患者自己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当引起呼吸肌无力所致的严重呼吸困难状态.55、胆碱能危象:由于抗胆碱药物过量所引起肌无力加重.56、反拗危象:重症肌无力患者对抗胆碱酯酶药物不敏感,出现肌无力加重、呼吸困难等.57、Miller-Fisher综合征(书P105):主要表示为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消失三联征.58、偏头痛:是一种多种病因引起的,颅内外血管神经功效障碍导致的,以爆发性单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疾病.。
综合症候群名词解释
综合症候群名词解释
综合症候群是指因某些有病的器官相互关联的变化而同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它通常是由一个基本原因所引起的,可以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症状的组合。
综合症候群可以是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种疾病的并发症。
例如,米勒费雪症候群(Miller Fisher syndrome)是一种在感染后发生的神经根发炎及脑干发炎的疾病,属于Guillian-Barre症候群的鉴别诊断之一。
另一种例子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指在劫持事件中,人质因同情劫匪而同其达成一致,不同警方配合,反而帮助劫匪对对付警察。
因其最早在斯德哥尔摩发生,而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当出现综合症候群时,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综合“征”“症”的变异研究
综合“征+症”的变异研究刘立娅付义荣提要:现代汉语中,“征”“症”在平声上同音,在医学指称上也有微妙联系。
书面语使用中,两字在“综合X”发生变异。
通过对书面资料和实际使用的年查,我们发现规律:在语料库、输入法和人们语言使用等情况中,“综合症”占优势。
而词典和搜索引擎中“综合征”占明显优势。
我们查阅资料得出结论:病因相对清楚,症状相对集中于单一系统的疾病,多命名为“某某症”,而一系列不易察觉病症或现象,只命名为“某某综合征+关键词:综合征综合症语言言查语言变异一引言语言是社会的一部分,是社会生活交际的最主要的工具。
社会变化导致语言变化,语言变化又影响着社会。
作为语言中最活跃且敏感的词汇,较多地反映出语言变异现象。
近些年,随着了“某某综合征/症”命名流行疾病的出现,这类词语在网站报纸等媒介中广泛传播。
同时,人们借用医学专业词汇“综合X”(指综合征/症,下同)来指代一些表面复杂又联系紧密的社会现象,如“考后综合X”“低头综合X”等。
这些使得作为医用术语的“综合X”出现率很高,并日渐为大家所注意。
书面语中,“综合X”一词,因“征”“症”两字使用发生变异,引发了一定的争议。
如生活中群众认为2010年1月《人民日报》标题“问诊'年关综合征中的“征”字用错①#读者认为医学科普杂志——《家庭医生》中“综合症”错用为“综合征”"。
学术界对“综合X”一词也存在分歧:陈可翼等(2003)、孙霈(2003)、常宇(2007)等学者对“症”“征”进行了辨析,并做了规范使用:“症”,用于症状、并发症,指单一的疾病症状;而“征”:用于综合征、体征,指一系列的不易察觉的症状;但柯平、吴志杰(2003)在探讨SARS的定名时又一律使用“急性重症呼吸综合症”。
“综合X”在实际使用中发生了变异现象,包括了两个变式:综合X&综合征/综合症。
它们究竟有何不同呢?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两个词呢?目前,学者还未对“综合X”一词的变异使用情况进行探讨。
认识Kounis综合征
制剂 : 兰索 拉 唑 ; ⑩其 他 : 别 嘌呤醇 、 依那 普利 、 艾 司 洛
尔、 右 旋糖 酐 、 安 非他 酮 、 果糖 、 胰 岛素 、 碘、 鱼 精蛋 白 、
难、 低血 压等 ) 的 同时 或者 之 后 出 现急 性 冠 状 动脉 综 合征 的 临床表 现 。根 据 急性 冠 状 动 脉 综 合征 的病 理
泰、 碘伏 ; ⑧ 抗血 小 板 、 抗 凝剂 、 溶栓剂 : 氯 毗 格雷 、
肝素 ¨ 、 来 匹卢 定 引、 链激酶 、 尿激酶 ; ⑨ 质 子 泵 抑
K o u n i s综 合 征 是 在 出 现 过 敏 反 应 的各 种 表 现
( 皮肤 瘙 痒 、 荨麻 疹、 恶心、 呕 吐、 吞 咽 困难 、 呼 吸 困
一
、
Ko u n i s综 合 征 定 义
为第 三型 K o u n i s 综 合 征 。在对 支架 内血栓 进 行 免
疫组 化分 析发 现 , 支 架 内血栓 存在 肥大 细胞 和 嗜酸 粒
K o u n i s 等…最初在 1 9 9 1年 将 K o u n i s综 合 征 描
述 为过 敏性心 绞痛 综合 征 , 其 主要 临床 表现 是患 者对
破伤 风抗 毒素 、 美沙 拉 嗪等 ; ⑩ 环境 因素 : 蚂蚁、 蜜蜂 、
马蜂 、 水母蜇, 乳胶 接 触 , 进 食 小米 、 贝类 引起 的食 物
过敏 , 蝰蛇 毒液 ¨ 。 四、 Ko u n i s 综 合 征 可 能 的 病 理 生 理 机 制
生理 机制 , K o u n i s 综 合征 分 3型 : 1型 : 患 者冠状 动
的急性冠 脉综 合征 。世 界各 地 均有 K o u n i s综 合征 的
wernicke综合征名词解释
wernicke综合征名词解释
Wernicke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精神病理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眼球震颤等症状。
该症状通常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也称为“维生素B1缺乏症”。
维生素B1,也称为硫胺素,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它在人体中的作用是帮助细胞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由于人体无法自己合成维生素B1,因此必须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来获得。
Wernicke综合征主要发生在酗酒患者、营养不良患者和胃肠手术后患者中。
这些人群通常摄入不足的维生素B1,导致维生素B1缺乏。
此外,某些慢性病也可能导致维生素B1缺乏,如艾滋病、肝病和肾病。
Wernicke综合征的症状通常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
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幻觉、嗜睡和昏迷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在几天到几周内出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治疗Wernicke综合征的关键是补充维生素B1。
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静脉注射高剂量的维生素B1。
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B1来治疗。
此外,还需要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如酗酒、营养不良等。
总之,Wernicke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精神病理疾病,主要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的神经
损伤。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饮食营养,特别是维生素B1的摄入,以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阿斯伯格综合征
阿斯伯格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AS)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或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
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但又不同于孤独症,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病因目前该病病因不明。
但研究显示,遗传基因、生物化学、过滤性病毒、妊娠期和分娩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环境问题都可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原因。
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概率为0.07%,即平均每一万名新生儿会有7名是患者。
2临床表现1.人际交往困难患者愿意与人交往,喜欢与同伴玩耍,但是缺乏交往技巧,不理解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表达的信息,采用的交往方式刻板、生硬、程式化,因此难以形成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发展友谊,不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情景,常被同伴孤立。
与孤独症患儿的表现区别在于孤独症患者是退缩的,他们似乎对周围的人不感兴趣,不主动与同伴建立联系,但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经常渴望甚至尽力想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却缺乏技能做到这一点。
2.语言交流困难尽管患者的语言发育正常、表达流畅,但是使用语言来进行沟通的能力差,在交谈过程中察言观色的能力差,不关注对方的反应,不管对方对所谈内容是否感兴趣,也不顾忌别人的感受。
交谈中使用较多的书面语言,咬文嚼字,给人以古板、生硬、夸张的感觉。
对于对方的谈话,患者只能理解简短、清晰明了的语句,难以领会幽默、隐喻、双关意义的语句。
3.行为模式刻板仪式化,兴趣爱好局限特殊行为模式刻板仪式化表现为固执地保持日常活动的程序,如上学必须走相同的路线,若当天的课程有变动、交通堵塞耽误了时间等均会使患者感到烦躁。
也有的患者每天吃同样的饭菜,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解大小便,定时上床睡觉,只用同样的被子和枕头,入睡时必须将一个手帕盖住眼睛等。
一旦这些行为活动程序被改变,患者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烦躁。
患者常常有某些特殊的爱好和收藏,如记忆火车时刻表、彩票获奖者、名山或大厦的高度、收藏电话卡,显得比较怪癖。
综合病征名词解释昆虫学
综合病征名词解释昆虫学
综合征是指一类继发的、原因比较复杂的、表现多样的症候群,亦称综合病征,包括症状与体征两部分。
它代表一些(而不是一个)器官发生病变或功能紊乱时同时出现的一群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昆虫疾病诊断的目的是准确判断疾病类型,为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依据。
诊断中,首先接触到的是昆虫的病征和症状。
病征表示形态或解剖系统的异常,体色、附器或体躯结构的改变。
症状表示任何行为及功能的异常;如不正常的动作,对刺激反应不正常,发育停滞,消化障碍(泻痢、呕吐、食欲差),不能交配,不能产卵,呼吸率及心率不齐,早期死亡等;综合症状表示:一组症状同时存在或某些症状的特殊组合,或一种特殊疾病顺序发生的症状。
诊断的步骤分为病史病虫体躯检查、实验室检验及资料分析与断症。
“症”和“综合征”之辨析
“症”和“综合征”之辨析
张伟
【期刊名称】《生物学教学》
【年(卷),期】2016(41)4
【摘要】据《现代汉语字典》,症有两种读音,是古代汉语中的两个汉字的简化字:1症(zhēng),病名,是"癥"的简化字,"癥结"现作"症结",中医指腹内结块的病;2症(zhèng),疾病,是"證"的简化字,例如,"病症""急症""对症下药"。
"症状"是指有机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感觉和状态。
例如,咳嗽、盗汗、
下午发热等是人患肺结核的症状。
"症候"是指疾病、症状。
【总页数】1页(P71-71)
【作者】张伟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中学 621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预激综合征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治辨析 [J], 谈剑诚;胡伟
2.伴高血糖的遗传综合征(续)慢性进行性延髓脊髓性肌萎缩症综合征(Kennedy—Alter—SUng综合征) [J], 王秋月
3.“并发症”“合并症”“纠发病”“伴发病”辨析 [J], 董秀玥
4.少精症的症治辨析 [J], 刘洪波
5.系统性硬化症相关性Sjoegren综合征及其与限局性皮肤系统性硬化症的关系:一项关于Sicca综合征的包括133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 [J], 尚淑贤(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言语自动症诊断详述
言语自动症诊断详述*导读:言语自动症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临床表现多为简单语言的重复或叫喊等。
进食样自动症:表现进食或品尝动作,如舔唇、伸舌咂嘴和清喉,常伴流涎、咀嚼、吞咽或喷鼻等有一定程度刻板性。
进食样自动症是模仿自动症的一种临床表现。
模仿性自动症:可见恐怖、愉快、愤怒和思索等情感状态表情和肢体动作。
手势性自动症:简单手势如擦脸、咂嘴、呶舌绞手、抓持物体和摆弄生殖器,作困惑或领悟样动作等;复杂手势如系纽扣或解衣服、翻口袋、拂尘、整理衣服搬运家具、掀翻床铺或进行某些专业活动等。
词语性自动症:喃喃自语、背诵,伴叫声或笑声,常见重复词组或语句,需与发音性发作鉴别。
走动性自动症:向某目标行走,碰到障碍物可避开,有时甚至骑自行车或驾车通过闹市,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连续发作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假自主运动性自动症:又称半目的性自动症,见于额叶癫痫发作期,常见剧烈摇摆、滚动、奔跑样动作,有一定节律,临床需与癔症鉴别性自动症:呈性兴奋表现和动作,常见于男性额叶癫痫。
自动症是癫痫发作时的精神障碍,对癫痫的治疗是以抗癫痫药物控制复发为目的对症治疗,目前抗癫痫药品种繁多,选药如不对症则疗效甚微,有时还会使病情加重,对预防复发,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维持用药,巩固疗效。
一般原发性癫痫患者完全控制3~5年后,EEG正常或癫痫样波消失方可考虑停药,维持用药的剂量大小,应遵循个体化情况,也就是因人而异,摸索最小剂量的有效量。
因此,早期选择更有效、更科学、更安全治疗,才能达到治愈和不再复发的目的。
本例病案病情延误诊治40余年,对医疗界同仁来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同时也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病程长而症状不典型者则需要多次重复作EEG检查,必要时尚可给予抗癫痫药物诊断性治疗,若病状及EEG在用药后均有改善,则可作为诊断重要依据,这对癫痫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言语自动症的诊断,言语自动症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言语自动症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神经内科疾病综合征
Parinaud综合征之宇文皓月创作(Parinaudsyndrome)中脑的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及四叠体三个部分之一或全部发生病变时,出现动眼神经及滑车神经的麻痹,两眼球上视、下视瘫痪。
Claude症候群中脑背侧部近于大脑导水管处病变,同时伴随小脑结合臂的损害时,表示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上下肢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及体征延髓外侧综合征(lateral bulbar syndrome)临床表示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
吞咽、构音障碍,同侧软腭,咽喉肌及声带瘫痪、咽反射消失。
同侧头面部疼痛或麻刺感,面部痛觉、温度觉障碍。
对侧偏身痛觉、温度觉障碍。
向病灶侧倾倒和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同侧Horner综合征。
延髓内侧综合征(medial bulbar syndrome)为延髓锥体发生梗阻时出现的对侧上、下肢的中枢性偏瘫及内侧丘系和舌下神经纤维受损时发生的对侧偏身深感觉障碍和同侧舌肌的瘫痪及萎缩。
Millard-Gubler综合征(Millard –Gubler syndrome)为脑桥的腹外侧病变,损害了外展神经、面神经或其核及锥体束所致。
表示为病侧眼球不克不及外展与周围性面瘫,及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若内侧丘系受损,出现对偏身的深感觉障碍。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双侧脑桥基底部局限性损害,双侧皮质脊髓束和支配三叉神经以下的皮质脑干束受损,表示为两侧中枢性偏瘫。
除中脑支配的眼球运动尚存外,病人丧失任何运动、表达能力。
病人的感觉、意识基本正常,只能以眨眼或眼球运动示意。
中脑肿瘤(midbrain tumor)颅内压增高为本病罕见的早期症状。
偶有以精神症状和智力改变成首发症状者。
罕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嗜睡或反应迟钝、病灶侧Ⅲ、Ⅳ颅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瘫痪。
此外,可有同向偏盲、听力和视力下降。
中脑肿瘤常表示为Parinaud综合征、Benedikt综合征、Weber综合征及claud综合征。
口吃矫正方法_口吃怎么治疗
口吃矫正方法_口吃怎么治疗什么是口吃?口吃(Stuttering)是指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
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
通称结巴,它牵涉到了遗传基因、神经生理发育、心理压力和语言行为等诸多方面的,非常复杂的语言失调症。
口吃的特征心理特征发生口吃时,发音器官可出现抽搐性运动与各组肌肉的痉挛。
言语是由横隔膜的呼吸筋造成声音带和构成言语的舌、唇、口盖等共同的正常活动下所产生的,当这些差不多全部发生痉挛失去了自由活动时,便形成了口吃。
口吃患者在说话时或在有发言意欲时,呼吸突然紊乱,这是横隔膜发生的痉挛;咽喉部好象突然堵塞,这是声音带发生痉挛。
还有舌、唇也常会发硬,不能自由活动。
1.恐惧心理是口吃朋友的主要心理特征之一,我们对说话、口吃、交际极度恐惧,我们竭力逃避说话、逃避交际、掩饰自己的口吃,把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
换来的却是各种各样的恐惧症:口吃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电话恐惧症等等。
2.悲观心理起因口吃也是加剧口吃症状的一大心理因素。
因为口吃,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当中,我们所遭遇的挫败太多,因而我们感到口吃是治不好的,这辈子是完了,进而对前途感到无望;反之,极度悲观心理又加剧了口吃的症状,造成恶性循环。
3.消极情绪也是导致口吃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业上的溃败、情场上的失意,会使你的精神遭受沉重的打击,若转不过弯来,有可能会使你一蹶不振。
这时的消极情绪与我们的口吃没有必然联系,但却是导致我们口吃的一根导火线。
4.由于长期的口吃,在交际场合受挫,会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萎靡状态之中。
主要体现为缺乏斗志、精神恍惚、意志薄弱、对生活丧失信心。
这种心理也是腐化人心灵的一剂慢性毒药。
性格缺陷自卑懦弱、自我封闭、抑郁羞怯、优柔寡断、寡情焦躁。
口吃者的性格严重变态、复杂和矛盾。
1.口吃者大多非常自卑,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个性懦弱怕事,受人欺凌也不敢保护自己,而是逆来顺受。
2.口吃朋友常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与外界隔绝开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综合征还是综合症“你懂的”
有很多东西,常常因为人们的想当然而出现偏差,比如,生活中一些常用词汇就是这样,要么写错,要么用错。
看近期的《咬文嚼字》,忽然发现一个习以为常的词语错误,错把“综合征”写成“综合症”。
写错、用错、读错的比比皆是,十之八不为过,医生群体可能除外吧。
一、“征”与“症”
1、征:基本字义思很多,其中一个是“事物表露出来的迹象”,最为常用的词汇有:特征,征兆,征候。
2、症:基本字义很简单,就是疾病和病症的意思,常用词汇有:某某症、绝症、症状等。
二、医学上的“综合征”
综合征,医学名词,是指动植物疾病、功能失调、病态呈病灶或损伤的一组典型征候或症状。
从医学上讲,综合征具有两个内涵:
一是一组“症候”,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如:非典流行时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就是多种疾病恶化时都可能发生的危重病情。
二是同时包括数项基本特征。
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的命名就表明,爱滋病患者都符合两个基本条件:“获得性”(不是遗传性)和“免疫缺陷”,而个体病人可以表现为恶性肿瘤、肺炎、霉菌感染等多种多样的具体疾病。
三、社会中的“综合征”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专业词汇常常被借用,形象地表达或描述某一事物或现象。
比如,板块是地地道道的地质学词汇,现在常常用在股市之中。
从临床医学上讲,当病人出现一个症候时,往往同时还会伴有另外的几个症候。
这一群症候是很定型的,将其统一起来进行观察,则称为“综合征”,就是综合性的特征。
如:更年期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亚健康综合征等等。
有聪明人就把医学上的“综合征”引到了社会上,用来形象地描述一些表面复杂而又联系紧密的社会现象,形象贴切,使用率极高。
如:高考综合征,春运综合征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大多数人、大多数媒体却把“综合征”错用成“综合症”了。
原因吗,我想不外乎两个:一个想当然,觉得“症”比“征”好;二是读音作怪,四声比一声更给力。
四、为何是“征”而不是“症”
在医学上,“症”“征”并列时,“症”是“症状”,如头痛、视物模糊、呕吐等,是病人能感知的不适;而“征”是“体征”,特指医生检查发现的异常变化,如眼底出血、心脏杂音、病理反射等。
如果单用“症”字,还有多种含义,如“疾病”(急症、并发症),“症候”(热症、虚症)。
如果单“征”字的话,则用来表示“征象”“征候”“特征”等。
可见,“症”字不能充分反映“综合征”的内涵,而且歧义较多,容易被误解为某种独立的疾病。
“综合征”的“征”,除了有“现象、迹象”的意思外,还有“特征”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了“一群”或“一系列”的“特征性表现”,才能把不同的“症候群”区分开来。
相反,凡是病因相对清楚,症状、体征又多相对集中于单一系统的疾病,一般便不宜再冠以“综合”字样,也不宜称之为“征”,而应直接命名为“某某症”。
所以,一定是“综合征”,而不是“综合症”。
必须的!
五、可否将错就错
生活中,有很多字和词,约定俗称的读法、用法、写法与所谓的规范不尽相同,出现了错读、错用和异体字。
老百姓已经习以为常了,但语言专家们却一再纠错。
荨(读音是寻还是前)麻疹明日黄花还是昔日黄花万人空巷是人们都在家里还是都在大街上林荫道还是林阴道该用“像”还是“象”……
到底怎么办是约定俗成、将错就错,还是决不退让、规范到底
语言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字和词可以适当地约定俗成;当然,更多的还是应该保持正统,不可随意改动,否则,流传了数千年的汉语将会逐渐变得面目全非。
六、综合征为何越来越多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转型的社会,一个变革的社会。
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各种各样的“社会综合征”就是一种表现。
教育、医疗、住房,人权保障、政治权利、司法公正,道德滑坡、传统遗失,等等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可以冠以“某某综合征”。
就连我这个自以为、衣食无忧的平头百姓,也还有什么星期一综合征,节后综合征呢。
什么时候能够没有各种各样的综合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