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第五章)

合集下载

《婴儿喂养不耐受》课件

《婴儿喂养不耐受》课件

《婴儿喂养不耐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婴儿喂养与营养”中的第三节“婴儿喂养不耐受”。

详细内容涉及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及临床表现。

2. 培养学生针对婴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3. 增强学生对婴儿喂养不耐受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家长对喂养问题的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难点:如何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婴儿喂养不耐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2)婴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3)针对不同原因的护理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拟家长,与教师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如何解决婴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课后习题,讲解婴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知识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护理措施。

7.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

六、板书设计1. 《婴儿喂养不耐受》2. 内容:(1)定义、原因;(2)临床表现;(3)护理措施;(4)健康教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及主要原因。

(2)列举婴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并说明护理措施。

2. 答案:(1)婴儿喂养不耐受是指婴儿在喂养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因素、感染、过敏等。

(2)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胀、体重不增等。

护理措施:1) 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如调整喂养方式、抗感染等;2) 喂养时注意少量多餐,避免过饱;3) 喂养后拍嗝,帮助婴儿排气;4) 观察婴儿的大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主管护师 儿科护理学 第五章 小儿心理、用药护理及护理技术

主管护师 儿科护理学 第五章 小儿心理、用药护理及护理技术

第五章小儿心理、用药护理及护理技术第一节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一、儿童对疾病的认识二、住院儿童主要的压力来源1.疾病本身给身体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2.住院治疗限制儿童的日常活动及对各种治疗存在的恐惧。

3.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有限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4.身体形象改变所造成的情绪影响。

5.陌生环境使其产生不安全感。

6.离开亲人及接触陌生人。

7.学业中断。

三、各年龄阶段儿童住院的心理反应及护理第二节小儿用药的护理对镇静催眠剂、洋地黄类、阿托品、磺胺类、激素等耐受性大。

对吗啡和中枢兴奋型药物比较敏感。

应用酸碱类药物较容易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

应用利尿剂后极易产生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

应用大量或多种抗生素时,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

一般对药物排泄较快,容易出现水及电解质的失衡,对影响水盐代谢或酸碱代谢的药物特别敏感,较成人易出现中毒症状。

新生儿,尤其是未成熟儿,对一些在肝脏内生物转化的药物特别敏感,如氯霉素可导致“灰婴综合征”。

一、药物的选择二、药物剂量的计算1.按体重计算是最基本的计算法,多数药物已给出每公斤体重、每日或每次需要量,按体重计算总量方便易行,故在临床广泛应用。

儿童剂量每日(次)=儿童药量(kg/次或日)×儿童估计体重(kg)。

患儿体重应按实际所测结果,使药物剂量更加准确。

若计算结果超出成人日(次)剂量时,则以成人量为最高限量给药。

2.按体表面积计算近年来推荐的药物剂量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按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剂量较其他方法更为准确,适应各年龄段小儿。

但计算过程相对复杂。

首先要推算出小儿的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30]×0.02+1.05小儿用量=成人剂量x某体重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为成人(70kg)的体表面积3.按年龄计算临床所规定的药物剂量一般是指成人的平均剂量。

小儿补液原则课件.

小儿补液原则课件.

小儿补液原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小儿液体疗法”,具体涉及第三节“小儿补液原则”。

详细内容包括: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常见脱水类型及程度、补液原则及方法、液体选择和输液速度调整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儿体液平衡特点,明确补液的重要性。

2. 掌握小儿补液的四大原则,学会根据患儿病情调整液体种类和输液速度。

3. 能够运用补液原则,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儿补液原则的运用及液体选择、输液速度的调整。

重点:小儿体液平衡特点、补液原则、临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挂图、实例病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临床实例,引导学员思考小儿补液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20分钟):讲解小儿体液平衡特点、脱水类型及程度、补液原则。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具体病例,讲解补液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员分组讨论,针对给定病例,制定补液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2. 常见脱水类型及程度3. 补液原则a. 早期、快速、足量b. 平衡、个体化c. 观察病情,调整液体种类和输液速度d. 遵循“先盐后糖、先浓后稀”的原则七、作业设计病例:2岁男孩,因腹泻、呕吐3天入院。

体重10kg,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血钠130mmol/L。

a. 脱水程度:中度等渗性脱水b. 补液量:1015ml/kg/h,总量10001500mlc. 液体选择:1/2张含钠液d. 输液速度:20滴/分钟2. 作业要求:学员独立完成,课后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掌握了小儿补液原则,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2. 拓展延伸:了解小儿液体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2. 补液原则的实际应用3. 液体选择和输液速度的调整4.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儿体液平衡特点1. 小儿体液总量相对较大,水分占体重比例较高,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

儿科护理学第五章 儿科护理技术

儿科护理学第五章  儿科护理技术
四、约束法 【操作方法】 3.沙袋约束法 根据需约束固定的部位不同,决定沙袋的摆放位置 (1)需固定头部、防止其转动时,用两个沙袋呈“人”字形摆 放在头部两侧(图6-7)
第一节 一般护理法
图6-7头部沙袋固定法
第一节 一般护理法
四、约束法 【操作方法】 3.沙袋约束法 根据需约束固定的部位不同,决定沙袋的摆放位置 (2)强调保暖、防止患儿将被子踢开,可将两个沙袋分别放在 两肩旁,压在棉被上。 (3)采取侧卧位,为避免翻身,将沙袋置于患儿背部。
第一节 一般护理法
(一)体重测量法 【操作方法】 1.婴儿测量法 (1)把尿布铺在婴儿磅秤的秤盘上,调节指针到零点。 (2)脱去婴儿衣服及尿布,将婴儿轻放于秤盘上(图6-1),观 察重量,准确读数至10g。 (3)天气寒冷或体温偏低及病重婴儿,先将婴儿衣服、尿布、 毛毯重量称出,然后给婴儿穿衣,包好毛毯再测量,所测体重减 去衣物重量即实际体重并予记录。
第一节 一般护理法
三、臀红护理法【注意事项】
1.臀部皮肤溃破或糜烂时禁用肥皂水,清洗时用手蘸水冲洗,避免用小 毛巾直接擦洗。涂抹油类或药膏时,棉签应贴在皮肤上轻轻滚动,不可 上下涂刷,以免加剧疼痛和导致脱皮。 2.暴露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每日2~3次;照射时应有护士守护患儿, 避免烫伤。 3.根据臀部皮肤受损程度选择油类或药膏。轻度臀红,涂紫草油或鞣酸 软膏;重I、Ⅱ度臀红,涂鱼肝油软膏;重Ⅲ度臀红,涂鱼肝油软膏或康 复新溶液(中药),每日3~4次。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时,用0.02%高锰 酸钾溶液冲洗并吸干,然后涂硝酸咪康唑霜(达克宁霜),
第一节 一般护理法
四、约束法 【注意事项】 1.结扎或包裹应松紧适宜,以能伸入1~2指为宜,避免过紧损 伤小儿皮肤,过松失去约束意义。 2.保持小儿姿势舒适,为减少疲劳可定时给予短时的姿势改变, 必要时局部按摩。 3.约束期间,随时观察约束部位皮肤的颜色、温度掌握血液循 环情况。 4.记录约束目的、起止时间、执行的护理措施等。

儿科护理学第五章 儿科护理技术

儿科护理学第五章 儿科护理技术

3
轻轻洗揉头发
4
认真洗身体
5
冲净宝宝全身
脐部护理
· 婴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 ,检查包扎的 纱布有无渗血和渗液 ,如有异常 ,应 及时报告医生
· 保持脐部和纱布的干燥 · 更换的纱布要消毒 · 脱落后不要随便涂抹药物 · 脐部消毒 由内向外
四、 婴儿抚触
· 婴儿抚触是经过科学指导的 , 有技巧的 抚摸 , 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被抚触者的 皮肤和部位进行有次序 、有手法 、有技 巧的抚触 , 让大量温和的良好刺激通过 皮肤的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 , 从而 产生正面生理效应。
· 血清胆红素< 171μmol/L时可停止光疗。
· 注意事项
· 1 . 保持灯管及反射板的清洁 , 并及时更换灯 管.
· 2 . 照射中勤巡视 , 及时请除患儿的呕吐物 , 大小便 , 保持玻璃的透明度 .
· 3 . 光疗结束做好光疗箱的清洗消毒工作 . · 4. 灯管使用1000小时后更换。
七 、温箱使用法
· 2 . 物品准备 光疗箱 , 患儿护眼罩 , 长条 尿布 ,尿布带 ,胶布等 .
· 3 . 患儿准备 入箱前清洁皮肤 , 双眼佩戴 护眼罩 , 男婴注意保护阴囊 .
· 4 . 环境准备 最好在空调病室进行 , 冬天 特别注意保暖 , 夏天则要防止过热 .
· 操作步骤
· 清洁光疗箱 →湿化器加水 →接电源 →测体温, 体重 , 胆红素水平 → 患儿裸露入箱 →监测病 情作好护理 →病情好转 → 出箱
· 2.物品准备 · (1)输液器,液体及药物.
· (2)治疗盘 : 皮肤消毒液,棉签,弯盘,胶布,头皮 针 , 内盛生理盐水的注射器 .
· (3)其他物品 : 污物杯,剃刀,肥皂,纱布,治疗巾 必要时备砂袋或约束带.

儿科护理PPT课件: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PPT课件: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C
D
【护理评估】
2.健 康史
(1) 一般资料:有无卫生习 惯及生活条件不良,如住处拥 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阳 光不足、家长吸烟等。了解求 医过程、用药情况,近期有无 疫苗接种史。有无营养不良和 过敏体质。(2) 既往史:有 无消化不良、佝偻病等病史, 以及各类免疫缺陷疾病。
4.心理 社会因

了解患儿及家长对疾病认识 程度,有无担心疾病康复导 致焦虑、恐惧。
项目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要点】
1.药物疗法
分为去因疗法和对症处理。去因疗法对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药和抗病 毒药物治疗。
2.局部治疗
如有鼻炎,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用滴鼻药4~6次/天,年长儿可用复 方硼酸溶液和淡盐水漱口。
3.中医治疗
常用解表法,以辛温解表治疗风寒型,以辛凉解表治疗风热型。
项目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保证患儿水分 及营养的摄入
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的清淡 饮食,必要时可给予静脉补充 水分及营养,及时更换汗湿的 衣服,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鼻腔 及咽喉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 畅。
3.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高热 惊厥的发生。如患儿病情加重 或高热不退,应考虑并发症的 可能,及时报告和处理。
(1) 气管、 支气管
(3) 胸 廓及膈
小儿肺的组织学结构特点是弹
性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毛
细血管及淋巴间隙较成人宽,
A
整个肺含血多而含气少,间质
发育旺盛,肺泡数量少而易被
(2)
分泌物堵塞,故易发生肺炎、 肺不张、肺气肿。肺门包括大
B
肺与肺
支气管、血管和大量淋巴结,

肺门淋巴结与肺其他部位的淋 巴结互相联系,因此,肺部各

儿科护理学 第五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 第五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课件
掌握出箱指征
1)体重≧2000g,体温正常 2)在不加热的暖箱内,室温为 24℃~26 ℃,
体温正常 3)暖箱内生活了1个月以上,体重不及2000g,
但一般情况良好者
精选课件ppt
37
第五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3.维持有效呼吸
特别是早产儿
仰卧时可在肩下置小软枕,避免颈部弯曲。 呼吸暂停时,可拍打足底、托背、放置水囊
精选课件ppt
34
第五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2.维持体温稳定
特别是早产儿
体重低于2000g,肛温<35℃,胎龄<37w者应置暖箱 内,根据出生体重和日龄来调节箱温。
体重超过2000g者在箱外保暖, 可通过戴帽、母怀抱、热水袋等维持体温恒定。
精选课件ppt
35
第五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精选课件ppt
32
第五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精选课件ppt
33
第五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2.维持体温稳定
中 性 温 度:是使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
最低并能维持正常体温的环境温度。
适宜环境
足月儿 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0%。 早产儿室温24~27℃,相对湿度55%~65%。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马牙和“螳螂嘴”
马牙
脂肪垫
“螳螂
精选课件ppt
嘴”
28
第五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黄疸
皮肤无黄染
生理性黄疸
精选课件ppt
29
第五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新生儿粟粒疹
新生儿粟粒疹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库分章节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库分章节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库分章节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库分章节儿科护理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与治疗,以及儿童的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儿科护理学的知识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儿科护理学,下面将根据不同的章节,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题。

第一章: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儿科护理学的定义是什么?2.儿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什么?4.儿童的心理特点是什么?5.儿童的行为特点是什么?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与护理1.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方法有哪些?2.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3.如何进行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护理?4.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第三章: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1.儿童常见疾病的分类有哪些?2.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4.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5.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6.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第四章: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护理1.儿童心理问题的分类有哪些?2.儿童心理问题的护理要点是什么?3.儿童行为问题的分类有哪些?4.儿童行为问题的护理要点是什么?5.如何进行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第五章:儿童家庭护理1.儿童家庭护理的重要性是什么?2.儿童家庭护理的内容有哪些?3.如何进行儿童家庭护理的指导与教育?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可以对儿科护理学的各个章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检验自己对儿科护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参考书籍以及相关的学术文章,进一步加深对儿科护理学的理解。

儿科护理学的复习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病例分析,加深对儿科护理学的应用能力。

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练习题 专业知识-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8

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练习题 专业知识-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8

2020专业知识-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小儿腹泻和酸中毒基本纠正时,突发惊厥应首先考虑A、低血钾B、低血钙C、低血镁D、低血钠E、低血糖2、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5~8月份气温较高的季节流行B、多见6~24个月的婴幼儿C、潜伏期1~3天D、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呕吐、上呼吸道感染症状E、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3、腹泻患儿,预防臀红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A、暴露臀部皮肤B、俯卧位C、大便后及时清洗臀部D、勤换尿布E、臀部涂爽身粉4、区别轻、重型患儿腹泻的主要指标是A、病程长短B、热度高低C、呕吐次数D、大便次数E、有无水、电解质紊乱5、下列符合高渗性脱水特点的是A、口渴不明显B、皮肤弹性极差C、血钠大于150mmol/LD、精神萎靡E、血压明显下降6、下列哪项不符合轻型腹泻A、大便次数多B、呕吐C、排便前哭闹D、前囟、眼窝明显凹陷E、有酸臭味7、引起小儿秋季腹泻常见的病原体是A、空肠弯曲菌B、埃可病毒C、大肠埃希菌D、轮状病毒E、柯萨奇病毒8、中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A、2%B、3%~4%C、5%~10%D、10%~15%E、15%~20%9、鹅口疮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A、口腔黏膜上有白色乳凝块样物B、凝块易拭去而遗留溢血创面C、凝块不易拭去,重拭无溢血D、局部疼痛,拒食、流涎E、以上均正确10、患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时,如有明显血便与腹胀时,饮食要求A、禁食B、禁食、胃肠减压C、病情轻微者不必禁食D、可给予流食E、等待医生医嘱,再做定夺11、下列关于口腔炎患儿护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涂药后嘱患儿闭口10分钟再去除棉球或纱布B、鹅口疮患儿奶瓶应放于5%碳酸氢钠溶液浸泡30分钟后洗净在煮沸消毒C、哺乳妇女的内衣要每天更换并清洗D、疼痛严重者可按医嘱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E、以上说法均正确12、脱水患儿补液后表明血容量已恢复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皮肤弹性恢复B、血压恢复正常C、眼眶凹陷恢复D、末梢血循环正常E、尿量增加13、护理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时宜采取的体位是A、仰卧位B、截石位C、侧卧位或半卧位D、端坐位E、膝胸位14、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粪便为A、赤豆汤样血水便B、陶土色样便C、柏油样便D、脓血样便E、墨绿色便15、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加重B、粪便有腥臭味C、可并发肠梗阻和腹膜炎D、腹胀严重时鸣音亢进E、粪便为红色果酱样16、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A、腹痛B、腹胀C、呕吐D、拒食E、腹泻17、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护理措施中应特别强调A、口腔护理B、饮食护理C、监测体温D、正确涂药E、隔离18、因为抗生素不但可杀死病原微生物,也可杀死正常肠道菌及微生态制剂的活菌成分,使制剂失去作用,因此应用微生态制剂时,应与抗生素间隔至少多少小时以上A、1B、2C、3D、4E、519、鹅口疮患儿清洗口腔时一般使用的溶液为A、2%碳酸氢钠B、0.1%依沙吖啶C、3%过氧化氢D、2%~3%硼酸溶液E、0.1%醋酸溶液20、小儿腹泻不容易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是A、低钙血症B、高钾血症C、脱水D、低镁血症E、代谢性酸中毒21、口服补液的禁忌证不包括A、休克B、轻度脱水,无呕吐者C、眼睑水肿患儿D、心功能不全E、明显腹胀22、下列关于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说法不正确是A、以3~9岁儿童多见B、夏秋季为发病高峰C、常以急性腹痛起病D、与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毒素有关E、一般无需禁食23、下列关于儿童口腔炎护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口腔清洁,鹅口疮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以饭后1小时清洗为宜B、可根据不同儿童具体症状自行局部涂药C、为防止继发感染和交叉感染只需做到食具消毒即可D、为避免疮口继续感染,煮熟的食物应尽快食用E、疼痛较重者可自行进食前局部涂1%利多卡因24、下列关于疱疹性口腔炎说法正确的是A、以1~3岁儿童多见,传染性强,不需要隔离B、局部表现为在牙龈、舌、唇内和颊粘膜等口腔粘膜上可见单个、一簇或几簇小水疱C、水泡破裂后一般不形成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膜样渗出物D、多个小溃疡不可融合成不规则的较大溃疡E、淋巴结不肿大25、下列不属于溃疡性口腔炎症状的是A、多见于婴幼儿B、局部表现为口腔粘膜充血、水肿,继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C、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形成假膜,常呈灰白色,边界清楚,不易拭去,遗留溢血的创面D、全身症状表现为患儿哭闹、流涎、拒食、烦躁,体温可达39~40℃E、颌下淋巴结可肿大26、下列哪种口腔炎患儿应注意与健康儿隔离A、鹅口疮B、口角炎C、疱疹性口腔炎D、单纯性口腔炎E、溃疡性口腔炎二、A21、患儿,男,10个月。

(精品课件)儿科护理学——第五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三、四节

(精品课件)儿科护理学——第五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三、四节
健康史: 喂养史 活动情况 家族史 其他:精神创伤及心理异常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 食欲旺盛,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 ➢ 易疲劳,用力时气短或腿痛 ➢ 肥胖-换气不良综合征 ➢ 脂肪丰满,分布均匀 ➢ 胸腹、臀部及大腿皮纹 ➢ 扁平足,膝外翻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措施
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
能量的供给 蛋白质的供给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 尽量保证母乳喂养 选择合适的补充途径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措施
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预防感染 观察病情 健康指导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 护理评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治疗原则:采取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消除心 理障碍,配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措施
主要措施:
饮食治疗 运动疗法 慎用药物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高能量 食物过多和(或)运动过少有关。 体像紊乱 与肥胖引起自身形体改变有关。 社交障碍 与肥胖造成心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 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 了解患儿的心理个性发育情况,年长儿有
无因自身形体改变怕人讥笑而出现自卑、 胆怯、孤独等心理障碍;了解父母的育儿 知识水平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 护理评估

儿科常见疾病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儿科常见疾病”,具体内容包括:本章主要介绍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

涉及的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腹泻病、营养不良、急性肾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我们将重点学习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 学会分析并解决儿科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难点:护理措施的实际操作和临床护理思维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护理操作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护理操作模拟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科常见疾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疾病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合PPT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护理操作模拟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护理技能。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病例,分析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思维。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儿科常见疾病病因及临床表现2.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措施3. 护理操作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简述腹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 答案:(1)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毒、细菌感染等;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护理措施: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暖,给予足够水分,遵医嘱使用药物等。

(2)腹泻病的病因:感染、饮食不当等;临床表现:腹泻、呕吐、发热等;护理措施:调整饮食,保持清洁,补液治疗,遵医嘱使用药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每天需要总能量:110kcal/kg×8=880kcal 每天需要的牛乳总量:880ml 每天需水量:150×8=1200ml 牛乳以外需水量:1200-880=320ml
全脂奶粉 Milk Powder 按比例稀释即成全奶 1份重量奶粉+8份重量水 1份容量奶粉+4份容量水
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0.33 0.29

0.18 0.18

0.34 0.19

0.28 0.59

0.06 0.03

0.57 0.58
成熟期乳 晚乳
11.5
10.7
32.6
31.6
75.0
74.4
2.06
2.00
0.35
0.28
0.15
0.13
0.11
0.10
0.45
0.48
0.05
0.04
0.35
0.44
各阶段乳汁成分不同(二)
满月前按需哺乳,婴儿2月内每2~3小时 喂一次,每次喂奶时间15-20分钟, 3~4月每4小时一次 。
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需做好以下工作
4、促进乳汁分泌:先热敷 按摩 轮流排空两侧乳房
5、正确的喂哺技巧
哺乳要点(一)
哺乳要点(二)
哺乳要点(三)
哺乳要点(四)
☆喂奶注意事项
1 注意个人卫生和奶头清洁 2 孕母精神愉快,生活规律 3 加强营养,禁烟酒,禁用通过乳汁排泄
营养基础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In Childhood
能量 Energy
人体依靠三大物质供能: 碳水化合物 16.8kJ(4kcal)/g,供能50%-60%

护士资格证考试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复习点

护士资格证考试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复习点

护士资格证考试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复习点
护士资格证考试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复习点
导语:在护士资格考试中,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点科目之一。

请大家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考试复习资料吧。

1. 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2. 小儿对能量的需要包括5个方面:①基础代谢,②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③活动④生长⑤排泄
3. 脂溶性维生素可储存于体内,易造成中毒。

4. 人体的微量元素:铁、铜、碘、氟。

5. 初乳:产后4天以内的乳汁,内含脂肪少而以含有免疫球蛋白的蛋白质为主,维生素、牛磺酸和矿物质的含量丰富。

过渡乳:5~10天的乳汁,总量增多,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和矿物质逐渐减少
成熟乳:11天~9个月的乳汁,总量达到高峰每天可达700~1000ml,但蛋白质更少晚乳:10个月以后。

6. 母乳喂养的特点:①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②增强免疫③喂哺方便④增加母婴的.情感交流⑤利于母体子宫的恢复、抑制排卵有利于计划生育、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

7. 婴儿乳量充足的表现:每次哺乳时能听到咽乳声,喂后能安静入睡,每天有1次量多或少量多次的软便,十余次小便,体重按正常速度增加。

8. 一般生后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4个月以上的婴儿在每天乳量达1000ml或每次哺乳量超过200ml时应添加辅食,断奶时间一般在生后10~12个月,不超过1岁半。

9. 添加原则: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粗到细从一种到多种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

【护士资格证考试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复习点】。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及护理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及护理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及护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护理措施。

教材为《儿科护理学》第五章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和病因。

2. 掌握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学会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措施。

难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护理干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教材《儿科护理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例,引发学生对疾病的兴趣和关注。

2. 基础知识讲解:介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3. 病例分析:分析病例中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护理措施讲解:讲解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药物治疗、并发症预防等。

5. 实践操作演示:通过实物模型或教学视频,演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操作,如头皮穿刺、脑脊液检查等。

6. 随堂练习:给出若干关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1. 定义:新生儿期发生的化脓性脑膜炎。

2. 病因: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

3. 临床表现:发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等。

4. 诊断: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5. 护理措施:病情观察、抗感染治疗、并发症预防等。

七、作业设计2. 答案: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抗感染治疗、并发症预防等。

护理案例分析需结合具体病例进行深入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相关知识,是否能应用于实际护理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的训练。

2. 拓展延伸: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预防措施,如何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2024年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儿童营养与喂养精彩课件

2024年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儿童营养与喂养精彩课件

2024年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儿童营养与喂养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会学习《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儿童营养与喂养”的内容。

具体章节包括:5.1儿童营养基础,5.2婴儿喂养,5.3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喂养,5.4儿童营养状况评估及干预。

详细内容涉及儿童营养素的需求、各类喂养方式的选择与适应症、营养状况的评估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儿童营养基础知识,了解儿童各阶段营养需求。

2. 学会评估儿童营养状况,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合理的喂养建议。

3. 掌握婴儿、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喂养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估及干预措施的选择。

教学重点:儿童各阶段营养需求,喂养方法的正确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儿童营养挂图、喂养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儿童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儿童营养与喂养的关注。

2. 理论讲解:(1)讲解儿童营养基础知识,分析儿童各阶段营养需求。

(2)介绍各类喂养方式的选择与适应症,强调正确喂养的重要性。

(3)讲解儿童营养状况评估方法及干预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针对具体案例提出喂养建议。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进行喂养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营养与喂养(1)儿童营养基础(2)婴儿喂养(3)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喂养(4)儿童营养状况评估及干预2. 各阶段营养需求3. 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儿童各阶段营养需求。

案例:一名1岁儿童,体重低于正常值,食欲不振,身高增长缓慢。

答案:(1)儿童各阶段营养需求:详见教材第五章。

(2)针对案例,建议增加蛋白质、能量摄入,合理安排饮食,加强户外活动,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指导。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内容完整,按时提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口腔新生儿舌短而宽,口腔黏膜柔嫩,唇肌、咀嚼肌、两颊部脂肪垫发育良好,具有较好的吸吮功能、吞咽功能,早产儿则较差。

新生儿涎腺发育不成熟,3~4 个月时唾液分泌逐渐增多,5~6 个月时更为显著,但婴儿口底浅,尚不能及时吞咽所有分泌的唾液,故常出现生理性流涎。

(二)食管新生儿食管似漏斗状,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端贲门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较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在小儿8~10 个月时症状消失。

新生儿食管长约10cm,1 岁时11~12cm,5 岁时16cm,学龄儿童20~25cm。

新生儿食管具有与成年人相同的3 个狭窄部位,其中通过膈部的狭窄相对较窄。

(三)胃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肌发育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婴儿常发生胃肠逆向蠕动,若哺乳时吸入空气,易发生溢乳和呕吐。

新生儿胃容量约30~60ml,1~3个月90~150ml,1岁时250~300ml,5 岁时700~850ml,成人2000ml。

年龄越小每天喂养的次数越多。

由于哺喂后不久幽门即开放,胃内容物逐渐进入十二指肠,故实际哺喂量多于上述容量。

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水为1.5 ~2小时,母乳为2~3 小时,牛乳为3~4 小时。

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及肠道菌群婴儿肠道相对成人较长,一般为身长的5~7 倍,分泌面积及吸收面积较大,利于消化吸收。

肠系膜相对较长且活动度大,易患肠套叠及肠扭转。

早产儿肠乳糖酶活性低、肠壁屏障功能差和肠蠕动协调能力差,易发生乳糖吸收不良、全身性感染和功能性肠梗阻。

新生儿哺乳后结肠和直肠有细菌繁殖,母乳喂养儿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儿则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五)肝小儿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肝细胞发育尚未完善,肝功能也不成熟,解毒能力较差。

婴幼儿在右肋缘下1~2cm处易触及肝,6 岁后肋缘下不能触及。

婴儿期胆汁分泌较少,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

(六)消化酶3 个月以下小儿唾液淀粉酶产生较少,婴儿胃酸分泌比成人少,各种酶的活性较成人低,6 个月以下小儿胰淀粉酶活性较低,故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

(七)婴儿粪便1.正常粪便(1)胎粪:新生儿于生后第一次排出粪便呈墨绿色,质黏稠,无臭味,生后12 小时内开始排便,持续2~3 日,渐过渡为黄糊状粪便。

(2)人乳喂养儿粪便:纯人乳喂养儿粪便呈金黄色,均匀糊状,偶有细小乳凝块,不臭,有酸味,每日2~4 次。

(3)牛、羊乳喂养儿粪便:呈淡黄色,较稠,多成形,为碱性或中性,量多,较臭,每日1~2 次。

添加淀粉或糖类食物可使粪便变软。

(4)混合喂养儿粪便:母乳加牛乳喂养者粪便与喂牛乳者相似,但比较软、黄。

无论何种方法喂养,添加谷类、蛋、肉及蔬菜等辅食后,粪便性状均接近成人。

2.异常粪便食物量及种类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大便次数突然增加、变稀,为异常。

若平时大便一直为每日4~6次,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体重增长正常,属生理性腹泻。

若粪便干结,多因进食蛋白质偏多、淀粉或糖过少或肠蠕动弱、水分吸收过多所致;若粪便呈黑色,系肠上部及胃出血或用铁剂药物或大量进食含铁食物所致;若粪便带血丝,多系肛裂、直肠息肉所致;若粪便呈灰白色,则表示胆道梗阻。

第二节口腔炎一、病因口腔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症。

若病变局限于舌、牙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牙龈炎、口角炎等。

常见的口腔炎有疱疹性口腔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溃疡性口腔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鹅口疮(白色念珠菌感染)。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

目前细菌性口腔炎已很少见,疱疹性及真菌性口腔炎较常见。

不注意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导致口腔炎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一)疱疹性口腔炎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全年可发病无季节性,1~3 岁小儿多见,传染性强,可在托幼机构小流行。

从患儿唾液、皮肤病变和大小便中均可分离出疱疹病毒。

局部表现为口腔黏膜(牙龈、舌、唇、颊黏膜,有时累及上腭及咽部)早期呈散在或成簇的小水疱,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溃疡,溃疡面覆盖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绕以红晕。

几个小溃疡可融合成较大的溃疡。

全身表现有拒食、流涎、哭闹、烦躁、发热(低热或高热38~40℃)、颌下淋巴结肿大。

病程长,发热可持续5~7日,溃疡10~14 日愈合。

注意和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不累及牙龈和颊黏膜,淋巴结不肿大。

(二)溃疡性口腔炎抵抗力下降时,口腔不洁有利于细菌繁殖而致病。

局部表现为初起时口腔黏膜(各部位都可发生)充血、水肿,继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面或浅溃疡,散在或融合成片,表面有纤维性炎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假膜,易拭去,但遗留溢血的创面。

全身表现为患儿哭闹、烦躁、拒食、流涎,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颌下淋巴结肿大。

(三)鹅口疮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

局部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初呈点状或小片状,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宜擦去,周围无炎症反应,强行拭去可见充血性创面。

患处不痛,不流涎。

轻者无全身症状。

严重者可累及消化道或呼吸道,引起真菌性肠炎或真菌性肺炎。

三、治疗原则1.对症治疗清洗口腔及局部涂药(针对病原体选药),对疼痛较重影响进食者可在进食前局部涂2% 利多卡因。

2.控制感染严重者全身用药,但鹅口疮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药,可口服微生态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真菌生长。

3.注意水分及营养的补充。

四、护理措施鼓励患儿多饮水以清洁口腔。

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含漱)清洗溃疡面,清除分泌物和腐败组织,减少继续感染。

鹅口疮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以饭后1 小时清洗为宜。

鹅口疮局部涂抹10万~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合液;疱疹性口腔炎局部可涂疱疹净(碘苷),亦可涂西瓜霜、锡类散、冰硼散等;溃疡性口腔炎局部涂2.5%~5%金霉素鱼肝油,每日2~3 次,也可涂冰硼散、锡类散或西瓜霜粉剂等。

对疼痛较重者可按医嘱在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

防止继发感染及交互感染护理人员为患儿护理口腔前后要洗手,患儿的食具、玩具、毛巾等都要及时消毒,鹅口疮患儿使用过的奶瓶、水瓶及奶头应放于5%碳酸氢钠溶液浸泡30 分钟后洗净再煮沸消毒。

哺乳妇女的内衣要每天更换并清洗,疱疹性口腔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注意隔离,以防传染。

饮食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避免酸、咸、辣、热、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在清洁口腔及局部涂药时,动作一定要轻、快、准,以免使患儿疼痛加重。

对疼痛较重者可按医嘱在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

健康指导①向家长介绍口腔炎发生的病因及预防要点。

②解释勤喂温开水的意义,指导清洁口腔的操作方法及要点,避免擦拭口腔。

嘱年长儿进食后漱口。

③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吮指,正确刷牙,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指导家长对食具、玩具进行清洁消毒,教育哺乳妇女勤换内衣,喂奶前后应清洗乳头。

④解释流涎是患儿对疼痛的一种反应,对清洁口腔有一定作用,应注意保持口腔周围皮肤的干燥,防止出现皮肤湿疹及糜烂。

第三节小儿腹泻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

有生理性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感染性腹泻等。

根据病程小儿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和慢性腹泻(病程在2 个月以上)。

根据病情可分为轻型(无脱水及中毒症状)、中型(轻、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及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腹泻。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易感因素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少,且消化酶活性低,不能适应食物量及质的大量变化,容易消化道功能紊乱。

2.小儿生长发育快需要营养物质相对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水的进出量多,消化道负担重。

3.胃肠道防御功能较差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加之婴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 和胃肠道sIgA 均较低,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差。

4.肠道菌群失调正常的肠道菌群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具有拮抗作用,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改变或因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引起肠道感染。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 、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

牛乳中虽含部分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具极易被污染,所以说人工喂养小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小儿。

(二)病因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因有感染因素与非感染因素两类。

其中感染性约占85%以上。

1.感染因素感染性腹泻病原有细菌、病毒与原虫等,肠道内感染以轮状病毒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最常见;肠道外感染如肺炎等疾病,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而导致腹泻。

2.非感染因素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的食饵性腹泻、过敏性腹泻。

(三)发病机制1.感染性腹泻病原体侵入消化道,可致肠黏膜发生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溃疡和渗出等病变,使食物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未消化的食物被细菌分解(腐败、发酵),其产物引起肠蠕动亢进及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引起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当摄入食物的量过多或食物的质发生改变,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使局部酸度减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使未消化的食物发生腐败和发酵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肠蠕动亢进,引起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

二、临床表现(一)腹泻的临床表现1.胃肠道症状轻型腹泻患儿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每日数次或10 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有酸臭味,可有奶瓣或混有少量黏液;中、重型腹泻患儿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液体,每日大便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每次量较多,呈蛋花汤或水样,可有少量黏液。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引起者大便呈脓血样;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引起者大便可由水样转为血性。

2.全身中毒症状轻型腹泻患儿偶有低热,中、重型腹泻患儿有发热、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意识朦胧甚至昏迷等。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1)脱水:主要为口渴、眼窝及前囟凹陷、眼泪及尿量减少、黏膜及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差、烦躁、嗜睡甚至昏迷、休克等。

脱水的分度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的比例不同而造成等渗性、低渗性和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为一般脱水表现,临床最为多见;低渗性脱水除一般脱水表现外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嗜睡、昏迷或惊厥;高渗性脱水临床较少见,除一般脱水表现外还可出现口渴、高热、烦躁、惊厥、肌张力增高等。

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特点2)代谢性酸中毒: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故中、重度脱水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