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4课资料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共28张PPT)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 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 才是民族的致命伤。……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 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 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开眼看世界——大碰撞下的思想微澜 1.炮口下的震撼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 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 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
一、开眼看世界——大碰撞下的思想微澜
对林则徐、魏源思想的评价:
林则徐是从传统的华夷观念中探出头来认识西方的第一人。而后才有魏 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命题以及一整套兵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的议 论,作为一种思想,它又启迪了20年以后的洋务运动。过去久被士人置于眼 界之外的“夷务”日渐渗入关乎国计民生,成为经世致用之学大题目。
③编译《四洲志》(世界地理志) 《各国律例》(国际法著作); ④仿制西方战舰炮车。
林则徐(1785--1850)
一、开眼看世界——大碰撞下的思想微澜
3.一本好书——《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目录 第一部分:筹海篇,讨论鸦片战争之得失; 第二部分:地图册,展示完整的世界概念; 第三部分:各国地理、沿革、政治、物产; 第四部分:表,各国教门、历法、纪年; 第五部分:各国资料汇编; 第六部分:西洋船、炮、机械图说; 第七部分:地球天文合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最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PPT课件
发表《_变__法__通__议__》,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 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_议__院__、变法图存的思想
严 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_国__家__属__于__人__民__,王侯将
复 相是人民的公仆
3.实践:1898年,在_维__新__思__想__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史称 戊戌变法。 4.影响:起到_思__想__启__蒙__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 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易错辨析】早期维新派与维新派的不同
【思维点悟】洋务派是否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 提示:应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林则徐、魏源从反侵略的立场 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但洋务派“师夷” 的首要目的却是镇压农民起义,而后才是“制夷”。因此两者之 间尽管有继承关系,但还是有区别的。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 ①_洋__务__运__动__的展开。 ②_中__国__资__本__主__义__的产生。 (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二、问题思考 1.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在当时有何影响? 提示: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在知识界中蔚然 成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 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 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2.洋务派思想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1)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 主张,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 好的舆论环境。 (3)没有意识到中国传统的封建体制的落后,在不改变旧制度的 前提下学习西方,注定要失败。
(3)主张。 ①经济:发展_民__族__工__商__业__,与外国进行商战。 ②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_自__然__科__学__知__识__。 ③政治:革新,实行_君__主__立__宪__制__度__。 (4)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精美课件
3、维新派(改良派)
进击的康有为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
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
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
理人耳。
——康有为《孟子微》
思考: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畏缩的康有为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 先王,既不骇人,自可避祸。” “孔子道主进化,不主泥古,道主维新, 不主守旧,时时进化,故时时维新”。 “孟子言治天下,皆曰与民同之,此真 非常异义,全与西人议院民主之制同。”
思考:徐继畬推崇美国哪个方面?
守旧派:“轻信夷书,铺张扬厉”。“张外夷之 气焰,损中国之威灵” 。“一意为泰西生势,轻重 失伦,尤伤国体”。
洋务派:“徐先生未历西土,所言乃确实如是, 且早吾辈二十余年,非深识远谋加人一等者乎”
2、洋务派
太平天国运动(内忧)
奕䜣
第二次鸦片战争(外患) 曾国藩
李鸿章
“中体西用”; 自强求富
器物
迈出近代化第 一步。冲击华 夷观念。
君宪救国
制度 促进思想解放,近代 新式知识分子产生。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 气派
中国 特色
文化 自信
中国 故事
中国 模式
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 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可笑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 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 否接壤?”
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统治精英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谭嗣同《仁学》
思考:谭嗣同对于满清政府持什么态度?
《定国是诏》,变法开幕
戊戌政变,变法谢幕
课堂小结: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栏 目 链 接
应 用 思 考 1.如何评价“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提示:(1)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和天朝 中心的世界观(天下观),树立了新的世界史地观念,传 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西方文化,拓宽了国人的视
栏 目 链 接
4 .实践活动:洋务派以此为指导思想开展 ________ 洋务运动,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温馨指引:“中体西用”思想中的“中学”与“西
学”、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未消除,影响了其 对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栏 目 链 接
应 用 思 考 2.为什么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严复
编译 天演论 《_________》
进化论 原理宣传变 借用________ 法,主张国家属于 人民 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3)作用:
①推动戊戌变法 ________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但最终失败。 思想启蒙作用,形成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 ②起到了________ 流。
应 用 思 考
郑观应 等。 (2)代表人物:王韬、________
(3)主要思想: 商战 。 ①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________ ②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君主立宪制度。 ③政治:主张革新,实行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2.维新思想的发展:维新变法思想。 (1)时间:19世纪90年代。 (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人物 著作 思想主张
借助经学外衣,动摇了统治者恪 守祖训的理论基础 托古改制,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 性
栏 目 链 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资产 阶级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新派(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 革命派(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单 器物 元
线 索 制度
思想文化
从
法 从“
“师
师夷
夷长
长技 第
14
技”
”到 到维
课
维新
新变
变法
“天处乎上,地处乎下,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 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 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 子在比较中思考。”——高翔《近代的初曙》
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在闭关时代的封建专
制主义统治下,林则徐
开始时跟所有封建官僚
一样,有偏狭自大、不
林则徐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最先拿起 西方这把尺量出了中国的短处。
___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林则徐
①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军事 ②表现:设立译馆,翻译外国书籍 ③代表作品: 《各国律例》 《四洲志》
④地位: •《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
合时务的陈腐观念,对
中国以外的世界茫然无
知。为了制定战胜敌人
的正确策略,他努力探
林则徐
求西方资本主义的新知
识。——蒋廷黻《中国近代
史纲》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致友人的信中,他曾对中西的 “器”和“技”的功能进行形象的比较: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 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 之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 放一炮后,需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 不熟也。”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师夷长技以制夷
B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4、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作的评论:
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为奇书。”
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 A、《海国图志》B、《天演论》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a、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不断对外侵略扩 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 c、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民族危机 强国御侮、救亡图存(目的) 2、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1)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B.中国物产贫乏 C.统治者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A
D.中、英科技间有很大的差距
12、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 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 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 史的新场面。”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4课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回顾必修2相关内容:
1、洋务运动的背景 2、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时间: 3、洋务运动思想主张、目的: 4、洋务运动内容(实践活动): 5、洋务运动的结果: 6、对洋务运动评价:
洋务运动:19世纪60 年代至90年代这几十年中, 清政府一些洋务派官僚以 “自强”和“求富” 为口 号,在军事、经济、教育 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 新运动,史称“洋务运 动”。
“体”即治国之“本” “西学”指先进的实用技术等。 “用”即治国的手段
B.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材料2:“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 能制四夷学。习”西“方夷的之先长进技技三术:(一主战要舰是,军二事火技器术,)三。养 兵练兵之法。” ——魏源
御侮强国,维护封建统治。
① 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
②林则①徐局、限魏源于思著想书主立张说的,目的尚何未在付?诸实践; ②停留在技术(器物)层面上,未涉及 世界③到”)结变有合革何两封积则建极材制影料度响思?考。: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开眼看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 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向世界学习
1840年(鸦片战争后)
器物(科技)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制度(经政) 20世纪初 (五四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学西方— 资本主庚 yechanggeng1218@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探究2: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 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① 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 眼光审视世界;
② 设译馆,翻译外国书报刊,如《各国律例》; ③ 编译《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 志),系统介绍各国地理历史概况。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14课 “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件(共27张PPT)
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人是否用平等的眼 光看待西方人呢?
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论述绘制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本新书 ●一次实践 ●一场变法
一、一本新书
林则徐(1785-1850) 魏源(1794-18论鸦片战争之得失; 第二部分:地图册,展示完整的世界概念; 第三部分:各国地理、沿革、政治、物产; 第四部分:表,各国教门、历法、纪年; 第五部分:各国资料汇编; 第六部分:西洋船、炮、机械图说; 第七部分:地球天文合论。
进
《天--演--论摘》编自严复《社天会演进论化》
维新思想对近代社会产生的作用?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
在 。洗 就了 其脑 历子史之意后义转而化言为,或这多种或场少面具 ,有 要近 比代 千启意 军蒙识 万的 马知 的识 厮分 杀子 更
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合理性
那时候,天下滔滔,
唯物史观:中体西用多是是那泥个古时而代顽的梗产之物。 文明史观:是对西方人体工。’业…作文…为明如前冲果提击没,的有‘反‘西应中用。’ 近代化史观:中国近无代所化依的托第,一他步在。中国是
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局限性
根范本围目:范的围:维局护限腐于朽器中的物国封层社—建面会—统。的陈治新旭。陈麓代《谢近》代
在日本: 如获至宝; 革新内政的“有 用之书”; 被大量翻印、印 刷了15版
当时中古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 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 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 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 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 十年的宝贵光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件(共30张ppt)
问题2:谈谈“传统的夷狄观念”是什么?“动摇了”指的是什么?
中国先进,西方落后。 中国开始落后,西方先进。
一、“开眼看世界”
背景分析
鸦片战争使得中国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西方的 先进,中国的落后。
问题3:
那么, 面对这样的情形,以林则徐、 魏源为代表有识之士是怎么做的呢? 请大家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归纳!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材料 三
问题5:阅读材料和教材,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
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 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当时没有恭亲 王等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 京外推动,那末,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 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问题4: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康有为
思想主张: ①变法图强,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②否定君主专制,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宣传方式: ①讲学:办万木草堂 ②著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五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他 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 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
抵制
统治阶级内部思想认识的变化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
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
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1861年)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与能力:识记:林则徐被称为“开演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和90年代维新思想;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运用所学知识认识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进行问题探究、比较,树立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点与难点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历史材料分析能力是历史教学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
本课设计注重对历史材料的运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探究活动,以充足的史实材料作铺垫,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在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历史材料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同时深刻理解、切实体验历史。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教学情境当东方人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陶醉在田园牧歌式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这说明什么?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明确课标知识第三环节:自主学习概要第四环节:师生合作交流问题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学习西方什么?有什么影响?军事技术进步性: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
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主要讲解的是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知识点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外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
(2)内部:闭关自守,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2、开眼看世界的状况:(1) 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完成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
魏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1)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
(2)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
2、过程: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
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a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b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c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特点: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2)这时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过程:a 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b 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高二历史必修3人教版 第14课
6.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 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 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典例3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 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 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 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D
B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移花接木学器物)
——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
1.背景: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外患(列强侵略)。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师夷自强
中体西用的含义: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 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 技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3、影响:(1)积极: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 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 第一步 。 (2)局限:以维护封建制度为目的,限于器物层面, 最终失败。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 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 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提出的 经济、政治背景和思想来源。 (2)根据材料,指出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3)洋务派和维新派的思想有何异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复习课件(共62张PPT)
【解析】从关键句“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 样”,说明作者认为谨慎是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是导 致改革拖后十三年并失去最佳时机的关键。 A、C两项 未能体现作者的意图,排除;D项理解错误,作者批判 康有为谨慎的性格,排除。故选B项。
情境材料1:
情境材料2: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 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 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2.甲午中日战争后 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
⑴背景:
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高潮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阶级上:资产阶级的壮大
(2)代表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特点:借用经学外衣宣传变法
(把儒家思想与资本主义政治相 结合)
康有为
《变法通议》
抨击专制制度和顽固派
宣传申民权、设议院、
变法图存
批判君权 民主君仆、主权在民
动摇君权论的基础
梁启超
严复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论战的焦点 封建顽固派
维新派
要不要 维新变法
祖宗之法不可变 变者天下之公理 宁亡国不可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制
反对兴民权、设 议院,实行君主 立宪
实行君民共主的 君主立宪政权
3、代表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4、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5、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6、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区别?
前者是魏源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提出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的 技术来强大自己,然后利用它来对付西方 列强(主要是战争上)。
最新历史必修三第14课培训资料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 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2、含义: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特别是儒家的 纲常名教; 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肯定封建制度,以中国的纲常名 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先进近代科技,
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徐
魏源
林则徐 历史地位: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主要活动:(1)设立翻译馆, 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
(2)引进西方先进炮船并加 以仿制。
(3)编译《各国律例》、 《四洲志》等资料,介绍其 它国家的情况。
魏源 代表作: 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目的: 作用:引导、关注、启迪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 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 夷。
5、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 因为 A. 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 B. 鸦片泛滥的危害 C. 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 D. 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6、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 宪法,表明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最终放弃了改革方案 C.认识到中国“民智未开” D.对封建势力作出了妥协和让步
——人教版历史必修3
b.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仅 仅学习西方技术无法使中国“自强” (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3)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思想基础)
2、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人物 主要著作 主要思想 思想特点
康有为
否定君主专 《新学伪经考》制统治,宣
把西方资产阶 级政治思想与
历史必修三第14课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