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 (10)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教学课件 两种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教学课件    两种电荷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3 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通过实验发 现,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 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 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这 个顺序是( ) A. 丝绸、玻璃、塑料薄膜 B. 塑料薄膜、玻璃、丝绸 C. 塑料薄膜、丝绸、玻璃 D. 丝绸、塑料薄膜、玻璃
A. 陶瓷
B . 橡胶
C.铜
D . 玻璃
解题秘方:可借助记忆来识别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金属均为导体,玻璃在通常情况下为绝缘体。
感悟新知
知3-练
4. 有下列六种材料: ①盐水,②石墨,③橡胶,④汽油,⑤陶瓷,⑥铜丝。 其中属于导体的是 _①__②__⑥__,属于绝缘体的是 ③__④__⑤__。 (均填序号)
知1-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细水流属于轻小物体,由带电体的 性质分析解答。
解析: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带上了电荷; 而水流向梳子靠近,可以联想到“带电体吸引轻小 物体”来分析本现象。
感悟新知
1. [中考·沈阳]将与毛衣摩擦过 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2 所 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 球摩擦后__带__电___ ,会__吸__引___不带 电的头发。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感悟新知
5. 验电器
知1-讲
(1)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6. 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电荷量也可
简称电荷。
(2)单位:库仑(库),符号为C。
感悟新知
知1-讲
特别提醒: 1. 带电体具有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由于物体间力的

15.1两种电荷(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1两种电荷(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教案:15.1 两种电荷一、教学内容1. 电荷的定义:正电荷和负电荷;2. 电荷的性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 电荷的单位:库仑;4. 电荷的守恒定律:电荷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只会转移或重新分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荷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区分正电荷和负电荷;2. 让学生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够解释一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3. 让学生了解电荷的单位和守恒定律,为后续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 教学重点:电荷的定义、性质以及相互作用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气球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摩擦起电、塑料尺吸引纸片等,引发学生对电荷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2. 知识讲解:介绍电荷的定义、性质、相互作用规律以及电荷的单位;3.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5. 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六、板书设计1. 电荷的定义和性质;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 电荷的单位和守恒定律。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电荷?电荷有哪些性质?2.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3. 电荷的单位是什么?请简述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2. 在讲解电荷的性质时,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 在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4. 对于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练习;5. 拓展延伸:电荷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电子设备、电力系统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电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定律,它指出:电荷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只会转移或重新分配。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课件 (共16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课件 (共16张PPT)

实验结论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金属是可以 导电的。
三、导体和绝缘体
2.导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常见的导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3)导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
金属:自由电子
食盐水溶液:阴离子(电负荷) 阳离子(正电荷)
三、导体和绝缘体
3.绝缘体 (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常见的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 (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注:带电的过程就是得失电子的过程(电荷的转移) 那么,前面的丝绸和毛皮分别带什么电? 那么,丝绸与任何物体摩擦物体都带正电吗?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实验研究
实验1:
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A
B
实验现象
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实验分析
(B)
A.人 体、大 地、铜钥匙 B.橡 皮、煤 油、塑料袋
C.铅笔芯、盐 水、玻璃杯
D.瓷 瓶、空 气、钢板尺
课堂小结
摩擦 起电
两种 电荷
导体与 绝缘体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9日星期六2022/4/92022/4/92022/4/9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92022/4/92022/4/94/9/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92022/4/9April 9,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学课件- 两种电荷 PPT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学课件- 两种电荷 PPT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 能吸轻小物体说明 。
带电
<二 >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 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棒带的电一样吗?自然界中 会有几种电荷呢?
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做一做:描述所观察的现象
实验分析:
带电体
现象
与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
与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毛皮 摩擦过的橡胶棒
5 、生命的路上,耐心使你获得力量,耐心使你认清方向;耐心使你坦途疾进,耐心使你少遭波浪。寻着古往今来的路,在耐心的帮助下看生 活。
4、跟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跟橡胶棒摩擦过
的毛皮是(A)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5、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 则( )
•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如图所示,若甲带正电,则乙可 能带__负_电 也可能_不__带_电_,丙带__正_电_。
与头发摩擦的气球与玻璃棒
与头发摩擦的气球与橡胶棒
结论
人们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
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或者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 电荷 相同 ,或者与毛皮摩擦 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相同 。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带的电荷 叫做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带的电荷 叫做负电荷。
二.合作学习:做一做
利用身边的塑料尺、橡胶棒、玻璃棒、气球、 笔杆等模拟如下操作
<一>.摩擦起电
结论:
1.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人们把这 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 “电荷”。 2. 摩擦起电:用 摩擦 的方法使物带电 叫摩擦起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15.1两种电荷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15.1两种电荷说课稿

《两种电荷》说课稿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中的第一节两种电荷,本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对本章技能的掌握将直接影响到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两种电荷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陌生而神秘的电学,如何使同学们对电荷一见钟情是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时本节课是第二节电流和电路学习的基础,本节中“摩擦起电”和元电荷中的“原子结构”主要为下节课引入“电流”做准备,演示实验“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是为下节“电流的形成”留下伏笔,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的顺利学习。

基于以上认识,按照大纲要求,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4、让学生在认识自然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5、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乐思、乐做,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和了解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

这节课的难点呢,从我这几年的教学来看,应该是元电荷的认识与初步了解摩擦起电现象的原因。

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还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法学法:(1)学生分析我教的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归纳、判断、动手操作的能力,本节课在继续抓好这些训练的同时,加强推理判断能力及微观物体的想象能力。

(2)教法、学法为更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多媒体演示法、模型法、实验法、探究教学法、讲授法。

采用的学法:类比法、阅读法、诱导法、提问法、讨论法、推理判断法、分析归纳法。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5.1 两种电荷(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5.1 两种电荷(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5.1 两种电荷一、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中的“电”是指()A. 电荷B. 电量C. 电流D. 电压2.小明同学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有电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上B. 与金属球接触后,玻璃棒和金属球上带有同种电荷C. 玻璃桥和验电器都带正电荷,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验电器上D. 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已知丙带正电,则( )A. 甲、乙均带正电B. 甲、乙均带负电C. 乙带正电,甲可能不带电D. 乙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4.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质小球,此小球()A. 一定带负电B. 一定不带电C. 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D. 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5.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A. 在一些地毯的纺织过程中,往往会在地毯里夹杂一些不锈钢的钢丝B. 运送汽油的油罐车上常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C. 输电线的芯线用铝制成,外皮用塑料制成D. 冬天,晚上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听到响声6.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 灰尘的自然堆积B. 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7.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嚣甲和乙,使甲带电.乙不带电.可以看到甲的金属箔张开,乙的金属箔闭合(如图).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甲和乙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甲乙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 )A. 甲和乙都不变B. 甲变小,乙张开C. 甲变大,乙不变D. 甲闭合,乙张开8.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

(选填“吸引”或“排斥”)9.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带上了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提问、敢于质疑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了解电磁污染的危害,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对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学生们已经接触过简单电路、电流、电压等电学知识,为学习电荷概念打下了基础。但学生对电荷的微观本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生动的教学活动来加深理解。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电荷相关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严谨性和客观性。
3.通过学习电荷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总结反馈,巩固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布置相关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7.创新评价,激发兴趣: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实验操作、小组讨论、课后调研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8.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关爱环境的意识。
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发展,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比喻来帮助他们理解较为抽象的电荷概念。
在情感态度方面,九年级学生开始关注社会现象和实际问题,对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较高的兴趣。因此,本章节教学应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专题03 电流和电路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03  电流和电路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03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一、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1)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接触起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电荷种类:正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负电荷:把用羊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用字母C表示。

(6)验电器:2.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及其结构: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核外运动。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原子核带正电,它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所以原子在整体上不显电性。

(2)摩擦起电的本质: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电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负电(等量的)。

由此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电荷发生了转移,使正、负电荷分开。

3.导体与绝缘体(1)电荷的定向移动(2)导体和绝缘体知识点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路要闭合)(2)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说明:A.金属导线中的电流,主要是由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B.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丛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

2.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1)电路的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电路。

只有电路闭合,电路中才有电流。

注意:用电器上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负极相连。

(2)电路图A.概念: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
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的定义
静电现象是指静止状态下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
当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摩擦、接触、感应等相互作用时,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 电子而带负电,从而形成静电荷。
静电现象的应用
静电除尘
利用静电场的作用,将空气中的尘埃颗 粒吸附在电极上,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
静电复印
通过静电荷的作用,将墨粉吸附在纸张 上,形成文字和图像。
2. 将各种小物体悬挂在绝缘体上,靠近 静电起电机的金属部分。
3. 观察并记录小物体靠近金属部分时的 现象。
06
本节小结
主要知识点回顾
掌握电荷的概念和种类。
理解电荷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状态。
掌握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理及现象 。 了解电荷量、元电荷、电荷守恒定律等 概念。
重难点解析
电荷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状态是本节的核心内容,需要 深入理解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04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
电流的定义
总结词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的一种 物理现象。
VS
详细描述
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通常以 安培(A)为单位衡量。在金属导体中, 电流主要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的。
电路的基本组成
总结词
电路是由电源、负载、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闭合回路。
详细描述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关键部件,可以将其他 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负载是电路中的 用电器,消耗电能并将其转换为其他形式 的能量;开关用于控制电路的接通和断开 ;导线则是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导体,用于 传输电流。
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理及现象是本节的难点,需 要结合实际操作和理论进行理解。
易错点提醒
不要混淆正负电荷的相互 作用和效果。

两种电荷课件(动图)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两种电荷课件(动图)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学习目标
1.能从生活体验中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并能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4.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5.了解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小实验:
1.用塑料尺或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观察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电荷
想想做做
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 圆珠笔在头发或衣服上 摩擦,可以让笔吸 引纸屑等。于是我们说:梳子、圆珠笔杆 都带了 电。荷
一、电荷 1.电荷: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课堂小结
15.1 两种电荷 一、摩擦起电 二、电荷间的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1.结构2.原理 四、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结构2.最小电荷量 3.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转移 五、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2.绝缘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 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 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 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想想议议:
根据课前预习的内容,请回答: 1.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2.什么是摩擦起电? 3.你还知道哪些摩擦起电现象??
练一练
1.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 ,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也互相排斥,则(B ) A.A、C带正电,B带负电 B.A、C带负电,B带正电 C.B、C带正电,A带负电 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优秀课件PPT
常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
是 A ;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 (μA). 2. 单位换算:1 mA= 10-3 A,1 μA=10-6 A. 3. 电流的测量 电路中的电流可以用 电流表 测量.
4. 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的连接:第一,必须将电流表和被 测的用电器 串联 .第二,必须让电流从正 (或标识“+”号)接线柱流进,再从负(或标 识“-”号)接线柱流出.第三,必须正确选择 电流表的量程 .第四,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 连到电源的两极!否则,电流表将被损坏. (2)电流表的读数:第一,明确所选电流表的
C 两个均示的电路,要使灯泡 L1、L2串联,应闭合开关 S1 ,其它 开闭关合断开开 关;S要2、使S灯3,泡其L它1、开L关2并断联开,.应
3、如图3所示, 只闭合开关S2,R1与R2为 串 联;断开开关S2,且闭合开关S1和S3, R1与R2为 联.并
知识点梳理四 实物图和电路图
2、驾驶员不系安全带记4 分,罚“100 元.汽车上设置 了( 安全带指示灯),提醒驾驶员系好安全带,当安全 带系好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安全带 未系好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图中符 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B )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二课时
知识点梳理六 电流的测量
1. 电流的强弱: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是 电流 ;通
2. 电路的构成
(1)电池这类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
电源

(做2)用将电灯器泡、.电动机、蜂鸣器等这类消耗电能的装置叫
(3)电源、用电器,再加上导线,往往还有开关,组成
了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 — 电路.只有电路 闭合 时,电
路中才有电流.
3. 电路图 (1)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教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教案

教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1 两种电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5章第1节《两种电荷》。

本节课主要介绍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1. 电荷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两种电荷的产生和鉴别;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荷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知道两种电荷的产生和鉴别方法;2. 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荷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两种电荷的产生和鉴别方法,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仪、毛皮、橡胶棒、玻璃棒等;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如验电器、电荷发生器等)、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如摩擦起电、静电吸附等,引发学生对电荷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探究电荷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教师展示毛皮摩擦橡胶棒和玻璃棒摩擦丝绸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2)引导学生探讨电荷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如电荷的守恒定律、电荷的量子化等;(3)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电荷的基本性质。

3. 探究两种电荷的产生和鉴别:(1)教师展示自然界中两种电荷的产生现象,如雷电、摩擦起电等;(2)引导学生探讨两种电荷的产生原因和鉴别方法;(3)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两种电荷的产生和鉴别。

4. 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教师展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现象,如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等;(2)引导学生探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如库仑定律等;(3)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引导学生思考电荷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荷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两种电荷的产生和鉴别方法;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5.1两种电荷PPT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

15.1两种电荷PPT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

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 000 N。
(3)导体导电的原因: 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A、B金属箔的张角有什么变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与导体可以转化 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
玻璃棒、橡胶棒
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因__摩___擦__而带了电,带 电体有_吸__引___轻__小___物__体__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课堂检测

2.用丝线悬挂着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C 情况如图所示,若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带负电,则( B

A. B 可能带负电; 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与导体可以转化
B. A、B 一定都带正电; 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玻璃棒,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2021四川成都龙泉驿区期末】下列物品中,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 )
C. B 可能不带电; 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摩擦起电的本质。
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属箔片一定( D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异种电荷
D.带同种电荷
课堂检测
4.【2021四川成都龙泉驿区期末】下列物品中,在通常情况下都
是绝缘体的是 ( A )
A.玻璃棒、橡胶棒
B.铅笔芯、硬币
C.金属勺、塑料尺
D.陶瓷碗、盐水
共筑孩子成才路主题家长会
演示完毕感谢您的观看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解析:151 两种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解析:151 两种电荷

第15章电流和电路15.1 两种电荷1.正电荷与负电荷【知识点回顾】(1)两种电荷: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凡是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必定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由此人们得出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负电荷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命题方向】电荷的流动方向及物体带什么样的电荷都是命题的方向,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例1:关于电荷的认识,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电流都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D.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分析:要求知道:(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2)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排斥,故AB正确;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无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还是正负电荷同时发生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故C错误;物理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电流的形成和方向,是一道基础题,应熟记相关的基础知识.例2:自然界中存在种电荷,它们间的作用力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解答.解:因自然界中有正、负电荷之分,即存在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力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答案为:两,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定义的掌握,这个内容只要多背诵、多理解,就可以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点拨】(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2)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2.摩擦起电【知识点回顾】摩擦起电(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命题方向】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的判断,已经摩擦起电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例1:下列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是()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B.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C.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分析: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是摩擦起电.解: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属于振动产生声音,不属于摩擦起电;B、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是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不属于摩擦起电;C、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摩擦带电,放电产生的噼啪声,符合题意;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是磁化现象,不是摩擦起电.故选C.点评:摩擦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衣服上有闪电,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等.例2: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C.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分析:根据题中的现象结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可作出选择.解:梳子梳头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被梳子摩擦过的头发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故选B.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题方法点拨】(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于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识点回顾】(1)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两个物体(不涉及磁体)相互排斥,有两种可能:a.都带正电;b.都带负电.(3)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三种可能:a.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带负电;b.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不带电;c.一物体带负电,另一物体不带电.【命题方向】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是主要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例1: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分析: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③解题时,根据小球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A球带负电这个已知条件判断.解:已知A带负电,C和A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C带负电;又因为A和B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也可能不带电.所以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故选:D.点评:异种电荷相吸引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物体这两个知识点要考虑周全,考虑不全是此题选错答案的原因.例2: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A.大气压的作用B.静摩擦的作用C.分子间有斥力D.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分析:用手摩擦塑料绳时,由于摩擦生电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在塑料绳上捋几下,手与塑料绳反复摩擦,使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细丝会张开;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答题.【解题方法点拨】在根据物体间的作用规律判定物体带电情况时,要注意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可能: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考虑问题要全面.4.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知识点回顾】(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3)e=1.60×10-19C;(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原子结构模型发展:从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开始,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道尔顿实心球模型: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汤姆生枣糕模型:1904年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模型,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原子好似一块“葡萄干布丁”.卢瑟福行星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玻尔量子化轨道:1913年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20世纪20年代以来现代模型(电子云模型)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的著名的测不准原理.【命题方向】此类问题多以考查原子组成和判断质子、中子、电子和原子核心的带电情况为主,主要以填空或者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例1:20XX年11月9日,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因不带电首先可以排除的是()A.电子B.原子核C.中子D.质子分析:根据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是由于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内各种微粒的电性,要记住.例2: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B.物体内部没有自由电子C.物体内部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相等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相等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而核外电子带负电,故如果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时,物体呈电中性,即不带电.解:平常物体不带电并非没有电荷,而是原子内部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而带正电的质子与带负电的电子所带电量相等,故对外不显电性,即我们所说的不带电.故选C.点评: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也是物理考查中的热点,应熟记并理解.【解题方法点拨】(1)热传递是指能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给低温部分).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2)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或物体的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3)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到低温部分.5.导体和绝缘体【知识点回顾】(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绝缘体中包括:玻璃、陶瓷、塑料、各种油等;(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各种金属、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溶液等.【命题方向】此考点较为基础,在中考中主要考查导体和绝缘的分类,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例1:在通常情况下,均属于导体的是()A.人体、海水、干木柴B.橡胶、铁钉、陶瓷C.硬币、石墨、铜块D.水银、塑料、盐酸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解:人体、海水、铁钉、硬币、石墨、铜块、水银、盐酸是导体,干木柴、橡胶、陶瓷、塑料是绝缘体.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酸碱盐的水溶液是导体.例2:小青把以下物品分成两类: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皮擦、油.他分成两类后的物品分别属于()A.固体和液体B.导体和绝缘体C.金属和非金属D.晶体和非晶体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解:第一类物体:①铅笔芯、铜线、盐水中,其共同特点是都能导电,属于导体;而第二类物体②塑料尺、橡皮擦、油中,其共同特点是都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物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此题明显看出物体在导电性上的差别,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些物体为绝缘体,要有清晰的认识.例3:下列学习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铅笔芯B.塑料尺C.铁质铅笔盒D.金属小刀片分析:不容易导电物体是绝缘体,例如:橡胶、玻璃、陶瓷等.容易导电的叫导体,例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解:铅笔芯、铁、刀片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识别,属于识记内容,注意区分.例4:小东在安装如图所示的电路装置时,发现导线不够长.他用下列哪个物体将A、B两点连接后,按下开关,灯泡却始终无法发亮()A.塑料直尺B.石墨圆棒C.钢制刀叉D.银制筷子分析:(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绝缘体中包括:玻璃、陶瓷、塑料、各种油等;(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各种金属、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溶液等.解:由于石墨、钢、银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所以他用石墨圆棒、钢制刀叉、银质筷子将A、B两点连接后,按下开关,灯泡发亮;而接入塑料直尺,灯不亮.故选A.点评:记住绝缘体包括哪些物质、导体包括哪些物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因此可知记住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对于解决此类识记性的基础题非常重要.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也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而在高温达到红炽状态时,也就变成导体了.【解题方法点拨】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也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而在高温达到红炽状态时,也就变成导体了.。

第1节两种电荷(双基过关考点突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通关讲义(人教版)

第1节两种电荷(双基过关考点突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通关讲义(人教版)

第1节两种电荷双基过关知识点一、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1)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摩擦起电的条件①环境干燥:若空气环境比较潮湿,即使物体带电,电荷会在潮湿的环境中流失。

②不同种物体相互摩擦可能带电,同种物体相互摩擦一定不带电。

2.带电体的性质:带电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带电体的这种性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如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2)接触带电,一个带电的物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后,两个物体带上同种电荷。

(3)感应带电,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另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物体,金属体靠近带电物体一侧带上异种电荷,异侧带同种电荷。

4.两种电荷(1)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2)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的性质。

如带正电的物体靠近另一物体,若相互排斥,则另一物体一定带正电;若相互吸引,则另一物体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此时可再把另一物体靠近轻小物体,如吸引带负电,不吸引则不带电。

5.验电器(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沙箔及绝缘外壳;(1)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6.电荷量(1)定义:物体带电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2)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3)元电荷: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表示,e=1.6×1019C;自然界中其它的电荷量均为元电荷的整数倍。

基础自测:1.如图所示,人在科技馆内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并散开,由该现象可推断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的电荷一定是()A.正电荷B.负电荷C.异种电荷D.同种电荷【答案】D【解析】在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且电荷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规律,即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B一定带同种电荷
C则可能不带电
AB
C
考考你
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 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为什么?
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 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为什么?
考考你
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去靠近挂在 绝缘细绳下的轻质导体小球,小球被吸 引,如果用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小球, 则( D ) A、小球也将被吸引 B、小球将被排斥 C、小球将静止不动 D、小球有可能被吸引,也有可能被排斥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 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两种电荷.swf
•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 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 荷;
•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 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玻璃棒跟丝绸摩擦,橡 胶棒跟毛皮摩擦后,分别 靠近带电的另一根玻璃棒 和橡胶棒。观察现象。
温故知新
正电荷 丝绸—玻璃棒 1.电荷 负电荷 毛皮—橡胶棒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应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验电器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电量:Q, 单位:库仑 (符号C) 原子核 (带正电荷)
3.原子 电 子 (带负电荷) 电子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 元电荷 e=1.6×10 C -19
验电器
验电器是利用电荷间相互 作用的规律制成的,可用来检 验物体是否带电,粗略比较带 电的多少。
验电器
• 构造:
导电金属球、金属棒、金属箔、绝缘外壳
• 原理:
箔片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带电多少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 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 么?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 荷的多少
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电 是 什 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两种电荷
小实验
用塑料尺、 笔杆与头发摩 擦,再靠近碎 纸屑,观察现 象。
电荷
与头 发摩擦 过的塑 料梳子 吸引小 纸片
电荷
摩擦 过的塑 料梳子 吸引水 流
电荷
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物体叫 做带电体,或带上电荷的物体。 我们就说 体带了“电”,或者说 带了电荷。 带电体的性质:
电荷。其电荷量为:e =1.6×10-19 C
原子结构示意图:
+1 1
氢原子
+8 2
6
氧原子
练习: 1、甲、乙、丙三个带电物体。甲物体排斥 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
带正电。则甲物体带_ 负__电。
2、如图,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 用细线悬挂着的通草小球。若小球被吸引, 那么小球带 正电或 不;带若电小球被排斥,那么 小球带 电。负
元电荷
质子 “+” 原子核 原子 “+” 中子 (不带电) 电子 “-”

原 子 本 身 不 显 电 性
电荷
得到电子, +8 2 68 带负电
+13 2 8 3
A、A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B、B 球、C球都带正电 C、B 球、C球都带负电 D、无法判断
A
B
C
练习
如图所示,A、B、C为三个用丝 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
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如A球带正电,C球一定带正电
B、如A球带负电,C球一定带正电
C、如B球带正电,A球一定带正电
C球一定都带负电
能吸引轻小物体
摩擦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
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摩 擦起电现象。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练习
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D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 微的噼叭声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 发会随梳子飘起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容易吸附 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简称电荷。用 Q表示。
单位:库仑,简称库,
符号是 C
一个带电体跟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 属球相接触,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
后又张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B )
A、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正电 B、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负电 C、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正电 D、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负电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所以飞开
5自然界中只存在__两__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 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__排_斥___,异种电荷相 互__吸_引____。
6物体有了吸__引__轻__小__物_体___的性质,就说明物 体带了电。
7、电荷的多少叫做______,电荷量的单位是______, 简称______。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 消的情况,叫做正负电荷的中和。
二、原子结构 元电荷
原子核 (正电)
1、原子的结构:原子 电 子 (负电)
元电荷
质子 “+” 原子核 原子 “+” 中子 (不带电) 电子 “-”
1)原子核与原子相比,原子核体积更小。 2)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原子核所 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所以整 个原子呈电中性。 3)电子的电荷量最小,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
课堂小结
一、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则说明该物体带 了电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四、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仑(C)
五、元电荷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e=1.6×10-19C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两种电荷
两种 正电荷: “+” 电荷 负电荷: “-”
规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跟毛同皮摩种擦电过荷的互橡相胶排棒斥带,负电荷.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优 化 P91
用绝缘细线悬挂A B C三个带电小球, 在所示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若已知A球带负
电,则B球、C球的带电情况是(c )
3、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去靠近轻质小物体a,a被吸 引过来,则a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 也可能不带电
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 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 引而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所以飞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