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及意义

合集下载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原理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原理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综述2007年3月19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综述冯念伦范卫华刘捍东(山东省立医院济南250021)糖尿病(DM),主要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目前在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明显增加,占免疫病的比率,在发达国家高达2-5%,而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亦达2-3%,并且每年还以1‰的速度增长。

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其并发症已经成为病人至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所以人们希望能尽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

有资料说美国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费约有1000亿美元,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保健卫生问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研究是20世纪后20年国际卫生保健研究的重点之一。

临床上广泛采用血糖参数来判定糖尿病,而血糖参数只代表抽血时的血糖水平,对确诊有局限性。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证明: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相对稳定,其浓度值能准确反映最近2-3个月期间的血糖水平,便于医生对糖尿病进行早期诊断;也可用于糖尿病人的血糖监控及慢性并发症的判断等,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目前我国各大、中型医院正逐渐开展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占总血红蛋白(Hb)的百分含量的测定项目。

有些发达国家已将HbA1c的测定列入中老年人的常规体检项目。

测定HbA1c有多种方法,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乳胶凝集反应法和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法;分别用生化分析仪和糖化血红蛋白自分析仪进行测定。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形成及特点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Hb会在高糖的作用下发生缓慢的非酶促糖化反应, 血红蛋白Hb的β链N末端缬氨酸上的氨基与葡萄糖的醛基发生可逆的加成反应,,形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 醛亚胺(前GHbA1c)迅速重排成不可逆的酮胺,然后缓慢重构形成HbA1c。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特点:1.1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百分比含量与即时所检测到的血糖水平无关。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一、糖化血红蛋白(HbA1c):葡萄糖通过非酶反应与血红蛋白发生反应,β是一种由氨基酸链末端缬氨酸残基结合产生的特异性糖基化血红蛋白。

HbA1c监测的临床意义:1。

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

-hba1c水平较之ogtt更适于高血糖的诊断,其主要原因就在于hba1c可反映近几个月来的血糖整体水平而不是某一时刻的浓度,因此较少受到干扰。

2、用于指导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HbA1c是评价血糖控制质量的重要标准。

同时测量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并通过换算公式计算平均血糖的毫摩尔。

与同时检测到的血糖值相比,如果计算值较低,则表明近期血糖控制非常好,无需调整治疗方案以治疗症状。

如果高,治疗计划可能需要调整。

3.有助于判断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如对妊娠糖尿病仅测定血糖是不够的,一定要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使其保持在8%以下,如此可避免巨大胎儿、死胎和畸形胎儿的发生。

4、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危险性-预测微血管并发症,评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降低HbA1c与降低并发症风险密切相关。

二、hba1a(果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a1β链)?链nh2端与其它糖成分结合的产物:包括hba1al(果糖-1,6-二磷酸的糖化)和hba1a2(葡萄糖-6-磷酸的糖化)。

为可逆性结合的糖化血红蛋白。

三、 Hba1b:(乳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反应部分未知的HbA1)Hba1b由丙酮酸和β组成,由链的氨基端结合缬氨酸形成,是HbA1c进一步代谢的产物。

它是可逆结合的糖化血红蛋白。

有临床研究认为在肾功能不全及酒精中毒等情况下,许多非一糖基化的加合物会使hba1a和hba1b组份假性升高。

四、血红蛋白:胎儿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70-80%的新生儿血液;在出生后6个月至2年内,其浓度可降至成人正常浓度的1%以下。

HbF的临床意义在于HbF的升高是β-地中海贫血的重要诊断依据。

其增长幅度与疾病的早晚发作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贫hbf增高最显著。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和餐后血糖要点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和餐后血糖要点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和餐后血糖要点及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GHb)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时间,而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

GHb可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情况。

GHb由HbA1a、HbA1b、HbA1c组成,其中HbA1c约占70%,且结构稳定,因此被用作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在糖尿病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评价血糖总体控制、发现治疗中存在问题以及指导治疗方案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1、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

2、若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存在高血糖,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

3、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用于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4、糖化血红蛋白对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意义。

5、脑血管急症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增高,但糖化血红蛋白却不增高。

妊娠糖尿病仅测血糖是不够的,要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可避免巨大胎儿、死胎、畸胎、子痫前期更有意义。

正常参考范围1、正常值HbA1c采用亲和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正常值为4%~6%。

2、影响因素(1)参考值随年龄增大有一定增加。

(2)高脂血症标本可使结果偏高。

(3)实验室温度、试剂的离子强度、pH可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控制目标HbAlc的控制范围应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2020年11月26日,糖化血红蛋白正式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

测糖化血红蛋白原因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近三个月的血糖水平,也就是说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那么就可以证明你这三个月的血糖水平控制良好。

目前国内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是<6.5,一般成年糖尿病人<7.0。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8.0,是一种最平衡的方式,既可以节约医药费,避免药物副作用,也可以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种血红蛋白和葡萄糖发生糖基化反应形成的产物。

它是评估糖尿病控制程度的重要指标,也可以用于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范围内的人群的糖代谢状态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首先,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寿命为约120天,而糖化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的寿命大约为6-8周。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临床上将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与血浆葡萄糖浓度相关,利用其计算平均血糖浓度,可以更好地评估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情况,而不受到短期波动的影响。

其次,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用于糖尿病的诊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高于或等于6.5%可以作为糖尿病的一个诊断标准。

与血浆葡萄糖浓度相比,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因此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此外,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还可以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一旦诊断出糖尿病,控制血糖水平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可以评估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处于正常范围内,说明治疗效果良好;反之,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偏高,说明糖尿病控制不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还可以帮助判断糖尿病患者的风险及预后。

高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的增加意味着血糖控制不良,长期暴露于高血糖水平会导致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部疾病等。

因此,通过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及时评估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风险,并为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在糖尿病的临床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用于糖尿病的诊断、治疗评估和预后判断。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摘要: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用于糖尿病评价治疗方案有效性的金标准。

并因hba1c还是反应长期血糖变化的稳定指标而成为目前诊断糖尿病研究的热点。

这个反映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和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可以在临床上更好地应用指导糖尿病的治疗。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检测【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34-02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筛选、诊断、血糖控制、疗效考核的有效检测指标,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理由有二个:目前hplc法测定hba1c使其准确性和重复性得到很大的提目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筛选、诊断、血糖控制、疗效考核的有效检测指标,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1hba1c概述在hba1c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中,rahbar在1968~1969年的研究中发现快速泳动的hb实际上与hba1c的结构相同,在糖尿病患者中其浓度增加2~3倍。

从而确定了hba1c与糖尿病之间的初步关系并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证实了hba1c可作为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这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

hba1c与空腹血糖、过去数周的平均血糖水平等有关。

正常人维持一定的血糖水平,就会形成正常范围内的hba1c,当血糖浓度增加时,其β链上的糖基化位点数目也增加,据此hba1c是判断血糖控制程度的很好的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持续且不可逆地进行非酶促蛋白糖基化反应的产物。

其寿命与红细胞一致。

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在红细胞死亡前,血中hba1c含量也会保持相对恒定。

因此,hba1c水平反映的是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与采血时间、是否空腹及使用胰岛素等无关,是判断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好坏的重要指标。

2诊断糖尿病检测指标的比较2.1血糖有波动性、瞬间性特点,反映的是某一点(测定当时)的血糖水平,变异率高、重现性差,不能反映患者全天血糖变化情况,是糖尿病微观控制的指标。

HbA1c检测的临床意义

HbA1c检测的临床意义

HbA1c检测的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主要是指血液中与葡萄糖结合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

HbA1c的β链N末端缬氨酸氨基与葡萄糖醛基通过非酶促反应连接。

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形成的HbA1c的含量也会相对较高。

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平均为120天,在细胞死亡前,血液中HbA1c的含量会保持相对不变。

因此,HbA1c水平反映的是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它避免了每日的血糖值的波动,与病人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

HbA1c的检测是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疗效监测的重要手段。

HbA1c的多少与血中葡萄糖的含量高低成正比关系,可以间接反映血糖浓变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机体糖代谢的状态。

HbA1c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作为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指标长期以来,评价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的控制水平是一个难题。

一次血糖测定,只能反映抽血当时的血糖水平,并且随进食和糖代谢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不能说明前一段较长时间病情的全貌。

HbA1c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它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

一般认为,HbA1c小于7%时,血糖控制较好,如果HbA1c 大于8%时,则需要加强血糖控制。

2、指导治疗方案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测HbA1c的含量,并且按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控制好血糖。

临床常以HbA1c作为监测指标来了解糖尿病患者近期的血糖情况,以及估计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情况。

3、对预防糖尿病孕妇的巨大胎儿、畸形胎、死胎、以及急、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HbA1c的高低可影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定期监测HbA1c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96年日本将HbA1c纳入老年人保健法中糖尿病筛选的检查项目。

200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将它作为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金标准,明文规定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常规检测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血糖测定只代表即刻的血糖水平,提示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并不能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

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

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在细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

因此糖化因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

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是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

非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为4-6%;许多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查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至8%以下,糖尿病的并发症将大大降低,如果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待续性高血糖,会发生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因此,有关专家建议,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达标准,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应该接受2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那些需要改变资料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患者,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以指导临床更好地制定糖尿病例患者的诊疗方案。

如果某位患者每天仅在早餐前测定空腹血糖,发现这个值为130mg/ml,处于正常范围内;但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却发现为11%,这意味着该患者在过去的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已接近270mg/ml,暗示其将来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非常高,。

尽管早餐前血糖结果尚满意,但是一天其它时间的血糖水平却严重超标,需要对患者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作出重新评估,并作出相应调整,此外患者还需较现在更为频繁地测定血糖。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程度一项良好的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并据此制定,修正相关治疗方案。

糖化血红蛋白A1c的测定与临床意义(单)

糖化血红蛋白A1c的测定与临床意义(单)

糖化血红蛋白A1c的测定与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A1c(glyocosylated HbA1,HbA1c)为已连接有巳糖的HbA1c。

HbA1c可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尤其对Ⅰ型DM和妊娠性DM的治疗有监控作用。

目前不主张单独用该指标来诊断DM。

1 生化特性成人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主要是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在高血糖的作用下发生缓慢连续的非酶促糖化反应的产物,其主要形式为HbA1c,此外尚有HbA1a1、HbA1a2及HbA1b 三种。

HbA1c的形成过程先由血红蛋白β链N末端缬氨酸的氨基与巳糖(主要为葡萄糖)的醛基发生加成反应形成中间产物醛亚胺,称为前HbA1c。

此反应迅速且可逆,故又称不稳定型HbA1c;继而通过Amadori转位,分子重排形成酮胺,其速度缓慢但不可逆,称为稳定型HbA1c。

β链N末端缬氨酸的糖基化并未影响与2,3二磷酸甘油酸的结合,但改变了其复合的立体构象及正电荷的表面分布。

正常生理条件下,非酶促糖化反应产物的生成量与反应物的浓度呈正比。

由于蛋白质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糖化水平主要决定于葡萄糖浓度,也与蛋白质与葡萄糖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

由于葡萄糖可自由透过红细胞膜,血红蛋白的半衰期为60天,故HbA1c 的测定可反映测定前6-10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2 标本采用抗凝全血,用氟化钠(7-9mg/ml)、EDTA(1-2mg/ml)或肝素钠(0.1-0.2mg/ml)抗凝,用时需要用溶解素溶解,抗凝全血于4-8℃冰箱可保存5天。

3 测定方法HbA1c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四类:色谱法、电泳法、免疫法和化学法。

其中色谱法主要有离子交换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亲和层析法等。

免疫法主要包括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酶免疫法(enzyme immunoassay,EIA)和胶乳免疫凝集法(latex immunoassay aggluatination,LIAA)等。

HbA1C的评价及其临床意义答辩

HbA1C的评价及其临床意义答辩
析法
2的糖化基团的结构特点,如亲和层析法 酶法 免 疫法
HbA1C的检测方法
离子交换层析法——HPLC法 原理:检测原理由于血红蛋白β链N 末端缬
氨酸糖化后所带电荷不同, 在偏酸溶液条件 下经过阳离子交换层析柱时可被偏酸的缓 冲液平衡过的树脂来吸附, 用不同pH 的磷 酸盐缓冲液可以分次洗脱出GHb 和HbA,用 KCN可将HbA转化为高铁氰化血红蛋白,用 分光光度计测定
HbA1C的意义
应激性高糖和DM高糖
对DM患者血糖的监测
HbA1C与DM并发症
高血脂和粘度升高, ,加速了心 血管疾病
眼睛内的晶状体糖化,容易白内 障
导致心梗和脑卒中
不足之处
1 受RBC的质和量的影响
2 其他
讨论
我国糖尿病协会删除了HbA1C作为监控糖 尿病“金标准”
评价: 优点: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且操作 简单,被临床广泛采用,金标法 缺点:是价格昂贵
HbA1C的检测方法
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法 原理:电荷不同 缺点:1 洗脱不完全
2 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3 当HbF异常可一起被洗脱 评价:成本低,国内使用率较高,但影 响因素较多
HbA1C的检测方法
HbA1C的检测方法 及其临床意义
金山区中心医院 检验科 朱庆华
概述
糖尿病的定义 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由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引起
概述
流 行 病 学 全球1.5亿,我国大概4000W
世界第二
概述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FPG>7mmol/L或 OGTT2hPG>11.1mmol/L或 随机血糖大于11.1mmol/L
HbA1C控制血糖的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及意义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是很重要的病情衡量指标,然而据2006年开始的IMPROV ETM全球项目的最新研究显示,51%的患者从未听说过糖化血红蛋白,10%以上的医师每年对患者进行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到一次。

在中国,只有1/4的医师认识到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重要标准。

正常人有三种血红蛋白:HbA、HbF、HbA2,而成人红细胞中主要含有HbA。

在用层析法分离血红蛋白时,可洗脱出3种含糖成分即:HbA1a、HbA1b、HbA1c,合称为糖化血红蛋白。

H bA1c是葡萄糖化血红蛋白,另两种是其他糖形成的糖化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由HbA在代谢过程中与葡萄糖结合形成,因而它可准确地反映血中葡萄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压液相法、比色法、层析法、电泳法及免疫法等。

正常参考值:健康成人HbA1平均为6.5%,范围5.0%~8.0%。

临床意义:1.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用于评定糖尿病的控制程度。

当糖尿病控制不佳时,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可高至正常2倍以上。

因为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生成后成糖类经非酶促结合而成。

它的合成过程是缓慢且相对不可逆的,持续存在于红细胞120天生命期中,其合成速率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所占比率能反映测定前1-2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

本项目的测定已成为糖尿病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

如果HbA1的浓度高于10%,胰岛素的剂量就需要调整。

在监护中的糖尿病患者,其HbA1的浓度改变2%,就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2.该项目的测定不能用于诊断糖尿病或判断天-天间的葡萄糖控制,亦不能用于取代每天家庭检查尿或血液葡萄糖。

3.HbA1c水平低于确定的参考范围,可能表明最近有低血糖发作、Hb变异体存在或红细胞寿命短。

4.任何原因使红细胞生存期缩短,将减少红细胞暴露到葡萄糖中的期间,随之HbA1c%就会下降,即使这一时间平均血液葡萄糖水平可能是升高的。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与葡萄糖发生糖化反应的特点。

在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经过120天的寿命后会被破坏并代谢掉,而在糖化的情况下,血糖会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HbA1c。

由于红细胞寿命相对固定,因此HbA1c的浓度可以反映出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主要有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免疫测定法两种方法。

其中离子交换色谱法是目前主要的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中的HbA1c与非糖化血红蛋白(HbA0)之间的电荷差异,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离子交换柱分离并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供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相关的重要信息。

由于血糖波动性较大,仅仅通过随机血糖或餐后血糖无法全面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而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平均血糖的指标,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患者长期的血糖控制情况。

临床上一般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正常(<5.7%)、前期糖尿病(5.7%-6.4%)和糖尿病(≥6.5%),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糖尿病风险,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另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也可以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定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治疗策略,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此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测也具有重要价值。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糖化血红蛋白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每升高1%,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约14%。

因此,通过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提醒患者加强血糖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作为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基础与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基础与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基础与临床意义中国已成为继印度之后位居第2位的糖尿病国家。

传统的实验诊断方法往往以空腹血糖(FPG)和糖耐量试验(OGTT)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已开始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

由于HbA1c能反映病人2~3个月内糖代谢总体情况和血糖水平的控制程度,有助于从整体上准确地观察病情,了解治疗效果。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的方法很多,测定方法主要有四类:色谱法、电泳法、免疫法和化学法[1]。

色谱法主要有离子交换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亲和层析法等。

由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众多,还缺乏标准化参考方法,国际上正建立这类参考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HbA1c测定方法是离子交换层析法和电泳法。

前者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且操作简单,已被临床广泛采用。

国内主要采用Bio-Rex70阳离子树脂微柱层析法,其微柱可重复使用多次。

正常参考值:HbA1c:X±2s=6.5±1.5%;>8.0%为HbA1c增高。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HbAlc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HbA1c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

世界权威机构对于HbA1c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

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HbA1c控制在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HbA1c是糖尿病辅助诊断指标:大多数DM患者,血糖高于正常。

其HbA1c 增高;对于FPG正常,而OGTT降低的患者HbA1c增高。

DM患者HbA1c值与FPG 往往呈正相关。

日本糖尿病协会(JDS)新增HbA1c≥6.5%作为DM诊断标准。

FPG和HbA1c 的联合作用,可筛查FPG结果正常的DM患者。

简述糖化血红蛋白及其临床意义

简述糖化血红蛋白及其临床意义

简述糖化血红蛋白及其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是一种与血红蛋白分子上的葡萄糖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能够反映出近期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糖化血红蛋白是由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结合而形成的。

在正常情况下,葡萄糖与血红蛋白发生糖化反应的速度较慢,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低。

然而,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时,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速率也会增加。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反映出近期血糖的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反映出近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不受短期血糖波动的影响。

因此,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判断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2. 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高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各种血管和神经的损害,从而引发糖尿病的眼部、肾脏、神经和心血管并发症。

通过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3. 评估糖尿病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反映出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对于已经确定糖尿病诊断的患者,通过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4. 筛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可以用于筛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一些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通过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及早发现高危人群,并采取预防措施,延缓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糖化血红蛋白作为一个血糖控制的指标,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

通过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预测并发症的风险,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并筛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测意义

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测意义

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测意义张廷(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检验科江苏江阴214400)【关键词】糖化白蛋白血糖值半衰期【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350-02掌握血糖控制状态在糖尿病的治疗、控制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近年来,有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的需求,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1c,HbA1c)、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1,5-脱水葡萄醇(1,5-anhydroglucitol,1,5-AG)等血糖控制指标的检查被广泛使用。

其中,HbA1c作为并发症预防中重要环节显示出了很多的依据,被临床认定为金指标。

由于红血球的寿命大概是120天,所以,HbA1c是一种显示过去1~2个月的血糖控制状态的指标。

另一方面,GA反应的是过去四周,特别是过去两周的血糖控制状态,在需要确认过去几周内的血糖控制状态,例如在确认糖尿病治疗开始时的治疗效果时,该指标是适用指标。

治疗开始时的血糖值多会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而HbA1c不能立即捕捉到这一变化。

而GA可以迅速地捕捉到血糖控制状态的变化,通过检查结果对药剂投放量进行调整等。

另外,在血糖值波动剧烈时,对需要实施严格地血糖控制的糖尿病孕妇以及HbA1c不能正确反映血糖值的病例(血液透析、肝功能障碍、贫血、异常血红蛋白血症等)来说也是一个适用指标。

1 GA的发展过程过去,G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speed liquid chromat ography,HPLC法)和免疫法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没有专用设备,而且需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所以在临床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另外,该指标是一个中短期血糖控制指标,在诊断方面,获得当天的测定值是非常重要的。

2001年,开发出了可以简便、迅速测量GA的固体酶法,可以简单地实施诊断前检查,从而使GA的检测得以普及。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作用、临床意义、检测人群、目标值设定及误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作用、临床意义、检测人群、目标值设定及误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作用、临床意义、检测人群、目标值设定及误区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降糖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但是关于这项指标不少患者存在一定的误区,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水平不易产生受压力和疾病的影响所带来的日常波动。

血糖检测:只代表检测当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

检测人群每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HbA1c检测。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HbA1c检测,尤其是最近治疗方案有所改变的患者,或在医务人员需要更频繁地监控患者的病情时。

对于没有罹患糖尿病的人群,专家建议,45岁以上的人应该考虑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尤其是合并超重/肥胖。

如果年龄小于45岁但超重,同时有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糖尿病危险因素,也应该考虑进行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什么局限性?虽然HbA1c检测通常是可靠的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以下人群中可能并不准确:由于失血过多造成的血红蛋白量降低(可造成HbA1c检测值过低);19%性降低43%。

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设定对于大多数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HbA1c水平小于7%是一个常见的治疗目标,临床实践中,应该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的目标。

HbA1c值并不体现某个特异的糖尿病并发症,这意味着任何水平的HbA1c检测值均可出现任何并发症。

当然,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值与正常值越接近越好。

误区数值越接近正常越好?不少患者认为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越好(标准检测方法的正常值范围为4%~5.9%),这种认识是不完善的。

糖尿病治疗强调个体化原则,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也是因人而异的,有时候病情严重者一味追求低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反而得不偿失。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需要空腹?糖化血红蛋白不受进餐的影响,检测时可以任意时间采血,不需要空腹。

但是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不可靠,应采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来评价血糖的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方法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Drew-DS5分析仪测定HbAlc含量。

结果糖尿病患者181例HbAlc含量(8.42±2.59)%,正常对照组110例HbAlc含量(4.62±0.76)%。

糖尿病组HbAlc含量明显增高(P<0.001)。

结论血浆中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HbAlc 检测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185-02近年来检测HbAlc正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在DM的辅助诊断上得到充分的应用,它能更好地反应机体血糖代谢的情况,是临床用药的监测指标之一[1]。

本文对181DM患者进行HbAlc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组181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至12月部分门诊及住院治疗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男97例;女84例,年龄31~79岁。

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另选对照组110例为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其中男62例,女48例,年龄29~72岁,均排除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者。

1.2 标本用EDTAK2抗凝管分别对上述对照组及病例抽取静脉血1ml摇匀。

1.3 仪器与试剂美国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Drew-DS5分析仪测定HbA1c含量,均使用原装配套试剂。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线性相关检验用r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2.1 对照组空腹血糖(4.92±0.61)mmol/L,HbA1c(4.62±0.76)%;对该组空腹血糖与HbA1c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8162,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及与并发症的关系,及时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观察组)100例和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两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分析HbA1c与FBG的关系,以及HbA1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FBG及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A1c水平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两组之间有高度相关性(P<0.01)。

结论检测血液中HbA1c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诊断、血糖控制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临床已广泛开展检测空腹血糖,但FBG只代表即刻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监测血糖水平长期而稳定的指标,对糖尿病筛选、诊断、疗效评价等有重要临床价值[1],本文探讨了HbA1c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观察组 100例均为我院近期住院治疗的已确诊(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39-78岁;对照组100例,为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36-70岁,均排出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

1.2方法:所有患者取空腹静脉血2ml加肝素抗凝管中,用于FBG测定,同时采静脉血0.5ml加EDTA-K2抗凝管中,用于HbA1c测定,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GOD)法,HbA1c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均在C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以上进行,试剂由上海执诚生物科技公司提供。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2.1两组FBG及HbA1c检测结果:观察组FBG(9.52±2.89)mmol/l,HbA1c (9.69±2.82)%;对照组FBG(4.55±0.43)mmol/l,HbA1c(4.27±0.58)%,观察组FBG及HbA1c均显著高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表示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越多,糖尿病病情也越重.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糖尿病监测中有很大的意义:(1)与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2)生成缓慢.由于血糖是不断波动的,每次抽血只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过来,短暂的血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由于吃饭不影响其测定,故可以在餐后进行测定.(3)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不易分解,所以它虽然不能反映短期内的血糖波动,却能很好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采血前2个月之内的平均血糖水平.(4)较少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其在总血红蛋白中的比例,所以不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世界权威机构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 6.5%,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4%~6%:血糖控制正常.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2-08-06T11:45:24.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姜春南[导读] 可鉴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及应激性高血糖。

姜春南(江西新余新钢中心医院江西新余 336525)【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7-0039-02【摘要】目的探讨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方法利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并对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进行了分析,并检测100例健康人及92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

结果健康人群HbA1c参考范围为5.0%±1.2%,糖尿病及高危人群HbA1c均值为7.30%±2.3%,线性范围:3%~14%,准确度:相对偏差≤±15%,精密度:批内CV 2.5%~3.98%,批间CV3.6%~4.88%。

结论该法特异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受到了临床医生及糖尿病患者的好评。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检测临床意义HbA1c的形成是一种无需酶催化、缓慢、连续、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其生成速度与血糖浓度成正比,在红细胞生成的120d内,此反映自始至终进行着。

因此HbA1c水平所反映的是检测前120d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与采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

它稳定可靠地反映以前数周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更适合作为糖尿病的监控指标[1]。

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2010年5月至12月来本院检测的糖尿病患者共92例,男55例,女37例,年龄为48岁~72岁。

2010年健康体检者100例,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龄44岁。

1.2试剂及仪器设备材料仪器为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方法原理本法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直接测定总Hb中HbAlc中的百分含量的方法。

糖化血红蛋白值测量的重要性及其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值测量的重要性及其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值测量的重要性及其价值钟伟荣【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现阶段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现状并通过宣传普及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识来提高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从而进一步控制和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远期并发症.方法在门诊随机式的抽取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调查与询问,以及查看过往病历来获取数据.结果有大部分的患者存在糖化血糖值不达标的情况,并且其中有大部分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是控制极差的.结论目前绝大多数的患者都不太重视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测量以及控制,从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以及宣传来改善现在的状况,进一步的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延缓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0(008)008【总页数】2页(P37,112)【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并发症【作者】钟伟荣【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5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日常生活的饮食也越来越趋向于高营养品的摄入。

但是对于某些低体力劳动的人群而言,高营养的摄入,无疑就会增加自身血糖异常的风险,最终导致当今国际上糖尿病患者人数的迅速增长。

而对于大部分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还是较着重于对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观测,而忽略了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

其实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了的一部分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检测前120d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治疗等影响。

是更直观的对自身血糖水平情况的反应。

为更深入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对血糖控制、疗效评价和临场意义之间的关系,我们对400位前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一项不记名的调查,对他们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并发症等的一些相关性进行了一项调查。

1 研究对象及方法1.1 对象前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至少具有一次完整的因糖尿病而就诊的门诊或住院病历记录,18~80周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400例,其中男性204例,女性196例,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及意义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是很重要的病情衡量指标,然而据2006年开始的IMPROV ETM全球项目的最新研究显示,51%的患者从未听说过糖化血红蛋白,10%以上的医师每年对患者进行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到一次。

在中国,只有1/4的医师认识到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重要标准。

正常人有三种血红蛋白:HbA、HbF、HbA2,而成人红细胞中主要含有HbA。

在用层析法分离血红蛋白时,可洗脱出3种含糖成分即:HbA1a、HbA1b、HbA1c,合称为糖化血红蛋白。

H bA1c是葡萄糖化血红蛋白,另两种是其他糖形成的糖化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由HbA在代谢过程中与葡萄糖结合形成,因而它可准确地反映血中葡萄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压液相法、比色法、层析法、电泳法及免疫法等。

正常参考值:健康成人HbA1平均为6.5%,范围5.0%~8.0%。

临床意义:
1.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用于评定糖尿病的控制程度。

当糖尿病控制不佳时,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可高至正常2倍以上。

因为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生成后成糖类经非酶促结合而成。

它的合成过程是缓慢且相对不可逆的,持续存在于红细胞120天生命期中,其合成速率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所占比率能反映测定前1-2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

本项目的测定已成为糖尿病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

如果HbA1的浓度高于10%,胰岛素的剂量就需要调整。

在监护中的糖尿病患者,其HbA1的浓度改变2%,就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2.该项目的测定不能用于诊断糖尿病或判断天-天间的葡萄糖控制,亦不能用于取代每天家庭检查尿或血液葡萄糖。

3.HbA1c水平低于确定的参考范围,可能表明最近有低血糖发作、Hb变异体存在或红细胞寿命短。

4.任何原因使红细胞生存期缩短,将减少红细胞暴露到葡萄糖中的期间,随之HbA1c%就会下降,即使这一时间平均血液葡萄糖水平可能是升高的。

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可能是溶血性贫血或其他溶血性疾病、镰状细胞特征、妊娠、最近显著的血液丧失或慢性血液丧失等。

6.5%――不能“作弊”的标准
在血糖控制中,糖化血红蛋白是专家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葡萄糖与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起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被“糖化”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4%~6%,而糖尿病患者则要明显增高.
微小改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

英国前瞻性研究证实HbA1c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降低2 1%;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14%;中风发生率下降12%;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37%;白内障摘除术下降19%;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或死亡率下降43%;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16%。

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我国的糖尿病指南也建议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

当糖化血红蛋白小于等于7%时,我们一般认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如果大于8%(包括8%)则意味着需要加强血糖控制。

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达标准,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应该接受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患者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治疗专家认识到,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只是患者某一具体时点――即“那一刻”的血糖水平,而不能完整地反映血糖控制的真正水平。

中国著名内分泌糖尿病专家、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专家顾问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高妍教授指出,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显示患者2~3个月间血糖控制的水平,且这个数值是不能“作弊”的。

它不仅能够衡量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可反映血液细胞中被糖化的蛋白对患者组织器官伤害的情况,了解并发症发生的趋势。

我国糖尿病指南建议糖化血糖蛋白的控制目标是6.5%,如果超过7%就要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仅控制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而糖化血红蛋白仍未达标的话,则证明血糖水平仍然不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