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改变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态度改变理论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姓名_________ 李梦雨
学号3109801001
班级英语1001
态度改变理论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教育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英语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对象及教育情境构成影响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四个基本要素,协调平衡认知结构则构成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内在机制。本文以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学生的学习及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案
例分析的方式,从教育对象的认知原理出发,借鉴和运用态度改变的万法和理论,使英语教学、日常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获得相应提高。
【关键词】态度改变理论;影响态度改变的要素;英语教学教育实践;应用
一、态度改变理论与模型
(一)态度的实质
1. 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个体对社会事物的心理反应倾向,是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的中介因素。态度对行为具有指向性的动力作用。态度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它客体比较持久的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理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即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和感受部分。
(3)态度的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
对象做出某种反应。
①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
②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③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2. 态度的特性
(1)内在性: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态度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等。
(3)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
(二)态度改变
1. 态度改变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己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1]
2. 态度改变相关理论
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改变。态度改变理论就是人们在不断研究态度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系统地改变个体态度的理论体系,其中最著名的是认知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① 认知平衡理论: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F.海德(F.Haider)提出的一
种关于认知结构、过程和变化的理论。他把认知过程分解为认知要素,由此构成一个认知系统,当认知系统出现不平衡、不一致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驱使认知主体设法恢复认知平衡量。体现认知平衡理论基本原则的是著名的P-O-X ”模型。P和O是人际环境中的对等个体,X是认知对象。有三个相关的评价:第一个人(P)对另一个人
(O)
的评价;第一个人(P)对态度对象(X)的评价;另一个人(O)对态度对象(X)的评价。
F.Haider 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成两种情况,喜欢(肯定)和不喜欢(否定)。在模型中,“如果三者关系在所有方面都是正面的,或者如果两种关系是反面的,一种关系是正面的,那么,平衡状态就会存在”,除此之外,P 都将处于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是稳定的,而不平衡状态被假设为不稳定的,它将导致个体的心理紧张,这种紧张将促使个体心理从不平衡趋向平衡,也就是包含一个P 的态度改变或者抗拒态度改变(实质是改变对另一认知主体O 的态度)。
② 认知失调理论最早是由费斯汀格于1957 年提出,是当代西方主要的态度改变理论之一。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里的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认知上所感到的行为。该理论提出,有相互联系关系的认知因素可能会呈现出两种状况:一是二者处于协调状态,一是呈现出不协调状态,即失调。认知的失调有程度上的大小之分,这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失调的认知数量与协调的认知数量
的相对比例;二是每一种认知对个体具有的重要性。这两个条件与认知失调程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述公式表示:
失调的认知数量X 认知的重要性
失调程度= ———————————————————
协调的认知数量X 认知的重要性
如果认知因素之间出现失调,就会使心理上发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觉。它会迫使人们想方设法去减轻或解除不协调状况,使认知结构平衡协调。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以下二种:一是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二是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
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三是增加新的认知,改变失调的状况,使原有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地解决。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强调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调节,个人态度发生改变,实现认知平衡。
3. 态度改变说服理论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德(Hovland)把改变态度看作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并基于此于1959 年提出了一个标准的态度改变模型,这一模型简化如图1。
外部刺激
中介过朴!. Array
分析这一模型,可以看出,说服者、说服对象、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所关联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了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中介过程”揭示了目标靶在外部劝说刺激和内部因素交互作用下的态度变化过程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信息学习、情感迁移、相符机制以及反驳。信息学习是指目标靶接收和处理来自传达者的外在刺激信息。外在刺激信息
与目标靶原有态度总是存在差异,而目标靶具有反作用于信息的能动性,其本身的信奉、预防注射、人格等变量影响着信息的接受。因此,同一劝说信息在不同目标靶身上可以产生不同效果。情感迁移是指目标靶将对传达者的情感或评价转移到他所传达的信息上。出于维护认知平衡的需要,目标靶对传达者的好恶与其态度改变之间密切相关。相符机制是指人们有一种维持心理平衡的倾向性,当外在刺激信息与自己原有信念、观点或态度不相符时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为减小或消除这种心理压力,要么接受新信息,改变原有态度;要么拒斥新信息,维持原有态度。相符机制是驱使目标靶进行两者取一的态度改变的一种内部动力,在态
度改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反驳是基于态度的抗变性,当目标靶面对态度改变的压力时,态度防卫机制会自动发生作用,驱使自己有意无意地去寻找传达者立论的不合理之处,同时也会引出若干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见解,以尽量维护自己的原有态度,减小双方态度差异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如果反驳成功,目标靶就会维持自己原有的态度;如果传达者准备充分、难以驳倒,目标靶就会采取其他办法,甚至改变态度。
在态度改变过程中,目标靶首先要进行信息学习,依据原有认知结构对传达者传达的
信息进行加工。在信息接收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认知失调,进而产心理压力。当认知失
调发生时,相符机制开始发生作用,驱使目标靶对信息作出同化、顺应或拒斥的不同选
择。同化是“刺激输入的过滤和改变” [ 2],是指将新信息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之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