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第6章: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20111114)

合集下载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其次,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制度。

其中包括环境保护责任制、环境污染行为处罚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起到了有效的约束和惩罚作用。

再次,中国还实施了一系列的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度。

中国成立了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获取环境信息,掌握环境状况,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中国还建立了环境监测网络,覆盖了大部分城市和重点污染区域,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等重要环境指标。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在环境保护方面,实行了环境税、排污费等经济手段,对污染物的排放征收相应的费用,以鼓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

同时,政府还对环保技术和设备给予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加大了环保投入力度。

另外,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交流与合作。

中国签署了《巴黎协定》,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同时,中国还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项目,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

总的来说,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加大环保投入,促进环境治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管理制度】环境规划与管理4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

【管理制度】环境规划与管理4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

【管理制度】环境规划与管理4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管理制度】环境规划与管理4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一、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国的环境保护方针,落实环保法律法规,进一步改善环境,保护生命健康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

主要介绍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制度,包括环境战略、规划、监管、教育和执法等各方面。

旨在匡助相关机构和企业了解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制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由以下机构和职能部门组成:(一)国家环境保护部门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是最高环境保护机构,负责全国环境保护的统一规划和协调、政策研究、法律法规制定、环境信息发布和环境监测、监察和监督管理等职能。

(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方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的具体承担机构。

负责环境保护方针和政策的实施、环境监测和监管、环境伤害管理、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环境管理的督导等职能。

(三)环保执法部门环保执法部门是环境保护的司法执行机构。

负责加强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和调查、处罚环境犯罪和管理、促使企业合法合规等职能。

(四)环保科研机构环保科研机构是负责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检测、实验、应用和推广等职能的机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五)企业环保部门企业环保部门是企业的具体承担机构,负责企业环保工作的规划、落实、检查和调解等职能。

三、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一)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中国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系统涉及环保方面的移民、大气、土壤、水、声、光、辐射等多方面,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二)环境规划中国将环境规划与经济规划并列并重视,在国家、地方和企业层面有严格的环境规划体系,其中主要包括全国环境保护规划、地方环境保护规划和企业环境管理规划。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三)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政策是适用税收、信贷、补贴、收费等各 种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 环境经济政策大致可分为经济优惠政策、生态补偿 政策和排污收费政策三类。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一、环境法律责任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一、环境法律责任
1. 环境行政责任


所谓环境行政责任,是指违反环境法和国家行政法 规中有关环境行政义务的规定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 责任。 承担责任者既可能是企事业单位及其领导人员、直 接责任人员,也可能是其他公民个人;既可能是中 国的自然人、法人,也可能是外国的自然人、法人。



1999年6月5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环保总 局、机械工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严重 污染环境(大气)的淘汰工艺与设备的通知》,规 定了15种污染工艺和设备的淘汰期限和可替代工艺 及设备。 1999年12月又发布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 产品目录(第二批)》,涉及8个行业119项。 2000年6月,再一次发布了第三批目录,涉及15个 行业120项内容。
区域发展成本
社会成本指数
人力资本指数 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 人口发展的压力
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 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 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 千人拥有电话数 GDP占全国份额 人均GDP GDP密度 人均 GDP的增长率 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人均投资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密度 人均储蓄额 资本金份额 人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净值密度 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 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例 空间合理度系数
(一)产业政策
3. 限制和禁止发展的行业政策
199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 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在1996年9月30日前,对小 造纸、小制革、小染料厂及土法炼焦、炼硫、炼砷、 炼汞、炼铅锌、炼油、选金和农药、漂染、电镀、 石棉制品、放射性制品等“15小”企业实行取缔、 关闭或停产。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是中国政府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指导思想、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力求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下面将从方针、政策和制度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展开。

一、方针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

1992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这一方针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总体指导,提出了“坚决遏制环境污染,提高环境整治水平,推动工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此外,中国政府在《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人口与环境统计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

这一方针要求中国在人口控制、生态建设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以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政策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以强化环境管理、减少污染排放和促进资源节约。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于1989年颁布施行,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依据。

该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居民和组织的环境保护义务和权利,规范了环境保护监管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支撑。

2.《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针对具体的污染源进行了规范和管理,明确了排污许可制度、排污费制度、环境监测和评估等方面的要求,增强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和针对性。

3.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规划,如“十二五”、”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短期和中长期的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控制污染物排放、开展环境整治、提高环境监测和评估水平等重要举措。

4.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限制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污染,保障环境质量。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二、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3. “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要把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机地结合起 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过程中,更要注重法律手段。坚决扭转以牺 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和暂时利益的倾 向,严肃查处违法案件。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政策
(一)产业政策 (二)技术政策
一、环境法律责任
3. 环境刑事责任


所谓环境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环境法,造 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构成犯 罪时,应当依法承担的以刑罚为处罚方式的法律后 果。 构成环境犯罪是承担环境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与 其他犯罪一样,构成环境犯罪、承担环境刑事责任 的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客体 和犯罪的客观方面。
环境治理指数
环境支持系统
区域抗逆水平 生态保护指数
人口发展指数 社会发展水平 社会结构指数 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
生活质量指数
社会公平指数 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安全水平 社会安全指数 社会保障指数
社会潜在效能 指数 社会进步动力 社会创造能力 指数
劳动者文盲比例 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 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 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
一、基本方针
3. 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结束后, 1992 年 7 月,党中 央、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定了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行动目标、政策框架和实施方案。中国环 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内容:
一、环境法律责任
2. 环境民事责任


所谓环境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 环境而侵害公共财产或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或合法 环境权益所应当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在现行环境法中,因破坏环境资源而造成他人损害 的,实行过失责任原则。行为人没有过错的,即使 造成了损害后果,也不构成侵权行为、不承担民事 赔偿责任。其构成环境侵权行为、承担环境民事责 任的要件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损害结果、违法行为 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 错4个方面。

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我们生活的地球正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环境保护的方针。

我国一直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这一方针强调了在环境问题产生之前,就要采取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可能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同时,对于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治理,不能只依靠单一的方法。

例如,在工业发展中,要提前规划好环保设施的建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河流和土壤,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修复。

在政策方面,我国出台了众多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比如,实施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任何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减轻措施。

这一政策从源头上控制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

再比如,推行节能减排政策。

通过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监管,对不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企业进行整改或关停。

还有生态补偿政策,对于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牺牲的地区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比如,在一些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当地居民为了保护水资源,限制了一些产业的发展,政府会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他们的损失进行补偿。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

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保护制度方面,我国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

《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为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同时,还有针对大气、水、土壤等不同环境要素的专门法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对各类环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约束。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业内借鉴)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业内借鉴)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业内借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剧,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环境,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环保方针、政策和制度,以确保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

本篇文章将以业内角度,借鉴中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制度。

一、环保方针中国环保方针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系统。

中国政府实行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通过覆盖全国各地的政策和制度,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投入大量工作和财力。

业内在自身的运营中应该高度重视中国环保方针,将其贯彻到企业实践,为环境友好型转型发展打下基础。

二、环保政策中国环境保护政策通常是建立在国家,省市和县级政府的基础上。

其中,最重要的环保政策包括环保税、清洁能源协议和环境影响评价。

这些政策的主要普及渠道是通过政府机构官方网站和各类行业协会公告、其次是新闻媒体,比如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

对于有实力的企业来说,可以积极参与政府提供的机会,深入描绘自身的绿色发展计划,并且积极与环保组织合作实现企业和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这些环保政策在即将实现的2020年和2025年全面出台,环境和能源问题都是全国性的发展关注。

三、环保制度为了贯彻落实环保方针和政策,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环保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标准、环保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等。

企业应该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在产品设计上、精益化管理上,与环保合作机构紧密配合,制定符合中国环保制度要求的企业标准和生产流程,在产品的环保和绿色使用上作出优秀的示范。

作为行业内的一员,企业及员工应该高度重视环保问题,紧随中国的环保发展步伐,拥抱环保技术和管理手段,积极投入绿色环保市场,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主要包括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行政措施。

这些方针政策和制度的目标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首先,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之一是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此外,还设立了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负责本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目标和责任。

此外,还有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分别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问题展开具体规定和措施。

第三,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行政措施来推动环境保护。

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重要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另外,还建立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要求企业和政府部门公开环境信息,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还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措施。

例如,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措施,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总体来说,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是多层次、多领域的,涵盖了法律法规、行政措施、监督管理等方面。

这些方针政策和制度的实施不仅为中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和加剧,中国环境保护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制度,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汇编

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汇编

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汇编第1章环境保护基本政策 (3)1.1 国家环境保护战略 (3)1.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3)1.3 环境保护政策发展历程 (3)第2章空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措施 (4)2.1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4)2.2 燃煤污染控制 (4)2.3 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 (5)2.4 工业企业废气治理 (5)第3章水污染防治政策与措施 (5)3.1 水环境综合治理 (5)3.2 生活污水处理 (6)3.3 工业废水治理 (6)3.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6)第4章土壤污染防治政策与措施 (7)4.1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 (7)4.2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7)4.3 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 (7)4.4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8)第5章噪声污染防治政策与措施 (8)5.1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 (8)5.2 工业企业噪声治理 (8)5.3 建筑施工噪声控制 (9)5.4 道路交通噪声治理 (9)第6章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政策与措施 (10)6.1 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0)6.1.1 生活垃圾分类政策 (10)6.1.2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10)6.1.3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10)6.2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 (10)6.2.1 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10)6.2.2 工业固体废物分类与贮存 (10)6.2.3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与处置 (10)6.3 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置 (10)6.3.1 危险废物源头管理 (10)6.3.2 危险废物转移与运输 (10)6.3.3 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 (11)6.4 电子废物回收与处理 (11)6.4.1 电子废物回收体系建立 (11)6.4.2 电子废物处理技术改进 (11)6.4.3 电子废物资源化利用 (11)第7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 (11)7.1 生物多样性保护 (11)7.1.1 政策法规制定 (11)7.1.2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构建 (11)7.1.3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 (11)7.2 生态功能区划与保护 (11)7.2.1 生态功能区划 (11)7.2.2 生态保护红线政策 (12)7.2.3 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 (12)7.3 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 (12)7.3.1 生态修复政策 (12)7.3.2 生态补偿机制 (12)7.3.3 生态修复与补偿项目实施 (12)7.4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12)7.4.1 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12)7.4.2 生态保护与建设重大工程 (12)7.4.3 生态保护与建设政策创新 (12)第8章环境监测与预警政策与措施 (12)8.1 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13)8.2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13)8.3 环境预警与应急响应 (13)8.4 环境监测能力提升 (13)第9章环保产业发展政策与措施 (13)9.1 环保产业技术创新 (13)9.1.1 加大研发投入 (14)9.1.2 优化创新环境 (14)9.1.3 推动产学研用结合 (14)9.2 环保产业政策支持 (14)9.2.1 财政支持 (14)9.2.2 金融支持 (14)9.2.3 政策引导 (14)9.3 环保产业市场培育 (14)9.3.1 推广环保产品和技术 (14)9.3.2 加强环保产业标准化建设 (14)9.3.3 培育环保产业市场新需求 (15)9.4 环保产业国际合作 (15)9.4.1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5)9.4.2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5)9.4.3 鼓励企业“走出去” (15)第10章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15)10.1 环保宣传教育体系建设 (15)10.1.1 完善环保宣传教育政策法规 (15)10.1.2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队伍建设 (15)10.1.3 丰富环保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 (15)10.1.4 拓展环保宣传教育渠道 (15)10.2 环保公众参与机制 (15)10.2.1 完善环保公众参与政策法规 (16)10.2.2 建立环保公众参与平台 (16)10.2.3 强化环保公众参与项目评估 (16)10.2.4 加强环保公众参与能力建设 (16)10.3 环保志愿服务与行动 (16)10.3.1 建立环保志愿服务制度 (16)10.3.2 组织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16)10.3.3 培育环保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16)10.3.4 加强环保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16)10.4 企业环保责任与公众监督 (17)10.4.1 强化企业环保责任意识 (17)10.4.2 建立企业环保责任制度 (17)10.4.3 加强企业环保信息公开 (17)10.4.4 激励公众参与企业环保监督 (17)第1章环境保护基本政策1.1 国家环境保护战略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环境保护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并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制度。

本文将介绍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效果。

一、立法方面中国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自1989年中国颁布了《环境保护法》以来,陆续出台了许多针对不同环境问题的法规,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并规定了相应的责任和处罚措施。

二、减排目标和限额制度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中国设定了一系列减排目标,并实施了限额制度。

例如,针对大气污染,中国制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通过对各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排放进行核定和分配,限制了排放总量。

该制度通过经济手段激励企业减少排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为了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和预警环境风险,中国建立了全国范围的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多个方面,通过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理。

同时,通过发布环境预警信息,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环境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环境保护产业和技术创新为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中国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并加强技术创新。

中国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并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五、国际合作中国积极与国际社会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加强环境信息交流和技术援助。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减排行动,落实《巴黎协定》的要求,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

同时,中国还通过召开国际环境保护论坛、举办环境保护国际展览等活动,推动了国际间环境保护经验和技术的交流。

总结起来,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涵盖了立法、减排、监测预警、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180页PPT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180页PPT
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的案例:简介《 深圳的案例:简介《深圳经济 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向环境排放废 废气等污染物的法人、 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法人、其他组 织和个体经营者( 织和个体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 ),应当依法向环保部门申领排 者),应当依法向环保部门申领排 污许可证。 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申领的标准 和目录由市环保部门制定, 和目录由市环保部门制定,经市政 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
不执行排污申报登记的, 不执行排污申报登记的,由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罚款的行 政处罚。 年国务院发布的《 政处罚。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 年国务院发布的 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规定: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 规定: 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 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 事项的 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万元以下的罚款。 事项的,可以处 万元以下的罚款。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 度
关于开展2007年公众对城市环境 关于开展2007年公众对城市环境 2007 保护满意率调查的紧急通知 2007-12(2007-12-12 )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 度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 十一五 十一五”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十一五”城市环 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 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和〈全国城 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管理规定〉的通知》 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管理规定〉的通知》 环办〔2006〕36号 的要求, (环办〔2006〕36号)的要求,所有设市城市均 须开展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调查,由国 须开展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调查, 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按照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质 量规范进行调查, 量规范进行调查,地方政府应给予相应的经费补 助。总局在广州举办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 核培训班中也明确了调查结果得分将纳入考核总 并在《 分,并在《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 中公布。 告》中公布。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 列行为之一的, 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 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 元以下的罚款 的罚款: 元以下的罚款: (一)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 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水污染物 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 事项的; 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
6
K 01
清洁能源使用率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
82.22
3.00
7 8
K 02 K 03
% % %
81.08 99.30 100
2.00 5.00 2.00
9
污 染 控 制
K 04
危险废 物集中 处置率
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 %
深圳的案例:简介《 深圳的案例:简介《深圳经济 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有废水、废气、 有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排放的新 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投入试生产 试生产、 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投入试生产、试 运行的, 运行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向环保部门 申领临时排污许可证。 申领临时排污许可证。 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 或者排污许可证被依法吊销的, 的,或者排污许可证被依法吊销的,不 得排放污染物。根据这一规定, 得排放污染物。根据这一规定,区环保 局对排污许可证和临时排污许可证实施 定期查验。 定期查验。
指 序 标 号 类 别
代 码
本年
本年 得分值




计量单位 指标值
总 分 值
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 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 指数 例
1 Z 01
%
97.81
20.00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 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 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 城市水环境 质达标率 功能区水质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 水质达标率 达标率
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
是发放和管理排污许可证的核心工作 步骤如下: 步骤如下: 确定发放排污许可证的范围 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值 分配排污总量负荷
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和颁发 许可证的申请、
排污单位根据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的排污申报登记表申请《排污许可证》 的排污申报登记表申请《排污许可证》。 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污染 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核准排污单位的排污 量。对不超过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 颁发《排放许可证》 位,颁发《排放许可证》;对超出排污总 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颁发《 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颁发《临时排放 许可证》 并限期削减排放量。 许可证》,并限期削减排放量。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100
3.00 29.87
%
99.50
2.96
10
K 05
重点工 业企业 排放达 标率
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 %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 率 % 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 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
99.81
1.00
98.28
1.91
100
1.00
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强度
吨/万元
8.376
2.00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所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所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就是把 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 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以城市生 态学为指导, 态学为指导,对城市的环境问题采取多 层次、多渠道、综合的对策和措施, 层次、多渠道、综合的对策和措施,对 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 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 合控制,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合控制,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wsbs/bszn/wssb/2 00611/t20061109_44364.htm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指在一个特定范围内, 指在一个特定范围内,为保护环境建立的 集中设施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集中设施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污染集中控制,应以改善流域、 污染集中控制,应以改善流域、区域等控 制单元的环境质量为目的, 制单元的环境质量为目的,依据污染防治规 按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的性质、 划,按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的性质、 种类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以集中治理为主, 种类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以集中治理为主, 用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环境、 用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环境、经 社会效益。 济、社会效益。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与目标责任制具有相同历史背景、 与目标责任制具有相同历史背景、相 同地位和作用的一项城市环境管理制度, 同地位和作用的一项城市环境管理制度, 城市政府是制度的执行主体, 城市政府是制度的执行主体,环保部门的 职责是指导和监督。因此, 职责是指导和监督。因此,这项制度是城 市政府统一领导负总责, 市政府统一领导负总责,有关部门各尽其 职、分工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的管理 分工负责, 制度。 制度。
环境保护部发布2009年度城市 年度城市 环境保护部发布 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结果
/gkml/hbb/qt/2 01011/t20101108_197235.htm
案例:广州市2010年城市环境综 案例:广州市 年城市环境综 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公示
/root 43/gov/201105/t20110506_50 06.htm
深圳的案例:简介《 深圳的案例:简介《深圳经济 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排污许可证和临时排污许可证为排放各类污 排污许可证和临时排污许可证为排放各类污 染物的综合性许可证。 染物的综合性许可证。 排污许可证应当注明持证人排放污染物的种 数量、浓度、 类、数量、浓度、排放方式以及削减目标等 内容。 内容。 临时排污许可证还应当注明排污者在有效期 临时排污许可证还应当注明排污者在有效期 内分阶段达到的污染治理目标。 内分阶段达到的污染治理目标。排污者应当 按照排污许可证和临时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 放污染物。 放污染物。
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许可证的实施程序包括: 排污许可证的实施程序包括: 实施程序包括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 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 许可证的申请、 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和颁发 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
排污申报是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 也是一项法律规定的管理制度 法律规定的管理制度。 础,也是一项法律规定的管理制度。 排污申报主要任务是要掌握排污现状 和排污规律,作为分配排污负荷、 和排污规律,作为分配排污负荷、确 定污染物削减量预计出去削减措施的 前提和依据。 前提和依据。
深圳的案例:简介《 深圳的案例:简介《深圳经济 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为五年。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为五年。期限届 满仍需排污的, 满仍需排污的,排污者应当重新申领 许可证。 许可证。 临时排污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一 期限届满予以注销, 年。期限届满予以注销,不得换发或 者延期。期限届满仍需排污的, 者延期。期限届满仍需排污的,排污 者应当按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 者应当按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
毫克/立方米 毫克/立方米 毫克/立方米 %
0.069 0.033 0.053 100.
—— —— —— 8.00 4 2 . 9 0
2
环 境 质 量
Z 02
%
100
8.00
3
Z 03
——
——
出入境水质变化
4 5 Z 04 Z 05
—— dB(A) 0 2.90
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和颁发 许可证的申请、
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包括五个方面:排污量、 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包括五个方面:排污量、 排放方式、排放去向、 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污口位置和排污时 间。 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规定, 排放许可证》 主管部门规定,《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 最长不得超过5年 临时排放许可证》 最长不得超过 年,《临时排放许可证》有 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 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