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题及解答
高数期末考试题(复习题)附答案
大一上学期高数期末考试一、单项选择题1. )(0),sin (cos )( 处有则在设=+=x x x x x f .(A )(0)2f '= (B )(0)1f '=(C )(0)0f '= (D )()f x 不可导.2. )时( ,则当,设133)(11)(3→-=+-=x x x x xx βα.(A )()()x x αβ与是同阶无穷小,但不是等价无穷小;(B )()()x x αβ与是等价无穷小; (C )()x α是比()x β高阶的无穷小; (D )()x β是比()x α高阶的无穷小.3. 若()()()02xF x t x f t dt=-⎰,其中()f x 在区间上(1,1)-二阶可导且'>()0f x ,则( ).(A )函数()F x 必在0x =处取得极大值;(B )函数()F x 必在0x =处取得极小值;(C )函数()F x 在0x =处没有极值,但点(0,(0))F 为曲线()y F x =的拐点; (D )函数()F x 在0x =处没有极值,点(0,(0))F 也不是曲线()y F x =的拐点。
4.)()( , )(2)( )(1=+=⎰x f dt t f x x f x f 则是连续函数,且设(A )22x (B )222x+(C )1x - (D )2x +.5、设22sin y x y e y -=,则dydx=( ) (A) 22cos 2y xy y e + (B) 222cos yxy e y x+- (C) 0 (D) 222cos 2y xy y e x +- 6、设函数11()1xx f x e-=-,则( )。
(A) 0,1x x ==都是()f x 的第一类间断点; (B) 0,1x x ==都是()f x 的第二类间断点;(C) 0x =是()f x 的第一类间断点, 1x =是()f x 的第二类间断点; (D) 0x =是()f x 的第二类间断点, 1x =是()f x 的第一类间断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和2∠是同位角B .2∠和3∠是同旁内角C .1∠和4∠是内错角D .3∠和4∠是对顶角 2.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是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设计的.在下面如图的四个图中,能由如图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2020)所在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四个命题:①两条直线相交,若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5.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ED 所截,//AB CD ,1140∠=︒,则D ∠的度数为( ).A .40°B .60°C .45°D .70°6.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min {a ,b }的含义为:当a <b 时,min {a ,b }=a ,当b <a 时,min {a ,b }=b .例如:min {1,﹣2}=﹣2,已知min 30a }=a ,min 30b }30a 和b 为两个连续正整数,则a ﹣b 的立方根为( )A .﹣1B .1C .﹣2D .27.在同一个平面内,A ∠为50°,B 的两边分别与A ∠的两边平行,则B 的度数为( ).A .50°B .40°或130°C .50°或130°D .40°8.如图,一个蒲公英种子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出发,向正东走3米到达点1A ,再向正北方向走6米到达点2A ,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达点3A ,再向正南方向走12米到达点4A ,再向正东方向走15米到达点5A ,以此规律走下去,当蒲公英种子到达点10A 时,它在坐标系中坐标为( )A .(12,12)--B .(15,18)C .(15,12)-D .(15,18)-九、填空题9.0.00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十、填空题10.已知点P (3,﹣1),则点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Q _____.十一、填空题11.在△ABC 中,AD 为高线,AE 为角平分线,当∠B=40º,∠ACD=60º,∠EAD 的度数为____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当∠2=54º时,∠1=______.十三、填空题13.如图,将四边形纸片ABCD 沿MN 折叠,点A 、D 分别落在点A 1、D 1处.若∠1+∠2=130°,则∠B +∠C =___°.十四、填空题14.a 是不为2的有理数,我们把2称为a 的“文峰数”如:3的“文峰数”是2223=--,-2的“文峰数”是()21222=--,已知a 1=3,a 2是a 1的“文峰数”, a 3是a 2的“文峰数”, a 4是a 3的“文峰数”,……,以此类推,则a 2020=______十五、填空题15.如果点P (m +3,m ﹣2)在x 轴上,那么m =_____.十六、填空题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y 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点(1,2)P y x '-++,我们把点(1,2)P y x '-++叫做点(,)P x y 的终结点已知点1P 的终结点为2P 点2P 的终结点为3P ,点3P 的终结点为4P ,这样依次得到1234,,,,,,n P P P P P ⋯⋯,若点1P 的坐标为(2,0),则点2021P 的坐标为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2|–3–8 + (–1)2021;(2)()2133+3––6⎛⎫ ⎪⎝⎭. 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x +1)3﹣27=0(2)(2x ﹣1)2﹣25=0十九、解答题19.如图,已知∠AED =∠C ,∠DEF =∠B ,试说明∠EFG +∠BDG =180∘,请完成下列填空:∵∠AED =∠C (_________)∴ED ∥BC (_________)∴∠DEF =∠EHC (___________)∵∠DEF =∠B (已知)∴_______(等量代换)∴BD ∥EH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DG =∠DF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_________________(邻补角的意义)∴∠EFG +∠BDG =180∘(___________)二十、解答题20.如图,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请写出三角形ABC各点的坐标;(2)将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后得到三角形A1B1C1,若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M(a,b)与三角形A1B1C1的对应点的坐标为M1(a-1,b+2),写出A1B1C1的坐标,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3)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二十一、解答题21.已知:a是815-的小数部分.+的小数部分,b是815(1)求a、b的值;(2)求4a+4b+5的平方根.二十二、解答题22.如图是一块正方形纸片.(1)如图1,若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1dm2,则此正方形的对角线AC的长为dm.(2)若一圆的面积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都是2πcm2,设圆的周长为C圆,正方形的周长为C正,则C圆C正(填“=”或“<”或“>”号)(3)如图2,若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李明同学想沿这块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12cm2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和宽之比为3:2,他能裁出吗?请说明理由?二十三、解答题23.已知,AB ∥CD ,点E 在CD 上,点G ,F 在AB 上,点H 在AB ,CD 之间,连接FE ,EH ,HG ,∠AGH =∠FED ,FE ⊥HE ,垂足为E .(1)如图1,求证:HG ⊥HE ;(2)如图2,GM 平分∠HGB ,EM 平分∠HED ,GM ,EM 交于点M ,求证:∠GHE =2∠GME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FK 平分∠AFE 交CD 于点K ,若∠KFE :∠MGH =13:5,求∠HED 的度数.二十四、解答题24.综合与探究综合与实践课上,同学们以“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和两条平行线”为背景开展数学活动,如图,已知两直线a ,b ,且//a b ,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90BCA ∠=︒,30BAC ∠=︒,60ABC ∠=︒操作发现:(1)如图1.148∠=︒,求2∠的度数;(2)如图2.创新小组的同学把直线a 向上平移,并把2∠的位置改变,发现21120∠-∠=︒,请说明理由.实践探究:(3)填密小组在创新小组发现的结论的基础上,将图2中的图形继续变化得到图3,AC 平分BAM ∠,此时发现1∠与2∠又存在新的数量关系,请写出1∠与2∠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二十五、解答题25.解读基础:(1)图1形似燕尾,我们称之为“燕尾形”,请写出A ∠、B 、C ∠、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图2形似8字,我们称之为“八字形”,请写出A ∠、B 、C ∠、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应用乐园:直接运用上述两个结论解答下列各题(3)①如图3,在ABC ∆中,BD 、CD 分别平分ABC ∠和ACB ∠,请直接写出A ∠和D ∠的关系 ;②如图4,A B C D E F ∠+∠+∠+∠+∠+∠= .(4)如图5,BAC ∠与BDC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 ,GDC ∠与CAF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 ,已知26B ∠=︒,54C ∠=︒,求F ∠和E ∠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以及对顶角的定义进行解答.【详解】解:A 、∠1和∠2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错误;B 、∠2和∠3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正确;C 、∠1和∠4是同位角,故本选项错误;D 、∠3和∠4是邻补角,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以及对顶角的定义.解答此类题确定三线八角是关键,可直接从截线入手.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2.C【分析】根据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解答.【详解】解:观察各选项图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可知,A.是旋转180°后图形,故选项A不合题意;B.是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解答.【详解】解:观察各选项图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可知,A.是旋转180°后图形,故选项A不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B不合题意;C.选项的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得到.故选项C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掌握平移的定义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A【分析】根据点的横纵坐标的正负判断即可.【详解】解:因为a2+1≥1,所以点(a2+1,2020)所在象限是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所在的象限,掌握每个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的正负是关键.4.C【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判断①;根据内错角相等的判定方法判定②;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对③进行判断;根据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判断④即可【详解】解:两条直线相交,若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以①正确;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所以②错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③正确;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D,进而利用邻补角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如图,∵AB∥CD,∴∠2=∠D,∵∠1=140°,∴∠D=∠2=180°−∠1=180°−140°=40°,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答.6.A【分析】根据a,b的范围即可求出a−b的立方根.【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30b30∵25<30<36,∴5306,∵a和b为两个连续正整数,∴a=5,b=6,∴a﹣b=﹣1,∴﹣1的立方根是﹣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用新定义解决数学问题及无理数的估计,立方根的求法,正确理解新定义是求解本题的关键.7.C【分析】如图,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①如图所示,AC∥BF,AD∥BE,∴∠A=∠FOD,∠B=∠FOD,∴∠B=∠A=50°;②如图所示,AC∥BF,AD∥BE,∴∠A=∠BOD,∠B+∠BOD=180°,∴∠B+∠A=180°,∴∠B=13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8.B【分析】由题意可知:OA1=3;A1A2=3×2;A2A3=3×3;可得规律:An﹣1An=3n,根据规律可得到A9A10=3×10=30,进而求得A10的横纵坐标.【详解】解:根据题意可解析:B【分析】由题意可知:OA1=3;A1A2=3×2;A2A3=3×3;可得规律:A n﹣1A n=3n,根据规律可得到A9A10=3×10=30,进而求得A10的横纵坐标.【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OA1=3,A1A2=6,A2A3=9,A3A4=12,A4A5=15,A5A6=18•••,A9A10=30,∴A1点坐标为(3,0),A2点坐标为(3,6),A3点坐标为(﹣6,6),A4点坐标为(﹣6,﹣6),A5点坐标为(9,﹣6),A6点坐标为(9,12),以此类推,A9点坐标为(15,﹣12),所以A10点横坐标为15,纵坐标为﹣12+30=18,∴A10点坐标为(15,18),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解题时注意:各象限内点P(a,b)的坐标特征为:①第一象限:a>0,b>0;②第二象限:a<0,b>0;③第三象限:a<0,b<0;④第四象限:a>0,b<0.九、填空题9.3【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0.09的算术平方根是0.3.故答案为:0.3.【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化简后再求算术平方根.解析:3【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0.090.09的算术平方根是0.3.故答案为:0.3.【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化简后再求算术平方根.十、填空题10.(3,1)【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详解】解:∵点P(3,﹣1)∴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Q(3,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主要解析:(3,1)【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详解】解:∵点P(3,﹣1)∴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Q(3,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点关于坐标轴的对称关系,熟记对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十一、填空题11.10°或40°;【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A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AE,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得∠AED,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解析:10°或40°;【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A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AE,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得∠AED,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可求解.【详解】解:当高AD在△ABC的内部时.∵∠B=40°,∠C=60°,∴∠BAC=180°-40°-60°=80°,∵AE平分∠BAC,∴∠BAE=1∠BAC=40°,2∵AD⊥BC,∴∠BDA=90°,∴∠BAD=90°-∠B=50°,∴∠EAD=∠BAD-∠BAE=50°-40°=10°.当高AD在△ABC的外部时.同法可得∠EAD=10°+30°=40°故答案为10°或40°.【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求出∠BAE的度数十二、填空题12.36°【分析】如图,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2,然后根据平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如图,∵三角尺的两边a∥b,∴∠3=∠2=54º,∴∠1=180°-90°-∠3=36°.故解析:36°【分析】如图,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2,然后根据平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如图,∵三角尺的两边a∥b,∴∠3=∠2=54º,∴∠1=180°-90°-∠3=36°.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以三角板为载体,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和平角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十三、填空题13.115【分析】先根据∠1+∠2=130°得出∠AMN+∠DNM 的度数,再由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2=130°,∴∠AMN+∠DNM= =115°.∵∠A+∠解析:115【分析】先根据∠1+∠2=130°得出∠AMN +∠DNM 的度数,再由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2=130°,∴∠AMN +∠DNM =3601302︒-︒ =115°. ∵∠A +∠D +(∠AMN +∠DNM )=360°,∠A +∠D +(∠B +∠C )=360°,∴∠B +∠C =∠AMN +∠DNM =115°.故答案为:11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熟知图形翻折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十四、填空题14..【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得、、、,发现规律即可求解.【详解】解:∵a1=3∴,,,,∴该数列为每4个数为一周期循环,∵∴a2020=.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规律的探索, 解析:43. 【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得2a、3a、4a、5a,发现规律即可求解.【详解】解:∵a1=3∴222 23a==--,()321222a==--,4241322a==-,523423a==-,∴该数列为每4个数为一周期循环,∵20204505÷=∴a2020=44 3a=.故答案为:4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规律的探索,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发现规律.十五、填空题15.【分析】根据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点P(m+3,m﹣2)在x轴上,∴m﹣2=0,解得m=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的点的纵解析:【分析】根据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点P(m+3,m﹣2)在x轴上,∴m﹣2=0,解得m=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十六、填空题16.【分析】利用点P(x,y)的终结点的定义分别写出点P2的坐标为(1,4),点P3的坐标为(−3,3),点P4的坐标为(−2,−1),点P5的坐标为(2,0),…,从而得到每4次变换一个循环,然后解析:(2,0)【分析】利用点P (x ,y )的终结点的定义分别写出点P 2的坐标为(1,4),点P 3的坐标为(−3,3),点P 4的坐标为(−2,−1),点P 5的坐标为(2,0),…,从而得到每4次变换一个循环,然后利用2021=4×505+1可判断点P 2021的坐标与点P 1的坐标相同.【详解】解:根据题意得点P 1的坐标为(2,0),则点P 2的坐标为(1,4),点P 3的坐标为(−3,3),点P 4的坐标为(−2,-1),点P 5的坐标为(2,0),…,而2021=4×505+1,所以点P 2021的坐标与点P 1的坐标相同,为(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的变化规律探索,找出前5个点的坐标,找出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十七、解答题17.(1)3;(2)–2【分析】(1)根据绝对值、立方根、乘方解决此题.(2)先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从而简化运算.再根据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详解】解:(1)原式=,=3.(2)原式,=解析:(1)3;(2)–2【分析】(1)根据绝对值、立方根、乘方解决此题.(2)先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从而简化运算.再根据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详解】解:(1)原式=()()221--+-,=3.(2)原式= =3+1-6,=–2.【点睛】本地主要考查绝对值、立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乘方,熟练掌握绝对值、立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乘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十八、解答题18.(1)x=2;(2)x=3或x=-2.【分析】(1)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x+1)3-27=0,(x+1)3=2解析:(1)x=2;(2)x=3或x=-2.【分析】(1)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x+1)3-27=0,(x+1)3=27,x+1=3,x=2;(2)(2x-1)2-25=0,(2x-1)2=25,2x-1=±5,x=3或x=-2.【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和平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十九、解答题19.已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HC=∠B;∠DFE+∠EFG =180∘;等量代换【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出ED∥BC,通过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推出∠解析:已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HC =∠B;∠DFE+∠EFG =180∘;等量代换【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出ED∥BC,通过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推出∠DEF=∠EHC,再运用等量代换得到∠EHC =∠B,最后推出BD∥EH,∠BDG=∠DFE,再利用邻补角的意义推出结论,据此回答问题.【详解】解:∵∠AED=∠C (已知)∴E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EF=∠EH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F=∠B(已知)∴∠EHC =∠B (等量代换)∴BD∥EH(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DG=∠DF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FE+∠EFG =180∘(邻补角的意义)∴∠EFG+∠BDG=180∘(等量代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属于综合题,难度一般,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关键.二十、解答题20.(1)A(-2,-2),B(3,1),C(0,2);(2)A1(-3,0),B1(2,3),C1(-1,4),图见详解;(3)7【分析】(1)利用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分别写出点A、B、C的坐标;解析:(1)A(-2,-2),B(3,1),C(0,2);(2)A1(-3,0),B1(2,3),C1(-1,4),图见详解;(3)7【分析】(1)利用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分别写出点A、B、C的坐标;(2)先利用点的坐标平移的规律写出点A、B、C的对应点A1、B1、C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得到△A1B1C1;(3)利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分别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ABC的面积.【详解】解:(1)如图观察可得:A(-2,-2),B(3,1),C(0,2);(2)根据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M(a,b)与三角形A1B1C1的对应点的坐标为M1(a-1,b+2)可知,△ABC向左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坐标为:A1(-3,0),B1(2,3),C1(-1,4),平移后的△A1B1C1如下图所示:;(3)111545313247222ABCS=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二十一、解答题21.(1)a=﹣3,b=4﹣;(2)±3.【分析】(1)根据3<<4,即可求出a、b的值;(2)把a,b代入代数式计算求值,再求平方根即可.【详解】解:(1)∵3<<4,∴11<8+<12,解析:(1)a153,b=4152)±3.【分析】(1)根据3154,即可求出a、b的值;(2)把a,b代入代数式计算求值,再求平方根即可.【详解】解:(1)∵3154,∴11<1512,4<8155,∵a是815b是815∴a=1511153,b=8154=415(2))(44543445121659a b ++=++=+-=, ∴4a +4b +5的平方根为:±3.【点睛】出a 、b 的值是解题关键.二十二、解答题22.(1);(2)<;(3)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易求得正方形边长,再由勾股定理求对角线长;(2)由圆面积公式,和正方形面积可求周长,比较两数大小可以采用比商法; (3)采解析:(12)<;(3)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易求得正方形边长,再由勾股定理求对角线长;(2)由圆面积公式,和正方形面积可求周长,比较两数大小可以采用比商法; (3)采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由已知AB 2=1,则AB =1,由勾股定理,AC ;(2,周长为2.1C C <圆正;即C 圆<C 正; 故答案为:<(3)不能;由已知设长方形长和宽为3xcm 和2xcm∴长方形面积为:2x •3x =12解得x∴长方形长边为>4∴他不能裁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在正方形、圆、长方形面积中的应用,灵活的进行算术平方根的计算与无理数大小比较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三、解答题23.(1)见解析;(2)见解析;(3)4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答即可;(2)过点H作H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3)过点H作H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4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答即可;(2)过点H作H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3)过点H作H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证明:(1)∵AB∥CD,∴∠AFE=∠FED,∵∠AGH=∠FED,∴∠AFE=∠AGH,∴EF∥GH,∴∠FEH+∠H=180°,∵FE⊥HE,∴∠FEH=90°,∴∠H=180°﹣∠FEH=90°,∴HG⊥HE;(2)过点M作MQ∥AB,∵AB∥CD,∴MQ∥CD,过点H作HP∥AB,∵AB∥CD,∴HP∥CD,∵GM平分∠HGB,∠BGH,∴∠BGM=∠HGM=12∵EM平分∠HED,∠HED,∴∠HEM=∠DEM=12∵MQ∥AB,∴∠BGM=∠GMQ,∵MQ∥CD,∴∠QME=∠MED,∴∠GME=∠GMQ+∠QME=∠BGM+∠MED,∵HP∥AB,∴∠BGH=∠GHP=2∠BGM,∵HP∥CD,∴∠PHE=∠HED=2∠MED,∴∠GHE=∠GHP+∠PHE=2∠BGM+2∠MED=2(∠BGM+∠MED),∴∠GHE=∠2GME;(3)过点M作MQ∥AB,过点H作HP∥AB,由∠KFE:∠MGH=13:5,设∠KFE=13x,∠MGH=5x,由(2)可知:∠BGH=2∠MGH=10x,∵∠AFE+∠BFE=180°,∴∠AFE=180°﹣10x,∵FK平分∠AFE,∴∠AFK=∠KFE=12∠AFE,即1(18010)132x x︒-=,解得:x=5°,∴∠BGH=10x=50°,∵HP∥AB,HP∥CD,∴∠BGH=∠GHP=50°,∠PHE=∠HED,∵∠GHE=90°,∴∠PHE=∠GHE﹣∠GHP=90°﹣50°=40°,∴∠HED=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以及灵活构造平行线是解题的关键.二十四、解答题24.(1);(2)理由见解析;(3),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角定义求出∠3=4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2)过点B作BD∥a.由平行线的性质得∠2+∠ABD=180°,∠1=∠解析:(1)242∠=︒;(2)理由见解析;(3)12∠=∠,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角定义求出∠3=4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2)过点B 作BD ∥a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2+∠ABD =180°,∠1=∠DBC ,则∠ABD =∠ABC−∠DBC =60°−∠1,进而得出结论;(3)过点C 作CP ∥a ,由角平分线定义得∠CAM =∠BAC =30°,∠BAM =2∠BAC =6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1=∠BAM =60°,∠PCA =∠CAM =30°,∠2=∠BCP =6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如图1 148∠=︒,90BCA ∠=︒,3180142BCA ∴∠=︒-∠-∠=︒,//a b ,2342∴∠=∠=︒;图1(2)理由如下:如图2. 过点B 作//BD a ,图22180ABD ∴∠+∠=︒,//a b ,//b BD ∴,1∴∠=∠DBC ,601ABD ABC DBC ∴∠=∠-∠=︒-∠,2601180∴∠+︒-∠=︒,21120∴∠-∠=︒;(3)12∠=∠,图3理由如下:如图3,过点C 作//CP a , AC 平分BAM ∠,30CAM BAC ∴∠=∠=︒,260BAM BAC ∠=∠=︒,又//a b ,//CP b ∴,160BAM ∠=∠=︒,30PCA CAM ∴∠=∠=︒,903060BCP BCA PCA ∴∠=∠-∠=︒-︒=︒,又//CP a ,260BCP ∴∠=∠=︒,12∠∠∴=.【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定义、平角的定义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五、解答题25.(1),理由详见解析;(2),理由详见解析:(3)①;②360°;(4); .【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解析:(1)D A B C ∠=∠+∠+∠,理由详见解析;(2)A D B C ∠+∠=∠+∠,理由详见解析:(3)①1902D A ∠=︒+∠;②360°;(4)124E ∠=︒; =14F ∠︒.【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3)①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②连结BE ,由(2)的结论及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即可得出结论;(4)根据(1)的结论、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D A B C ∠=∠+∠+∠.理由如下:如图1,BDE B BAD ∠=∠+∠,CDE C CAD ∠=∠+∠,BDC B BAD C CAD B BAC C ∴∠=∠+∠+∠+∠=∠+∠+∠,D A B C ∴∠=∠+∠+∠;(2)A D B C ∠+∠=∠+∠.理由如下:在ADE ∆中,180AED A D ∠=︒-∠-∠,在BCE ∆中,180BEC B C ∠=︒-∠-∠,AED BEC ∠=∠,A D B C ∴∠+∠=∠+∠;(3)①180A ABC ACB ∠=︒-∠-∠,180D DBC DCB ∠=︒-∠-∠,BD 、CD 分别平分ABC∠和ACB ∠,∴1122ABC ACB DBC DCB ∠+∠=∠+∠,1111180()180(180)902222D ABC ACB A A ∴∠=︒-∠+∠=︒-︒-∠=︒+∠. 故答案为:1902D A ∠=︒+∠.②连结BE .∵C D CBE DEB ∠+∠=∠+∠,360A B C D E F A ABE F BEF ∴∠+∠+∠+∠+∠+∠=∠+∠+∠+∠=︒. 故答案为:360︒;(4)由(1)知,BDC B C BAC ∠=∠+∠+∠,26B ∠=︒,54C ∠=︒,80BDC BAC ∴∠=︒+∠,402CDF CAE ∴∠=︒+∠,4BAC CAE ∠=∠,2BDC CDF ∠=∠,1902GDE CDF ∴∠=︒-∠,26180AGD B GDB CDF ∠=∠+∠=︒+︒-∠,3GAE CAE ∠=∠,3336064(2)644012422E GAE AGD GDE CAE CDF ∴∠=︒-∠-∠-∠=︒-∠-∠=︒+⨯︒=︒; 180180(206)2262264014F AGF GAF CDF CAE CDF CAE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合理的等量代换是解题的关键.。
会计学复习题解答
会计学期末复习题解答一、单选题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C)。
A.记录和计算B.确认和计量C.核算和监督D.分析和考核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总体目标的是(B)。
A.进行价值管理B.提高经济效益C.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D.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3.下列会计等式,不正确的是(D)。
A.资产=权益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收入-费用=利润D.资产+收入=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4.下列各项中,构成资产计价尺度的是(A)。
A.货币B.使用价值C.价值D.购买力货币5. 某企业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1)支付本年度保险费7200元;(2)支付去年第4季度借款利息9600元;(3) 支付本年度报刊订阅费5400元,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该企业1月份应负担的费用(D)。
A.22200元 B.4250元 C.12600元 D.1050元6.下列各项中,作为开设账户依据的是(D)。
A.会计准则B.会计制度规定C.会计报表D.会计科目7.下列有关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会计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工具,是会计信息的载体。
B.会计账户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C.会计科目作为分类核算的依据,需要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金额及结果D.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开设的依据8.下列各项中,应作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的是( C)。
A.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D.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9.在具体账户的左、右两方中究竟哪一方记录增加额,那一方记录减少额,取决于个账户的(B)和()。
A.记账方法,记账形式B.记账方法,记账规则C.经济内容,记账方法D.经济内容,记账形式10.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式记账作用的是( C)。
计算机控制技术期末复习试题附答案
计算机控制技术期末复习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不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A. 控制器B. 传感器C. 运算器D. 计算机主机答案:D2. 控制器的作用是什么?A. 输入信息B. 处理信息C. 输出信息D. 以上都是答案:B3. 在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A. 输入信息B. 处理信息C. 输出信息D. 以上都是答案:A4. 控制器与执行器之间的信息传递通常采用哪种形式?A. 电信号B. 光信号C. 音频信号D. 无线信号答案:A二、填空题1. 在控制系统中,PID是什么的缩写?答案:比例-积分-微分2. 当一个过程变量小于或大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需要发出一个____信号来调节执行器。
答案:控制3. 开环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完全依赖于____来判断并调节执行器。
答案:设定值三、解答题1. 请解释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的区别。
答案: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是两种基本的控制系统结构。
闭环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得反馈信息,将反馈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后进行调节,以使系统输出接近设定值。
开环控制系统则没有反馈环节,控制器仅仅根据设定值来调节执行器。
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够减小外界干扰对系统的影响,但由于需要进行反馈调节,系统可能存在一定的响应延迟。
开环控制系统较为简单,但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对系统稳定性要求较高。
四、简答题1. 请简述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答案: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广泛应用,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通过传感器获取实时数据,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将实际数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通过执行器调节控制。
这种自动化控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人为操作中的误差,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在工业生产中,计算机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过程中,如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化工生产等。
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监测、自动调节、自动报警等功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角函数计算题期末复习(含答案)
三角函数计算题期末复习(含答案)1.解答题1.计算:sin30°+tan60°-cos45°+tan30°。
2.计算:--2tan60°-(-)-。
3.计算:2sin30°+3cos60°-4tan45°。
4.计算:-2sin30°-(π-3)-(-3)。
5.计算:2sin30°-tan60°+cos60°-tan45°。
6.计算:|-3|+(π-2017)-2sin30°+(1-1)/3.7.计算:2-2-2cos30°+tan60°+(π-3.14)。
8.计算:2-1+2sin45°-8+tan260°。
9.计算:2sin30°-2cos45°+8.10.计算:(1)sin260°+cos260°;(2)4cos45°+tan60°-8-(-1)。
11.计算:sin45°+(1-3)-1+cos30°tan60°-3-1/2.12.求值:2+2sin30°-tan60°-tan45°。
13.计算:(sin30°-1)×sin45°+tan60°×cos30°。
14.(1)sin30°+cos30°+tan30°tan60°;(2)tan45°sin45°-2sin30°cos45°/2.15.计算:-4-tan60°+|-2|。
16.计算:-2sin30°-(-3)tan60°+(1-1)/2.17.计算:tan60°-2sin30°-cos45°。
2022年《高等数学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高等数学(一)》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极限2lim()xxx x 的结果是(C )(A )0(B )(C )12(D )不存在2、方程3310xx 在区间(0,1)内(B)(A )无实根(B )有唯一实根(C )有两个实根(D )有三个实根3、)(x f 是连续函数, 则dx x f )(是)(x f 的(C)(A )一个原函数; (B) 一个导函数; (C) 全体原函数; (D)全体导函数;4、由曲线)0(sin xx y和直线0y所围的面积是(C )(A )2/1 (B) 1(C)2 (D)5、微分方程2x y满足初始条件2|0xy 的特解是 ( D)(A )3x(B )331x(C )23x (D )2313x6、下列变量中,是无穷小量的为( A )(A))1(ln x x (B))0(1lnxx(C) cos (0)x x(D))2(422xxx 7、极限011lim(sinsin )xx x xx的结果是(C)(A )0(B )1(C )1(D )不存在8、函数arctan xy ex 在区间1,1上( A)(A )单调增加(B )单调减小(C )无最大值(D )无最小值9、不定积分dx xx 12= (D)(A)2arctan xC (B)2ln(1)xC (C)1arctan 2x C (D)21ln(1)2xC10、由曲线)10(xe yx 和直线0y 所围的面积是( A)(A )1e(B)1 (C)2 (D)e11、微分方程dy xy dx的通解为( B )(A )2xy Ce(B )212x y Ce(C )Cxy e(D )2xy Ce12、下列函数中哪一个是微分方程032x y 的解( D )(A )2xy (B )3xy(C )23xy(D )3xy 13、函数1cos sin xx y 是( C )(A) 奇函数; (B) 偶函数;(C)非奇非偶函数; (D)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14、当0x 时,下列是无穷小量的是( B)(A )1x e(B))1ln(x (C) )1sin(x (D)1x15、当x时,下列函数中有极限的是( A)(A )211x x(B)cosx (C)1xe(D)arctan x16、方程310(0)x px p的实根个数是(B )(A )零个(B )一个(C )二个(D )三个17、21()1dxx( B )(A )211x(B )211Cx(C )arctan x (D )arctan x c18、定积分()baf x dx 是( C)(A )一个函数族(B )()f x 的的一个原函数(C )一个常数(D )一个非负常数19、函数2ln 1y x x是( A)(A )奇函数(B )偶函数(C )非奇非偶函数(D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20、设函数f x 在区间0,1上连续,在开区间0,1内可导,且0fx ,则( B ) (A)00f (B)10f f (C) 10f (D)1f f 21、设曲线221xye,则下列选项成立的是(C)(A) 没有渐近线 (B) 仅有铅直渐近线(C) 既有水平渐近线又有铅直渐近线 (D)仅有水平渐近线22、(cos sin )x x dx( D )(A )sin cos x x C (B )sin cos x x C(C )sin cos xxC(D )sin cos x x C23、数列})1({nnn的极限为( A)(A )1(B) 1(C) 0(D) 不存在2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B )(A )有界量和无穷大量的乘积仍为无穷大量(B )有界量和无穷小量的乘积仍为无穷小量(C )两无穷大量的和仍为无穷大量(D )两无穷大量的差为零25、若()()f x g x ,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有( C)(A)()()f x g x (B)()()df x dg x (C)(())(())df x dg x (D)()()1f xg x 26、下列曲线有斜渐近线的是( C )(A)sin y x x (B)2sin yxx(C)1sinyx x(D)21sinyxx二、填空题1、21cos lim x x x122、若2)(2xex f ,则)0('f 23、131(cos 51)x x x dx 2 4、dxe tte xC5、微分方程0y y满足初始条件|2xy 的特解为2xy e6、224lim 3x xx 07、极限42lim222xxxx 438、设sin 1,y x x 则()2f 19、11(cos 1)x x dx210、231dx x3arctan x C11、微分方程ydyxdx 的通解为22yxC12、1415x dx 213、sin2limxxx x114、设2cos y x ,则dy22sin x x dx15、设cos 3,y x x则()f -116、不定积分xxdee Cx2e 2117、微分方程2xye的通解为212xyeC22222222222111120,201122xxxxx xxdy y y e y edy e dx dx ydy e dxe C yy x yCe ye y代入上式可得到所求的特解为或者18、微分方程x yln 的通解是xyeC19、xxx3)21(lim =6e20、,xyx y设函数则(ln 1)xx x 21、)21(lim 222nn nnn的值是1222、3(1)(2)lim23xx x x xx1223、,xyx dy设函数则(ln 1)xx x dx24、2231lim4xx x x1425、若2()sin6xf x e,则)0('f 226、25(1sin )a ax dx2().a 为任意实数27、设ln(1)xye ,则微分dy______1xx e dx e__________.28、3222(cos )d 1xxxx2三、解答题1、(本题满分9分)求函数162yx x 的定义域。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将直线23y 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的直线的表达式为( )A .24y x =-B .24y x =+C .22y x =+D .22y x =-2.下列各数中,313.14159 8 0.131131113 25 7π-⋅⋅⋅--,,,,,,无理数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对于函数y =2x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图象过点(1,0)B .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减小C .它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D .当x >1时,y >0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140°,∠D=90°,OB 平分∠ABC ,OC 平分∠BCD ,则∠BOC=( )A .105°B .115°C .125°D .135°5.某旅店一共70个房间,大房间每间住8个人,小房间每间住6个人,一共480个学生刚好住满,设大房间有x 个,小房间有y 个.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7086480x y x y +=⎧⎨+=⎩B .7068480x y x y +=⎧⎨+=⎩C .4806870x y x y +=⎧⎨+=⎩D .4808670x y x y +=⎧⎨+=⎩6.如果2a a 2a 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B .a 1=C .a 1≤D .a=0a=1或715 )A.点P B.点Q C.点M D.点N8.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A.90°B.60°C.45°D.30°9.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及括号中所注明的推理依据错误的是()A.∵∠1=∠3,∴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AB∥CD,∴∠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AD∥BC,∴∠BAD+∠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DAM=∠CBM,∴AB∥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0.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分解因式:29a-=__________.21a+8a=__________.3x2-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如图,一次函数y=﹣x﹣2与y=2x+m的图象相交于点P(n,﹣4),则关于x的不等式组22{20x m xx+----<<的解集为________.5.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 _________度。
《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复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a) 环境- (b) 经济- (c) 社会- (d) 科技答案:(a) 环境2.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a) 人类行为会考虑环境后果- (b) 经济效益永远高于环境效益- (c) 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d) 环境问题不需要经济分析答案:(a) 人类行为会考虑环境后果3. 环境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是指什么?- (a) 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关系- (b) 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副作用- (c) 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d) 环境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答案:(b) 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副作用第二部分: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环境保护税的作用和意义。
答:环境保护税是一种对排放污染物或占用资源的行为征收的税费,其作用是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税收可以提供经济激励,引导经济主体采取减排、节能措施,同时还可为政府提供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和改善。
2. 请简要阐述环境经济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答:环境经济学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通过经济分析方法评估环境资源的价值,使人们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保护。
其次,环境经济学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经济工具和政策建议,帮助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最后,环境经济学可以促进绿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经济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3. 请列举几个环境经济学中常用的政策工具,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答:常用的环境经济学政策工具包括排污费、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等。
这些工具的特点是:- 排污费:根据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征收费用,激励企业减少排放,经济效益明显。
- 碳税: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税费,鼓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 可再生能源补贴:通过补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应用,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高等数学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高等数学(一)》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极限2lim()xxxx 的结果是 ( C ) (A)0 (B) (C) 12 (D)不存在 2、方程3310xx在区间(0,1)内 ( B ) (A)无实根 (B)有唯一实根 (C)有两个实根 (D)有三个实根 3、)(xf是连续函数, 则 dxxf)(是)(xf的 ( C ) (A)一个原函数; (B) 一个导函数; (C) 全体原函数; (D) 全体导函数; 4、由曲线)0(sinxxy和直线0y所围的面积是 ( C ) (A)2/1 (B) 1 (C) 2 (D) 5、微分方程2xy满足初始条件2|0xy的特解是 ( D ) (A)3x (B)331x (C)23x (D)2313x 6、下列变量中,是无穷小量的为( A ) (A) )1(lnxx (B) )0(1lnxx (C) cos (0)xx (D) )2(422xxx 7、极限011lim(sinsin)xxxxx 的结果是( C ) (A)0 (B) 1 (C) 1 (D)不存在 8、函数arctanxyex在区间1,1上 ( A ) (A)单调增加 (B)单调减小 (C)无最大值 (D)无最小值 9、不定积分 dxxx12= ( D ) (A)2arctanxC (B)2ln(1)xC (C)1arctan2xC (D) 21ln(1)2xC 10、由曲线)10(xeyx和直线0y所围的面积是 ( A ) (A)1e (B) 1 (C) 2 (D) e
8、设sin1,yxx则()2f 1 9、 11(cos1)xxdx 2 10、 231dxx 3arctanxC 11、微分方程ydyxdx的通解为 22yxC 12、1415xdx 2 13、 sin2limxxxx 1 14、设2cosyx,则dy 22sinxxdx 15、设cos3,yxx则()f -1 16、不定积分xxdee Cx2e21 17、微分方程2xye的通解为 212xyeC 22222222222111120,201122xxxxxxxdyyyeyedyedxdxydyedxeCyyxyCeyey代入上式可得到所求的特解为或者 18、微分方程xyln的通解是 xyeC 19、xxx3)21(lim= 6e 20、,xyxy设函数则(ln1)xxx 21、)21(lim222nnnnn的值是 12
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综合复习题含解析
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综合复习题含解析1.妈妈买回来一些毛线用来织毛衣和手套,织毛衣用去710千克,比织手套多用去23千克。
妈妈买回的毛线一共有多少千克?2.一台拖拉机耕地,第一天耕这块地的13,第二天耕这块地的25,还剩下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没有耕?3.学校购进一批书,其中38是文艺书,25是科技书,其余为故事书。
(1)故事书的本数占这批书的几分之几?(2)科技书比文艺书多的本数占这批图书的几分之几?4.小红准备办板报,计划分三个栏目,其中“生活乐园”占25版,“开心一刻”占14,那么“知识城堡”占多少版?哪个栏目的版面最大?5.柏树和松树一共有6500棵。
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1.5倍。
松树有多少棵?(列方程解答)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7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
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1.25倍。
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决问题)7.爸爸的年龄是小聪的9倍,妈妈的年龄是小聪的7.5倍,爸爸比妈妈大6岁,小聪今年几岁?(列方程)8.某学校的四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少80人,五年级人数是四年级的1.4倍。
四、五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9.王老师把24支圆珠笔和36本笔记本分别平均奖给若干名线上学习中的“进步之星”。
(1)“进步之星”最多有多少人?(2)每人分得多少支圆珠笔和多少本笔记本?10.六年级学生参加义务劳动,若6人一组多3人,若8人一组多5人,六年级至少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11.五(1)班给优秀少先队员发奖品,有笔记本24本,水彩笔36支,平均分给每个优秀少先队员正好分完而且没有剩余,每名优秀少先队员至少可分到多少本笔记本?多少支水彩笔?12.一座喷泉由内外双层构成。
外面每隔10分钟喷一次,里面每隔6分钟喷一次。
中午12:45同时喷过一次后,下次同时喷水是几时几分?13.“元旦”快要到了,某超市购进540只小中国结,比购进的大中国结的4倍少60只,超市购进多少只大中国结?14.学校的足球数先减去26,再乘3就和篮球一样多。
(期末专项复习)解答题-比例-2023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人教版)
(期末专项复习)解答题-比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1.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之间公路长6厘米。
一辆汽车以平均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2.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科技博物馆,如果每辆车坐35人,需要12辆车;如果每辆车坐28人,需要多少辆车?(用比例解)3.齐才同学在西安市大雁塔参观时,他量得1米的小旗杆影长是1.2米,大雁塔的影长约为78米,请帮齐才同学算一算大雁塔高度。
(用比例解)4.生产了一批零件,每天生产200个,1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了250个,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用比例方式列式)5.一间会议室用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54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6.甲乙两地相距44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图上距离是2.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7.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5厘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几小时到达?8.下面是某小学运动场的平面图(比例尺是1∶1000),运动场中间是长方形,两侧是16.用方砖铺地,若用边长30cm的方砖铺地,需要320块;若改用边长40cm的方砖铺地,则需要多少块?(用比例方法解)17.(用比例解)一种大豆,每20千克可以榨油5.5千克。
照这样计算,30吨大豆可以榨油多少吨?18.(宁波)电讯公司要铺设一条通讯光缆线,计划由20人12天完成,因任务紧急,必须提前2天完成任务,如果工效不变,应增加多少人才能按时完成?(用比例解答)19.新学期就要开学了,张华和李明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张华买了两支钢笔和两本活页夹,李明买了同样的三支钢笔和两本活页夹,他们所用去的钱数比是7:9,如果一本活页夹是6元,那么一支钢笔多少元钱?20.通常人的血液质量与体重的比约是1∶13,王刚的体重是52kg。
《法理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下列关于法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法可以管制人的思想;B、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故合同是法;C、所有国家机关的内部规章制度都是法;D、法的根本属性是其阶级性。
2、“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这一法律规范中,()是该规范的假定部分。
A、“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C、“有配偶而重婚的”;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结婚登记会引起()。
人、法律关系的发生;8、法律关系的变更;做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口、法律关系的消灭。
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5、违法行为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主观存在过错;B、应受法律制裁性;C、违法性;D、社会危害性。
6、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是()。
A、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B、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C、违法行为的客体;D、违法行为的主体。
7、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A、法系;B、立法体系;C、法学体系;口、法律体系。
8、法律调整是一种()。
A、个别性调整;B、规范性调整;C、习惯性调整;D、具体性调整。
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A、唯一标准;B、次要原则;C、主要标准;D、主观标准。
10、大陆法系是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法国民法典;B、德国民法典;C、罗马法;D、美国法。
11、下列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法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B、好的法律文件必然会导致公正的法律后果;C、法是唯一的统治工具;D、法与现实生活总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12、在司法实践中,当行为发生在新法事实之前,而新法与旧法规定不同时,应当适用()。
大学数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套)
大学数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第一章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函数中相等的是. …….. ……..…………………………………………………………………………………….( ) A .2ln )(,ln 2)(x x g x x f ==B .0)(,1)(x x g x f ==C .1)(,11)(2-=-⋅+=x x g x x x f D .2)(|,|)(x x g x x f ==2.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 …….. …………………………………………………………………………………….( ). A .)1ln()(2++=x x x f B .||)(x e x f = C .x x f cos )(= D .1sin )1()(2--=x xx x f3.极限⎪⎭⎫⎝⎛+++∞→22221lim n n n n n 的值为………………………………………………………………………..…….( ) A .0 B .1 C .21D .∞ 4.极限xxx x sin lim+∞→的值为.. …….. ……..……………………………………………………………………………...…….( )A .0B .1C .2D .∞5.当0→x 时,下列各项中与 23x 为等价无穷小的是…………………………………………………….( )A .)1(3-xe x B .x cos 1- C .x x sin tan - D .)1ln(x + 6.设12)(-=xx f ,则当0→x 时,有…………………………………………………………………………..…….( ). A .)(x f 与x 是等价无穷小 B .)(x f 与x 同阶但非等价无穷小 C .)(x f 是比x 高阶的无穷小 D .)(x f 是比x 低阶的无穷小7.函数)(x f 在点x 0可导是)(x f 在点x 0连续的____________条件. ………...………………....…..( )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8.设函数⎪⎩⎪⎨⎧<≤--<≤≤≤-=01,110,21,2)(2x x x x x x x f ,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 .在0=x ,1=x 处间断B .在0=x ,1=x 处连续C .在0=x 处间断,在1=x 处连续D .在1=x 处间断,在0=x 处连续 9.极限xx x 10)1(lim -→-的值为.. …….. ……..…………………………………………………………………………………….( )A .1B .e -C .e1D .e 二、填空题10.函数ln y x =的定义域为(用区间表示) . 11. 函数xxy -+=11的定义域为(用区间表示) . 12. 已知x xx f +=1)(,则=))((x f f . 13. 函数x x y 2353+-=的反函数为 .14. =→xx x 1sin lim 20 .15. 当________=α时,αx 与x 2sin 是0→x 时的同阶无穷小.16. 设21)1(lim e kx xx =+→,则=k .17. 设1sin lim0-=→xkxx ,则=k .18. =⎪⎭⎫ ⎝⎛+++∞→11232lim x x x x .9. 设⎪⎩⎪⎨⎧≤+>=0,0,1sin )(2x x a x xx x f 在点0=x 处连续,则=a . 三、解答与证明题20. 求下列数列极限 (1)⎪⎪⎭⎫⎝⎛+⨯++⨯+⨯∞→)1(1321211lim n n n (2))12(lim +-+∞→n n n n (3)⎪⎭⎫⎝⎛++++++∞→n n n n n n n n 22221lim (4)n n n nx 10...21lim +++∞→ 21. 求下列函数极限(1)15723lim 2323+++-∞→x x x x x (2)134lim 22++∞→x x x(3)503020)12()23()32(lim ++-∞→x x x x (4)11lim 31--→x x x (5)28lim 32--→x x x (6))1311(lim 31x x x ---→ (7))1(lim x x x -++∞→ (8)xx x x ln )1(lim1-→(9)xx x sin ln lim 0→ (10)x xx 3sin 2sin lim 0→(11)30sin tan lim xx x x -→ (12)x x x 10)51(lim -→ 22. 若432lim23=-+-→x ax x x ,求a 的值. 23. 若已知411lim21=-++→x b a x x ,求a,b 值. 24. 当 a 取何值时,函数)(x f 在 x =0 处连续:(1)⎩⎨⎧≥+<=0,0,)(x x a x e x f x . (2)⎪⎩⎪⎨⎧≤+>-+=0),cos(0,11)(x x a x xx x f . 25. 证明(1)方程01423=+-x x 在区间)1,0(内至少有一个根.(2)方程x e x 3=在)1,0(内至少有一个根.第二章一、选择题1、设函数)(x f 在点0x 可导,则=-+→hx f h x f h )()2(lim000( ).(A ) )(0x f '-; (B) )(0x f '; (C) )(20x f '; (D) )(20x f '-. 2、设函数)(x f 是可导函数,且13)1()1(lim-=--→xx f f x ,则曲线)(x f y =在点))1(,1(f 处切线的斜率是 ……………………………………………( ). (A) 3; (B) 1- ; (C) 13 ; (D) 3-.3、设)()()(x a x x f ϕ-=,其中)(x ϕ在a x =处连续,则)(a f '= ………( ). (A) )(a ϕ ; (B)0; (C)a ; (D))(a a ϕ.4、若0x 为函数)(x f 的极值点,则…………………………………………( ). (A)0)(0='x f ; (B)0)(0≠'x f ; (C)0)(0='x f 或不存在; (D))(0x f '不存在.5、设)0)(1ln(≠+=a ax y ,则y ''= ( ).(A)22)1(ax a +; (B)2)1(ax a +; (C)22)1(ax a +-; (D)2)1(ax a +-. 6、由方程5ln =-y xe y 确定的隐函数)(x y y =的导数=dxdy( ). (A)1-y y xe e ; (B)y y xe e -1; (C)yy e xe -1; (D)y y e xe 1-.7、)2sin sin (lim xx x x x +∞→= ……………………………………… ( ).(A)2; (B)1; (C)3; (D)极限不存在.8、设x x y =)0(>x 则='y ( ).(A)x x ; (B) x x x ln ; (C) 1-x x ; (D))1(ln +x x x .9、曲线x y sin 1+=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是…………………………( ). (A)01=--y x (B)01=+-y x (C)01=++y x (D)01=-+y x 10.下列函数在所给区间满足罗尔定理条件的是……………………( )(A) 2(),[0,3]f x x x =∈ (B) 21(),[1,1]f x x x=∈-(C) (),[1,1]f x x x =∈-(D) ()[0,3]f x x =∈ 二、填空题11、 设x x y 2sin 2+=,则=dy .12、已知x x y n ln )3(=-,(N n n ∈≥,3),则)(n y = .13、已知过曲线24y x =-上点P 的切线平行于直线x y =,则切点P 的坐标为 . 14. 已知2)1(='f ,则=-+-→2)1()(lim31x x f x f x .15. 设x a y =(0>a 且1≠a ),则=)(n y .16. 曲线3)1(-=x y 的拐点是 . 17.设函数)(x f 在0x 处可导,则xx x f x x f x ∆∆--∆+→∆)()(lim000= .18.设⎩⎨⎧≥+<=0)(x x a x e x f x ,当a =_____时,)(x f 在x = 0处可导.19.若函数5)(23-+-=x x ax x f 在),(+∞-∞上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为 .20. 设由参数方程⎩⎨⎧-=-=)cos 1()sin (t a y t t a x (其中0>a )确定的函数为)(x y y =,则=dxdy. 三、解答与证明题21.设e x x e y +=,求y '. 22.求下列函数的二阶导数.(1) 设x e y x sin =,求y ''. (2) 设1arctan1xy x-=+,求y ''23. 求曲线21x y =在点(4,2)处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24. 讨论下列函数在点0=x 处的连续性和可导性:(1) 0 0 )1ln()(⎩⎨⎧<≥+=x x x x x f , (2) 0 tan 01sin )(2⎪⎩⎪⎨⎧≤>=x x x xx x f . 25. 求由方程ln xy x y x e -=所确定的隐函数y 的导数dxdy. 26. 求极限: (1)]1)1ln(1[lim 0x x x -+→; (2)30sin tan lim xx x x -→; (3))arctan 2(lim x x x -+∞→π; (4)x x x +→0lim ;(5))1sin 1(lim 0x x x -→; (6)200sin lim xdt t xx ⎰→. 27. 设函数)(x y y =由参数方程⎩⎨⎧-=+=tt y t x arctan )1ln(2所确定,求22dx yd .28.求函数()(f x x =-. 29. 求函数32332y x x x =-++的凹凸区间、拐点. 30. 已知点)3,1(为曲线1423+++=bx ax x y 的拐点. (1) 求b a ,的值; (2)求函数1423+++=bx ax x y 的极值. 31. 设11xy x-=+,求()n y 32.设b a <<0,证明:a b ab ba a --<+ln ln 222. 33. 设0,()(0)0,x f x f ≥=连续,0'()x f x >当时,存在且'()f x 单调增加,证明:当0x >时函数()f x x 单调增加.34. 证明:当0>x 时,x x x x<+<+)1ln(1. 35. 证明:当0x >时,有1x x x e xe <-<成立.第三章一、选择题:1.下列凑微分正确的一个是 ( ) A .)2(sin cos x d xdx = ; B. )11(arctan 2xd xdx += C .)1(ln x d xdx = D. )1(12x d dx x -=2.若⎰+=,)(c x dx x f 则⎰-dx x f )32(= ( )A .2-3x+c ; B. c x +-31; C. x+c ; D. c x +-2)32(213.在以下等式中,正确的一个是 ( ) A .⎰=')()(x f dx x f B. ⎰=')(])([x f dx x f C .⎰=)(])([x f dx x f d D. ⎰='')(])([x f dx x f 4. 设x x f 3sin )(=',则⎰dx x f )(是 ( )A .cos3x ; B. cos3x+c ; C.c x +-3cos 31; D.2193sin c x c x++- 5. 若,0(),0x x x f x e x ≥⎧=⎨<⎩,则21()d f x x -=⎰( ). A. 13e -- B. 13e -+ C. 3e - D. 3e + 6. 下列定积分是负数的是( )(A )dx x ⎰20sin π(B)dx x ⎰20cos π(C)dx x ⎰ππ2sin (D)dx x ⎰ππ2cos7. 若4)12(1=+⎰dx x a,则a = ( )(A) 3 (B) 2 (C) 0 (D) 48.若⎰∞-=31dx e kx ,则k=( ) (A)31 (B)-31(C) 3 (D)-3 9.=+⎰)1(212x dt t t dx d ( ) (A )x x+12(B) 212-+x x(C) 241x x + (D) 2512x x +10.若,21)(21)(0-=⎰x f dt t f x且1)0(=f ,则=)(x f ( ) (A)2x e (B)x e 21 (C)x e 2 (D)x e 221 二、填空题: 1.x d xdx 3(arcsin ________312=-).2.⎰=+________________912dx x .3.若⎰+=,3cos )(c x dx x f 则f (x )= .4. ⎰='____________________)()(22dx x f x xf . 5. F(x ) =dt t x ⎰+223,则=')1(F _________.6. 极限020cos d limxx t t x→⎰= ;7. 23423sin 1x e xdx x x -++⎰= 8.设()f x 连续,(0)1f =,则曲线0()d xy f x x =⎰在()0,0处的切线方程是 ;三、解答题:1、2x dx 2、⎰-+322x x dx3、⎰+dx x x214、422331.1x x dx x ⎛⎫++ ⎪+⎝⎭⎰ 5、cos 2.cos sin xdx x x -⎰6、dx x x ⎰-42 7、⎰-+211xdx8、⎰xdx x arctan 29、1x ⎰10、10d e ex xx-+⎰11、10x ⎰12、22()e d xx x x --+⎰;13.40d 1cos2xx xπ+⎰;14.41x ⎰;15.1d ln x x x+∞⎰16.2203sin d limx x t t x→⎰;17.求曲线xxe y e y -==,及直线1=x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18. 求由曲线)cos 2(2θ+=a r 所围图形的面积19. 由曲线2y x =和2x y =所围成的图形绕y 轴旋转后所得旋转体体积. 20. 计算曲线)3(31x x y -=上相应于31≤≤x 的一段弧的弧长大学数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1、D2、A3、C4、B5、C6、B7、A8、C9、D二、填空题10、]3,0( 11、)1,1[- 12、x x21+ 13、)23(2353≠-+=x x x y 14、0 15、1 16、2 17、-1 18、e 19、0三、解答与证明题20(1)⎪⎪⎭⎫⎝⎛+⨯++⨯+⨯∞→)1(1321211lim n n n )1113121211(lim +-++-+-=∞→n n n 1)111(lim =+-=∞→n n . (2)2111211lim12lim )12(lim=+++=+++=+-+∞→∞→∞→nn n n n n n n n n n . (3)因为 121222222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而 11lim lim 2222=+=+∞→∞→n n n n n n n , 所以121lim 222=⎪⎭⎫⎝⎛++++++∞→n n n n n n nn . (4)因为n nn n n nn n n nn 101010...101010...211010=+++<+++<=,110lim 10lim 1==∞→∞→nn nn ,故1010...21lim =+++∞→n n n n n .21(1)15723lim2323+++-∞→x x x x x 33115723lim x xx x x +++-=∞→53=.(2)331341lim 134lim 2222=++=++∞→∞→xx x x x x . (3)503020)12()23()32(lim ++-∞→x x x x 503020122332lim ⎪⎭⎫ ⎝⎛+⎪⎭⎫ ⎝⎛+⎪⎭⎫ ⎝⎛-=∞→x x x x 503020)02()03()02(++-=3023⎪⎭⎫⎝⎛=. (4)11lim31--→x x x 1)1)(1(lim333231-++-=→x x x x x 3)1(lim 3321=++=→x x x .(5)12)42(lim 28lim2232=++=--→→x x x x x x . (6)112lim 131lim )1311(lim 2132131-=+++-=--++=---→→→xx x x x x x x x x x . (7))1(lim x x x -++∞→011lim=++=+∞→xx x .(8)11)1(lim ln )1(lim11=--=-→→x x x x x x x x .(9)0sin lim ln sin lnlim 00==→→xxx x x x . (10)x xx 3sin 2sin lim0→3232lim 32lim 00===→→x x x x . (11)30sin tan limx x x x -→30)cos 1(tan lim x x x x -⋅=→3202lim x x x x ⋅=→21=. (12)xx x 1)51(lim -→ xt 51-== tt t 511lim -∞→⎪⎭⎫ ⎝⎛+511lim -∞→⎥⎥⎦⎤⎢⎢⎣⎡⎪⎭⎫ ⎝⎛+=t t t 5-=e .22 解 由题意知 0)2(lim 23=+-→a x x x ,即06232=+⨯-a ,从而3-=a .23 解 因1→x 时, 012→-x , 而函数极限存在, 则)1(0→→++x b a x即 0lim 1=++→b a x x从而01=++b a (1)故原式=)1)(1)(1(1lim 11lim121a a x x x x x a a x x x ++++--=-+-+→→ aa a x x x +=++++=→141)1)(1(1lim1即41141=+a(2) 由(1)(2)解得1,0-==b a .24 解 (1)因为 a x a x f x x =+=++→→)(lim )(lim 0,1lim )(lim 0==--→→x x x e x f ,而 ,)0(a f = 故要使 )(lim 0x f x -→)(lim 0x f x +→=)0(f =,须且只须 1=a .所以当且仅当1=a 时,函数)(x f 在0=x 处连续.(2)因为 21111lim 11lim )(lim 00=++=-+=+++→→→x xx x f x x x , a x a x f x x cos )cos(lim )(lim 00=+=--→→,而 ,cos )0(a f = 故要使 )(lim 0x f x -→)(lim 0x f x +→=)0(f =, 须且只须 21cos =a ,即32ππ±=k a )(Z k ∈. 所以当且仅当32ππ±=k a )(Z k ∈时,函数)(x f 在0=x 处连续.25 证 (1)令14)(23+-=x x x f ,则)(x f 在[0,1]上连续, 且,02)1(,01)0(<-=>=f f由零点定理知,),1,0(∈∃ξ使,0)(=ξf 即01423=+-ξξ,所以方程01423=+-x x 在(0,1)内至少有一个根.(2)设x e x f x3)(-=,则)(x f 在]1,0[上连续,且03)1(,01)0(<-=>=e f f ,故由零点定理知方程在)1,0(内至少有一个根.第二章一、选择题1、C2、D3、A4、C5、C6、B7、A8、D9、B 10、D 二、填空题11、dx x x )2cos 2(2+ 12、21x -13、)415,21(- 14、1215、nx a a )(ln 16、(1,0) 17、)(20x f ' 18、1. 19、),31(+∞ 20、t tcos 1sin -.三、解答与证明题21、解:1-+='e x ex e y .22、解:(1)(sin cos )xy e x x '=+,(sin cos )(cos sin )2cos x x x y e x x e x x e x ''=++-=.(2) 2111111x y x x x '-⎛⎫'=⎪+⎝⎭-⎛⎫+ ⎪+⎝⎭()()2222(1)1(1)(1)(1)1x x x x x x -+--+=⋅+++- 22212(1)(1)x x --==++ ()1211y x -'⎡⎤''=-+⎢⎥⎣⎦()()22222121x x x x -=+⋅=+ 23、解:2121-='x y ,所以4121)4(421=='=-x x y , 所以切线方程为)4(412-=-x y ,法线方程为)4(42--=-x y . 24、解:(1)因为0)(lim 0=+→x f x ,0)(lim 0=-→x f x ,所以,0)(lim 0=→x f x .且0)0(=f ,因此,函数在0=x 处连续.10lim 0)0()(lim )0(00'=--=--=++→→+x x x f x f f x x ,10)1ln(lim 0)0()(lim )0(00'=--+=--=+-→→-x x x f x f f x x ,所以函数在0=x 处可导. (2)因为0)(lim 0=+→x f x ,0)(lim 0=-→x f x ,所以,0)(lim 0=→x f x .且0)0(=f ,因此,函数在0=x 处连续.01sin lim 001sinlim 0)0()(lim )0(0200'==--=--=+++→→→+xx x x x x f x f f x x x , 10tan lim 0)0()(lim )0(00'=--=--=--→→-x x x f x f f x x ,所以函数在0=x 处不可导.25、解:两边同时对x 求导得,11ln ()xy y x y e y xy x ''--=+,所以,1ln xyxy yye x y x xe--'=+. 26、解:(1)原式=)1ln()1ln(limx x x x x ++-→=20)1ln(lim x x x x +-→=xx x 2111lim 0+-→=)1(21lim 0x x +→=21.(2)30sin tan lim x x x x -→=30)1cos 1(sin lim xx x x -→=x x x x x cos )cos 1(sin lim 30⋅-→121lim 320⋅⋅=→x x x x =21. (3))arctan 2(lim x x x -+∞→πx x x 1)arctan 2(lim -=+∞→π22111limxx x -+-=+∞→11lim 22=+=+∞→x x x .(4)xx x +→0lim =xx xx x x eeln lim ln 00lim +→+=→,0ln lim 0=+→x x x ,所以原极限10=e .(5))1sin 1(lim 0x x x -→ x x x x x sin sin lim 0-=→20sin lim xx x x -=→x x x 2cos 1lim 0-=→2sin lim 0x x →=0=. (6)2sin lim x dt t x x ⎰→=x x x 2sin lim 0→=21.27、解:22111221dy dy tdt t dx t dx dt t -+===+,22221()12241d dy d y t dt dx dx t dx t dt t +===+. 28、解:函数定义域为),(+∞-∞.'()f x =,令'()0f x =,得驻点1=x ,1x =-为不可导点.由上表可以看出,函数在),1(),1,(+∞--∞上单调上升,函数在(1,1)-上单调下降;函数在1-=x 处取得极大值0)1(=-f ,在1=x 处取得极小值343)1(-=f , 29、解:函数定义域为),(+∞-∞.2363y x x '=-+,666(1)y x x ''=-=-,令0y ''=,得x =1.当1x >时,0y ''>;当1x <时,0y ''<,所以函数的拐点为(1,3),在(-∞,1)上是凸的;在(1,+∞)上是凹的. 30、解:(1)b ax x y ++='232,a x y 26+=''.由条件,有⎩⎨⎧+=+++=a b a 2601413,解得9,3-=-=b a .(2)149323+--=x x x y ,函数定义域为),(+∞-∞.)3)(1(3963)(2-+=--='x x x x x f ,)1(666)(-=-=''x x x f .令0)(='x f ,得稳定点 11-=x ,32=x . 又012)1(<-=-''f ,012)3(>=''f故149323+--=x x x y 在点1-=x 处取极大值,极大值为19)1(=-f , 在点3=x 处取极小值,极小值为13)3(-=f .31. 解:122111x y x x--+==-+++()2121(1)y x '=-+,()()()312121y x ''=--+()()()41212(3)1y x '''=---+…… ()n y()()1121!1nn n x +=-+32. 证明:令x x f ln )(=, 则)(x f 在],[b a 上连续,在),(b a 内可导.所以由Lagrange 中值定理知,),(b a ∈∃ξ,使)()()(ξf ab a f b f '=--,即ξ1ln ln =--a b a b .又由),(b a ∈ξ,故22211ba ab +>>ξ.. 即222ln ln ba aa b a b +>--. 33. 证明:1)令()(0)f x F x x x=>()2'()()(2)'()xf x f x F x x-=2(0)0'()[()(0)]f xf x f x f x =-- 2'()'()(0)xf x xf x xξξ-<<微分中值定理 '()'()f x f xξ-=当0x >时,'()f x 单调增加 ∴'()'(),'()'()0f f x f x f ξξ<->即故有()'()0.(0,)f x F x x>+∞即在单调增加 34. 证明:令)1ln()(u u f +=,则)(u f 在],0[x 上满足Lagrange 中值定理条件,故),0(x ∈∃ξ,使)0)(()0()(-'=-x f f x f ξ,即)0(11)01ln()1ln(-+=+-+x x ξ,即ξ+=+1)1ln(x x . 又由),0(x ∈ξ,故x xx x <+<+ξ11,即x x xx <+<+)1ln(1. 35. 证明:令()[],0,t f t e t x =∈,()t f t e =在[]0,x 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00,0x e e e x x ξ-=-<ξ<x e 是单调增函数,0x e e e ξ∴<<,故有1xxx e xe <-<,0x > 证毕第三章一、选择题1-5 DCBDA 6-10 CBCDC 二、填空题 1.3 2. 11arctan 33x C + 3. -3sin3x 4. 221()+C 4f x5. -2 6. -1 7. 0 8.y x =三、解答题1. 572222=557x dx x dx dx x x C --=-+⎰⎰2.2111=23(3)(1)41311ln ||43dx dx dx dx x x x x x x x Cx ⎛⎫=- ⎪+-+--+⎝⎭-=++⎰⎰⎰⎰3. 22221(1)1=ln |1|+C 1212x d x dx x x x +=+++⎰⎰ 4. 42232233113arctan .11x x dx x dx x x C x x ⎛⎫++⎛⎫=+=++ ⎪ ⎪++⎝⎭⎝⎭⎰⎰5.22cos 2cos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x x x dx dx x x dx x x C x x x x-==+=-+--⎰⎰⎰ 6.dx x x ⎰-42=c xx +--)2arccos 24(tan 227.⎰-+211xdx =cxx x +-+-211arcsin8.⎰xdx x arctan 2=c x x x x +++-)1ln(6161arctan 312239.令t x tan =,则1x ⎰=3344111cos d ln sin 21cos tt t t ππππ-=+⎰=10. 10d e ex x x -+⎰=112200e 1d de e 1e 1x x x x x =++⎰⎰1arctan(e )arctan e 4xπ==-11.10x ⎰=102⎰2121216π===⎰12. 22()e d xx x x --+⎰=22220002e d 2de 2e2e d xxx x x x x x x ----=-=-+⎰⎰⎰262e=-13.40d 1cos2x x x π+⎰=442001d d tan 2cos 2x x x x x ππ=⎰⎰ 444000111ln 2tan tan d lncos 228284x x x x x πππππ=-=+=-⎰14. 41x⎰412ln x =⎰4112x x ⎤=-⎥⎦⎰124ln 2x ⎡⎤=-⎢⎥⎣⎦⎰ 14218ln 22d x x -=-⎰8ln24=-15. ee 11d d(ln )ln(ln )ln ln e x x x x xx +∞+∞+∞===+∞⎰⎰ 16. 2222032200sin d 2sin 22(2)8=333lim lim lim x x x x t t x x x x x →→→==⎰17.如图所示,解方程组xxy e y e-⎧=⎨=⎩,得交点(0,1),所求面积为 11100()d []2x x x x A e e x e e e e---=-=+=+-⎰18.解:∵1D :⎩⎨⎧+<<<<)cos 2(200θπθa r∴12220141122[2(2cos3)]4[4(sin 3sin 6)1823212D D S S a d a a ππθθπθθθπ==+=+++=⎰19. 思路: 该平面图形绕y 轴旋转而成体积V 可看作1D :⎩⎨⎧≤≤≤≤y x y 010绕y 轴旋转而成的体积1V ,减去2D :⎩⎨⎧≤≤≤≤2010yx y 绕y 而成的立体体积2V 所得,见轴旋转图解: πππ103)()(1222121=-=-=⎰⎰dy y dy y V V V20.解:122y '==, ∴3432322(21)214)1(113123313122-=+=+=-+='+=⎰⎰⎰x x dx xx dx x x dx y s ba。
高等有机化学期末复习题 答案
O
O
C _OC2H5
CH3
O O
COCH3
O
1. (S)-3-溴-3-甲基己烷在 H2O-丙酮中得外消旋的 3-甲基-3-己醇。 解答:(S)-3-溴-3-甲基己烷为一叔卤代烷,它在 H2O-丙酮中的反应为 SN1 反应,反应历程为:
H3C
C3H7
CH3
+
C3H7
慢
C
C Br
[]
C2H5
C2H5
.. HOH
3. 解答:
CH2CH2OTs
H2O
HO
+ __
OTs
OTs HO
.. H2O
_ H+
4. 解答:
O
NH2 Br2 ,NaOCH3 CH3OH
HO
H
N
OCH3
O
O
.. H
N H
+ Br _ Br
O
..
N
_
H
OC2H5 Br _ CH3OH
_ HBr
O
.. N_ Br
重排 _
_ Br
N=C=O
CH3O.. H
C
Br
meso-2,3-二 溴 丁 烷
( Br- 进 攻 在 溴鎓离子的 另 一 个 碳 上 得 到 相 同 的 产 物 )
(B)
Br C
H H3C
H
CH3
C
HBr
OH
+
Br
a
H
H
CC
H3C a _ b CH3 Br
b
Br C
H H3C
H H3C
C
Br
Br C
H H3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16的平方根是() A .4±B .4C .2±D .22.下列四幅名车标志设计中能用平移得到的是( ) A .奥迪B .本田C .奔驰D .铃木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3)位于(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有下列命题,①4的算术平方根是2;②一个角的邻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假命题有(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如图,直线//EF MN ,点A ,B 分别是EF ,MN 上的动点,点G 在MN 上,ACB m ∠=︒,AGB ∠和CBN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 ,若52D ∠=︒,则m 的值为( ).A .70B .74C .76D .806.下列关于立方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9-的立方根是3-B .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1,0,1-C .64-的立方根为4-D .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7.如图,在//AB CD 中,∠AEC =50°,CB 平分DCE ∠,则ABC ∠的度数为( )A .25°B .30°C .35°D .40°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平移,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10,1A ,()21,1A ,()31,0A ,()42,0A ,…那么点2021A 的坐标为( )A .()505,0B .()505,1C .()1010,0D .()1010,1九、填空题9.若23(2)m n =0,则n m =________ .十、填空题10.已知点,A a b ()在第四象限,||5,||3a b ==,则点A 关于y 轴对称的坐标是__________.十一、填空题11.如图,点D 是△ABC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若∠A =64°,则∠D =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将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直尺(//EF HG )贴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 (90ACB ∠︒=)在直尺的一边上,若255∠︒=,则1∠的度数等于________.十三、填空题13.将长方形纸带沿EF 折叠(如图1)交BF 于点G ,再将四边形EDCF 沿BF 折叠,得到四边形GFC D '',EF 与GD '交于点O (如图2),最后将四边形GFC D ''沿直线AE 折叠(如图3),使得A 、E 、Q 、H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D ''恰好落在BF 上若在折叠的过程中,//''EG QD ,且226∠=︒,则1∠=________.十四、填空题14.已知实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e 是13的整数部分,f 是5的小数部分,求代数式a b +﹣3cd +e ﹣f =__.十五、填空题15.点()2,1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Q 的坐标是__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纵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1),(2,1),(2,2),(1,2),(1,3),(2,3)…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2021个点的坐标为_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1)239(6)27----. (2)﹣12+(﹣2)3×31127()89--⨯- .十八、解答题18.已知:215a ab +=,210b ab +=,1a b -=,求下列各式的值: (1)a b +的值; (2)22a b +的值.十九、解答题19.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如图,130∠=︒,60B ∠=︒,AB AC ⊥. 求证://AD BC .证明:AB AC ⊥(已知),∵∠______90=︒(____________________). ∴130∠=︒,60B ∠=︒(已知), ∵1BAC B ∠+∠+∠=__________. 即∠______180B +∠=︒∴//AD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解答题20.如图,三角形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将三角形ABC 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平移后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A ______,1B ______,1C ______; (2)画出平移后三角形111A B C ;(3)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二十一、解答题21.已知:31a +的立方根是2-,21b -的算术平方根3,c 是43的整数部分. (1)求,,a b c 的值;(2)求922a b c -+的平方根.二十二、解答题22.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cm 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裁处一块面积为300cm 2的长方形纸片.(1)请帮小丽设计一种可行的裁剪方案;(2)若使长方形的长宽之比为3:2,小丽能用这块纸片裁处符合要求的纸片吗?若能,请帮小丽设计一种裁剪方案,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二十三、解答题23.如图1,点E 在直线AB 、DC 之间,且180DEB ABE CDE ∠+∠-∠=︒. (1)求证://AB DC ;(2)若点F 是直线BA 上的一点,且BEF BFE ∠=∠,EG 平分DEB ∠交直线AB 于点G ,若20D ∠=︒,求FEG ∠的度数;(3)如图3,点N 是直线AB 、DC 外一点,且满足14CDM CDE ∠=∠,14ABN ABE ∠=∠,ND 与BE 交于点M .已知()012CDM αα∠=︒<<︒,且//BN DE ,则NMB ∠的度数为______(请直接写出答案,用含α的式子表示).二十四、解答题24.已知//PQ MN ,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板如图1放置,90ACB EDF ∠=∠=︒,45ABC BAC ∠=∠=︒,30DFE ∠=︒,60DEF ∠=︒.(1)若三角板如图1摆放时,则α∠=______,β∠=______.(2)现固定ABC 的位置不变,将DEF 沿AC 方向平移至点E 正好落在PQ 上,如图2所示,DF 与PQ 交于点G ,作FGQ ∠和GFA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H ,求GHF ∠的度数; (3)现固定DEF ,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至AC 与直线AN 首次重合的过程中,当线段BC 与DEF 的一条边平行时,请直接写出BAM ∠的度数.二十五、解答题25.已知//,MN GH 在Rt ABC 中,90,30ACB BAC ∠=︒∠=︒,点A 在MN 上,边BC 在GH 上,在Rt DEF △中,90,DFE ∠=︒边DE 在直线AB 上,45EDF ∠=︒;(1)如图1,求BAN ∠的度数;(2)如图2,将Rt DEF △沿射线BA 的方向平移,当点F 在M 上时,求AFE ∠度数; (3)将Rt DEF △在直线AB 上平移,当以A D F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FAN ∠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则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即x 2=a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作a x ±=±. 【详解】解:16的平方根是16=4±.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0的平方根是0;正数有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它们是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A 【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A 、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故符合题意; B 、不是经过平移得解析:A 【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A 、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故符合题意; B 、不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故的符合题意; C 、不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故不符合题意; D 、不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图形平移的概念. 3.C 【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内点的特征判断即可; 【详解】 ∵10-<,30-<,∴点(-1,-3)位于第三象限;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内点的特征,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4.A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邻补角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逐一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①42=∴①是假命题;②大于90︒的角的的邻补角小于这个角,∴②是假命题;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正确,是真命题; 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正确,是真命题. 所以假命题有①②.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邻补角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CB =∠5+∠1+∠2,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m 即可. 【详解】解:过C作CH∥MN,∴∠6=∠5,∠7=∠1+∠2,∵∠ACB=∠6+∠7,∴∠ACB=∠5+∠1+∠2,∵∠D=52°,∴∠1+∠5+∠3=180°−52°=128°,由题意可得GD为∠AGB的角平分线,BD为∠CBN的角平分线,∴∠1=∠2,∠3=∠4,∴m°=∠1+∠2+∠5=2∠1+∠5,∠4=∠1+∠D=∠1+52°,∴∠3=∠4=∠1+52°,∴∠1+∠5+∠3=∠1+∠5+∠1+52°=2∠1+∠5+52°=m°+52°,∴m°+52°=128°,∴m°=76°.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关键是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6.B【分析】各项利用立方根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A、-939-B、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1,0,1,故该选项正确;C、648-,-8的立方根为-2,故该选项错误;D、0的立方根是0,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立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7.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BCD,∠ECD=∠AEC=5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CE=∠BCD =1∠ECD=25°,由此即可求解.2【详解】解:∵AB ∥CD ,∴∠ABC =∠BCD ,∠ECD =∠AEC =50° ∵CB 平分∠DCE ,∴∠BCE =∠BCD =12∠ECD =25° ∠ABC =∠BCD =25°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8.D 【分析】根据图象移动的得出移动4次一个循环,得出结果即可; 【详解】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 ∵,∴的坐标是; 故答案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题,准确计算解析:D 【分析】根据图象移动的得出移动4次一个循环,得出结果即可; 【详解】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 ∵202145051÷=,∴2021A 的坐标是()()5052,11010,1⨯=; 故答案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题,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九、填空题 9.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非负数之和为零则每个非负数都为零可得:m+3=0,n -2=0,解得:m=-3,n=2,则==9.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解析:9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非负数之和为零则每个非负数都为零可得:m+3=0,n -2=0,解得:m=-3,n=2,则n m =2(3)-=9.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十、填空题 10.【分析】由第四象限点的坐标符号是(+,-),可得,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求解. 【详解】解:因为在第四象限,则,所以,又因为关于y 轴对称,x 值相反,y 值不变,解析:53--(,) 【分析】由第四象限点的坐标符号是(+,-),可得53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求解. 【详解】解:因为,A a b ()在第四象限,则00a b ><,,所以53A -(,), 又因为53A -(,)关于y 轴对称,x 值相反,y 值不变, 所以点A 关于y 轴对称点坐标为53--(,). 故答案为53--(,). 【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坐标的意义和对称的特点.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十一、填空题 11.128° 【解析】 【分析】由点D 为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得到点D 为△ABC 的外心,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D 为△ABC 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 ∴点D 为△ABC 的解析:128°【解析】【分析】由点D 为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得到点D 为△ABC 的外心,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即可得到结果【详解】∵D 为△ABC 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点D 为△ABC 的外心,∴∠D=2∠A∵∠A=64°∴∠D=128°故∠D 的度数为128°【点睛】此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来解答十二、填空题12.3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详解】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熟练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解析:3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详解】//EF HG ,255∠︒=255FCD ∴∠=∠=︒190FCD ACB ∠+∠=∠=︒19055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熟练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十三、填空题13.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根据得到,从而求得,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解析: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EQ GD ''∥,=QEG EGB ∠∠,根据EG QD ''∥得到=QD G EGB ''∠∠,从而求得=QEG QD G ''∠∠,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EQ ∥GD ''∴=QEG EGB ∠∠∵EG ∥QD ''=QD G EGB ''∠∠∴=QEG QD G ''∠∠∵226∠=︒,QD C ''''∠=90°∴=QEG QD G ''∠∠=180°-90°-26°=64°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QEO ∠∠ ∴1=2QEG ∠1∠=32° 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十四、填空题14.【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实数a 、b 互为相反数,∴a+b =0,∵c 、d 互为倒数,∴cd =1,∵3<<4,∴的整数部分解析:4【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实数a 、b 互为相反数,∴a+b =0,∵c 、d 互为倒数,∴cd =1,∵34,∴3,e =3,∵23,∴2,即f 2,∴e ﹣f=)013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相反数、倒数、无理数的估算,掌握相反数、倒数的意义,以及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表示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十五、填空题15.【分析】根据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的特征,即可写出答案.【详解】解:∵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点的纵坐标与点的纵坐标相同,点的横坐标是点的横坐标的相反数,故点的坐标为:,故答案为:.解析:()2,1--【分析】根据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的特征,即可写出答案.【详解】解:∵点()2,1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Q ,∴点Q 的纵坐标与点P 的纵坐标相同,点Q 的横坐标是点P 的横坐标的相反数,故点Q 的坐标为:()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了与直角坐标系相关的知识,理解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的特征(纵坐标相等,横坐标是其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十六、填空题16.(45,5)【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正方形直线上,最右边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并且点的横坐标是奇数时,最后以横坐标为该数,纵坐标为1结束,当右下角的点横坐解析:(45,5)【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正方形1y =直线上,最右边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并且点的横坐标是奇数时,最后以横坐标为该数,纵坐标为1结束,当右下角的点横坐标是偶数时,以偶数为横坐标,纵坐标为右下角横坐标的偶数的点结束,根据此规律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图形,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1y =直线上最右边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例如: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1,共有1个,211=,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2时,如下图点(2,1)A ,共有4个,24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3时,共有9个,293=,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4时,如下图点(4,1)B ,共有16个,2164=,⋯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n 时,共有2n 个, 2452025=,45是奇数,∴第2025个点是(45,1),202520214-=,点是(45,1)向上平移4个单位,∴第2021个点是(45,5).故答案为:(45,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规律变化,观察出点的个数按照平方数的规律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十七、解答题17.(1)0;(2)-3.【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乘方的意义,平方根、立方根定义,以及乘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原式=3-6-解析:(1)0;(2)-3.【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乘方的意义,平方根、立方根定义,以及乘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原式=3-6-(-3)=3-6+3=0;(2)原式= -1+(-8)×18-(-3)×(-13)=-1-1-1=-3.故答案为(1)0;(2)-3.【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涉及立方根、平方根、乘方运算,掌握实数的运算顺序是关键.十八、解答题18.(1)±5;(2)13【分析】(1)将已知两式相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可得结果;(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①,②,①+②得:,即,∴;(2)解析:(1)±5;(2)13【分析】(1)将已知两式相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225a b +=,可得结果;(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22a b +=()()2212a b a b ⎡⎤++-⎣⎦,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1)∵215a ab +=①,210b ab +=②,①+②得:22225a b ab ++=,即()225a b +=,∴5a b +=±;(2)∵1a b -=,∴22a b +=()()2212a b a b ⎡⎤++-⎣⎦=()221512⎡⎤±+⎣⎦=1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式应用,熟练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式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十九、解答题19.BAC ,垂直的定义,180°,BA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已知证明∠BAD ,即,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证明:∵(已知),∴∠BAC (解析:BAC ,垂直的定义,180°,BA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已知证明∠BAD 180B +∠=︒,即1180BAC B ∠+∠+∠=︒,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证明:∵AB AC ⊥(已知),∴∠BAC 90=︒(垂直的定义).∵130∠=︒,60B ∠=︒(已知),∴1BAC B ∠+∠+∠=180°即∠BAD 180B +∠=︒∴//AD 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BAC ,垂直的定义,180°,BA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定义和平行线的判定,证明∠BAD 180B +∠=︒是解题关键. 二十、解答题20.(1),,;(2)见解析;(3)【分析】(1)先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结合直角坐标系可得出三点坐标;(2)根据平移的特点,分别找到各点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出答案; (3)将△ABC 补全为长方形解析:(1)()4,7,()1,2,()6,4;(2)见解析;(3)192【分析】 (1)先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结合直角坐标系可得出三点坐标;(2)根据平移的特点,分别找到各点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出答案;(3)将△ABC 补全为长方形,然后利用作差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平移后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4,7A ,()11,2B ,()16,4C ;(2)画出平移后三角形111A B C ;(3)1519255322ABC ABE GBC AFC EBGF S S S S S =---=---=长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作图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平移的特点准确作出图形,第三问求解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时候可以先补全,再减去.二十一、解答题21.(1);(2)其平方根为.【分析】(1)根据立方根,算术平方根,无理数的估算即可求出的值;(2)将(1)题求出的值代入,求出值之后再求出平方根.【详解】解:(1)由题得..又,解析:(1)3,5,6a b c =-==;(2)其平方根为4±.【分析】(1)根据立方根,算术平方根,无理数的估算即可求出,,a b c 的值;(2)将(1)题求出的值代入922a b c -+,求出值之后再求出平方根. 【详解】解:(1)由题得318,219a b +=--=.3,5a b ∴=-=. 364349<6437∴<.6c ∴=.3,5,6a b c ∴=-==.(2)当3,5,6a b c =-==时,()99223561622a b c -+=⨯--+⨯=. ∴其平方根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平方根,无理数的估算.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十二、解答题22.(1)可以以正方形一边为长方形的长,在其邻边上截取长为15cm 的线段作为宽即可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2)不能,理由见解析.【解析】(1)解:设面积为400cm2的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a cm∴解析:(1)可以以正方形一边为长方形的长,在其邻边上截取长为15cm 的线段作为宽即可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2)不能,理由见解析.【解析】(1)解:设面积为400cm 2的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a cm∴a 2=400又∵a >0∴a =20又∵要裁出的长方形面积为300cm 2∴若以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长方形的长,则长方形的宽为:300÷20=15(cm )∴可以以正方形一边为长方形的长,在其邻边上截取长为15cm 的线段作为宽即可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2)∵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3:2∴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 cm ,则宽为2x cm∴6x 2=300∴x 2=50又∵x >0∴x=∴长方形纸片的长为又∵(2=450>202即:>20∴小丽不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二十三、解答题23.(1)见解析;(2)10°;(3)【分析】(1)过点E 作EF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结合已知条件,得出即可证明;(2)过点E 作HE ∥CD ,设 由(1)得AB ∥CD解析:(1)见解析;(2)10°;(3)18015α︒-【分析】(1)过点E 作EF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CDE DEF ∠=∠结合已知条件180DEB ABE CDE ∠+∠-∠=︒,得出180,FEB ABE ∠+∠=︒即可证明;(2)过点E 作HE ∥CD ,设,,GEF x FEB EFB y ∠=∠=∠= 由(1)得AB ∥CD ,则AB ∥CD ∥HE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0,DEF D EFB y ∠=∠+∠=︒+再由EG 平分DEB ∠,得出,DEG GEB GEF FEB x y ∠=∠=∠+∠=+则2DEF DEG GEF x y ∠=∠+∠=+,则可列出关于x 和y 的方程,即可求得x ,即GEF ∠的度数;(3)过点N 作NP ∥CD ,过点M 作QM ∥CD ,由(1)得AB ∥CD ,则NP ∥CD ∥AB ∥QM ,根据14CDM CDE ∠=∠和CDM α∠=,得出3,MDE α∠=根据CD ∥PN ∥QM ,DE ∥NB ,得出,PND CDM DMQ α∠=∠=∠=3,EDM BNM α∠=∠=即4,BNP α∠=根据NP ∥AB ,得出4,PNB ABN α∠=∠=再由14ABN ABE ∠=∠,得出16,ABM α∠=由AB ∥QM ,得出18016,QMB α∠=︒-因为NMB NMQ QMB ∠=∠+∠,代入α的式子即可求出BMN ∠.【详解】(1)过点E 作EF ∥CD ,如图,∵EF ∥CD ,∴,CDE DEF ∠=∠∴,DEB CDE DEB DEF FEB ∠-∠=∠-∠=∠∵180DEB ABE CDE ∠+∠-∠=︒,∴180,FEB ABE ∠+∠=︒∴EF ∥AB ,∴CD ∥AB ;(2)过点E 作HE ∥CD ,如图,设,,GEF x FEB EFB y ∠=∠=∠=由(1)得AB ∥CD ,则AB ∥CD ∥HE ,∴20,,D DEH HEF EFB y ∠=∠=︒∠=∠=∴20,DEF DEH HEF D EFB y ∠=∠+∠=∠+∠=︒+又∵EG 平分DEB ∠,∴,DEG GEB GEF FEB x y ∠=∠=∠+∠=+∴2,DEF DEG GEF x y x x y ∠=∠+∠=++=+即220,x y y +=︒+解得:10,x =︒即10GEF ∠=︒;(3)过点N 作NP ∥CD ,过点M 作QM ∥CD ,如图,由(1)得AB ∥CD ,则NP ∥CD ∥AB ∥QM ,∵NP ∥CD ,CD ∥QM ,,CDM α∠=∴PND CDM DMQ α∠=∠=∠=,又∵14CDM CDE ∠=∠, ∴33,MDE CDM α∠=∠=∵//BN DE ,∴3,MDE BNM α∠=∠=∴34,PNB PND BNM ααα∠=∠+∠=+=又∵PN ∥AB ,∴4,PNB NBA α∠=∠= ∵14ABN ABE ∠=∠, ∴44416,ABM ABN αα∠=∠=⨯=又∵AB ∥QM ,∴180,ABM QMB ∠+∠=︒∴18018016,QMB ABM α∠=︒-∠=︒-∴1801618015NMB NMQ QMB ααα∠=∠+∠=+︒-=-.【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构造相等的角,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来计算和推导角之间的关系.二十四、解答题24.(1)15°;150°;(2)67.5°;(3)30°或90°或12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板的角的度数解答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3)分当B解析:(1)15°;150°;(2)67.5°;(3)30°或90°或12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板的角的度数解答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3)分当BC∥DE时,当BC∥EF时,当BC∥DF时,三种情况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1)作EI∥PQ,如图,∵PQ∥MN,则PQ∥EI∥MN,∴∠α=∠DEI,∠IEA=∠BAC,∴∠DEA=∠α+∠BAC,∴α= DEA -∠BAC=60°-45°=15°,∵E、C、A三点共线,∴∠β=180°-∠DFE=180°-30°=150°;故答案为:15°;150°;(2)∵PQ∥MN,∴∠GEF=∠CAB=45°,∴∠FGQ=45°+30°=75°,∵GH,FH分别平分∠FGQ和∠GFA,∴∠FGH=37.5°,∠GFH=75°,∴∠FHG=180°-37.5°-75°=67.5°;(3)当BC∥DE时,如图1,∵∠D=∠C=90 ,∴AC∥DF,∴∠CAE=∠DFE=30°,∴∠BAM+∠BAC=∠MAE+∠CAE,∠BAM=∠MAE+∠CAE-∠BAC=45°+30°-45°=30°;当BC∥EF时,如图2,此时∠BAE=∠ABC=45°,∴∠BAM=∠BAE+∠EAM=45°+45°=90°;当BC∥DF时,如图3,此时,AC∥DE,∠CAN=∠DEG=15°,∴∠BAM=∠MAN-∠CAN-∠BAC=180°-15°-45°=120°.综上所述,∠BAM的度数为30°或90°或12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性质和判定: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理清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二十五、解答题25.(1)60°;(2)15°;(3)30°或15°【分析】(1)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即可得出结论;(2)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得出结论;(3)分和两种情况求解即可得解析:(1)60°;(2)15°;(3)30°或15°【分析】(1)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90CAN ∠=︒,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FD ∠,即可得出结论;(3)分90DAF ∠=︒和90AFD ∠=︒两种情况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MN GH ,180ACB NAC ∴∠+∠=︒,90ACB ∠=︒,90CAN ∴∠=︒,30BAC ∠=︒,9060BAN BAC ∴∠=︒-∠=︒;(2)由(1)知,60BAN ∠=︒,45EDF ∠=︒,18075AFD BAN EDF ∴∠=︒-∠-∠=︒,90DFE ∠=︒,15AFE DFE AFD ∴∠=∠-∠=︒;(3)当90DAF ∠=︒时,如图3,由(1)知,60BAN ∠=︒,30FAN DAF BAN ∴∠=∠-∠=︒;当90AFD ∠=︒时,如图4,90DFE ∠=︒,∴点A ,E 重合,45EDF ∠=︒,45DAF ∴∠=︒,由(1)知,60BAN ∠=︒,15FAN BAN DAF ∴∠=∠-∠=︒,即当以A 、D 、F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FAN ∠度数为30或15︒.【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和差的计算,求出60BAN ∠=︒是解本题的关键.。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压轴题 解答题试题及答案解答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压轴题 解答题试题及答案解答一、解答题1.先化简,再求值:(a -1)(2a +1)+(1+a )(1-a ),其中a =2.2.己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21x y k x y +=⎧⎨+=-⎩的解互为相反数,求k 的值。
3.分解因式:(1)3222x x y xy -+;(2)2296(1)(1)x x y y -+++; (3)()214(1)m m m -+-.4.(1)已知2(1)()2x x x y ---=,求222x y xy +-的值. (2)已知等腰△ABC 的三边长为,,a b c ,其中,a b 满足:a 2+b 2=6a+12b-45,求△ABC 的周长.5.如图,已知AB ∥CD , 12∠=∠,BE 与CF 平行吗?6.因式分解:(1)2()4()a x y x y ---(2)2242x x -+- (3)2616a a --7.(知识回顾):如图①,在△ABC 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我们知道∠A +∠B +∠C =180°.如图②,在△ABC 中,点D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则∠ACD 为△ABC 的一个外角.请写出∠ACD 与∠A 、∠B 的关系,直接填空:∠ACD = .(初步运用):如图③,点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延长线上一点.(1)若∠A =70°,∠DBC =150°,则∠ACB = °.(直接写出答案)(2)若∠A =70°,则∠DBC +∠ECB = °.(直接写出答案)(拓展延伸):如图④,点D 、E 分别是四边形ABPC 的边AB 、AC 延长线上一点. (1)若∠A =70°,∠P =150°,则∠DBP +∠ECP = °.(请说明理由)(2)分别作∠DBP 和∠ECP 的平分线,交于点O ,如图⑤,若∠O =40°,求出∠A 和∠P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分别作∠DBP 和∠ECP 的平分线BM 、CN ,如图⑥,若∠A =∠P ,求证:BM ∥CN .8.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1)画出△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 1B 1C 1;(2)图中AC 与A 1C 1的关系是:_____.(3)画出△ABC 的AB 边上的高CD ;垂足是D ;(4)图中△ABC 的面积是_____.9.已知关于x 的方程3m x +=的解满足325x y a x y a-=-⎧⎨+=⎩,若15y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0.已和,如图,BE 平分∠ABC ,∠1=∠2,请说明∠AED =∠C .根据提示填空.∵BE 平分∠ABC (已知)∴∠1=∠3,( ) 又∵∠1=∠2,(已知)∴ =∠2,( )∴ ∥ ,( )∴∠AED = .( )11.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 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 平移,使点C 变换为点D ,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E 、F . (1)在图中请画出△ABC 平移后得到的△EFD ;(2)在图中画出△ABC 的AB 边上的高CH ;(3)△ABC 的面积为_______.12.分解因式(1)321025a a a ++;(2)(1)(2)6t t ++- .13.如图,已知:点A C 、、B 不在同一条直线,ADBE . (1)求证:180B C A ∠+∠-∠=︒.(2)如图②,AQ BQ 、分别为DAC EB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试探究C ∠与AQB ∠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在(2)的前提下,且有AC QB ,直线AQ BC 、交于点P ,QP PB ⊥,请直接写出::DAC ACB CBE ∠∠∠=______________.14.(问题背景)(1)如图1的图形我们把它称为“8字形”,请说理证明∠A+∠B=∠C+∠D(简单应用)(2)如图2,AP、CP分别平分∠BAD、∠BCD,若∠ABC=28°,∠ADC=20°,求∠P的度数(可直接使用问题(1)中的结论)(问题探究)(3)如图3,直线BP平分∠ABC的外角∠FBC,DP平分∠ADC的外角∠ADE,若∠A=30°,∠C=18°,则∠P的度数为(拓展延伸)(4)在图4中,若设∠C =x ,∠B =y ,∠CAP =14∠CAB ,∠CDP =14∠CDB ,试问∠P 与∠C 、∠B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用x 、y 表示∠P )(5)在图5中,BP 平分∠ABC ,DP 平分∠ADC 的外角∠ADE ,猜想∠P 与∠A 、∠C 的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15.已知关于x,y 的方程组260250x y x y mx +-=⎧⎨-++=⎩(1)请直接写出方程260x y +-=的所有正整数解(2)若方程组的解满足x+y=0,求m 的值(3)无论实数m 取何值,方程x -2y+mx+5=0总有一个固定的解,请直接写出这个解?16.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54526x y ax by -=⎧⎨+=-⎩与2348x y ax by +=-⎧⎨-=⎩有相同的解,求a 、b 的值.17.如图,CD ⊥AB ,EF ⊥AB ,垂足分别为D 、F ,∠1=∠2,若∠A =65°,∠B =45°,求∠AGD 的度数.18.计算:(1)2x 3y •(﹣2xy )+(﹣2x 2y )2;(2)(2a +b )(b ﹣2a )﹣(a ﹣3b )2.19.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被两条与边平行的线段EF ,GH 分割成四个小长方形,EF 与GH 交于点P ,设BF 长为a ,BG 长为b ,△GBF 的周长为m ,(1)①用含a ,b ,m 的式子表示GF 的长为 ;②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长方形EPHD 的面积为 ;(2)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例如在图1,△ABC 中,∠ABC=900,则222AB BC AC +=,请用上述知识解决下列问题:①写出a ,b ,m 满足的等式 ;②若m=1,求长方形EPHD 的面积;③当m 满足什么条件时,长方形EPHD 的面积是一个常数?20.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外角都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的一半. (1)求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2)求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1.a 2-a ,2【分析】分别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和平方差公式计算每一项,再合并同类项,然后把a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计算即可.【详解】解:(a-1)(2a+1)+(1+a)(1-a)=2a2-a-1+1-a2= a2-a,当a=2时,原式=22-2=2.【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代数式求值,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k=1【分析】方程组两方程相加得出x+y=13k-,根据x与y互为相反数得到x+y=0,求出k的值即可.【详解】解:221x y kx y+=⎧⎨+=-⎩①②,①+②得:3(x+y)=k-1,即x+y=1 3k-,由题意得:x+y=0,即13k-=0,解得:k=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及相反数的性质,两个方程相加得到3(x+y)=k-1是解题的关键.3.(1)x(x-y)2;(2)(3x-y-1)2;(3)(m-1)(m+2)(m-2).【分析】(1)首先提公因式x,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即可分解;(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3)首先提公因式(m-1)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即可分解.【详解】解:(1)原式=x(x2-2xy+y2)=x(x-y)2;(2)原式=(3x)2-2×(3x)(y+1)+(y+1)2=(3x-y-1)2;(3)原式=(m-1)(m2-4)=(m-1)(m+2)(m-2).【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将式子分解彻底是解题关键.4.(1)2;(2)15.【分析】(1)先化简条件,再把求值的代数式变形,整体代入即可,(2)利用两个非负数之和为0的性质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后分类讨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 2(1)()2x x x y ---=,222,x x x y ∴--+=2,y x ∴-=2222222()2 2.2222x y x xy y y x xy +-+-∴-==== (2) a 2+b 2=6a+12b-45,226912360,a a b b ∴-++-+=22(3)(6)0,a b ∴-+-=3,6,a b ∴==当3a =为腰时,三角形不存在,当6b =为腰时,三角形三边分别为:6,6,3,∴ △ABC 的周长为:1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代数式的求值,熟练整体代入的方法,同时考查非负数之和为零的性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5.见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C BCD ∠=∠,再根据角的和差得出EBC BCF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详解】//BE CF ,理由如下:∵//AB CD∴ABC B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12ABC BCD ∠-∠=∠-∠即EBC BCF ∠=∠∴//BE 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6.(1)()(2)(2)x y a a -+-;(2)22(1)x --;(3)(2)(8)a a +-【分析】(1)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因式分解;(2)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3)直接利用2(x+p)(x+q)x +(p+q)x+pq =公式因式分解. 【详解】解:(1)2()4()a x y x y ---()2()4x y a =--()(2)(2)x y a a =-+-(2)2242x x -+-()2221x x =--+22(1)x =--(3)2616a a --(2)(8)a a =+-【点睛】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几种常见的方法,主要考查运算能力.7.知识回顾:∠A+∠B ;初步运用:(1)80;(2)250;拓展延伸:(1)220;(2)∠A 和∠P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P =∠A+80°,理由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知识回顾: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解.初步运用:(1)根据知识与回顾可求出∠DBC 度数,进而求得∠ACB 度数;(2)已知∠A 度数,即可求得∠ABC+∠ACB 度数,进而求得∠DBC+∠ECB 度数. 拓展延伸:(1)连接AP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DBP =∠BAP+∠APB ,∠ECP =∠CAP+∠APC , 得到∠DBP+∠ECP =∠BAC+∠BPC ,已知∠BAC =70°,∠BPC =150°,即可求得∠DBP+∠ECP 度数;(2)如图⑤,设∠DBO =x ,∠OCE =y ,则∠OBP =∠DBO =x ,∠PCO =∠OCE =y , 由(1)同理得:x+y =∠A+∠O ,2x+2y =∠A+∠P ,即可求出∠A 和∠P 之间的数量关系; (3)如图,延长BP 交CN 于点Q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DBP =2∠MBP ,∠ECP =2∠NCP ,且∠DBP+∠ECP =∠A+∠BPC ,∠A =∠BPC ,得到∠BPC =∠MBP+∠NCP ,因为∠BPC =∠PQC+∠NCP ,证得∠MBP =∠PQC ,进而得到BM ∥CN .【详解】知识回顾:∵∠ACD+∠ACB =180°,∠A+∠B+∠ACB =180°,∴∠ACD =∠A+∠B ;故答案为:∠A+∠B ;初步运用:(1)∵∠DBC =∠A+∠ACB ,∠A =70°,∠DBC =150°,∴∠ACB =∠DBC ﹣∠A =150°﹣70°=80°;故答案为:80;(2)∵∠A =70°,∴∠ABC+∠ACB =110°,∴∠DBC+∠ECB=360°﹣110°=250°,故答案为:250;拓展延伸:(1)如图④,连接AP,∵∠DBP=∠BAP+∠APB,∠ECP=∠CAP+∠APC,∴∠DBP+∠ECP=∠BAP+∠APB+∠CAP+∠APC=∠BAC+∠BPC,∵∠BAC=70°,∠BPC=150°,∴∠DBP+∠ECP=∠BAC+∠BPC=70°+150°=220°,故答案为:220;(2)∠A和∠P之间的数量关系是:∠P=∠A+80°,理由是:如图⑤,设∠DBO=x,∠OCE=y,则∠OBP=∠DBO=x,∠PCO=∠OCE=y,由(1)同理得:x+y=∠A+∠O,2x+2y=∠A+∠P,2∠A+2∠O=∠A+∠P,∵∠O=40°,∴∠P=∠A+80°;(3)证明:如图,延长BP交CN于点Q,∵BM平分∠DBP,CN平分∠ECP,∴∠DBP=2∠MBP,∠ECP=2∠NCP,∵∠DBP+∠ECP=∠A+∠BPC,∠A=∠BPC,∴2∠MBP+2∠NCP=∠A+∠BPC=2∠BPC,∴∠BPC=∠MBP+∠NCP,∵∠BPC=∠PQC+∠NCP,∴∠MBP=∠PQC,∴BM∥CN.【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360°;三角形外角性质定理,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角平分线定义,根据角平分线定义证明;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8.(1)画图见解析;(2)平行且相等;(3)画图见解析;(4)8【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 、B 、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的对应点A 1、B 1、C 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3)延长AB ,作出AB 的高CD 即可;(4)利用△ABC 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如图所示,(2)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C 与A 1C 1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3)如图所示,(4)△ABC 的面积=5×7-12×7×5-12×7×2-12×5×1=8. 9.21m -<<【分析】先解方程组325x y a x y a -=-⎧⎨+=⎩,消去a 用含x 的式子表示y,再将x=3-m 代入y 中,从而得到用含m 的式子表示y,在根据15y -<<,解关于m 的不等式组,求出m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325x y a x y a -=-⎧⎨+=⎩①②,①5⨯+②得6315x y -=即25y x =-③ 由3m x +=得3x m =-,代入③得,12y m =-又因为15y -<<,则1125m -<-<,解得21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时需要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10.角平分线的定义,∠3,等量代换,DE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1=∠3,再根据等量代换,得出∠3=∠2,最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结论.【详解】证明:∵BE 平分∠ABC (已知)∴∠1=∠3 ( 角平分线的定义)又∵∠1=∠2(已知)∴∠3=∠2 ( 等量代换)∴DE ∥BC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D =∠C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时注意: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1.(1)见详解;(2)见详解;(3)152. 【分析】(1)按要求作图即可;(2)按要求作图即可;(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 和CH 的长即可得出面积.【详解】(1)△EFD 如图所示, ;(2)CH 如图所示,;(3)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3+635221+25∴S △ABC =12×AB ×CH=12×35515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移作图,勾股定理,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2.(1)()25a a +;(2)()()41t t +-. 【分析】(1)首先利用提公因式法,提出a ,再利用公式法,即可分解因式;(2)首先将两个多项式的乘积展开,合并同类项后,再利用十字相乘法即可分解因式.【详解】解:(1)()()23221025=10255a a a a a a a a ++++=+; (2)()()22(1)(2)6=3263441t t t t t t t t ++-++-=+-=+-. 【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难度不大,是中考的常考点,熟练掌握分解因式的方法是顺利解题的关键.13.(1)见详解;(2)2180C AQB ∠+∠=︒;(3)1:2:2【分析】(1)过点C 作CF AD ,则//BE CF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 (2)过点Q 作QM AD ,则//BE QM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1()2AQE CBE CAD ∠=∠-∠,再结合(1)的结论即可得出答案; (3)由(2)的结论可得出12CAD CBE ∠=∠,又因为QP PB ⊥,因此180CBE CAD ∠+∠=︒,联立即可求出两角的度数,再结合(1)的结论可得出ACB ∠的度数,再求答案即可.【详解】解:(1)过点C 作CF AD ,则//BE CF ,∵//CF AD BE∴,180,ACF A BCF B ACF BCF C ∠=∠∠=︒-∠∠+∠=∠∴180180180B C A BCF C ACF C C ∠+∠-∠=︒-∠+∠-∠=-∠+∠=︒ (2)过点Q 作QM AD ,则//BE QM ,∵QM AD ,//BE QM∴,AQM NAD BQM EBQ ∠=∠∠=∠∵AQ BQ 、分别为DAC EB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11,22NAD CAD EBQ CBE ∠=∠∠=∠ ∴1()2ABQ BQM AQM CBE CAD ∠=∠-∠=∠-∠ ∵180()1802C CBE AD AQB ∠=︒-∠-∠=︒-∠ ∴2180C AQB ∠+∠=︒(3)∵//AC QB ∴11,22AQB CAP CAD ACP PBQ CBE ∠=∠=∠∠=∠=∠ ∴11801802ACB ACP CBE ∠=︒-∠=︒-∠ ∵2180C AQB ∠+∠=︒ ∴12CAD CBE ∠=∠ ∵QP PB ⊥∴180CBE CAD ∠+∠=︒∴60,120CAD CBE ∠=︒∠=︒ ∴11801202ACB CBE ∠=︒-∠=︒ ∴::60:120:1201:2:2DAC ACB CBE ∠∠∠=︒︒︒=.故答案为:1:2:2.【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此题的关键是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找准角与角之间的关系.14.(1)证明见解析;(2)24°;(3)24°;(4)∠P=34x+14y ;(5)∠P=180()2A C ︒-∠+∠ 【分析】 (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对顶角相等,即可证得∠A+∠B=∠C+∠D(2)由(1)的结论得:∠BCP+∠P=∠BAP+∠ABC ①,∠PAD+∠P=∠PCD+∠ADC ②,将两个式子相加,已知AP 、CP 分别平分∠BAD 、∠BCD ,可得∠BAP=∠PAD ,∠BCP=∠PCD ,可证得∠P=12(∠ABC+∠ADC),即可求出∠P 度数. (3)已知直线BP 平分∠ABC 的外角∠FBC ,DP 平分∠ADC 的外角∠ADE ,可得∠1=∠2,∠3=∠4,由(1)的结论得:∠C+180°-∠3=∠P+180°-∠1,∠A+∠4=∠P+∠2,两式相加即可求出∠P 的度数.(4)由(1)的结论得:14∠CAB+∠C=∠P+14∠CDB ,34∠CAB+∠P=∠B+34∠CDB ,第一个式子乘以3,得到的式子减去第二个式子即可得出用x 、y 表示∠P(5)延长AB 交DP 于点F ,标注出∠1,∠2,∠3,∠4,由(1)的结论得:∠A+2∠1=∠C+180°-2∠3,其中根据对顶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以及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1=∠PBF=180°-∠BFP-∠P=180°-(∠A+∠3)-∠P ,代入∠A+2∠1=∠C+180°-2∠3,即可得出∠P 与∠A 、∠C 的关系.【详解】(1)如图1,∠A+∠B+∠AOB=∠C+∠D+∠COD=180°∵∠AOB=∠COD∴∠A+∠B=∠C+∠D(2)∵AP、CP分别平分∠BAD、∠BCD∴∠BAP=∠PAD,∠BCP=∠PCD,由(1)的结论得:∠BCP+∠P=∠BAP+∠ABC①,∠PAD+∠P=∠PCD+∠ADC②①+②,得2∠P+∠PAD+∠BCP=∠BAP+∠ABC +∠PCD+∠ADC∴∠P=12(∠ABC+∠ADC)∴∠ABC=28°,∠ADC=20°∴∠P=12(28°+20°)∴∠P=24°故答案为:24°(3)∵如图3,直线BP平分∠ABC的外角∠FBC,DP平分∠ADC的外角∠ADE,∴∠1=∠2,∠3=∠4由(1)的结论得:∠C+180°-∠3=∠P+180°-∠1①,∠A+∠4=∠P+∠2②①+②,得∠C+180°-∠3+∠A+∠4=∠P+180°-∠1+∠P+∠2∴30°+18°=2∠P∴∠P=24°故答案为:24°(4)由(1)的结论得:14∠CAB+∠C=∠P+14∠CDB①,34∠CAB+∠P=∠B+34∠CDB②①×3,得34∠CAB+3∠C=3∠P+34∠CDB③②-③,得∠P-3x=y-3∠P∴∠P=34x+14y故答案为:∠P=34x+14y(5)如图5所示,延长AB交DP于点F由(1)的结论得:∠A+2∠1=∠C+180°-2∠3∵∠1=∠PBF=180°-∠BFP-∠P=180°-(∠A+∠3)-∠P ∴∠A+360°-2∠A-2∠3-2∠P=∠C+180°-2∠3解得:∠P=180()2A C︒-∠+∠故答案为:∠P=180()2A C︒-∠+∠【点睛】本题是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相等,三角形任一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等知识点,本题是典型的拓展延伸题,一般第一问得出基本结论,后面的问题将基本结论作为解题基础,进行拓展延伸.15.(1)24,21x xy y==⎧⎧⎨⎨==⎩⎩(2)-136(3)2.5xy=⎧⎨=⎩【解析】分析:(1)先对方程变形为x=6-2y,然后可带入数值求解;(2)把已知的x+y=0和方程x+2y-6=0组合成方程组,求解方程组的解,然后代入方程x-2y+mx+5=0即可求m的值;(3)方程整理后,根据无论m如何变化,二元一次方程组总有一个固定的解,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1)∵x+2y-6=0∴x=6-2y当y=1时,x=4,当y=2时,x=2∴24,21 x xy y==⎧⎧⎨⎨==⎩⎩(2)根据题意,把x+y=6和x+2y-6=0构成方程组为:6260 x yx y+=⎧⎨+-=⎩和解得66 xy=-⎧⎨=⎩把66xy=-⎧⎨=⎩代入x-2y+mx+5=0,解得m=13 6 -(3)∵无论实数m取何值,方程x-2y+mx+5=0总有一个固定的解,∴x=0时,m的值与题目无关∴y=2.5∴2.5 xy=⎧⎨=⎩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对方程组中的方程灵活变形,构成可解方程是解题关键,有一定的难度,合理选择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解题是关键.16.149299 ab⎧=⎪⎪⎨⎪=⎪⎩【分析】因为两个方程组有相同的解,故只需把两个方程组中不含未知数和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别组成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再代入另一组方程组即可.【详解】354526x y ax by -=⎧⎨+=-⎩①③ 和2348x y ax by +=-⎧⎨-=⎩②④ 解:联立①②得:35234x y x y -=⎧⎨+=-⎩ 解得:12x y =⎧⎨=-⎩将12x y =⎧⎨=-⎩代入③④得:4102628a b a b -=-⎧⎨+=⎩解得:149299a b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17.70°【分析】由CD ⊥AB ,EF ⊥AB 可得出∠CDF=∠EFB=90°,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CD ∥EF ,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DCB=∠1,结合∠1=∠2可得出∠DCB=∠2,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DG ∥BC ,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ADG 的度数,在△ADG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AGD 的度数.【详解】解:∵CD ⊥AB ,EF ⊥AB ,∴∠CDF =∠EFB =90°,∴CD ∥EF ,∴∠DCB =∠1.∵∠1=∠2,∴∠DCB =∠2,∴DG ∥BC ,∴∠ADG =∠B =45°.又∵在△ADG 中,∠A =65°,∠ADG =45°,∴∠AGD =180°﹣∠A ﹣∠ADG =7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DG 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8.(1)0;(2)﹣5a 2+6ab ﹣8b 2.【分析】(1)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合并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平方出根是,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原式=﹣4x 4y 2+4x 4y 2=0;(2)原式=﹣4a 2+b 2﹣(a 2﹣6ab +9b 2)=﹣4a 2+b 2﹣a 2+6ab ﹣9b 2=﹣5a 2+6ab ﹣8b 2.【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及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9.(1)①m a b --;②1a b ab --+;(2)①22220m ma mb ab --+=;②12;③m=1 【分析】(1)①直接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即可;②根据BF 长为a ,BG 长为b ,表示出EP ,PH 的长,根据求长方形EPHD 的面积;(2)①直接根据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表示出a ,b ,m 之间的关系式;②根据线段之间的关系利用勾股定理求出长方形EPHD 的面积的值;③结合①的结论和②的作法即可求解.【详解】(1)①∵BF 长为a ,BG 长为b ,△GBF 的周长为m ,∴GF m a b =--,故答案为:m a b --;②∵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 ,∴AB=BC=1,∵BF 长为a ,BG 长为b ,∴AG=1-b ,FC=1-a ,∴EP=AG=1-b ,PH=FC=1-a ,∴长方形EPHD 的面积为:(1)(1)1a b a b ab --=--+,故答案为:1a b ab --+;(2)①△ABC 中,∠ABC=90°,则222AB BC AC +=,∴在△GBF 中, GF m a b =--,∴()222m a b a b --=+,化简得,22220m ma mb ab --+=故答案为:22220m ma mb ab --+=;②∵BF=a ,GB=b ,∴FC=1-a ,AG=1-b ,在Rt △GBF 中,22222GF BF BG a b ==+=+,∵Rt △GBF 的周长为1, ∴1BF BG GF a b ++=+=即1a b =--,即222212(()b a b a b a +=-+++),整理得12220a b ab --+= ∴12a b ab +-=, ∴矩形EPHD 的面积••S PH EP FC AG ==()()11a b =--1a b ab =--+11122=-=. ③由①得: 22220m ma mb ab --+=, ∴212ab ma mb m =+-. ∴矩形EPHD 的面积••S PH EP FC AG == ()()11a b =--1a b ab =--+2112ma mb a m b +-=--+ ()()211121m a m m b =--+-+, ∴要使长方形EPHD 的面积是一个常数,只有m=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特殊性质和勾股定理,根据正方形的特殊性质和勾股定理推出22220m ma mb ab --+=是解题的关键.20.(1)这个多边形是六边形;(2)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20°.【分析】(1)先设内角为x ,根据题意可得:外角为12x ,根据相邻内角和外角的关系可得:,x +12x =180°,从而解得:x =120°,即外角等于60°,根据外角和等于360°可得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360 60=6,(2)先设内角为x,根据题意可得:外角为12x,根据相邻内角和外角的关系可得:,x+12x=180°,从而解得内角:x=120°,内角和=(6﹣2)×180°=720°.【详解】(1)设内角为x,则外角为12x,由题意得,x+12x =180°,解得:x=120°, 12x=6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360 60=6,答:这个多边形是六边形,(2)设内角为x,则外角为12x,由题意得: x+12x =180°,解得:x=120°,答: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20度.内角和=(6﹣2)×180°=7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多边形内角和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外角的关系以及多边形内角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Windows Server 2003的_________版本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主要用作服务器,提供各种常见的网络功能,如:文件服务、打印服务、通信服务、Web服务等。
2.通过查看_________列表文件,可以确认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是否与一台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兼容。
3.在检测软件兼容性时,需要在winnt32.exe命令后附加的参数为_________ 。
4.Windows Server 2003支持的文件系统格式有:FAT、FAT32和_________。
5.在Windows Server 2003中,_________ 文件系统格式支持文件加密。
参考答案: 1.答案:标准 2. 答案:硬件兼容性 3. 答案:checkupgradeonly 4. 答案:NTFS 5. 答案:NTFS6.为了能够实现网络通信,管理员需要为计算机上的网卡等网络设备设置TCP/IP参数,包括:_________ 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
7.在安装硬件设备时,一般需要同时安装这个设备的_________程序,该程序一般由硬件设备的开发厂商提供。
8. 对于_________的硬件设备,Windows Server 2003能够自动检测并进行安装。
9. 对于_________ 的硬件设备,只能由用户手工安装。
10. 如果希望重新使用一个被禁用的设备,应该对该设备的执行_________ 的操作。
6. 答案:IP7. 答案:驱动8. 答案:即插即用9. 答案:非即插即用 10. 答案:启用11. 在工作组中,每台计算机均把自己的资源信息和安全信息存放在本地的 _________数据库中。
12. 在工作组中的一台计算机上所创建的用户账户,被称为_________用户账户。
13. 在网络中工作、使用网络资源的人被称为_________。
14. 如果一个员工长时间不工作,那么为安全起见,管理员应该将他的用户帐户_________。
15. 在一个工作组中,每台Windows计算机的内置_________帐户能够在本地计算机的SAM数据库中创建并管理本地用户帐户。
16. 在Windows计算机上不能对文件实施共享,而只能对_________实施共享。
17. 管理员在对文件夹实施共享之后,必须设置_________,这样才能保证用户访问共享文件夹的安全。
18. 当创建共享文件夹时,如果在它的共享名的后面附加一个_________符号,那么当用户通过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时将看不到这个共享文件夹。
19. 如果共享了一个文件夹,那么该文件夹的默认共享权限是:_________组对该文件夹的访问权限为“读”。
20. 在客户机上,访问共享文件夹资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网络邻居、UNC路径和_________ 。
11. 答案:SAM或安全账户管理 12. 答案:本地或本机 13. 答案:用户 14. 答案:禁用 15. 答案:管理员或Administrator 16. 答案:文件夹 17. 答案:权限 18. 答案:$ 19. 答案:Everyone 20. 答案:映射网络驱动器21. 通过对打印机设置_________ ,可以限制用户使用打印机。
22. _________ 服务器用于对打印设备进行管理并为网络用户提供打印功能。
23. 在网络中,执行打印工作的物理设备称为 _________。
24. 通常情况下,为计算机分配IP地址的方法有两种:_________分配和自动分配。
25. 如果希望一台DHCP客户机总是获取一个固定的IP地址,那么可以在DHCP服务器上为其设置_________ 。
26. 为了向用户提供完全合格域名(FQDN)的解析功能,需要在网络中安装并配置服务器。
27. DNS服务器支持_________向查询,即:将DNS客户机请求的完全合格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
28. DNS服务器支持_________向查询,即:将DNS客户机请求的IP地址解析为对应的完全合格域名。
29. 在网络中,实现为计算机自动分配IP地址的服务,叫做_________服务。
30. 在网络中,为IP数据包实现寻址和路由功能的设备,称作_________。
21. 答案:权限 22. 答案:打印 23. 答案:打印设备 24. 答案:手工 25. 答案:保留 26. 答案:DNS 27. 答案:正 28. 答案:反 29. 答案:DHCP 30. 答案:路由器31. 如果一台计算机被配置为WINS客户机后,则它自动采用_________型节点进行NetBIOS名称解析。
32. 在网络中,为用户提供远程访问的服务,叫做_________服务。
33. 安装了_________服务的计算机被称为“远程访问服务器”,由它提供对远程访问的支持,接受用户的远程访问。
34. 一台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的远程访问服务器主要支持两种远程访问连接类型,即:_________连接和VPN连接。
35. 一个Windows域树中,第一个域被称为_________域。
36. 在一个Windows域森林中,第一个域被称为:_________ 。
37. 在一个Windows域森林中,森林根域的名字又被作为_________的名字。
38. 在一个域中,由所有计算机共享的安全数据库被称为:_________ 数据库。
39. 在一个Windows域中创建的用户账户被称为_________ 用户账户。
40. 一个用户可以使用域用户帐户在域中的计算机上登录到域,他的身份验证由域控制器检查 _________数据库来完成。
41. 在一个Windows域中,组帐户的类型有两种:_________组和通讯组。
31. 答案:H 32. 答案:远程访问 33. 答案:远程访问 34. 答案:拨号 35. 答案:树根 36. 答案:森林根 37. 答案:森林根域 38. 答案:活动目录 39. 答案:域 40. 答案:活动目录 41. 答案:安全二、单项选择题1. 用户()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多套Windows操作系统。
A. 可以 B. 不可以2. 目前常用的服务器端网络操作系统有:()。
A. Windows 2.0 B. DOS C. Windows3.1 D. Windows Server 20033. 用户可以利用()命令检测用户计算机是否能够正确地与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通信。
A. Ntbackup B. Ping C. Dcpromo D. Gpupdate4. 在一台Windows计算机上,输入()命令来查看网卡MAC地址。
A. nbtstat -n B. ipconfig /all C. ipconfig /displaydns D. ipconfig /flushdns5. 管理员可以随时释放自动获取的IP地址租约,操作命令为:()。
A. ipconfig /renew B. ipconfig /flushdns C. nbtstat –c D. ipconfig /release6. 管理员可以在DHCP客户机上手工对IP地址租约进行更新,操作命令为:()。
A. nbtstat –c B. ipconfig /release C. ipconfig /renew D. ipconfig /flushdns7. 如果一个DHCP客户机找不到DHCP服务器,那么它会给自己临时分配一个网络ID号为()的IP地址。
A. 10.0.0.0B. 127.0.0.0C. 131.107.0.0D. 169.254.0.08. 当一个DHCP客户机租用的IP地址期限超过了租约的()时,DHCP客户机会自动向为其提供IP地址的DHCP服务器发送DHCPREQUEST广播数据包,以便要求继续租用原来的IP地址。
A. 30% B. 50% C. 70%D.90%9. 在安装DHCP服务器之前,必须保证这台计算机具有()的IP参数. A.静态的 B. 动态的10. 在多个网络中实现DHCP服务的方法有:()。
A.设置IP地址排除 B.设置子网掩码 C.设置RFC1542路由器 D.设置IP地址保留11. 在同一台DHCP服务器上,针对同一个网络ID号能够建立()个作用域。
A. 1 B. 2 C.3 D. 多12. 如果希望局域网1中的DHCP服务器为局域网2中的DHCP客户机分配IP地址,则需要在局域网2中配置()。
. A. 远程访问服务 B. DNS服务 C. WINS代理 D. DHCP中继代理13. 当DNS服务器收到DNS客户机查询IP地址的请求后,如果自己无法解析,那么会把这个请求送给(),继续进行查询。
A.DHCP服务器 B.Internet上的根DNS服务器 C.邮件服务器 D.打印服务器14. 在Internet上,广泛使用()来标识计算机。
A.P节点 B.NetBIOS名 C.域名 D.完全合格域名1.在安装一个硬件设备时为什么需要安装驱动程序?答:在安装一个硬件设备时,需要安装这个设备的驱动程序。
安装驱动程序的目的是通过它把操作系统访问硬件设备的指令信息转换成该硬件设备可以识别的指令信息,从而实现硬件设备的管理。
2.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对硬件设备执行“返回驱动程序”的操作?能否对打印机驱动程序执行这种操作?答:如果对一个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执行了升级的操作后发生了故障,那么需要对该硬件设备执行“返回驱动程序”的操作,这会使硬件设备重新使用原有的驱动程序。
可以对调制解调器执行“返回驱动程序”的操作。
3.如果希望在不拔掉即插即用设备的情况下暂时停止使用这个设备,那么采用直接卸载该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如果不可行的话,如何实现这个目的?答:不可行。
由于这个设备为即插即用设备,因此,虽然卸载了该设备的驱动程序,但是由于该设备没有与计算机断开连接,那么当计算机重新启动时,操作系统会自动检测到该设备,为该设备安装驱动程序并且自动启用该设备。
解决办法:可以禁用该设备。
4.什么是“驱动程序签名”?为什么需要禁止用户安装没有经过微软驱动程序签名的设备?答:一个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如果通过了微软公司测试,则可以获得微软公司的数字签名,以表明该设备可以在Windows Server 2003环境中正常工作而不会引起系统的崩溃。
如果一个用户在计算机上随意安装没有经过微软公司签名的硬件设备,有可能导致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崩溃,所以应该禁止用户安装没有经过驱动程序签名的设备。
5.工作组有什么特点?答:(1)在工作组中,每台计算机都把自己的资源信息、用户帐户信息与安全信息存放在各自的SAM(Security Accounts Manager,安全帐户管理器)数据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