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作品读书心得
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
![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994c8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4.png)
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物种起源读后感1忙碌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既离不开竞争,也离不开合作。
在当今这个社会里,也许还有不少数人认为,竞争与合作是对冤家,根本无法相结合从而达到良好效果。
我觉得此观点是错误的,应该说竞争与合作永远是紧密相连的一对联体兄弟,他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互动关系。
竞争能使人激发动力,增强活力;而合作呢?则能使人友好相处,团结协作。
马克思说过,协作能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还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
只要既竞争有合作,我们才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实现双赢。
物种起源读后感2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更加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仅是说大自然,我们人类的生活亦是如此。
达尔文的著作不仅使生物学和人类学发生了革命,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在世界的位置的看法。
他经过多年的探究、搜索事实,思考问题,再加上耐心的记录、总结,从而写成科学巨著。
从这部书中,我不仅看到生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大自然的奥秘,更看到了令我敬佩的科学精神,那是达尔文身上的遇到难题不放弃、永不放弃的坚持,对科研的执着,以及严谨、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些都源于他对科学的热爱。
读罢这篇文章,我对科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而我更要学习达尔文的科学精神与品格。
马克思说:“在攀登科学的山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岩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是的,探索科学是一件艰苦的事业,但发现与探索科学的过程又是充满无穷乐趣的。
而这乐趣又吸引科学家们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人们发现科学,在科学世界里探索,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征服自然,更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让人们更好的生活,让社会更和谐。
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阐释了生物的进化原理,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
现在,聪明的人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各种技术中,使方便、快捷的节奏悄然进入人们生活中。
《物种起源》的读后感(6篇)
![《物种起源》的读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0b44c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4.png)
《物种起》的(精选6篇)《物种起》的(精选6篇)。
《物种起》的(篇1)缓缓地,我翻开书的扉页,扑面而来的书香让我心神一荡,竟不自觉地任由那怡然缠绻的墨香带着我踏入书中,展开了一场生命的旅行。
与《物种起》的初相识,于一次偶尔的时机。
我在书店寻找课上所需要的辅导书,却意外地被它奇特的封面所吸引。
本只是单纯的好奇,却在翻开书页后,深深被它平实而又蕴含深意的文字牵引住了思绪,爱不释手,难以忘怀。
这场直触心灵的邂逅,导致我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了它。
怀着一种忠诚的心情,我期待着进展一场难忘的生命探访之旅。
夜,我端坐在书桌旁,小心翼翼地翻开书的扉页,紧紧追随着达尔文的脚步,开场了一场奇妙的探究旅程。
咦,原来远古的动物和如今是不同的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一直以来的残酷法那么,而远古的动物为了在大自然中存活下去,早在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中进展了屡次变异,在生物进化中,不具有有利变异的物种逐渐____,具有有利变异的物种那么被选择保存下来。
有利变异的物种在积年累月的进化中形成新的物种,最终便成了如今的物种,这就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告诉我们的生命的真谛,他所出版的《物种起》沉重地打击了统治神权的根基,从反动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的真理,有失人类尊严。
可达尔文却没有屈从于世俗的言论,仍执着的追寻着他所坚持的真理,他所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彻底摧毁了所谓的唯心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他的学说,在人类历史上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我恋恋不舍地看完好本书的最后一个字,仍意犹未尽,合上书,我仰躺在椅子上,不由陷入沉思,到底是谁创造了生命?而动物又是在何种情况下进展了变异?达尔文并没有在书中详细说明,我也不得而知。
可达尔文却在5 年的环球航行中,在对动植物和地质构造等进展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后,得出了如是的结论“我完全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所谓同属的物种都是另一个普通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裔,正如任何一个物种的世所公认的变种乃是那个物种的后裔一样,而且,我还相信自然选择是变异的最重要的、虽然不是唯一的途径。
物种起源感悟简单(精选8篇)
![物种起源感悟简单(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43ad1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f.png)
物种起源感悟简单(精选8篇)物种起源感悟简单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物种起源感悟简单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物种起源感悟简单供你选择借鉴。
物种起源感悟简单篇1随着科学与哲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世界及人的主体性,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题。
例如生命的起源究竟是什么?人及世界上各物种在进化中是否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如果有,它同客观决定的力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谁也解释不清楚但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达尔文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由简单的生命单位演变而来,但最初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呢?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事实是达尔文认为它们是被创造的。
在阅读当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结论,大概意思就是,他在经过类比以后得出结论,所有在地球上的有机生物都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原始生命,而这个原始生命则是“被吹了一口气”而来的。
这与圣经里创世记里讲到人是因上帝吹了一口气而得到生命的写法有点相似。
达尔文主义的理论是逻辑推理。
也就是说自然的选择与进化只是通过推理的论据来表达,是一种逻辑上的顺延。
事实上,生物改变并不一定是按这种推理进行的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是科学的假设。
达尔文证明自己理论的证据是缺乏说服力的,只能解释一些不寻常的现象。
他却由这些特例推广到普遍进化,因而只能是特殊基础上的假设。
的确,达尔文的理论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如果生物真是由一个物种向另一种物种进化而来,那么必定存在物种间的过渡类型。
可是为什么我们所发现的化石中却几乎找不到这样的证据?如果生物的进化真的是长时间的逐渐变化,那么从单细胞又如何产生出复杂多样的动物门类呢?从同一个祖先那里又如何进化出多种不同基因组合的物种呢?为什么大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几乎所有动物的“门”同时在地层中出现呢?理论的最终思想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推理只能用在动物界,然而达尔文却把这种理论强加给人类社会……他忽视了人和动物的智力在空间上的差距……人类的大脑思维是三维的,而动物的思维是二维的,从动物要想过渡到人类,首先智力要过渡到三维,但是二维的事物是不能过度到三维事物的,就像二维空间几何图形要变成三维立体图形一样,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达尔文和当时的科学家却忽略了这个致命的关键!物种起源感悟简单篇2科学是神秘的,也是美丽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读书心得和感想11篇
![达尔文《物种起源》读书心得和感想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d04dc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7a.png)
达尔文《物种起源》读书心得和感想11篇达尔文《物种起源》读书心得和感想 (1) 这本书揭示了骑士文学的荒唐,但又妙趣横生,有几个情节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在风车大战中,他看到了田野的风车,于是立即回到了骑士小说里,给他的随从说:“在征险方面你是外行,他们是巨人,我的机会来了,如果你害怕,就靠边儿站,我去同他们展开殊死搏斗。
”说完便向他那空虚的夫人祷告了几句,风车那么大,他显得那么小,风一吹,他被风车甩出了十几里远,可怜的堂吉诃德,牙还被打掉了好几颗!“去年的雀巢,今年没有鸟。
我过去是疯子,如今头脑已经清醒。
我曾经是拉曼查的堂吉诃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几哈诺。
但愿我的悔悟和真诚能够换回诸位以前对我的尊重。
”这在他生命的终点似乎是所谓的清醒,但更像是他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这包含了一生的辛酸与凄凉,讽刺又无奈。
公爵家的女仆一时戏言唱出的词句竟成了堂吉诃德的真实写照,而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前所未有的清晰残酷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果说堂吉诃德的存在与他本身是一出悲剧,那么他临终前的清醒则是对于我们所有人的悲哀。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黑暗时代”。
人们丧失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权利与欲望,堂吉诃德的行动也反映了他不安于平凡闲暇的生活,他的理想虽然荒诞可笑,但他为了理想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失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坚持理想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
达尔文《物种起源》读书心得和感想 (2) 假日,我阅读了2本书,其中有一本给我印象最深,那本书叫《女生日记》,这是一部以校园和家庭为题材给小学生的成长小说,也是写给家长老师的一部有关儿童教育的书。
《女生日记》里面描写了一个小女孩,他的名字叫冉东阳。
他有一个非常好的爸爸妈妈,但也有些奇怪。
她考试前,她爸爸妈妈不把她关在屋子里,让她复习,反而带她出去玩,带她出去逛街。
当她遇到了困难时,爸爸妈妈总会尽力,帮他一起解决。
当她成绩考得差时,爸爸妈妈一点都不会骂她打她,还去安慰她,鼓励她让她加油。
冉东阳还有许多很好的老师。
物种起源读后感(通用5篇)
![物种起源读后感(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ad10b96c175f0e7cd137cd.png)
物种起源读后感(通用5篇)物种起源读后感1 《物种起源》这本书几乎无人不知,但读起来真的不好“读”,不知道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还是原著的确如此,总之读不通、读不顺、读不懂。
我受到查理芒格“普世智慧”的指引,按照查理·芒格的理论该书应该属于“硬科学”范畴的,再加上《物种起源》这本书的伟大性,是一本真真正正“改变人类”的巨作,带着一份对巨著膜拜敬畏之心,翻开了这本“连思索加写作”用了近27年的作品。
《物种起源》核心理论之一:由于自然选择仅能通过累积微小的、连续的、有利的变异来起作用。
换言之,自然界会保留物种微小的、连续的、有利的变异。
这种有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的变异为了适应环境,得以生存。
“适者生存”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大道理。
今天想说说,“适者生存”的背后理论:自然界最终保留了那些微小的、持续的、有利的变异。
这也就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公司或组织,都会因为“生存竞争”而需要不断地、持续的进行自我精进,或者称为“自我进化”,这种精进、进化是微小的、持续的,不是巨变的,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或公司组织的学习、进步、自我完善、自我优化是依赖于点点滴滴的改进来开展的,而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
不要小看每一点滴的学习和积累,从当下事、小事开始,集中精力的去做好,保持一份匠人精神,心平气和,不急于求成的投入与付出,一定会迎来“自然选择”的“生存的适者”。
有一种观点,我们每一个人出生后,并没有完成自我的进化,虽然从生理上携带了父母的基因,但这并不是自我的完整基因,还需要后天的学习、进步、精进、完善来实现自我的进化,最终形成自己的最完整优势基因,直至个人生命终止,才能停止自我进化,把自我完整基因传给后代。
想想所有的公司、组织也是一样的,注册成立了以后,还需要持续的经营、改革、改进来完成组织的生存发展。
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特别强调了变异的过程是微小的、连续的,这就是说,我们不断地自律、学习、精进;组织持续的优化、调整、改革这一切都是潜移默化、永无休止的,不能够停歇。
达尔文《物种起源》读后感(精选5篇)
![达尔文《物种起源》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0e13f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b.png)
达尔文《物种起源》读后感(精选5篇)达尔文《物种起源》读后感(精选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但是还是没有什么思路的话,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达尔文《物种起源》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达尔文《物种起源》读后感(精选篇1)一百七十年前,贝格乐号乘风破浪,向美洲进发。
当一位青年踏上美洲大陆,生物学的新大陆也渐渐向人们敞开。
一百七十年后,《物种起源》已获得了不朽的殊荣。
从翔实的案例考察到对地质、物种分类的研究,从遗传、变异、选择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以其不畏权威的勇气和严谨谦逊的学术态度,揭开了科学与社会新的一页,成为生物学史上启明星式的人物。
如今,《物种起源》对于我们还有什么价值呢?我合上书,陷入深深的思考。
诚然,它为我们如今的生命科学研究指明了一个前进的方向,但它所揭示的自然法则,无时无刻不在规约着自然界中的一切。
人,作为自然界的成员,理应遵守已被我们认识的自然法则。
然而,人类果真是自然律法的遵守者吗?在达尔文时代,工业革命已经结束,但工业文明的乌云尚未笼罩整个世界。
达尔文在讨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时曾写到:“人类只为自己的利益而进行选择,而‘自然’则只为被它保护的生物本身的利益而进行选择……‘自然’的产物所表现出来的技巧要比人类的产物的技巧更加高明……它静悄悄地进行着极度缓慢的工作。
”在达尔文笔下,“自然”仿佛公正的母亲,平等地给予她的所有的孩子生存的权利。
然而,“自然”最得意的杰作——-人类,却在几百甚至几十年内不断越过自然法则“公正”的边界,残食“母亲”的血肉。
正如纪录片《海洋》中说:“生物用了几百万年时间,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然而我们人类,在发展的短短历史之中,却将不可动摇的大自然的平衡破坏殆尽。
”在利益的驱使下,成百上千的鲨鱼被割鳍活生生地抛入海中,数以万计的鸟儿因失去家园而病死、饿死。
物种,已不再是如达尔文所说的“和谐、渐进地演变”,而是时时面临着绝灭的危险。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10篇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ea3e2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c.png)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10篇《物种起源》读书心得1《物种起源》是出自于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之手的伟大作品之一,他用自己的神思妙笔,撰写了这本家喻户晓的著作,以带着神秘色彩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生物进化论,使我明白了世间万物的“平衡”之道!首先,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达尔文与他的《物种起源》吧!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文名:truncatnlesRobertDarwin,(1809–1882),出生于普雷斯顿,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最伟大的生物学家、博物学家之一,进化论的奠基人。
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
在《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物种起源》,英文名为:TheOriginofSpecies。
是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859年11月24日。
该书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著作,其中的观点大多数为当今的科学界普遍接受。
在该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他使用自己在1830年代环球科学考察中积累的资料,达尔文试图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天择)和人工选择(人择)的方式实现的。
在《物种起源》这本书里,达尔文用一句句令人信服的话,表现了他追求真理,想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理论的决心。
在书中,他有过着重的描写:生物胚胎间,人、鸡、猪、蛙、龟、鱼等的早期胚胎很相似,这表明它们十分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还有地理的分布:在大体相似的气候,如南美洲、非洲、澳洲都位于南半球,具有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可是生物类型彼此差别很大,或者是说在有些地区,如非洲(或南美洲)内部各地气候条件很大,但那里的生物类型却彼此相似!而生物可分成门、纲、目、科、属、种六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可每一层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类似、相同点!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了解到了与科学有关的有趣内容,还让我有了许许多多的联想呢!当我读过《物种起源》后,第一个在脑海里产生的联想,那便是——世间万物的“平衡”。
(完整)《物种起源》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完整)《物种起源》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b57cc5f111f18583d05afb.png)
《物种起源》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物种起源》读后感《物种起源》读后感《物种起源》是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著作,该书可以说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著作,其中的观点大多数为当今的科学界普遍接受。
在该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达尔文在1831年参加了英国派遣的贝格尔号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后,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
本书语言平实,采用了叙述性的、论证举例性的口吻,没有文学语言的那种夸张与华丽,更多的是自然科学所必备的精准与严谨,以清晰的脉络向读者讲述作者心中关于“物种起源”的一切。
达尔文自己把《物种起源》称为“一部长篇争辩",它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
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作者利用古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比较解剖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他在环球旅行和研究家养动植物时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论证了现存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由一个或几个原始类型逐渐进化而来的,揭示出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证明了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真正动因。
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变异和遗传、生存竞争和选择等。
变异是选择的原材料,在生存竞争中,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趋于绝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则被选择保留下来。
有利变异在种内经过一代代选择的长期积累形成新的物种,生物就是这样通过自然选择逐渐进化的。
虽然达尔文在完成《物种起源》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这并没有影响他要完成该书的决心。
不过,如果达尔文知道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的实验,就不会在遗传问题上陷入绝境了。
孟德尔在1865年就已经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生物遗传并不融合,而是以基因为单位分离地传递,随机地组合。
因此,只要群体足够大,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一个遗传性状就不会消失。
物种起源读后感(精选8篇)
![物种起源读后感(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0c9b1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2.png)
物种起源读后感(精选8篇)物种起源读后感(精选8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种起源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种起源读后感篇1《物种起源》这本书几乎无人不知,但读起来真的不好“读”,不知道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还是原著的确如此,总之读不通、读不顺、读不懂。
我受到查理芒格“普世智慧”的指引,按照查理·芒格的理论该书应该属于“硬科学”范畴的,再加上《物种起源》这本书的伟大性,是一本真真正正“改变人类”的巨作,带着一份对巨著膜拜敬畏之心,翻开了这本“连思索加写作”用了近27年的作品。
《物种起源》核心理论之一:由于自然选择仅能通过累积微小的、连续的、有利的变异来起作用。
换言之,自然界会保留物种微小的、连续的、有利的变异。
这种有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的变异为了适应环境,得以生存。
“适者生存”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大道理。
今天想说说,“适者生存”的背后理论:自然界最终保留了那些微小的、持续的、有利的变异。
这也就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公司或组织,都会因为“生存竞争”而需要不断地、持续的进行自我精进,或者称为“自我进化”,这种精进、进化是微小的、持续的,不是巨变的,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或公司组织的学习、进步、自我完善、自我优化是依赖于点点滴滴的改进来开展的,而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
不要小看每一点滴的学习和积累,从当下事、小事开始,集中精力的去做好,保持一份匠人精神,心平气和,不急于求成的投入与付出,一定会迎来“自然选择”的“生存的适者”。
有一种观点,我们每一个人出生后,并没有完成自我的进化,虽然从生理上携带了父母的基因,但这并不是自我的完整基因,还需要后天的学习、进步、精进、完善来实现自我的进化,最终形成自己的最完整优势基因,直至个人生命终止,才能停止自我进化,把自我完整基因传给后代。
想想所有的公司、组织也是一样的,注册成立了以后,还需要持续的经营、改革、改进来完成组织的生存发展。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体会(汇编21篇)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体会(汇编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b0f64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b.png)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1篇)物种起源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1篇)物种起源读书心得体会篇1《物种起源》可谓一部影响人类科学进展进程的绝世经典,早就渴望拜读一番。
最终盼到了寒假,使我得以有暇一睹科学巨人留给人类的这本百年巨著的风采。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以丰富的讨论资料,严谨的科学论述,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引人入胜的文笔,向全人类庄重宣告了物种进展的宏大理论进化论。
在此之前,人类有关物种进展的熟悉始终覆盖在唯心主义宗教统治的阴霾中。
人们认为类以及地球上的各种生命都是至高无上的神明所制造的,神主导一切!各个物种都是孤立的,其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达尔文本是一位基督教信徒,而他由于偶然的机会发觉了宗教中很多违反现实的东西,于是开头怀疑《圣经》是不是真正的真理。
达尔文是个极为仔细的人,这也是他能抛弃神创论而讨论进化论的重要条件。
在那个年月,违反教会之难,难于上青天。
但乌云遮不住真理的光线;黑暗无法阻拦人类追求真理的脚步。
总有那么一批坚持真理的人,不畏教会等反对组织的压迫,坚持真理,经过几个世纪,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真理最终战胜谬误,人类最终见到了科学的曙光。
达尔文就是这样一个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的人。
然而,科学与唯心的斗争是长期的。
直到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月,有的宗教人士才承认了进化论。
1996年,在生物进化论日趋深化人心的环境下,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不得不转变了教会对达尔文主义的否定态度,教廷不得不抛弃了"上帝制造世界和人类始祖'的信条。
而事实上,如今仍有许多人可见,书籍,使人类告辞愚昧混沌。
读书看似平凡,实际上是人们心灵与古今中外一切民族优秀文化,才智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继承与进展的过程。
她不但能转变人的气质,还能使人树立更为健康人生观度,做一个忠于祖国,尊老爱幼之人,成为一个有仁德,有才智之士。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为人处世。
不辜负苍天给予的生命,成为沧海中不行缺少的一粟。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4d7f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c.png)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物种起源读书心得体会【篇1】我曾今在生物书中见过这本书的名字——《物种起源》,在暑假我读起了这本书,受益匪浅。
有人曾评价这本书说:《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好处重大,影响深远。
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繁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马克思自己在世界嚣嚷的中心所准备的也正是这种革命,差别只在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已。
能与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物种起源》这本书又将是何等的优秀啊。
达尔文是如同马克思一样的革命者。
《物种起源》将一切伟大的自然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物种起源》将自然科学呈此刻我们眼前,将生命的奇特展此刻我们的脑海中;《物种起源》使人们从进化论从此代替神创论,在思想上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物种起源》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石。
达尔文找不到一个合理的遗传机理来解释自然选取。
人们也开始对《物种起源》自然学说产生了质疑,达尔文也在遗传问题上陷入了绝境。
我认为,拉马克主义也好,孟德尔主义也罢,都是达尔文提出的自然学说的补充和理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提出的自然学说,在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我们无法估测的,对生物学界做出的贡献更是让我们望洋兴叹。
《物种起源》也为行为学、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中的传播理论奠定了基础。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最后一部续篇是《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他试图借此扫清假定存在于人与非人动物之间的最后一道障碍──只有人才能表露痛苦、焦虑、悲伤、绝望、欢乐、爱、忠心、恨、愤怒等感情这种认识。
达尔文将对人类面肌和发声的研究与相应的感情状态联系起来,并认为非人动物若表现出相同的面部动作和声音则也表示相似的感情状态。
《物种起源》不仅仅让我学习到了进化学说,其中阐述的适者生存,过度繁殖,遗传变异让我受益匪浅。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体会【篇2】我们在探讨信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有关对进化论的争论,有些人把之当作不争的事实,而有些人则认为其一文不值,有时双方各执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
物种起源读后感
![物种起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fbf3c2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9.png)
物种起源读后感物种起源读后感4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种起源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种起源读后感1然而,科学与唯心的斗争是长期的。
直到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有的宗教人士才承认了进化论。
1996年,在生物进化论日趋深入人心的环境下,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不得不改变了教会对达尔文主义的否定态度,教廷不得不抛弃了“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始祖”的信条。
而事实上,如今仍有很多人否定并驳斥进化论。
我不久前还看到一篇文章,文中仍然以神创论否定进化论。
由此,可想而知,在一百多年前,达尔文要否定残酷的教会的理论是多么的困难。
读此书,让我知道了对待科学一定要认真,对真理,就要百折不挠地坚持。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所体现的认真精神同样值得钦佩。
当他谈论到一些问题时,由于版面的限制,无法进行再多的论述,虽然书中提到的事例已足以证实他的观点,但他仍告诉读者,他在其他的文章中已有或将有对此问题更深入的论证。
我想,对这种问题,能够不敷衍,充分体现了达尔文对科学认真、严谨的态度。
《物种起源》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系统阐述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的生物学著作。
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
该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积累的对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物种起源》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物种起源》读后感-《物种起源》读后感心得体会
![《物种起源》读后感-《物种起源》读后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136f0c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c.png)
《物种起源》读后感-《物种起源》读后感心得体会《物种起源》,这是一部影响人类科学发展进程的绝世经典,一向期望能一睹这本百年巨著的风采,最后有闲暇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一番。
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物种起源》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希望你们喜欢。
《物种起源》读后感【1】我一直对神奇的大自然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达尔文著作的《物种起源》正好满足了我对它的求知欲。
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书中描写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
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
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达尔文把此书命名《物种起源》而不是《生命起源》是有其道理的。
但不幸的是,有许多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它当作生命起源的权威,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进化论这个观点正是出自《物种起源》。
它的出现有其适时的社会、政治、宗教背景。
自十六世纪改教以来,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社会大众对背道的天主教、英国国教等对大众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抗争,带进了人类思想的自我解放,科学研究的风气渐渐成型;同时,唯物论渐渐地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的基础。
所以,进化论成了一个时代的综合产物。
如果仔细地读《物种起源》,我们就会大吃一惊:原来我们过去所“听”来的,大部分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我们对“进化论”所认识的,多是后人“强加”给达尔文的。
甚至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温和陈述都延伸到“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一个阶级和另一个阶级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一个民族消灭另一个民族的社会“进化论”。
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__所接受的理论。
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最后有了人这样的一个次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发现,早于他三千多年前写成的创世记在描写上帝创造生物物种的时候,就已经列出了同样的次序。
物种起源阅读心得感受5篇
![物种起源阅读心得感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a1a46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d.png)
物种起源阅读心得感受5篇达尔文是如同马克思一样的革命者。
《物种起源》将一切伟大的自然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种起源阅读心得感受,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物种起源阅读心得感受1《物种起源》是出自于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之手的伟大作品之一,他用自己的神思妙笔,撰写了这本家喻户晓的著作,以带着神秘色彩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生物进化论,使我明白了世间万物的“平衡”之道!首先,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达尔文与他的《物种起源》吧!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文名:truncatnlesRobertDarwin,(1809–1882),出生于普雷斯顿,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最伟大的生物学家、博物学家之一,进化论的奠基人。
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
在《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物种起源》,英文名为:TheOriginofSpecies。
是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859年11月24日。
该书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著作,其中的观点大多数为当今的科学界普遍接受。
在该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他使用自己在1830年代环球科学考察中积累的资料,达尔文试图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天择)和人工选择(人择)的方式实现的。
在《物种起源》这本书里,达尔文用一句句令人信服的话,表现了他追求真理,想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理论的决心。
在书中,他有过着重的描写:生物胚胎间,人、鸡、猪、蛙、龟、鱼等的早期胚胎很相似,这表明它们十分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物种起源读后感(15篇)
![物种起源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018b3f172ded630a1cb69f.png)
物种起源读后感(15篇):社会问题生物科学读后感物种起源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博物学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物种起源读后感第1篇:《物种起源》,它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
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提高学者,进取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
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达尔文是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医生家庭,父亲想让儿子继承自的衣钵,于是让达尔文进了爱丁堡医学院,但由于达尔文对医学并不感兴趣。
在退学后,父亲又让他进入剑桥学神学,想让他成为一名牧师,但仍因达尔文对此缺乏兴趣,所以也没能从课堂上学到什么。
却在课余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博物学家,从他们那里理解了科学训练,他在博物学上的天赋也得到了这些博物学家的赏识。
在1831年,当植物学家亨斯楼被要求推荐一名年轻的博物学家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航行时,亨斯楼推荐了忘年交达尔文。
因而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
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很多的观察和采集后,经过综合探讨,构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
最终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
最终达尔文成为了一位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并且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作者利用古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形态学和分类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他在环球旅行和研究家养动植物时获得很多第一手材料,论证了现存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由一个或几个原始类型逐渐进化而来的,揭示出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证明了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真正动因。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精选5篇)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309ad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3.png)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精选5篇)物种起源读书心得(精选篇1)生活条件的变化,在引起变异上具有高度的重要性,它既直接作用于体制,又间接影响及生殖系统。
要说变异性在一切条件下都是天赋的和必然的事,大概是不确实的。
遗传和返祖的力量之大小决定着变异是否继续发生。
变异性是由许多未知的法则所支配的,其中相关生长大概最为重要。
对于用插枝、芽接等方法进行暂时繁殖的植物,杂交的重要性是极大的;正因栽培者在那里能够不必顾虑杂种和混种的极度变异性以及杂种的不育性;但是非实生的植物对于我们不甚重要,正因它们的存在只是暂时的。
选取的累积作用,无论是有计划地和迅速地进行的,或者是无意识地和缓慢地但更有效地进行的,都超出这些变化的原因之上,它似乎是最占优势的“力量”。
植物正是在不断变异(有时经过人工的干扰)才发展至今的。
在教会里探讨信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有关对进化论的争论,有些人把之当作不争的事实,而有些人则认为其一文不值,有时双方各执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
但是,大多数参与这一争论的双方都没有读过进化论的经典着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最近我尝试着自己去读一读这本书,读完以后有一点点感受,特此与大家分享。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精选篇2)是谁击破神创论的天空,将世界从上帝的手中挣开;是谁以锐利的双眼,看穿时空的阴霾,寻找物种间的联系与存在;是谁以一句“物竞天择”的呐喊,唤起整个大崛起的时代。
也许隨着时代日显其不足,但传承给后人的,并让后人抚卷感叹的始终是那弥漫在字里行间的对科学的严谨与热爱。
少年顽劣,浪子回头。
达尔文年轻时用他父亲的话说“除打猎、养狗、抓老鼠以外,无所事事”相对他的兄弟姐妹来讲或者用中国父母常讲“别人家的孩子”来说达尔文可算是一事无成的败家子。
可是就是这个常人眼中的败家子却成为英国伟大的科学家、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参加“贝格尔号”舰的全球远航,成为流传后世的的伟大人物,我不禁感叹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
大巧若拙,埋头著书。
物种起源中小学生读书心得5篇
![物种起源中小学生读书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6e7c375fbfc77da369b174.png)
物种起源中小学生读书心得5篇《物种起源》一书在当时的科学界和公众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宗教领袖和维多利亚王朝都非常震惊,人类和动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样的。
然而,达尔文的这一理念仍然对西方社会和思想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也是现代生物学和进化论的基础。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物种起源中小学生读书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物种起源中小学生读书心得(1)《物种起源》是一道享用不尽的“精神盛宴”。
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
今年以来仍居于多家图书榜前列,仍在读者的手上流传着。
在英国伦敦,那一天是很不平凡的一天。
这一天,伦敦众多市民涌向一家书店,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
这本书的第一版1250册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罄。
这本轰动一时的新书就是《物种起源》,它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_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主导思想,即自然选择,必须会被当做科学上的确定真理而为人们所理解。
它有一切伟大的自然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并且在旧有的知识上添加了很多新的东西。
达尔文是本世纪的、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
《物种起源》是世界生物进化很有价值的作品之一,,是一部深切关注生物土地家园的,以灵魂回应灵魂之书。
书的主体部分陈述了生物的变异及相互适应的途径,从家养而变异的知识,因为每种生物产生的个数,远超过其所能生存的个数,所以常引起生存的斗争,于是人生物的任何变异性质,不论其如何微小,只要是在复杂的和特殊的生活状态下有利于它本身的,即将有较佳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
由于坚强的遗传原理,任何被选择的变种,将会繁殖它的新的变异了的类型。
从最古老的单细胞到有着复杂生命结构与思维的人类诞生,在漫长的30多亿年生命行进征程中,形形色色的生物从出生到灭亡,从低等到高等,究竟是何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发展呢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绞尽脑汁,企图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最终都以百思不得其解而告终。
《物种起源》读后感
![《物种起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5aa3a2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1.png)
《物种起源》读后感《物种起源》读后感6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物种起源》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种起源》读后感1在书架上随机取下《物种起源》,尽然有意外之喜:找到了丢拾的购物卡,被当作了书签,在那乖乖地躺着。
象一个无耻的读书人,手里拿着书睡大觉,好表示自己没有丢下书本。
这本《物种起源》,模糊的印象中,好象买了有10年,中间有读过,也是导致这遗失了2年的卡。
要是说起进化论,也能说出几句,可它的细节就一无所知了。
从《圣经》思想看,这个宇宙是有一个创造的主。
传统上的基督徒是极端反对进化论的,他们高吹创造论,好表示自己的信仰是坚固的。
我也是一个基督徒,我信上帝、我信道,自然的我是认可创造论的。
可我不反对进化论。
我认为创造中有进化,进化只不过是创造物中的一种赋予的一种规律,好让生物能有应对自然变化的能力。
这样说吧!创造论是宪法,进化论只是相当于民法或刑法什么的,你的一些思想与观点不能与宪法相冲突。
我的这种观点,是不被正统神学所认可的。
从今天我要精读《物种起源》,真正了解到它说了什么。
我不想犯大多数讲道人的通病,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作出片面的否定。
记得有一次本教会,就有一个最资深(没有之一)的讲道人,在讲到生命的形式时,就否定了佛教的轮回说,在否定中他引用了佛教的说法,可惜他的引用却是错误百出,被“芜湖起源咨询中心”的心理大师刚好听到。
他开始也是一个基督徒,因为疑惑,去深入了解佛教说了什么。
这让他很清楚地看到,基督教的进道人,就是在胡扯,有着王麻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这些内证只能骗取那些无知的人,当然也包括那些很坚信的人了……仅把几句废话写在前面,好表示我要用心去阅读这本书了!算是开读这本书的缘起吧!《物种起源》读后感2在读了《物种起源》以后,给我感触最深的便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的,无论是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其他的动物、植物世界里,都在演绎着这一“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种起源》作品读书心得《物种起源》作品读书心得1今日,我读了《物种起源》,这本书是达尔文写的。
是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着作。
《物种起源》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品,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本书中详细描述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
《物种起源》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
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
在这本书中达尔文的观点是遗传变异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这点我十分同意他的想法。
生物有进化,物种也有变化,本不是达尔文首先发现的;进化学说,也不是达尔文创立的,在他以前已有着漫长的历史。
可是达尔文加上他观察所得的新材料,总结和发展了进化学说,提高了它的科学性,彻底击毁了科学思想界中的宗教统治,建立了生物学的真正基础。
在解释万物及生命起源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靠信心来理解的,也既是说,都是信仰。
要理解不相信上帝的信仰,应当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信仰里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
我认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很适合我们中小学生阅读,我们还应当学习达尔文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物种起源》作品读书心得2“姐姐,你们家的幸福树长得怎样样了?”“好着呢!还育出了‘小宝宝’呢!”“天哪!”我发出了一连串的怪叫。
其实,之前我和姐姐买了两盆“幸福树”是送给妈妈的节日礼物!可惜我不是一个好的“花匠”,幸福树枯萎了!我请教了姐姐这位大世界的“花匠”一些小诀窍。
房间里传来了我们的对话:“姐,你就说说呗!你怎样把幸福树培育得这么好?有啥诀窍就传授给我点吧!”“嗯,好吧!”说完便丢给我一本书《物种起源》。
咦?这是什么意思啊!不教我就不教呗!打什么哑谜呀!姐姐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说:“你看看就明白了!”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可是我看了几行就迷上了这本书。
这本《物种起源》是著名的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写的。
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两个理论:首先,他认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较早期、较原始的形式演变而来;其次,他认为生物演变是经过自然选择而来。
突然,我看到上头有一行字:把取出蛋清和蛋黄后的碎蛋壳放置在花木植穴的四周,能供给花木根部很多养分,对花木生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咦?我家的“幸福树”不是正缺少营养吗?于是,我照做了!第二天早上,我顶着两个熊猫眼看了看枯萎的幸福树。
突然,我的双眼射出了一道光芒,我惊奇地发现“幸福树”的“腰板儿”十分挺拔!可叶子还是那焉焉的样儿,但这可不是一口吃个大胖子的事情,得慢慢来。
突然,我发现旁边的蛋壳没有了光泽,仅仅残留的一滴蛋清也被吸收完了!怪不得那杆儿挺得不得了,还散发着一股股灵气,有一种大自然的味道。
也许那办法真的有效!我连续放了几天的蛋壳儿,幸福树满满的“活”了过来,我幸福地触摸着它的枝叶,呼吸着它刚刚制造好的氧气,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之后,我们家还养了“爬蔓”“金心吊兰”等植物,都用了这种“蛋壳疗法”来为他们“治病”!对于世间一切生物来说,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怎样样?“科学藏在花草中”,名副其实吧!《物种起源》作品读书心得3我看的这本书,是讲了达尔文的一些故事和一些物种进化和万物怎样来的的事。
很久以前的时候人们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万物,直到一个天才的诞生,他就是“达尔文”!达尔文,确定了世间的万物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在一开始,地球是上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每个微生物各变化成一个物种,还有一些是原先的一个物种变异(进化)成一个新物种,那么变异是怎样产生的呢?那得说到生物的一种神奇的功能“遗传”,达尔文说:“生物的变异并不是一生下来立刻就能变成那个样貌,而是经过遗传,把变异的样貌一代一代地累积下来,变成最终的样貌。
”你在看到的各种马,可能就是一种马进化出来的,还有,最早的长颈鹿脖子并不是那么长,而是长颈鹿想吃树上的叶子给一点一点给拉长的。
看完这本书,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
《物种起源》作品读书心得4我们在探讨信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有关对进化论的争论,有些人把之当作不争的事实,而有些人则认为其一文不值,有时双方各执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
可是,大多数参与这一争论的双方都没有读过进化论的经典着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我在尝试着读这一本书,那些有意无意的争论我能从那里明白许多!首先:什么是生命的起源?这是这本书最为基础的一个问题。
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该书中描述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
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
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
但不幸的是,有许多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它当作生命起源的权威,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达尔文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由简单的生命单位演变而来,但最初的生命是怎样来的呢?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事实是达尔文认为它们是被创造的。
在这本书里,我发现这样一个结论,大概意思就是,他在经过类比以后得出结论,所有在地球上的有机生物都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原始生命,而这个原始生命则是"被吹了一口气"而来的。
这与圣经里创世记里讲到人是因上帝吹了一口气而得到生命的写法有点相似。
相信上帝是违背科学和理性吗?达尔文得出了上帝是生命起源的结论,这是发自内心的信仰,还是一个不得已的结论,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常听说诸如"相信上帝是不科学的"或"科学已经否定了上帝"之类的话,但这些话本身不必须就是科学的,至少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商酌的。
正如达尔文一样,我们会思索、探讨最初的起源的问题,但如果不承认有上帝的话,将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人们往往会不得不以很不科学的方法来解决。
在解释生命起源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靠信心来理解的,也既是说,都是信仰。
要理解不相信上帝的信仰,应当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信仰里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
这也许是为什么许多现代科学的奠基人,诸如牛顿、伽利略、法拉第、爱因斯坦、及达尔文等等,都相信上帝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不相信上帝的自由,但要用科学和理性来作为这些事的依据那里有似乎有些牵强吧!《物种起源》作品读书心得5我一向对神奇的大自然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达尔文著作的《物种起源》正好满足了我对大自然的求知欲。
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书中描述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
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
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达尔文把此书命名《物种起源》而不是《生命起源》是有其道理的。
但不幸的是,有许多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它当作生命起源的权威,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进化论这个观点正是出自《物种起源》。
它的出现有其适时的社会、政治、宗教背景。
自十六世纪改教以来,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社会大众对背道的天主教、英国国教等对大众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抗争,带进了人类思想的自我解放,科学研究的风气渐渐成型;同时,唯物论渐渐地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的基础。
所以,进化论成了一个时代的综合产物。
如果仔细地读《物种起源》,我们就会大吃一惊:原先我们过去所“听”来的,大部分可是是“道听途说”而已;我们对“进化论”所认识的,多是后人“强加”给达尔文的。
甚至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温和陈述都延伸到“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一个阶级和另一个阶级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一个民族消灭另一个民族的社会“进化论”。
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所理解的理论。
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最终有了人这样的一个次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发现,早于他三千多年前写成的创世记在描述上帝创造生物物种的时候,就已经列出了同样的次序。
科学是神秘的,也是美丽的。
它既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又是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
从我们学习的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力学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蒸汽机的发明,到我们熟悉的因特网技术、基因工程,这些科学理论的诞生与应用都促进了社会的礼貌与提高,也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精神世界。
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更加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仅是说大自然,我们人类的生活亦是如此。
达尔文的著作不仅仅使生物学和人类学发生了革命,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在世界的位置的看法。
经过多年的探究、搜索事实,思考问题,再加上耐心的记录、总结,从而写成科学巨著。
从这部书中,我不仅仅看到生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大自然的奥秘,更看到了令我敬佩的科学精神,那是达尔文身上的遇到难题不放弃、永不放弃的坚持,对科研的执着,以及严谨、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些都源于他对科学的热爱。
读罢这篇*,我对科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而我更要学习达尔文的科学精神与品格。
马克思说:“在攀登科学的山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仅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岩壁攀登的人,才有期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是的,探索科学是一件艰苦的事业,但发现与探索科学的过程又是充满无穷乐趣的。
而这乐趣又吸引科学家们不断探索,不断提高。
人们发现科学,在科学世界里探索,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征服自然,更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让人们更好的生活,让社会更和谐。
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仅阐释了生物的进化原理,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
此刻,聪明的人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各种技术中,使方便、快捷的节奏悄然进入人们生活中。
高铁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缩短了人们间的距离。
袁隆平克服重重困难研究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短缺的问题;钱学森历尽千辛万苦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增强了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吴孟超将毕生的时间都入到肝胆外科的研究中,至今未离开手术台,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他们热爱科学研究,不畏辛苦,为人类造福。
然而,在充斥着利益的现代社会,有些人利用科学,用高科技研制有毒化学试剂加入食品中,试图谋取暴利。
假烟、假酒早已屡见不鲜,爽口的饮料中有塑化剂,美味的饭菜加入了地沟油、苏丹红。
入股额大家都利用科学,用于满足自身的欲望,不研究他人、社会,那还不如回到古代,回到没有危害到人们健康的时代里。
想到那里,真想告诉大家要正确对待科学。
我期望每个人都能热爱生活以正确的态度对科学。
热爱科学,是让它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
所以,让我们热爱科学,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执着坚持的精神徜徉在科学的海洋中,让我们享受发现与探索的乐趣,让科学为我们创造完美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