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与决策题库
博弈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博弈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e1957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4.png)
博弈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博弈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博弈论中,参与者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进行决策,这种博弈被称为:A. 完全信息博弈B. 不完全信息博弈C. 零和博弈D. 非零和博弈答案:B2.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A. 所有参与者都获得最大收益的状态B. 至少有一个参与者能获得更大收益的状态C. 没有参与者能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来获得更大收益的状态D. 所有参与者都获得相同收益的状态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博弈论中的策略类型?A. 纯策略B. 混合策略C. 随机策略D. 确定性策略答案:D4.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指的是:A. 参与者合作可以获得最优结果B. 参与者背叛可以获得最优结果C. 参与者合作可以获得次优结果,但背叛可以获得最优结果D. 参与者背叛可以获得次优结果,但合作可以获得最优结果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博弈论中的基本概念?A. 参与者B. 策略C. 收益D. 概率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博弈论,并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博弈论是研究具有冲突和合作特征的决策者之间互动的数学理论。
在实际生活中,博弈论的一个例子是拍卖。
在拍卖中,买家(参与者)需要决定出价(策略)以赢得商品(收益),同时考虑其他买家的出价策略。
2. 描述纳什均衡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它在博弈论中如此重要。
答案:纳什均衡是指在非合作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并且考虑到其他参与者的策略选择时,没有参与者能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来获得更大的收益。
纳什均衡在博弈论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种预测参与者行为的方法,即在均衡状态下,参与者没有动机去改变他们的策略。
3. 什么是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答案:完全信息博弈是指所有参与者都完全知道博弈的结构和其他参与者的收益函数。
而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至少有一个参与者对博弈的结构或其它参与者的收益函数不完全了解。
国开电大博弈与决策(重庆)测验四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博弈与决策(重庆)测验四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258d1011ca300a7c3904c.png)
题目1.信息是博弈的筹码,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2.“私人信息”的存在才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出现,就是指某些行为人拥有但另一些行为人不拥有的信息。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3.在法律上,当某人A授权某人B代表A从事某种活动时,就发生了“委托—代理”关系。
其中A是“代理人”,B是“委托人”。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4.在信息经济学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常被称为“委托人”,就是知情者;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被称作“代理人”,就是不知情者。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5.博弈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也可以采取某些办法,比如契约或者某种条件,区别不同类型的交易对象,这是信号甄别问题。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6.“柠檬市场”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首先提出。
对
错
【答案】:错。
大学博弈论试题及答案
![大学博弈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abee6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5.png)
大学博弈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博弈论中,非合作博弈是指:A. 参与者之间可以达成协议B. 参与者之间不能达成协议C. 参与者之间必须达成协议D. 参与者之间只能通过合作达到目标答案:B2.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一种情况,即:A. 所有参与者都处于最优策略B. 至少有一个参与者处于非最优策略C. 所有参与者都处于非最优策略D. 至少有一个参与者可以单方面改变策略以获得更好的结果答案:A3. 囚徒困境中,如果两个参与者都选择合作,那么:A. 他们都将获得最大收益B. 他们都将获得最小收益C. 他们都将获得中等收益D. 他们中的一个将获得最大收益,另一个获得最小收益答案:C4. 零和博弈是指:A. 一个参与者的收益等于另一个参与者的损失B. 参与者的总收益为零C. 参与者的总损失为零D. 参与者的总收益和总损失相等答案:B5. 在博弈论中,策略是指:A. 参与者的行动计划B. 参与者的收益C. 参与者的损失D. 参与者的支付结构答案:A6. 博弈论中的“混合策略”是指:A. 参与者随机选择策略B. 参与者总是选择相同的策略C. 参与者的策略是固定的D. 参与者的策略是预先确定的答案:A7. 博弈论中的“支配策略”是指:A. 无论对手选择什么策略,都是最优的策略B. 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是最优的策略C. 只有在对手选择特定策略时才是最优的策略D. 参与者总是选择的策略答案:A8. 博弈论中的“重复博弈”是指:A. 博弈只进行一次B. 博弈进行多次,但每次都是独立的C. 博弈进行多次,且参与者的记忆会影响后续决策D. 博弈进行多次,但参与者不能记住之前的决策答案:C9. 在博弈论中,如果一个策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最优的,那么这个策略被称为:A. 支配策略B. 支配策略的反面C. 支配策略的替代D. 非支配策略答案:B10. 博弈论中的“共同知识”是指:A. 所有参与者都知道的信息B. 只有部分参与者知道的信息C. 参与者之间的秘密D. 参与者之间共享的信念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博弈论中,如果一个策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最优的,那么这个策略被称为________。
博弈对策练习题
![博弈对策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81a94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5.png)
博弈对策练习题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多方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决策的数学理论。
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并且根据其他参与者的策略来进行决策。
为了更好地理解博弈论的概念和原理,以下是一些博弈对策练习题,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该理论。
题目1:假设有两个参与者,参与者A和参与者B。
两个参与者分别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策略X和策略Y。
他们的收益矩阵如下所示:参与者BX Y参与者AX 2,2 0,3Y 3,0 1,1请回答以下问题:1. 如果两个参与者都只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他们应该选择什么策略?2. 如果两个参与者追求最大化两者的总收益,他们应该选择什么策略?3. 是否存在一种策略组合,能够实现两个参与者的最佳利益?题目2:假设有两个参与者,参与者A和参与者B,他们需要同时选择一个数字。
他们可以选择的数字范围是1到10。
如果两个参与者选择的数字之和大于等于15,则参与者A获胜;否则,参与者B获胜。
如果两个参与者选择的数字相同,则为平局。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参与者A和参与者B应该选择什么数字才能使自己的获胜概率最大化?2. 为了增加自己的获胜概率,参与者A应该如何反应参与者B的选择?题目3:假设有三个参与者,参与者A、参与者B和参与者C。
他们需要同时选择一个方向:左侧(L)或右侧(R)。
他们的利益矩阵如下所示:参与者CL R参与者AL 2,2 0,4R 3,1 1,3请回答以下问题:1. 如果每个参与者都只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他们应该选择什么方向?2. 是否存在一种策略组合,能够实现每个参与者的最佳利益?以上是关于博弈对策的练习题。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博弈论中的决策策略与利益的关系。
祝你在博弈中取得好成绩!。
博弈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博弈数学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ee1c4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2.png)
博弈数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博弈论中的基本概念?A. 纳什均衡B. 混合策略C. 马尔可夫链D. 纯策略答案:C2. 在零和博弈中,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参与者的收益总和为零B. 参与者的损失总和为零C. 参与者的总收益为零D. 参与者的总损失为零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博弈论中的策略类型?A. 纯策略B. 混合策略C. 静态策略D. 动态策略答案:D4.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主要说明了什么?A. 合作总是最优选择B. 个体理性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C. 集体理性总是最优选择D. 个体非理性可能导致集体理性答案:B5. 在博弈论中,以下哪个不是纳什均衡的特点?A. 每个参与者都选择了自己的最优策略B. 每个参与者的策略都是对其他参与者策略的最佳响应C. 参与者可以通过改变策略来获得更好的结果D. 所有参与者都达到了自己可能的最大收益答案:C6. 以下哪个是博弈论中的合作博弈?A. 囚徒困境B. 石头剪刀布C. 公共品博弈D. 零和博弈答案:C7. 在博弈论中,哪个术语描述了参与者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A. 沟通博弈B. 非合作博弈C. 同时博弈D. 顺序博弈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博弈论中的结果类型?A. 帕累托效率B. 纳什均衡C. 社会福利最大化D. 个人最优答案:D9. 在博弈论中,以下哪个不是博弈的分类?A. 完全信息博弈B. 不完全信息博弈C. 静态博弈D. 动态博弈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博弈论中的“重复博弈”?A. 参与者只进行一次决策B. 参与者进行多次决策C. 参与者在博弈中没有记忆D. 参与者在博弈中不能交流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博弈论是由数学家______提出的。
答案:约翰·冯·诺伊曼2. 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是由______命名的。
答案:约翰·纳什3. 在博弈论中,如果参与者的策略选择是相互独立的,这种博弈被称为______博弈。
国开电大博弈与决策(重庆)测验二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博弈与决策(重庆)测验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ce8722336c1eb91b375d18.png)
错
【答案】:对
题目19.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A.城市公共汽车
B.艺术博物馆
C.收费的高速公路
D.国防
【答案】:国防
题目20.纳什定理说明在任何一个有n个博弈方存在的有限博弈中,都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21.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的讨价还价属于哪种博弈。()
A.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3.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4.子博弈可以从一个多节点信息集开始。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5.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6.策略式博弈,正确的说法是()
A.策略式博弈更容易求解
d.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答案】: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题目8.下列关于策略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一个局中人在原博弈中的策略和在子博弈中的策略是相同的
B.参与博弈的每一个局中人都有若干个策略
C.策略与行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策略是行动的规则,而不是行动本身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25.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
对
错
【答案】:对
B.策略式博弈无法刻划动态博弈
C.策略式博弈就是一个支付矩阵
D.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
【答案】: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
题目7.囚徒困境说明()
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课后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c19cd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1.png)
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课后练习题含答案题目翻译:
1.两个人轮流选择从1到7之间的数字,不能重复选择,哪个人最后选
择7就赢了。
如果两个人都采用最优策略,第一个选择数字的人能否保证获胜?
2.有两个球队A和B,比赛规则为A队挑选一个数字k,B队猜测这个
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
如果B队猜错了,A队获胜;反之,B队获胜。
如果A队更喜欢奇数,那么它们应该挑选多少奇数呢?
解答:
1.第一个选择数字的人不能保证获胜,因为第二个人可以选择数字4,
让第一个人面临两个选择:选择数字2或6。
无论哪个数字,第二个人都可以接下来选择数字3,然后赢得游戏。
所以第一个人不能获胜。
2.如果A队总是选择奇数,那么B队的最优策略是选择奇数。
因为如果
A队选择奇数,B队就获胜,如果A队选择偶数,B队有50%的机会猜对,平局的概率为25%,B队的总胜率为75%。
因此A队最好选择所有奇数,这样B 队只有50%的机会获胜。
思路解析:
1.对于第一道题,我们需要根据规则分析游戏的局面,然后确定最优策
略。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找到第一个人的必胜策略,或者证明无论如何第一个人都不能获胜。
2.对于第二道题,我们需要考虑两个球队的思考方式,并且理解如何最
小化选手的期望获胜率。
这也需要一些概率的基础知识。
以上就是本次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课后练习题答案。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您加深对博弈论和战略分析的理解,进一步提升您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1。
博弈与决策测验1-4答案
![博弈与决策测验1-4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e2a1291ed9ad51f11df221.png)
测验一题目1博弈当中通常包括下面的内容,除了()。
正确的答案是:支付题目2题目3题目4题目5题目6题目7题目8题目9题目10正确的答案是:国防题目11题目12题目13题目14题目15题目16题目17题目18题目19题目20题目21题目22题目23题目24题目25测验二题目2题目3题目4题目5题目6题目7题目8题目9题目10题目11题目12题目13题目14题目15题目16题目17题目18题目19题目20题目21题目22题目23题目24题目25测试三题目1题目2题目3题目4题目5题目6题目7题目8KMRW声誉模型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9题目10声誉模型表明,博弈参与者具有外生的合作倾向。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1题目12题目13题目14题目15题目16题目17题目18题目19题目20题目21一个企业采取的行为与另一个企业在前一阶段采取的行为一致,这种策略是一种()。
题目22市场交易中的讨价还价,属于那种博弈( )题目23.影响重复博弈均衡结果的主要因素是()题目24以下那种博弈不属于协调博弈的内容()题目25下列关于重复博弈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A. 重复博弈又称为序贯博弈测试四题目1信息是博弈的筹码,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
题目2“私人信息”的存在才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出现,就是指某些行为人拥有但另一些行为人不拥有的信息。
题目3在法律上,当某人A授权某人B代表A从事某种活动时,就发生了“委托—代理”关系。
其中A是“代理人”,B是“委托人”。
题目4在信息经济学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常被称为“委托人”,就是知情者;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被称作“代理人”,就是不知情者。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题目6题目7题目8题目9题目10题目11题目12题目13题目14委托人提供一个合约,让代理人在努力工作时所获得的收益大于不努力工作时的收益,这就是激励相容约束。
博弈论试题及答案
![博弈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c6a5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5.png)
博弈论试题及答案【正文】博弈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博弈论是研究:A. 地理分布B. 人类视力C. 决策制定D. 古典文学答案:C2.下列哪个不是博弈论中常见的概念?A. 纳什均衡B. 优势策略C. 输家效应D. 零和博弈答案:C3.描述纳什均衡的最佳方式是:A. 所有参与者都达到最佳策略B. 至少有一个参与者达到最佳策略C. 所有参与者都达到次优策略D. 至少有一个参与者达到次优策略答案:A4.下列哪个案例体现了零和博弈的情况?A. 两国签订贸易协定B. 赌徒在赌博中争夺赌注C. 两家公司合作推出新产品D. 好友一起玩棋盘游戏答案:B5.下列哪个不是博弈论的应用之一?A. 经济决策B. 政治博弈C. 生物进化D. 音乐创作答案:D二、填空题1.博弈论最早由_____________等人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
答案: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2.博弈论是研究参与者间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学科。
答案:互动行为;决策制定3.零和博弈是指参与者的利益总和恒为_____________。
答案:零4.博弈论中的最佳策略指的是在其他参与者采取某个策略时,使某一参与者的_____________最大化的策略。
答案:利益5.斯坦福大学的_____________教授以其对博弈论的突出贡献而获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答案:约翰·纳什(John Nash)三、简答题1.简要解释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
答: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参与者选择自己最佳策略的情况下,不存在任何一个参与者可以通过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好收益的状态。
简言之,纳什均衡是一种理性选择下的稳定状态。
2.举例说明博弈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博弈论在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贸易谈判中,两个国家之间的博弈就是典型的博弈论应用。
博弈论练习题
![博弈论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1d0a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7.png)
博弈论练习题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如何在利益冲突情境下做出最佳决策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方参与者之间的策略选择和结果预测。
在实践中,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决策问题,从经济学到政治学,从商业到战争等等。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博弈论的应用,下面将提出一些博弈论的练习题。
练习题一: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典型案例之一。
假设有两名罪犯,被指控犯下了一起犯罪行为。
检察官把他们分开审问,并给出了以下选择:1. 如果A和B都保持沉默,那么每个人都会被判入狱1年;2. 如果A和B都供认,并且相互举证足够定罪,那么每个人将被判入狱3年;3. 如果一个人供认而另一个人保持沉默,供认的人将被判无罪,而另一个人将被判入狱10年。
请问,在这种情况下,A和B应该如何选择才能达到最佳结果?练习题二: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下面给出一个简化的例子,帮助理解纳什均衡的概念。
假设有两个超市A和B在同一地区竞争销售商品。
他们可以选择两种策略:高价和低价。
如果两家超市都选择高价,他们的利润将分别为1万元;如果一家超市选择高价而另一家选择低价,高价的超市将获得2万元的利润,低价的超市将获得0万元的利润;如果两家超市都选择低价,他们的利润将分别为0万元。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A和B应该选择哪种策略才能达到纳什均衡?练习题三:博弈树博弈树是博弈论中用于表示决策流程的图形工具。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博弈树的应用。
假设两名球员A和B参与一个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A首先选择一个整数,然后B会根据A的选择作出回应。
游戏的规则是B可以选择一个整数,但是选择的整数必须比A选择的整数大。
然后,两名球员的得分分别是他们选择的整数之和。
现在,假设A选择了2,B选择了4。
那么游戏的博弈树如下所示: A(2)/ \B(3) B(5)/ \A(6) A(7)在这个博弈树中,每个节点都代表一个决策点,每条路径代表了玩家的最佳选择。
练习题四:多人博弈博弈论不仅仅适用于两人博弈,它也可以扩展到多人博弈。
博弈论考试题及答案
![博弈论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18a04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4.png)
博弈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是指什么?A. 两个囚犯相互合作B. 两个囚犯相互背叛C. 两个囚犯中一个合作一个背叛D. 两个囚犯相互猜疑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博弈论中的基本概念?A. 策略B. 收益C. 公平D. 纳什均衡答案:C3. 在零和博弈中,一个玩家的损失等于另一个玩家的收益,这意味着:A. 总收益为零B. 总收益为正C. 总收益为负D. 总收益不确定答案:A4. 博弈论中的“混合策略”是指:A. 玩家随机选择策略B. 玩家固定选择一种策略C. 玩家根据对手的策略选择策略D. 玩家不使用策略答案:A5. 以下哪个是博弈论中的“完全信息”博弈?A. 拍卖博弈B. 石头剪刀布C. 桥牌D. 信息不对称博弈答案:C6. 博弈论中的“重复博弈”指的是:A. 博弈只进行一次B. 博弈进行多次C. 博弈进行无限次D. 博弈进行有限次但次数未知答案:B7. 以下哪个是博弈论中的“动态博弈”?A. 零和博弈B. 非零和博弈C. 同时博弈D. 顺序博弈答案:D8. 在博弈论中,如果一个策略组合是纳什均衡,那么:A. 每个玩家都有动机单方面改变策略B. 每个玩家都满足于当前策略C. 至少有一个玩家不满意当前策略D. 所有玩家都不满意当前策略答案:B9. 博弈论中的“合作博弈”是指:A. 玩家之间可以形成联盟B. 玩家之间不能形成联盟C. 玩家之间只能通过竞争来获得收益D. 玩家之间只能通过合作来获得收益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博弈论中的“公共知识”?A. 每个玩家的收益函数B. 每个玩家的策略选择C. 每个玩家的偏好D. 每个玩家的个人信息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概念。
答案: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每个玩家都选择了自己的最优策略,并且没有玩家能够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来提高自己的收益。
在纳什均衡状态下,每个玩家的策略是对其他玩家策略的最优反应。
博弈与决策
![博弈与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1f1e4aa769dc5022aaea00fe.png)
博弈与决策一、名词1.静态博弈:是指博弈中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参与者行动的采取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的人并不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采取的是什么行动。
2.完全信息:是指所有参与者各自选择的行动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收益对所有参与者来说是共同知识。
3.博弈论:是指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
4.动态博弈:指的是参与人的行动有先有后,而且后选择行动的一方可以看到先采取行动的人所选择的行动。
5.纳什均衡:是对于每一个博弈参与者来说是这样的一个战略组合,即给定其他参与者的战略,每一个参与者的这个战略能使其期望效用最大化。
6.非合作博弈:如果参与者之间不可能或者根本没办法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不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采取行动的话,这种博弈类型就是非合作博弈。
7.纯策略: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能选择一种特定策略,而且参与者选择了这个策略之后就不会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这个策略就是纯策略。
8.纯策略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纯策略组合中,如果给定其他的策略不变,在该策略组合下参与者不会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否则会使策略组合令人后悔或者不满意。
二、请用剔除劣势策略的方法寻找以下博弈的最优策略。
要求: (1)写出剔除的步骤或顺序;(2)画出相应的剔除线;(3)给出最优的博弈结果。
乙甲答:(1)对甲而言,抵赖是劣势策略,用横线划去“抵赖”所对应的行;(2)对乙而言,抵赖是劣势策略,用竖线划去“抵赖”所对应的列;(3)余下的策略组合是(坦白,坦白),这就是该博弈的最优结果。
[注:步骤(1)(2)颠倒亦可]百事可乐答:(1)对可口可乐而言,高价是劣势策略,用横线划去“高价”所对应的行;(2)对百事可乐而言,高价是劣势策略,用竖线划去“高价”所对应的列; (3)余下的策略组合是(低价,低价),这就是该博弈的最优结果。
[注:步骤(1)(2)颠倒亦可]员工乙员工甲答:(1)对员工乙而言,策略R 是明显劣势策略,用竖线划去“R ”所对应的列;(2)对员工甲而言,在员工乙剔除R 策略之后,C 策略是劣势策略,用横线划去“C ”所对应的行;(3)对员工乙而言,此时劣势的策略是L ,用竖线划去“L ”所对应的列; (4)对员工甲而言,此时劣势的策略是D ,用竖线划去“D ”所对应的行; (5)余下的策略组合是(U ,M ),这就是该博弈的最优结果。
电大课程《博弈与决策》练习题(四)
![电大课程《博弈与决策》练习题(四)](https://img.taocdn.com/s3/m/3865306c01f69e3143329485.png)
《博弈与决策》练习题四一、名词解释1.英式拍卖:也称为公开拍卖或者增价拍卖,买者自由地相继出价,且出价是逐步提高的,直到没有人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为止。
2.第二价格密封拍卖:每个竞标者分别向拍卖方提交自己的报价,而且他们不知道别人的出价,出价最高的竞标者将获得物品,并按所有的出价中仅次于最高出价的第二高价格支付给卖家。
3.私人价值拍卖:在这类拍卖中,拍品对不同竞标者的价值可能并非是独立的,每个竞标者都确切地知道该拍品对他本人的价值,但是却不能从其他竞标者的估价中得到对自己的估价任何有用的信息。
4.边缘政策博弈:是一种将博弈参与者和其他对手置于灾难发生的可能性逐步增大的风险中的一种战略,但是可怕的灾难结果实际上发生与否并不全在发出威胁一方的控制之中。
5.信号显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采取某种行动向信息劣势一方(不了解对方私人信息的一方)发送相关信号,来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类型,这就是信号显示。
6.信号筛选:是在博弈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了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以便能够区别不同类型的交易对象而提出的一种交易方式。
7.道德风险:就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代理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
8.激励相容约束:委托人提供一个合约,让代理人在努力工作时所获得的收益大于不努力工作时的收益,这就是激励相容约束。
二、请分析以下问题。
1.小张有一件古董,他认为值30000元。
小李想买这件古董,他认为值50000元。
在二人不知道协商如何进行的情况下,请你分析一下可能的结果。
答:小张和小李双方可能在30000元至50000元之间的价格上成交。
2.在上面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小王也想买这件古董,也愿意出价50000元来买。
在不知道协商如何进行的情况下,而且小李和小王不会串通起来,请你分析一下可能的结果。
答:小张应该以50000元的价格卖给小李或者小王,而没有其他结果。
因为他们二人都认为该件物品值50000元,那么低于50000元的出价是不稳定的。
管理决策博弈法计算题
![管理决策博弈法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5c4b3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5.png)
管理决策博弈法计算题【原创实用版】目录1.管理决策博弈法概述2.管理决策博弈法计算题的类型3.管理决策博弈法计算题的解法4.管理决策博弈法计算题的应用实例5.总结正文一、管理决策博弈法概述管理决策博弈法是一种运用博弈论原理,分析管理决策问题的方法。
博弈论是研究多个理性决策者在相互竞争或合作过程中,如何进行决策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数学理论。
管理决策博弈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分析问题,制定合理的决策策略。
二、管理决策博弈法计算题的类型管理决策博弈法计算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静态博弈计算题:静态博弈是指在给定其他决策者的策略选择下,一个决策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策略选择来实现最大化收益的博弈。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决策者的策略选择和收益分析。
2.动态博弈计算题:动态博弈是指决策者在不同时期进行决策,并且其他决策者的策略选择可能会影响当前决策者的最优策略选择。
这类题目需要考虑时间因素和决策者的策略调整。
3.混合策略博弈计算题:混合策略博弈是指决策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组合来实现最大化收益。
这类题目需要分析决策者的策略组合和收益分布。
4.博弈模型构建与求解计算题:这类题目要求决策者根据实际问题构建合适的博弈模型,并求解模型得到最优策略和收益。
三、管理决策博弈法计算题的解法1.画树状图:对于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问题,可以通过画树状图的方式表示决策者的策略选择和收益。
树状图可以帮助决策者更清晰地看到各种可能的结果和相应的收益。
2.矩阵法:对于混合策略博弈问题,可以利用矩阵表示决策者的策略组合和收益。
通过矩阵运算,可以求解出最优策略和收益。
3.求解博弈模型:对于构建博弈模型的计算题,可以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如梯度下降法、牛顿法等)求解模型,得到最优策略和收益。
四、管理决策博弈法计算题的应用实例假设某企业面临一个投资决策问题,需要选择投资金额和投资项目。
根据市场调查,可以选择的项目有 A、B、C 三个,投资金额分别为 50 万元、30 万元和 20 万元。
博弈论考题与答案
![博弈论考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080dc8192e45361166f51f.png)
一、假设市场上有三个垄断企业,企业无生产成本,问达到纳什均衡时的产量为多少?假设市场的价格和数量之 间 P=a — b*Q解:二、 什么是纳什均衡,你是如何理解纳什均衡的?答: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这种战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成,也就是说,给定别人战略 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战略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 均衡。
当然,“纳什均衡”虽然是由单个人的最优战略组成,但并不意味着是一个总体最优的结果。
如上述, 在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的情况下,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 都不利的结局。
三、 构建一个博弈,说明如何杜绝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参考高薪养廉博弈)答:四、 给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并用消除劣势战略法,找出(R1, C3)这个纳什均衡。
C1 C2 C3 R12,12 1,10 1,12 R20,12 0,10 0,11 R3 0,12 0,10 0,13五、两个老朋友在一起喝酒,每个人有四个纯战略:杠子、老虎、鸡和虫子,输赢规则是:杠子降鸡,鸡吃虫子, 虫子降杠子,两人同时出令。
如果一个打败另一个,赢的效用为 1,输的效用为-1,否则效用为0,写出这个博弈 的支付矩阵,计算其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答:设S 为棒子T 为老虎C 为鸡W 为虫子,则其支付矩阵为:设1、2出STCW 的概率分别为P1P2P3P4和Q1Q2Q3Q4,贝U 矩阵达到均衡时,2的期望收益必须满足:0*p1 — 1*p2+0*p3+1*p4=1*p1+0*p2 — 1*p3+0*p4=0*p1+1*p2+0*p3 — 1*p4= — 1*p1+0*p2+1*p3+0*p4整理为 一p2+p4=p1 — p3= — p1+p3由于上式为对称的,所以,p 仁p2=p3=p4,又 p1+p2+p3+p4=1,可得 p 仁p2=p3=p4=0.25.同理 q 仁q2=q3=q4=0.25 综上所述,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为: A1 (0.25,0.25,0.25,0.25 A2 (0.25,0.25,0.25,0.25六、5个海盗抢到了 100颗宝石,每一颗大小和价值都一样他们决定这么分:抽签决定自己的号码(1、2、3、4、5)。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e2eca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1.png)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
以下是一些博弈论的复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一、选择题1. 博弈论中最基本的博弈类型是什么?A. 零和博弈B. 非零和博弈C. 完全信息博弈D. 不完全信息博弈答案: A. 零和博弈2. 在博弈论中,纳什均衡指的是什么?A. 一种博弈的最终结果B. 一种博弈的初始状态C. 一种策略组合,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而获得更好的结果D. 一种策略组合,其中所有参与者都希望改变策略以获得更好的结果答案: C. 一种策略组合,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而获得更好的结果3. 囚徒困境中,两个囚犯的最优策略是什么?A. 相互合作B. 相互背叛C. 一个合作,一个背叛D. 一个背叛,一个合作答案: B. 相互背叛二、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混合策略”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混合策略是指参与者在博弈中选择不同策略的概率分布。
例如,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一个玩家可能会以1/3的概率选择石头,1/3的概率选择剪刀,和1/3的概率选择布,这就是一个混合策略的例子。
2. 描述什么是“重复博弈”以及它与单次博弈的区别。
答案:重复博弈是指同样的博弈结构在一定时间内多次进行。
与单次博弈相比,重复博弈允许参与者根据对手过去的行动来调整自己的策略,这可能会导致合作行为的出现,因为参与者会考虑到未来博弈的潜在收益。
三、论述题1. 论述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并给出至少两个具体的例子。
答案:博弈论在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 拍卖理论:博弈论可以用来分析拍卖中的竞价行为,确定最优的拍卖机制。
- 竞争策略:企业在制定市场进入、定价和广告策略时,会使用博弈论来预测竞争对手的行为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2. 讨论囚徒困境在现实世界中可能的应用场景,并解释为什么合作有时是困难的。
答案:囚徒困境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国际关系: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可以看作是囚徒困境的一种形式,合作减少军备可以带来共同的利益,但由于缺乏信任,每个国家都倾向于增加自己的军备。
博弈与决策测验答案
![博弈与决策测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aa4a60bb68a98271fefac4.png)
测验一题目1博弈当中通常包括下面的内容,除了()。
正确的答案是:支付题目2题目3题目4题目5题目6题目7题目8题目9题目10题目11题目12题目13题目14题目15题目16题目17题目18题目19题目20题目21题目22题目23题目24题目25测验二题目2题目3题目4题目5题目6题目7题目8题目9题目1011题目12题目13题目14题目15题目16题目17题目18题目19题目20题目2122题目23题目24题目25测试三题目1题目2题目3题目4题目5题目67题目8KMRW声誉模型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9题目10声誉模型表明,博弈参与者具有外生的合作倾向。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1题目12题目13题目14题目15题目16题目17题目18题目19题目20题目21题目22题目23题目24题目25测试四题目1题目2题目3题目4题目5题目6题目7题目8题目9题目10题目11题目12题目13题目14委托人提供一个合约,让代理人在努力工作时所获得的收益大于不努力工作时的收益,这就是激励相容约束。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5题目16题目17题目18题目19题目20题目21题目22题目23题目24题目25如果一个企业设定了一系列岗位应聘条件,求职者根据这些条件,并针对自己的能力大小判断自己是否符合岗位要求,这就属于(? ? ? ?)问题。
正确答案是:信号筛选。
博弈论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
![博弈论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8d48c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d.png)
博弈论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博弈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具有冲突和合作特征的决策者之间的互动。
以下是一套博弈论经济学的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博弈论的基本概念?A. 纳什均衡B. 完全信息C. 零和游戏D. 边际效用答案:D2. 囚徒困境中,如果两个囚犯都选择不合作,他们将各自获得什么结果?A. 最大利益B. 最小损失C. 纳什均衡D. 合作结果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博弈论中的策略类型?A. 纯策略B. 混合策略C. 随机策略D. 确定性策略答案:D4. 博弈论中的“支配策略”指的是什么?A. 总是最优的策略B. 总是最差的策略C. 只在某些情况下最优的策略D. 只在对手采取特定策略时最优的策略答案:A5. 重复博弈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用于描述博弈的长期行为?A. 信誉B. 惩罚C. 一次性博弈D. 合作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纳什均衡,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一个非合作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选择了自己的策略,并且没有一个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而单方面获得更好的结果。
例如,在囚徒困境中,如果两个囚犯都选择沉默,那么他们各自获得的结果比互相揭发要好,即使他们知道如果都揭发对方,结果会更糟。
这种情况下,沉默就是他们的纳什均衡。
2. 解释“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区别。
答案:完全信息博弈是指所有参与者都完全知道博弈的结构和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收益函数。
而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至少有一个参与者对博弈的结构或至少一个其他参与者的收益函数不完全了解。
例如,在拍卖中,如果所有竞拍者都知道拍卖品的真实价值,这就是完全信息博弈;如果竞拍者对拍卖品的价值只有部分信息,这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3. 什么是混合策略均衡?请举例说明。
答案:混合策略均衡是指在博弈中,参与者以一定的概率选择不同的策略,使得没有参与者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选择而获得更好的结果。
经济综合博弈决策大赛分析报告题目
![经济综合博弈决策大赛分析报告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2daea9c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b.png)
经济综合博弈决策大赛分析报告题目1、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参与人1的策略集为{T,M,B},参与人2的策略集为{L,R},得益情况如下表,请求解该博弈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10分)2、若竞拍者的估价是私人信息且其概率服从连续分布,则请证明在二价密封拍卖中拍卖者的均衡出价原则是按真实估价出价。
(20分)3、古诺模型描述如下:(共70分)令q1、q2为企业1、2生产的同质产品的产量,市场中该产品的总供给为Q= q1+q2,而市场出清时的价格为p(Q)=a-Q,本题中a足够大。
设企业没有固定成本,且边际成本为常数c,c<a;于是,企业i生产qi的总成本为Ci(qi)=cqi。
两个企业互相了解上述信息,并同时进行产量决策。
(1)求解该模型的纳什均衡以及均衡时的两企业的得益。
(10分)(2)若两企业能合谋,且各自生产相同的产量,则市场上的总供给量为多少?为什么合谋不能成为纳什均衡?(10分)(3)若该博弈重复进行无限多次,请构造“触发策略”使得“合谋”得以实现,并求出该触发策略成立的贴现率条件。
(15分)(4)若企业1作为行业领先者先行选择产量q1,企业2观察到产量q1,再选择产量q2。
请求出该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并请解释此时是否存在“先行者优势”?(15分)(5)市场情况仍然不变(反需求函数不变),若企业1的成本是“公共知识”C1(q1)=cq1,而企业2的成本只有自己知道,企业1只知道企业2以θ的概率为高成本,即C2(q2)=cHq2;以1-θ的概率为低成本,即C2(q2)=cLq2,当然,cH>cL。
求出该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并说明拥有“信息优势”的企业2是否因此而一定获得经济上额外的好处?(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库一、名词解释1.动态博弈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2.逆向归纳法对于动态博弈,特别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逆向归纳法。
就是从最后一个阶段或者最后一个子博弈开始逆推向上,逐步向前倒推以求解动态博弈均衡。
3.重复博弈重复博弈是指同一个博弈在相同的环境、规则下反复多次执行的博弈问题。
4. 第二价格密封拍卖是由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维克瑞设计的,因而又被称为是“维克瑞拍卖”,具体规则如下:每个竞标者分别向拍卖方提交自己的报价,而且他们不知道别人的出价,出价最高的竞标者获得该物品,并按所有的出价中仅次于最高出价的第二高价格支付给卖家。
5.完全信息是指所有参与者各自选择行动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收益对所有参与者来说是共同知识。
共同知识就是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的信息。
6.子博弈直观的含义是原博弈的一个部分,它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博弈进行分析,博弈树的一个子树所代表的博弈就是子博弈,子博弈的起始点是某个选择的终点,包括这个终点及所有后续结及枝及终点结之后的收益,构成了一个子博弈树,这个博弈树所代表的博弈称为子博弈。
7.公共信息如果有些信息是博弈参与者都知道的,或者是所有有关的参与者都知道的,这些信息就叫“公共信息”或者“共同知识”。
8.贝叶斯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均衡称为贝叶斯纳什均衡。
是指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在给定自己类型以及其他参与者的类型与策略选择之间关系的条件下,使得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
9.博弈论博弈论是指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科学。
10.纳什均衡对于每一个参与者来说是这样一种组合,即给定其他参与者的策略,每一个参与者的这个策略能使其效用最大化。
其含义为:当博弈的所有参与者在某一选定的策略组合下都没有动机(单方面)偏离自己选定的策略时,该组合策略就是纳什均衡。
11.混合策略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参与者只能以某种概率选择不同的策略,就称为混合策略。
换句话说,所谓混合策略,不是参与者纯粹地选择什么策略,而是随机地,或者说是以百分之多少的概率选择某一个策略。
12.信息甄别是指在博弈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了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以便能够区分不同交易对象而提出的一种交易方式,比如契约、条件等。
通俗地讲,信息甄别就是“如何让别人讲真话”的方法。
13.参与人参与人指的是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
14.支付支付不是花出去的成本,而是获得的收益或损失。
通常,我们用支付来表示在一个特定的策略组合下参与者能得到的确定的效用,显然它是博弈策略组合的函数。
15.行动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进程中轮到自己选择时所作的某个具体决策。
16.静态博弈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或虽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
17.柠檬市场也就是次品市场,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市场信息。
18.劣策略如果某种策略在任何情况下收益都不会高于另一策略的收益,那么这一策略就称为劣策略。
19.纯策略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能选择一种策略,而且参与者选择了这个策略后就不会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这个策略就是纯策略。
20.得益得益是参与人在博弈结束后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一般是所有参与人的策略或行动的函数,这是每个参与人最关心的东西。
四、简答题1.什么是重复博弈中的“针锋相对”策略?答:重复博弈中的“针锋相对”策略博弈是指在博弈是无限次重复的条件下,你的对手在上一局选取什么策略,你在这一局就选取什么策略。
比如在囚徒困境中,如果你的对手在上一局中采取背叛的策略,那么你也采取背叛的策略;如果你的对手在上一局中采取合作的策略,那么你也采取合作的策略。
结果发现这是一种最好的策略。
针锋相对的策略的确非常令人满意,它能立即对背叛施以惩罚。
2.简述混合策略的含义及如何正确选择混合策略。
答:混合策略:不是参与者纯粹地选择什么策略,而是随机地,或者说是以百分之多少的概率选择某一个策略。
如何正确选择:(1)避免在随机中有规律性。
(2)不要依赖对手的随机性。
(3)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4)先发制人以抢占先机。
(5)虚虚实实以便出人意料。
3.什么是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在银行贷款上是如何体现的?答: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逐出市场。
银行向贷款人提供贷款时要求申请人提供各种能够证明自己信用状况或者财务状况的报表和单据。
尽管如此,借款人所从事项目的风险与借款的信用状况还是银行难以掌握的私人信息。
信贷市场中有两类借款人,一类是风险较低的借款人,借款人违约的概率较小,这属于“高质量贷款:;另一类是风险高的借款者,如果投资项目失败可能根本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这一类属于“低质量贷款”;银行因为无法掌握准确的借款人信息,银行只好给出一个平均的贷款利率水平。
这一利率对于高质量借款人而言,贷款成本和贷款压力明显很高,甚至让他们无法支付贷款利息,会让他们退出信贷市场。
而对于低质量的贷款人而言,如果项目失败,也就是偿还一点贷款,如果成功了,收益就很可观。
利率上升高质量的贷款人会退出市场,留下来的就是低质量的贷款人。
贷款利率越高,申请贷款者的风险越高,贷款的损失概率越高。
这就是逆向选择。
4.简述不确定性的含义及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进行策略选择。
答:不确定性:就是经济行为者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是,只要经济行为主体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
我们可以使用最大期望收益法或使用最大期望效用法进行决策。
最大期望收益法就是在事件结果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应该选择给他带来“期望收益”最大的策略。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要分析另一方采取葛洪策略的可能性,也就是概率大小;第二步,计算出自己各个策略下的期望收益;;第三步,要比较这些期望收益(效用)值的大小,找出使期望效用最大的那个策略;第四步,采取使自己的期望收益(效用)最大的那个策略。
5.按照行动顺序和信息结构划分博弈论的分类有哪些?各是什么含义?答: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四种。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每个参与者对所有信息完全了解,参与者同时行动,或者有先后的话,后动者不知先动者的行为。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博弈中信息是完全的,即双方对其他参与人的战略空间和战略组合下的支付函数有完全的了解,但行动是有先后顺序的,后动者可以观察到前者的行动,了解前者行动的所有信息,而且一般都会持续一个较长时期。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指至少某一个局中人不完全了解另一个局中人的特征,即不知道某一参与人的真实类型,但是知道每一种类型的出现的概率。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有先后次序;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博弈的每一参与人知道其他参与人的有哪几种类型以及各种类型出现的概率,即知道“自然”参与人的不同类型与相应选择之间的关系,但是,参与人并不知道其他的参与人具体属于哪一种类型。
6. 非合作博弈四种类型及对应的均衡是什么?并对所对应的均衡加以说明。
答:(1)非合作博弈四种类型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与上述四种博弈相对应的均衡是: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精炼贝叶斯均衡。
(2)纳什均衡是指在均衡中,每个博弈参与人都确信,在给定其他参与人选择的策略的情况下,该参与人选择了最优策略以回应对手的策略(3)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指只有当某一策略组合在每一个子博弈上都构成一个纳什均衡的战略组合。
(4)贝叶斯纳什均衡是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同时发生,没有先后顺序,因此,没有任何参与人能够有机会观察其他参与人的选择。
(5)精炼贝叶斯均衡是指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一开始,某一参与人就会根据其他参与人的不同类型及其所属类型的概率分布,建立自己的初步判断。
当博弈开始后,该参与人就可以根据他所观察到的其他参与人的实际行动,来修正自己的初步判断。
并根据这种不断变化的判断。
选择自己的最优的策略。
7.简述公地悲剧及如何调节。
答:早在1968Ian以为名叫加勒特•哈丁的学者就撰写了一篇题为《公地悲剧》的文章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问题是这样的:有一块公共草地,居住着一些牧民,为了生计,他们只能一同在此放牧。
有一个牧民明知道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但是他还是想再多养一只羊或一头牛,因为这样也许可以增加个人收益,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使草场的质量下降。
那么牧民会如何取舍呢。
再如果每个牧民都从自己的私人利益出发,都会选择多养牛羊以获取收益,但是草场退化的爱家也是由牧民承担。
这种情况时,每位牧民都如此思考,哈丁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草场质量持续退化,直到大家都不能在此放养牛羊,最终所有牧民也就一起破产而无法维持生计。
这就是“公地悲剧”。
调节:用制度约束和道德约束来进行调节。
制度约束:就是要建立相应的权力机构,无论这种权力机构是工资的还是私立的。
在经济学家眼里,就是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
就像草场一样,政府部门按照有关规则,制定出明确的规章制度,明确划出若干小块,分别给相应的牧民自行㢆,而不能越界放牧。
这样一来,每个牧民都会在自己的小牧场中放养最优数量的牛羊,公地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道德约束,就是要建立起相应的基于社会道义的行为规范,让它们从从人们的内心来调节自己的言行。
比如倡导为了长久生计,为了整体利益最大,每个牧民应该从大局出发,不应斤斤计较等。
8.简述博弈论发展的过程。
答:(1)萌芽阶段。
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19世纪30年代古诺对两寡头垄断竞争进行了较系统研究。
艾奇沃德、斯坦克尔伯格等人对不完全竞争为博弈论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产生阶段。
1944年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博弈论科学体系的创立。
那时1950年和1951年发表了2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重要文章,土克于1950年定义了“囚徒困境”。
(3)发展阶段。
赛尔顿于1965年将动态分析引入了纳什的均衡概念,提出了“精练纳什均衡”概念;海萨尼则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的研究,提出了不完全信息博弈和贝叶斯均衡概念等。
(4)繁荣阶段。
以纳什、赛尔顿、海萨尼荣获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为标志。
克瑞普斯、威尔逊、米格罗姆和罗伯茨建立了非常有名的四人帮模型。
(5)成熟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博弈论正走向它的成熟阶段。
9.垄断者阻止市场进入的策略有哪些?答:(1)扩大生产能力策略。
现有企业为了防止出现因受生产限制而未能向顾客供应产品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反应,就是进行投资扩大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