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认识肿瘤热

合集下载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寻找病因两步走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寻找病因两步走
病例摘要 患者,女,84岁,既往有高血压、 冠心病、糖尿病、永久性心房颤动、慢 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Ⅲ级)病史。 入院第2天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1℃, 伴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无腹痛、 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出汗、皮 疹、头痛,无肌肉、关节酸痛。体温呈弛 张热,高峰多在夜间11点至凌晨2点,予以 对症降温后,体温可再次升高至38.5℃以 上。予以头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后,体 温峰值下降,但仍未恢复正常。 查体:体温39.1℃,脉搏92次/分, 呼吸22次/分,血压133/85mmHg。急性 病容,神志清楚,口唇无发绀,咽喉部无 红肿,扁桃体无肿大,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 音。心界左大,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 强弱不等,心率98次/分,心尖区可闻及全 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 常。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但是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根据病原体来找病因的道路 受阻,接下来该怎么办?
第2步:从感染部位思考 1.呼吸道感染,患者无咳嗽、咳痰, 肺部CT未见感染征象,可排除。 2.腹腔感染,患者无腹痛、腹泻,肝 区无叩痛、无黄疸、墨菲氏征阴性,腹部B 超及腹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可排除。 3.心脏,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永 久性心房颤动,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 样杂音,遂继续完善超声心动图,但瓣 膜处未见赘生物附着,且多次血培养均阴 性,该部位感染无证据支持。 4.泌尿系感染,患者无尿频、尿急、 尿痛,多次尿培养及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 常,可排除。 诊疗转折发生在甲功检查发现患者甲 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甲状腺过氧 化物酶抗体(Anti-TPO)升高后,予以完 善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左侧结节、右侧 腮腺内两个实性占位,中级结节局部坏死 可能。至此,该患者腮腺占位诊断明确, 发热考虑为肿瘤热及细菌感染所致。遂将 抗生素调整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3天 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继续治疗4天,复查 炎性指标均降至正常。后转至口腔科行手 术治疗。 总而言之,在寻找发热患者的病因 时,首先可以从感染、非感染因素着手, 感染因素中要明确感染的病原体,非感染 因素要抓住特异性的表现。其次,可以从 感染部位或系统出发,寻找具有特征性的 “定位”。对于本医疗机构无法确诊的不 明发热患者,或无条件进行相关检查时, 医生应在排除常见的发热病因后,转上级 医院治疗。■ (发稿编辑:吴王群)

肿瘤患者发热是怎么回事

肿瘤患者发热是怎么回事

肿瘤患者发热是怎么回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增加、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也在随之上升,使我国肿瘤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该疾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1]。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肿瘤划分为临床常见疾病。

相关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由于肿瘤本身的影响和抗肿瘤治疗后肿瘤组织的坏死吸收,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而发热已成为肿瘤患者共性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

肿瘤发热还会增机体的消耗、同时消化系统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导致消化酶活性逐渐降低,机体抵抗免疫较低,进而诱发多种并发症[2]。

因此本文对肿瘤患者的发热因素进行分析,详细如下:1发热因素分析1.1肿瘤合并感染性发热由于肿瘤患者需要实施放疗、化疗、手术、免疫及生物靶向治疗,甚至可能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进而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使其患者容易合并感染。

而临床采用放疗、化疗都容易导致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是诱发粒细胞减少的直接因素之一。

当粒细胞低于1.0×109/L时患者容易导致感染,当低于0.5×109/L时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明显增高,低于0.1×109/L时,患者在1周内100%发生感染[3]。

对于高龄或者长期卧床患者,加上放化疗对身体的打击,常常容易合并肺部感染导致患者发热。

1.2肿瘤热肿瘤热指的是由于肿瘤所导致的发热,以低热比较多见,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以恶性淋巴瘤、胃癌、肺癌、肝癌、结肠癌等肿瘤引起发热现象最为常见[4]。

患者有可能会合并有盗汗以及肢体乏力症状,肿瘤热没有固定的表现。

大部分患者没有畏寒的症状,通过监测体温可以判断。

1.3化疗药物性发热化疗是肿瘤治疗中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部分化疗药物也可以引发发热,常用的门冬氨酸酶、平阳霉素、博来霉素、柔红霉素等,均是诱发患者发热的化疗药物[5]。

同时生物反应调节剂,如干扰素也可使患者机体产生发热症状。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
1.“通检”常规项目:血、尿、粪,生化;PPD试
验、血沉、CRP;胸片,多部位影像学检查; 2.血培养反复多次; 3.各种自身免疫指标; 4.各种肿瘤标志物; 5.骨穿:多部位、多次; 6.肝穿刺活检?
如有下列情况则需行全面辅助检查:

①病史和体征不能提供任何与病因相关的线索; ②凭经验得不出任何推测结果;③已作过的检 查无疑点可寻。由于FUO的病因复杂,目前尚 不可能为FUO的病因诊断列一个辅助检查清单, 因此需凭借接诊医师个人的经验和思路确定检 查项目。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撒网式的全面检 查是很有价值的,但也需有一定针对性,比如检 测血沉、C反应蛋白(CRP),多部位影像学检查, 反复多次行血培养,检测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指标及肿瘤标志物等。在行骨髓穿刺时,提倡 多部位、多次进行,胸骨穿刺对发现血液系统 异常比其他部位穿刺更有价值。
老年人FUO的诊断思路

一、老年人FUO的特殊性: 1、引起发热的疾病往往比较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 症。 2、症状不典型,往往除发热外,缺乏病变器官的症状。 3、体温不高“低热”多见。 4、热型不典型,多为不规则发热或间断发热。 5、存在基础疾病多,易掩盖导致发热的直接原因。 6、经常服用药物,可影响疾病的临床表现或出现药物热。
三、发热的病因(原因):


(一)、病因分类: 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疾病 和非感染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等病 原微生物感染。
一、病毒性发热的诊断要点



⑴通常为自限性发热,热程一般不超过2周。 ⑵外周血象WBC大多数偏低,分类中淋巴比 例增高,少数患者可出现异淋 ⑶可出现病毒疹、淋巴结的肿大 ⑷可累及多个脏器或组织,引起多系统的损害

认识肿瘤热

认识肿瘤热
37. 5~38. 5℃之间。 • 3 发热时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患者有时不能感
知;或无明显不适。 • 4 抗感染治疗无效,对解热镇痛药反应较好。 • 5 单纯的癌性发热常以低热为主或仅自觉身热,而
体温并不升高。 • 6 血液检查: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
比值大多正常。 • 6 肿瘤热患者多不伴有恶寒或寒战,表现为中低度
发热原因明确
经验性抗生素 治疗
治疗发热的病 因
有反应
无反应
确定感染的诊 断
萘普生实验
继续抗生素治 疗和寻找感染

发热消失
发热未消失
制定NF诊断
存在的感染或 非NF
再进一步评估
肿瘤热的诊断 过程
肿瘤热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温方法
• 药物降温:常用的有解热镇痛类药物,糖皮 质激素类药物等。
• 物理降温法: 1 酒精擦浴和温水擦浴 2 冰袋降温 3 灌肠降温
认识肿瘤热
• 定义 • 发生原因 • 发生机制 • 肿瘤热的一般特点 • 肿瘤热的诊断标准和方法 • 与感染性发热的区别 • 启发
定义
肿瘤性发热(NF)简 称肿瘤热,又名癌性 发热。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 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 一,通常是指癌症患者 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 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 热。
发生机制
感染性发热
无规律,伴有寒 几天,感染源控 伴有白细胞升高,对抗生素治疗明
战,可高热
制后缓解
血沉加快
显,发热得到控

发热,以下午或夜间发热为主。
肿瘤热的诊断标准
• 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体 温至少出现一次超过37. 5℃,持续时间超过2 周。
• 体检、实验室检查、放射检查缺乏感染依 据,缺乏过敏机制,排除药物热等。

肿瘤病人发热

肿瘤病人发热

发热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黄金昶一、化疗引起发热【病因】化疗药直接引起发热的机会相当多见,平阳霉素及博莱霉素是最常见引起发热的化疗药物,导管介入治疗引起发热也多有发生,有时可高达40℃。

阿糖胞苷、氮烯咪胺、培普利欧霉素、更生霉素、L-门冬酰胺酶、雄激素等有时也会引起低热。

肿瘤坏死物吸收入血可导致发热。

有些发热可能与释放内源性致热源有关。

内源性致热源在被激活以前,以无活性的状态存在于白细胞及某些肿瘤细胞内,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注射化疗药物或发生感染时,这些物质被迅速激活,变成有活性的内源性致热源进入血液中,刺激下丘脑合成前列腺素E,作为中枢传导介质而引起发热。

短期内大量致热源释放入血,则可能引起高热;少量的致热源缓慢入血,则可能引起慢性低热。

【临床表现】平阳霉素的发热常在注射后1小时左右发生,3~4小时消退。

博莱霉素多在3~4小时后发热,持续几小时后自然消退。

平阳霉素可引起38.7%的患者发热。

培普利欧霉素多在用药后4~5小时发热,一般热度不高,据397例患者分析,有发热、不舒服感者97例,占24.4%。

单纯化疗药物引起的发热与常见药物热不同,一般出现较早,不伴有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化疗药物引起的发热一般很少有明显中毒现象。

发热常突然发生,突然停止,实验室检查多无阳性发现。

引起高热的发生率以平阳霉素及导管介入治疗最为多见,患者常有面色潮红,结膜充血,全身酸困等症状,体质较好的患者多可耐受。

导管介入化疗常引起发热,这种发热常在38℃以上,持续数天后缓慢下降,伴有乏力,面色潮红,结膜充血等。

发热的原因可能与肿瘤局部集中高浓度化疗药引起肿瘤组织大量坏死脱落造成的全身反应有关。

【治疗】(一)西医治疗1.解热镇痛药常见有消炎痛、布洛芬、炎痛静、阿斯匹林等。

解热镇痛药的应用常给患者带来多汗的症状,对于平时体质虚弱的患者、血浆离子渗透压及胶体渗透压偏低的患者常引起大汗淋漓,应注意防止虚脱及电解质紊乱。

因多汗也可使患者尿量减少,这对联合应用DDP及有肾脏毒性的抗生素的使用带来很大限制。

肿瘤术后发热原因

肿瘤术后发热原因

肿瘤术后发热原因
1. 术后吸收热:手术后,身体会对手术创伤产生反应,导致局部组织炎症和坏死物质的吸收,从而引起发热。

这种发热通常是短暂的,一般在术后 1-3 天内出现,体温通常在38℃左右。

2. 感染:手术后,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感染可以是手术部位的感染,也可以是全身感染。

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伴有其他症状,如红肿、疼痛、分泌物等。

3.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可能会引起药物热。

药物热通常在用药后几天内出现,体温通常在 38℃左右。

4. 肿瘤复发或转移:肿瘤术后发热也可能是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如果肿瘤复发或转移到其他部位,可能会导致局部炎症和坏死物质的吸收,从而引起发热。

5. 其他原因:肿瘤术后发热还可能与其他原因有关,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输血反应等。

对于肿瘤术后发热,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肿瘤发热

肿瘤发热

【名方】癌热方【组成】柴胡30克,银花15克,三叶青15克,青蒿15克,山慈菇30克,水牛角30克,干蟾皮9克,制大黄10克,生甘草6克。

【功能】宣郁导邪,解毒退热。

【主治】肿瘤发热。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共取汁500毫升,每次250毫升,早晚各1次。

【方解】本方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而制定。

癌肿发热多由于正气不足,脏腑虚衰,功能失调,经脉闭阻,气机出入失常,而致气滞血瘀,痰凝湿聚,蕴毒化火,毒火不得宣发透达所致。

治疗原则上,一是宣通气机,使郁热透发;二是疏导积滞,通利经脉,以畅流达邪;三是解毒治癌,以断致癌之源。

故本方重用柴胡疏肝解郁,和解退热为君药;银花、水牛角、山慈菇、三叶青、干蟾皮清热凉血,解毒抗癌为臣药;青蒿入血透气,宣利血滞而清热,制大黄宣通积滞,逐瘀清热共为佐药;生甘草解毒清热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相伍,疏导积滞,通利血脉,解毒抗癌以治本;宣透气机,清热凉血以治标。

标本兼顾,共达退热减病之效。

临床应用:肿瘤热多见于疾病进展期,由于肿瘤细胞增殖、浸润、坏死或因治疗肿瘤细胞大量破坏所致,亦有早期即以发热为主者。

其热型以不规则热或弛张热为主。

该病属中医内伤发热范畴,辨证则有气虚、血虚、阴虚及湿热、痰热、瘀热、毒火等不同。

【加减】本方适用于各类肿瘤发热患者,并结合辨证,随证加减。

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升麻;偏血虚者加熟地、当归、芍药、川芎、杞子、虎杖;偏阴虚者加生地、天麦冬、秦艽、地骨皮、龟板;湿热者加藿香、佩兰、蔻仁、苡仁、苍术;痰热加夏枯草、猫爪草、半夏、胆星、泽漆;瘀热加赤芍、茜草、丹皮、丹参、牛膝;毒火热(包括营血证与心包热证)加生地、麦冬、元参、连翘、赤芍、紫草。

此外在辨证的基础上,也可结合辨病酌选相应药物,如急性白血病加大青叶、猪殃殃、六神丸、青黄散;淋巴瘤加夏枯草、猫人参、连翘;直肠癌加苦参、白头翁、水杨梅根。

通过长期临床观察,疗效确切。

我在资料上看的,用给一个肺癌病人,有效,但一定要辩证!我把资料全复制上,供你参考。

癌性发热的中医辨治

癌性发热的中医辨治

<00 具 有统 计 学 意 义 。周 军 等 运 用 青 蒿 鳖 甲汤 剂 体 温恢复 正 常为显 效 。结果 显效 3例 , 2 .% ; .5, 占 72 有 ( 青蒿 2 g 鳖 甲 1 g 生 地 黄 2 g 知 母 1 g 牡 丹 皮 效 7例 , 6 . % ; 效 1例 , 92 ; 有 效 率 为 0, 5, 0, 2, 占 36 无 占 .% 总 1g 2 。盗 汗 较 甚 者 , 去 青 蒿 , 生 牡 蛎 、 小 麦 、 黄 9. % 。有效 病例起 效最 快者 2天 , 慢 者 5天 , 均 可 加 浮 麻 08 最 平 根 以固表 止汗 ; 阴虚 较 甚 者 , 用 沙 参 、 冬 、 竹 、 加 麦 玉 石 3 5天起 效 。 . 斛 等 以滋养 阴精 ; 眠者 , 失 加用 酸 枣仁 、 志 、 交藤 以 5 阳 明炽热 远 夜 养 心安 神 ; 虚 见倦 怠乏 力 、 晕 气短 者 , 太子 参 、 气 头 加 麦 阳明炽热 主要 包 括 了 阳 明 经 证 和 阳 明 腑 证 的发 冬 、 味 子 以益 气 养 阴 ) 疗 癌 性发 热 5 五 治 4例 。结 果 显 热 。经证 主要是 有 热 无 积 , 现 为 身 大 热 , 恶 寒 , 表 不 反 效3 0例 , 有效 1 , 效 8例 , 效率 为 8 % , 6例 无 有 5 疗效令
通讯 作者 : 侯炜 (9 4一) 男 , 16 , 甘肃天水人 , 教授 、 主任 医师 , 博士生 导 师 , 究 方 向 : 癌 、 颈 部 肿 瘤 及骨 脑转 移 的放 疗 以及 肿 瘤 的 中 医 药 研 肺 头
防 治
癌性 发 热多在 疾 病 晚 期 或 疾病 进 展 期 , 长期 的疾
W O D C NE E MED C NE S p e e . 0 2, 17, o 5 RL HI S I I e tmb r 2 1 Vo . N .

儿童肿瘤合并发热经验性及循证性治疗探讨

儿童肿瘤合并发热经验性及循证性治疗探讨
4 8h内退 热 。反 之 , 出现上 述 3条 中任 何 1条 , 如 则
要为化疗) 过程 中, 病本身及化疗使患儿 免疫功 疾 能受损害 , 包括粒 细胞严重缺乏 , 极易发生感染 , 临
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 。与初诊发热不 同, 在治疗过
诊断为伴有感染, 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直至退热 ( 感染控制 ) 或病原菌 明确, 根据药敏更换抗生 素。
不使 用 抗 生 素 , 包括 : 1 不 伴 有 呼 吸 系 统 、 化 系 () 消
2 肿瘤患儿治疗 中合并发热
肿瘤患儿治疗 ( 主
统及皮肤软组织等感染症状 、 体征 。( ) 2 无影像 学
( 主要为胸片) 或病原学诊断依据。( ) 3 给予消炎痛 2 gm ( 大剂 量 2 g , 8 时 1 口服 , 5m / 最 5m ) 每 小 次
表 4 不 同时间段 (0 1 0 6年/ 00年) 20 - 0 2 21 不同革兰 阳性菌对常 用抗 生素体外敏感 率的变化 ( ) %
8 G rl- a n A, M r n M, C s d . ac S e z J a at i aa o A,e 1 I e i e v . t . mm da s a t
儿童 肿瘤 合 并 发热 经 验性 及 循 证 性治 疗 探讨
汤静 燕
儿 童颅 外恶性 肿 瘤发病 率较 高 的前 5位 依次 为 白血病 、 巴瘤 、 经母 细胞 瘤 、 淋 神 肾母 细 胞瘤 和软 组
对8 7例急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 ( L ) 5 A L 、2例 N L和 H 4 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 白血病 ( N L 患儿进行统计 A L) 学分析 , 共有 6 例伴有发热 , 3 %, 中 2 0 占 3 其 8例被 诊 断 为单 纯 肿 瘤性 发 热 , 占发 热 患 儿 的 4 % , 抗 7 无 感染治疗。A L伴 发热 者2 例 , 合单 纯肿 瘤热 L 5 符 l O例(0 ;H 伴发热者 1 4 %) N L 9例, 符合单纯肿瘤热 1 0例( 3 )A L 5 % ; N L伴发热者 1 , 6例 符合 单纯肿瘤

发热病人的护理讲课稿

发热病人的护理讲课稿

(六)体温达39℃时给予物理降温,行温水或酒 精擦浴,降温后30分钟测量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七)体温骤退者,注意保暖,防出汗过多而导 致虚脱。 (八)口腔护理:因发热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 粘膜干燥,口内食物残渣易发酵致口腔溃疡。故 对不能进食或昏迷病人行口腔护理日三次。 (九)皮肤护理:对出汗较多的病人应勤换内衣 裤,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十)高热出现谵亡,应及时用床档防坠床,出 现昏迷时,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自行消退。 5.肿瘤热患者应用抗感染治疗无效,应用非甾体消炎药
(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 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 昔布、塞来昔布等,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 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
发热治疗
物理降温:冰枕(冰槽、冰帽) 、酒精擦浴、温水 擦浴、冰冷敷 、灌肠 、降温毯
(2)供给充足液体,有利于体内的毒素稀释和排出,还可补充由 于体温增高丧失的水分,可饮开水、鲜果汁、菜汁、米汤、绿豆 汤等。
(3)忌用浓茶、咖啡、酒精饮料及具有刺激性调味品(芥末、 辣椒、胡椒等),并限制油腻的食物。
(4)宜采用少吃多餐制,流质饮食每日进食6~7次,半流质 每日进食5~6次,软饭每日3~4次,这样既可补充营养物质,还 可减轻胃肠负担,有利于疾病康复。
饮食护理
发热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也增加, 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基础代谢增高13%。肌肉兴奋性减低, 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 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发热病人除用药物治疗外,合 理补充营养,对改善全身的营养状况,促进病体康复具有 重要作用。
饮食安排原则:
体温测量注意事项
1.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者, 不可自口腔测温。进食、 吸烟、面颊部做热冷敷者, 应推迟30分钟后,方可测口腔温度。 2.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及某些心脏病病人 (刺激肛门后,迷走神经兴奋,会引起心律不齐﹚不可 由直肠测温。坐浴或灌肠后需待30分钟后,方可测直肠 温度。 3.对极度消瘦的病人,不适用腋下测温。沐浴后需待20 分钟后再测腋下温度。 4.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合时,应重复测温,必要时可 同时测量另一部位对照, 以使得到更为准确的体温数 值。

《认识肿瘤热》课件

《认识肿瘤热》课件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癌症筛查
根据年龄、性别、家族史 等因素,定期进行相应的 癌症筛查,如乳腺癌、宫 颈癌、结直肠癌等。
观察身体变化
留意身体的变化,如出现 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
定期体检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 化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 异常。
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
保持积极心态
面对肿瘤热等健康问题时,保持 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缓解压
《认识肿瘤热》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肿瘤热的概述 • 肿瘤热的成因 • 肿瘤热的诊断与治疗 • 肿瘤热的预防与保健 • 肿瘤热的研究进展
01
肿瘤热的概述
肿瘤热的定义
肿瘤热
指由于肿瘤本身或者肿瘤治疗 过程中产生的发热现象。
肿瘤热分类
分为肿瘤性发热和肿瘤相关性 发热。
肿瘤性发热
由肿瘤本身引起,通常为低热 ,多不超过38℃。
肿瘤热的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 结果,由医生进行初步诊断。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 ,有助于明确诊断。
病理学诊断
通过病理学检查,对肿瘤组织进行细 胞学、组织学等方面的分析,是确诊 肿瘤的可靠方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肿瘤标 志物,有助于辅助诊断和监测肿瘤的 发展。
肿瘤热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 治疗,包括化疗药、靶
向治疗药等。
手术治疗
对于可切除的肿瘤,手 术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
法。
放疗和化疗
放疗和化疗是利用放射 线和化学药物杀死或抑 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治疗

中医理论指导肿瘤热的护理应对

中医理论指导肿瘤热的护理应对

《 因极 一 病 征 、 论 、 因 篇 》 、 、 、 、 、 、 ; 志 过 三 方 三 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五 极 理 论 指 导 肿 瘤 热 病 人 的 心 理 护 理 ; 些 发 热 病 人 崩 药 治 疗 效 有 果 欠 佳 , 温 波 动或 反 复 , 人 往 往 存 在 否 定 、 惑 、 折 、 惧 体 病 疑 挫 恐 等 心 理 问题 , 合过 喜 则 伤 心 、 而 伤肝 、 思 伤 脾 、 则 气 结 、 结 怒 有 悲 惊恐伤肾 , 以语 言说 服 讲 解调 节病 人 情 志 , 是病 人从 阴 阳五 行 的 平 衡 高 度 上 理 解 情 志 为 病 对 健 康 的 影 响 ; 且 在 发 热 的 初 期 进 并 行心 理疏 导 , 明 肿 瘤 热 的 原 因 和 特 点 , 确 对 待 , 极 治 疗 , 说 正 积 同 时做 好 家 属 的 解 释 说 明 , 配合 医 护 人 员从 其 语 言 、 为 特 点 发 现 行 其 内心 活 动 , 过 外 因 作 用 调 节 其 内 因 “ 情 ” 、 、 、 、 、 通 七 喜 怒 忧 思 悲 恐 、 , 指 导 可 以适 当活 动 的 病 人 练 气 功 、 太 极 拳 , 通 活 惊 并 打 疏 络 、 通气血 , 疏 纠正 脏 腑 间的 功 能 失 调 , 助 正 气 , 高 机 体 抵 抗 扶 提
肿瘤 热 是 副 瘤 综 合 征 的 一 种 , 瘤 综 合征 是 由肿 瘤 间 接效 应 副
引起 的 全 身 或 局部 症 状 和 体 征 ; 由于 副瘤 综 合 征 往 往 引起 内分 泌
五 行 理 论 等 等 不 仅 指导 医 生 的 临 床 用 药 , 于 护 理 问题 , 们 认 对 我
() 2运用 “ 七情 ” 人之 常 性 , 动之 责 先 自脏 腑 郁 发 , 形 于 肢体 。 外

《认识肿瘤热》课件

《认识肿瘤热》课件
分类
按照发热高低可以分为低热、中热和高热,也可以按照发病机制和部位进行分类。
肿瘤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肿瘤热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肿瘤细胞的 溶解、骨髓抑制、放疗、化疗等。
发病机制
肿瘤热是肿瘤患者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免疫反应, 通过淋巴因子等介导产生全身性发热反应。
肿瘤热的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1
常用治疗方法
包括针对肿瘤原发病的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三个方面。
2
治疗原则
控制症状、减轻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3
注意事项
注意消化道、心肺等器官的保护,避免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保持健康的心态,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肿瘤热的预防
预防方法
积极去除各种慢性感染、消炎保健、调节免疫功 能、抗肿瘤化学预防、避免致癌因素等。
、食欲下降、体 重下降等。
按照发热高低和复发程度等可以分类为不 同类型,比如弛张型、间歇型、连续型等。
肿瘤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主要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内 容来判断。
鉴别诊断
应排除其他引起发热的疾病,如感染、风湿免 疫性疾病等。
肿瘤热的治疗
认识肿瘤热
欢迎来到《认识肿瘤热》PPT课件。本课程将帮助您深入了解肿瘤热,包括 其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请注意,本PPT仅供学术交流使 用,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什么是肿瘤热
定义
肿瘤热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相关症状,指的是肿瘤患者出现全身性的发热反应。
特点
常伴随着贫血、消瘦、虚弱、人体免疫力下降等不适症状。
保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坚持适量运动、 避免过度疲劳、维持良好心态等。

从元气角度浅谈肿瘤热的治疗

从元气角度浅谈肿瘤热的治疗

从元气角度浅谈肿瘤热的治疗谢印刚(山东省临沂市鄰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山东临沂272120)DOI24.3966/L issn.2095-9559.2016.43.455文章编号:2095—9556(2016)42—0234—02癌症病人病程中常见肿瘤热,肿瘤热又称癌性发热,一般指除感染因素外,与肿瘤本身直接相关的发热。

西医治疗多以解热对症治疗为主要原则,然仅能即时退热,对反复发热往往束手无策。

相较而言,中医辩证论治治疗癌性发热则凸显一定优势。

1辩证当分虚实以治癌性发热属于中医“内伤发热”范畴,学者们多认为系由于恶性肿瘤引起气滞、血瘀、痰凝郁而化热所致;或因脏腑、气血阴阳虚损导致,因此可大致分为实热与虚热。

陆宁4]等总结癌性发热为五型(9)阴虚发热型:方用沙参麦冬汤等加减。

(2)气虚血亏型:方用补中益气汤等加减。

(3)气滞血瘀型:方用血府逐瘀汤等加减。

(4)湿热瘀毒型:方用地榆槐花汤等加减。

(5)肝经郁热型:方用丹梔逍遥散加减。

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癌性发热以虚热为主。

学者们常将虚热辩证分型为:气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

学者们按照辩证分型,投以药剂,多可获得比解热镇痛类药物较长时间的缓解。

2寻病因之根为元气虚弱随着时间推移,中医对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认识逐步加深。

不少作者从元气角度探讨肿瘤的病因病机。

他们大多认为元气化生异常,导致癌毒的产生,癌毒导致体内肿块的形成。

如李平等⑵提出元气化生异常,内生瘤毒致肿瘤。

该假说认为在外感、内伤等综合作用下,若人体元气化生异常,则可能产生瘤毒。

瘤毒形成后可随气血流窜全身,若在脏器停滞、定植,即可形成转移。

癌毒为实邪,易导致气滞、血瘀、痰凝,郁而化热。

癌毒还不断消耗机体元气,特别阳气,致气血阴阳损,发生。

气角度可较直观理解肿瘤以及肿瘤热的的形成。

那么元气化生异常如何形成癌毒?笔者认为,恶性肿瘤本虚标实,元气异化的主要原因系元气虚弱,因虚致郁。

元气,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恶性肿瘤患者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恶性肿瘤患者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恶性肿瘤患者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摘要: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几率在62%以上,其中有48%的患者发热与肿瘤有直接关系。

肿瘤引起的发热是因为癌细胞在生长、分裂的过程中产生毒素、坏死组织被正常的组织吸收,吸收后的正常细胞组织功能被抑制引起机体发热。

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热伴随整个发病过程,由于引起发热的因素不同,需要对发热原因进行分析和鉴别,从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

关键词:恶性肿瘤;发热原因;护理效果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贯穿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发热与肿瘤治疗效果呈正相关,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热需要进行鉴别后,了解发热原因从而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坚实的依据[1]。

1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选取我科2018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体温持续10天超过38℃的患者有36例,占总数的72%。

36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58.4±11.3)岁。

其中有肺癌患者7例,乳腺癌患者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4例,胃癌患者11例,食道管患者9例。

通过对患者采取粪便取样检验,观察周围血象,部分患者采取咽拭子和胸腹水培养等检查,对患者采取抗生素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有20例。

进行肿瘤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患者有9例,体温未下降患者有7例。

2恶性肿瘤患者发热原因分析2.1合并感染发热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大部分都是由于感染引发的,并且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情况。

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出现感染的原因包括以下三点:第一,肿瘤本身会引起患者出现水肿、溃疡、坏死、压迫、糜烂等,会严重损伤患者的皮肤黏膜,导致细菌侵入[2]。

第二,化疗和放疗会导致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减少,当白细胞计数降低至1.5×109/L,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会明显升高。

第三,肿瘤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会受到严重的抑制,导致细菌和病毒侵入人体引发感染,同时,临床中的检查和治疗,如果不能做到严格的无菌操作,像内窥镜检查,气管插管等都会导致细菌入侵人体,从而引发感染。

发热

发热

考虑发热原因可能为:
1.感染性发热:包括(1)非特异性感染:如细菌、病毒、非典型致病菌等。

细菌性发热主要有血象及中性比例升高及相应感染部位表现,如呼吸道感染、胆系感染、尿路感染等。

该病人无相应症状体征,且血象不高不支持。

可以行胸片、肝胆B超、尿分析进一步排除。

病毒性及非典型致病菌发热多全身症状明显,血象可不到,淋巴细胞比例可增高,该病人与之不符,但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可以行胸片等进一步排除。

(2)特异性感染:包括结核、伤寒、痢疾等致病菌引起,以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为主,查到致病菌可确诊。

该病人无明显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大便常规阴性,可以行胸片、PPD、腹部CT等进一步排除。

2.非感染性发热:常见有(1)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除发热外可有全身多系统受累,相应抗体阳性有助于诊断。

该病人病史较短,自身抗体阴性不支持,但血沉、CRP增快需进一步排除,必要时可以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

(2)肿瘤热:如肝癌、胃肠道肿瘤等,该病人无相应病史,可以行肿瘤标志物检查、腹部CT、妇科B超等检查进一步排除。

(3)血液病:如白血病、MDS、MM等,但血常规多异常。

该病人有轻度贫血、血小板升高等表现,必要时可以行骨髓穿刺检查明确诊断。

(4)药物热:该病人入院前无长期用药史,且药物热血沉、CRP多正常,因此不考虑。

(5)吸收热:如急性心梗、肺栓塞等组织坏死可以出现发热,但临床症状、体征可提示原发病,该病人与之不符,暂不考虑。

出现肿瘤热还能活多久?最全肿瘤热相关知识解

出现肿瘤热还能活多久?最全肿瘤热相关知识解

出现肿瘤热还能活多久?最全肿瘤热相关知识解一、在疾病中什么是肿瘤热通俗讲肿瘤热是指癌症病人发烧,原因是癌细胞影响了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而且大部分病人会因肿瘤本身或接受治疗使得免疫力降低,尤其是白细胞偏低的病人,常因感染引起发烧。

药物反应、自身免疫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或癌症本身都可引起发热。

癌症发热,即使高热,有时也无特别的化验检查结果,而大多数疾病的发热均伴有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加快。

癌症发热不会觉得冷,而会觉得很热。

体温一般在37.5—38摄氏度之间。

癌症发热时应用抗生素和抗过敏药物无明显作用,但应用抗癌药物后可退烧。

因此用化疗药物可以治疗肿瘤热,同时需要用提高身体免疫力的能量激活元可以更好的配合化疗药物作用,并缓解部分化疗带来的副作用。

肿瘤热与一般的发烧也有一些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1、不明原因的发热,时间超过2周,而且是间歇性的发热。

热型以不规则热及弛张热为主,少数呈稽留热,体温多在37.5-38.5℃,少数可高达40℃左右。

2、各种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无效,而应用布洛芬等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常能奏效,继续用药可维持正常体温。

或者用水溶性人参皂苷Rg3来帮助调节,增强免疫力。

3、能排除其他各种医源性因素发热,期间中毒症状常不明显,与发热的程度及时间不成比例。

畏寒及与发热相应的心动过速也较少见或轻度,无明显的消化障碍,食欲往往无明显减少;总之,出现这样类型的发热,就应该值得重视,而不是将这类的发热当做是普通类型来对待。

肿瘤引起的发热跟普通感染发热是很不同的,如果发烧持续了较长的时间,或者低烧了很长一段时间而无法恢复回正常的体温,就要高度警惕是否是癌症引起的了。

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检查诊断,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二、什么原因会发生肿瘤热有人可能会认为,发烧也可能是癌症导致的后果,但事实上,发烧不一定就是癌症引起的,癌症患者不一定会发烧。

虽然有些癌症患者的确会有发热的症状,临床上将这种的发热称之为“肿瘤热”.但是,肿瘤热通常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

“阴火”说与肿瘤热

“阴火”说与肿瘤热

“阴火”说与肿瘤热
黄国昇;由凤鸣;祝捷;郑川;严然;夏孟蛟
【期刊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8(30)4
【摘要】"阴火"是李杲提出的属于内伤发热范畴的病理概念。

肿瘤热是指患者出现的直接或间接与恶性肿瘤相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几乎见于所有恶性肿瘤,亦属于"内伤发热"范畴。

通过分析肿瘤热与"阴火"的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认为两者具有内在联系,运用"阴火"理论治疗肿瘤热,丰富了治疗肿瘤热的临证手段。

【总页数】3页(P628-630)
【关键词】阴火;肿瘤发热;甘温除热;风药
【作者】黄国昇;由凤鸣;祝捷;郑川;严然;夏孟蛟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1
【相关文献】
1.读李东垣“阴火”说浅识 [J], 管利民
2.对李杲内伤热病论阴火元气说之我见 [J], 李滨
3.从圆运动角度探讨郑钦安之阴火与李东垣之阴火的关系 [J], 汤煜媛
4.李东垣之“阴火”说试析 [J], 谢世平;马予东;徐秋屯
5.李杲“阴火说”探微 [J], 张星平;肖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热药的作用机制
前列腺素 (PGE1) 的合成、 释放减少
恢复体温中枢 的正常反应性 体温恢复正常 使外周血管 扩张并排汗
服用解 热阵痛 药物
抑制
PG合成酶 (环加氧酶)
常用退热药物分类

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吡唑酮类:

保泰松(布他酮)及其化谢产物羟基保泰松

水杨酸类: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感染性发热
无规律,伴有寒 几天,感染源控 伴有白细胞升高,对抗生素治疗明 战,可高热 制后缓解 血沉加快 显,发热得到控 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病 因 诊 断 的 分 析
——
(2 )
肿瘤

淋巴瘤
恶性组织细胞病 白血病 肝肿瘤和其他实体肿瘤(肾肿瘤、肾上腺
瘤、鼻咽癌、结肠癌等)
病 因 诊 断 的 分 析
——

(3 )
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 类风湿关节炎 药物热 亚急性甲状腺炎
引 起 发 热 的 常 见 病 因
发热性质 病 因 疾 病
感染性 发热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血液病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 白血病等 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
肿瘤热的一般特点
• 1 热程或短或长,有的可达数月之久,可呈间歇性。 • 2 常为不规则热或弛张热,少数呈稽留热,体温在 37. 5~38. 5℃之间。 • 3 发热时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患者有时不能感 知;或无明显不适。 • 4 抗感染治疗无效,对解热镇痛药反应较好。 • 5 单纯的癌性发热常以低热为主或仅自觉身热,而 体温并不升高。 • 6 血液检查: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 比值大多正常。 • 6 肿瘤热患者多不伴有恶寒或寒战,表现为中低度 发热,以下午或夜间发热为主。


• •
临床诊断步骤
1. 2.
观察热程与伴随症状
仔细追问病史
3.
4. 5.
全 面 反 复 的 体 格 检 查
实 验 室 检 查 诊断性治
发热待查的常见病因
一、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重要病因
二、可致发热的血液病 三、恶性肿瘤与发热:陈年的命题、临床的难题 四、结缔组织病长期发热的诊断 五、中枢性发热 六、功能性低热
各类肿瘤热的具体表现
• 通常恶性肿瘤发热无论是发热的幅度、热型, 还是持续时 限, 均无鲜明的临床特征。 • 仅有少数几种恶性肿瘤具有鲜明的热型。如对萘普生治疗明 显有效的发热常提示实体肿瘤的危险性。 • 对于晚期和侵袭性组织学类型淋巴瘤,发热是最常见表现, 部 分病人可出现以发热、盗汗和消瘦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 • 肾细胞癌是恶性肿瘤引起发热的经典例证, 通常仅表现为发 热, 无其它表现, 有时伴乏力和消瘦, 15%病例呈现间歇性发 热, 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引起的镜下血尿或红细胞增多, 可提 示诊断。 • 嗜铬细胞瘤发热, 常见于发作性高血压病例, 血压升高时体温 增高, 血压正常时体温降至正常,随血压而变化。 • 位于丘脑附近的大脑肿瘤可产生高热( 39℃) 。 • 肺癌通常不引起发热, 但部分病例在没有肺炎和肺不张的条 件下表现为发热。 • 有时, 恶性肿瘤发热可表现为寒颤继之急剧发热, 酷似感染性 疾病。
发生原因
1 恶性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 2 恶性肿瘤本身和治疗所致的机体免疫 功能损伤或免疫抑制所引发的机会感染 所引起的发热。
发生机制
肿瘤热是由肿瘤细胞本身产生内源性致 热因子,肿瘤迅速生长,瘤组织相对缺血、 缺氧引起瘤组织坏死,释放肿瘤坏死因子 ( TNF),TNF是一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 胞系统细胞分泌的多活性蛋白质,可分 TNF-α和TNF-β,两者均有致热性,而TNF 可能通过PGE2而致热,且TNF能诱导IL1,IL-6的产生,TNF、IL-1和IL-6均为内源 性致热原,而引起发热。
肿瘤热的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有效地缓解NF, • 萘普生、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罗非西布等, 对于NF显示出不同的疗效。 • 萘普生与其他的药物比较显效更快,并且在鉴别NF和非 肿瘤性发热具有诊断价值。在NF消退后萘普生即使减低 剂量,亦能达到较好的退热效果。 若长期使用应考虑其潜在的不良反应:胃炎、消化道出 血,尤其是血小板减少。 还应注意与萘普生相关的禁忌症,如心、肝、肾功能不 全。 有些患者在停用萘普生后NF可以复发,若再次出现发热, 应重新评估,再次排除感染和其他原因的发热。
肿瘤热的诊断标准
• 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体 温至少出现一次超过37. 5℃,持续时间超过2 周。 • 体检、实验室检查、放射检查缺乏感染依 据,缺乏过敏机制,排除药物热等。 • 抗生素应用7 d,但发热、血象无变化者,作为 诊断标准。
癌症患者的发 热评估
发热原因未明 确
发热原因明确

解热镇痛药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故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禁用。

阿司匹林、水杨酸盐、消炎痛等易透过胎盘诱发畸胎,故孕 妇应禁用。
• • • • • • •
定义 发生原因 发生机制 肿瘤热的一般特点 肿瘤热的诊断标准和方法 与感染性发热的区别 启发
定义
肿瘤性发热(NF)简 称肿瘤热,又名癌性 发热。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 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 一 , 通常是指癌症患者 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 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 热。

Still病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发 热 的 处 理 原 则

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 适用于高热;


持续发热不退者;
伴有头痛、意识障碍、谵妄的中度发热; 病因明确的长期发热性疾病等

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加重病体消耗) 心肌梗塞或心肌劳损者(发热加重心肌负荷)

选用适宜的解热措施
认识肿瘤热
• • • • • 主持:钟金霞 主讲:李美玉 地点:示教室 时间:2015-1-23 参加:
• 补阅:
发热的概念
• 定义: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中枢“调定 点” 上移,从而引起体温的调节性升高。
低热
37.5℃ ~38.5℃ 一日间体温变动>1.0-1.2 ℃
中等度热
高热 超高热
38.1 ℃ ~39.0 ℃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实体肿瘤
理化损伤 神经源性发热 其 他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
病 因 诊 断 的 分 析 (1)


结核病 伤寒和副伤寒 感染性心内膜炎 败血症 腹腔内脓肿或其他部位脓肿胆道感染 慢性尿路感染 艾滋病 其他各种感染:病毒、L型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 衣原体、真菌感染
热型
• • 1.稽留热 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 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及斑疹上函告热期。 2.驰张热 体温持续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别在 2℃以上,但均高于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 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 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间歇期)交替出现。见于疟 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回归热 体温骤然升至高峰,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 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并规律性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 病等。 5.波状热 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 6.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等。
与感染性发热的区别
体温波动及规 律 发热周期 血液检查 药物治疗
肿瘤热
常为不规则热或 较长,通常为2 弛张热,少数呈 周 稽留热,体温在 37. 5~38. 5℃之 间。一般不伴有 寒战。
外周血中白细胞 对抗生素治疗不 计数及中性粒细 明显,应用化疗 胞比值大多正常。药物后能得到控 各项感染指标未 制。 见。
经验性抗生素 治疗
治疗发热的病 因
肿瘤热的诊断 过程
有反应
无反应
确定感染的诊 断
萘普生实验
继续抗生素治 疗和寻找感染 灶
发热消失
发热未消失
制定NF诊断
存在的感染或 非NF
再进一步评估
肿瘤热的降温方法
• 药物降温:常用的有解热镇痛类药物,糖皮 质激素类药物等。 • 物理降温法: 1 酒精擦浴和温水擦浴 2 冰袋降温 3 灌肠降温
39.1 ℃ ~41.0 ℃ >41 ℃
• 定义
能引起人体或动物发热的物质
致热原
分类 外源性致热原:传染原或致炎剌激物 , 内 生致热原: IL-1、IL-6、IFN、TNF等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方式 前列腺素 cAMP Na+/Ca2+比值 新发现的内生致热原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有机酸类:

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异丁苯丙酸)
应用解热镇痛药注意事项

老年体弱,幼儿及体温在40℃以上的发热病人,剂量宜小, 宜选用退热作用缓和的药物,以免高热骤降,大量出汗等而
引起虚脱。

一些解热镇痛药对消化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易诱发或加重 溃疡和出血。故消化道溃疡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

加强对高热或持久发热病人的护理
解 热 药 物 的 适 应 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