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医谈黄建业医师之侯气

合集下载

苦参60g蛇床子30g百部30g益母草30g可加野菊花地骨皮各30g煎

苦参60g蛇床子30g百部30g益母草30g可加野菊花地骨皮各30g煎

中医实践与补遗-----特病专方:外洗皮肤湿疹苦参60g 蛇床子30g 百部30g 益母草30g 可加野菊花地骨皮各30g。

煎水洗涤。

每剂药可煎洗2~3次,配内服更佳。

【验证病案】:2008年,经我店营业员介绍,系同乡,一西府风翔之女,25岁左右,抱一女性儿童,一岁多,全身出满湿疹,从头到脚无一好处,密密麻麻,有流黄水处,有脱皮处,叫人看了真有点惨不目睹。

请我给治疗,说在家乡看了很多地方,均因小孩太小无法服药,也用了一些外用药,茵陈一类洗之,不见效。

听老乡介绍我治病挺好,故从家乡赶来。

查看了小孩的病情,我也有些为难,孩子太小,无法服药。

看来只有用外洗之法了,于是开出上方,令其煎出药汁,加水每天给小孩洗2-3遍。

一周后,小孩全身的湿疹就干燥了,又用一周,皮痂脱净,皮肤光净,孩子母亲高兴的不得了,一个劲的感谢,邀请有机会到她家去坐客。

该方前4味乃《名老中医之路》一书中龚志贤的秘方,我在实践中又加入了野菊花和地骨皮两味药,一清热解毒,一凉血止痒,使方子更为周全,临床使用多年效果蛮好。

特病专方------治疗高血压效方主方:白蒺藜30g 勾丁30g 菊花30g 茺慰子30g 川芎10g 怀牛膝30g 白芍30g 元参50g 炙龟板15 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水煎服日三服。

主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

此方乃是我学习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镇肝熄风汤的变通方。

张氏在书中谈到此方:所谓脑充血证(亦名类中风,即西医所谓脑充血证),其脉弦长有力(即西医所谓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

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一两。

痰多者,加胆星二钱。

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八钱、净萸肉五钱。

大便不实者,去龟板,赭石,加赤石脂一两。

张氏这张方子是个名方,很多名医都爱用,我也学之,但是在运用中感觉,张氏之方治高血压时有效时无效,总是不理想,于是萌生在镇肝熄风汤基础上加减,后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效果较好,所以固定为自己的效验方。

《金匮要略》水气病治法

《金匮要略》水气病治法

《金匮要略》水气病治法水气病,是指脏腑功能失调,津液运行障碍,致使水湿停聚,泛溢人体各部而形成以水肿为主症的疾病,亦即水肿病。

“水气”最早见于《内经》,《金匮要略》将水气病专篇论述,并创立了一套相应的方剂。

仲景对水气病有三种分类方法,一种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黄汗五种类型,第二种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和肾水五种,还有一种分为水分、气分、血分三类。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仲景讨论了水气病的发病机理,论述了水气病的辨证论治,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仅从治法角度,对《金匮要略》水气病的治法特点探析如下:1利小便《水气病篇》有“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

”一般水气病患者,若见腰以下肿,因腰以下为阴,属里,水湿之邪在里在下,故用利小便法,使水湿通过小便而排出。

利小便虽然是治疗水气病的很重要的方法,但是《水气病篇》中却没有使用单纯利小便的方剂,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辩证,利小便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方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水气病篇》27条指出:“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此乃水湿停聚,湿热内壅,阳气阻隔,不达四肢所致的手足厥冷,故治疗用蒲灰散清利湿热,通利小便,小便通利,水肿消除,厥冷之症得以解除。

体现了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意。

2 发汗《水气病篇》有“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若见腰以上肿,因腰以上为阳,属表,水湿之邪在表在上,故用发汗法,使水湿通过汗液而散除。

发汗所治之水气病,是由外感邪气侵袭上焦肺卫,肺卫郁闭,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气不行,留滞而泛溢肌肤所致,故主要用于治疗风水,皮水也可用之。

发汗能宣通肺气,肺气得以宣通,则水道通调,小便也就会由此而通畅,这就是“提壶揭盖”法的集中体现。

《水气病篇》22条指出:“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腹痛加芍药。

”此处为水泛肌表,表卫气虚不固所致的风水病,故治疗用防己黄芪汤益气固表,利水除湿,本方仍属发汗之剂,是在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的基础上使卫阳振奋、风水顺势得以解除。

陈亦人教授治黄汗医话

陈亦人教授治黄汗医话

陈亦人教授治黄汗医话黄汗一病,临床并不鲜见。

该病始载于张仲景之《金匾要略·水气病》篇,篇中对其症状描述除“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外,尚有发热,脉沉,身体肿等。

并认为这种病是“以汗出人水中浴,水从汗孔人得之”。

所出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及桂枝加黄芪汤。

均用黄芪、桂枝、芍药,意在调和营卫,固表利水。

从而测知是病之机在于水湿之邪留滞肌肤塑遏营卫,卫阳不通致郁久化热,故治疗以和营通阳为大法。

该病较为顽固,尤其久治不愈者,单纯应用仲景芪芍桂酒汤及桂枝加黄芪汤往往收效甚微,故临证须加重药物用量,并据不同证情随证化裁,方可收到满意疗效。

一般而言,治遵仲景之意,针对水湿之邪内阻、营卫郁遏、久而化热之基本病机,采用清热燥湿、畅通郁阳之法。

如此则湿去热除,阳气畅通,气机周流,黄汗之证自除。

验案举例曾治章某,女,37岁,1986年8月2日初诊。

患者素体健康,但形体肥胖,曾多方寻求减肥之术。

诸法并施。

未见显效。

1年来,又见下肢肿胀,汗出染衣。

色黄灿烂,医者据证多投利尿之剂。

但患者服后,小便失禁,难以控制。

畏惧心理甚重。

特来我院求治。

症见形体肥胖。

下肢肿胀如裂,沉重难移,移动即痛,时有心悸。

汗出较多,色黄染衣。

肩臂疼痛;月经周期延长。

经行腹痛,经后黄水较多。

色红有块;舌质淡红,苔薄。

脉沉。

分析其病因病机,认为患者形体肥胖,为痰湿体质,又屡经中药减肥。

过服攻下之剂。

以致阳气损伤。

故一服利尿之剂,则小便难控;阳气不足,则水化障碍。

郁于肌肤。

阻阳化热,故为黄汗;湿性趋下,则下肢肿胀。

治拟益气通阳,清热燥湿。

处方:生黄芪15g,关防风6g汉防己6g,云茯苓15g嫩桂枝6g,泽兰叶10g炒黄柏10g,炒苍术6g威灵仙10g,杭白芍12g每日1剂,水煎服,7剂。

1986年8月9日二诊:服上药后腿肿及胀痛显著减轻,余症亦均较前好转。

药已中的,守方观察,上方白芍改为15g,煎服法同前。

1986年8月16日三诊:服上药7剂后,黄汗显著减少,下肢肿胀已减大半,予上方加粉萆薢10g继服。

_药性巧合记

_药性巧合记

是 ! 红 净 唱 : 这 四 贼 太 胆 大 治 疥 朝 硇 , 利 小 水 消 肿 胀 这 点 功 劳 , 他
大 戟 、 芫 花 、 甘 遂 、 海 藻 四 家 贼 寇 造 反 。 老 云 : 下 去 再 报 。 报 子 下 :
请 坐 。 二 净 : 告 坐 。 报 子 : 上 报 。 告 进 : 老 云 : 报 何 军 情 ? 报 子 白 :
治 劳 嗽 岂 可 或 减 ; 消 痈 毒 补 骨 髓 白 芨 白 蔹 ; 为 甚 云 川 草 乌 于
这 半 夏 化 脾 经 一 切 湿 痰 ; 瓜 蒌 子 治 喘 气 也 自 不 难 ; 川 贝 母
蔹 于 川 乌 、 草 乌 、 乌 头 相 反 。 老 白 : 下 去 再 报 。 报 子 : 是 ! 老 唱 :
安 , 心 肾 俱 热 , 叫 栀 子 过 来 。 丑 上 白 : 我 名 叫 栀 子 , 有 热 我 能 除 ,
海 蛤 粉 , 百 步 ( 部 ) 而 来 , 硬 将 热 咳 痰 喘 , 一 并 治 去 。 我 今 身 上 不
戴 旋 复 花 , 面 上 搽 着 天 花 粉 , 一 个 叫 贝 母 , 头 戴 款 冬 花 , 面 上 搽 着
痛 足 顽 麻 当 用 寄 生 ; 捎 萆 薢 祛 风 湿 止 疼 添 精 ; 捎 连 翘 去
还 不 足 吗 ? 老 白 : 还 捎 哩 。 唱 : 捎 续 断 接 筋 骨 又 止 遗 精 ; 腰 膝
百 毒 也 治 疥 疮 ; 萱 草 根 治 五 淋 还 消 乳 疮 。 丑 白 : 又 捎 十 味 药 ,
子 渊 拾 趣
群 英 会

天 门 前 、 麦 门 后 , 摇 起 兜 苓 , 忽 然 闪 出 两 个 妇 人 , 一 个 叫 知 母 , 头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25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25条

【每⽇⼀诵】伤寒论第125条第125条太阳病,⾝黄,脉沉结,少腹硬。

⼩便不利者,为⽆⾎也。

⼩便⾃利,其⼈如狂者,⾎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书!⽂末有留⾔,⼤家可以发表⾃⼰的注解,⼀起提⾼!⾦·成⽆⼰《注解伤寒论》⾝黄脉沉结,少腹硬,⼩便不利者,胃热发黄也,可与茵陈汤。

⾝黄,脉沉结,少腹硬,⼩便⾃利,其⼈如狂者,⾮胃中瘀热,为热结下焦⽽为蓄⾎也,与抵当汤以下蓄⾎。

清·吴谦《医宗⾦鉴》此承上条详其脉证,互发其义也。

太阳病,⽆论中风、伤寒,但⾝黄脉⼤,腹满⼩便不利兼头汗出者,乃湿热之黄,⾮瘀⾎也。

今⾝黄,脉沉结,少腹,⼩便⾃利,其⼈如狂者,则是⾎证,⾮湿热也,故宜抵当汤以攻其⾎。

⽅有执⽈:谛,审也。

⾔如此为⾎证审实,⽆复可疑,必须抵当汤,勉⼈勿⼆之意。

程知⽈:⾝黄,脉沉结,少腹,三者皆下焦蓄⾎之证。

然尚与胃热发黄证相近,故当以⼩便辨之。

其少腹满⽽⼩便不利者,则为⽆形之⽓病,属茵陈证也;其少腹⽽⼩便⾃利者,则为有形之⾎证,属抵当⽆可疑矣。

汪琥⽈:按本⽂云:⼩便不利者之下,仲景不⾔治法。

成注云:可与茵陈汤。

『补亡论』云:与五苓散。

后条辨云:属茵陈五苓散。

此三⽅可选⽽⽤之。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太阳病发黄与狂,有⽓⾎之分。

⼩便不利⽽发黄者,病在⽓分,⿇黄连翘⾚⼩⾖汤症也。

若⼩便⾃利⽽发狂者,病在⾎分,抵当汤症也。

湿热留于⽪肤⽽发黄,卫⽓不⾏之故也。

燥⾎结于膀胱⽽发黄,营⽓不敷之故也。

沉为在⾥,凡下后热⼊之症,如结胸、发黄、蓄⾎,其脉必沉。

或紧、或微、或结,在乎受病之轻重,⽽不可以因症分也。

⽔结、⾎结,俱是膀胱病,故皆少腹硬满。

⼩便不利是⽔结,⼩便⾃利是⾎结。

如字,助语辞。

若以如字实讲,与蓄⾎发狂分轻重,则谬矣。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黄,脉沉结,少腹硬,是皆⾎瘀之脉证。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卷七瀏陽劉世禎昆湘述義瀏陽劉瑞瀜仲邁疏釋受業方錫藩振群敬錄劉裔誠樸庵校字劉淵仲劉仲鴻李謨光同校劉芹齋易雨郇易石庵同校劉藥橋傅文斗唐雲崧同校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此与上桂枝加葛根汤主治之证,项背强几几恶风皆同,惟发热(太阳病故发热)无汗为异,此皮毛闭塞,荣卫之两郁也,脉当浮缓且大,按之微紧,宜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较桂枝加葛根汤,仅参麻黄一味,以开卫闭,乃方以葛根名者,知所重仍在葛根,但以无汗加麻黄耳。

可知桂枝、麻黄之主治,惟视表实、表虚,有汗、无汗为辨,未可如泾渭之判,以桂枝为治风而不治寒,麻黄但治寒而不治风也。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

葛根汤主之。

两经之证,同时并作,谓之合病,若一经先病未愈,复连一经,谓之并病。

此证所谓太阳阳明合病者,即风寒中表兼中里,风邪直入胃肠之候也。

其人本胃中寒,加以太阳伤寒,外寒与内寒相应,风性急而内犯,鼓荡肠胃之气(西学谓肠之蠕动增速,则下利,即此义也),故令下利,脉当浮大而按之濡紧。

治此不用温中之品者,以胃本无病,因外寒相感而为病,虽下利病象在里,而病因实为在表,故治其外而内自安。

此病常常见之,后贤以阳并于表则里虚释之,假令阳并于表,发表则阳亡,里既虚矣,且当先救其里,尚可用葛根汤以发汗乎,亦有释为太阳发热恶寒,合阳明之目疼鼻干,为太阳阳明合病者,更与论旨相违,且何以致下利,更与目疼鼻干无关也。

此证若脉浮而大(大为气实,非虚大也),口渴发热恶寒,便为二阳并病,宜大青龙汤治之。

本论所示证治,一一皆治源之法,学者宜熟玩焉。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一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半夏半斤,洗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友渔斋医话——精选推荐

友渔斋医话——精选推荐

友渔斋医话友渔斋医话清黄凯钧序医之为⾔意也。

俞扁之⽅,和缓之术,通乎治国,功在活⼈,斯⾔虽⼩,可以喻⼤。

退庵黄先⽣,希夷养⽣,淡泊明志,学进乎道,艺通乎神。

⼤还菊泉之旁,⼩隐橘井之侧。

凡夫炎帝百草之谱,黄庭六根之书,康伯市上,壶史探奇;扁鹊箧中,镜经测要,莫不撷我灵素,洞其神明,以回膏肓,以达腠理。

良医良相,胥在是矣!请志简端,以为嚆⽮。

甲戌春仲阳湖愚侄刘嗣绾顿⾸拜题⾃记予少多疾,年⼗九,先君辞世,因弃举业,涉猎岐黄之学。

尝慨世之昧者,⾮养奸为盗,即诛伐⽆过,乃⽴志为医。

遇有难治之症,遍翻⽅论,每⾄深夜,烛屡见跋,不倦也,必得其要领⽽后已。

如是推原究本,渐有所获。

初,母⽒年衰⽋安,择药物所宜,调治奏效,⼼窍喜悦。

⾄于家⼈辈,遇有不适,为之处⽅,亦多霍然,遐迩延就,岁⽆虚⽇。

积今垂四⼗载,虽系偏知,⽽⾃问不致误⼈,乃着医话六种。

凡⼈以摄⽣为第⼀,故⾸辑⼀览延龄⼀卷。

集平⽣见闻,有俾于学⼈,作橘旁杂论⼆卷。

《灵》、《素》、《难经》,为医者根柢,然⾮经年累⽉,难以穷其奥旨。

今以急就之法,汇以五脏见症,虚实⽤药之宜,亦可领其⼤意,编上池涓滴⼀卷。

传云:空⾔⽆补,必见诸实事。

录肘后偶钞⼆卷。

治病之法,前⼈⼤备,⽽头绪纷纭,遽难从事。

今以短章包括,直指源流,兼附药宜,作证治指要⼀卷。

其药笼短剧⼀卷,间出新意,⾮⽌辞简,⽽实切于⽤焉。

其知我者,谅不⾄覆瓿;不知我者,亦任其讪诮⽿!前梓《友渔斋诗集》⼗卷,兹刻医话⼋卷。

斋名仍存其旧。

时嘉庆⼗有七年岁次壬申花朝退庵居⼠黄凯钧⾃记第⼀种⼀览延龄⼀卷松有千年之固,雪⽆⼀时之坚。

若植松于腐坏,不期⽽必蠹;藏雪于阴⼭,历夏⽽不消。

违其性则坚者脆,顺其理则促者长。

物情既尔,⼈理岂殊?然则调摄之术,⼜可忽乎?⼈之胚胎,赖⽗母精⾎凝结⽽成。

及⾄⼗⽉胎完,则⽗母精⾎⼀点也⽤不着,⽌做得⼀个胞胎。

其中得⽗母⼀点神⽓,⽇渐长⼤,其精⾎恶浊之物,⽇逐翻出。

⾄⼗⽉满⾜,翻天覆地,HT(和去声)地⼀声,脱胎出世,其⽗母恶浊之⽓,还不能尽;⼜去⼝⾎,剃胎发,每⽉变蒸,轮为疹痘;⾄七⼋岁,⼜毁齿更⽣,然后⽓体渐清。

候气针灸法_内经_针灸补泻法

候气针灸法_内经_针灸补泻法
候 气 针 灸 法
黄 建业 (广 东省 封 开 县 中 医 院 广 东 5 2 6 50 0 )
,

《 经》 灸 补 泻 法 内 针
候 气 针 灸 法 属 《 经 》 灸补 泻 法 范 畴 是 中 医 传 统 针 灸 的 主 要 或者 基 础 手 法 内 针
础 候 气 是 关 键 补与 泻 在 于 调 节 进 退 针 的快 与慢

,
正 常 而 言 若 连关 尺 脉 也 异 常 则 无 从 比较 亦 无所 谓 标 准 了 正 如 一 息 五至 为 正 常 脉 的 次 数 一 样 假 如

,
,
,
,


,
35

这 一 息 都 不 正 常 则 脉 博 的 频 率 也无所 依 凭何 为标 准 了 )
,




人 迎 大 于 关尺 谓 人 迎 大

,
灵 云 : 寸 口 主 中 人迎 主 外 《 枢 禁 服》
定 了

, 、
” ,
这 就把 人 迎 候 阳 寸 口 候 阴 的 人 迎 寸 口 脉 诊 的 基本 理 论 确

, ,
,

,
人 迎 脉 即 阳黯 合 谷 之 间挠 动脉 分支 反 映手 足 三 阳 经 脉 的 病变 ; 寸 口 脉 又 称 脉 口 即 寸脉 人 口 处
,
,


,
属 阳盛 ; 人迎 小
,
于关 尺 谓 人 迎 小

,


,
属 阳 虚 寸 口 大于 关 尺 谓 寸 口 大 属 阴 盛 寸
, 。 ,
,

清代御医黄元御谈“中气”之治,并给出了经典的验方“黄芽汤”

清代御医黄元御谈“中气”之治,并给出了经典的验方“黄芽汤”

清代御医黄元御谈“中气”之治,并给出了经典的验方“黄芽汤”中气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

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

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

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

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

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

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

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

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

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道家谓之黄婆。

婴儿姹女之交,非媒不得,其义精矣。

医书不解,滋阴泻火,伐削中气,故病不皆死,而药不一生。

盖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

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

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

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

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

黄芽汤人参三钱炙甘草二钱茯苓二钱干姜二钱煎大半杯,温服。

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

其有心火上炎,慌悸烦乱,则加黄连、白芍以清心。

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

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丹皮以舒肝。

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

四维之病,另有专方,此四维之根本也。

#大家健康超能团##超能健康团##中医##黄元御##中药#@大家健康。

糖尿病古籍整理

糖尿病古籍整理

糖尿病中医古籍1.病名: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

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素问·气厥论》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

《素问·脉要精微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素问·奇病论》渴利者,随饮小便故也。

夫人渴病者,皆由脏腑不和,经络虚竭所为。

《诸病源候论》有病口甘者名為何。

何以得之。

此五氣之溢也。

名曰脾癉。

《外台秘要》渴病有三,曰消渴、消中、消腎。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有婦人產蓐去血過多而渴者,名曰血渴,非三消類,不可不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若饮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

若饮食多而不甚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名曰消中。

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肾消。

《河间六书》故《素问》有消瘅、消中、消渴、风消、膈消、肺消之说。

《儒门事亲》2.病因病机: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

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

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巅疾,久风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素问·脉要精微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

石药发阗,芳草发狂。

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

歧伯曰:夫芳草之气疲于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素问·腹中论》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

《素问·气交变大论》夫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灵枢·师传》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瘅,或为积聚。

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黄帝曰:何以知脏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

黄元御学术思想简介

黄元御学术思想简介

四、效古方,重配伍,师古而不泥古
• 黄氏学术思想源于《内》、《难》、《伤寒》,处方 用药多遵仲景,但在处方用药时非常重视药物的配伍, 认为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一药难治诸 证,必须配伍得宜,才能发挥其作用。对茯苓一味, 黄氏在临床上应用颇多,对其配伍应用多有研究,如 健脾燥湿可单用茯苓,配甘草健脾利水,配桂枝健脾 舒肝,配干姜温中燥湿,配生姜温胃降逆止呕,配砂 仁行气消郁等等。对于白术的配伍说:“白术性颇壅 滞,宜辅之以疏利之品,肺胃不开加生姜、半夏以驱 浊,肝脾不达加砂仁、桂枝以宣郁,令春旋补而旋行, 则美善而无弊矣。”(《长沙药解· 白术》)对润肝养血 之药,认为易助湿抑阳,如伍用桂枝则“化阴滞而阳 和,滋培生气,畅遂荣化”。如何首乌“滋肝养血, 则魂神畅茂,长生延年,理有必至,但宜加以扶阳之 药,不可参以助阴之品。”(《玉楸药解· 何首乌》)只 有配伍得宜,才能相辅相成,组成良方而获妙用。
• 一、尊仲景,重阳气,力倡贵阳贱阴。
• 二、师易火,熏脾胃,崇尚温阳补土。
• 三、源《内经》,重六气,以六气统六经 • 四、效古方,重配伍,师古而不泥古
一、尊仲景,重阳气,力倡贵阳贱阴。
• 黄氏出生于诗书家庭,他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性情清高,意志 坚强,做事很有毅力,少负奇才,刻苦学习诸子百家之论,欲成旷世 之才,以功名高天下,为一代名相,治国济世。甲寅雍正十二年,三 十岁时,不慎患目疾被庸医所误,用药损其左目,是以悔恨感伤,遂 绝进仕之路,立志学医,不能为名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济人,尊黄帝、 岐伯、越人、仲景为“四圣”,尤以仲景首重阳气的观点对其影响最 大,成为其学术思想的主流。人之为病“阳盛而病者,千百之一,阴 盛而病者,尽人皆是。”(《素问微蕴· 脏象解》)又曰:“人莫不病发 于阴进而病愈于阳长。”(《四圣心源· 六气解》)大倡贵阳贱阴之说, 黄氏认为:人身立命,全赖阳气,唯阳气旺盛,化生精血液以养五脏 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阳气旺盛,生机振奋,则邪气不能外侵, 七情不能内扰,神安体健,禀受天年。故此黄氏在辨证中处处以顾护 阳气为先,对于贵阴贱阳,滥用寒凉滋润的流弊深恶痛绝,指出: “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 理之至浅,未尚难知,后世庸愚,补阴助湿,病家无不夭枉于滋润, 此今古之大祸也。”(《四圣心源· 六气解》)

中医经典中有如见异状的原文

中医经典中有如见异状的原文

中医经典中有如见异状的原文书名。

①指《雷公药对》。

详该条。

②北齐.徐之才撰。

书目见《嘉祐补注本草》所引书传。

2卷。

此书一般认为是在《雷公药对》的基础上加以修订而成。

《嘉祐本草》称此书“以众药名品,君臣佐使,性毒相反及所主疾病,分类而记之……其言治病、用药最详”。

原文:丙辰秋,楚丘县贾君次子二十七岁,病四肢困倦,躁热自汗,气短,饮食减少,咳嗽痰涎,胸膈不利,大便秘,形容赢削,一岁间更数医不愈。

或曰:明医不如福医。

某处某医,虽不精方书,不明脉候,看证极多,治无不效,人目之曰福医。

谚云:饶你读得王叔和,不如我见过病证多。

颇有可信,试命治之。

医至,诊其脉曰:此病予饱谙矣,治之必效。

于肺腧各灸三七壮,以蠲饮枳实丸消痰导滞。

不数服,大便溏泄无度,加腹痛,食不进,愈添困笃。

其子谓父曰:病久瘦弱,不任其药。

病剧遂卒。

冬予从军回,其父以告予。

予曰:思《内经》云,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

泻之则重不足,此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故曰不足补之。

此其理也。

令嗣久病赢瘦,乃形不足,气短促乃气不足,病潮作时嗜卧,四肢困倦,懒言语,乃气血皆不足也。

补之惟恐不及,反以小毒之剂泻之。

虚之愈虚,损之又损,不死何待?贾君叹息而去。

予感其事,略陈其理。

夫高医愈疾,先审岁时太过不及之运,察人之血气饮食勇怯之殊。

病有虚实浅深在经在脏之别,药有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治有缓急因用引用返正之则。

孙真人云:凡为太医,必须谙《甲乙》、《素问》、《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仲景、叔和诸部经方。

又须妙解五行阴阳,精熟《周易》,如此方可为太医。

不尔,则无目夜游,动致颠损。

正五音者,必取师旷之律吕,而后五音得以正;为方圆者,必取公输之规矩,而后方圆得以成。

五音方圆,特末技耳,尚取精于其事者。

况医者人之司命,列于四科,非五音方圆之比,不精于医,不通于脉,不观诸经本草,赖以命通运达而号为福医。

亦医谈黄建业医师之侯气

亦医谈黄建业医师之侯气

本文系一粟整理亦医和tipe_h网友的网帖,特此声明,以免有剽窃之嫌,诸位网友若需转载请把上述文字一起转载,以尊重原作者劳动成果。

针灸的候气其实是医者持针感受针下的感觉进行泻实补虚的手法。

取穴多在经气旺的时辰取相应的穴位。

侯卫气,正常入针后,升至天部,医者微提针,使针下形成一空隙,三指指腹较敏感处持针,精神高度集中于针尖下,可感觉到一来盛去衰的、滑利的、规律的搏动感,有点类似洪脉,这就是卫气。

侯营气,正常入针后,升至人部,持针如前,可感觉到一和缓的、从容不迫的、规律的搏动感,有点类似缓脉,这就是营气。

侯邪气,不分三部,持针如前,可感觉到一来盛去盛,先后不等,不规律的搏动。

为邪气。

泻实补虚手法,应该是属于迎随补泻的手法。

刺邪,侯得邪气,疾刺之、后则疾退,要有当头一刺,令其魂魄随之而散的感觉。

补正,侯得营卫二气,缓缓进针,要有托之、要有力推千钧的感觉,退针则快退。

该针法练习时多取外关、足三里、涌泉三穴。

尤其是以足三里常用,以阳明经经气较容易探得的缘故。

练习的要点:三空针下空,以听经气流行。

手心空,以得三指持针如拈花,松则落,紧则碎。

神空,精神高度集中,身旁已无一物,唯针下一丝可辨。

最难做的是精神高度集中,虽然要求的时间不一定很长。

这种针法是来自《内经》的针法,黄主任一直把这种针法才叫做最正宗的针法。

就如天下功夫出少林一样。

其中楼主所说到的“针灸的候气其实是医者持针感受针下的感觉进行泻实补虚的手法。

”从内经是这样的: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覩其疾,恶知其原。

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来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水下八刻是推算何经气王于何时辰的方法,是以当地时间为准的,由于我们常用北京时间,所以要在这基础上或加或减。

经方实验录

经方实验录

原序予自髫年即喜读张隐庵《伤寒论注》,先君子见而慰之,以为读书之暇,倘得略通医理,是亦济世之一术也。

年十六,会先君子病洞泄寒中,医者用芩连十余剂,病益不支,汗凝若膏,肤冷若石,魂恍恍而欲飞,体摇摇而若堕,一夕数惊,去死者盖无几矣。

最后赵云泉先生来,投以大剂附子理中加吴萸丁香之属,甫进一剂,汗敛体温,泄止神定,累进之病乃告痊。

云泉之言曰:今年太岁在辰,为湿土司天,又当长夏之令,累日阴雨,天人交困,证多寒湿,时医不读《伤寒?太阴篇》,何足与论活人方治哉!予自闻此语,然后知仲景方治果足脱人于险也。

厥后予治举子业,辍而弗理。

光绪中,赴试金陵,途中卧病,偕行者略知医方,日以藿香、佩兰进之,汗出而热不除,抵金陵,病益殆。

适先表伯陈葆厚先生来同寓,诊予脉曰:病当速愈,但累经发汗,津液已耗。

因向药肆中购荷叶露花大瓶,及哀家梨十余枚,曰:渴即饮之,饥即啖之!予从其言,半日而尽。

抵暮,携药及煎粥之器及米炭来,予睡方醒,闻药香,葆伯令待者进一瓯,自觉满身沾渍,中夜,衣被俱湿,葆伯为予易衣被,问其方,则曰:桂枝白虎汤也。

予至是,全体舒畅,呼粥尽二碗,安眠达旦,非复病夫之故态矣。

予至是,益信经方,然以家君子期望予摄取科名,未暇尽瘁研究。

自甲辰礼闱后,诏罢科举,家君子亦于是年弃养,然后流览《伤寒》《金匮》全文,予年已三十有八矣。

嗣是以来,慨然兴救世之志,然其端实起于家庭:用大剂附子理中,则自先母邢太安人病洞泄始;用皂夹丸,则自母氏病但坐不眠,时吐浊痰始;用十枣汤,则自母氏病痰饮始;用甘草粉蜜汤,则自家婢病蛔厥始;用大黄牡丹汤,则自若华母潘氏病肠痈始。

莫不随时取效,其应如响。

然则,仲景之书,岂金元四家所能窥见万一哉!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也。

予年过五十,始来上海,其间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顾性疏懒,耽吟咏,于活人方治,境过情迁,略不措意,故存稿绝少,即偶焉录存,复为从游者携去。

甲戌年,姜生佐景来,掇拾方案,左以解说,名之曰《经方实验录》,数载之中,哀然成集,行将刊布问世,丐序于予,予笑谓姜生曰:此书一出,其于予《伤寒金匮发微》有光矣!爰本平素趋重经方颠末,拉杂书之。

黄元御的六气辨证学说

黄元御的六气辨证学说

黄元御的六气辨证学说(黄元御先生著黄小云先生解)仲景伤寒以六经立法。

从六气也。

六气之性情形状,明白昭揭,医必知此,而后知六经之症,六经之变化虽多,总不外乎六气。

此义魏晋而后,绝无解者。

先圣之法,一线莫传,凌夷至于今日,不堪问矣!太阳寒水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

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

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水也,手太阳小肠火也。

(小云:手足太阳标阳而本寒与手足之少阴为一周天也,太阳含卫阳之气而布护于表也,因表恶寒既表证而至小便不利或利者,从阳则在经之标而热证现也。

从阴则在经之本而寒证起。

两阳经之证不除则可在其小周天中干扰它经而现少阴经之证也,少阴经也有表里之分。

可据经气的阴阳而分辩之。

)火水异气,而以寒水统之。

缘水位于下而生于上,离中之阴,水之根也。

离阴降而下交坎位而化水,(小云:离之阴午时与夏至之时生才有降,如果不生则无降矣。

此为从阳求阴也,即肾水不足者补血可生精,如若不行则可降天道之气兼补其母肺金而肾水可生也。

阳中求阴之意即离之用在阳位也,此也含阴从天降之意。

)水降于火,(此水从离降也。

)是以丙火化气于壬水。

火化而为水,则热从寒化。

故太阳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寒水名也。

水性本寒,少阳三焦之火随太阳而下行,(小云:三焦应腠理毫毛,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本就藏有少阳相火,三焦为阳气之父也。

三焦为手少阳与足少阳气相同也。

)水得此火,应当不寒。

不知水之不寒者,癸水而非壬水也。

(小云:癸水壬水一阴一阳,癸水属肾,壬水属膀胱;膀胱者,洲都之官,精液藏焉,气化才能出。

此既证明膀胱本就藏有少阳相火,不然无气化可言也。

而膀胱寄左肾含相火可使肾精不寒。

女子胞寄于右肾,女子以血养胎得右肾命门之火而血则温可养胎也。

左肾属阴,右肾属阳,一司小便,一司大便,所以五更泄从肾阳治以四神丸也。

三焦膀胱同主腠里毫毛,由此可知太阳少阳与肺之气合而护表而统称卫气也既卫阳之气也。

)盖水以蛰藏为性,火秘于内,水敛于外,是谓平人。

二、阳虚为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阴虚即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

二、阳虚为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阴虚即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

二、阳虚为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阴虚即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所谓“治病必求于本”,就是本于阴阳。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治疗疾病的总原则就是平衡阴阳。

如何平衡阴阳?黄氏在《天人解》中曰“阴阳,不过中气所变化耳”,“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阴虚阳虚的本质是中气之衰败。

大自然中植物的生长,首先种子发芽必须有水分与适宜的温度,而发芽后的生长,必须靠吸收土壤的营养才能生长,自然之理。

五行之火为木所生,而木生于水,癸水中含有阳是为温泉,能使木发芽,而木之生长必须依靠脾土提供营养,木才能生长,升而化火,变成心阳。

五行之水为金所化,辛金之降须靠戊土下降,因此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升降之能量。

黄氏曰:“中气升降,是生阴阳,阴阳二气,上下回周”。

“清阳生发于木火(按:木生火,阳为木所化),则不至于下陷,浊阴收藏于金水(按:金生水,阴为金所化),则不至于上逆”。

“而清气之左升,赖乎阴中之阳生,阳生则浮动而亲上,权在己土,浊阴之右降,赖乎阳中之阴生,阴生则沉静而亲下,权在戊土。

戊己升降,全凭中气,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此阴虚阳虚所由来也。

”按:阴虚阳虚的根源是中气意败,阴阳的升路是“上下回周”运动,不是圆周运动。

黄氏创立了平衡阴阳之大法,升肝脾以助生长,即是补阳,降市胃以助收藏,即是补阴。

1.阴虚黄氏认为,阴虚是“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

“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日阴根(按:何谓‘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癸水原由肺金下降所化,‘肺为水之上源’,因此阴根在上)。

阴液滋息,爰生金水,阴性沉静,其根一生,则沉静而亲下者,性也,是以金收而水藏。

而金水之收藏,全赖胃土之降,胃土右降,金收于西而水藏于北,阳气蛰封,此木火生长之根本也。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58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58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58条第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重亡津液,则不能作汗,必待阴阳自和,乃自愈矣。

清·吴谦《医宗金鉴》凡病,谓不论中风、伤寒一切病也,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亡津液,施治得宜,自然愈矣。

即或治未得宜,虽不见愈,亦不至变诸坏逆,则其邪正皆衰,可不必施治,惟当静以俟之,诊其阴阳自和,必能自愈也。

方有执曰:阴阳以脉言,而二便在其中。

两者和,则血气无相胜负,故可必自愈。

程知曰:脉以左、右三部匀停为无病。

故汗、吐、下后,阴阳和者、必自愈,不须过治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前条用五苓者,以心下有水气,是逐水非利小便也。

若心下无水气,则发汗后津液既亡,小便不利者,亦将何所利乎?勿治之,是禁其勿得利小便,非待其自愈之谓也。

然以亡津液之人,勿生其津液,焉得小便利?欲小便利,治在益其津液也。

其人亡血亡津液,阴阳安能自和?欲其阴阳自和,必先调其阴阳之所自。

阴自亡血,阳自亡津,益血生津,阴阳自和矣。

要知不益津液,小便必不得利;不益血生津,阴阳必不自和。

凡看仲景书,当于无方处索方,不治处求治,才知仲景无死方,仲景无死法。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指出凡治病要求使人体达到阴阳自和则病必自愈。

凡病,泛指一切病证,不单指中风、伤塞。

汗吐下用之得当,是治病祛邪之法,可以调阴和阳而达到治疗目的。

如果使用不当,又可损伤正气,如伤阴、伤阳、伤血、伤气等。

如果邪去正衰,就不一定非要再用药物治疗,可以通过饮食调补、休息疗养,等待人体阴阳自我调节而达到新的平衡,即可自愈。

此即所谓的于不治中治之。

当年我在营口学医的时候,一位张姓邻居患了伤寒,时间也比较久了,先后经过几个医生治疗,好得也差不多了,但只有呃逆不止久治不愈。

【金匮要略】第七章第6条

【金匮要略】第七章第6条

【金匮要略】第七章第6条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第6条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导读:《金匮要略》编辑按照刘渡舟编著《金匮要略诠解》中分类方法,按照第几章第几条标注。

注释多选清代、近现代医家著作,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

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名家论述或者发表自己的注解!子恒试注本条主要论述寒饮停肺所致咳嗽上气的证治。

寒饮停肺,风寒外束,肺气壅滞不得外泄,上逆作咳,伴有气逆上冲咽喉,喉中有音,犹如水中青蛙鸣叫,是气冲水饮之声。

治疗主方选择射干麻黄汤。

方中射干散结化痰利咽,麻黄宣肺止咳,干姜、细辛、半夏温化痰饮,紫苑款冬止咳化痰,五味子收敛肺气,姜枣健脾护中。

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咳而上气,肺有邪,则气不降而反逆也。

肺中寒饮,上入喉间,为呼吸之气所激,则作声如水鸡。

射干、紫菀、款冬降逆气,麻黄、细辛、生姜发邪气,半夏消饮气,而以大枣安中,五味敛肺,恐劫散之药,并伤及其正气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注】咳逆上气,谓咳则气上冲逆也。

上条发明不咳而吐涎沫者,非为肺痿,是为肺冷也。

此条发明咳而不吐涎沫者,亦非肺痿,亦为肺冷也。

上条以不渴,小便数,多唾涎沫为肺中冷,故以干姜佐甘草,是以温中为主也。

此条以气上逆,喉中有水鸡声为肺经寒,故以生姜佐麻黄,是以散外为主也。

病同冷饮,而有在外在内之别;方同辛温,而有主温主散之异也。

水鸡声者,谓水与气相触之声,在喉中连连不绝也。

【集解】程林曰:咳而上气,如水鸡声连连不绝者,是汤主之。

《内经》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

射干、紫菀之苦,所以泄逆气也。

以辛泻之,麻黄、生姜、细辛、半夏、款冬花之辛,所以泻风邪也。

以酸收之,以酸补之,五味子之酸,以补不足。

虚则补其母,大枣之甘,所以补其母也。

清·黄元御《金匮悬解》风寒外闭,肺气郁阻,逆冲咽喉,泻之不及,以致呼吸堵塞,声如水鸡。

此缘阳衰土湿,中气不运,一感外邪,里气愈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系一粟整理亦医和tipe_h网友的网帖,特此声明,以免有剽窃之嫌,诸位网友若需转载请把上述文字一起转载,以尊重原作者劳动成果。

针灸的候气其实是医者持针感受针下的感觉进行泻实补虚的手法。

取穴多在经气旺的时辰取相应的穴位。

侯卫气,正常入针后,升至天部,医者微提针,使针下形成一空隙,三指指腹较敏感处持针,精神高度集中于针尖下,可感觉到一来盛去衰的、滑利的、规律的搏动感,有点类似洪脉,这就是卫气。

侯营气,正常入针后,升至人部,持针如前,可感觉到一和缓的、从容不迫的、规律的搏动感,有点类似缓脉,这就是营气。

侯邪气,不分三部,持针如前,可感觉到一来盛去盛,先后不等,不规律的搏动。

为邪气。

泻实补虚手法,应该是属于迎随补泻的手法。

刺邪,侯得邪气,疾刺之、后则疾退,要有当头一刺,令其魂魄随之而散的感觉。

补正,侯得营卫二气,缓缓进针,要有托之、要有力推千钧的感觉,退针则快退。

该针法练习时多取外关、足三里、涌泉三穴。

尤其是以足三里常用,以阳明经经气较容易探得的缘故。

练习的要点:三空
针下空,以听经气流行。

手心空,以得三指持针如拈花,松则落,紧则碎。

神空,精神高度集中,身旁已无一物,唯针下一丝可辨。

最难做的是精神高度集中,虽然要求的时间不一定很长。

这种针法是来自《内经》的针法,黄主任一直把这种针法才叫做最正宗的针法。

就如天下功夫出少林一样。

其中楼主所说到的“针灸的候气其实是医者持针感受针下的感觉进行泻实补虚的手法。

”从内经是这样的: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覩其疾,恶知其原。

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来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水下八刻是推算何经气王于何时辰的方法,
是以当地时间为准的,
由于我们常用北京时间,
所以要在这基础上或加或减。

更为重要的是黄老师在这基础上,
将经气王的时间归纳为三个穴位:即外关、足三里、涌泉。

以三穴统调全身的营卫进行诊断、治疗。

先介绍一下这种针法,最重要的是医者的针下感觉,主要是根据针下感觉进行补泻,相对起中医的四诊合参较为简单。

由于本法与现代多家针灸流派的观点会有所冲突,希望大家能本
着中医百家齐放的思想,不要评论方法对与错,有效就是硬道理。

主任已有不少学生在他的理论指导下行针,病人症状已有明显改善。

特别是外感疾病,一针外关或风池,就有明显改善。

一般的针灸都是先四诊合参,然后辩证,取穴,确定行补泻,而这方法是同样是有一般的方法,但用时比较灵活,不一定在该补的穴位上行补法,或该泻的穴位行泻法,主要是针下感觉是正气还是邪气,并且有取穴少而精,一般一至三穴。

特别是对于复杂的病症,当难于辨证取穴时,就可以选取一至三个重要穴位,以针下感觉来指导补泻。

主任对其他的补泻方法是有明显怀疑的,就是怕在行针时,如果遇到刚好针下气机变化,但因行针时有提插的,就很难确定对于本针法(内经针法)来说是补或是泻,可能会出现补了邪气,或泻了正气。

所以一定要学会针下感觉。

粗守形,上守神:指不懂这针法者,只知外形,不懂针下个中奥微,高明的医者则能集中精神体会针下感觉。

粗守关,上守机:不高明的医者只会在选择腧穴上下功夫,根据辩证结果在腧穴上行补泻,(有点类似辨证取穴,但不全是),而高明医者则会抓住针下经气变化的时机。

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腧穴下的经气变化是微妙而不易发觉的,邪气盛时不能行补法,当邪气已衰退时,不能再泻,以防伤正。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能知道针下气机变化的,不能有差错,要及时行补泻,不知针下气机变化的,就会在该行补泻时而不行补泻
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到针下,
头几次练习,
往往会是手指持针太紧,
手指和腕部的肌肉太紧张,
导致注意力集中于手指而影响灵敏度.
手指只要维持微提针,使针下形成一小空腔的就可以了.
当然,持针要稳,自己的手不能抖动.
总之,手的肌肉不要紧张,松紧得宜,举重若轻.
这里补充一点个人的临床和学习心得,仅供参考:
1)医生给病人施治时,病人的体位很重要。

以往的一些针灸大师都很重视这个问题,现在好像很多人不把这当一回事了。

须知,就算你寻穴的位置是对的,只要病人的体位不正确,常常也达不到理想的疗效。

故针何穴时病人该坐、卧、侧、是否要握拳定穴等都要心中有数,万不可一概让病人往床上一躺了事;
2)针刺某些穴位时,需先用手在该穴位上作一定时间的按压,待至气至,方可针刺与行针。

(《内经》“灵枢.卫气第五十二”中有专门的描述)
.首先针下分清正邪.邪气来也紧而疾:营气来也徐而缓:卫气骠悍滑疾.2.正确进行泻邪补正.针下遇到邪气时,将毫针快进慢出,泻之.遇到正气时慢入快出,补之.辨证不属虚证,体内无邪,针下遇正气时,将针慢入慢出,导之.3.补泻的度.泻要让患者觉的有所失的感觉,针刺局部或肢端或循经至病所甚至全身可有凉的感觉:补要让患者觉的若有所得的感觉,针刺局部或循经至病所甚至全身有暖的感觉.同时医者的感觉也不一样,补泻后患者脉搏也有改变.
水下一百刻乃是古人计时的方法就好象我们用小时或者分钟来计算时间.一百刻是一天.每14分24秒为一刻,水下八刻卫气在阴份.<灵枢.卫气行>有讲解.而现在的计时略有不同,是由韩绍康师公(黄师傅的老师)总结出来的.
的确是这样,
刺邪,快入快出只是我的经验,快出的时候产生一种拉的感觉,患者有的会有被抽空的感觉。

而且快出的位移较短,我常常还配合拧转慢出。

产生脉搏的变化,应是以和缓为顺,弦紧为逆。

这也可做为一般针灸的疗效辨别。

水下百刻,我就没办法了,
本来想自己搞,可却发现复杂而无用(比从黄老师那里看到的复杂)。

如果当年离开的时候将老师的抽屉席卷就好了,
可本人鼠胆,只偷走了一排针灸针。

应该说一下的是,老师的侯气用针是细一点的。

这只是一种补泻的手法,
补阴也是适用的。

我常用的补阴穴位是用涌泉,三阴交。

记住,这只是一种手法,
一种由医生的角度去明了病人的正邪变化的手法。

注:关于补阴,后文个人有新的见解,可参考
谢谢亦医的鼓励与支持。

卫气卯时出于目,按水下百刻,日行于阳:水下一刻卫气在太阳,水下二刻在少阳,三刻在阳明,四刻在阴份,五刻在太阳,,,,如此循环,五十二刻经照海而行阴,按五行相克走五脏(脾—肝—肺—心—肾)可参考(《灵枢。

卫气行》第七十六)。

营气寅时始于肺,按十二时辰行旺于十二经脉,丑时终于肝,通过任督二脉次日寅时复会于肺。

简单的说,就是营气24小时都有,
卫气的具体运行就复杂一点,人睡着了就探不着了。

所以根据人醒营卫并行的特点,用营气运行的时间进行计算取穴。

就是经络的循行规律配上时间,以部位的深浅寻营卫。

当然,如果只是找卫气的话,卫气的运行时间也是要掌握的。

我所佩服的是,老师能将时间的运行归纳为外关,足三里,涌泉三穴来使用。

我做不到这点,只好将上穴在空间上使用,
心胸----外关
肚腹----足三里
涌泉只用来补阴和引火下行。

这种手法,配合子午流注疗效非常显著。

任何穴位的针刺要疼痛少的话,
无非就是指力、速度、针刺点的选择三者的结合。

指力:以前做针灸的人都要做指力的练习,如铁牛耕地、大力鹰爪功。

等,现在最起码要做到对较厚的皮层,如涌泉,运针时手指在针柄上不打滑。

速度:说白了就是一定的力度维持针身笔直不弯的能力,需要押手刺手的良好配合,这不多说。

针刺点的选择:在穴位重按,重压后,甲痕中有些部位对疼痛较敏感,有些部位较迟钝,选择钝点下针,疼痛就较少。

希望各位对该针法集中在手法的练习上,最好配合子午流注来练习,文中的穴位只是举例
黄建业主任医师为广东省第一批"省名中医",深谙<<内经>>"候气针灸"法,临床以"独取一穴"治疗内科疾病见长,如痛证,血证,外感,胃病等,象他那样对中医的执着以及对学生的无私带教,为典型的铁杠中医,在当今的社会并不多见,他现在在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上班和带教
对于补阴补阳,现在个人有新的领悟,
针为调气之品,非同药物的以味、以质补之。

故当遵循气降而阴生,血升而气化。

补阴,当取足三里,阳降阴生。

补阳,取三阴交,涌泉,补血中温气,血升而气化。

调气,唯有阴中求阳,阳降化阴,血气互生,才能源泉不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