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总结(重点)超详细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总结(重点)超详细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 .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答案:B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C 、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故选B 。

2、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

有一种铕(Eu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 )原子的质量为A .152m 16gB .152m 16C .152m 12gD .152m 12答案:A分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112的比值。

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mg 16,铕(Eu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 )原子的质量为152×mg 16=152m 16g ,故选A 。

小提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原子的实际质量为克。

3、空气和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B.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C.地球上的水总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D.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H2与O2组成的答案:D分析:A、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进行分析;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C、根据地球上的水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D、根据水的组成进行分析。

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大,但是淡水资源少,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故要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2015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优品)

2015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优品)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一、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

2、我国的水资源情况及水资源污染:主要水体污染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

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浪费水,另一方面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2)防治水体污染的办法:A、减少污染物的产生;B、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C、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二、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吸附沉淀)→消毒(加氯气或漂白粉)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

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体变无色,也可以除臭味。

(物理变化)3、过滤:分离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贴” “二低” “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边缘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口下端外壁紧靠烧杯内壁。

4、硬水和软水(1)区别: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软水中含有较少或没有钙镁化合物。

(2)硬水的软化方法:生活上用煮沸、实验室中用蒸馏;(3)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加肥皂水,若泡沫少、浮渣多,则是硬水;若泡沫多、浮渣少则是软水。

5、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蒸馏水是软水,加肥皂水后只有泡沫多的现象,没有浮渣。

三、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实验:电解水现象: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知识点精讲(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知识点精讲(含解析)

第四单元自然接的水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课标定位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能用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知识梳理核心知识归纳1.化学式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及其规律:(1)化学上常用“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化合价有正、负之分,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

(2)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4.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5.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知识点一、化学式及其意义知识在线1.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意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四个意义,见行下表。

拓展延伸(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不仅表示物质的组成,也表示分子的构成,所以也叫分子式。

(2)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一个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纯净物。

(3)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化学式的书写需依据实验结果或用元素化合价来求。

考题再现【考题示例】“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下列有关“CH4”意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表示甲烷这种物质B.表示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表示甲烷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D.表示一个甲烷分子【答案】C【解析】化学式表示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宏观表示这种物质或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但不表示物质是由几个原子构成的,可以说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含有几个原子,故C错误。

知识点二、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知识在线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这种原子(或离子)的个数。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要涉及到反应与化学方程,我们将讨论以下内容:一、化学反应与物质转化1.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原子核、电子互相重新组合的过程。

2.物质转化的证据:物质变色、发出气体、产生光、放出热量等。

3.物质的转化过程:单向过程和逆向反应,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的一种。

4.物质转化的速度:影响物质转化的因素有温度、浓度、物质状态等。

5.化学平衡:在闭合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化学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二、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的定义: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2.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方程中反应物写在反箭头的左边,生成物写在反箭头的右边。

3.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表示方法:分子式、离子式、化学式等。

4.化学方程的平衡:平衡标准和平衡常数的概念。

5.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左右原子数和电荷数相等。

三、化学方程的平衡1.方程的平衡法则:化学方程中不平衡的原子种类、原子个数要相等。

2.平衡方程的调整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系数来平衡方程。

3.化学方程的平衡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相等。

四、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摩尔比和质量比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摩尔数来计算其质量比。

2.质量比和体积比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质量来计算质量比和体积比。

3.化学方程中有限性原理:根据有限性原理来计算实际物质转化的量。

五、化学方程式的应用1.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量来计算生成物的量。

2.预测反应的进行程度:根据平衡常数来预测反应的进行程度。

3.反应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根据反应速度和温度、浓度的关系来分析反应过程。

以上只是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1-4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氧化铁样品中混有一种杂质,经测定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则其中的杂质可能是A.CaO B.CuO C.MgO D.Al2O3B解析:B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63100%30%562163⨯⨯=⨯+⨯,30%大于25%,故混入的杂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应小于25%。

A、Ca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6100%28.6%25%1640⨯≈+>,故选项错误。

B、Cu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6100%20%25%1664⨯=+<,故选项正确。

C、Mg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6100%40%25%1624⨯=+>,故选项错误。

D、Al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63100%47.1%25%163227⨯⨯≈⨯+⨯>,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小荷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②由甲烷(CH4)和M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M气体不可能是0;③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④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能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⑤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不同;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⑦一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一定只有一种化合价;⑧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其中正确的是()A.③④⑥⑧B.①④⑥⑦C.①②④⑥D.①②⑥⑧C解析:C【分析】①根据原子中的微粒关系分析;②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进行解答;③根据分子的概念分析;④根据活性炭的性质分析;⑤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⑥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⑦根据元素的化合价规律分析;⑧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解:①原子呈电中性,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故正确;②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00=75%12+14⨯⨯,由甲烷和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一种气体中碳元素的含量大于80%,故正确;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错误;④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能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故正确;⑤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某些物理性质可能相同,故错误;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故正确;⑦一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不一定只有一种化合价,如硝酸铵中,氮元素显-3价和+5价,故错误;⑧一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也可以组成混合物,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故错误。

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课(新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课(新人教版)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宏观上有无新物质生成;微观上分子种类是否改变。

闻气体的方法:扇闻 绿色化学反应) 3、蜡烛燃烧实验(描绘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 2O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 2: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于火焰上方。

或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4、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 2的量减少,CO 2和H 2O 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实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实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b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 、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d 、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 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 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 、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缺乏,未冷却完全。

液面上升大于1/5原因:燃烧匙伸入过慢,止水夹未夹紧。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 、SO 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当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 、SO 2、NO 2、O 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4)当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 2、CH 4、臭氧等) 酸雨(NO 2、SO 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气 (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助燃性),供给呼吸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课题 1 分子和原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氢气(H2)、氧气(O2)、氨气(NH3)、氮气(N2)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硫酸铜等4、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二、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⑶分子间有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气体比固体易压缩的原因)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1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氢分子(H2)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⑷如:液氧和氧气都能够支持燃烧: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小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小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识记内容)《绪言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的科学。

所以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物理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通常包括______3、物质的性质、______、、、、以及是否。

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

点燃前:蜡烛是色的固体,呈状,硬度,密度比水。

4、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点燃时: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放出,生成了和,其火焰有三层:、、,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从烛心飘出,顺着它能将蜡烛重新点燃。

5、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多少不同,人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则含有较多的和。

(1)药品的取用a.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取用,粉末状药品一般用取。

b.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在里,取用一定量的液体时,要用量出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处保持水平,取少量液体时用,滴加时(能或不能)伸入容器内,要垂直悬空滴。

(2)物质的加热a.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禁止用酒精灯引燃,酒精灯必须用灭,不可用去吹。

b.给物质加热时: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给物质加热时,先进行,然后用焰固定加热。

(3)洗涤仪器洗涤仪器时,先,再用水洗,若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刷洗,当仪器内壁俯着的水既不,也不时,表示仪器已经洗干净。

小试牛刀:下列变化分别属于什么变化?酒精挥发变化,蜡烛燃烧变化,空气液化变化,冰雪消融变化矿石粉碎变化,牛奶变酸变化,钢铁生锈变化,电解水变化实验室制取氧气变化,工业制氧气变化。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氮气:占空气体积的 %;属于纯净物,用途有:作 气等。

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 ;属于 物。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的原子
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结构组合而成的
物质。

2. 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化学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简称,化学式是用来表示化合物的
符号和数字的组合。

3. 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同时按照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4. 元素的性质:包括金属性、非金属性、金属活动性等。

5.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反应:金属元素通常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产生化合物。

6. 化学式的推导:根据化合物的成分和化合价,可以推导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的相对质量,相
对分子质量是指一个分子的相对质量。

8. 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利用量的关系进行计算,包括物质的摩尔数、质量、体积等。

9.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
条件。

10.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以上就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知识点归纳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知识点归纳及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海洋水含量最多,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其他三种水总和只有占3.47%,因此我们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为蓝色就是这个原因。

(二)水的重要性质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有效去除污物杂质。

纯水--无色、无味、无臭,被称作是"通用溶剂",在平时没提到具体是什么溶剂时,都会把溶剂默认成水。

1.电解水的实验。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2)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 气泡 ,两玻璃管内液面 下降 ;(3)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即产生气体体积较多 )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火焰呈 淡蓝色 ,点燃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氢 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这是 氧 气;(4)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 负 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 正 极; (5)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2:1 。

2.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 氢气 和 氧气 ,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通电 氢气+氧气 。

3.实验结论:氢气中的 氢 和氧气中的 氧 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 氢和氧组成的。

(四)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海洋水——海洋 河流、湖泊 陆地水—— 土壤、沼泽冰川…… 大气水——空气 生物水——生物体 地 球上的水蒸馏 √ √ √2、硬水和软水 (1)、水的硬度:水中含钙、镁等矿物质成分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2)、硬水软水的区别:用肥皂水,产生产生浮渣较少、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3)、硬水的软化方法:生活中软化方法——煮沸、最高软化方法——蒸馏 (五)防止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源: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梳理成绩喜报 | 香涛书院2021中考、期末成绩再创辉煌,李老师棒棒哒!一、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地球的表面积约有71%被水覆盖着),但可利用的淡水产资源是有限的(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2.53%)。

2、保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考虑)(1)节约用水:①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如家庭中一水多用,工业上工业用水重复使用;②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如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③改变用水习惯;如刷牙用口杯接水,洗澡用盆浴等。

(2)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①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水中,②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①减少污染物的产生,②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③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二、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方法⑴概念:①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⑵硬水和软水鉴别:①肥皂水法:把肥皂水倒入水样中搅拌,若产生大量泡沫,则水样为软水;若产生的泡沫很少或不产生泡沫,则水样为硬水。

②加热煮沸法:将水样分别放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后,若蒸发皿底部有较多白色沉淀,则该水样为硬水;若蒸发皿底部没有白色沉淀,则该水样为软水。

⑶硬水软化方法: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4、基本实验操作⑴过滤①所用仪器: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玻璃棒(作用:引流)、烧杯、滤纸②适用范围:分离液体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与漏斗内壁不得有气泡,否则影响过滤的速度)◆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④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新冠疫情期间,我们通常用84消毒液对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杀菌。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下列物质中的氯元素与NaClO里的氯元素化合价相同的是A.KClO4B.KClO3C.CaCl2D.C12O答案:D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2)×1=0,x=+1,同理可计算出KClO4中氯元素显+7价,KClO3中氯元素显+5价;CaCl2中氯元素显-1价;C12O中氯元素显+1价,故选D。

2、2019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B.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减少酸雨对水的污染答案:B分析: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过滤的原理;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措施分析。

A、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对水资源的污染,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小提示: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3、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铁好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答案:AA、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为煮沸,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合金的特性为抗腐蚀,则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铁好,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为隔绝氧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行为,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硬度、密度等可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确定的性质。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不可燃性等。

2.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主要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改变条件下,其形态、状态或性质发生改变,但其分子结构并未改变,如溶解、融化等。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改变条件下,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物质,如燃烧、腐败等。

第二章:原子与分子1. 原子的概念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具有质量、电荷和能量。

原子由原子核和外部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有正电荷,外部电子带有负电荷,整个原子是电中性的。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如氧气、金属钠等。

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组成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盐酸等。

3.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分子是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第三章:常见元素和化合物1. 碳的化合物碳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具有多种化合物。

碳的化合物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以碳为主要元素,如烷烃、醇等。

无机化合物主要是碳与非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碳酸盐等。

2. 金属元素和金属氧化物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金属氧化物是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氧化铝、氧化钙等。

3. 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元素具有较弱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氧、氮、氢等。

非金属氧化物是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

第四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转变,旧的化学键断裂,新的化学键形成,物质组成发生改变的过程。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讲(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碎和原子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惟独100多种。

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具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非常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6、用纳米技术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 的汽车)(1XXX=10-9m)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明白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XXX、呼吸 2、推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4考点二物理性质:物质别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群、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爽朗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不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干表现出来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不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能够”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人教版)天津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人教版)天津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人教版)天津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一、选择题1.某氧化铁样品中混有一种杂质,经测定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则其中的杂质可能是A .CaOB .CuOC .MgOD .Al 2O 3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现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水、高锰酸钾、铁丝、碳8种物质,下列分类的依据和分类正确的是A .依据是否为单质,8种物质分为2类B .依据常温下的状态不同,8种物质分为3类C .是否具含有氧元素,8种物质分为2类D .是否为氧化物,8种物质至少分为3类3.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氧化物的是A .B .C .D .4.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 5·3H 2O 。

该化合物中含有N 5-等微粒,已知N 在元素周期表中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5N 的说法正确的是A .-5N 是一种单质B .1个-5N 共含有35个质子C .-5N 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分子D .1个-5N 共含有35个电子 5.有关下列几种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盐酸②镁③稀有气体④氯酸钾⑤五氧化二磷⑥蒸馏水⑦氨气A .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②④⑤⑥⑦B .属于单质的有②⑦C .属于化合物的有④⑤⑥⑦D .属于氧化物的有④⑤⑥ 6.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 10H 14N 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C.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尼古丁中含有氢分子7.小雨同学依据描述写了以下化学符号:(1)3个锌原子:Zn3;(2)两个氢分子:2H2;(3)2个氢氧根离子:2OH-;(4)原子结构示意图对应的粒子:符号Mg2+(5)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6)-2价的氧元素O2-其中正确的。

A.(2)(3)(5) B.(1)(5)(6) C.(2)(3)(4) D.(1)(3)(5)8.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的认识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因此,对于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2、相对原子质量(a r):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题2 元素
一、元素
1、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就不同。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原子

别含义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适用范围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联系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
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的分布:
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②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二、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表示的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②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o”表示氧元素,还表示一个氧原子。

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

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

例如:“2h”只表示2个氢原子。

4、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原子的个数。

例如:6n:6表示6个氮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
1、发现者: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2、结构:7个周期16个族(7个横行18个纵行)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4、对于原子: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课题3 离子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结构图:
①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
②+:表示原子核的电性
③弧线:表示电子层
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②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
3、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4 容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4 容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不易得失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和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二、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
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
注意: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

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

例如:钠离子:na+。

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

例如:fe3+ :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
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例如:fe3+ :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6、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7、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

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显负电
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离子符号表示用离子符号表示
相互转化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质量、体积都很小;在不停运动;有间隙
8、离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

例如:2个钠离子:2na+
小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2、物质的组成(宏观上)、构成(微观上)的描述:
①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元素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
一、化学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含义:①表示某种物质;②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③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如:h2o: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表示一个水分子;④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4、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例如;h2o: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5、化学式的书写:
⑴单质:①氢气、氮气、氧气、氯气、溴、碘等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表示。

例如:氢气:h2、氧气:o2
②其他的单质: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

例如:铁:fe;红磷:p
⑵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根据名称从右写到左。

若已读出原子个数的就直接写;若未读出原子个数的需根据化合价来正确书写。

例如:四氧化三铁:
6、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的读法: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某化某”;在氧化物中一般要读出原子个数
二、化合价
1、化合价是用来表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个数比。

有正价与负价之分。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

符号在前,数字在后。

若数字为
小结各种数字的含义:
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②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③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④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⑤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⑥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4、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的关系:
①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的数值=离子带的电荷数
②元素化合价的符号与离子带的电性一致例:镁离子:mg2+与+2价的镁元素:mg(+2)
5、化合价的规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以am bn为例,
即(+a)×m+(-b)×n=0
6、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1)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四六硫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有二三要分清,莫忘单质都是零.
(2)原子团顺口溜:
负一价硝酸氢氧根,负二价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注意:氯元素在氯化物中显-1价,硫元素在硫化物中显-2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