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7082e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a.png)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1 设计思路1.1.1 通过引导学生走进小说天地,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1.2 结合人教版必修教材,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1.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小说基本概念2.1.1 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创作。
2.1.2 小说的人物形象包括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配角等,是小说中作者用以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2.1.3 小说情节是指小说中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变化,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内容3.1 教材分析3.1.1 人教版必修教材选入了多部经典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
3.1.2 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小说,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分析方法。
3.1.3 结合教材,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分析方法。
4.1.2 能够分析教材中的小说,理解其深刻内涵和主题。
4.1.3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分析方法掌握不够扎实。
5.1.2 学生对小说的主题理解不够深入,难以把握小说的深刻内涵。
5.1.3 学生缺乏阅读小说的兴趣,阅读效果不理想。
5.2 教学重点5.2.1 引导学生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分析方法。
5.2.2 通过深入分析教材中的小说,让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和主题。
5.2.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068d6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5.png)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技巧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运用小说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说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二、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概念和特点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的区别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小说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类型2. 小说阅读技巧把握小说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理解小说主题和作者意图3. 小说创意写作学习小说中的描写方法(如外貌、心理、动作等)创作短篇小说或小说片段交流分享,互相评价,提高写作水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说基本概念和特点小说阅读技巧小说创意写作方法2. 难点:深入理解小说主题和作者意图分析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转折运用小说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作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说基本概念、阅读技巧和创意写作方法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心得,分享感悟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小说阅读和创作实践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说作品、图片等资源网络平台:学习资料,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小说推荐: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说作品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小说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创意写作成果: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新意识2. 终结性评价:小组合作项目: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成果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小说知识和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小说基本概念和特点的学习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的区别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小说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类型2. 第二周:小说阅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把握小说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理解小说主题和作者意图3. 第三周:小说创意写作的指导与展示学习小说中的描写方法(如外貌、心理、动作等)创作短篇小说或小说片段交流分享,互相评价,提高写作水平4. 第四周:小组合作项目启动确定合作项目主题和方向分工合作,进行小说阅读和分析5. 第五周:期末复习与考试准备复习小说基本概念、阅读技巧和写作方法整理学习笔记和资料进行模拟考试,检查复习效果七、教学资源准备1. 小说作品集:收集各类经典和现代小说作品,供学生阅读和分析2. 参考书籍:购买或借阅有关小说理论、阅读技巧和写作方法的书籍3.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小说作品图片、视频等素材4. 网络平台:创建教学博客或群,学习资料和交流讨论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3.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4. 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九、教学拓展活动1. 组织小说主题的读书俱乐部,定期举办阅读分享活动2. 邀请作家或文学爱好者进行讲座,分享小说阅读和创作经验3. 组织小说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4. 开展小说知识的手工制作或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十、教学反馈与改进1. 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需求2.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提高4.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文化素养十一、教学实践活动设计1. 组织小说主题的读书俱乐部,定期举办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交流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
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走进小说天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7235cc998fcc22bcd10d73.png)
走进小说天地教案【篇一:走进小说天地教案】《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感受小说魅力,大致了解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小说作家及作品。
2,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并提高学生阅读赏析能力。
3,通过综合性学习提高写作水平,并能对小说作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小说更具有吸引力。
学习重难点:学习欣赏小说人物,并展开想像练习写作。
学习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而小说是最受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精彩的画面总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人说小说是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它能引领我们走进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今天就让我们携手走进小说天地吧!二、检索小说知识,填空。
(课件展示) 1.小说是以___为中心,通过完整的___和具体的___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 2.小说有三个要素:_________,其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_____。
3.小说主要是通过_____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 4.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______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有_____两个部分。
(答案: 1.刻画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2.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塑造人物形象 3.故事情节 4.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三、激趣导引: 1、听影视歌曲猜小说名称。
2、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
阅读下面语段,填写诗文。
昔魏武吟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其志宏阔如宇;武侯临表: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其情沛然如注;孙权劝学,蒙曰: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其事流芳千古。
太守出猎,狂书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托古以言志;英雄梦回,忽作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用典以抒怀;书生论史,偏说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借题以讽今。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80ff0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3.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走进小说天地●出示目标1.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引导读书方法,陶冶高尚情操。
2.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情节,介绍小说人物,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3.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学习虚构故事,尝试进行小创作。
●预习导学【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根据名著导读的有关内容,推荐学生阅读文学名著。
2、学生准备:收集名人的读书故事,同时注意整理自己的读小说的经历,如被什么情节吸引或被人物的悲欢离合打动的时候。
注意概括自己所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经历和性格特点。
注意制作好人物形象小卡片。
注意选择7至9年级所学的小说,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展开想象编演一部课本剧。
要求是所学小说的续集。
●合作探究【活动导入】小说就像是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灵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携手,走进神奇的小说天地。
【活动程序】★竞猜歌词,走进小说天地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水浒》主题歌《好汉歌》,《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红楼梦》主题歌《枉凝眉》,请同学们说出歌的名字,分别与哪部名著有关。
★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1、猜猜与下面一副对联有关的一部小说名著和它的作者: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聊斋志异》蒲松龄)2、下面这副对联暗含了金庸的哪些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上联:《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下联:《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3、请写出你所读过的小说名著,比比谁最多?★评说人物,神游缤纷画廊根据下列描绘,猜猜他是谁?1、他,排行第二,人称二郎。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6a9b7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3.png)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元素欣赏小说中的文学技巧和表达方式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意思维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理解小说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思考,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价值观二、教学内容1. 小说的概念和特点介绍小说的定义和起源分析小说的特点,如虚构性、情节性、人物形象等2. 小说的构成要素情节:起伏、悬念、冲突等人物:主角、配角、形象特点等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氛围等3. 小说的阅读方法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关注情节发展、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学会做笔记和批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小说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小说的阅读方法和技巧2. 难点:深入分析和解读小说,提出自己的见解欣赏小说中的文学技巧和表达方式运用小说元素进行写作和创新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小说作品或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魅力所在,引发对小说的思考2. 教学内容展示:通过PPT或实物展示,介绍小说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小说的构成要素,如情节、人物、环境等讲解小说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实践与讨论:学生阅读指定的小说,做笔记和批注小组讨论,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选取代表性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和讨论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学生的发言和讨论情况阅读理解:学生的笔记和批注写作能力:学生的写作练习和小论文2. 评价内容:对小说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对小说的构成要素的识别和分析能力对小说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情况3. 反馈与改进: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必修《语文》教材2. 参考书籍:小说鉴赏类书籍、文学评论集等3. 网络资源:小说阅读网站、在线文学论坛等4. 实物资源:小说实体书、海报、宣传册等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设计为15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教案内容,依次进行每个章节的教学3. 作业安排:每节课后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巩固所学内容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小说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等基础知识2. 互动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典型的小说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说4. 写作实践法:学生进行小说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九、教学作业1. 阅读作业:学生每节课后阅读指定的小说,做笔记和批注2. 写作作业: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十、教学反馈与改进1. 课堂反馈: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 作业反馈: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和建议3. 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进行评价4. 教学调整:教师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十一、教学拓展活动1. 举办小说知识竞赛:学生分组进行小说知识问答,增强对小说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
![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040808a76e58fafbb00317.png)
篇一: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从写作内容和角度入手对资料进行概括和分析。
2.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写一篇小小说。
2.教学重点/难点概括资料,运用多种描写手法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意图:播放影视歌曲,激发兴趣,利于知识学习。
](激趣型)(一)活动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水浒》主题歌《好汉歌》;《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红楼梦》主题歌《枉凝眉》,导入活动。
听着这熟悉而又激荡人心的旋律,同学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回到历史的洪流中,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那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一定使你永远难忘。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几首歌都与哪些小说有关?二、活动(一)难忘的小说世界【活动一:故事荟萃】小学到现在,我们每个人读过的小说都不少,大家一定有自己最难忘的小说故事和最喜欢的小说人物,而且这些故事和人物也一定会有让你难忘和喜欢的原因,那么我们就请同学来谈谈他们读小说的有趣经历和独特感受。
生1:出示一幅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聊斋志异》蒲松龄)《青凤》:荒芜的耿家大院里常出怪事,不信鬼神的耿去病决意去探个究竟。
去病与异类的青凤同坠爱河,却被青凤的叔叔──黑狐活活拆散。
一天,去病在上坟的路上救起一只被狗追逐的小狐,原来这只小狐就是他朝思暮想的青凤,自此二人恩爱相处。
又有一天,青凤的叔叔遇难,他的儿子向耿去病求助。
去病不计前嫌,慨然相助。
青凤的叔叔得救后,感谢去病的搭救之恩,成全了他与青凤的姻缘,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生2:《爱的教育》(原名《心》)([意大利]亚米契斯)它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精选
![《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6c45691d15abe23482f4d88.png)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精选1.第一课时一,活动目标1,通过综合性学习感受小说魅力,了解小说的历史和对人类进步的影响.大致知道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小说作品小说作家.2,通过综合性学习继续学习提高阅读能力和收集资料的方法;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培养欣赏小说的能力兴趣.3,通过综合性学习提高写作水平,并能在有所遵循的基础上对小说作品展开合理的联想.使小说更具有吸引力.二,活动的准备1,广泛收集适于中学生的小说作品.把同学们读过并喜爱的小说作品集合,装订成集,必要时能用简洁的语言对熟悉的小说作品进行简单的演说和介绍.2,图片准备.收集关于小说里的精彩内容插图.并和同学们展示,分享,交流.使小说内容更形象化三,活动过程.1,小说欣赏.展示资料: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以交流,分享信息,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图片以导入情景.为同学演讲介绍自己喜爱的一篇小说.介绍小说背景,内容主题情感和关于小说作者信息.并互相交流.2,了解小说.为同学介绍著名,优秀的小说作家.讲述他们的经历,写作风格,作品思想,历史背景和代表作品.3,小说训练在掌握小说的基本写作要求和方法后,试着自己写一篇短小的小说.内容题材不限.写完后互相指导,交流.四,小结随着我们的成长,小说将永远的陪伴着我们,希望同学们以后能选择优秀的小说作品进行阅读,提高素质.好的小说作品将使我们终身收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大胆编创,有趣讲述,生动演绎小说的能力.2.为自己课内外阅读过的小说列序,做人物卡片或素描,建立档案等.3.口头讲述交流小说的故事情节或人物评点.活动重点:1.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尽量做到生动有趣.2.尝试编课本剧,改写续写小说等小型文学创作.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1.将自己阅读的小说排成序列或书目.2.可以摘抄一段精彩的对白或语言;可以讲述一段故事;可以饰演素描一个人物;可以编排一段课本剧等.二,课中活动:1.故事擂台.让学生用普通话讲述已读小说的一节.仿中央电视台《电视书场》栏目.2.人物竞猜.口头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或者根据人物的绰号,答出人物的本名.3.还原人物.学生上台表演,说台词.表达对小说人物的理解,语言的活用.4.创想情节.如:重新设计人物的经历;为小说续写情节;穿越时空对话.这项活动主要以本单元所学的或大家都熟悉的小说为主.5.个性改编.即你觉得文中哪一句话不切合实际;情节不够曲折;结局不够完美等,发表改写建议.三,活动评价:1.对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都要正面鼓励和表扬.教师要做好伯乐.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参与的快乐和成功.同时侧面的领略到小说的魅力无限.2.对没有主动参加活动的同学,教师小结时可说:由于时间限制或者把他们准备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给予肯定和表扬.四,写作训练.1.寻找你身边熟悉的人物,事件,作为写作的素材.稍加虚构,用小说的笔法写人叙事.2.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引导读书方法,陶冶高尚情操。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a635e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4.png)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把握小说的写作技巧。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元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小说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讲解小说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小说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点。
2. 小说写作技巧:介绍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写作要领。
3. 小说欣赏与分析:选取经典小说作品进行分析,关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小说创作实践:分组进行小说创作,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创意思维。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小说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小说元素。
3. 实践法:分组进行小说创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小说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必修教材相关章节。
2. 经典小说作品:选定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进行分析。
3. 小说创作素材:提供一些小说创作的素材,如人物、情节、环境等。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介绍小说的写作技巧,如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
3. 第三课时:分析经典小说作品,关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方面。
4. 第四课时:分组进行小说创作,学生动手实践,教师进行指导。
5. 第五课时:分组讨论小说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创作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经典小说作品,评估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说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
走进小说天地策划书3篇
![走进小说天地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f2257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5.png)
走进小说天地策划书3篇篇一走进小说天地策划书一、活动背景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思想和想象力。
为了让更多人深入感受小说的魅力,特策划本次走进小说天地的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激发参与者对小说的兴趣和热爱。
2. 提升参与者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3. 促进交流与分享,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五、活动主体[具体参与对象]六、活动内容1. 小说推荐会:邀请参与者分享自己喜爱的小说,讲述推荐理由和阅读感受。
2. 小说主题讲座:邀请文学专家或资深读者进行小说相关主题讲座,如小说的创作技巧、经典小说赏析等。
3. 小说角色扮演:选取经典小说片段,让参与者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小说情境。
4. 小说创作工作坊:组织参与者进行小说创作,提供指导和交流,激发创作潜能。
5. 小说展览:展示各类经典小说、珍稀版本等,配以相关介绍和解读。
七、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社区等场所。
2. 利用社交媒体、公众号等进行线上宣传推广。
3. 邀请相关社团、组织协助宣传。
八、活动预算1. 讲座费用:[X]元。
2. 展览布置费用:[X]元。
3. 宣传物料费用:[X]元。
4. 其他费用:[X]元。
九、活动组织与人员安排1. 设立活动策划组,负责整体活动策划与协调。
2. 安排讲座嘉宾和指导老师。
3. 组织志愿者负责活动现场的组织与服务。
十、活动评估1. 通过参与者反馈问卷,了解对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满意度。
策划人:[姓名]日期:[具体日期]篇二《走进小说天地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走进小说天地,感受文学魅力”二、活动背景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多样的文化。
为了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小说,感受小说的独特魅力,特策划此次活动。
三、活动目的1. 激发参与者对小说的兴趣和热爱。
2. 提升参与者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六、活动对象[具体参与对象]七、活动内容1. 小说推荐展览设置展览区域,展示各种经典小说和热门小说,附上简短的推荐语,吸引参与者的关注。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走进小说天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走进小说天地》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29dcb2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d.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走进小说天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小说的定义及其特点。
2.学习小说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3.掌握小说的语言表现和意义,并能对小说进行批评性阅读。
2. 能力目标1.能够准确地理解小说的语言和情节。
2.能够分析小说的结构和意义。
3.能够利用指定的小说进行批评性阅读,体现批判性思维。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关注言语表达和对事物的感受与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阅读小说,引导学生深刻思考人性、生命、人生等深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深度和思考广度。
二、教学策略1. 前置知识准备在本节课的教学前,应首先进行相关前置知识的讲解和学习,使学生对小说有基础的认知和理解。
如:“文学流派在语言、体裁、思想等方面的特点和基本要素的认知”等等。
2. 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引导相结合的方式。
在教师讲授小说基本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学手段本节课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配套教材等。
三、教学内容与重点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小说的定义及其特点1.定义: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定义在不同时期和学派中有不同的解释。
2.特点:小说是一种言语艺术形式,其语言表达力和意义构建是小说的突出特点。
(2)小说的基本结构和技巧1.基本结构:包括情节、人物和背景等。
2.技巧:如描写、对白、比喻、象征等。
(3)小说的语言表现和意义1.语言表现:如形象描写、对话、心理描写、语气等。
2.意义:包括现实意义和寓意等。
(4)小说的批评性阅读1.审美体验。
2.批判性思维。
2. 教学重点1.对小说的定义及其特点进行深度解释。
2.对小说的基本结构和技巧进行深度讲解和演示。
3.分析小说的语言表现和意义。
4.学会批评性阅读方法。
四、教学步骤1. 教师引入介绍教学目标,引出本节课内容。
2. 教师授课(1)小说的定义及其特点1.小说的定义:小说是在人们生活中创造的艺术性的虚构故事。
《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76e23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c.png)
《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背景介绍:《走进小说天地》是一本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必修篇目,包括了14篇小说,涵盖了不同题材、风格和传统经典。
小说作为文学体裁之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如何教授小说课程需考虑多角度,本文将着重从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进行介绍。
一、教学内容《走进小说天地》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小说理论、创作思路、阅读技巧和鉴赏能力。
主要内容包含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小说的分类和流派,小说的阐释和解读,小说的欣赏和评价。
二、教学目标1.认识小说的定义及其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小说是文学体裁中的重要类型,小说的虚构性、叙述性、艺术性等特点,发展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了解小说的分类及其流派: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小说在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学习小说古典流派、现代流派的特点,为学生后续的文学鉴赏和创作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
3.学会运用阅读技巧和方法:应提供给学生一些能够指导其阅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使其能够快速了解小说内容和作者的思想,包括背景、人物、情节等方面的判断和分析。
4.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应提供给学生必要的鉴赏知识,使其能够深入了解小说的背景、语言、风格、写作技巧等方面,针对性的分析小说中的问题,加深对作品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多角度分析法: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小说,从不同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小说中的问题,如社会背景、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帮助学生开发对小说的整体感知和体验。
2.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或者疑问来探究小说的理解和阅读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积极参与小说探究,以达到知识共建的目的。
3.思维导图法: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小说中不同的思想、人物性格、情节等元素,以提高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整体把握。
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 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教案(共11张)
![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 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教案(共11张)](https://img.taocdn.com/s3/m/6351e08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6.png)
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共11张)一. 教材分析《走进小说天地》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
这一单元选择了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小说名篇,包括鲁迅的《故乡》、茅盾的《林家铺子》、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艺术成就极高,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通过学习这些小说,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历史背景,感受各种社会现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九年级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针对本单元所选作品,部分学生可能因为作品的历史背景、语言风格等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背景,感受作品的时代气息;2.分析作品主题,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3.品味作品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学会小说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5.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作品主题,欣赏作品语言,掌握小说阅读方法;2.难点:深入分析作品思想内涵,联系实际生活,体会作品的时代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作品背景、主题、人物、情节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片段,进行分析讲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了解作品背景,整理教学内容和环节;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阅读作品,了解作品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语文上册《走进小说天地》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走进小说天地》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edcf1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07.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小说的基本概念、要素和分类,了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阅读不同类型的小说,学会分析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环境等,提高小说阅读鉴赏能力。
3.学会运用小说的表现手法,进行创意写作,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能够准确把握小说的语言特点,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语文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小说内容,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小说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作欲望。
3.运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帮助学生掌握小说的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走进小说天地》的学习中收获知识和成长。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小说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深入理解和鉴赏小说方面,他们仍需进一步提高。在此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呈现出以下特点:
1.认知能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逐步提高,但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有待加强。他们对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有初步的认识,但深入挖掘和解读小说内涵的能力尚需培养。
2.思维品质: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他们开始关注小说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但有时难以把握小说的象征、暗示等艺术手法。
3.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名师教学设计详案)
![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名师教学设计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107e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7.png)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从小说中感受人间百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言运用:能够准确复述小说主要情节,介绍小说人物,提高表达能力。
展开想象的翅膀,对相关小说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进行课本剧改编并表演。
(难点)◎思维能力:了解小说典型人物的形象,为小说主要人物建立档案卡。
(重点)◎审美创造:在“小说人物大家谈”中感知小说魅力。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梳理精彩情节,体会巧妙构思,选择典型形象,感受鲜明的人物特征,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2.小说故事会,建立档案卡,续编或改编故事,在逐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研读小说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既有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又有多样的表现手法。
这种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是什么?生:小说。
师:一本本小说就是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天地,去感受小说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学习完小说单元后,通过对话让学生温习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水到渠成地切入活动课主题,进入学习状态。
二、活动安排本次活动课分为四个板块,学生组成四个小组合作探究,在汇报课上展示小组研究成果,最后全班评出优胜小组。
四个板块是:讲小说故事,猜人物形象,演想象创作,比构思设计。
1.讲一讲,故事情节美(小说故事会)回顾自己阅读小说的经历,想一想:哪部小说的情节最吸引你?作者运用了哪些构思技巧吸引你读下去?选定小说人物,梳理小说情节(可参考课本P9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图),先在小组内讲一讲,评一评,根据小组成员的建议,进行调整,讲好故事。
各小组推荐一名最佳故事讲述者代表小组在班里交流。
(老师推荐的故事人物有:鲁达、香菱、猪八戒、何大学问、江姐、梁生宝、尼摩船长……)能联系书中的细节,讲得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者胜出。
2.猜一猜,人物形象美(小说人物大家谈)要求各小组以初中课文和初中阶段名著导读中的小说为阅读内容,整理汇总出小说篇目表,各小组根据分配的篇目,组内分工,用卡片的形式为小说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设计小说辞典档案卡、小说人物形象档案卡(可参考课本P94页小说人物档案卡片),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小说人物大家猜”活动。
《走进小说天地》语文教案
![《走进小说天地》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cccfd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9.png)
《走进小说天地》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会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说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2)提高人文素养,丰富内心世界;(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辨别是非善恶。
二、教学内容:1. 小说概述:介绍小说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2. 小说要素: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3. 小说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小说,抓住主旨,理解细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分析小说的方法;(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小说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要素;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3. 第三课时: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小说,抓住主旨,理解细节;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反馈。
六、教学策略与步骤:1. 导入新课:以一首诗歌或一首歌曲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导入新课;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部小说,了解其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案例,进行深入分析;6. 课堂反馈:总结课堂内容,进行课程反馈。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小说阅读笔记和评论写作,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表达能力等;4.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小说的题目,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优秀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优秀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9db2e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d.png)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优秀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优秀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优秀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小说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小片段的虚构故事,这些故事可在作者的想象和创作中扩大和深化。
小说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也是一个开放的知识库,可以帮助学生对文化、历史、人性、经典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上,如何合理、有趣、深入地教授小说,是许多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而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一课,提供了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教案,可以极大地帮助教师教授小说,并开发学生的文学素养。
这篇优秀教案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第一环节:激发兴趣激发兴趣是教授小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真实地讲述一些导致学生兴趣高涨的故事,并用适当的语言和手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这个教案中,教师介绍了“批发市场上共享单车激增,成为流浪汉又一块“摇钱树”的故事,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故事情节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二环节:阅读小说在这个步骤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由阅读小说,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人物、环境和心理活动等要素。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故事后面的深层次信息,比如主题、意象、象征、象征意义等等。
在教案中,教师要求学生读一篇叫做《狼蛛》的小说,这个小说的主题是关于社会进步、等级制度和人性等方面,需要学生读懂故事的深层信息,创造性地解释情节、人物和象征意义。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使用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的会议型式,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观点和看法,这样他们可以在学习的同时交流互动,更深入地探讨小说的主题和细节;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技巧。
在教案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就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和象征意义等展开深度讨论,并要求学生写下小组讨论的结论,为之后的作品锻炼做准备。
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走进小说天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a2413367ec102de3bd8901.png)
《走进小说天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
2、复述小说情节,介绍小说人物,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
过程与方法:1、引导读书方法。
2、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学习虚构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文学修养【教学重点】能复述小说情节,介绍小说人物,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教学难点】尝试改写、续写小说等小型文学创作。
【教学方法】指导法;实践法;展示法;点评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提起小说,你一定不陌生。
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它们就像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灵魂。
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携起手来,再度走进那一片天地?板书:《走进小说天地》二、谈小说那就请同学们来谈一下小说吧?1、同学们,你读过小说吗?你都读过哪些小说?请写出你所读过的小说作品,比比谁最多?2、在你读的小说过程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是什么?三、品小说1、什么是小说?2、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3、下面老师给出大家出示一些描写片段,请大家看一下是什么描写?对比一下,两段文字有什么特点?4、以上同学们看到的这些描写片段是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景物来反映小说的特点。
5、老师这有一幅图画,请大家看一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老师这也有一些片段请大家猜一猜这些片段描写的是谁?6、猜了这么多的人物,能不能总结小说的方法或注意事项?四、写作与推荐1、寻找你周围生活中的小说素材,进行虚构、演绎,编一个故事,或试着写一篇小小说。
2、推荐阅读:沈从文的《边城》、孙犁的《荷花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af024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03.png)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把握小说的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小说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小说阅读与写作实践,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概念: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绘生活场景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小说特点:虚构性、情节性、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深刻。
3. 小说写作技巧: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环境渲染、主题揭示等。
4. 小说阅读与鉴赏: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欣赏艺术特色。
5. 小说写作实践:创作短篇小说,锻炼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小说作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阅读感悟,提升理解能力。
4. 实践法: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写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小说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讲解小说的写作技巧,分析经典小说作品。
3. 第三课时:进行小说阅读与鉴赏,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4. 第四课时:分组讨论,交流阅读感悟,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小说。
5. 第五课时: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创作短篇小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小说阅读与鉴赏: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
3. 写作实践:评价学生的作文,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4. 小组讨论: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说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的小说作品及其原因。
2. 开展小说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有趣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小说天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
2、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情节,介绍小说人物,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过程与方法:1、引导读书方法。
2、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学习虚构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情节,介绍小说人物,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教学难点】尝试改写、续写、创写小说等小型文学创作。
【教学准备】1、组织方式:以班级为单位,由语文教师引领,科代表及班干部组织开展的一次“走进小说天地”汇报演出活动,全班根据小组划分演出单位,抽签决定演出顺序。
2、活动安排:①先布置学生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将以前读过的小说整理成一份完整的书目,积极向学生介绍好书,引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②学生都读过小说,也普遍喜欢这种文学样式,开展这次活动有较好的基础。
鼓励各小组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此次学习,从讲故事、说电影或者最近正在中学生中流行的小说谈起,使他们能自然而然产生兴趣,对活动跃跃欲试。
③课前全班同学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围绕“走进小说天地”的话题,力求形式多样。
可以编写小说人物词典,可以口头描述这些小说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可以画出这些小说人物的肖像,也可以小组合作进行表演,让大家猜小说人物,还可以重新设计小说人物命运,穿越时空与小说人物、小说作者对话,让不同的小说人物巧妙相遇,更可自由进行小说创作。
④写作方面,在此次活动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与小说有关的话题,尝试一次小小的文学创作。
3、教师准备:①广泛收集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说作品。
把同学们读过并喜爱的小说作品集合,必要时能用简洁的语言对熟悉的小说作品进行简单的演说和介绍。
②对学生准备的资料和节目提出知识性或技术性的建议,并充分考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冗长的无意义的表演)教师要事先调查,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方法】指导法;实践法;展示法;点评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次活动展示: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故事比赛试高低、形象竞猜过三关、梦想剧场展风采。
第一步——故事比赛试高低:学生分组,在组内讲名人的阅读小说的故事或自己的阅读小说的故事,各小组评选出讲的最好的同学,然后参加全班的讲故事比赛。
第二步:形象竞猜过三关:(一)活动一:从人物形象的经历角度来感知人物形象:教师激趣:小说家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借助超凡的想象力,用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下面我来给几个人物画像,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
学生看大屏幕,教师读文字,学生以: “他是(),是()代小说家()的《》中的人物形象,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为句式说话。
第一个人物:他家穷的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他的妻子自从嫁给他以后,一年连猪油都难得吃上两三回,想去参加考试连盘缠都要向别人借,可是他还是死心塌地的热衷于科举考试,当得知自己金榜题名以后,他竟然欢喜至极而导致发疯。
第二个人物:他,排行第二,人称二郎。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他勇猛过人,胆大心细,景阳岗打死猛虎,为报仇斗杀西门庆;他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他是梁山泊一名勇猛的虎将,。
学生写出按照这种格式,每一个人写出一个自己所熟悉的人物形象,在小组进行交流。
(二)从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的角度来感受人物形象:小说描写人物形象,经常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请学生们将自己收集到的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的句子进行展示。
其他学生围绕同学提供的语句,可以竞猜、可以赏析、可以分析人物性格。
例1、学生读下面的语句: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已看了好几出了。
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
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着点头儿。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
”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的通红了,登时竖起两道似蹙的眉,瞪了一双似睁非睁的眼,桃腮带怒,薄面含嗔,指着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了!好好儿的,把这些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账话,欺负我。
我告诉舅舅、舅母去!”根据文章描写的内容,可以知道,文章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的主要手法是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请猜测,此时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理是怎样的?从这段描写中,表现出人物怎样的个性?例2、学生听读下面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以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著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妇抱著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
那手只是指著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三)活动三、根据人物形象所在的社会背景,评价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首先由教师举出例子,学生依据例子完成其他的相关活动:教师举例孔乙己——科举制度造就的可有可无的边缘人。
闰土——三座大山压迫而成的木头人。
学生评价。
教师推荐下列人物:鲁达、林黛玉、香菱、猪八戒、曹操、何大学问、奥楚蔑洛夫等。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另外选择自己评价的人物。
全班集中展示,注意要求学生说出自己评价的理由。
第三步:梦想剧场展风采: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孔乙己临终》、《范进审理考试舞弊案》、《跟贾宝玉读书》、《富翁于勒返乡记》活动总结:1、综合性学习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主要靠学生自主完成,因此在评价时要多采取正面鼓励、表扬的形式,调动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着重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注重过程和方法。
2、评价不仅要包括本次活动的几项内容,还要看到学生背后的努力和成长的轨迹,因为这个活动还展示了一个学生平时的阅读面和阅读深度,因此评价要尽量全面。
3、评价不但包括教师的点评和分析,还要鼓励学生开展互评和自评。
4、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不仅要看他们本次活动的成绩,还要看到他们的过去和现在,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5、对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都要正面鼓励和表扬。
教师要做好伯乐。
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参与的快乐和成功。
同时侧面的领略到小说的魅力无限。
6、对没有主动参加活动的同学,教师小结时可说:由于时间限制不能把他们准备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给予肯定和表扬。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作文指导一、导入新课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一起走近了小说这片天地,那无数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们就像一步步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我们是不是也有了提起笔来描绘我们身边故事的愿望?有人说过:如果学会写小说,其他文学形式----记叙文、议论文、诗词、散文----皆不在话下。
那我们就来学习写一篇小小说。
二、作文指导小小说又名微型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
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
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
”(《论文学》)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
……但是,超短篇小说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
”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是创始人。
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
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灸人口。
可以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
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
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1、微。
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
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
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
全文只有七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2、新。
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
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
他写道:“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
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
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修》。
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
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3、密。
指的是结构严密。
微型小说的作者在结构上,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
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4、奇。
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奇”字。
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
如邵宝健的《永远的门》的结尾就出人意料。
三、范文:同桌彭建华几何畏畏缩缩刚回家,就被方一把扯过,吼:“刚才你们班主任把我找去,说你把同桌同学的胳膊摔断了,是么?”。
几何可怜兮兮样,边抹泪边点头。
“啪!”一记响亮的儿光过后,嚎声大作。
园心疼地抚摸着儿子通红的面颊,冲丈夫嚷:“你要打死他呀?”“死了更省心!”方余怒未消。
园转脸问几何:“是不是你的同桌先欺负你?”“是……是爸爸说,这回考试考好了奖‘小金鱼’单车,考差了挨揍。
当时我有几道题答不出,就问同桌的思思(他总考第一),思思不理睬我,我很气,下课后,就……就从背后猛推了他一把……”“完了,这回非得陪人家千儿八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