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交换式以太网实验
以太网交换配置实验报告
以太网交配置实验报告屠建国通信103学号20100142392012-11-14任务要求:1、掌握以太网交换原理;2、掌握Vlan配置方法;3、掌握三层交换原理;4、掌握链路聚合的配置方法实验一用trunck口实现Vlan跨交换机扩展要求:PC0、PC2属于vlan10,PC1、PC3属于vlan20,在SW0上进行正确的配置,要求实现PC0和PC1之间不能通信,PC2和PC3之间不能通信,PC0和PC2之间可以通信,PC1和PC3之间可以通信。
IP设置:实验步骤:一、建立好数据连接。
如上图二、设置好各IP,具体如下:PC0:192.168.1.1 255.255.255.0PC1:192.168.1.2 255.255.255.0PC3:192.168.1.3 255.255.255.0PC4:192.168.1.4 255.255.255.0三、配置交换s1代码如下:1、在交换机上创建两个vlan,分别是Vlan 10 和Vlan 20Switch>enSwitch#config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vlan 10Switch(config-vlan)#vlan 202、指定两个端口fa0/1 和fa0/2Switch(config)#interface fa0/1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10Switch(config-if)#interface fa0/2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203、设置交换机S1与S2连接端口类型,端口fa0/3允许fa0/1和fa0/2通过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r trunkSwitch(config-if)#switch trunk allSwitch(config-if)#switch trunk allowed vlan 10,205、查看配置情况,是否成功。
实训3交换式以太网
实训3交换式以太网在计算机网络新应用技术发展过程中,局域网技术一直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局域网技术已经在企业、机关、学校乃至家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实训利用多台计算机和交换机构建一个小型的交换式以太网。
【实训内容】◎局域网的特点(拓扑结构、工作模式、连接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常用联网设备(交换机、路由器)◎以太网的特点以及新技术.1准备知识.1.1局域网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s)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传输速率高局域网内计算机间数据传输速度非常快,根据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的不同,线路所提供的带宽最小也能达到10Mbps,稍快一些可达到100Mbps、1000Mbps,甚至是10Gbps,所以能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时延较低。
无论是普通的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教学还是视频点播,都能非常轻松地实现。
2.区域范围小不同地传输介质所能够提供的传输距离是不同的。
一般,双绞线为100米,多模光纤为200~500米、单模光纤则可以达到10千米~100千米。
虽然借助于单模光纤和相应的网络设备,可以将局域网的传输访问扩大至数十千米,局域网往往不会拥有如此巨大的规模。
通常情况下,只需要使用多模光纤将各建筑物连接起来。
除非由于合并(如高等院校间的合并)或吞并(如企业间的购并)等特殊原因,将原来相隔较远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域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网络,才会用到单模光纤。
3.误码率低相对于广域网和城域网由于局域网的传输距离较短、经过的网络连接设备少,且受到外界干扰的程度也小,所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也相对较低。
误码率通常可控制在10-8。
4.易于维护和管理局域网通常由一个单位或组织建设和拥有,易于维护和管理5.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要实现互联,就需要以一定的结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就叫做"拓扑结构"。
实验三交换式以太网的组建
实验三交换式以太⽹的组建实验三交换式以太⽹的组建⼀、实验⽬的通过实训使学⽣掌握计算机局域⽹的⽹络配置与测试⽅法。
⼆、实验设备WIN2000计算机、局域⽹环境、交换机。
三、实验内容IP地址设置、⽹络测试四、实验步骤(⼀)Windows 2000/⽹络配置:IP地址配置⼀般情况下,中⽂Windows 2000会按照系统默认的⽅式设置本地连接的属性,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TCP/IP协议,步骤如下:1.当⽹卡正确安装完后,您会发现在桌⾯上出现了⼀个“⽹上邻居”图标,⽤右键单击它并选中“属性”。
2.在“⽹络和拨号连接”窗⼝中⽤右键单击“本地连接”图标,并选中“属性”。
3.选择“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的“Internet协议(TCP/IP)”项,并单击“属性”按钮。
4.在“Internet 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中,选择“使⽤下⾯的IP地址”选项,依次输⼊⽹络中⼼提供给你的IP地址(202.***.***.***)、⼦⽹掩码(255.255.255.***)、默认⽹关(202.113.96.2);再选择“使⽤下⾯的DNS服务器地址”选项,添⼊⽹络中⼼DNS 服务器地址(202.113.96.10)。
5.按“确定”结束TCP/IP设置。
到此,您就已经完成了上⽹所需的⽹络配置。
(⼆)Windows 2000/⽹络配置:⽹络测试当进⾏完⽹络的配置后,如果⼀切正常的话,⽤户的计算机应该与校园⽹连通了,接下来就可以使⽤⼀些常见的Internet服务了。
测试⽹络连通情况时,通常使⽤ping命令。
在Windows 2000环境中,从【开始】,选【运⾏(R)】项,在【运⾏】对话框中输⼊“cmd”后单击“确定”按钮,进⼊DOS环境下。
运⾏ping命令检测⽤户计算机与⽹关(路由器)的连通情况。
1.请先检测局域⽹的⽹关,例如:某局域⽹的⽹关为202.200.48.129,则运⾏命令:ping 202.200.48.129 ,如果⽹关连通正常,则出现如下信息,如图:如果⽹关不通,则会出现如下的信息:Request timed out.Request timed out.Request timed out.Request timed out.那么,请您仔细检查您的⽹卡安装及⽹络配置是否正确。
路由交换技术-第二章交换机和交换机以太网实验
交换机实验基础 单交换机实验 交换式以太网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交换机配置实验
13
第二章 交换机和交换式以太网实验
《路由交换技术》
3、交换机以太网实验
实验步骤: ① 连接设备,通过简单报文完成各个终端之间 的ICMP报文交换后,察看各S的转发表内容。 ② 将A连接到S3,通过简单报文工具启动B至A 的MAC传输过程,察看报文传输情况。 ③ 在A发送MAC帧前,启动D至A的MAC传输过程, 察看报文传输情况。 ④ 重新将A连接到S1上,通过简单报文工具完 成各个终端之间的ICMP报文交换,清空S1的 转发表。 ⑤ 启动B至A的MAC帧传输过程,观察MAC帧传输 情况。 ⑥ 为防止CDP影响实验,停止运行CDP。
清除MAC表:Switch#clear mac-address-table
《路由交换技术》
1、交换机实验基础-ICMP
ICMP
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 制报文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是一种面向无 连接的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 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 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 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Ping”的过程实际上就是ICMP协议工作的过程。 对于“Ping of Death”攻击,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进行防 范:第一种方法是在路由器上对ICMP数据包进行带宽限制,将 ICMP占用的带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即使有ICMP攻击, 它所占用的带宽也是非常有限的,对整个网络的影响非常少; 第二种方法就是在主机上设置ICMP数据包的处理规则,最好是 设定拒绝所有的ICMP数据包。 设置ICMP数据包处理规则的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在操作 系统上设置包过滤,另一种是在主机上安装防火墙。
交互式以太网实验心得
交互式以太网实验心得
交换式以太网是以交换机设备(交换机为核心)为中心构成的以太网络,是一种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
这种网络在近几年运用的非常广泛。
优点:交换式以太网不需要改变网络其它硬件,包括线缆和用户的网卡,仅需要用交换机,节省用户网络的费用。
它同时提供多个通道,比传统的共享式集线器提供更多的带宽,传统的共享式10MBPS/100MPS以太网采用广播式通信方式,每次只能在一对用户间进行通信,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而交换式以太网允许不同用户间进行传送,比如,一个16端口的以太网交换机允许16个站点在8条链路间通信。
特别是在时间响应方面的优点,使的局域网交换机倍受青睐。
它以比路由器低的成本却提供了比路由器宽的带宽、高的速度,除非有上广域网(WAN)的要求,否则,交换机有替代路由器的趋势。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做的是对网络拓扑图的设计,从刚开始选拓扑结构到设计合适的拓扑结构,中间翻阅了很多资料也和同学讨论了很多,这些让我了解到局域网络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它的所用到的各种技术是多方面的。
第1章 以太网组网实验
第1章以太网组网实验目前,以太网是最具影响力和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由于其组网简单、组建造价低廉,因此成为事实上的局域网标准。
计算机组网涉及计算机网络从涉及、建造到维护的全部生存过程,其涉及内容广泛。
本章通过简单的以太网组网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组网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1.1以太网结构以太网在逻辑上采用共享总线的拓扑结构(物理上可能是一个星形结构),如图1-1所示。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采用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策略(CSMA/CD)。
在以太网中任何结点都没有可预约的发送时间,各结点随机发送数据。
网络中不存在集中控制结点,所有结点都平等地争用总线,因此,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属于随机争用方式。
结点结点图1-1 以太网结构以太网组网采用的传输介质可以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等,网络速度有10Mbps、100Mbps、1Gbps等。
但是,无论采用何种传输介质和网络速度,以太网都是使用CSMA/CD 的介质访问控制。
表1-1列出了以太网使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和技术参数。
表1-1 以太网的主要技术标准和技术参数1.2组网设备与器件不同标准的以太网组网需要使用不同的设备和器件,10BASE-T和100BASE-T组网所需的设备和器件主要有:带有RJ45连接头的UTP双绞线电缆、带有RJ45接口的以太网卡、10/100集线器(交换机)等。
1.2.1以太网集线器与交换机1. 以太网集线器集线器处于网络星形拓扑结构的中心,是以太网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设备之一,目前已经被交换机所代替,如图1-2所示。
集线器(HUB)也称为多端口中继器,当集线器的一个端口接收到数据帧后,首先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中继,然后向其他每个端口广播发送。
只有通过集线器,以太网中结点之间的通信才能完成。
集线器具有如下主要功能和特性:➢用作以太网的集中连接点。
➢放大接收到的信号。
➢转发数据信号。
➢无过滤功能。
➢无路由检测和交换功能➢不同速率的集线器不能级联。
网络测试以太网测试
2.1 以太网技术家族
名称 带宽
拓扑
组网方式
标准 适用范围
标准以太网 10M 总线/星型 共享/交换 IEEE802.3 局域网
但连接交叉矩阵的总线成为新的性能瓶颈。
2.7 交换机的转发方式
交换机将数据从一个端口转发至到另一个 端口的处理方式称为交换模式。
类型:
直接交换(cut-through)和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
直接交换模式又分成快速转发(fast-forward)与无碎片 (Fragment-free)交换。
交换机的体系结构--共享总线型
交换端口通过ASIC芯片同高速总线相连,数据由 端口传输至ASIC芯片,ASIC芯片根据目的地址 通过高速总线将数据传至目的端口。 为了解决多个端口并发访问共享数据总线所产生 的竞争或冲突,还引入了仲裁机制。
交换机的体系结构--共享总线型
两种数据交换实现方式 集中式交换方式 分布式交换方式
快速转发 具有最小的延时 不提供帧的错误检测
快速转发交换方式
快速转发有两个问题:
(1)它会转发小于64字节的破碎帧和错误帧; (2)该方法要求交换机的所有端口要以同样的速率工作。
也就是说,如果交换机的大部分端口是10Mbps的, 那么这台交换机上就不能有快速以太网的端口。
原因在于快速转发法在转发帧的过程中不能有任何间 隙,而任何时候从低速率转换到高速率时都会有一个间隙, 除非使用某种类型的缓冲。
二层测试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交换器
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分段”,通过对照地址表,交换机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交换机。通过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可以有效的隔离广播风暴,减少误包和错包的出现,避免共享冲突。
交换机除了能够连接同种类型的网络之外,还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网络(如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之间起到互连作用。如今许多交换机都能够提供支持快速以太网或FDDI等的高速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网络中的其它交换机或者为带宽占用量大的关键服务器提供附加带宽。
Broadcast address :255.255.255.255
PhysAddress :00d0.f8fe.le48
或:
SwitchA#show interface vlan l !验证交换机管理IP地址已经配置,管理接口已开启
Interface :Vlan l
Description :
AdminStatus :up
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很多,如本地Console口配置,Telnet远程登陆配置,FTP、TFTP配置和哑终端方式配置。其中最为常用的配置方式就是Console口配置和Telnet远程配置。
3.交换机的几种工作模式(视图)
(1)用户模式:交换机开机直接进入用户模式,此时在超级终端的标识符为:“交换机名>”。
实验拓扑:
三、实验软硬件环境
S2126G交换机及配置网络环境的计算机系统。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安装超级终端(使用超级终端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
注:也可以使用专用软件(或在DOS下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可通过“添加或删除程序”安装,安装后可在“附件工具”—“通讯”中出现:“超级终端”。
通过“超级终端”新建一个连接:命名和选用图标,选串口COM1或COM2,(学生机连TCP/IP),配置还原为默认值。
计算机网络实验 交换式以太网通信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项目:交换式以太网通信实验地点: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11月实验二:交换式以太网通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实验,了解主机通过交换式以太网交换机连接成局域网络及其通信过程,了解多个以太网络之间逻辑通信过程2、学习静态路由选择策略的配置方法。
3、深刻领会网络层和链路层在连接和数据传输的不同方式和作用。
二、实验内容与原理计算机网络往往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连连接而成。
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或中间系统),ISO的术语称之为中继(relay)系统。
根据中继系统所在的层次,可以有以下五种中继系统:1.物理层(即常说的第一层、层L1)中继系统,即转发器(repeater)。
2.数据链路层(即第二层,层L2),即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3.网络层(第三层,层L3)中继系统,即路由器(router)。
4.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兼有网桥和路由器的功能。
5.在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即网关(gateway).交换机交换机归于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有些交换机也可实现第三层的交换。
路由器可以解决异性网络之间转发分组,作用于网络层。
他们只是从一条线路上接受输入分组,然后向另一条线路转发。
这两条线路可能分属于不同的网络,并采用不同协议。
相比较而言,路由器的功能较交换机要强大,但速度相对也慢,价格昂贵,第三层交换机既有交换机线速转发报文能力,又有路由器良好的控制功能。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传统交换机从网桥发展而来,属于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设备。
它根据MAC地址寻址,通过站表选择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维护由交换机自动进行。
交换机是快速,转发端口算法简单,便于硬件实现。
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它根据IP地址进行寻址,通过路由表路由协议产生。
路由器最大的好处实现网际互连,控制功能强大。
三、 主要仪器设备1、WindowsXP 系统计算机2、Packet Tracer 5.1路由模拟软件模拟网络实现3、参考Packet Tracer 5.1帮助提示四、 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设置网络中的主机,使用Ping 命令测试主机间网络连接情况: 配置路由器之前测试主机连通情况。
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交换技术实验报告交换技术实验报告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网络中不同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了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网络中的应用。
一、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局域网中的设备,它能够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具有多个端口的以太网交换机,并通过连接多台计算机来模拟一个局域网。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通过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我们可以通过终端模拟器进入交换机的命令行界面,进行一系列的配置操作。
我们设置了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VLAN(虚拟局域网)等参数,以便实现网络的分段和隔离。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交换机的数据包转发实验。
我们在局域网中的两台计算机之间发送了一些数据包,并通过Wireshark工具来抓包和分析。
通过观察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交换机是如何根据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包的。
二、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能够实现不同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设备。
它通过查找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网络。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具有多个接口的路由器,并通过连接多个网络来模拟一个复杂的网络拓扑。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通过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终端模拟器进入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进行配置操作。
我们设置了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静态路由等参数,以便实现网络之间的互通。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路由器的数据包转发实验。
我们在不同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发送了一些数据包,并通过Wireshark工具来抓包和分析。
通过观察数据包的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路由器是如何根据路由表来转发数据包的。
三、交换技术的应用交换技术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太网交换机能够实现局域网中的高速数据传输,使得多台计算机可以同时进行通信而不会造成冲突。
计算机网络对等及交换式以太网组建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对等及交换式以太网组建实验报告实验一组建对等以太网一实验目的(1)熟悉网卡、线缆、交换机等网络硬件设备;(2)熟悉Windows2000/XP下的网络组建及各参数的设置;(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熟悉对等网络的特点。
二实验任务双绞线的制作及测试,完成对等网络的组建。
三实验器材计算机、网卡、电缆、交换机、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
四实验准备1. 区分三种电缆的不同连接方法及用途(1)直通线一般用于工作站与集线器(或交换机)之间或配线架与集线器(或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图1.1),线缆两端的RJ-45接头的线序完全相同。
(2)交叉线一般用于集线器(或交换机)与集线器(或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图(图1.1),线缆两端的RJ-45接头的线序一端是TIA/EIA 568A,另一端是TIA/EIA 568B (图1.2)。
工程中多选择T568B标准。
图1 直通线与交叉线的应用(3)反转线一般用于与Console端口的连接。
用于RJ-45与RS-232之间的转换,其两端线序完全相反。
图2TIA/EIA 568A及TIA/EIA 568B标准2.熟悉实验工具及使用方法网线制作与测试的主要工具是线钳与测线器(图1.3-1.6)。
图1.3线钳测线器图1.4线钳图1.5测线器(正面)图1.6测线器(侧面)3.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作用、检查设备的性能参数检查网卡、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型号、参数及性能(图1.7-1.9)。
图1.7AMP以太网交换机图1.8锐捷三层交换机3550与二层交换机1908图1.9 锐捷路由器2601五. 实验步骤1 网线的制作与测试(1) 每组做1根直通线,一根交叉线。
(2) 将每根线用测线仪进行测试。
网线制作好之后,首先进行连通性测试。
如果是一项实际工程,还需要按照国际标准TIA/EIA TSB-67对布线系统的端接线图、长度、衰减和近端串扰进行测试。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案-2.4交换式以太网(5篇范例)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案-2.4交换式以太网(5篇范例)第一篇: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案-2.4交换式以太网2.4交换式以太网教学内容:交换式以太网。
教学目的:交换式以太网工作原理、特点、三层交换技术。
教学重难点:交换式以太网工作原理。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共享式以太网,以集线器作为中心,随着网络增大,通信量增加,性能下降,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交换式以太网应运而生。
二、定义。
交换式以太网是以交换式集线器(switching Hub)或交换机(switch)为中心构成,是一种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
简称为交换机为核心设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高速网络。
它同时提供多个通道,比传统的共享式集线器提供更多的带宽,传统的共享式10MBPS/100MPS以太网采用广播式通信方式,每次只能在一对用户间进行通信,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而交换式以太网允许不同用户间进行传送,比如,一个16端口的以太网交换机允许16个站点在8条链路间通信。
三、工作原理。
1、基本功能如下:地址学习转发/过滤决定2、交换方式:直接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及帧的检测任务由谁完成。
四、交换式以太网的特点:。
1、保留现在网络;2、与现有网络结全;3、易学易用,以以太网为基础;4、支持虚拟局域网;5、支持现在传输介质。
五、三层交换技术1、三层与二层的优缺点2、技术理由三层与二层有机结合,加快速度,有效控制广播。
3、三层交换应用作为主干交换机支持Trunk协议。
六、总结。
七、网络作业(在线作业)。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案-3.2IP地址3.2IP地址教学内容: IP地址。
教学目的:掌握IP地址的基本概念、分类、子网掩码。
教学重难点:子网掩码。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定义。
IP地址被用来给Internet上的电脑一个编号。
大家日常见到的情况是每台联网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
我们可以把“个人电脑”比作“一台电话”,那么“IP地址”就相当于“电话号码”,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当于电信局的“程控式交换机”。
交换式以太网组网技术
存储转发
交换机首先存储整个数据帧,然 后根据MAC地址表进行转发。这 种方式可以避免风暴,但交换速 度较慢。
碎片丢弃
交换机在接收到小于一定长度 (如64字节)的数据帧时,直接 丢弃该帧。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 少网络中的小包流量,提高网络 性能。
03 交换式以太网的组网技术
CHAPTER
星型拓扑结构
交换式以太网组网技术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交换式以太网的基本原理 • 交换式以太网的组网技术 • 交换式以太网的性能优化 • 交换式以太网的应用场景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交换式以太网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
以太网技术起源于20世纪 70年代,最初是为了实现 简单、经济的局域网连接。
网状拓扑结构
总结词
网状拓扑结构是一种复杂的以太网组网 方式,其中节点之间有多条通信路径。
VS
详细描述
在网状拓扑结构中,节点之间有多条通信 路径,每个节点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其 他节点通信。这种结构提供了高可用性和 灵活性,但需要复杂的配置和管理,同时 成本也较高。
04 交换式以太网的性能优化
CHAPTER
交换机通过学习源MAC地址,自动建立和维护MAC地址表。当 MAC地址发生变化时,地址表会自动更新。
去抖动处理
对于网络中的重复帧,交换机进行去抖动处理,确保只转发一次有 效帧。
交换式以太网的交换方式
直通交换
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帧时,立即 从相应的端口转发出去,不需要 存储整个数据帧。这种方式交换 速度快,但无法处理风暴。
前导码
用于同步,由7个字节的10101010和1个 字节的101010101组成。
组装简单的交换式以太网.
实验三组装简单的交换式以太网一、实验目的1.使学生掌握如何连接和配置终端控制台2.使学生学会查看交换机端口/MAC地址映射表3.使学生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简单配置二、实验内容1.连接和配置终端控制台2.查看交换机端口/MAC地址映射表3.简单配置以太网交换机三、实验步骤(一)画出交换式以太网结构图合理地使用交换机可以使网络的运营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在学习和使用共享式集线器组网后,组装简单的交换式以太网显得非常简单。
交换式以太网的组网需要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但是,从设备的端口和外形上很难区分以太网交换机和共享式集线器。
尽管它们内部的工作机理相差甚远,但它们都具有RJ-45端口,计算机与集线器和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电缆也完全相同。
以太网交换机与共享式集线器的这些共同点,使交换机以太网的组网更加容易。
以太网交换机按照端口速率可以分为10Mb/s、100Mb/s和10Mb/s/100Mb/s几种。
由于交换机的端口速率可以不同,所以10Mb/100M自适应交换机有更大的灵活性。
它既可以连接有10M网卡的计算机,也可以连接装有100M网卡的计算机。
因为计算机通过UTP电缆直接连入以太网交换机端口,所以将前面组装的共享式以太网中的集线器换成交换机,UTP电缆、计算机、网卡等其它组件完全不变,就可以简单的组成一个试验性的交换式网络,如图3.1所示。
又因为交换机的一个端口可以连接一个网段,所以也可以将以前组装的共享式以太网作为一个整体连入交换机的一个端口,组成如图3.2所示的交换式以太网。
与集线器的级联相同,在集线器与交换机的级联中同样需要考虑使用什么样的端口级联,使用直通UTP电缆还是交叉UTP电缆等问题。
图3.1 计算机直接连入以太网交换机端口图3.2 集线器与交换机的级联(二)连接和配置终端控制台完成交换式以太网的连接和连通性测试后,还可以查看一下交换机的配置并对这些配置进行某些修改。
对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配置可以有多种方法,其中使用终端控制台查看和修改交换机的配置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
计算机网络交换路由综合实验报告
交换路由综合实验1 交换实验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1.1实验目的学会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并了解如何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1.1.2实验内容使用交换机的命令行管理界面,学会交换机的全局配置、端口配置方法,察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1.1.3技术原理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其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
第一次配置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和配置交换机的描述信息必须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
Hostname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Banner motd配置每日提示信息,Banner login配置交换机的登陆提示信息。
察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命令要在特权模式下进,Show ######命令可以察看对应的信息,如Show version可以察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类似可以用Show mac-address-table、Show running-config等。
1.1.4实验功能更改交换机的提示信息,配置交换机的端口。
1.1.5实验设备交换机(二层)一台,交换机(二层)一台1.1.6实验步骤s21a1#configure terminals21a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进行F0/3的端口模式s21a1(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s21a1(config-if)#duplex half !配置端口为半双工模式s21a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之转发数据s21a1(config-if)#exits21a1#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查看端口的状态s21a1# show 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s35a1#configure terminals35a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进行F0/3的端口模式s35a1(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s35a1(config-if)#duplex half !配置端口为半双工模式s35a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之转发数据s35a1(config-if)#exits35a1#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查看端口的状态s35a1# show 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1.2虚拟局域网VLAN1.2.1实验目的学会配置VLAN,包括一个交换机下的和跨交换机的。
2.3 交换式以太网实验
2.3 交换式以太网实验2.3.1 实验目的一是验证交换式以太网的连通性,证明连接在交换式以太网上的任何两个分配了相同网络号、不同主机号的IP地址的终端之间能够实现IP分组传输过程。
而是验证转发表建立过程。
三是验证交换机MAC帧转发过程,重点验证交换机过滤MAC帧的功能,即如果交换机接收MAC帧的端口与该MAC帧匹配的转发项中的转发端口相同,交换机丢弃该MAC帧。
四是验证转发项与交换式以太网拓扑结构一致性的重要性。
2.3.2 实验原理通过各个终端之间相互交换IP分组,在三个交换机中建立四个终端对应的转发项。
清楚交换机S1中的转发表内容,启动终端A至终端B的MAC帧传输过程,由于交换机S1广播该MAC帧,使得交换机S2连接交换机S1的端口接收到该MAC帧。
由于交换机S2中与该MAC帧匹配的转发项中的转发端口就是交换机S2连接交换机S1的端口,交换机S2将丢弃该MAC帧。
在三个交换机的转发表中均存在四个终端对应的转发项的前提下,终端A端口与交换机S1的连接,并重新连接到交换机S3中。
在终端A发送的MAC帧到达交换机S2前,交换机S2的转发表中仍然保留用于指明终端A的MAC地址,与交换机S2连接交换机S1的端口之间关联的转发项,这种情况下,如果启动终端B至终端A的MAC帧传输过程,交换机S1由于监测到原来连接终端A的端口处于关闭状态,将以该端口为转发端口的转发项变为无效转发项,交换机S1将广播该MAC帧。
交换机S1通过连接交换机S2的端口输出的MAC 帧到达交换机S2。
由于交换机2中与该MAC帧匹配的转发项的转发端口与接收该MAC帧的端口相同,交换机S2将丢弃该MAC帧。
同样,对于交换机S3,在终端A发送的MAC帧到达交换机S3前,交换机S3的转发表中仍然保留用于指明终端A的MAC地址与交换机S3连接交换机S2的端口之间关联的转发项。
如果启动终端C至终端A的MAC帧传输过程,交换机S3将通过连接交换机S2的端口输出该MAC帧。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4)全文优选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应用专业适用 72学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导入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能独立自主完成以使学生掌握网线制作、网络设备操作与管理任务为目标,与其他学习领域一同构成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行业中相关岗位就业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该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将来能面向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员等岗位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深入了解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以及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为深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打下基础,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以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最终培养从事面向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员等职业的素质和技能,并具备从事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3_2以太网二层交换机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附数据和图表):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实验心得体会和建议:
实验评价及结论:
实验指导老师签字:年告
实验课程
实验名称以太网二层交换机原理实验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到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实验目的:
(1)理解二层交换机的原理及工作方式;
(2)利用交换机组建小型交换式局域网。
实验器材:
二层交换机及PC机,双绞线。
实验内容:
交换机是目前局域网络中最常用到的组网设备之一,它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所以常被称为二层交换机。本实验在模拟模式下观察数据包流动,理解交换机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交换式以太网实验
2.3.1 实验目的
一是验证交换式以太网的连通性,证明连接在交换式以太网上的任何两个分配了相同网络号、不同主机号的IP地址的终端之间能够实现IP分组传输过程。
而是验证转发表建立过程。
三是验证交换机MAC帧转发过程,重点验证交换机过滤MAC帧的功能,即如果交换机接收MAC帧的端口与该MAC帧匹配的转发项中的转发端口相同,交换机丢弃该MAC帧。
四是验证转发项与交换式以太网拓扑结构一致性的重要性。
2.3.2 实验原理
通过各个终端之间相互交换IP分组,在三个交换机中建立四个终端对应的转发项。
清楚交换机S1中的转发表内容,启动终端A至终端B的MAC帧传输过程,由于交换机S1广播该MAC帧,使得交换机S2连接交换机S1的端口接收到该MAC帧。
由于交换机S2中与该MAC帧匹配的转发项中的转发端口就是交换机S2连接交换机S1的端口,交换机S2将丢弃该MAC帧。
在三个交换机的转发表中均存在四个终端对应的转发项的前提下,终端A端口与交换机S1的连接,并重新连接到交换机S3中。
在终端A发送的MAC帧到达交换机S2前,交换机S2的转发表中仍然保留用于指明终端A的MAC地址,与交换机S2连接交换机S1的端口之间关联的转发项,这种情况下,如果启动终端B至终端A的MAC帧传输过程,交换机S1由于监测到原来连接终端A的端口处于关闭状态,将以该端口为转发端口的转发项变为无效转发项,交换机S1将广播该MAC帧。
交换机S1通过连接交换机S2的端口输出的MAC 帧到达交换机S2。
由于交换机2中与该MAC帧匹配的转发项的转发端口与接收该MAC帧的端口相同,交换机S2将丢弃该MAC帧。
同样,对于交换机S3,在终端A发送的MAC帧到达交换机S3前,交换机S3的转发表中仍然保留用于指明终端A的MAC地址与交换机S3连接交换机S2的端口之间关联的转发项。
如果启动终端C至终端A的MAC帧传输过程,交换机S3将通过连接交换机S2的端口输出该MAC帧。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终端A广播一帧MAC帧,即发送一帧以终端A的MAC地址为源地址,以广播地址为目的地址的MAC帧;二是等到所有交换机的转发表中与终端A的MAC地址匹配的转发项过时。
2.3.3 实验步骤
(1)启动Packet Tracer,在逻辑工作区中按照图2.15所示网络结构放置和连接设备,需要强调的是,用于互连交换机的连线是交叉线,用于互连交换机和终端的连接线是直通线。
按照图2.15所示的终端配置信息完成各个终端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设置。
图2.16所示的是PC0以太网接口的配置界面,PC0的MAC地址为0001.C77E.C3E2。
完成设备放置和连接后的逻辑工作区界面如图2.17所示。
通过简单报文工具完成各个终端之间的ICMP报文交换后,各个交换机的转发表内容如图2.17所示。
(2)断开PC0与交换机Switch1之间的连接,并将PC0重新连接到交换机Switch3上,通过简单报文工具启动PC1至PC0的MAC帧传输过程,由于交换机Switch1连接终端A的端口处于关闭状态,以该端口为转发端口的转发项变为无效转发项,这种情况下,如果启动PC1至PC0的MAC帧传输过程,交换机Switch1将广播该MAC帧。
当交换机Wwitch2接收到该MAC帧,发现与该MAC帧匹配的转发项的转发端口与接收该MAC帧的端口相同,交换机Switch2将丢弃该MAC帧。
如图2.18所示,交换机Switch2转发表中与PC0的MAC地址0001.C77E.C3E2匹配的转发项的转发端口是FastEthernet0/1,该端口是交换机Switch2连接交换机Switch1的端口,也是接收PC1发送给PC0的MAC帧的端口。
(3)在PC0发送MAC帧钱,交换机Switch3转发表中与PC0的MAC地址0001.C77E.C3E2
匹配的转发项的转发端口不是交换机Switch3连接PC0的端口,而是交换机Switch3连接交换机Switch2的端口,如图2.19所示。
交换机Switch3将PC3发送给PC0的MAC帧通过连接交换机Switch2的端口输出,该MAC帧到达交换机Switch2,如图2.19所示。
(4)重新将PC0连接到交换机Switch1,通过简单报文工具完成各个终端之间的ICMP 报文交换,通过在交换机Switch1特权模式下输入命令clear mac-address-table清空交换机Switch1的转发表。
(5)通过简单报文工具启动PC1至PC0的MAC帧传输过程,由于交换机Switch1的转发表为空,交换机Switch1广播该MAC帧,从连接PC0的端口输出的该MAC帧到达PC0,被PC0成功接收,如图2.10所示。
从连接交换机Switch2的端口输出的MAC帧到达交换机Switch2,由于交换机Switch2的转发表中与该MAC帧匹配的转发项的转发端口与接收该MAC 帧的端口相同,交换机Switch2将丢弃该MAC帧,如图2.20所示。
(6)为了防止CDP运行过程影响交换式以太网实验,三个交换机分别通过在全局模式输入命令no cdp run停止运行C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