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浅谈城市湿地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保护湿地措施》
湿地的保护措施
![湿地的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60fb3e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d.png)
湿地的保护措施湿地是自然界中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断干扰和开发,湿地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湿地,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一、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加强湿地保护立法是保护湿地的基本前提。
国家应该出台更加完善的湿地保护法律和政策,对于湿地的开发和利用进行限制和规范,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应该建立湿地保护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对湿地资源的调查和监管。
二、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公众对于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增强湿地保护工作的社会支持力度。
宣传教育的形式可以包括举办论坛、展览、讲座等活动,开展湿地保护的主题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加强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生态修复是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湿地生态修复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重建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修复的措施可以包括湿地水位管理、湿地植被的恢复和重建、湿地土壤修复等方面。
四、加强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平衡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平衡是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要目标。
湿地保护不能仅仅是为了保护湿地而忽略了人类的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
因此,在湿地保护工作中需要加强湿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等经济活动,实现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五、加强跨区域湿地保护合作湿地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利益。
因此,加强跨区域湿地保护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加强湿地保护国际合作,可以实现湿地保护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工作。
湿地保护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保护好湿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2ea08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c.png)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是当前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湿地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素质。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匮乏、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等。
本文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包括加强政府引导、完善资金支持机制、强化公众参与等。
在结论部分指出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其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作用。
也表达了对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期待,希望在政府、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加快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步伐,让更多的城市居民受益于此。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分析、对策探讨、背景意义、存在的问题、重要性、期待、结论1. 引言1.1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背景意义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保护和利用城市内部和周边的湿地资源,打造具有生态、景观、文化和休闲功能的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背景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生态服务,如保持水源涵养、净化水质、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活质量。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能够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
通过在湿地公园中设置文化展示、演艺活动等设施,可以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和服务设施。
在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城市湿地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与自然亲近的场所。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社会意义,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加强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保护和利用城市湿地资源,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方向。
1.2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一、规划不足: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规划不足的情况。
部分城市在建设湿地公园时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导致公园功能单一、景观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bd03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4.png)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湿地是指水文环境稳定,且植物丰富、动物繁衍的地带。
它是自然界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类活动频繁,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湿地资源,并进行合理利用,我们有必要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湿地保护管理现状分析1.湿地的面临的主要问题(1) 居民和工业污水排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频繁,湿地面临着大量的污水排放,降低了湿地的水质,并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损害。
(2) 过度开发和破坏。
为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部分地区对湿地进行填埋、围垦等行为,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
(3) 生态环境破坏。
采矿、土地整理以及大规模的农业活动,等也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中国政府在湿地保护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区等,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
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对违法建设和污染行为进行了处罚,减少了湿地受到的破坏。
在具体执行层面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视不够,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二、湿地利用现状分析1.湿地的合理利用方式(1) 旅游观光。
湿地生态环境独特,吸引了众多游客,可以通过开发湿地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 农业种植。
在湿地地区可以科学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可以利用湿地的水资源,保障了作物的生长,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 生态养殖。
利用湿地资源进行鱼类、虾类的养殖,可以有效地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同时也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
2.湿地利用现状目前,一些地区对湿地的利用已经初步进行了规划,确定了湿地旅游开发、养殖业以及农业种植等利用模式。
一些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了对湿地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建议1.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湿地资源的监测和管理,规范湿地开发利用行为,推动政策落实和督促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b6197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0.png)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绿地、湿地等自然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湿地公园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土地资源短缺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是一种极为宝贵的资源。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往往受到土地资源短缺的限制。
许多城市的土地资源几乎被工业园区、住宅区等用地所占据,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土地空间。
2.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工业污染、交通排放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湿地的生态环境往往遭受到破坏。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需要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这无疑增加了建设成本和技术难度。
3.用地多元化城市中的用地多元化使得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难度增大。
要想建设一座完整的湿地公园,需要在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面进行协调和谈判,以确保用地问题得到解决。
4.投资成本高昂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场地清理、生态修复、建设设施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
而且,城市湿地公园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
二、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对策探讨1.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废弃的工厂、矿区等土地资源可以进行再开发,建设城市湿地公园。
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对这些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从而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2.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需要充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强化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3.多方合作,共同开发用地在城市用地多元化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城市湿地公园用地。
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征收、拆迁补偿等方式,协调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实现用地空间的整合。
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bfafac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7.png)
资源与环境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6期湿地对于调节生态环境有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其和海洋、森林一起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有着“天然物种库”、“地球之肾”的美称。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湿地面积日渐减小,湿地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
本文根据开封市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对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
1存在问题1.1湿地面积被蚕食。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增,同时植被、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尤其是人为因素成为了湿地减少的主要因素。
开封市柳园口湿地也逐渐被蚕食,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湿地的功能逐渐退化。
1.2湿地生态环境逐渐被污染。
湿地植被面积逐渐减少,但是湿地植被斑块数目却有所增加,这说明湿地破碎化程度正逐渐加大。
而且人类的活动、城市化建设,也使得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农药、化肥、养殖污水等大量排入湿地,污染湿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程度降低,野生动物以及鸟类的数量减少,沼泽的植被逐渐减少,湿地自成一体的小生态链条断裂,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1.3区域内气候变化对湿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提升,导致水分蒸发量逐渐增大,天然水位下降;开封的年降水量也逐渐减少,地下水以及河流补给天然湖泊的水量减少,从而引起自然水面面积减小,土地沙化、盐碱化比较严重,湿地植被退化,湿地生物多样性特质面临严峻考验。
1.4湿地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对湿地造成不良影响。
黄河湿地美景引人入胜,自然也成为趋利者眼中的“摇钱树”。
保护区内旅游项目的开发,吸引来数量众多的游客,投资的热潮也提升,他们借助湿地人文景观,大肆宣传湿地的文化特色,以此带来商机,获取更多的利润,众多的违章建筑及不合理的开发都会对湿地资源产生不良的影响。
1.5湿地交通与野生动物栖息产生矛盾。
湿地内的交通资源,如汽车通过时产生的噪音、尾气以及道路两旁的灯光等都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捕食、生长、繁殖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迁移和分布。
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fa6bd0c33d4b14e84246809.png)
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湿地公园基本理念湿地公园作为以湿地为主要开发对象的园林形式,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方式。
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的基础上兼具休闲科普以及教育功能,在维护自身湿地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将生态、旅游的保护和利用,与湿地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从而实现了在维护环境及满足人类需求上的双赢。
2湿地公园建设存在问题2.1湿地文化体现少的现象比较突出根据国内湿地公园的规划情况可以发现,当前主要存在文化缺位、主题突出性差、景观同质性强和公园化问题突出等情况。
幅员辽阔是我国的一大特点,经纬跨度大导致国内湿地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湿地需要根据地区特性与需求进行设计、建造,从而赋予项目更加深刻的内涵,项目建造时要紧扣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特性,在充分利用已有技术的前提下,打造一个生态与文化均能持续发展的优秀景观,从而带给观赏者文化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此外,湿地项目的建设要充分和地区的发展与经济进行协调,努力通过项目建设来对地区的“软实力”进行提升。
2.2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区划分混乱在我国现有的城市湿地公园内,普遍存在功能区划分不清,人工干扰严重的问题,致使湿地公园的社会研究价值与美学观赏价值均大打折扣。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区划分不明显,也不合理。
例如,不少城市的湿地公园的主要景观没有特色,无法突出本区域湿地公园的主题与独特性,致使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均一般。
再加上多数城市的湿地公园内均缺乏及时、有效的生态维护措施,使湿地的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物种多样性不断降低;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区的规划设计,没有明显区分湿地自然景观与商业化环境,重人工商业化环境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
例如,合肥滨湖湿地公园虽然划分了水生态涵养区和水生态净化区,但是缺少严格的湿地保育区划分,保育功能也不明确,致使该湿地公园的整体效益与游客吸引力一般。
3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3.1充分确保湿地的系统完善性①注重统筹兼顾好延续乡土文脉经典与维护湿地生态环境多样间的关系,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的方针,合理发展科普教育、休闲游览等功能,进而促进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和谐并存;②以大面积自然湿地为主,避免保护、防止过度开发湿地,尽量按照水系的自然特点建造生态廊道,对于湿地资源较好的湿地游览保护区要严格限制游人数量;③注重保持一定比例的高绿地率或高覆盖率控制区,退化湿地恢复区的植被规划要加强精心养护,在引进物种前还要加强对生物安全的动态监测。
保护湿地的措施(五篇)
![保护湿地的措施(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150e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0.png)
保护湿地的措施1 法律手段法律是最有力最强制的措施,湿地治理也应做到有法可依,为了防止我国湿地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湿地立法刻不容缓,通过有关法律程序,如民事、刑事等等来进行湿地保护,加快湿地保护方面立法步伐。
2 行政手段制定有关行政部门的湿地保护政策,在湿地生态管理中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湿地监控和功能评价体系,对已有的湿地进行长年的追踪测定和调控,并且强制执行湿地保护政策,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 湿地污染要防治、治理统筹兼顾湿地管理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湿地污染主要来自工农业的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要严格加强对城市排污场所的管理。
严禁在湿地附近进行大型农业生产、建设重污染工业园,已建的工业基地要强行迁走。
对已经污染的湿地,通过一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对退化或者消失的城市湿地进行修复或者重建,逐步恢复湿地受干扰前的结构、功能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最终达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状态。
严格做到治理和防治统筹兼顾。
4 技术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开发先进的湿地污染治理技术,做到高效治理,低成本治理。
贯彻执行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运用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来解决湿地结构可持续性、功能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5 宣传教育方面实施湿地保护教育,普及湿地知识,树立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让更多群众参加到湿地保护中来。
我国的湿地保护措施虽然很全面,但是一些细小的因素也不能忽略,不然还是会影响到湿地的安全的。
我国湿地破坏主要是在持续大量开垦和不合理开发湿地,使自然湿地面积急剧减少。
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水环境恶化,盲目排干湿地、过度取水调水、排污等,导致湿地功能退化甚至丧失。
掠夺性开发利用湿地野生生物资源,引起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加速。
要想彻底的做到湿地不受破坏是难上加难的。
我们只有提高了人们的素质,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湿地对我的的生活我们的栖息地是多么的重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湿地的破坏,要开发出新资源来替代湿地里的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湿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
![湿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a9df15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7.png)
湿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一、湿地存在的问题1.1 湿地面积减少湿地是由水和陆地组成的生态系统,它们是生物多样性和全球气候调节的关键。
然而,由于城市化和农业扩张等人类活动,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据统计,全球每年失去的湿地面积达到数百万公顷。
1.2 污染湿地是自然界中最有效的净化器之一。
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有毒物质被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污染。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计。
1.3 生态平衡被破坏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平衡体系。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例如,如果某种植物或动物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二、保护措施2.1 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湿地资源的监管力度,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湿地。
同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2.2 科学规划对于已经开发的湿地,需要进行科学规划。
例如,对于城市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湿地,可以采用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措施来保护湿地。
2.3 生态补偿政府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来鼓励保护湿地。
例如,在一些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内,可以建设生态旅游景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自然风光,并将一部分收益用于湿地保护。
2.4 教育宣传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例如,在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5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保护全球湿地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并落实相关措施,共同推动全球湿地资源的保护工作。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390c7e2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8.png)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一、湿地公园建设中的问题1、设计与规划不够合理: 目前有关部门设计和规划湿地公园,往往存在缺乏前期科学调查和分析,没有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足够的研究,以致设计和规划结果不够科学合理,不够符合湿地的自然特征和生态特征。
2、绿化建设不够明显: 湿地公园建设中,绿化工程至关重要。
但是,现实中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往往没有给绿化工程以足够的重视,导致所建湿地公园缺少绿化和植被覆盖,无法良好地开展吸附空气、净化环境等任务。
3、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湿地公园建设后,对于湿地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实际中,湿地公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无法对湿地环境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
1、环境质量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目前城市的发展过程已经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同样受到影响。
湿地公园建设后,管理者应该保护及维护绿地环境,建立周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监测机制,及时防治化学污染,以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湿地文化的保护不足: 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除了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也应重视传承湿地文化方面的保护。
但实际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及技术的发展,湿地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导致了湿地文化的日渐衰败。
3、湿地保护成效难以保证: 湿地公园建设充分利用了湿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及植被资源,借此提升公园的品质,增加公园的设施,以符合大众的需求。
但实际上,湿地保护成效并不完美,湿地公园内的环境管理和维护方面仍待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进行科学调查,对湿地公园的场地状况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并制定适合的设计和规划方案。
2、注重绿化,将湿地公园打造成生态系统的缩影,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之美,实现公园的目的。
3、加强管理机制的重视,从制度上建立起完善的湿地公园管理体系。
二、湿地保护方面:1、尽量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建立湿地周边生态监测机制,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7608013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d.png)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湿地公园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景观美化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第一、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紧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少的土地可用于湿地公园的建设。
一些湿地被填埋或者开发,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 建设标准不统一:由于湿地公园的建设标准不统一,导致一些湿地公园的设计和规划不够科学、合理,甚至有的湿地公园只是在名义上存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3. 设施不完善:一些湿地公园在建设时忽视了公共设施的配备,导致游客在游览湿地公园时缺乏基本的便利条件,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1.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湿地植被和动物种群逐渐减少,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污染问题严重:一些湿地公园在城市的边缘,可能会受到城市化带来的污染物的侵害,导致湿地水质和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了湿地生态环境的健康。
3. 管理不善:一些湿地公园管理部门对湿地的管理不善,导致湿地公园内出现乱倒垃圾、破坏植被等问题,影响了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工作。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能够得到有效的推进。
要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湿地公园建设用地的合理使用和保护,确保湿地公园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要加强科学规划和设计。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规划中,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科学调研和规划设计工作,确保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符合科学的生态原则,能够有效改善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
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湿地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湿地公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湿地公园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确保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持续健康。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1bf7537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f.png)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湿地公园是一种以湿地为主要景观元素,以保护和展示湿地生态环境为宗旨,集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对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湿地公园的建设与保护日益受到关注。
在实际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湿地公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从湿地公园的建设与保护角度进行初步探讨,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促进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1. 规划不合理在很多湿地公园的建设规划中,存在着规划不合理、缺乏科学性的情况。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迅速建成湿地公园,会在规划中忽略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过度开发建设,导致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有的规划缺乏综合考虑,忽视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周边生态系统退化。
2. 建设资金短缺湿地公园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土地购置、基础设施建设、植被恢复等方面的费用,然而在一些地区,由于财政投入不足,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后期维护难以为继,导致公园设施陈旧,生态环境恢复效果不佳。
3. 人为活动干扰湿地公园的设立本意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不过一些游客为了追求刺激和娱乐,会进行一些破坏性的活动,如游泳、捕鱼、摘花等,破坏了湿地植被和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
1. 生态环境恢复缓慢湿地公园的保护工作主要包括对植被的恢复和水质的净化,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生态环境的恢复进程十分缓慢。
尤其是一些退化较为严重的湿地,恢复难度更大。
2. 缺乏有效管理手段湿地公园的保护工作需要有专门的管理团队进行维护,但是目前很多湿地公园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专业人员和管理手段,导致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果不佳。
三、解决建议1. 加强规划管理针对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规划不合理问题,应当加强对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审核,确保规划符合湿地保护要求,合理规划公园内的各项设施和景观。
2.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当增加对湿地公园建设和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公园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维护,保障湿地公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1b1932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f.png)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摘要】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主要从湿地公园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破坏、保护意识薄弱、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建设与保护工作之间的矛盾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提出了加强规划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和健全湿地公园管理机制等对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发现,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问题的解决还有待进一步努力,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合作,共同推动湿地公园的健康发展,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加强对湿地公园的管理和保护,不仅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可以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关键词】湿地公园建设、保护问题、统一规划、环境破坏、保护意识、管理机制、矛盾、规划管理、湿地保护意识、湿地公园管理机制。
1. 引言1.1 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性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起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建设湿地公园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湿地公园也可以提供公众教育和科普知识的场所,增强公众对湿地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湿地公园还可以丰富城市绿地资源,提升城市品质,增加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
建设湿地公园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重视和推广。
对于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规划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健全湿地公园管理机制,以解决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推动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2 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湿地公园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在一些地方,湿地公园的建设往往是零散的,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资源分散、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缺乏统一规划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情况。
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环境破坏的问题。
一些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影响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保护湿地的措施
![保护湿地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6e06d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0.png)
保护湿地的措施湿地是地球上一项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防止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工业化的加剧,全球湿地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湿地,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湿地保护法律和法规,明确湿地的界定、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并加强对这些法律和法规的执行力度。
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强化对破坏湿地的行为的处罚,使破坏湿地的行为付出更高的代价。
其次,加强湿地的科学调查和监测。
对湿地的调查和监测是保护湿地的基础,只有了解湿地的分布情况、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才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湿地的科学调查和监测的投入,提高科学监测的精确度和频率,及时掌握湿地的动态变化,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加强湿地的保护管理。
建立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加强对湿地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制定保护规划和管理方案,明确湿地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并划定湿地的保护区域。
加大对湿地的巡护力度,加强湿地管护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湿地得到有效的保护。
第四,加强湿地的宣传教育。
加大对公众的湿地保护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开展湿地保护主题的宣传活动,举办湿地保护知识讲座和培训班,向公众普及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
湿地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保护全球湿地资源。
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共同制定湿地保护的框架和行动计划,促进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
第六,加大湿地修复和恢复力度。
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湿地,应该及时采取修复和恢复措施,恢复湿地的水质和生态功能。
修复湿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加大对湿地修复的投入力度。
最后,加强湿地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湿地生态区的保护措施
![湿地生态区的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d1e9b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e.png)
湿地生态区的保护措施湿地生态区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水文地质特征和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原因,湿地生态区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区,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保护政策和法规:政府应制定专门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规,明确湿地的管理和保护责任,加强管理控制,防止滥用湿地资源和开发建设。
2. 增加湿地保护区的建设:湿地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应当加强湿地保护区的建设,确保湿地的完整性和生态功能。
在湿地保护区内,应限制开发建设活动,加强监管和巡逻。
3. 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湿地生态区,应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措施,如湿地植被恢复、水质净化等,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功能。
4. 促进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各方的参与和支持。
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认识,促使公众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湿地。
5. 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湿地生态系统是复杂而敏感的生态系统,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了解湿地的生态特征和环境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6. 加强国际合作:湿地生态区跨越国界,需要跨国合作来加强保护工作。
各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湿地生态区的保护和管理,分享经验和技术,建立跨国的保护合作机制。
7. 控制污染和非法捕捞:污染和非法捕捞是湿地生态区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应加强对污染物的监管和管理,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8. 合理规划开发活动:在湿地生态区进行规划和开发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脆弱性,合理规划并减少对湿地的影响。
可通过集中控制开发区域、限制建设规模、实施低碳环保技术等方式来保护湿地。
9. 加强执法力度:对于违反湿地保护法规和政策的行为,应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执法机制和处罚体系,确保湿地的法律保护力度。
浅谈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
![浅谈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5cbd8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b.png)
浅谈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湿地是指水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区域,其中包括沼泽、河口、湖泊、泥地和沼泽地等地貌类型。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调节、水质净化、保护沿海线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开发,湿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此时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本文将从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湿地生态保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湿地保护的重要性1. 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是许多特有物种、濒危物种以及候鸟迁徙的栖息地和觅食地。
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繁衍。
湿地内的植物、鱼类、鸟类等生物种类繁多,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如果湿地被破坏,这一生态系统就会受到巨大影响,导致许多珍稀物种的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2. 水资源调节湿地能够起到蓄水和调节水位的作用。
在洪涝季节,湿地可以吸收大量的雨水,减缓下游洪水的冲击;而在旱季,湿地可以释放水分,保持水体的自然平衡。
湿地的保护,有利于维持地下水位和水系的稳定,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3. 水质净化湿地是自然净化水源的重要场所。
湿地内的植物和微生物可以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净化水体。
湿地的沉积作用也能有效地截留悬浮物和污染物,保护水体的清洁和透明度。
湿地的保护对于水质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4. 保护沿海线沼泽地和河口地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同时也是海岸线的天然防护屏障。
通过保护沼泽地、河口地等湿地,可以有效减缓海岸侵蚀的速度,保护沿海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防范海洋灾害。
二、湿地生态保护措施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湿地保护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
建立湿地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严禁乱占乱采、乱排乱倾等措施,保障湿地的基本完整和生态功能。
2. 强化监测和科学研究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及时掌握湿地的生态环境信息。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8db12cdd5bbfd0a79567329.png)
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湿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国际上不少国家已制定了湿地公园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法律细则,而我国湿地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在湿地保护方面的法律还不完善,法律制度的缺失使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法律依据,这对湿地保护和利用是十分不利的。
同时由于缺乏湿地保护应有的生态补偿机制,农牧民封育禁牧、退耕(牧)还泽(滩),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影响了眼前的经济收入,因此农牧民参与湿地保护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二)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目前,湿地管理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和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呈多部门管理的状态。
这种多部门管理往往造成管理混乱、缺乏协调性、责任不清和落实难以到位的状况,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各单位多从本部门的任务和需要出发,在环境保护与生产任务完成之间形成多种矛盾,容易造成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和摩擦。
由于目前缺乏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的管理协调主体机构,以致这种矛盾很难协调,需要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完善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
(三)技术支撑薄弱,科学研究滞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殊性,而且湿地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但目前湿地的技术支撑薄弱,尤其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技术、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水管理技术、湿地健康与安全评价、水质的管理等方面科学研究滞后,不利于湿地系统协调发展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湿地公园的保护与恢复。
(四)宣传力度小,社会各界对湿地公园的认识不足由于对湿地公园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尚未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湿地公园建设的舆论氛围,不利于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
目前除业内人士外,社会各界对湿地公园保护认识不足,还没有把湿地保护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湿地还存在许多不正确的认识,把湿地看作是荒地、废地,对湿地的开垦意识大于保护意识。
农民盲目进行湿地开垦和一些单位开发占用湿地改变天然湿地用途造成了湿地的分割、蚕食,直接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减少。
湿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
![湿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3ee8a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b.png)
湿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湿地的重要性湿地是指由于水体长期或季节性覆盖而形成的地带,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河口、湖泊、海洋及其周围的土地。
湿地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湿地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食物链基础,为许多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此外,湿地对调节气候和净化水质也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湿地目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威胁,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来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
湿地存在的问题水资源的污染湿地是水体的集聚地,往往受到来自周边地区的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和农业污染的影响。
这些污染物会对湿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水位下降和湿地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的水位下降和湿地退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过度的抽水、河流的改道、湖泊的填埋等都会导致湿地水位下降,使湿地失去其原本的生态特征和功能。
生境破坏和物种灭绝湿地是许多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导致物种灭绝。
湿地的填埋、干扰和开发等活动会导致生境破坏,威胁到湿地中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
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升高、降水量变化等,对湿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湿地的水位、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的稳定都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
湿地的保护措施针对湿地存在的问题和威胁,采取以下保护措施是必要的:建立湿地保护区建立湿地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设立保护区,可以限制开发和破坏活动,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是保护湿地的关键措施之一。
采取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措施,控制工业废水和污水的排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持湿地水质的清洁和健康。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规划合理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避免对湿地造成破坏。
同时,加强对湿地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为湿地生物提供充足的栖息地。
如何保护湿地具体措施和方法
![如何保护湿地具体措施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a7d66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a.png)
如何保护湿地具体措施和方法保护湿地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包括:
1.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以保护生物
多样性环境、地质构造以及水源等自然综合体为核心的自然区域,在这块区域内人的各种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使这一区域内的保护对象保持无人为干预的自然发展状况。
2.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有关法律程序,如民事、刑事等等来进
行湿地保护,加快湿地保护方面立法步伐。
3.提高保护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使人
们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并了解如何保护湿地。
4.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湿地,通过改变“高
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5.开展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6.植树造林: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同时也能保
护湿地。
7.退田还湖:将围垦湖边或湖内淤地改造成的农田恢复为湖面,有
利于生态平衡。
8.保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水源和生物多样性,防止污染
和破坏生态平衡。
9.加强管理:加强环境管理,限制和控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维护生态平衡。
10.降低湿地的污染负荷: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湿地的污染。
以上是保护湿地的具体措施和方法,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湿地的保护工作。
湿地公园建设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湿地公园建设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5ae62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f.png)
湿地公园建设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追求,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生活,这也不断推动着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
湿地景观作为湿地公园的重要构成元素,具有显著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在保护当地湿地生态系统的同时,满足相关科研与生态旅游需求。
但是在实际湿地公园建设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管理与保护上的不足,需要积极对其进行研究,才能为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通过了解当下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并着重探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具体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湿地公园;建设保护;问题;对策1 湿地公园概述湿地公园作为一个特定的环境区域,其主要用于为人民提供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栖息物种进行保护,同时湿地公园的环境舒适,人们不但可以在湿地公园中进行观赏、娱乐与休憩,还可以举办相应的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
通过实践可以得知,湿地公园建设能够相应的增加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全面有效的将湿地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功能发挥出来,给大众提供舒适休闲娱乐场地,并能够推动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建设湿地公园时应该选择景观突出的区域,不但应该具备优美的风景,还应该兼具文化传播与美学的功能。
除此之外,要想保证湿地公园系统的合理运转,还应该床架全面的管理体系,管理机构也需要更好的与现代化的投资方式贴近,清晰管理机制,行使果断。
在对湿地公园进行管理时,最好防止多头管理的形式出现,清晰的规定湿地公园资源所属关系;也为了更好的避免出现管理不善的现象,应该清楚的划分湿地公园的资源归属,管理机构在对湿地公园资源进行管理时应该根据相关规定合理规划;也能进一步增强游客的舒适度与游玩安全性,湿地公园应该配备完善的设施设备,让游客能够切实领悟到大自然的魅力。
2 湿地公园建设保护中存在的问题2.1未能建立全面的湿地评估体系促进评估体系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发展,是为湿地公园划分功能区域的重要基础,也是完成全天候动态检测工作的重要根本。
保护湿地措施
![保护湿地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526585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a.png)
保护湿地措施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不仅是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还对水资源的调节、净化和保护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全球湿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为了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湿地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保护湿地的首要措施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政府部门应当针对湿地保护制定具体的法规和政策,规范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并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打击非法破坏湿地的行为。
同时,通过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增强人们对湿地保护的重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湿地的合力。
二、加强湿地保护意识的普及
除了政府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外,加强湿地保护意识的普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开展湿地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了解,引导人们尊重自然、保护湿地,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破坏行为。
三、推动湿地可持续管理和利用
为了实现湿地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我们需要在保护湿地的同时,充分考虑人类经济活动对湿地的影响。
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湿
地资源,推动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湿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湿地
湿地是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其保护需要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
各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湿地保护的国际标准和机制,共同保护全球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保护湿地是全人类的责任,只有通过政府、公众和国际合作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上宝贵的湿地资源。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湿地,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湿地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保
护湿地措施》
【摘要】
阐述了城市湿地的含义及功能,针对城市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保护措施。
旨在提高对城市湿地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认识,为城市湿地的管理和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湿地;功能;问题;保护措施
前言
城市湿地是宝贵的城市资源之一,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构建者,也是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的调节者。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加大了城市环境的生态承载压力,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频繁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大,城市湿地遭到破坏。
有的地块垦为农田、牧地;有的成为垃圾堆放地;同时城市湿地也存在商业性过分开发的现象。
在城市湿地周边大量建筑人工景观的同时,干扰了动植物习性,导致种群的数量和类型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的发育与稳定。
城市湿地出现了污染严重,湿地面积逐渐退化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保护城市湿地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城市湿地的开发利用、保护、恢复及重建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1湿地的定义
不同的学科对湿地有不同的定义,《湿地公约》中给湿地的定义
是:不论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同时,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水体。
按此定义,城市内绝大多数的河流和湖泊、池塘等均属于湿地范畴。
2城市湿地的功能
城市湿地之所以宝贵,最重要是它具备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众多生态服务功能,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决定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蓄水防洪,净化水质。
湿地在控制防洪、净化水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降水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的情况下,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储存过多的雨水,避免城市发生洪水灾害,保证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稳定水源。
2.2保持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在城市建设中具有特殊作用。
湿地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其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好。
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护野生生物种群的生存、筛选和改良均具有重要意义。
2.3调节区域气候,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湿地可影响小气候,湿地的蒸发作用可保持城市的湿度和降雨量,使区域条件稳定,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在有城市森林的湿地中,大量的降雨通过树木的蒸
腾和蒸发,返回到大气中,然后又以降雨的形式降到城市森林周围地区,如果湿地被破坏,区域的降雨量就会减少,城市的空气就会感到干燥。
湿地可以降解污染物,达到净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如湿地植物香蒲、芦苇都被成功地用来处理污水。
2.4涵养城市水源,提供城市用水。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湿地是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城市的湿地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2.5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息、娱乐和教育场所。
湿地具有自然观光和旅游等方面的功能,不少湿地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杭州西湖是著名的风景区,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合肥的逍遥津和包河、芜湖的镜湖、安庆的菱湖,在美化环境和调节小气候、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城市湿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目前城市湿地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污染加剧、面积减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农药和化肥等排入城市湿地,使湿地遭受污染,面积逐渐萎缩,景观呈现破碎化。
中国湿地种类最丰富,但遭破坏严重。
现国家已经制订了天然湿地的“零损失”制度,旨在保护湿地资源,防止天然湿地面积的进一步缩小。
3.2生物入侵、原种消失
城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可视性是城市湿地休闲旅游功能的基础。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城市湿地景观多样性的要求,大量的外来物种被盲目引进,致使一些乡土植物在竞争不过的情况下大量死亡甚至灭绝。
大量外来物种的入侵,也使湿地原有的食物链遭到破坏,使湿地生态系统抗逆境干扰能力下降,不仅使湿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使湿地的天然物种库永远失去了这些宝贵的基因。
如:北京汉石桥湿地,葎草和野大豆的大量入侵其盖度一度达到95%,使得本地植物芦苇的生长受到限制,甚至死亡。
严重地破坏了原有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3.3过度挖掘、湖泊淤积
由于城市湿地承担着一个城市生态兼人文旅游景点的特殊性,就要求在湿地内修建许多人文及民俗景点和公共服务设施。
这些地点的修建必然要占据一定的土地。
在没有足够土地的情况下,人们只好围湖造地,过度的挖掘就可能导致湿地沼泽化程度加剧,水面萎缩,水量减少,湖泊淤积,致使种群竞争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
还有一些是因为人们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湿地面积的萎缩。
3.4人为破坏、功能降低
城市湿地是城市的生态屏障,并具有很高的休闲旅游价值。
但遗憾的是,在开发利用以及观光旅游的过程中,人为破坏现象很严重,如许多城市边缘的河岸与海岸被堆砌成高高的水泥墙,人为地束缚了江水、河水与海水,影响了河滩、海滩的发育,景观可视性下降,同时不利于防洪、防风暴;另一方面,许多工程(如沿海景观大道)直
逼沙滩、海岸,在破坏景观的同时,还干扰了滩涂发育及水鸟的栖息和觅食。
此外,在一些城市边缘湿地自然保护区,至今仍有不少违法活动,如炸山采石、围捕鸟禽,导致鸟类种群数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城市湿地休闲旅游功能的实现。
4城市湿地的保护措施
4.1加强立法。
制定出与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相关的专项法律、法规,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在湿地的开发利用、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等方面,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使城市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日常使用有法可依,有利于城市湿地的管理和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
4.2合理规划。
城市的建设规划中,应对现有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防止人为的干扰和破坏。
4.3建立监管机制。
建立起城市湿地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城市湿地的生态波动和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的监测和控制,维护城市湿地的生态稳定,使城市湿地的保护从被动的恢复重建状态转变到积极调控、积极协调的状态。
4.4生态文明的宣教。
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城市居民对湿地的认识,增强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和自觉性,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参与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的活动。
4.5加强城市水资源管理。
城市水资源是城市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纳入城市水系的系统规划和管理体系中,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加强对城市湿地水资源的污
染控制和防治,合理配置水资源,调整城市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确保城市湿地的水面积。
5.结语
城市湿地是最宝贵的城市资源之一,它是城市绿地最重要的构建者,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环境最重要的调节者。
但当前,城市湿地还存在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污染严重,湿地在逐渐退化。
保护湿地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还需要在湿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多下功夫,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宣传。
众多湿地公园成功建立的实践已向我们表明:充分认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实际行动,将会使城市湿地建设成为非常优美的生态场所,使之成为众多水乡城镇最靓丽的风景区和旅游区。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中国湿地保护行为计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xx
[2]叶頔,李景文,尚红喜.北京市湿地植物多样性及旱生植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xx
[3]陈金华,xx,黄安民,杨文琪.城市边缘湿地的休闲旅游功能[j].资源开发与市场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