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两位数相加比大小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加减法计算口诀

人教版一年级加减法计算口诀

人教版一年级加减法计算口诀1、位置关系上和下,形影不离好朋友;判断谁上谁在下,确定标准是关键。

2、两人面对面,左右正相反,你左是我右,你右是我左。

3、判断图中人物左和右,站起身来转一转,和图中人物同方向,我们左右就一致。

4、确定位置用组(列)个(行),从左往右数几组(列),从前往后数几个(行)、组列相交定位置。

5、十几减九方法多,一想加法算减法,二用破十方法算,牢记方法算得快。

6、减数相同,被减数越大,差越大;被减数越小,差越小。

7、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小,差越大;减数越大,差越小。

8、被减数减数同时变,加几、减几同样多,差将永远不变。

9、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数,用减法。

10、算式比大小,先算得数再比较11、算式有加也有减,依次从左往右算,每步计算都准确,才能保证最后对。

1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13、图形拼组很有趣,小朋友们请注意,相同图形才能拼,拼法不同图各异。

14、计数单位来计数,从右往左个十百,10个1是1个十,10个十是一个百。

15、读数得从高位起,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16、写数也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除开最高位,哪位一个也没有,就写零来占占位。

17、两数比大小,先看位数来比较,位数多来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比。

18、数字宝宝真奇妙,位数不同意不同,几在十位是几十,几在个位是几个。

19、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 20、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 2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2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2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

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长的小棒。

25、购物需用人民币,它有单位元角分,一角可以换十分,一元需用十角换。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及小学公式大全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及小学公式大全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课题〔学科和年级〕]《比较数的大小》数学一年级[教材简解]教材中,例题重点描述的是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让学生利用数数、几十多来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在“试一试”中再利用比较计数器所表示数的大小,揭示了其他两种情况: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接着在“想想做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

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目标预设]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4、德育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设计理念]本节课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实际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机,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设计思路]在教学设计上以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抓住“位数”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谈话导入法和和引导发现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相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辅助验证,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数比较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2、刚刚×××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大吗?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

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要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这对我们建立数学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运用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整数大小比较、数线的运用以及数字的排序等三个方面来介绍一年级数学中认识数字大小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一、整数大小比较在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中,我们首先需要学会比较整数的大小。

对于一位数的比较,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它们的大小关系,例如比较1和2,我们知道2比1大。

而对于两位数及以上的数字比较,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各位数的大小来判断数字的大小关系。

例如:比较42和58的大小关系,我们可以先比较十位数,发现5大于4,因此58大于42。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三位数或更大的数字的比较。

二、数线的运用数线是一种常见的工具,帮助我们更直观地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我们可以将数线画在纸上,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值,在数线上标出相应的点。

例如:题目要求比较数值10和15的大小关系,我们可以在数线上标出这两个点,然后通过观察它们的左右位置来判断大小关系。

在这个例子中,15在数线上的位置比10更靠右,因此15比10大。

三、数字的排序除了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我们还需要学会对一组数字进行排序。

排序是将一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且需要准确地确定每个数字的位置。

例如:给定一组数字{5, 2, 7, 4, 9},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相邻数字的大小,逐步确定它们在排序中的位置。

首先,我们可以将数字2与数字5比较,确定2应该在5的前面。

然后,我们继续比较数字5和数字7,发现7比5大,所以5应该在7的前面。

依此类推,最终可以确定这组数字的排序为{2, 4, 5, 7, 9}。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游戏、实际操作等方式来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一年级数学学习中,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2022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

2022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

2022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基本教学过程:一、一、创设情境1、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资料介绍:郑强,11岁,身高1。

42米;李明,11岁,身高1。

38米。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1、他们俩谁高?为什么?板书:1。

42米>1。

38米2、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9。

87分,李明的得分是9。

90分。

谁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样表示?板书:9。

87<9。

903、第三位选手出场了,张华,今年也是11岁,身高1。

40米,我们先来关心一下他的成绩:评委说,张华的表现比李明要好,但不能得10分。

猜一猜评委可能给出多少分?请你将这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

说一说你的怎么比的。

4、现在他们要进行团体表演,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排成一队。

5、小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三、巩固与应用1、三位选手的体重是这样的:40。

26千克、35。

56千克、35。

80千克。

请你把他们的体重按顺序排列起来。

2、第9页练一练第1题、2、3、4题。

3、第9题《数学游戏》。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师:小朋友们,这些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参观了美丽的校园,又和小猪们一起帮小兔子盖好了漂亮的房子,接着上节课我们去一起来到了动物园。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昨天在动物园里看到了什么呀?生1:1头大象,2只犀牛,3只长颈鹿,4朵白云,5个小朋友。

师:好极了,我们昨天学习了1,2,3,4,5这5个数字,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活动:齐读1,2,3,4,5,再把5个数字写给同桌的小伙伴看。

师:看样子小朋友们回家都复习了,这样很好,以后也要养成课后认真复习的好习惯哦。

刚才小朋友们回忆了昨天在动物园看见的小动物,那你们都看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吗?生:老师,我没看见小猴,我最喜欢小猴了。

师:咦?小猴去哪里了呢?老师也觉得很奇怪,决定要把小猴子找出来。

老师找啊找,终于找到了小猴子。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读数、写数。

1.读 20 之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次序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次序20 19 18 17 .........................单数: 1、3、5、7、9 .....................双数: 2、4、6、8、10 .....................(注: 0 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 是偶数。

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状况,实质上十个“ 1”就是一个“ 10”,一个“ 10”就是十个“ 1”。

如: A: 11 里有( 1)个十和(1)个一;11 里有( 11 )个一。

12 里有( 1 )个十和(2)个一;12 里有( 1 2 )个一 1 3 里有( 1)个十和(3)个一;1 3 里有( 1 3 )个一 1 4 里有( 1)个十和(4)个一;14 里有( 14 )个一 15 里有( 1 )个十和(5)个一;15里有( 15)个一. ...........第1页/共9页19 里有( 1)个十和(9)个一;或许说,19 里有( 19)个一 20 里有( 2)个十;20 里有( 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 11~20 ),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构成的。

( 2)在计数器上,从右侧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 2 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 1 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 1 个一)十位上的 1 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 1 个十)(3)先读 11 、 12、 13、 14、 15、 16、 17、 18、19、20,再写出来。

如: 14,读作 : 十四,写作 : 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 1 ,表示 1 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比如给数字娃娃排队 : 5、6、10、3、2 0、1 7,能够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摆列,也能够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摆列。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___1817······单数:1、3、5、7、9······双数:2、4、6、8、10······(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

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一年级数学口算口诀

一年级数学口算口诀

1、位置关系上和下,形影不离好朋友;判断谁上谁在下,确定标准是关键。

2、两人面对面,左右正相反,你左是我右,你右是我左。

3、判断图中人物左和右,站起身来转一转,和图中人物同方向,我们左右就一致。

4、确定位置用组(列)个(行),从左往右数几组(列),从前往后数几个(行)、组列相交定位置。

5、十几减九方法多,一想加法算减法,二用破十方法算,牢记方法算得快。

6、减数相同,被减数越大,差越大;被减数越小,差越小。

7、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小,差越大;减数越大,差越小。

8、被减数减数同时变,加几、减几同样多,差将永远不变。

9、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数,用减法。

10、算式比大小,先算得数再比较11、算式有加也有减,依次从左往右算,每步计算都准确,才能保证最后对。

1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13、图形拼组很有趣,小朋友们请注意,相同图形才能拼,拼法不同图各异。

14、计数单位来计数,从右往左个十百,10个1是1个十,10个十是一个百。

15、读数得从高位起,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16、写数也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除开最高位,哪位一个也没有,就写零来占占位。

17、两数比大小,先看位数来比较,位数多来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比。

18、数字宝宝真奇妙,位数不同意不同,几在十位是几十,几在个位是几个。

19、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20、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2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2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2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

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长的小棒。

25、购物需用人民币,它有单位元角分,一角可以换十分,一元需用十角换。

26、比较钱数多和少,单位统一直接比,单位不同化一化,化成相同再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学应用题比较大小算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学应用题比较大小算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学应用题比较大小算式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数学应用题是比较大小算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比较大小算式,孩子们可以培养对数字大小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考能力。

本文将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解释比较大小算式的概念,并提供一些练习题供一年级的孩子们练习。

一、比较大小算式的概念比较大小算式是指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数字的大小,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比较大小算式通常使用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比如,5 > 3表示5大于3,2 < 4表示2小于4,3 = 3表示3等于3。

二、实际例子解析下面通过几个实际例子来解析比较大小算式的概念。

1. 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例子1:比较数字5和数字3的大小。

解法:我们可以用比较符号来比较,5 > 3,所以5大于3。

- 例子2:比较数字2和数字4的大小。

解法:同样地,用比较符号来比较,2 < 4,所以2小于4。

2. 比较多个数字的大小:- 例子3:比较数字2、3和4的大小。

解法:我们可以先比较2和4的大小,并得出2 < 4。

然后我们再将这个结果与第三个数字3进行比较,2 < 4,所以2小于3。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 < 3 < 4。

通过以上实际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比较大小算式其实是一种将数字进行大小比较的方法,可以通过比较符号来得出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练习题为了帮助一年级的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算式,下面给出一些练习题供大家练习。

1. 比较数字的大小,并填写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 3 ? 5- 7 ? 7- 6 ? 22. 比较多个数字的大小,并填写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 2 ? 4 ? 6- 8 ? 5 ? 1- 3 ? 3 ? 3通过这些练习题,孩子们可以巩固对比较大小算式的理解,并提高他们对数字大小关系的分辨能力。

总结:比较大小算式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及其他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什么?3后面是什么?(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

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子梨桃子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老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向大数,尖端朝向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一只熊吃了一颗玉米。

玉米够吗?三、练一练第18页练习三的第3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四、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2教学内容:比大小P17教学目标:1、通过计数和比较活动,体验比较方法的多少。

一年级数学(北京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混合运算(一)-1教案

一年级数学(北京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混合运算(一)-1教案

第四单元第10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混合运算(一)年级:一年级教材版本:北京版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指导教师单位及姓名:一、教学背景简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本课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将笔算、口算、估算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时,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取信息,通过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依据数量关系列式,寻找适当的方法,从而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时学生可能出现少算一步或抄错数等现象,在教学中利用这两种情况引发学生讨论,让学生既加深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验证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目标1.能够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用画图等分析数量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混合运算,体验算法多样化。

3.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五彩花圃去看一看,这里面种了很多漂亮的花。

(二)借助情境,探究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1.出示例题,提取信息①观察图片,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生:花圃里种了32棵茉莉花、27棵菊花和26棵凤仙花,问题是三种花一共种多少棵?②理解题意,画图分析生:这幅图用简单的方式表达了故事中的信息和问题,第一部分表示32棵茉莉花,第二部分表示27棵菊花,第三部分表示26棵凤仙花,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三种花一共种了多少棵。

③自主探究,列式解答2.分享交流,展示计算方法方法一:生:我们以前学过两个数相加,所以我先把茉莉花的棵数和菊花的棵数加在一起,列式32+27,用竖式计算等于59;再用茉莉花和菊花的总数加上凤仙花的棵数就是59+26,也用竖式计算结果等于85,最后得出三种花一共种了85棵。

方法二:生:求三种花一共种了多少棵,就是把三部分合起来,所以我直接把三种花的棵数相加,列的算式是32+27+26,也是用两个竖式计算的。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篇1教学内容:教材38-40页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1、数数:从100倒数到50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你是怎样想的?”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二)新授:1、教学例七:(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

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

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3、比大小。

(1)十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2)十位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一年级上下册数学儿歌

一年级上下册数学儿歌

从小到大先排小。

3、找位置:七十二变孙悟空, 两个物体都知道, 我要变成"的"字前, 左手指变眼看剩, 填上上下前后和左右。

找位置时要看清, 不完整的补完整。

“的”字前不知道, 指住图形看反面。

4、写分成:两个数字是大口, 填大口用减法。

一个数字是尖尖, 填尖尖用加法。

分成里面没有0.6、 数位表从右起, 第一个位第二十, 个位表示几个一, 十位表示几个十。

几个一在个位写几, 几个十在十位写几。

20、最大的一位 数是9,最小的 一位数是1,最 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 数是99,0是最小 的数。

:小朋友们要看清, 整时分针指12, 时针指几就几时。

分针超12过一点儿,没到12快整时。

一天9时有两个,就在上午和晚上。

18、个前小写,个后大写, 读作大写,写作小写。

排队一共用加法, 之间用减法, 数清结果加减1.21、星期一前星期日, 星期一后星期二。

星期日前星期六, 星期日后星期一。

读的多的剩的少, 读的少的剩的多。

16、钟表2:12大格,60小格, 一大格有5小格, 一大格是5分钟, 长的分针短时针,时针 一大格,分针转一圈, 走的都是1小时。

直角3时和9时, 直线就是6时整, 两针重合12时。

提前和推迟: 数字写在最中间, 提前往走推迟右, 数字写在下一行, 最后上面是答案22、凑十法:找大数,分小数, 能够10的要挨住。

凑够10后加剩余, 等于号后写答案。

5、请熟背4和5的分成以及由它所写出的加减算式。

10、请熟背6-10的分成以及由它所写出的加减算式。

一年级上册数学儿歌 1、比多少: 比多少,要注意, 多的在前就写多, 少的在前就写少, 多几少几大减小。

7、排列人数:前后排几都知道, 前后相加要减一。

前有后有都知道, 前后相加再加一。

8有o 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记得清, 梨—o 等于梨, 梨+ o 等于梨。

0 +桃子等于桃。

桃—桃等于0。

9、数图形:数图形,按顺序, 从上到下不遗漏, 数完一种再一种,加回总数错不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单数:1、3、5、7、9······双数:2、4、6、8、10······(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

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训练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训练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训练题比大小是数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了数值的大小关系。

在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比大小训练题是培养学生对数值大小关系的认知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些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训练题的例子。

1. 比较大小给出两个数字,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如:① 9 和 5,哪个数字更大?② 3 和 3,哪个数字更小?通过这样的训练题,学生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从而加深对数值的认识。

2. 填空比大小在给出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数字,使得等式成立。

例如:① 9 > 5 + □② 7 - □ < 3这种训练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等式中的大小关系,填入正确的数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值大小的理解。

3. 数量比较给出两组物品,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数量。

例如:①有 5 个苹果和 3 个橙子,哪一组水果更多?②有 2 条鱼和 2 条蛇,哪一组动物数量相等?通过这样的训练题,学生可以将数量抽象为数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加深对数量的认识。

4. 指示物体的大小给出一组物体的图片,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例如:①有苹果、梨子、香蕉,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②有小猫、中猫、大猫,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这种训练题通过视觉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大小关系,并将其抽象为数值的大小关系。

5. 数值排序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例如:① 4、2、6、1,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② 9、5、7、3,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通过这样的训练题,学生需要比较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培养学生的数值排序能力。

通过以上的比大小训练题,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逐渐熟悉数值的大小关系,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际生活中,比大小是一个常见的操作,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都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比大小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数值的大小关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4篇)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4篇)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概括总结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2.上:位置方位名词,例如: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3.下:位置方位名词,例如:船在桥的下面。

4.前: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5.后: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7.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8.20以内的退位减法: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

例如:12-9=3.9.图形的拼组: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简介:认识图形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生活中的数1、数数的方法有:一个一个的数,1,2,3,4,5,6,7,8,9,10,……两个两个的数,1,3,5,7,9,,11,13,15,17,19…或2,4,6,8,10,12,14,16,18,20…五个五个的数,5,10,15,20,25,30,35,40……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60,70,……2、数位、基数、序数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从右往左的数位名称:个位、十位、百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例如:个位、十位、百位基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例如:8个苹果序数:表示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例如:第1个3、两位数的理解一个两位数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

苏教版——1-6年级知识一年级上册:数与代数:20以内数的认识(写数、比大小、顺序);20以内不进位、进位加法(含10以内)、混合运算。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认识左右、上下。

数与代数: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常见的量:人民币。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平面图形。

数与代数: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表内乘法和除法及乘除混合运算;常见的量:厘米和米。

空间与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实际物体。

数与代数:有余数除法、认识万以内的数、两、三位数加减法;常见的量:时分秒、分米和毫米。

空间与图形:东南西北、角。

统计与可能性: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和数据整理。

数与代数:除法(两位数除一位数)、认数(2下新版已学)、分数,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

常见的量:24时计时法,经过时间。

空间与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平面图形周长、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观察复合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统计与可能性:学会统计数据,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分析统计结果。

数与代数:除法(三位数除一位数);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分数的意义、小数的初步认识;常见的量:千米和吨。

空间与图形:根据观察结果,摆出组合的立体图形;轴对称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

统计与可能性:根据统计图和表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数与代数:除法(多位数除两位数)、混合运算(带有括号和没有括号)、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认识万以上的数、计算器计算。

空间与图形:平行与相交(垂直)、数量一定的小正方体,按要求摆放、角、直线、射线、角的种类。

统计与可能性:分段统计数据、一格多数、可能性(公平性)。

综合应用: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买东西的简单实际问题。

数与代数: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含有三个运算符的运算和中括号、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数、用计算器找规律。

空间与图形:三角形特征、分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对称、旋转和平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知识点汇总+知识树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知识点汇总+知识树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1. 数一数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 比多少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1. 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 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 认识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 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5. 认识左、右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1)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但始终和左手、右手所在的一边保持一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