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成功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百家讲坛》引发的教学思考

《百家讲坛》引发的教学思考

《百家讲坛》引发的教学思考作者:赵万新赵广才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8年第04期现象剖读:《百家讲坛》现象及其成功之道《百家讲坛》是央视教育频道推出的系列讲座式栏目。

其目的是在专家学者与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传播与普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开播至今,观众目睹了易中天、刘心武、王立群、于丹等学术大师们的潇洒风采,这些学者采用“一言堂”讲授法,把中国的文化精粹完美地展示给观众。

讲堂之上,大师们神闲气定,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让观众如痴如醉,为之感动。

那些在平时看来枯燥乏味的历史,晦涩难懂的《论语》经大师口中演绎之后,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甚至让观众上“瘾”,受到观众极度喜爱与赞美,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百家讲坛》现象。

这一现象的形成涉及诸多因素,笔者仅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分析解读之。

“讲授法”这一传统教学方法在新课程中不受推崇的今天,为什么在《百家讲坛》的大师手中却获得如此成功?笔者认为《百家讲坛》之所以成功,源于以下几大亮点:(一)精品意识下的精心准备,内容娴熟,设计独具匠心《百家讲坛》有着强烈的精品意识,做到了超越平凡,追求卓越。

该栏目在“《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的指导下,主讲人与制作人对播出的所有节目都进行了精心策划。

每一期节目他们竭尽全力,做了精心的准备工作,旨在将最好的内容呈现给观众。

这些主要体现在讲述内容娴熟,妙语连珠,侃侃道来,一气呵成;案例、故事精选动人,问题设置扣人心弦等。

于丹教授说,她是用一生的能力来体会圣贤之言。

易中天说,将近一小时的讲坛他要准备五天。

这五天还不是说一切资料都要从零开始整理,而是大部分知识已成竹在胸,只不过是有些模糊的,要明确一下,系统起来,这是“纳”的过程。

(二)语言通俗易懂,表达幽默风趣,具有脱口秀的才华有理有据、层层深入、绘声绘色、娓娓道来、十分好听是《百家讲坛》的特点。

学术大师的脱口秀如邻居的家长里短,似朋友在亲切聊叙,温馨的生活味、人情味消除了彼此的生疏。

百家讲坛的传播学动因探析

百家讲坛的传播学动因探析

在 面 临 这样 困 境 的 情 况 下 ,百 家 讲 坛 》 转 型 成 为 一 《 的
“ 术” 学 的架 子 、 主要 收 视 人 群 定 位 在 具 有 中学 文 化 水 平 把
种 必 然 选 择 : 么重 新 定 位 , 么 就 被 淘 汰 掉 。 于 是 , 下 边 缘 化 的要 求 要 要 放 早 在 2 世 纪 9 年 代 初 , 英 时在 《 国知 识 分 子 的 边 O O 余 中
21 0 0年 第 3期
桂林 航天工 业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 OUR L OFG I N C L GE OFAE OS AC E NA UI I OL E R P E T CHNO Y I OG 学 术 苑
( 第5 总 9期 )
百 家讲坛 的传播 学动 因探 析
众 人 物 , 时 引 发 了 炙手 可 热 的“ 术 明星 ” 象 。 一 学 现 种 受 众 喜 闻乐 见 而 又 易 于 接 受 的 大 众 化 、 俗 化 常 识 。在 通
这 样 的转 变 过 程 中 , 术 在 符 合 媒 介 传 播 的基 本 要 求 的 同 学
1 《 家讲坛》 百 由小 众 性 到大 众 性 的 转 型
汰” 核机 制 , 原 本 就是 小众 性 学 术 节 目的《 家讲 坛 》 考 将 百 推 的《 语 》 得 等 ,百家 讲 坛 》 论 心 《 的迅 速升 温 , 学 术 在 电 视 媒 使 介 的传 播 下 , 由精 英 化 向大 众 化 的 转变 成 为 可 能
2 1 作 为 传 播 者 的 人 文 知 识 分 子 重 回 社 会 中 心对 抗 .
“ 术 明 星 ” 众 多 争 议 。有 人 为 《 学 等 百家 讲 坛 》 的学 术 平 民 化 喝 彩 , 有人 置 疑 它 的学 术 价 值 以 及 严 谨 性 , 有 也 但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百家讲坛》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百家讲坛》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百家讲坛》【内容摘要】在今天的“大众传媒时代”,电视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同的电视节目会获得不同效果的传播影响,从电视收视率的高低上可以看出其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

而《百家讲坛》从其开播到现在的十年间,从最初的乏人问津到现在的大红大紫,可谓跌宕起伏---诞生、发展、低谷、转型、突起、成功。

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百家讲坛》,浅析其成功的原因。

【Abstract】In today's "mass media age", television, as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s media, has mad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the spread, and different TV programs will get the spread of different effects from the impact, TV ratings can tell the spread on high effect and influence. While the CCTV lecture room from its premiere of ten years until now, from the initial unpopular to now bright red, it hit ups and downs - birth and development, slow, transformation, bumps, success.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 of communication analyzing the success of CCTV lecture room and spread influence.【关键词】传播学《百家讲坛》电视传播【Keywords】Communication 《Lecture Room》 Television Broadcast《百家讲坛》在央视10 套科教频道播出,是典型的科教文化类电视节目。

浅探央视《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

浅探央视《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

浅探央视《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
刘宇新
【期刊名称】《《中国传媒科技》》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科教栏目一个最主要的任务是传播知识、普及文化,促使国民素质的提高。

因此,科教栏目除了要保持应有的文化品位外,也要贴近寻常百姓,契合普通大众的口味,为大众喜闻乐见。

刚开始走精英路线的《百家讲坛》在开播之初也曾面临着不
温不火的困境。

之后,栏目进行了大胆改革,通过栏目定位大众化、讲述方式故事化、讲述风格平民化、传播形式多元化的调整,更加把观众的认知接受能力与情感体验
放在重要的位置,让观众对这样一档文化节目像娱乐节目版一样津津乐道,最终使《百家讲坛》成功转型为"大众讲坛"。

在当前大多数电视文化类节目日趋式微的形势之下,《百家讲坛》的成功值得所有电视媒体探究与借鉴。

【总页数】2页(P95-96)
【作者】刘宇新
【作者单位】秦皇岛广播电视台河北秦皇岛06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电视媒体的精英化和大众化融合——浅析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 [J], 陈雪
2.电视媒体的精英化和大众化融合——浅析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 [J], 陈雪
3.《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 [J], 吴海燕
4.“黑五类”为什么这样“红” 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董事局主席韦清文创业成功
之道浅探 [J], 杨君辉;金鑫
5.泳坛智者创奇制胜之道——中国游泳队陈运鹏总教练执教之道浅探 [J], 王年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家讲坛》成功背后的隐忧

《百家讲坛》成功背后的隐忧



俗共赏 ……节 目的宗 旨定位 是让 专 家 、 学者为百姓服务 。 0 既然是要让专家学
者为百姓服务 ,那么他们 首先 就要搞清
楚百姓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教节 目,他 们怎么就一定知道老百姓就喜欢这些 以
“ 历史 ”为题材的节 目呢?
当然 ,不得不提的是 ,以历史上的

些帝王的疑案或 者风云人物作为题材 , 的同时 ,也关注起真正的清朝历史 。清 同时 ,似乎也束缚了创作者的手脚。从 百家讲坛 先前有 过巨大的成功。 04 王朝的寿命二百九十六年 ,共有十二个 此节 目的制作题材集中于历代 皇帝宰什 、 20 1
年 ,百 家讲坛》 目制作人 员在策划上 , 皇帝 ,由于它离我们最近 ,所以许 多有 神仙鬼怪 等。这样固然没错 ,但链 , ( 《 节 确定的重大的系列选题有 三 八特 别节 关清宫 的传说一 直流 传至今 。“ 太后下 果长期下 去 ,问题也就出来了 。I 『: {勺 I j
科教频道的 百家讲坛 》 据央 视资讯 统 需注意和解决 的问题 。这些 问题如果不 。 计 , 05 2 0 年第一季度 ,( ( 百家讲坛 》 均 得到关注和解 决的话 ,会影响到节 目今 平
收视率一直保持在 0 1%以上 ,在科 教 后的生存和发展 。 .7
前 1 个 月中 《 0 百家讲坛》节 目的情况 。
帝饱受 争议或者鲜 为人知的片段作 为吸 的大型系列节 目( 《 清十二帝疑案 中, 北 历史的细节 ,变成了到历史的故纸堆里 真相” 而丧失了对社 , 引观众的焦 点,以小 见大 ,用细节描述 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给予了解答 去找 一些所谓的 “
述 ,位居第二 。 向来被视作 阳春 白雪 道的网站查 阅了2 0 年前 l 个月 ( 05 0 ( 百家 的科教节 目也能获得如此的成功 ,不由 讲坛 》的节 目单 ,总共查 到了 15期节 6 得让媒介和新闻业者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 目 ( 如果按照每周6 天播 出,应该有 2 0 6

《百家讲坛》节目分析

《百家讲坛》节目分析

《百家讲坛》一、节目概述CCTV—10的《百家讲坛》栏目创办于2001年7月9日,是一个讲座式栏目。

《百家讲坛》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栏目以传播中国历史、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引发广大群众对历史文化的喜爱。

栏目的播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成为科教频道的一款品牌栏目。

1、节目发展历程《百家讲坛》栏目2001年7月诞生,但收视率不是很高,到2003年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

后来节目组实行了新的运行机制,对节目内容和形式都做了改变,收视率逐年升高。

到现在,《百家讲坛》已经走过了11年,正是这11年,让我们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知道原来历史也可以用这种口述故事化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播出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中午12:40首播,晚上23:12重播,播出时长38分钟。

2、节目受众定位与风格特征《百家讲坛》栏目面向广大历史文化爱好者,用朴实的语言给大家讲故事,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场场文化盛宴。

在节目风格上,《百家讲坛》将理论知识形成口语化,但又不缺少权威性,这是栏目做的非常成功的一个地方。

像历史这种严肃的东西,如果变得很口语化,加上讲者自己的话,权威性就会质疑,但是《百家讲坛》却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俗易懂,引发了大众对历史文化的喜爱和兴趣,对弘扬中国文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百家讲坛》的收视人群主要是男性,以中老年人为主。

3、节目形式与结构《百家讲坛》的开始是一小段画面和旁白,作用主要是介绍本期的主题。

下面就是主讲人开始讲述,最后栏目结束时同样是一小段画面和旁白,作用是引出下一期的主题。

《百家讲坛》的内容每一期都会有一个主题,很多期节目又有一个大主题,就比如易中天品三国,大主题是品三国,第一期的主题是“魏武挥鞭”。

为了是观众不产生视觉疲劳,当主讲人讲到某些典故或精彩的故事时,会配有画面,用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观众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尽可能的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透析《百家讲坛》

透析《百家讲坛》

透析《百家讲坛》——兼论经典文化的电视媒介传播文:陈小奇钱丹丹时间:2008-8-8论文提要:《百家讲坛》开播以来,以在学者和大众之间搭起桥梁的功能,让学术借助大众传媒走近了大众,受到观众的欢迎。

在节目成功的同时,《百家讲坛》更是显现出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掀开了中国经典文化所蕴涵的品牌价值,为经典文化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

而关于“百家讲坛”现象的探讨也为人们认识和了解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电视讲座节目理清了思路,更为电视人的节目制作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但从总体上看,国内关于“百家讲坛”现象的研究或是泛化性的,或是单角度、单侧面的,缺少有针对性课题的全面研究。

本文即由此缘引,欲对《百家讲坛》的社会背景、衍变策略、文化意义和由其引发的热点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

并以此研究为基本材料,进一步探索电视媒介如何更好地进行经典文化的再传播。

关键词:百家讲坛经典文化电视媒介传播传承一、研究的缘起近年来,一档电视讲座节目火爆荧屏,并在中国电视节目榜上一度跃居年度节目黑马,这就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

这是一档时长43分钟、具有学术性质的电视讲座类节目。

该节目迅速窜红并持续升温。

自2001年7月开播伊始,《百家讲坛》便是中央电视台最具文化品位的栏目之一,演讲者大多是蜚声海内外的学者,都是各自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

从2004年开始,《百家讲坛》的内容定位开始转向传播中国经典文化,从阎崇年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到易中天讲《汉代风云人物》,《百家讲坛》的影响逐渐扩大。

2005年邀请作家刘心武讲《揭谜〈红楼梦〉》,《百家讲坛》的受众迅速增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收视率大幅度提高。

《百家讲坛》以0.57%的收视率成为CCTV-10最受关注与喜爱的栏目。

2006年易中天《品三国》在《百家讲坛》播出,收视率一路飚升。

继易中天《品三国》之后,又有于丹讲《论语》、《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等,兴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经典文化高潮。

部分学者走红百家讲坛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部分学者走红百家讲坛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B类 实行 一 般 控 制 , C类 只 需 采 取 简 单 的 控 制 方 法 即 可 。 而 不 同 类 型 材 料 采 用 不 同 的 采 购 原 则 、 料 制 度 。 材 料 价 格 领 作 为 施 工 方 , 了控 制 工 程 为 控 制 包 括 买 价 控 制 、 费 控 运 业 管 理 者 经 营理 念 、 式 影 响 较 大 , 业 管 理 费 包 括 : 会 模 企 工
需 求 与 供 给 理 论 分 析 部 分 学 者 走 红 百 家 讲 坛 的原 因 。
12 文 化 需 求 中 学 术 性 知 识 需 求 向 学 术 与 大 众 结 合 的 知 _ 识 需 求 转 变
1 人 们 需 求 结 构 的 变 化
1 1 物 质 文 化 需 求 向 精 神 文 化 需 求 转 变 .

要 : 百 家讲 坛 》 央 视 “ 学教 育” 道 ( C 一0 开 播 以 来 , 一 个 濒 临 淘 汰 的 栏 目发 展 为 一 个 品 牌 栏 目, 《 在 科 频 C TV 1 ) 从 并使
部 分 学者 成 为 众人 皆知 的“ 术 明 星 ” 学 。将 从 经 济 学 角度 , 用 需 求 与 供 给 理 论 来 分 析 部 分 学 者 走 红 百 家 讲 坛 的 原 因及 运
20 0 1年 7月 9 日一 个 以 “ 构 时 代 常 识 、 受 智 慧 人 农 村 居 民 家 庭 恩 格 尔 系 数 已 由 17 建 享 9 8年 的 5 . 和 6 . 75 77
生 ” 宗 旨 的 崭 新 节 目《 家 讲 坛 》 央 视 “ 学 教 育 ” 道 为 百 在 科 频 ( C -0 开 播 。但 由于 学 术 性 过 强 , C TV 1 ) 内容 又 过 于 零 散 , 收 视率最 低时几乎 为零 。20 0 3年 开 始 , 百 家 讲 坛 》 始 认 真 《 开 研 究 观 众 和 市 场 的需 求 , 行 了 一 系 列 有 针 对 性 的 改 革 , 进 收 视 率 也 由此 一 路 飙 升 。几 年 前 在 普 通 大 众 中“ 默 无 闻” 默 的

《百家讲坛》中的教育技术

《百家讲坛》中的教育技术

《百家讲坛》中的教育技术《百家讲坛》是一档将学术研究成果大众化的教育类电视节目。

文章以曾仕强主讲的《易经的奥秘》为样本,将第一集《何为易经》进行“逆向工程”式的分解,从传播学、教学设计、多媒体集成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可有助于更好地制作电视教材和视频课件。

标签:百家讲坛;教育技术;曾仕强;易经的奥秘引言自2001年开播以来,《百家讲坛》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

《百家讲坛》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以电视这样一个影响力极大的媒体为平台,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讲解中国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其主要内容。

《百家讲坛》在央视10套科教频道播出,是典型的教育类电视节目。

本文以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作为样本,用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视角,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传播学、教学设计、多媒体集成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期望能从这档节目的成功之处汲取到对教育技术有益的启示。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百家讲坛》推出了一系列的讲座,笔者以曾仕强教授主讲的《易经的奥秘》为例来进行研究。

《易经的奥秘》共有15集,笔者以第一集《何为易经》作为样本,将从网上获得的RMVB格式的原始文件(166MB),用WinMPG Video Convert(视频转换大师)转化成MPG1,PAL VCD文件(387MB)。

然后用Ulead VideoStudio 对视频按照场景或者镜头进行手工的分解,最终分解成130个片段,将每一个片段的时长记录下来,在Excel中进行统计分析。

这样的做法好比是“逆向工程”的方法,将现成的产品进行分解分析,了解其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手工的分解难免产生误差,但软件中“自动场景分割”的结果不符合需要,笔者进行了多次手工分割实验,发现分割的误差控制在“帧”的级别,在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

Ulead VideoStudio中对于视频片段的时长记录格式为:hh:mm:ss:ff,即小时:分钟:秒:帧数,在PAL电视制式中,每秒是25帧。

百家讲坛经营模式论文

百家讲坛经营模式论文

百家讲坛经营模式论文百家讲坛是中国大陆一个集文化、娱乐、教育、宣传于一体的特色节目品牌,通过讲座的形式,向观众介绍历史人物、文化传承、科学知识等,广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从百家讲坛的经营模式入手,剖析其成功之处。

一、内容为王百家讲坛的节目内容得到广泛认可,其成功之处便在于不断挖掘深度、宽度大的历史文化,倡导真正的历史文化大繁荣,使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度和认知度不断提升。

在讲授内容中百家讲坛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大师等优势人才作用,通过他们的精彩讲解,使听众在短时间内轻松理解到知名文化人物的历史背景、思想精髓、代表作等,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服务至上百家讲坛以服务为导向,对头脑清醒、情感稳定、人品正经、文化素养较高的职业经人士客户。

百家讲坛尊重客户的意见和需求,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专属的知识讲座。

同时,百家讲坛还充分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加强互动性,使客户更加满意、更具粘性。

三、聚集人气百家讲坛在推广营销方面,注重传播渠道的选择和营销模式的整合,通过多种方式传播,例如宣传海报、传单、地铁广告、微博、微信、视频,全方位地宣传,在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的同时,也创造了多样化的营销手段,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加。

其次,还在资讯、商务、学术等领域建立稳固的合作网络,拥有在音乐、会议、展览、电影等方面的巨大资源。

四、持久经营百家讲坛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品牌,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不断加强了对知识性、实用性、鞭策性、深度性的追求,力求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推动文化交流与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

无论是宣传推广,还是节目内容,都做出了深入的考量和丰富的实践,其“期短见成效,期长有回报”的经营理念,使百家讲坛在中国品牌中升华优化。

综上所述,百家讲坛通过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深挖文化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在市场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粉丝。

在新常态下,中国的文化艺术市场的发展形势正在发生变革,百家讲坛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共同促进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

《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

《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作者:吴海燕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9年第02期学习借鉴《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从中获取有益启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提高中学历史教育的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历史被误解,历史学被误解。

在当下的中国,虽然人们嘴上不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历史课程被冷落却是不争的事实,历史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冷僻学科也无须争辩。

摆在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中学历史课堂出现问题行为的次数在各学科中位居前列。

对此,学生的理由很多:“学历史有什么用”“学历史就是死记硬背” “要记那么多东西,背了又会忘记,不如考前突击”。

不仅如此,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管理者也有类似的想法,就连不少历史教师也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

但是一些与历史相关的学术性很强的电视栏目却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如《世界历史》《探索·发现》等,而《百家讲坛》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些主讲者甚至被称为“学术超男”“学术超女”。

这些栏目为什么能如此受欢迎?为什么一直在象牙塔中的学者会成为大众的明星?这是值得我们这些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吸取《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为中学历史教学所借鉴,显得格外必要。

诚然,电视节目和中学历史教学不是一回事,但二者在怎样更加有效地提高全民的历史文化素养的目标上却有相通之处。

因此,学习借鉴《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从中获取有益启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提高中学历史教育的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启示一:必须明确中学历史学科的能,让学生确立学习历史的决心。

学历史有什么用?不说别人,就说笔者的一位大学老师欲赴中山大学高就,与校长道别之时,校长就问他这一问题。

不止是这位校长,在市场经济逐步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当然不能说“存在即合理”,最常见的回答往往是“以史为鉴”或是培根的“历史可以明智”。

马克思也说过:“我们只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历史学。

电视媒体的精英化和大众化融合——浅析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

电视媒体的精英化和大众化融合——浅析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

为该节 目的热播 而有 了一个新 的答案 。
二、 融合 : 《 百家讲坛 》 因何 而“ 火”
主讲人如何 用浅显 易懂 的语 言将 自己深 厚 的知识 积淀传 达 给受众 。由于电视这 一媒体 的大众性 , 专 家们如果居 高临下
始 终将 自己置于神 圣不 可侵犯 的学术 高度 ,那 么专家 的讲 座 也许 会变 成对 牛 弹琴 , 能 够理 解 的人 甚少 ; 因此 , 专家 们 放 下身段 走下神坛 . 通 过该节 目架 起 的桥梁走 向百 姓 , 使 得 电视媒体做 到精英化和 大众化 的融合 。


争论 : 精 英 化 和 大 众 化 的对 立
这 四个 方面 的改变对 于 电视 媒体 的精 旨的 改 变
关 于精英 化和大 众化 的争论 ,长久 以来一 直没 有一个
很 好 的答 案 .文化含量 高 的事 物是 否适合 用 电视这样 的大 众媒体来传播 ? 答案 往往是否定 的 。 因为历年来许 许多多具
方 式 说 教 化 ;三 是 节 目选 题 过 于 广 泛 化 。 而 2 0 0 4 年 下 半 年
《 百家讲 坛》 栏 目进行 了全 面改 版 , 节 目宗 旨由原先 的“ 构建 时代 常识 . 享受 智慧人 生” 变 为“ 让专家 为百姓服务 ” , 从 形式
来说 。 由原先 的大学课 堂转入 演播 室 录制 , 并 且从 电视 画面
百姓 和专家之 间架起知识 的桥梁 。架 起桥梁 固然容易 , 但 是
要将 自己所 学 以一种 通俗 易懂 的方式 传播 给 受众 却不 易 。
这 也是 起初 《 百 家讲 坛》 收 视率 惨 败 的原 因之 一 , 作 为一 个
公众 讲座类 节 目。首先主讲 人具 有一定 的学 问深 度这一 条 件满 足之后 , 该 主讲人 还要具 备公 众演讲 的能 力 , 过度使 用 专业 术语 以及晦 涩难懂 的词汇不 会受 欢迎 。至关 重要 的是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百家讲坛》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百家讲坛》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百家讲坛》【内容摘要】在今天的“大众传媒时代”,电视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同的电视节目会获得不同效果的传播影响,从电视收视率的高低上可以看出其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

而《百家讲坛》从其开播到现在的十年间,从最初的乏人问津到现在的大红大紫,可谓跌宕起伏---诞生、发展、低谷、转型、突起、成功。

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百家讲坛》,浅析其成功的原因。

【Abstract】In today's "mass media age", television, as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s media, has mad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the spread, and different TV programs will get the spread of different effects from the impact, TV ratings can tell the spread on high effect and influence. While the CCTV lecture room from its premiere of ten years until now, from the initial unpopular to now bright red, it hit ups and downs - birth and development, slow, transformation, bumps, success.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 of communication analyzing the success of CCTV lecture room and spread influence.【关键词】传播学《百家讲坛》电视传播【Keywords】Communication 《Lecture Room》 Television Broadcast《百家讲坛》在央视10 套科教频道播出,是典型的科教文化类电视节目。

简析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取得成功的原因

简析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取得成功的原因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JOURNAL O F Q I NGH A I JUN I OR TEACHERS .CO LLEGE(E duca ti on Scien ce)2008年第2期No2.2008收稿日期:2007-07-11作者简介:赵增胂(1970-),男,陕西西安人,青海民族学院办公室讲师。

文章编号:1007-0117(2008)02-0033-03简析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取得成功的原因赵增胂(青海民族学院办公室,青海西宁810007)摘 要:本文通过对/易中天现象0的分析,认为把历史人物作为历史分析与研究的重点;把让普通人理解和接受作为治史讲史的目的,是易中天讲史的两个特点,而坚持这两个特点是其所讲史学受到欢迎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百家讲坛;成功;原因 中图分类号:J90-05文献标识码:B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是当今最活跃的学者之一。

从/百家讲坛0开讲/汉代风云人物0、/易中天品三国0开始,到5易中天品三国6出版后持续热销,再到几乎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关于他本人及其学术观点的激烈争论。

由此形成的易中天热,以及在其带动下出现的/百家讲坛0热,都使/易中天现象0引人注目。

本文通过分析/易中天现象0出现的原因,对坚持/以人为本0在史学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探讨。

一很多人认为,易中天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善于借助电视这一现代传媒手段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由于电视具有受众面大,传播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易中天可以比较容易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介绍给不同年龄的人们,所以他的影响特别大。

但我们知道,利用电视做学术讲座,易中天并不是第一人,他能从那么多学者中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以人为本的学术态度。

在易中天的讲座中,历史是/人0的历史,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创造者,而不是历史的点缀和附庸。

易中天品三国,是他个人对历史的品读、品味,是个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和感悟。

在讲座中,依靠自己的阅历揣测历史人物的心理,虽然由于人性是很微妙的东西,很难把握和判断绝对的是非对错。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三、《百家讲坛》等讲坛类栏目成功的经验(一)受众意识1.电视需要受众意识电视是否应该有受众意识?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最近兴起的受众研究充分说明受众的重要性。

我们正在学习的课程就是最好证明。

但是作为讲坛类电视节目,作为所谓的文化人的阵地,迎合观众的需求是否就是媚俗了呢?现在的文化界、学术界争议最多的事情就是这个。

“历史将宣判我无罪”,事实胜于雄辩,收视率和良好的社会反响证实这样做是正确的。

《百家讲坛》无疑是电视讲坛类节目成功的典型。

它成功的首要原因是以“受众为中心”的准确定位。

“受众即市场”。

在这个以受众为主导的时代。

忽视受众的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一味地附庸风雅,就必然导致节目无人问津,甚至被停播的境地。

《百家讲坛》在节目开播初期因为沿袭了讲座节目的传统模式,曾经一度在困境中徘徊。

2004年底经过调研发现自己的受众群主要集中于“拥有初高中学历的成年人”,这部分受众没有经过高等教育,知识结构不很完善但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如何把握这个受众群的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制作出适合他们口味的节目才是栏目把握受众的最大的问题。

因此,改变电视讲坛类节目传统的单向的、呆板的讲播方式,尝试用新的传播语态和新的表达方式,使原本枯燥的内容鲜活起来,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2】2.讲坛类栏目可以实现学者与电视的共赢进一步想,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人反对,是因为那些反对的人都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是知识分子。

而真正需要并且有很大的求知欲的受众却因为很少有发言的机会显得社会上支持《百家讲坛》的声音就小一些,退一步说,支持的声音报道的也比较少,因为这些声音不适合炒作和吸引眼球。

但是,实践证明了这个栏目的影响。

在“百家讲坛”上亮过相的学者名家出版的相关图书都一跃登上畅销书的排行榜。

阎崇年老先生很有感触地说,他研究了一辈子清史,出版了20多本学术专著和几百篇学术论文,但他的知名度仅仅是在学术界。

出的书也从没有卖火过,但“百家讲坛”让他火了,《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就发行了几十万册之多。

百家讲坛成功因素分析

百家讲坛成功因素分析

百家讲坛成功因素分析百家讲坛成功因素分析1语言的平民化对于一个讲课者来说,语言的使用对吸引听众有这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电视这种视听媒体上更是尤为的突出,只有语言艺术的良好使用才能吸引住观众在众多的节目频道中留意到,从而锁定住节目,在百家讲坛中起来的众多学者们首先放弃了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以一种拼民化的视角来讲述知识,他们注重理由形象地比喻,拟人等修辞来形象化的描述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把节目制作成了一个个有着悬念的故事,每期节目都有一个悬念的问题贯穿始终,节目分成了开始,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部分。

使得节目的故事性增强,悬念的使用突出了故事的神秘感,利用观众的探究故事真相的心理来增强节目的看点,悬念的使用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很快的今人演讲者所设计好的知识框架中去,这样容易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使他们想探询故事的究竟,直至谜底的揭开。

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也提出好奇心是节目获得观众兴趣的一个法宝,使得观众能够一直的关注节目是他们会一致的等在电视机旁收看着节目。

同时在台上讲授知识的时候,面对着在场的受众和电视机前的受众,演讲者的声音要有激情,要富有感染力,这样才能吸引听众融入到所讲的内容中去,富有变化的响度声音的技巧和洪亮的声音都是不可缺少的,还要注意语势,语调语气的变化。

这样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来。

我们在听叶嘉莹教授讲述王国维的词时候,可以感受到叶嘉莹教授的语言完美的诠释着这位国学大师的词,有人评论叶嘉莹的朗诵“她吟花,就看见花儿在摇曳绽放,她吟水,眼前就有水在荡漾,她说雾,会觉得四周一片雾霭茫茫,”[1]使我们感受到词的意境美,《人间词话》中提到词以境界为上,只有把境界表现出来才是最高的水平,而我们可以聆听着专家的朗读从中我们可以在优美的语言中感受词的境界,享受着文学艺术的魅力。

这样优美的语言朗读使观众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必然喜爱电视节目并被其所吸引。

2题材的集中选择百家讲坛从创立之初就把立足点放在了博大的基础上,百家讲坛节目的定位在了“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路线。

探析《百家讲坛》现今的突围方式

探析《百家讲坛》现今的突围方式

探析《百家讲坛》现今的突围方式摘要:本文以《百家讲坛》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该节目的突围路径,本文重点论述《百家讲坛》如何从内在因素,如节目选题、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等方面,以及外在因素,如、对节目的评价体系、各类新兴媒体的应用两个方面来阐述其未来的突围路径。

关键词:百家讲坛内在因素外在因素突围方式1、引言创办初期的《百家讲坛》只是一档几乎为零关注度的垫底节目,此时的《百家讲坛》已经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尤其是它在众多讲坛类节目中具有自己的权威性,而这种权威性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百家讲坛》作为最早创立的讲坛类节目,已经形成其品牌号召力,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广揽贤才。

第二,《百家讲坛》的播出平台独一无二。

《百家讲坛》在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中央级媒体上播出,覆盖面和权威性自然要胜过其他讲坛类节目。

”但是其也陷入了新一轮的收视低迷,所以本文主要探讨其现今的突围方式。

2、内在因素的改进2.1选题尝试扩大并进行严格审核《百家讲坛》应该拓宽选题的眼光,从选题的广度、严谨度、时新性入手。

其可以尝试的就是社会热点类选题。

像《世纪大讲堂》选题的最大特点在于紧扣时代脉搏,有着关注度十分高的时政类选题,这无形中就号召了部分受众,同时此类的选题由于与人们生活紧密,所以更能促使观众思考,提高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自我参与度。

《百家讲坛》的选题过程应更为严谨,因为这是节目内容把关的第一步。

像Discovery 探索频道就拥有一套严格的选题审批制度。

因此,《百家讲坛》在确定每一个选题时,可以借鉴Discovery的流程,同时还可以加入征询部分观众的意见,以确定所选的题目是否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2.2为观众提供更高质量的节目内容《百家讲坛》虽然红极一时,但是人们对于它的质疑声也从未间断,而《世纪大讲堂》虽没有《百家讲坛》红火,但是它却拥有着很高的美誉度,因为其坚持高品质节目内容的宗旨一直未变。

而且保证其品位不减的几个方式主要是:第一,主持人环节的设置,为节目增添特色与活力,实现观众主动“思”。

部分学者走红百家讲坛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部分学者走红百家讲坛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部分学者走红百家讲坛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百家讲坛》在央视“科学教育”频道(CCTV-10)开播以来,从一个濒临淘汰的栏目发展为一个品牌栏目,并使一部分学者成为众人皆知的“学术明星”。

将从经济学角度,运用需求与供给理论来分析部分学者走红百家讲坛的原因及CCTV-10强力打造百家讲坛的原因。

并指出这两大理论对分析更多的社会现象,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

标签:百家讲坛;需求;供给;分析2001年7月9日一个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的崭新节目《百家讲坛》在央视“科学教育”频道(CCTV-10)开播。

但由于学术性过强,内容又过于零散,收视率最低时几乎为零。

2003年开始,《百家讲坛》开始认真研究观众和市场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收视率也由此一路飙升。

几年前在普通大众中“默默无闻”的学者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于丹等人,凭借《百家讲坛》迅速蹿红成为耀眼的明星。

本文将立足于经济学角度,运用需求与供给理论分析部分学者走红百家讲坛的原因。

1 人们需求结构的变化1.1 物质文化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05年的36.7%和45.5%。

居民生活方式正发生质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资料,而是向发展享受型消费快速转变,体现为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

从国内外居民消费变化趋势可见,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中,居民用于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方面的支出比重将普遍下降, 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消费比重将迅速上升。

1.2 文化需求中学术性知识需求向学术与大众结合的知识需求转变将文化产品按一定层次可划分为学术性文化和通俗性文化,学术性文化一般知识含量、科技含量很高。

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经济管理;时政话题等。

这类文化对观众或读者的相关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表现形式较严肃。

而通俗型文化即大众文化,通常是关于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化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讲坛成功因素分析
1语言的平民化
对于一个讲课者来说,语言的使用对吸引听众有这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电视这种视听媒体上更是尤为的突出,只有语言艺术的良好使用才能吸引住观众在众多的节目频道中留意到,从而锁定住节目,在百家讲坛中起来的众多学者们首先放弃了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以一种拼民化的视角来讲述知识,他们注重理由形象地比喻,拟人等修辞来形象化的描述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把节目制作成了一个个有着悬念的故事,每期节目都有一个悬念的问题贯穿始终,节目分成了开始,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部分。

使得节目的故事性增强,悬念的使用突出了故事的神秘感,利用观众的探究故事真相的心理来增强节目的看点,悬念的使用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很快的今人演讲者所设计好的知识框架中去,这样容易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使他们想探询故事的究竟,直至谜底的揭开。

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也提出好奇心是节目获得观众兴趣的一个法宝,使得观众能够一直的关注节目是他们会一致的等在电视机旁收看着节目。

同时在台上讲授知识的时候,面对着在场的受众和电视机前的受众,演讲者的声音要有激情,要富有感染力,这样才能吸引听众融入到所讲的内容中去,富有变化的响度声音的技巧和洪亮的声音都是不可缺少的,还要注意语势,语调语气的变化。

这样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来。

我们在听叶嘉莹教授讲述王国维的词时候,可以感受到叶嘉莹教授的语言完美的诠释着这位国学大师的词,有人评论叶嘉莹的朗诵“她吟花,就看见花儿在摇曳绽放,她吟水,眼前就有水在荡漾,她说雾,会觉得四周一片雾霭茫茫,”[1]使我们感受到词的意境美,《人间词话》中提到词以境界为上,只有把境界表现出来才是最高的水平,而我们可以聆听着专家的朗读从中我们可以在优美的语言中感受词的境界,享受着文学艺术的魅力。

这样优美的语言朗读使观众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必然喜爱电视节目并被其所吸引。

2题材的集中选择
百家讲坛从创立之初就把立足点放在了博大的基础上,百家讲坛节目的定位在了“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路线。

和教育频道的其它节目一样百家
将观众群定位在了受教育程度较高,欣赏能力高雅到的知识阶层,试图涵盖人文,科学想把节目作成电视百科,然而收视率却一跌再跌几乎要被排挤出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单,由此百家讲坛不得不慎重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几经换将后,从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系列开始八百家讲坛推上了科教频道的收视率顶峰。

随之的刘心武的红楼梦,易中天的三国,直到现在最火爆的于丹的论语,一路的热播使得百家成为了央视最为成功的一档栏目。

百家讲坛也找到了自身节目题材的定位,在定位方面放弃了电视百科的想法,节目的题材更多地走向了集中,更多得向历史探秘类和文学经典的方向发展,“依据2005年12月21日登陆央视百家讲坛网站,自十月份开始历史探秘累计节目急剧增多,2003年9月到2004年9月的210期节目中仅有15期历史探秘类节目。

此后的270期节目中,此类节目为106期,比例大幅提升到百分之三十九点三,文学经典类也从百分之二十三点三提升至百分之三十三。

” [2] 各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尤其是清宫戏如《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康熙王朝》等,成为了社会和观众心中的热点。

这两方面所涉及的内容一般的观众都有所了解,受众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讲述者与接受者的知识空间有一定的契合,在讲授和接受方面存在较少的障碍,同是这两方面的故事性对于观众来讲更具有吸引力,而其他如自然科学类的内容里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对于一些知识偏低的观众来讲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样就会使他们失去对节目的兴趣,从而使节目又回到了曲高和寡的地步。

题材的集中正合适的所讲的知识连贯同时又有各自的独立,是受众接受起来更加得容易。

较为清晰的分类使得百家讲坛的经营思路和整体的运作更加的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