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程序设计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 of Programming)课程代码:102101401M学分/总学时:1/32开课单位: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类专业的重要实践性课程,与《程序设计基础》相配套的一门提高性实践课。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动手又动脑、独立实践的机会。

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程序调试及项目开发能力。

为后续课程: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Internet与Java 程序设计等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本课程设计是利用C语言理论和实验课中学到的编程知识和编程技巧,通过布置难易程度适当、具有一定编程量的课程设计题目,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掌握高级编程语言的知识和编程技术,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具备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程序设计基础三、项目及学时分配四、教学方法本课程所有实验需上机完成,提供了若干经典实验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利用在线评测系统实时评测学生源代码,提高了学生编写代码的积极性、扩展了学生实验的时间与空间。

对选做题目,选做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提供学习资料供感兴趣学生在课外自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一链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学目的:1、掌握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2、掌握基本的软件系统的设计思想3、掌握动态管理内存。

4、掌握基本的排序算法。

5、掌握动态链表的基本操作。

教学要求:通过增量式软件设计方法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通过编写较大规模的程序培养学生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和基本的软件设计思想,通过动态链表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让学生掌握动态内存管理与动态链表的基本操作。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Python语言的程序设计基础,提高编程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学会使用Python语言进行程序分析、设计和实现,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程序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概念•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控制流程语句和函数的使用•文件读写和异常处理•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链表,堆栈,队列,二叉树等)•GUI编程(使用PyQt)3. 课程设计要求在本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具体要求如下:3.1 问题描述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实际问题,例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

根据问题需求,设计并实现一个解决方案。

3.2 功能要求在设计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功能:•学生信息的录入和修改;•成绩的录入和修改;•成绩的统计和分析;•数据的持久化和读取。

你可以自定义更多的功能来完善你的方案。

3.3 作业提交要求学生需要提交以下文件:•Python源代码文件;•详细的设计文档,包括具体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分析,程序流程图等。

作业提交时间截止到课程结束前,提交方式可以使用邮件或在线提交。

4. 评分标准学生完成本次课程设计后,将按以下标准进行评分:•完成度:完成度越高,得分越高;•功能实现:实现的功能越多,得分越高;•代码质量:代码的规范程度和可读性越高,得分越高;•系统设计: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思路清晰度越高,得分越高;•实用价值:方案的实用价值越高,得分越高。

5. 参考资料•Mark Lutz,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B.M. Kim and H.W. Park,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with Python》, Springer.6. 结束语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Python语言的程序设计基础,提高编程水平,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曾凡军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曾凡军

计算机科学学院本科实践教学大纲《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名称:程序设计基础学分:2分周数:2周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执笔人:曾凡军审订人:钟宝荣一、性质、目的与任务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序设计基础》相配套的一门提高性实践课。

是对学生的一次较全面、综合的设计训练。

其基本目的是:1.使学生学习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使学生学习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

2.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程序设计机会,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有机结合,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项目开发及程序调试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程序的整体结构,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实验内容的具体要求,实现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3.能对调试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快速更正;能够合理设置断点,发现程序中的算法错误。

三、课程设计内容1.用数组实现学生信息的查找、输入、删除、排序。

2.用链表实现学生信息的查找、输入、删除。

四、时间安排课程设计的内容应提前布置,以便学生作好充分准备。

二周的课程设计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阶段:1.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1天)在前期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学生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分析与设计,并与指导老师进行充分的沟通。

2.程序编制与调试阶段(7天)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程序的编制与调试,指导老师应实时考察学生的实际编程与调试能力。

3.总结报告和书写说明书阶段(1天)学生根据规定的格式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4.答辩与考核阶段(1天)指导教师对全部学生进行当面提问答辩,答辩既可以以语言表达的方式,也可以直接在机房中进行实际操作与调试。

指导教师将综合每一学生课程设计时的表现及能力进行综合评分。

五、组织管理1.由院、系指派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2.课程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由指导教师全面负责课程设计的指导与管理工作。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通过设计答辩方式,并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报告和答辩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考评。

大一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

大一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

大一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表达式等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进行程序设计;3. 掌握数组和函数的使用,理解指针的概念及其应用;4. 了解结构体、联合体和枚举类型的使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问题;2. 能够分析问题,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程序设计;3. 能够阅读和理解他人编写的C语言程序;4. 能够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提高程序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敢于尝试新思路和方法;4.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遵循编程规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一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大一学生刚接触编程,对编程知识有一定好奇心,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C语言编程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概述:介绍C语言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领域,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2. 数据类型与运算符:讲解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定义、常量声明,运算符及其优先级。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3.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学习基本输入输出函数,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4.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介绍if语句、switch语句,学会编写分支结构程序。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5.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讲解for循环、while循环、do-while循环,掌握循环结构编程。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6. 数组:介绍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的使用,学会存储和操作批量数据。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实验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实验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实验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编程语言的语法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程序设计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表示、逻辑判断和循环控制等。

3. 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流程,学会编写、调试和优化程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工具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编程解题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程序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精神,提高学生面对编程挑战的自信心。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编程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编程基本技能,培养编程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例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实际编程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程序、编程语言、算法等基本概念介绍。

2. 编程环境搭建:安装编程软件,了解编程环境,学会使用开发工具。

3. 语法基础: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等。

4. 控制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if语句)、循环结构(for、while语句)。

5. 函数与模块: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模块的导入和使用。

6. 数组与列表:数组的概念、使用,列表的创建、操作。

7. 文件操作:文件的打开、读取、写入和关闭。

8. 编程规范与调试:代码风格、命名规则,调试技巧和错误处理。

9. 综合实例分析:分析实际编程案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编程环境搭建。

第3-4周:语法基础,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摘要:“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下,作者针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本文介绍了该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并围绕教学内容组织、重点与难点问题、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内容分析了课程实施的要点,对在不同类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中课程实施的不同侧重点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教学;教学实施“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讲授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使学生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结构,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

程序设计基础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

作为程序设计入门课程,本课程是学生深入接触计算机学科领域知识的第一门课程,因而,学生往往难以理解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对教学内容似懂非懂,而掌握良好的程序设计方法则更加困难;在课程教学实施中还存在着学生基础差异大的问题,教师很难把握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深度;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能,即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而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编程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是许多从事这门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高校的任课教师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实践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

特别是,一些学校在程序设计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了很好地整理和总结这些经验,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由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何钦铭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苏小红教授、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叶乃文副教授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颜晖教授等高校的相关教师组成课题组,结合各校在本课程长期教学改革中所取得的实践经验,共同研究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供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广大教师参考。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题目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要求:
1.用户登录后输入自己的姓名,单击“记忆测试”菜单可以选择初级/中级/高级,也可以查看初级记忆榜/中级记忆榜或高级记忆榜。
2.选择级别后,将显示相应级别的测试区域。测试区域由若干个数字,级别越高数字长度越长(初级5位,中级8位,高级13位),每次将随机出现一个数字后显示3秒后消失,用户需要将记忆中的数字写入下方的文本框中,全对才得分,测试完毕显示总分。
二十七、3.21点游戏
游戏规则参见:/view/302185.htm
要求能实现基本功能
二十八 数独游戏
游戏规则参见/view/3281328.htm
要求能实现基本功能
二十九 进制转换工作
实现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3.将绩保存到成绩表中。
十一、市收银系统
使用图形用户界面。
1.由收银员输入顾客的会员卡卡号(若有卡)、所购商品的货号等。从数据库中取出有关价格信息,再把这些信息返回给收银台。同时把该收银台的销售总量和有关种类商品的剩余量以及该持卡顾客的消费情况交数据库存储以供查询。另外,对没有卡的消费情况不记录该顾客的消费情况等个人信息。
3. 能够实现学生信息的插入、删除和修改。
4. 能够查询每个课程的最高分、最低分及相应学生姓名、班级和学号。
5. 能够查询每个班级某门课程的优秀率(90分及以上)、不及格率,并进行排序。
十、记忆测试系统
设计内容:
记忆测试系统通过回忆法测试记忆,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并通过记忆榜存储每个级别的成绩。
大数的加法
大数的减法
运算结果的显示
运算过程(输入和输出)写入到文件,并能查看
三十二 大数判断素数运算
大数一般指50位以上的十字进数字,超过double和long long数据类型的范围。要求能实现以下功能: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介绍C语言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具备高效性、可移植性和易学易用等特点。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是一本关于C语言的教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C语言的各种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C语言的理解,从而提高实际的编程能力。

通过实践演练,帮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操作和常见技巧,以便在日后的编程实践中更加游刃有余。

目标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目标如下: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C语言的语法和常用的编程技巧。

2.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注重算法和实现。

3.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分工针对本次课程设计,将学生分为三组:1.编写单个程序的组(5人):该组学生将负责设计和编写单个C语言程序,要求代码结构清晰,逻辑清晰,充分考虑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编写多个程序的组(5人):该组学生将负责设计和编写多个C语言程序,每个程序的功能各异,从基础的语法运用到高级操作的实现。

3.管理和协调组(3人):该组学生将负责监督和协调整个课程设计的进程,负责程序的统一管理和排版。

要求1.每个组需要完成的程序数量不少于5个。

2.代码量不少于500行。

3.提交的代码和文档需要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

4.文档中包含程序的详细说明和对代码实现的解释,注重实用性和易读性。

5.最终产出的程序都需要经过测试和完善,确保代码的运行正确和稳定性。

6.全部源码和文档需要打包并提交。

时间进度本次课程设计的时间进度如下:1.第一周:确定分组,明确全组任务,熟悉Markdown格式。

2.第二周到第六周:分别完成单个程序和多个程序的编写,周期时间限制为一周。

3.第七周:总结经验、讨论问题、修改收尾。

参考资料1.C程序设计基础(第2版)作者:谭浩强2.《C程序设计语言》(第2版)作者:Brian W. Kernighan,DennisM. Ritchie3.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作者:陈洪庆, 陈小莉结论本次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C语言的基本要素和常用技巧,锻炼学生的编程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从而为日后的编程实践和职业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流程和步骤;2. 学习编程语言的基础语法,如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3. 掌握基本的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4. 理解函数的概念,学会使用和编写简单的函数。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学会用编程语言表达解题思路;3. 学会使用调试工具,发现并修正程序中的错误;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程序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编程的热情;2. 树立正确的编程观念,认识到编程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3. 培养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的品质,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4. 学会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循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年级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编程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培养其编程技能,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初步的编程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程序、编程语言、算法、软件等;2. 编程语言基础:变量定义、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3. 控制结构:- 顺序结构:程序执行流程;- 分支结构:条件语句、选择结构;- 循环结构:循环语句、循环控制;4. 函数与模块:- 函数定义、调用、返回值;- 模块化编程:模块创建、导入、使用;5. 简单程序设计: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器、温度转换等;6. 调试与测试:错误类型、调试方法、测试用例设计;7. 编程规范与习惯:命名规范、代码格式、注释使用、团队合作。

程序基础设计课程设计

程序基础设计课程设计

程序基础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流程和基本方法。

2. 使学生熟悉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能够运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

3. 帮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中的常用算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程序。

2. 培养学生运用程序设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并实现程序。

3. 提高学生调试程序、查找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使其注重代码规范和程序质量。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培养编程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激发兴趣和引导学习。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进一步学习高级编程语言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程序、编程语言、算法等基本概念介绍。

2. 编程环境与工具:介绍编程环境及基本操作,如代码编辑器、编译器和调试器。

3. 基本语法: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等基础语法知识。

4. 控制结构:- 条件语句:if、if-else、switch等条件判断语句。

- 循环语句:for、while、do-while等循环语句。

5. 函数:函数定义、调用、参数传递等概念。

6. 数组与字符串:数组定义、使用,字符串操作方法。

7. 编程规范与习惯:代码缩进、注释、命名规范等。

8. 简单算法与应用:排序、查找等基础算法介绍及应用。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1.2 学时:40学时1.3 课程性质:必修课1.4 先修课程:无1.5 课程目标:- 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能够设计、编写和调试简单的程序;- 培养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程序设计基础概述- 程序设计的定义和分类- 程序设计基本流程- 编程语言的选择和特点2.2 程序设计语言基础- 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简介-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基本数据类型和变量- 运算符和表达式- 控制流程: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等2.3 程序设计实践- 程序设计环境的搭建- 开发工具的使用- 程序编写和调试技巧- 常见的程序设计问题和解决方法2.4 程序设计案例分析- 常见的程序设计场景和应用案例- 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工程实践中的程序设计技巧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授课:介绍和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语言和技巧。

3.2 实践操作:通过编写程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编码能力和调试技巧。

3.3 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和问题讨论程序设计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3.4 课后作业:布置编程任务,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四、教学评估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

4.2 课程项目:完成课程设计和编程实践任务。

4.3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程序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5.1 主教材:- 《程序设计入门》第2版,张海龙,清华大学出版社- 《C语言程序设计导论》第3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Eric Matthes,人民邮电出版社5.2 参考书目:- 《程序设计艺术》第1卷,Donald E. Knuth,中国电力出版社- 《Java核心技术》卷1,Cay S. Horstmann, Gary Cornell,机械工业出版社六、学习建议6.1 多动手实践:掌握编程语言和技巧需要不断实践和练习。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包含源文件和源代码)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包含源文件和源代码)

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学习,此文档还包含全部的源文件和源代码,有需要的同学请进本作者的百度空间!《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学院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日期:2013.5.21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02班学号:************姓名:******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在学生学习完《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1. 巩固和加深学生对C语言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 掌握C语言编程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3. 利用C语言进行基本的软件设计4. 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5. 提高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学院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学院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每一条记录包括一位教师的职工号、姓名、职称、性别、3门课程教学效果、综合评分。

系统要求实现以下功能:1、输入:输入每一位教师记录,将其信息写入文件中。

2、显示:显示每位教师记录。

3、排序:按职工号或教学效果综合评分进行排序,并显示。

4、查找:完成按姓名或职工号查找教师的相关记录,并显示。

分步实施:1、初步完成总体设计,搭好框架,确定人机对话的界面,确定函数个数。

2、建立一个文件,将每位教师的相关(教学)信息写入文件中并能显示于屏幕上。

3、完成排序(按职工号、姓名、职称等)、查找等功能。

要求:1、用C语言实现程序设计;2、利用结构体数组或者链表实现教师信息的数据结构设计;3、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要求用函数实现;4、界面友好(良好的人机交互),程序加必要的注释。

三.系统设计方案用到数据结构的定义:在此程序中用到了结构体的定义,结构体数组的定义以及变量的申明,还用到了外部函数的申明及调用。

在主函数中,输出教师信息的函数是贯穿在程序始终的,例如要实现教师的排序这一模块时,排完序后就需要用输出信息的函数来输出排序后的信息。

这就得需要多个函数共同实现这一个模块。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选题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选题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选题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编程语言的语法结构;2. 学会使用程序设计中的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进行问题求解;3. 掌握基本的算法思想和程序设计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了解程序调试与测试的基本方法,提高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技能目标:1. 能运用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会使用调试工具,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正;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程序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3.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4.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态度,勇于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科学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程序、算法、数据类型、变量、常量等;2. 编程语言语法结构:运算符、表达式、语句、函数、输入输出等;3.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顺序执行、程序流程图、伪代码等;4.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条件语句、逻辑运算符、多分支结构等;5.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循环语句、循环控制、循环嵌套等;6. 基本算法:排序、查找、数学计算等;7. 程序调试与测试:调试方法、测试用例设计、错误处理等;8. 程序设计实例:编写简单的计算器、游戏、信息管理系统等。

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安排,共计8个部分,每部分包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c语言实现附源码)(员工工资管理系统)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c语言实现附源码)(员工工资管理系统)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员工工资管理系统院(系):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 16 年 12 月 12 日至20 16 年 12 月 23 日武昌首义学院制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需求与总体设计 (1)2详细设计 (1)3编码实现 (4)4运行结果 (21)总结 (24)1需求与总体设计1.1需求描述设计一个利用文件处理方式实现对员工工资(包括员工编号、员工姓名、年月、岗位工资、奖金、扣款和实发)进行管理,具有增加数据、更新数据、查询数据、删除数据、列表显示数据以及重组文件的功能。

1。

2总体设计先以登陆函数登陆,再进入主菜单,菜单中显示各个要实现的操作,以菜单将各个函数联系起来,对菜单操作以实现系统的目的.1。

3数据结构struct user //登陆者信息{char un[10];char up[10];}us[3] = { "aaa","111",”bbb”,”222",”ccc",”333" };struct yg //员工结构体{short zt; //数据状态long bh; //编号char name[20]; //名字char time[11]; //时间long money; //基本工资long jj; //奖金long kk; //扣款long sf; //实发工资};整个程序只运用了结构体的数据结构,结构体运用于登陆者信息和员工信息,将员工信息封装在一个结构体里,再创建结构体数组,将多个员工信息储存在结构体数组中。

2详细设计2.1 系统功能设计主函数和子函数:系统包含一个主函数,和子函数,分别有登陆子函数,菜单子函数,增加数据子函数,更新数据子函数,查询数据子函数,删除数据子函数,统计数据子函数,重组文件子函数,排序数据子函数,最后两个分别是读取文件和写入文件子函数。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实验项目指导书承担单位名称:信息技术学院适用专业: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撰写人:尹西杰VC++ 6.0开发平台环境及应用匹配课程代码及名称:070835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适用专业及本项目实验学时: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学时一、实验目的及要求对C语言程序有一个简单的认识,熟悉VC++ 6.0的运行环境,掌握C程序的执行方法,了解程序的结构和输出函数等。

二、实验内容1、熟悉Visual C++6.0开发界面;2、熟悉Visual C++6.0开发流程;3、掌握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类型;4、掌握C语言中基本的运算符;5、会使用C语言进行简单的运算三、实验条件及设备要求硬件环境:高档PC机。

软件环境:WIN XP操作系统,Visual C++6.0。

四、实验实施步骤(一)启动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

(二)熟悉开发工具菜单选项,创建工作区(workspace)及项目。

(三)利用Visual C++6.0开发环境,完成下面的程序:1、输入下面的程序,保存后编译、运行,查看程序的输出结果。

#include "stdio.h"main(){printf("Hello,everyone!\n");}2、自己编写程序,输出下面的图形。

* * * * * * * * * *My name is VS6.0* * * * * * * * * *3、退出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

4、再次进入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完成如下题目:(1)设圆半径r=2.9 ,编程求圆周长和圆面积。

(2)输入一个华氏温度,输出相应的摄氏温度。

二者的换算公式是:c = 5/9(F – 32),其中F表示华氏温度,c表示摄氏温度。

(3)从键盘上任意输入一个小写字母,转换成大写字母,在屏幕上输出。

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的输入、处理、输出匹配课程代码及名称:070835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适用专业及本项目实验学时: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学时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进一步掌握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 111106B中文名称:程序设计基础英文名称:Programming Foundations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45总学分: 3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软件开发等课程的前导课程。

本课程围绕C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系统的讲述了利用C语言进行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及课程设计几个环节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掌握编程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习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每次课堂教学环节建议包括导入环节、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导入环节可以创设情境导入,旧知识回顾,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等。

讲授新课则按教学进度安排讲授本次课具体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则根据本节课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总结。

巩固练习可以是课本课后习题或课外补充题目,从而进行本次知识点的巩固。

本课程要求讲授C语言基础概念及知识,让学生了解C语言基本语法,了解常量变量概念、存储形式及应用,掌握运算符表达式的相关概念及应用。

讲授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让学生掌握顺序、分支、循环程序的设计与编写。

讲授数组、结构体、共用体和指针,让学生掌握组合数据类型的概念及应用。

讲授函数、编译预处理、文件,让学生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C语言程序设计初步(2学时)1、教学目标:本章通过讲述C语言的发展历史、支持环境;C程序设计的概念和特点;C语言上机环境以及C函数的设计方法。

使学生初步了解C程序的基本特点,函数的基本组成,能够识别和阅读简单C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矩阵的操作(6人)
设有两个矩阵A=(a ij)m×n,B=(b ij)p×q
实现要求:
⑴编写矩阵输入函数INPUT_MAT,通过该函数完成矩阵的输入并返回保存矩阵的数组和对应矩阵的行数、列数。

(不能使用全局变量)
⑵编写矩阵输出函数OUTPUT_MAT,通过该函数完成矩阵的输出。

⑶求矩阵的转置,矩阵的转置A’=(a ji)n×m,转置前输出原矩阵,转置后输出转置矩阵。

⑷求矩阵A、B的和。

矩阵A和B能够相加的条件是:m=p,n=q;矩阵A和B如果不能相加,请给出提示信息;若能够相加,则求和矩阵C并输出C。

C=A+B=(c ij)m×n,其中c ij=a ij+b ij
⑸求矩阵A、B的积。

矩阵A和B能够相乘的条件是:p=n;矩阵A和B 如果不能相乘,请给出提示信息;若能够相乘,则求积矩阵D并输出D。

D=A×B=(d ij)m×q,其中d ij=∑a ik×b kj,k=1,2,……,n
⑹设计一个菜单,具有求矩阵的转置、求矩阵的和、求矩阵的积、退出等基本的功能。

在求矩阵的和或求矩阵的积时要求能够先提示输入两个矩阵的,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2 数据汇总 (6人)
问题描述:
在数据处理中经常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汇总,将相同关键字记录的某些数据项的值叠加起来,生成一个分类汇总表。

假设某超级市场销售有m种商品(假设商品的编号为1,2,3,┅┅,m),有n台前台收款机(假设收款机的编号为1,2,3,┅┅,n)进行收款,以记录的形式提供给计算机,每个记录表示某台收款机的一种商品一次交易的数量和销售额。

记录由4个域组成:收款机编号、商品编号、销售数量、销售金额。

构造一个结构体类型,每次销售数据以一个结构体变量保存在一个数据文件中。

实现要求:
⑴编写实现将数据记录插入到数据文件的最后的函数;
⑵编写以收款机为单位的数据分类处理函数。

构造n个单链表,每个链表保存一台收款机的销售记录,这n个单链表的头指针存放在一个指针数组中,通过数组的下标就可以知道是哪台收款机。

读取数据文件的记录,将所有的销售记录(数据文件中的全部记录)分解插入到n个单链表;
⑶统计每台收款机的销售总额;
⑷编写以商品为单位的数据分类处理函数。

构造m个单链表,每个链表保存一种商品的销售记录,这m个单链表的头指针存放在一个指针数组中,通过数组的下标就可以知道是哪种商品。

读取数据文件的记录,将所有的销售记录(数据文件中的全部记录)分解插入到m个单链表;
⑸以商品为单位,统计每种商品的销售总额。

⑹设计一个菜单,具有插入数据记录、按收款机统计销售总额、按商品统计销售总额、退出系统等最基本的功能。

3 joseph环(2人)
问题描述:
编号是1,2,……,n的n个人按照顺时针方向围坐一圈,一开始任选一个正整数作为报数上限(开始)值m(m<n),从第s(s<n)个人开始沿顺时针方向顺序报数,报到m时停止报数,报m的人出列,然后在从他在顺时针方向的下一个人开始重新从1报数,如此下去,直到所有人全部出列为止。

设计一个程序来求出出列顺序。

实现要求:
⑴利用单向循环链表存储结构模拟此过程,按照出列的顺序输出各个人的编号。

输入数据:建立输入处理输入数据,输入m、n、s的初值和每个人的编号,建立单循环链表。

输出形式:建立一个输出函数,将正确的序列输出。

⑵利用顺序表存储结构模拟此过程,按照出列的顺序输出各个人的编号。

输入数据:建立输入处理输入数据,输入m、n、s的初值和每个人的编号,建立单循环链表。

输出形式:建立一个输出函数,将正确的序列输出。

测试数据:
m的初值为20,n=7 ,7个人的密码依次为3,1,7,2,4,7,4,首先m=6,则正确的输出是什么?
4 队列及其操作 (3人)
问题描述:
队列(Queue):也是运算受限的线性表。

是一种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 ,简称FIFO)的线性表。

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

队首(front) :允许进行删除的一端称为队首。

队尾(rear) :允许进行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

队列中没有元素时称为空队列。

在空队列中依次加入元素a1, a2, …, an 之后,a1是队首元素,an 是队尾元素。

显然退出队列的次序也只能是a1, a2, …, an ,即队列的修改是依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的。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简称为链队列,它是限制仅在表头进行删除操作和表尾进行插入操作的单链表。

需要两类不同的结点:数据元素结点,队列的队首指针和队尾指针的结点,链队的基本形式如下:
数据元素结点 空队列 queue 只有一个元素的队列
有n 个元素的队列 queue
实现要求:
⑴链队列基本操作的实现:链队列的初始化,生成一个空链队列;链队列的撤消,即删除队列中的所有结点,仅留下指针结点;
⑵链队列的入队操作,即在已知队列的队尾插入一个元素e,即修改队尾指针;
⑶链队列的出队操作,即返回队首结点的元素值并删除队首结点;
5 背包问题的求解 (每种情况各2人,
共4人)
题目之一:
问题描述:
假设有一个能装入总体积为T的背包和n件体积分别为w1 , w2, … , w n
的物品,能否从n件物品中挑选若干件恰好装满背包,即使w1 +w2+ … + w n=T,要求找出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解。

例如:当T=10,各件物品的体积{1,8,4,3,5,2}时,可找到下列4组解:
(1,4,3,2)
(1,4,5)
(8,2)
(3,5,2)。

问题提示:
可利用回溯法的设计思想来解决背包问题。

首先将物品排成一列,然后顺序选取物品装入背包,假设已选取了前i 件物品之后背包还没有装满,则继续选取第i+1件物品,若该件物品"太大"不能装入,则弃之而继续选取下一件,直至背包装满为止。

但如果在剩余的物品中找不到合适的物品以填满背包,则说明"刚刚"装入背包的那件物品"不合适",应将它取出"弃之一边",继续再从"它之后"的物品中选取,如此重复,直至求得满足条件的解,或者无解。

题目之二:
问题描述:
假设有n件物品,这些物品的重量分别是W1 , W2 , … , Wn,物品的价值分别是V1,V2,…,Vn。

求从这n件物品中选取一部分物品的方案,使得所选中的物品的总重量不超过限定的重量W(W<∑Wi, i=1,2,┅,n),但所选中的物品价值之和为最大。

问题提示:
利用递归寻找物品的选择方案。

假设前面已有了多种选择的方案,并保留了
其中总价值最大的方案于数组option[]中,该方案的总价值保存于变量max_value 中。

当前正在考察新方案,其物品选择情况保存于数组eop[]中。

假设当前方案已考虑了i-1件物品,现在要考虑第i件物品:当前方案已包含的物品的重量之和为tw;因此,若其余物品都选择是可能的话,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总价值的期望值设为tv。

引入tv是当一旦当前方案的总价值的期望值也小于前面方案的总价值max_value时,继续考察当前方案已无意义,应终止当前方案而去考察下一个方案。

第i件物品的选择有两种可能:
①物品i被选择。

这种可能性仅当包含它不会超过方案总重量的限制才是可行的。

选中之后继续递归去考虑其余物品的选择;
②物品i不被选择。

这种可能性仅当不包含物品i也有可能找到价值更大的方案的情况。

6 学生成绩管理(8人)
问题描述:
设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学期、每门课程的成绩(每学期的课程门数是不一样的) ,对学生的成绩信息进行管理。

实现要求:
实现:学生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按学期、学号、成绩不及格等查询。

⑴输入学生的成绩信息,包含学号、姓名、性别等基本信息和各课成绩
⑵显示全部学生各科成绩信息;
⑶对各科成绩统计分析(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等);
⑷统计各科各分数段人数;
⑸按学号或姓名查找并显示某个学生的各科成绩;
⑹按课程成绩或总分由高到低排序显示;
⑺更新某个学生的基本信息或课程成绩;
⑻设计一个菜单,具有上述规定的操作要求、退出系统等最基本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