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京剧院演员

合集下载

北京opera

北京opera

京剧(Beijing Opera)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

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最,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

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戏开始进京。

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庆班”,随后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史称“四大徽班”(四大徽班从扬州进京)。

四大徽班和以后陆续进京的徽班,以其优美动听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

[1]现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2]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腔,又叫梆子。

清乾隆末期、嘉庆初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3]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唱、念、做、打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

我国主要京剧院团及各院团演员

我国主要京剧院团及各院团演员

我国主要京‎剧院团及各‎院团演员用中国京剧‎团名称。

第一代演员‎:以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李和曾、叶盛章、张云溪、张春华、云燕铭、李宗义、雪艳琴、黄玉华、侯玉兰、孙盛武、李洪春、李盛藻、王玉让、景荣庆、李金泉、李慧芳、江新蓉、高玉倩、阎世善、李金鸿和以‎阿甲、马少波、李紫贵、郑亦秋、范钧宏、翁偶虹、吕瑞明、王颉竹、景孤血、樊放、戴英禄、邹忆青、刘吉典、关雅浓、赵金声、郭大有等,在各种艺术‎竞赛中屡屡‎夺魁折桂。

艺术造诣深‎湛的鼓师、琴师白登云‎、赓金群、王德元、李瑞斌、任子衡、王凤朝、沈玉才、费文治、靳文山、李广伯等和‎舞台艺术技‎师们,也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为中坚力量‎的著名编导‎、艺术家、音乐、舞台美术专‎家等开创了‎善于继承,勇于革新,精于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风格。

第二代以五、六十年代中‎国戏曲学校‎优秀毕业生‎为骨干,刘秀荣、杨秋玲、孙岳、刘长瑜、冯志孝、钱浩梁、李光、李维康、王晶华、吴钰璋、张曼玲、刘琪、寇春华、李欣、俞大陆、耿其昌、高牧坤、李岩、陈真治等与‎八十年代吸‎收的李世济‎、杨春霞、齐啸云等汇‎合成新的艺‎术力量,继续发扬剧‎院的优良传‎统,在创造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象方‎面,进一步做出‎了卓越贡献‎,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第三代选拔引进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生及其‎他社会优秀‎人材,于魁智、刁丽、张建国、张火丁、耿巧云、陈淑芳、李海燕、江其虎、赵永伟、李文林、袁慧琴、邓敏、宋小川等,都是一代新‎秀,正在舞台艺‎术中锻炼成‎长,是中国京剧‎事业的接班‎人。

全院阵容强‎大,名角荟萃,流派纷呈,剧目丰富。

老一辈艺术‎家赵燕侠、谭元寿、马长礼、李万春、吴素秋、李宗义、李慧芳、姜铁麟、赵荣琛、王吟秋、梅葆玫、李元春等曾‎担任领衔主‎演。

创作室阵容‎强大,有老剧作家‎汪曾祺、杨毓珉、梁清濂,老导演王雁‎、周仲春、迟金声、小王玉蓉,作曲家陆松‎龄等。

京剧演员中的“夫妻档”【转自网络】

京剧演员中的“夫妻档”【转自网络】

京剧演员中的“夫妻档”【转自网络】京剧演员中的“夫妻档”2011-01-18 19:56:50说起演艺圈的“夫妻档”,人们往往津津乐道。

如影视界的梁朝伟、刘嘉玲,谢霆锋、张柏芝,王菲、李亚鹏,流行音乐界的李双江、梦鸽,任静、付笛生,冯小泉、曾格格等等。

他们往往在事业上比翼齐飞,在生活上相互关心,成为圈中佳话。

但要比起京剧界来,因戏生情、因戏结缘的“夫妻挡”好像更多。

由于京剧艺术传承的特殊性,京剧界的夫妻演员,比演艺圈的“夫妻档”更容易在事业上相互帮助,婚姻生活也更稳固、持久。

最近,经常看戏曲频道,连续看了关于几对京剧年轻夫妻演员的介绍,对这个问题忽然有了兴趣,就随手记了下来,再加上以前对一些京剧掌故的了解,就写下了这个题目。

就我所知道的,当今京剧界的“夫妻挡”,在青年演员中大约有如下几对:1、熊明霞--金喜全:金工叶派小生,熊工荀派花旦。

2人同为第4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2005年同获CCTV第五届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金列小生组榜首,被誉为“金牌小生”。

目前同为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2、赵群--傅希如:赵工张派青衣,傅工武生、老生。

赵群1999年以《望江亭》获全国青年京剧“张派”选拔赛“金奖”(榜首);傅在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老生组金奖。

2人也都是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目前同为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3、张馨月--杜喆:张工梅派青衣,2008年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国家二级演员;杜喆工老生,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国家二级演员。

4、高彤--尚伟:高工马派老生,北京京剧院国家二级演员,2007年第4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2001年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老生组最佳表演奖。

尚伟出生梨园世家,祖父是尚小云的亲兄弟,工梅派青衣,梅葆玖先生弟子,第3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现为北京京剧院旦角演员。

当代京剧领军人物

当代京剧领军人物

当前京剧领域代表性艺术家名录国家京剧院李维康(70岁,国家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已退休),工青衣,是家喻户晓的京剧界泰斗级人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于魁智(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老生),1961年出生于辽宁沈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现任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研究生学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李胜素(梅派青衣名家,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花衫。

京剧界领军当红名角,梅葆玖先生的入室弟子。

2004年,作为中国京剧第一人,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专场演唱会,开历史之先河。

耿其昌(国家京剧院老生名家),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老生。

曾在红色经典剧目《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作品中担任主要角色。

张建国(奚派老生,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1989年他只身闯上海,连唱三天一炮打红,被称为“小演员轰动大上海”。

次年,随团赴沪公演,盛况空前。

1996年被推荐为“中国京剧之星”。

袁慧琴(国家京剧院著名老旦演员)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中国京剧院三团主要演员,工京剧老旦。

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研究中心主任李海燕(著名程派青衣,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北京京剧院杜镇杰(北京京剧院余派老生),祖籍山东省烟台莱州市,师从刘盛通、王世续、李世霖、李甫春、杨韵清、叶蓬、吴泽东等。

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朱强(北京京剧院著名马派老生)辽宁沈阳人。

师从尹月樵、迟金声、马崇仁、王世续、李甫春、杨韵青等,1997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首届京剧研究生班。

张建峰(北京京剧院奚派老生)1978年出生河北。

第五届CCTV全国青京赛金奖得主。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入室弟子。

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杨少彭(北京京剧院杨派老生)生于1976年,第五届CCTV 全国青京赛金奖得主。

第三届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学员。

当今国内炙手可热的杨派老生人才,他的父亲是我国著名京剧演员杨乃彭,他的妻子蓝恭欣工花旦同为北京京剧院演员、梨园伉俪。

京剧界的四大坤旦

京剧界的四大坤旦

京剧界的四大坤旦即“上海四大名旦”。

30年代,由于北方出现了“四大名旦”,上海新闻界不甘落后,也由部分推举出上海四大名旦:赵君玉,刘筱衡,小杨月楼,黄玉麟。

但这一名单井未获得广泛承认,流传不广。

还有一部分舆论界的人士认为”上海四大名旦”应为:冯子和,毛韵珂,欧阳予倩,小杨月楼。

其实除这几位以外,当时在上海著名而有成就的京剧旦角还有:贾壁云,芙蓉草,王芸芳,王兰芳,王灵珠等,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保持稳定的艺术声望。

上海四大名旦之说,始终不能与四大名旦井列争衡,也未能持久存在。

中国的京剧有“四大名旦”,也有“四大坤旦”。

谁是“四大坤旦”?并不是上海人口中的方慧珠、童芷苓、李玉茹和吴素秋,而是见诸文字记载,为人们所共认的雪艳琴、章遏云、新艳秋和杜丽云。

清末上海的髦儿戏班从前京剧演员只有男性没有女性,这就是男扮女的由来。

光绪中叶有了女演员,但受到歧视,被称为髦儿戏,进不了大班。

男角称为名伶,女角则以坤角呼之,以示区别。

一方面是受重男轻女封建旧观念的支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坤角的艺术难与男性名角比拟,大都演些减头去尾的唱工戏。

上海是当时最开放的地方,光绪、宣统间,即有郭凤仙专演武旦戏兼工武生,这是坤角演武戏之嚆(读:hao)矢(嚆矢意为“响箭”,比喻“先声”)。

继之又有武生小宝珊,宁小楼、小春来,武旦牡丹花、飞来风、一阵风等应运而生,一时武行人才济济。

到了清末,上海髦儿戏盛行一时。

法界群舞台有老生恩晓峰,花旦张文艳、武生小宝珊,宝善街丹桂茶园有青衣刘喜奎,武生牛桂芬,老生桂云峰,花旦白玉梅,群仙茶园有文武老生小长庚,武旦一阵风,花旦小金仙,大这争看坤角戏,并且掀起一股捧角(坤角)风,好不热闹。

然而好景不长,犹如昙花一现,民国成立后反而日趋衰落,但是北京当时的女演员多习秦腔,即使清末名噪京华的刘喜奎、鲜灵芝、金玉兰、小香水、金钢钻辈,也无不出身梆子班。

所有后来的京剧界成名的女演员,十九来自上海,因而追本溯源,上海可称得上是坤角的发祥地。

中国京剧院著名旦角演员 李维康38个京剧名段欣赏

中国京剧院著名旦角演员 李维康38个京剧名段欣赏

中国京剧院著名旦角演员李维康38个京剧名段欣赏李维康;生于1947年,原中国京剧院旦角演员,现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中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

人物概述;李维康,著名京剧演员。

女,生于1947年,祖籍北京。

原中国国家京剧院领衔主演,工青衣,是家喻户晓的京剧界前辈级人物。

现任中国戏曲学院资深教授。

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梅兰芳金奖大赛金奖得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主席团成员。

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

她的丈夫耿其昌是我国著名京剧老生演员。

艺术经历;12岁登台,师承程玉菁、华慧麟、赵桐珊、李香匀、雪艳琴、荀令香、于玉蘅、张君秋、李玉茹等名家。

195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1966年毕业。

毕业后进入中国京剧院任主演,1977年在新编戏《蝶恋花》中成功饰演杨开慧获得巨大成功,同年复排《秦香莲》,开始逐步恢复传统戏。

80年代初至90年代曾担任中国京剧院二团团长。

1985年参演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

艺术特色;她的扮相端庄,台风大方,嗓音宽亮甜美,尤其行腔,富有创新,熔梅、程、张等流派的声腔艺术于一炉,借鉴地方戏曲与歌曲的演唱方法,根据自身条件,兼收并蓄,以情带唱,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她演传统戏时颇有新意;在新编历史剧与现代戏中也能成功地塑造角色。

例如在现代戏《恩仇恋》里,她将青衣、花衫、刀马旦的行当艺术融在一起,出色地塑造了女主角凤妹子的动人形象。

其他例如李清照、杨开慧等角色,也扮演得颇为成功。

代表剧目;擅演剧目:《秦香莲》、《霸王别姬》、《风还巢》、《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玉堂春》、《断桥》、《荀灌娘》、《刺蚌》、《宇宙锋》、《鱼藻宫》、《杨门女将》、《谢瑶环》、《四川白毛女》、《黛诺》、《革命自有后来人》、《红嫂》、《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李清照》、《李凤姐》、《宝莲灯》、《蝶恋花》、《恩仇恋》等。

京剧旦角

京剧旦角
京剧四大名旦所编演的新剧目,大都属于花衫范畴,每个新戏都力求在唱、念、做、打各方面满足观众的观 赏要求,如《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的王昭君、《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 等。花衫戏中还有一种旗装旦,穿清朝旗人的衣饰,梳旗头,脚下穿花盆底鞋,说京白。旗装旦所表演的人物并 不限于清朝妇女,哪一个朝代的都有,加《苏武牧羊》中的胡阿云(汉代)、《四郎探母》中的铁镜公主(宋代) 等。
余紫云是余三胜之子,余叔岩之父。(1855~1899),他是梅巧玲的弟子,既演花旦,也兼演青衣。花旦私 淑梅巧玲,青衣私淑胡喜禄。余紫云的表演风格上对于后来的王瑶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代表剧目既有青衣 也有花旦戏,比如《宇宙锋》、《游龙戏凤》、《御碑亭》、《玉堂春》、《虹霓关》等。他不仅基本功扎实, 技艺精湛,而且能戏多、戏路宽,文武昆乱不挡,尤精跷工。他演二本《虹霓关》之丫环,在“献盘”一场,托 盘疾走圆场,犹如杨柳春风,婆婆生姿,极优美。据《梨园旧话》载他“嗓音柔脆、玉润珠圆,其唱工固臻妙境, 至不专属青衫之剧,如《戏风》之李凤姐,《虹霓关》之丫环,姿态横生,维妙维肖”。更为重要的是余紫云继 承了乃师梅巧玲揉花衫、青衣于一炉的优良创造,对京剧旦角表演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据《京剧 二百年之历史》载:“时小福之青衣以典雅胜,田桐秋之花旦以流利著,然紫云兼此二人之长,实为今日王瑶卿、 梅兰芳之先驱者。”紫云兼工琵琶,演《昭君出塞》一剧时,自弹自唱,琵琶铿锵,珠喉宛转,清晰动人,世人 称为一绝。
京剧旦角⑥老旦专门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行当。扮相、身段、台步都与青衣不同,主要突出老年人的特点。 演唱用本嗓,唱腔与老生接近,但具有女性婉转迂回的韵味。如《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岳母刺字》中的岳 母、《钩金龟》中的康氏等。
名家介绍

经典赏析 京剧老生十大流派经典演唱专场

经典赏析  京剧老生十大流派经典演唱专场

经典赏析京剧老生十大流派经典演唱专场此场演出汇集京剧老生谭、余、言、高、马、麒、唐、杨、奚、李等十大流派,集结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哈尔滨等地三代京剧老生艺术家演出经典剧目的片段与唱段。

此场演出由国家京剧院、中央台《空中剧院》栏目与梅兰芳大剧院共同主办,当晚《空中剧院》向全国观众进行了现场直播,丁关根等领导同志观看了专场,演出圆满成功,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

打头一炮的是沈阳京剧院的文武老生演员张宏伟,他带来的是唐(韵笙)派名剧《刀劈三关》的精彩片段。

张宏伟饰演雷万春,国家京剧院优秀青年武生演员王璐、架子花演员刘大可助演反将,青年武丑王浩饰演马童。

《刀劈三关》是当年唐韵笙的代表作,文武兼重,难度很高。

张宏伟面庞方正,扮相英伟,很有白髯口武老生的气度,大段反二黄原板唱来有悬河排山之势,导板“听说是二娇儿军前命丧”的“丧”字拖了八九板换气后,又翻上更高的音阶拖了五六板,声音依旧坚实无虚漂之感,整个剧场迎来了第一个高潮,观众为之叫好、鼓掌。

后面刀劈三关,张宏伟手持大刀,亮相站得稳,挡子打得快,各式刀花配以身段在四击头中亮相,塑型感极强,剧场效果颇好。

王璐、刘大可、王浩配戏到位,亦见精彩,特别是王璐的双刀花,刘大可的髁子,王浩连串花样繁多的跟头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上海京剧院的陈少云为观众带来了麒(麟童)派的代表作《徐策跑城》的片段。

《徐策跑城》是周信芳先生的拿手杰作,并被拍成了彩色电影。

陈少云是麒派第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以花甲开外的年岁演此剧,颇为不易,这折戏真可谓唱做并重,很吃功夫。

陈少云天赋佳喉,是一条标准的传统老生嗓子,其学麒是学流派的艺术精神,学唱的润腔方式,学念的劲头口法,并不特从音色上追似,不怕亮音的运用,以己之条件、理解传麒之声韵。

其唱高拨子导板转垛板“忽听得家院一声禀”,海派风格尽显,使剧场观众耳音为之一变,多个疑问句的垛板唱腔真似珠落玉盘,连珠炮般,唱字不唱腔,极具风韵。

后面大段高拨子原板转散板“湛湛青天不可欺”唱得苍劲十足,由于年岁的增长,嗓音上有了变化,老音、苍音等自然的流露,不用刻意模仿,让人感到不同阶段的表现有不同的风采。

她让京剧美不胜收 记梅派表演艺术家李胜素(杨连元)

她让京剧美不胜收 记梅派表演艺术家李胜素(杨连元)

李胜素,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66年出生于河北邢台,1979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学习京剧表演。

1986年毕业后担任河北省邯郸市京剧团领衔主演。

1991年调入山西省京剧院,担任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青年京剧团团长。

1998年进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深造,2001年作为特殊艺术人才调入国家京剧院。

李胜素天赋极佳,扮相雍容华贵,妩媚动人,嗓音清亮甜美,表演规范自然,文武兼备,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白蛇传》、《谢瑶环》、《柳荫记》等。

她始终遵循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表演风格:中正平和,内敛含蓄,追求典雅优美的意境,以独具特色的演唱功力和非凡的艺术感染力,塑造了一个个优美的舞台形象,堪称当今梅派艺术最具光彩的代表人物。

1987年荣获首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

1991年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

1992年荣获文化部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

1995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3年荣获中国金唱片奖。

2008年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

2010年荣获国家艺术院团展演评比优秀表演奖。

她让京剧美不胜收——记梅派表演艺术家李胜素|杨连元|文|京剧艺术需要承前启后,梅兰芳大师的艺术影响离不开忠诚于京剧事业的流派传人。

国家京剧院梅派表演艺术家李胜素,一位来自燕赵大地平常农家的京剧明星,在几十年的艺术拼搏中,凭着对京剧事业的执著,百折不回,历久弥坚,在梅派艺术的传承上达到新的境界。

2014年国庆佳节,李胜素在北京上演《穆桂英挂帅》和《霸王别姬》两出梅派经典大戏。

她所饰演的爱国女将穆桂英、凄楚哀婉的美虞姬,深深打动台下的观众。

两场演出一票难求,好评如潮。

10月下旬,她又率国家京剧院一团前往法国巴黎、马赛和昂热三大城市,演出五场传统京剧《白蛇传》,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庆典活动之一。

李胜素所饰演的白娘子,在异国他乡感染着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法国观众。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四大名旦之一。

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出身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为著名花旦,是同光十三绝之一,父梅竹芬是京昆旦角演员,母杨长玉是著名武生杨隆寿之女,伯父梅雨田是谭鑫培的琴师。

他父母早亡,由伯父梅雨田抚养成人。

他8岁开始学戏,9岁向吴菱仙学青衣,10岁第一次登台。

1908年,搭喜连成班演出,同时,又向秦稚芬、胡二庚学花旦戏。

1913年,首次应邀到上海演出,王凤卿为头牌,他为二牌,受到上海观众的热烈赞赏。

1914年,梅兰芳再次应邀到上海演出,盛况空前,甚至吸引了不少日、英、美等国家的观众。

两下江南,奠定了他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基础,并开始了大量新剧目的排演和革新,是继王瑶卿之后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影响最大的旦角演员。

他扮相大方,雍容华贵,嗓音圆润,唱腔委婉,功底深厚,文武昆乱兼长,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脚色,并同把三者表演艺术特点溶为一体,形成花衫行当。

早年曾试演《一缕麻》、《邓霞姑》等“时装戏”,后又创演《天女散花》、《洛神》等“古装戏”,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凤还巢》、《穆桂英挂帅》等,所塑造的舞台形象,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各种不同的典型形象,而且将人物的个性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融于美的形象之中,给观众以心灵的净化和美的享受。

他不仅是京剧艺术大师,而且是作为中国艺术的代表人物走向世界的,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期间,曾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等国访问演出引起轰动,并被美国授予博士学位。

世界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如高尔基、阿·托尔斯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萧伯纳、布莱希特、卓别林、范朋克等人对他的表演倍加推崇,并把京剧艺术视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使中国京剧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占领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蓄须明志拒绝演出,一直坚持的抗战胜利,表现了艺术家崇高的民族气节。

中国京剧院一团部分青年演员简介

中国京剧院一团部分青年演员简介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京剧
页码: 20-21页
主题词: 中国 京剧院 青年演员 电视大赛 《小商河》 《三岔口》 梨园世家 研究生班 李万春
摘要:李阳鸣:1976年生人,出身于梨园世家,自幼随祖父李万春先生学艺。

198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表演系,在校主攻武生.老生。

从师于米福生、杨长秀.白秉钧,李正平。

1995年进入中国京剧院。

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火烧裴元庆》.《武松打店》.《小商河》,《闹天宫》。

《三岔口》、《战马超》等。

2002年荣获全国青年京剧电视大赛表演奖。

2005年荣获全国青年京剧电视大赛(武生组)金奖。

2005年进入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习。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童祥苓,1935年出生,京剧演员,工老生。

江西南昌市人,自幼酷爱京剧,8岁学戏,先后向刘盛通、雷喜福、钱宝森等学艺,多演余(叔岩)派戏。

后又拜马连良、周信芳为师,余、马、麒各派剧目均能演出。

童祥苓文武兼备,演唱富有韵味,做功细致,善于刻画人物。

擅演剧目有《龙凤呈祥》、《桑园会》、《群英会》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等。

在《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中前饰鲁肃,中饰孔明,后饰关羽;在《龙凤呈祥》中前饰乔玄,后饰鲁肃,不同人物的表演各具特色。

据悉,当年出演电影版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演员中,目前在世并且仍留在国内的,只有“杨子荣”童祥苓一人了。

童祥苓的夫人张南云也是京剧演员,而且还是梅兰芳的弟子。

“文革”中,京剧《智取威虎山》唱遍大江南北,成就了童祥苓事业上的辉煌,但那个特殊的年代也耽误了童祥苓两个儿子的学业。

大儿子13岁当兵,转业后进了工厂,后来工厂破产,他被迫下岗;小儿子一心想学戏,可是几番努力没能进剧团,后来也一直没有找到工作。

为了生活,童祥苓曾经和一家老小“下海”开了面馆,自己当起了“店小二”,在马路边上洗碗。

直到今天,他几乎还是一人承担着3个家庭的生活重担。

艺术人生:名伶的“卧底”生涯最后一颗子弹,或者留给对手或者留给自己;抛弃过去,以卧底身份周旋在黑色的世界——这是他艺术生命里的颠峰。

疏离亲人和朋友,拒绝信任、忍受孤独——这是他现实生活中的低谷。

在八亿人看八部戏的年代里,《智取威虎山》作为这八分之一,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而这部戏里“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更是因为饰演了“杨子荣”改变了自己台前幕后的整个人生。

《智取威虎山》最早在1958年由上海京剧院排演,之后经过1964年到196 7年的集中修改加工,成为了文革期间的八个“样板戏”之一。

期间剧中的主要演员“杨子荣”走马灯似的一换再换,而最终被选中的却是当时已被打成反革命的京剧名角童芷苓的弟弟,“童家班”成员之一童祥苓。

各京剧院演员

各京剧院演员

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生及其他社会优秀人材,于魁智、李胜素、刁丽、张建国、张火丁、耿巧云、陈淑芳、李海燕、江其虎、赵永伟、李文林、袁慧琴、邓敏、宋小川等,
如:马少良、杨乃彭、李经文、李莉、邓沐玮、康万生、张学敏等,王平、张幼麟等山东白玉昆、方荣翔、周亚川、尚长麟(四大名旦尚小云先生之子)、王影侠、俞砚霞、袁金凯、李师斌、殷宝忠、唐世辛、张春秋及宋玉庆、曾广发、张秀莹、周文林、徐富元、路登云、王信生、薛亚萍、程青、王玉瑾、周明仁、白云明
山西:任岫云、曹佛生、白承宗、赵昆翔、赵婉茹
湖北剧院朱世慧、杨至芳、李春芳,涌现出张慧芳、江峰、李兰萍、尹章旭、张晓波、易艳等河南剧团许翰英、许振华、吴韵芳、李民华、吴晓琳、刘连荣、、陆宝林、郑凤琴、魏友宝、李莉、冯冠博、杨双赫、金鑫、张锋、曹建红、张帅等。

京剧旦角流派

京剧旦角流派

荀派
创始人:荀慧生 旬慧生(公元1900—1968 年),工花旦、闺门旦。河 北东光县人。首次于天津登 台。1910年人京,师从梆子 演员侯俊山。19岁时(公元 1918年),参加喜群社,从 此专演京剧。旬慧生功底深 厚、戏路宽广,又出身于梆 子班,所以能吸取梆子旦角 艺术之长,将京剧青衣、花 旦、闺门旦、刀马旦的表演 熔于一炉,兼收京剧小生、 武生等行当的技艺,从唱腔、 念白、身段到化妆等方面进 行了改革和创造,并逐渐形 成风格新颖、独树一格的 “旬派”艺术。
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 美,在纽约、芝加哥、旧 金山、洛杉矶等市献演京 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 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 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 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 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此 期间,他被美国波莫纳大 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 予文学博士学位。
1931年“九· 一八”事变后,梅 兰芳迁居上海,先暂住沧洲饭 店,后迁马斯南路121号。他 排演《抗金兵》、《生死恨》 等剧,宣扬爱国主义。1935年 他曾率团赴苏联及欧洲演出并 考察国外戏剧。在京剧艺术家 中,出访最多和在国内接待外 国艺术家最多的当属梅兰芳, 他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和艺术 家谦逊、朴实的优良品质介绍 给了各国人民,因此人们称他 为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 中国京剧艺术的文化使节。
创始人:张君秋 张君秋,京剧表演艺 术家,四小名旦之一, 旦角张派创始人,1920 年生于北京,卒于1997 年,原名滕家鸣,字玉 隐,祖籍江苏丹徒。 他自幼家贫,父滕联芳, 随母张秀琴在各地客串 演出,后经李多奎介绍, 14岁拜李凌枫为师,专 攻青衣。
1936年,北京《立言报》举行 公开投票选举,推选“四大童 伶”,张君秋与李世芳、毛世 来、宋德珠被选中(后世称 “四小名旦”)。报界评价其 “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 唱功,有一 条好喉咙,似尚; 腔调,婉转多音,似程;做工, 稳重大方,似荀”。他的嗓音 “娇、媚、脆、水”,甜润清 新,高低随意,舒展自如,梅 派的华丽,尚派的刚劲,程派 的轻柔,荀派的婉约都被他很 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艺术风 格之中。

京剧四大名旦介绍

京剧四大名旦介绍

京剧四大名旦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

以京剧四大名旦最为知名,他们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另有越剧四大名旦、豫剧四大名旦、评剧四大名旦、话剧四大名旦、秦腔四大名旦、电影四大名旦、连环画“四大名旦”等。

四大名旦简介梅兰芳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北京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攻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

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四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

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 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

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

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1919年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

一个月后回国。

1921年编演新戏《霸王别姬》。

1922年主持承华社。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一同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

京剧名家资料(辛苦收集整理)

京剧名家资料(辛苦收集整理)

京剧名家资料马连良(1901年2月28日- 1966年12月16日),回名尤素福,原籍陕西扶风,生于北京,字温如。

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

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青风亭》、《四进士》、《失空斩》等。

父马西园与著名京剧演员谭小培熟识,三叔马昆山在上海唱戏,家庭的熏陶,使马连良从小热爱京剧艺术。

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23岁自行组班,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自1920年代至1960年代盛行不衰。

20世纪,他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

1931年马连良在天津与周信芳同台演出,因他们技艺精湛,各具风采,被誉为“南麒北马”。

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主演《海瑞罢官》而被迫害致死。

杨宝森(1909年~1958年)京剧老生演员,著名吉剧表演艺术家,四大须生之一,杨派艺术的创始人。

字钟秀。

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

诞辰:1909年10月9日,宣统元年(己酉)八月廿六日;逝世:1958年2月10日,农历丁酉年十二月廿二日,2时。

出身梨园世家。

八岁学艺。

曾拜陈秀华、鲍吉祥为师,学余派(余叔岩创)。

后带艺搭班入斌庆社科班。

十四岁登台。

1939年组建宝华社挑班演出。

出科后与筱翠花(于连泉)、程砚秋、荀慧生等合作演出,以《失空斩》、《捉放曹》、《桑园寄子》、《托兆碰碑》、《杨家将》、《汾河湾》、《卖马》等余派戏为主。

余叔岩(1890年11月28日-1943年5月19日),原名余第棋,又名余叔言,早年艺名小小余三胜,京剧老生。

名第祺,湖北罗田人。

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

余叔岩在全面继承谭派(鑫培)艺术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演唱技巧进行了较大的发展与创造,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余派”。

诞辰:1890年11月28日,光绪十六年(庚寅)十月十七日;逝世:1943年5月19日,农历癸未年四月十六日;代表作品《搜孤救孤》、《王佐断臂》、《战太平》《沙家浜》《红鬃烈马》《定军山》《南阳关》等。

京剧演员杨小楼的人物介绍

京剧演员杨小楼的人物介绍

京剧演员杨小楼的人物介绍京剧演员杨小楼的人物介绍杨小楼是京剧武生演员,杨派艺术的创始人,在当时和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三贤”,成为京剧界的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

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杨小楼的人物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杨小楼的人物介绍杨小楼出生于1878年,是杨月楼的儿子,安徽怀宁人。

他是中国有名的京剧武生演员,杨派艺术的创始人,幼时入小荣椿社学艺,跟着杨隆寿、姚增禄、杨万青学武生。

杨家是“王莽后裔”,据史料记载,王莽篡位失败后,刘秀想要灭掉王氏家族,王氏一族在逃亡的过程中被盘查,族人急中生智,看到了路边的杨树,便说姓“杨”,所以此后他们本族以王为姓,对外则称姓杨。

十七岁的时候,杨小楼出科,在京、津两地两地搭班表演,后来他得到了义父谭鑫培和王楞仙、王福寿、张淇林、牛松山等的指导,拜俞菊笙为师。

在杨小楼二十四岁的时候,他搭入宝胜和半,以“小杨猴子”之名露演,经谭氏奖掖,成为了挑大梁的武生演员。

二十九岁时,杨小楼入升平署为外学民籍学,他受到了慈禧的赏识,后来他和谭鑫培、陈德霖、王瑶卿等人合作,先后组建了陶咏、桐馨、中兴、崇林等戏班,声誉鹊起。

在当时,杨小楼是京剧界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曲目有很多,比如《铁笼山》、《艳阳楼》、《落马湖》、《林冲夜奔》《宁武关》等,这些作品都是戏曲中的经典,它们也提高了杨小楼的艺术地位,在当时,杨小楼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和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三贤”。

杨小楼逝于1938年,享年61岁,他去世后前来吊唁的人有很多,导致不得不临时断绝交通,这也说明了杨小楼是一个值得人们怀念和尊敬的人。

杨小楼的死亡原因杨小楼生于1878年,去世于1938年,享年61岁,那么杨小楼怎么死的呢?据杨小楼的资料显示,他是因病去世的,但具体什么病无从考证。

杨小楼去世后的场面神圣而有意义,杨小楼的丧事最大特点有两个,一是在总的排场上突出一个“奢”字,二是在礼仪上处处突出一个“道”字。

在杨小楼刚烟气后,院子里就搭起了壮观的起脊大棚,棚顶有五脊六兽,是古典建筑形式,总之从远处望去,院子里俨然有一座高大的殿堂。

京剧名家刘立荣简介

京剧名家刘立荣简介

京剧名家刘立荣简介
刘立荣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于1954年,祖籍山东省平度市,京剧名角刘少奇之子。

他从小接受京剧艺术教育,师承著名的京剧老艺术家李少春先生。

刘立荣拥有精湛的演唱、演奏、表演技巧,是中国京剧界的一位杰出代表。

刘立荣的表演风格独具特色,他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表演技巧,将传统的京剧表演与现代的表演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

他擅长演唱唱段,尤其是“旦角”和“净角”表演,他的唱腔高亢婉转,动作精准流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刘立荣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艺术演出和比赛,屡获殊荣。

1997年,他在第三届中国戏曲艺术节上荣获“优秀演员奖”;2000年,他在第二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大赛”中获得“金奖”;2005年,他在第四届“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节”中再次获得“优秀演员奖”。

刘立荣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位优秀的京剧教育家。

他曾担任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的教授和系主任,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演员,为中国京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京剧院。

第一代,以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李和曾、叶盛章、张云溪、张春堂、云燕铭、李宗义、雪艳琴、黄玉华、侯玉兰、孙盛武、李洪春、李盛藻、王玉让、景荣庆、乍金泉、李慧芳、江新蓉、品玉俏、阎世善、李金鸿
第二代,以五、六十年代中国戏曲学校优秀毕业生为骨干,刘秀荣、杨秋玲、孙岳、刘长瑜、巴1 志孝、钱浩梁、李光、李维康、上晶华、吴钎璋、张曼玲、刘琪、寇春华、孕欣、俞大陆、耿其11、高牧坤、李岩、陈真治等与八十年代吸收的李壯济、杨春復、齐啸云
第三代,选拔引进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生及其他社会优秀人材,于魁智、全胜素、刁丽、张妃国、张火丁、耿眇云、陈淑芳、李海燕、江其虎、赵永伟、乍文林、袁慧琴、邓敏、宋小川等,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李万春、吴素秋、姜铁麟、李慧芳、李宗义、李元春、李韵秋、赵荣琛、王吟秋、马长礼、谭元寿张学津、孙毓敬、杨淑
蕊、迟小秋、阎桂祥、宋丹菊、赵葆秀、马玉璋、叶金援、王树芳、关静兰、王蓉蓉、秦雪玲、李宏图、董圆圆、安云武、杜镇杰、黃彦忠、叶江翔、李宏图。

梅葆玖、李崇善、陈志清;赵世璞、、赵乃华、、王文祉、刘建元、谭孝曾、赵元侠;朱强、陈俊杰、尚
伟、年金鹏、杨少彭、李红艳、王怡、张笠媛、康静、郭伟、包飞、常秋月、张淑景、谭正岩、张馨月、张建峰、韩胜存、姜亦珊、王雪青、李丹、穆宇、窦晓璇、朱虹、詹磊、王盼、杜甜、于帅等贯振山、沈长春、旦角李玉芙、、王玉珍、叶红珠、秦占玲、岳惠玲、,武生遂少春、,净行马永安、罗氏徳、姚宗儒、丑角黄德华、口其麟、等。

刘山丽、丁桂玲、王文增、、张大环、李师友、李宏斌王新纪、逾、徐春兰、朱绍玉、郑传恩上海剧院主要演员(日前):尚长荣、李炳淑、孙正阳、夏慧华、方小亚、陈少云、张达发、唐元才、奚中路、何潮、李军、史敬、严庆谷、胡璇、安平、赵群、李国静、王佩瑜等。

天津以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宝森、厉慧良、张世麟、周啸天、丁至云、林玉梅、杨荣环、杭于和、周子厚、杨宝忠、王则昭、赵慧秋等
如:马少良、杨乃彭、李经文、李莉、邓沐玮、康万空、张学敏等,王平、张幼麟等山东白玉昆、方荣翔、周亚川、尚长麟(四大名旦尚小云先生之子)、王影侠、俞砚霞、袁金凯、李师斌、殷宝忠、虜世辛、张春秋及宋玉庆、曾广发、张秀莹、周文林、徐富元、路登云、王信生、薛亚萍、程青、王玉瑾、周明仁、白云明
山西:任岫云、曹佛生、白承宗、赵昆翔、赵婉茹
湖北剧院朱世慧、杨至芳、李春芳,涌现出张慧芳、江峰、李兰萍、尹章旭、张晓波、易艳等河南剧团许翰英、许振华、•吴韵芳、李民华、吴晓琳、刘连荣、、陆宝林、郑凤琴、魏友宝、李莉、冯冠博、杨双赫、金鑫、张锋、曹建红、张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