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三篇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苏轼及其文学地位。
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能够解读和分析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的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石钟山记》的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
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2 课文讲解:分析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解读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分析其意义和作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石钟山的景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字词句意。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背景。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结果进行讲解。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解读其深层含义。
3.5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题。
教师批改和反馈学生的练习结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
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4.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3 评价结果: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评价内容,给予相应的成绩和评价。
提供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提供课文原文和相关注释。
提供教材解析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图片、地图、文献等辅助材料。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相关的文章和论文。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教案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石钟山记》的文言文内容,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
2. 分析苏轼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技巧,领会其思想和艺术特色。
3.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翻译:《石钟山记》全文阅读、理解与翻译。
2. 文学分析:苏轼的文学手法、表达技巧及思想内涵。
3. 拓展阅读:相关苏轼的作品,了解其生平及文学成就。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石钟山记》的作者苏轼及其文学地位。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韵律,初步理解文意。
3. 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探讨苏轼的思想观点。
4. 小组分享,总结讨论成果,进行汇报演示。
5. 教师点评,解答学生疑问,点拨关键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巩固所学内容。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苏轼的生平、文学成就及课文难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思维。
3. 演示法:小组汇报演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4. 作业法: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形成性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汇报演示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终结性评价1.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石钟山记》的试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材:《高中语文》教科书,含《石钟山记》全文及注释。
4.2 拓展阅读材料:苏轼其他作品及相关评论文章。
4.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第五章:教学时间安排5.1 课时分配1. 课文朗读与翻译:2课时2. 文学分析:2课时3. 拓展阅读与讨论:2课时4. 教学评价:1课时5.2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阅读拓展材料,深入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篇一学习要点1、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2.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3.了解和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4.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重点讲解课文简析课文共三段。
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提供了依据。
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三段,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
先“疑”,后“探”,再“断”,最后是“叹”。
文章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
本文的特点是记叙内容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
写作特色简析《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
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
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
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
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
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石钟山记》是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之一,故事背景相信同学们都很熟悉,是孙悟空踏过石桥,被石猴所谓“大哥”的情节后,遇到了石钟山的故事。
2. 教材特点这个故事以叙事为主,语言简洁优美,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同时也展现了明代小说家对社会风气、人性等方面的深刻观察和描述,对学生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二、教学目标1. 思想品德目标通过学习《石钟山记》,学生应当具备以下思想品德方面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石钟山对孙悟空无私帮助之后,孙悟空对石钟山的感恩,引导学生明白感恩之情。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学通过对石钟山将岳母送给孙悟空这段故事分析,培养学生发现人物性格特点、品德观念以及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2. 语言技能目标通过学习《石钟山记》,学生应该掌握:•阅读丰富的语言进行思考和对话的能力。
•了解古代小说描述人物、人物矛盾、故事情节的技巧。
•学生应该能够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并能够朗读。
三、教学步骤1. 知识导入通过学生对《西游记》的内容回顾,引出《石钟山记》故事的背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阅读、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故事中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2. 情节分析对故事中三位主要人物的性格、言行、心态等方面进行分析。
•石猴:自信、傲慢,直到石钟山的到来才明白自己的愚昧。
•石钟山:仁爱、谆谆教诲,引导石猴成长。
•孙悟空:机灵、聪明,但有时也会淘气捣蛋。
3. 思考题目简要讲述石钟山的性格特点并举例他对石猴如何进行教育;解释孙悟空知道石钟山要将岳母千里送到东海,他立即表示要跟石钟山一起去的原因。
4. 总结让同学们就上面问题逐一讲解,回答出自己在这个课程内学到的和遇到的难点,并指出如何解决难点。
同时,再次强调该章节的重点问题和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1.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并通过问题产生学生思考,做到知识的全面发掘。
2.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石钟山记教案
一、《石钟山记》优秀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苏轼及其写作背景,能够准确地背诵并默写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山水美景的热爱,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析苏轼的写景技巧,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及其作品《石钟山记》。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文章风格。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景技巧和寓意。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分析文章结构。
5. 翻译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提高翻译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完成翻译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背诵和翻译练习。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分工合作、积极参与等。
4.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石钟山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石钟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景观中,激发学习兴趣。
2. 比较阅读:将《石钟山记》与其他山水游记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各自的写景特点。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教师及时解答疑惑,促进师生互动。
七、教学资源1. 文本资源:《石钟山记》原文、注释、译文等。
2. 多媒体资源:石钟山的图片、视频等。
3. 课外阅读材料:其他山水游记作品。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理解文章主旨。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欣赏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章生字词的掌握。
2.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
3.文章主旨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文章部分语句的翻译和赏析。
2.对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石钟山记》原文、注释、译文、相关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苏轼及其作品《石钟山记》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解释“石钟山”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学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翻译部分难句。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
(三)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并理解其意义。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对比、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3.讲解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苏轼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句子。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发言。
(二)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句子,如:“余闻而疑之”、“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等。
2.分析文章的结构,如:总分总、前后呼应等。
(三)课后作业1.学生背诵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第三课时(一)课堂检测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检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程度。
(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读后感,交流学习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读后感,给予鼓励和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巩固。
2.部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难点句子解析:教师:“同学们,‘余闻而疑之’这句话,苏轼为什么要怀疑呢?”学生A:“因为他对石钟山的命名有疑问,想要探求真相。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篇一:石钟山记教学目标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教学重点: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教学时数及教学时间:2课时2022年1月19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悠悠的三月风又绿了江南,正是春游的大好时节。
不过,限于条件(时间及经济承受力),我们不可能亲自去领略祖国所有的名山大川,但值得庆幸的是古今中外有不少的诗人作家为我们写下了许多不朽的优美文字,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字来领略。
二、文体知识:(10分钟)1、考察性的游记三、整体感知(45分钟)⒈范读课文⒉学生自由朗读,纠正读音⒊借助注释翻译课文⒋质疑解难⒌特殊文言现象归纳⒍思考:本文三段分别写什么内容?结构有何特色?明确:议论(1)――记叙(2)――议论(3)↓↓↓质疑――――解疑――――感想(一)、分析第一段(质疑)⒈齐读,思考明确:⒉探讨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为什么?明确:①对郦说:客观记叙,没有轻率的判断其是非②对李说:强调对其说法的否定(二)、析第二段(解疑)⒈苏轼对两人的观点都持“疑”,那么,“中华千古奇音第一山”的石钟山到底是因为什么命名的呢?苏轼是用什么手段来解“疑”的呢?明确:实地考察⒉苏轼的实地考察分几个阶段?明确:白天:寺僧演示――“笑”(嘲讽)暮夜:夜泊绝壁――“笑”(自得)明确:①栖鹘――直接绘声阴森可怖-→烘托亲身探访的不易鹳鹤――比喻拟声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明确:明确:①“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因此觉得可笑。
②“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
⒍小结这一段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表达技巧;(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于质疑,追求真理。
二、教学重点:1. 《石钟山记》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2. 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表达技巧;3. 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文章的深层含义和哲理的把握;3. 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石钟山记》,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逻辑关系和修辞手法。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疑惑,重点解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表达技巧。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于质疑,追求真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字词和知识点。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完成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和困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石钟山记》的内涵和外延;2. 利用案例分析法,剖析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石钟山记》与其他作品的异同;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料;2. 《石钟山记》全文及相关注释;3. 苏轼其他作品选篇;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石钟山记》。
(2)理解《石钟山记》中的生词和句式。
(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石钟山记》的文法和修辞手法。
(2)学会如何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独立思考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石钟山记》的字词和句式。
2. 苏轼的文学成就和生平。
3. 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石钟山记》中的一些特殊文言现象。
2.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石钟山记》的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石钟山记》。
3. 讲解分析:讲解《石钟山记》中的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4.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析《石钟山记》的主题和意境。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石钟山记》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2.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石钟山记》中的写作技巧。
3.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内容1. 《石钟山记》的背景知识: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文本分析:分析《石钟山记》的文风、意境和艺术特色。
3. 相关文学作品的比较:将《石钟山记》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共3篇
《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共3篇《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1《石钟山记》(详案)《石钟山记》是一部以林语堂的个人经历为主线,记录了他在寻访母亲故乡——福建南靖石钟山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游记。
本文旨在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课程中有效地教授这部经典游记。
一、教学目标1.了解《石钟山记》的文学价值及作者林语堂的生平背景和写作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性认知,从自然山水中领略诗意、意境和哲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激发学生对福建文化和传统养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1.导入环节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了解林语堂的生平背景、主要作品及其贡献。
2.阅读理解首先,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述《石钟山记》的内容和主旨,以推测游记文本结构。
其次,引领学生逐段理解文本,关注文本的写作技巧和林语堂的语言风格。
鼓励学生阅读、分析、解释、评价并拓展文本潜在意义,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3.文学鉴赏通过教师演示+课堂互动的方式,分析文本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形象描写和象征性语言的作用及情感效果,并探究它们在文本中的功能和贡献。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学鉴赏理论,对《石钟山记》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4.文化探讨学生应该了解福建文化和福建养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探讨《石钟山记》中所涉及的福建文化和福建养生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林语堂的影响。
5.写作指导授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写作指导。
通过示范、批改、讨论等形式,指导学生撰写出自己的文章或小论文,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游记文本的写作技巧和文化背景,并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和实际情境,进行适当的批判、探讨和表达。
三、教学方法整合各种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读、写、说、思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并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
其中,活动和讨论是比较重要的方法,提供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场所,使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下册《石钟山记》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导入:以石钟山的历史传说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课堂讲解:详细介绍苏轼及其文学成就,分析《石钟山记》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和艺术价值。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学会运用合作、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
(二)教学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文章中部分生僻词汇、复杂句式的理解和运用;深入挖掘文章主题思想,把握作者情感态度。
2.过程与方法: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文章,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利用石钟山的历史传说,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首先,向学生介绍石钟山的地理位置和传说背景,让学生对这座神秘的山峰产生好奇心。接着,通过展示石钟山的图片和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石钟山的壮丽景色。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苏轼会在这座山上写下《石钟山记》?这篇文章又有何独特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探究欲望。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石钟山记》作为高二语文下册的一篇经典文言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但考虑到文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苏轼独特的文学风格,学生在理解文章主题思想、把握作者情感态度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在此基础上,学情分析如下:
1.知识层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储备,但文章中部分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式仍需教师引导和讲解。
《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
《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石钟山记》教案篇1教学目的: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
3、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理论的做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大意,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存疑必察的务实精神。
教学设想:运用朗读、提问及讨论等方式让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解决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才能、善学善问的才能,力争到达师生互动。
教学步骤:一、复习稳固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同学们的分析^p 得出文章构造:质疑———探疑———结论〔针对此构造对文章内容进展分析^p 〕论证了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中心句)二、分析^p 第一段(学生朗读并提出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状语后置;承接连词)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定语后置;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3、文章一开场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出焉’”。
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讨论后答复)明确: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出确有其山;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拟,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根底,也为下文作者实地去考察提供了根据。
(大家各抒已见,从各个方面答复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泼,讨论也很热烈,很好!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疑)三、分析^p 第二、三段(指名朗读)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名词活用作状语,从旁边)2、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宏如钟鼓不绝。
(状语后置)3、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当:在某处,中流:河流的中央;古今词义辨析,中间是空的)4、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像李渤那样不肯实地考察的人,养尊处优)5、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溻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一、教学目标1.理解《石钟山记》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领悟作者通过游历石钟山所抒发的情感及人生哲理。
4.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字词和文言文句式的理解。
2.文章中哲理的领悟和把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苏轼作品,如《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石钟山记》,注意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如总分总、前后呼应等。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对比、象征、借景抒情等。
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做好课堂笔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和文言文句式。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和文言文句式,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断句等。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哲理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人生哲理,联系实际生活。
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美学价值。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章的美学价值,如山水风光、人物形象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欣赏文章中的美学元素。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美学元素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评价文章。
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绘制一张关于《石钟山记》的山水画,并附上简要解析。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目标:1. 了解《石钟山记》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作者;2. 理解文中描绘的石钟山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对山的独特感受;3. 学习文中的一些语言和修辞手法;4. 通过文中的描写和思考,培养对自然的赏识和感悟力。
活动分解:活动一:背景介绍(15分钟)1. 引导学生查找《石钟山记》的背景资料,了解该篇课文所属的文学流派、作者的生平背景等。
提问:该文属于哪个文学流派?作者是谁?2.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并向全班汇报。
活动二:整体阅读(2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石钟山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文章主要描绘的是什么?作者对山的感受是怎样的?活动三:详细阅读(3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文中的重要句子或段落,并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3. 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汇报自己的总结。
活动四:思考与讨论(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作者对石钟山情有独钟?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令我们心生敬畏和温暖的事物?请举例说明。
2.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历。
活动五:写作训练(25分钟)1. 要求学生以《石钟山记》为题,写一篇自己对于某个事物或场景的感受和思考。
可以参考《石钟山记》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2.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自己的作文,最后向全班展示。
活动六: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珍惜和感受自然和人生的美好。
2.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教师进行解答和回应。
《石钟山记》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共3篇
《石钟山记》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共3篇《石钟山记》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1《石钟山记》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石钟山记》是一篇类似于游记的作品,是唐代旅行家、游历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所写的。
这篇游记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高级中学中,《石钟山记》作为选择性必修下的一篇阅读材料,尤其是在语言类课程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记录一次名师课堂教学实录,介绍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一节课:课前预习这一节课老师没有讲授具体的内容,而是要求我们对《石钟山记》的全文进行课前预习。
在预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给出了以下建议和注意点:1.首先要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徐霞客,尽可能多地了解他的生平经历、旅行经历和学术成就。
2.针对本篇文章的特点,以及徐霞客在文章中所描绘的山水之美,要求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环境,练习用汉语表达出我们对于美的感知与欣赏。
3.从文本层面分析,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语言结构,同时关注文章的叙述方式和情感体现。
在这一节课后,我们对《石钟山记》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第二节课:文本解读在第二节课,老师主要讲授了《石钟山记》的具体内容和文本解读。
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文学的基本概念和文本的分析方法,然后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章节为切入点,展开了一系列深入浅出的解读。
针对文章的主旨,老师认为《石钟山记》是一篇写山水之美的描述性散文,同时也是一篇具有文化内涵的旅行随笔。
他强调了文章中许多词汇和句型的意义和重要性,例如:“奇山异石”、“秀水优泉”、“四方各具特色”、“见名知景”,这些语言结构和用词都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赞美和推崇。
此外,老师还指出文章中充满了徐霞客对于名胜和文化遗产的探究和考察,而这些考察又给文艺创作和历史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教案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石钟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及语言特色;(2)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美,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树立学生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2.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语言特色;3. 了解石钟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2. 文章论证方法的深入分析;3. 对石钟山文化内涵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2. 石钟山的图片及相关资料;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美;(2)展示石钟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自然景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含义;(2)让学生结合课文,了解石钟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语言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2)根据自己的兴趣,调查其他名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推荐阅读其他描述名山的古文,如《登鹳雀楼》、《华山赋》等,让学生体会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审美情趣。
2. 现代文阅读:选取与石钟山相关现代文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石钟山在现代文学中的表现,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七、课堂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以石钟山为题材,运用文中写作技巧,进行短文创作。
2. 学生互相评改,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八、评价反馈: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三篇【导语】《石钟山记》通过对石钟山的实地考察,探求出山名的由来,反驳了李勃的观点,证实和补充了郦道元的观点,得出:凡事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富于哲理的结论。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一.教学要点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二.教学重点: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三、教时安排:二教时四.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教时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
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
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
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
(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作品1、石钟山简介(由学生读课后注解,教师展示相关图片):此山位于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
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风水声如钟;石声如钟;山形如钟)。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思想家和文学家。
“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
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
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 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四、整体把握课文;学生分别朗读、回答问题,师生共析;总结课文。
分析课文结构请生齐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第二部分(2.3):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第三部分(4):释疑1、本文总体思路:质疑前人--夜游察疑--结论释疑;2、逐段分析:第一段主要问题设计(见课后习题一1):作者主要针对两种说法质疑,他的态度和理由是什么?从苏轼对前人说法的两次质疑,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精神?第二段主要问题设计(见课后习题一2):作者夜游石钟山重点描写了哪些对象?有什么作用,对月夜绝壁下的情景描写与下段哪一句照应?你对作者的这种作法作何看待(详见课后练习第三题)?第三段主要问题设计(见课后习题一3):哪句话表达了本文的中心?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得知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郦、李二人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第二课时一、分析理解第一段(一)补充注释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语气助词,不翻译2.微风鼓浪鼓:振动3.水石相搏搏:拍击4.南声函胡函胡:重浊而模糊5.北音清越越:高扬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腾:传播;歇:消失(二)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三)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2.今以钟磬置水中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4.扣而聆之5.自以为得之矣(四)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一)补充注释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往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赴任,就职3.余固笑而不信也固:姑且4.森然欲搏人森然:阴森森的样子5.微波入焉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涵淡:水波动荡7.因笑谓迈曰因:于是(二)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三)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而大声发于水上2.空中而多窍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4.古之人不余欺也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四)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三、分析理解第三段(一)补充注释1.而臆断其有无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大概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终:总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敲5.自以为得其实实:事情能够的*6.盖叹郦元之简盖:表原因、目的(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事不目见耳闻2.而言之不详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4.自以为得其实(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2.余固笑而不信也3.至莫夜月明4.汝识之乎?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6.长乐王回深父分析赏读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5、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6、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7、“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8、.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附:板书设计(议论)质疑前人----提出问题↓↓↓(记叙)夜游察疑----解决问题↓↓↓(议论)结论释疑----抒发感想五.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
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课文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内容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
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
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
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
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石钟山记》教案)今日话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一个历史疑案2、在我们江西的湖口,鄱阳湖入长江的地方,有山名叫石钟山,山的面积并不大,还不足1平方公里,绝对高度也只有70米上下,就说是交通方便,风景幽美,也不至于成为人们纷纷前往的旅游胜地。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声名鹊起,名满天下的呢?其实这与它的名字有关。
石钟山的名字到底因何而得,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北魏的郦道元以为山的下部临水处有许多缝隙和洞*,当水位处在一定的高度时,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此山就会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
而唐代的李渤却认为山上的石头在被敲打时会发出声音,那便是此山得名的原因。
后一种说法涉及到溶洞地区的一些地理知识,大家在初中时学过化学,因为碳酸盐的沉淀形成一些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这些岩石被敲打时是会发出清越的声音的,所以,有很多人也相信这一观点。
让我们先来熟悉下这些内容。
查找课文内容: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在苏东坡的文章中是怎么样叙述的?学生找到:“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那么到底如何呢?我们不妨先看看苏东坡的说法吧。
3、苏东坡的疑问针对郦道元的说法,苏东坡质疑的是什么?学生找到课文:“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针对李渤的观点,苏东坡又提出了什么疑问?学生找到课文: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看来,我们还真得找到一些有力的证据,然后才能发表见解。
还是让我们与苏东坡一起去做一次实地考察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一次偶然的机会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
请大家找出是什么时候,因什么事情而到了石钟山。
学生找到课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5、苏东坡的观点A、此山得名还是与声音有关第一种声音:学生找出为“噌吰如钟鼓不绝”,且指出其发声位置为山下。
第二种声音:学生找到“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且指出其声音发自两山之间挡在中流的大石中。
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难点,那就是石钟山的地理不好理解。
在此处,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楚石钟山分为上钟山和下钟山,上钟山在南边,滨临鄱阳湖,面积为0。
34平方公里,下钟山在北边,滨临长江,面积为0。
2平方公里。
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
两山之间湖水涌入长江或者江水灌入湖中。
一般情况,夏季是江水灌入湖中,这是因为长江上游冰雪溶化,长江水位猛长,下游无法排泻汹涌的江水,所以大量倒灌入湖中。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来分析苏东坡当时游山正好是水位高涨之时,所以风与水相吞吐发出洪亮的声音,是完全实际的情况。
而且,夏季水急且汹涌,江水灌入湖中,则必定使两山之间的大石发出巨响,这分别就是“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
B、命名与声音有关,也与史料有关先让学生找出两种声音与什么发出的声音有关,学生应该找到“汝识之乎?……古之人不余欺也。
”这里涉及到《国语》与《左传》的一些记载。
问题是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
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
6、苏东坡夜泊绝壁之下的情景描写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找出阴森恐怖的景物描写,学生当能找到“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
”这就说明到绝壁之下是要胆量和勇气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说明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
7、苏东坡的感慨正因为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所以,苏东坡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