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护 理
目录 引言 药物治疗护理 疼痛管理护理 营养支持护理 心理支持护理 并发症护理 总结
引言
引言
简介: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
引言
策略: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 疗、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
疼痛管理护理
药物缓解: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 选用药物进行缓解,如非甾体抗炎药、 止痛药等。
营养支持护理
营养支持护理
饮食指导:提供详细的饮食指导,保证 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并避免摄入 可能影响疾病进展的食物。 营养补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 医生的建议,适量使用营养补充剂,如 维生素、蛋白质等。
营养支持护理
饮食记录:记录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时 发现和解决饮食问题。
心理支持护理
心理支持护理
患者教育:通过教育患者了解多发性骨 髓瘤的病情和治疗方法,增强患者的信 心和合作性。 家庭支持:鼓励患者与家人交流,获得 家庭的关怀和支持。
心理支持护理
心理疏导: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患 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并发症护理
并发症护理
预防感染: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和环境 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骨质疏松防治: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骨 质疏松症,如合理运动、补充钙剂等。
并发症护理
肾功能保护: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护肾脏的健康 。
总结
总结
团队协作: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各个 专业人员要加强团队协作,共同为患者 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持续改进:根据患者的反馈和治疗效果 ,持续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万珂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

万珂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万珂治疗12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护理措施。

方法:按医嘱准确给药,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采取心理护理及相应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12例患者均完成药物治疗,其中3例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

结论:应用万珂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配合科学的护理是有显著疗效的。

【关键词】万珂;多发性骨髓瘤;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53―02 多发性骨髓瘤(MM)为浆细胞的异常克隆性增生引起的恶性肿瘤。

大多数患者在病程中接受多种治疗方案,但疗效和缓解持续时间会逐渐下降,对进一步治疗产生耐药性。

万珂(通用名硼替佐米)是全新的靶向治疗药物,是治疗MM新的突破。

国内外的研究提示,无论是初治或是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显示良好的治疗效果[1]。

2012.1-201.12我科应用万珂治疗12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O~72岁。

均符合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2]。

其中IgG型7例,IgA型5例。

在使用万珂前曾接受过VAD方案、DVD 方案和M2方案在内的至少4个疗程(4~8个疗程)的标准化疗。

但疗效和缓解持续时间逐渐下降。

1.2 方法:用生理盐水确保输液通畅后将万珂用生理盐水3.5ml溶解,根据医嘱准确抽取所需剂量,3~5s静脉注射,剂量为1.3mg/m。

2次/周,2次给药至少间隔72 h,连续注射2周后停药10d,3周为1个疗程,每次用万珂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40mg。

用后生理盐水冲管。

1.3 结果:12例患者中行6个疗程治疗3例,4个疗程5例,3个疗程2例,2个疗程2例。

治疗结束后按疗效评价标准评价,3例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

2 护理2.1 心理护理:12例患者在使用万珂前均已进行过多次化疗,但最终疗效较差,心理压力大。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护理体会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护理体会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护理体会作者:欧阳富蔡带娣卢敏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第17期【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有效护理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并对全部患者展开系统性的并发症预防知识宣传教育。

结果:通过对88例多发性骨髓瘤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并发症有效护理及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之后,其中病情完全缓解的为79例(89.77%),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尿潴留3例(3.41%)、腹泻5例(5.68%)、腰椎压缩性骨折4例(4.54%)等。

教育前对相关知识掌握的为47例,掌握程度53.4%;教育后对相关知识掌握的为88例,掌握程度100%。

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措施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情况等获得了显著的改善,且患者及家属对于临床护理方式及其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并发症;体会doi:10.14033/ki.cfmr.2017.17.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7-0091-03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病症,是由浆细胞增生的恶性肿瘤,因而又称之为浆细胞病[1]。

该病症主要是由于骨髓内异常浆细胞大量增殖,从而破坏了骨骼,通常情况下,免疫功能异常、贫血、肾功能损害、病理性骨折、骨质破坏、骨骼疼痛等,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2]。

多发性骨髓瘤在男性身上的发病几率多于女性,且在40~60岁的中老年中比较常见,且一旦发生该病症,病情相对较为严重[3]。

目前针对该病症一般采用中西结合的临床治疗方式,同时联合并发症处理及化疗等,形成了较为全面治疗方式[4]。

而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展开针对性的临床护理,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预后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43例,年龄35~77岁,平均(53.24±3.65)岁。

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分为 比较 明 显; 3分 为 相 当 明 显 ; 4分 为 出 现 非 常 严 重 的
状 况 。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 O 1 2年 1 月至 2 0 1 3年 1 2月 的 8 0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 其 中男 4 5 例, 女3 5例 ; 年 龄
4 4 ~7 6 岁, 平均 ( 6 3 . 5 ±3 . 4 ) 岁; 初治患 者 5 0例 , 复 发 难 治 患
【 关 键 词】 多 发性 骨 髓 瘤 ; 联 合 方 案 ; 不 良反 应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4 . 2 2 . 0 5 7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4 ) 2 2 — 3 2 1 6 一 O 2
觉前服用 , 3 周为 1 个疗 程 ; ( 2 ) P A D± T 方 案 , 1 . 0 ~1 . 3 mg / ( m ・ d ) 硼替 佐 米 + 2 0 . 0 mg / d多 柔 吡 星 , 1 ~4 d 。2 0 . 0 ~ 4 0 . 0 mg / d地 塞 米 松 , 1 ~4 d 。联合 或者 不 给予 1 0 0 . 0 mg沙 利度胺 , 且每晚睡觉 前服 用 , 3周 为 1个 疗 程 ; ( 3 ) VMP方 案 , 1 . O ~1 . 3 mg / ( r t l ・d ) 硼替佐 米 +9 . 0 mg / ( m ・d ) 美 法 仑, 1 ~7 d 。6 0 . 0 mg / ( m ・ d ) 泼 尼松 , 1 ~7 d 。4周 为 1个 疗 程 。 对于年龄在 6 5岁 以 上 的 患 者 给 予 P D±T 方 案 或 者 VMP方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骨髓内有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骨骼破坏,尿内出现本周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

临床常见感染、高粘滞综合征、出血倾向、淀粉样变和雷诺现象。

【观察要点】
1、观察骨骼疼痛症状,评估活动能力。

2、观察病人高粘滞综合征,主要表现如头晕、眩晕、眼花、耳鸣、突发意识障碍等。

3、应用化疗时注意观察尿色、尿量等改变及药物的副作用。

4、观察是否有并发各种感染症状。

【护理措施】
1、卧硬板床休息,适当活动,勿用力过猛,避免发生病理性骨折。

2、饮食规律,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饮水预防高尿酸、高钙血症。

3、保持个人卫生,卧床病人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4、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房间定时消毒,减少探视人员,以免发生感染。

【健康教育】
1、定期到门诊复查血象、骨髓象,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2、合理休息,避免情绪波动及过度劳累。

3、避免使用有抑制骨髓造血的药物,避免与放射性物质、化学药物接触。

4、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如有发热应及时就诊。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的临床整体护理及干预效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的临床整体护理及干预效果

18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的并发贫血及免疫球蛋白功能异常,机体免疫力下降。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严重将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不利于控制病情,故而需要加强疼痛护理。

本文旨在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

选取54例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现将研究内容做以下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54例患者开展临床研究,将其较价值。

本次研究已通过科学技术委员会考核,核发有正式文件。

1.2 方法一般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发放常用止痛药,进行局部身体按摩,提供日常护理服务。

优化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①三阶梯法选择疼痛药,根据患者疼痛分级发放镇痛效用不同的镇痛药,轻度疼痛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中度疼痛患者可选择弱阿片类镇痛药,如可待因、曲马朵184注:护理后与一般组相比,P<0.05。

注:与一般组相比,P<0.05。

和地佐辛;重度疼痛患者需要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美施康定和奥施康定。

有焦虑和睡眠问题患者加用艾司唑仑以加强止痛镇静效果。

每天使用疼痛评分表评价患者疼痛程度,调整用药种类和用药量。

②身体按摩,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按摩,在身体疼痛处采取环形按摩法,促使患者血液循环加快,缓解疼痛。

护理人员为患者按摩时,需要注意掌控按摩力度,按摩力度需要由轻至重逐渐增强,需要在患者可承受范围内,护理人员需要每日为患者按摩身体2次,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按摩过程中需要不时询问患者感受,避免用力过猛引发患者疼痛。

③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说明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方式。

日常饮食要清淡且易消化,适量运动避免骨质疏松,规避褥疮。

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准备健康教育宣传片,便于患者学习和理解,遇患者不懂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解释。

④心理护理,考虑到疼痛会加剧患者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加以心理疏导,耐心与患者交谈,与患者共情,充分理解尊重患者,引导患者释放负面情绪并建立积极的情绪。

综合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探讨

综合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探讨

综合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探讨发表时间:2020-12-23T07:51:41.487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4期作者:王龙清[导读] 探讨综合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期间的护理效果。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第一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000)【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期间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10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

以疼痛、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为指标评价两组患者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疼痛分值为(6.11±0.21)分,对照组疼痛分值为(7.81±0.56)分。

观察组III~IV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5/50),对照组III~IV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36/50),观察组疼痛分值、III~IV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分值(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依次为(86.12±9.21)分、(82.01±9.11)分、(84.56±9.62)分、(85.52±9.12)分,对照组依次为(65.14±7.11)分、(72.24±8.10)分、(72.45±8.61)分、(73.42±8.92)分,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开展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疼痛以及生活质量,且对降低不良反应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综合护理;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4-0149-02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肿瘤的一类,主要为骨髓浆细胞癌病引起。

临床护理在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在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在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在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8例难治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49例为对照组,采用循证护理的49例为观察组,对两组的自我效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癌因性疲乏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表(CDSES)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病理性骨折、贫血、感染、导管堵塞、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癌因性疲乏量表(PFS-R)中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在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自我效能,降低其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

【关键词】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自我效能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属于人工修饰抗原的一种,能够对患者的T细胞产生刺激作用,并将癌细胞靶向清除,与相关细胞免疫治疗方法相似。

CAR-T的治疗原理就在于,通过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将其癌细胞彻底清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治疗难度较大且复发率较高的恶性浆细胞疾病,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等药物的推广应用,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随着患者疾病的发展恶化,其T细胞和B细胞功能受损情况也逐步加重,这也是患者出现疾病复发情况的主要原因。

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基因修饰或是体外活化作用影响下的T细胞,在人体内能够产生特异性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这也是多发性骨髓瘤疾病治愈的关键,特别是随着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的逐步发展完善,非MHC限制性方式特异杀伤表达特定抗原的肿瘤细胞也成为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治疗的新途径。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护理体会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护理体会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临床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护理过程中,患者病情评估与监测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并严格管理用药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存率。

饮食调理和营养支持则可以帮助患者保持体力和康复能力。

心理护理也不容忽视,心理支持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压力。

综合团队合作是实现最佳护理效果的关键,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不断学习更新护理知识并提高护理水平,可以更好地应对患者的需求。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护理需要全面的关怀和持续的努力。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病情评估、化疗药物、并发症、饮食调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团队合作、生存质量、护理知识、护理水平。

1. 引言1.1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护理体会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一种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高蛋白血症和肾功能损害。

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病理生理特点,以便有效地进行护理措施。

在面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时,准确的病情评估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每位患者的病情都有所不同,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帮助护士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病情的恶化。

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是关键。

化疗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进行饮食调理及营养支持、提供心理护理等都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

综合的团队合作、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不断学习更新护理知识,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2. 正文2.1 患者病情评估与监测的重要性患者病情评估与监测的重要性是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患者接受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征等方面的观察,并及时记录和汇报。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有无骨痛、骨痛的程度、部位及性质。

2.评估患者有无局部淋巴结肿大,有无出血倾向。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心理状态和经济承受能力。

二、护理措施
1.按血液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以降低肌肉张力,避免用力过度,以防病理性骨折。

3.睡硬垫床,协助患者定时变换体位,适度床上活动,避免长久卧床而加重骨骼脱钙预防压疮发生。

4. 宜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饮食,鼓励少食多餐,每天饮水 2000~3000ml,多食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5.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及时评估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6.严密观察骨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指导患者采用放松、音乐疗法等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如某部位骨痛加重,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应及时处理。

7.观察有无贫血及出血的表现。

8.对于化疗患者,按化疗护理常规护理。

9.定期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的变化。

10.给予患者心理安抚和支持,鼓励患者战胜疾病和积极配合治
疗。

三、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和快速转体等动作,避免受伤造成病理性骨折。

2.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的副反应,指导患者自我预防出血的方法。

3.卧床休息,使用硬板床或硬床垫。

四、出院回访
1.病情缓解后仍需定期复查与治疗。

2.若活动后出现剧烈疼痛,可能为病理性骨折,应立即就诊。

3.正确遵医嘱服药。

4.定期复查血常规及骨髓象,发生发热、出血等情况及时就诊。

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一般资料本组23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诊断及分型
1州;吲飘列溪j
依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3例均为经过2个至5个疗程不 同的化疗方案化疗后复发或无效的病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 年龄最大79岁,最小42岁,平均63岁。IgG型11例,IgA型7 例,轻链型5例。Ⅱ期7例,Ⅲ期16例。
1.2治疗方法本组用马法兰4mg/m2第l天~第7天,
实现护理人力资源合理使用所采取的方法
2.1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利用护理人员
2.1.1
弹性排班制实施工作时间弹性管理,护士长每天
根据手术患者多少和手术大小分别安排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上
班。护士下班时间根据连台手术多少和手术时间的长短决定,巡
回护士工作满8h但手术尚未结束者由护士长安排护士接班,洗手 护士原则上不换班,超过8h累计计算工作时间,手术结束早但未
当代医学2008年5月总第140期Contemporary Medicjne,May
2008,IssL抡No.140
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这些都是患儿早日康复的必备条件。对家
属进行安慰和疏导工作,取得家属的信任和配合,才能保证患儿 的各项护理工作顺利进行。HIE虽然病情复杂多变,但只要我们 加强责任心,认真细致地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就能大大地提高患 儿的生存机会,降低病死率。团
周转率。护士长在传统的排班制度下,难以公平、合理地安排手 术人员Ⅲ,工作效率难以充分挖掘,科学管理,弹性排班可将等
待下班的时间变为欠班用于加班,变被动为主动,使工作量趋于
合理,实行弹性排班后更多的护士经常主动要求加班,完成或超
额完成工作量,推行科学管理,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积极性, 达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目的。 2.1.2配对排班制即在排班过程中,由一名高资历的护士 与一名低资历护士配对值班,或是参加工作几年有一定工作经验, 技术能力上不尽完善,但能互补的同资历护士配对值班。我院手

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

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

长由透析室的护士长担任。

组长带领组员学习钝针穿刺技术,以提高其穿刺水平,确保其在为患者穿刺时能够一次性穿刺成功。

2)在穿刺前,对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及“扣眼”进行仔细的观察,待确认无异常后再进行穿刺。

对患者的穿刺区域进行严格消毒,避免因皮肤消毒不彻底而导致其穿刺点发生感染。

由于患者的“扣眼”处会形成血痂,因此在每次穿刺前应用生理盐水棉球对“扣眼”进行5 min 左右的湿敷,待血痂软化后将其轻轻擦除。

3)在穿刺时,护士手持钝针向“扣眼”内缓慢进针,若遇到阻力,可适当调整进针的方向,使钝针沿着皮下固定隧道滑入血管。

若感觉进针较为困难,不能使用蛮力推送钝针,可边捻转钝针边向前推进。

若用钝针进行穿刺较为困难,皮下隧道感觉不明显,可再使用普通锐针穿刺几次(穿刺时注意要沿着原隧道进针),待感觉隧道形成后再用钝针进行穿刺。

4)在每次透析结束后,在患者的针眼处覆盖无菌纱布,并用弹力绷带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包扎,以防其穿刺点出血。

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用让穿刺部位沾水,以防其穿刺点发生感染。

嘱患者每天活动其造瘘侧的手指,以促进其造瘘侧上肢的血液循环,增加其内瘘的血流量。

1.3 观察指标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点感染的发生率、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比率、穿刺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VAS 的分值为0~1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穿刺时其疼痛越强烈。

采用自制的问卷(总分为100分)评估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患者该问卷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22.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s ±表示,用t 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护理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和渗血的发生率及穿刺时的VAS 评分均更低,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比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
一、临床表现:
1、体征: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主要表现为骨蒸发症状,出血,热痛,
骨质疏松,体征可出现贫血、淋巴结增大,体重减轻,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等;
2、检查:患者可以接受X线胸片检查、血液分析、骨髓活检、CT或MRI等检查确诊。

二、护理措施:
1、医疗护理:护理时要注意给予患者环境及心理舒适,调整心理,
鼓励患者参加身体锻炼,并遵从医嘱进行治疗;
2、营养护理:要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正确指导,坚持科学合理的膳食,合理调节摄取营养;
3、药物护理:护士要认真根据医嘱使用药物,正确使用所有药物,
准确按时服药,观察药物的反应效果;
4、血液护理:如出现出血,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内服抗凝药物(如凝血酶原等),有必要时应行适当的半季节灌注;
5、骨髓移植:应及时开展骨髓移植,尽可能恢复骨髓功能,减少患
者出血的风险;
三、护理注意事项:。

硼替佐米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硼替佐米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DV M2 C D、 、 VAMP、 S E HAP、 F 、 应 停 等 ) MO P 反 。
理盐 水 冲洗 , 确保 药 物 剂 量 。一 个 周 期 包括 每 周 以 给 药两 次 , 两 周 ( 、 、 、 1d , 后 1 共 1 4 8 1 ) 然 0d休 息 期 ( 2 1d 。在 两 次 给 药 之 间需 要 有 7 1 ~2 ) 2 h的 间 隔 期 。硼替佐 米 药 液 外 渗 并 不 导 致 组 织 损 伤 , 9例 患 者中, l例有 局部 皮肤 刺激 。 3 2 常见 副作 用 的护理 要点 为 了保证 用药 安全 , . 严 格按 照给 药程 序 , 强 巡 视 。专 业 护 士应 按 I级 加 护 理要 求 , 5mi 视 病 房 1次 , 密 观 察 病 情 变 1 n巡 严 化, 一旦 发生 任何 不 良反应 的 , 应及 时 给予对症 处 都
输 液 管人 口注射 直 接 进入 末梢 输 液 管 , 需 要 中心 不 静 脉插 管 。给药 为静 脉推 注 3 推 注 , 之用 生 ~5s 继
血清 免疫球 蛋 白 、 白电泳 、 蛋 影像 学 等方法 诊断 均符 合多发 性骨髓 瘤 的诊 断标 准 ; 并且 经过 多次 化 、 放疗 等方法 治疗无 效 、 复发或 效 果 不佳 者 ( 括 VAD或 包
3 1 药 物 的配制 和 用药 方 法 硼 替 佐 米具 有 细 胞 . 毒性, 因此 在 配 制 过 程 中 。 注 意 保 护 操 作 者 及 环 应 境 。采 用无 菌技 术 , 帽子 、 戴 口罩 、 套 , 要时 穿防 手 必 护服 避免 皮 肤 接 触 , 条 件 者应 在 层 流 罩 中进 行 。 有
理。
其 中 , 6例 , 3例 ; 均 年 龄 5 . ( 2 7 ) ; 男 女 平 94 4~ 7 岁 分期 : 1例 , ⅡB ⅢB 8例 , 伴有 髓外 浆细胞 瘤 者 3例 ; 骨髓 中浆 细胞 占 4 . ( 6 8 9 3 1 . %~8 . ) 所 有患 2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07-23T09:40:46.1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6期作者:阳婷
[导读] 在血液系统的所有恶性肿瘤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发病率高居第二位[1]。

(弋矶山医院血液内科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对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均采取地塞米松以及硼替佐米联用治疗。

对照组仅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

结果:观察组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地塞米松联用硼替佐米,并且配合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地塞米松;硼替佐米;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174-02
在血液系统的所有恶性肿瘤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发病率高居第二位[1]。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常伴有高钙血症、多发性溶骨性损害、肾脏损害以及贫血等。

因为患者正常的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到明显的抑制极易发生各种细菌性感染。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难度普遍较高,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多种毒副反应,因而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地塞米松联用硼替佐米对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9~83岁,平均(64.97±12.4 5)岁;其中,IgG型30例,轻链型7例,IgA型13例;ISS 分期:Ⅱ期 17 例,Ⅲ期 33例。

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50~83岁,平均(65.13±11.4 9)岁;其中,IgG型31例,轻链型6例,IgA型13例;ISS 分期:Ⅱ期18例,Ⅲ期32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地塞米松以及硼替佐米联用治疗,给药方法如下:每个给药周期为35天,共给药3个周期,口服地塞米松,剂量为每天20~40mg,在每个给药周期的前4天给药,静脉注射硼替佐米,剂量为1.3 mg/m2,在每个给药周期的第1天、4天、8天和11天给药。

对照组仅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其方法:指导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适当地进行运动,但是忌过度的劳累;大多数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会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骨质破坏情况,在进行药物治疗后,会发生乏力、恶心和便秘不良反应,应提前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防止患者及其家属出现恐慌情绪;护理人员应做好翻身护理,防止在卧床治疗发生骨折或者褥疮;若患者出现便秘或者麻痹性肠梗阻,可告知其多摄入一些新鲜的蔬菜及水果,并可以空腹饮用蜂蜜水,指导患者多喝水,避免发生感染或者出血。

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每种治疗药物的用量、用法以及使用时间,在注射给药时,每次必须更换注射的部位,以防止药物吸收不良。

骨痛护理:耐心指导患者采取听舒缓的音乐、深呼吸、看书、与人聊天以及看电视等手段转移其疼痛的注意力,缓解骨痛感,定时按摩患者的病变部位,加快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

心理护理:医务人员要经常与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其家属沟通,防止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

1.3 观察指标
按照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无效、进步和部分缓解。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察组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的起病一般比较徐缓,在早期常无显著的临床症状,极易被误诊,患者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人群。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出血、感染、高钙血症、神经症状和淀粉样变等[2]。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为机体异常的浆细胞对骨髓和骨髓外的组织造成了浸润,从而产生了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与其轻链,并进一步引发多发性溶骨性损伤。

多发性骨髓瘤一直是临床上公认的不可治愈的和难治的一种疾病,目前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化疗[3]。

地塞米松有免疫抑制和抗炎的效果,能防止以及减轻炎症反应,抑制或防止细胞介导的过敏反应和免疫反应[4]。

硼替佐米可以有效抑制细胞内的26S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样的活性,具有可逆性,能使骨髓瘤的增长得到明显的延迟。

护理措施在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骨痛护理和心理护理不断完善,结果发现,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地塞米松联用硼替佐米,并且配合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姗姗,孙琪,杨威.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3):505-508.
[2] 李翰卿,翟勇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和残留病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1):241-245.
[3] 宋萍,安志明,周小钢,等.血清游离轻链的检测及其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5):1357-1361.
[4] 顾宏涛,舒汨汨,高广勋,等.标准和减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比较[J].中华血液学杂
志,2013,34(7):622-6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