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

合集下载

三角形内角和的说课稿7篇

三角形内角和的说课稿7篇

三角形内角和的说课稿7篇三角形内角和的说课稿7篇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过程,旨在回顾和评估所教课程的效果、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学习的成果,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三角形内角和的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三角形内角和的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主动探究新识的方法,学会运用转化迁移数学思想。

2、学生通过量、剪、拼、摆、分割等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方法的比较,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量角器、正方形、剪刀、各类三角形(包括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吗?我们先来解读一下课题,三角形,你手中有么?举起来我看看,你拿的什么三角形?你呢?师: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师:什么是内角?你能把你手中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用角1、角2、角3标出来吗?师:还有一个关键字“和”,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师:你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呢?都知道啊?是多少度啊?看来都知道了,就不用再学了吧?你还想学什么?师:看来我们不仅要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还要亲自证明一下为什么是180度。

这才真了不起呢。

能证明吗?你想怎么证明阿?生:量一量的方法。

师:光量就知道了?还要算一算。

师:这种方法可行吗?下面咱就来试试,请同学们4人一组,分工合作,先测量内角,再计算求和。

小组长把计算的过程记录下来。

开始吧。

验证:量角、求和小组汇报生一:我们组量的是锐角三角形,三个角分别是50度、60度、70度,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二:我们组量的是直角三角形,三个角分别是90度、35度、55度,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今天上午听了《三角形内角和》一课,片断随感,权当学着评课吧!首先感觉最深的还是教学的基本功,无论是课堂的语言,还是表情、态势语以及一些即性课堂生成的问题,都处理得很好,很到位,给人一种亲切随和、轻松自如的感觉。

(有点儿羡慕这样的感觉!也希望自己能够努力之后做到!)其次,对整个课的设计,觉得很不错!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三角形的一个特征,这部分的内容如果简单说,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接受式地学习,也能掌握。

但现代教育看重的不仅仅是教育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布鲁纳说:“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

”杜威也曾指出“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

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过程中相应的情感态度、方法与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该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生成,这样一个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则。

1、由特殊到一般,见证事物研究的一般进程整课之中,由两次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进程。

(1)从特殊直角三角表到普通直角三角形。

课的开始在教学完内角的概念之后,由一把常用的三角尺引入内角和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当时就有学生由此联想到另一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度。

进而顾老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其他的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度呢?我们可以怎样去难证。

在此情形之下,学生自然地想到通过使用量角器去测量直角三角形每一个角的度数进行验证。

每位学生课前都准备好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在四人小组内,选择一个直角三角形进行测量,四人小组,选择一个,体现了分工合作的理念。

(测量、记录、做加法、代表小组发言,必然要进行小组人力资源的调度与分配,相互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当每个学生举起自己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时,我看到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已标出了,个人认为可以不标出。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精选5篇)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精选5篇)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1一、说教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二、说学情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全过程并归纳概括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与验证,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三、说教法、学法整个教学将体现以人为本,先放后扶的教学策略。

放,不是漫无目的的放,而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规律的材料和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扶,则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探究方法和出现的错误,给予恰当指导,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规律。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四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评课稿三角形内角和

评课稿三角形内角和

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当王老师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这一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索以后,学生的思维就紧跟着“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展开。

王老师深入到各组了解情况后,对学生研究的情况加以了解和引导。

使学生不仅得到了数学教材中呈现的“量”和“剪”的方法,更得到了“拼”和“折”的方法,尤其是“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因为上学期认识过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进而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从这堂课中我们能看出每个知识点都是前后衔接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创造性的研究必须有老师对教材的深挖掘。

授课教师的新课引入注重实效性,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经验起点。

1.复习引入到今天为止,你知道哪些三角形?”这个问题既复习旧知,又为研究新知指出了研究对象转化、归纳、推理。

这些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是注重知识网络的构建。

学完《三角形内角和》之后,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空间。

第五是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

可谓是大问题、大空间。

“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0,,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想办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然后是学生近20分钟的自主探究时间,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1.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影响教学的时效性(环节紧、时间短)。

2.缺少“生——生”互动。

表现为师生一问一答多,没有学生的主动提问、主动质疑、主动插话、主动评价。

课堂上老师说:“我明白了……”(课堂教学到底是谁明白?);“你的意思是不是……”(无端猜测,这样的语言少说)。

3.教师要“让”。

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

对于评价,她只是提到评价既有社当王老师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这一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索以后,学生的思维就紧跟着“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展开。

《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一等奖说课稿1、《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一等奖说课稿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这样描述: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分析教材内容,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分类及度量的知识。

在本课之前,学生又研究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边间的关系及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

积累了一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探索新知。

教材中安排了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大小的三角形进行度量,再运用拼、折、剪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图形内角和的基础,同时为初中进一步论证做好准备。

课前我对学情进行了分析:1、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掌握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度数,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比较容易出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是很可能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以及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这样的学习目标:1、通过量、拼、折、剪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并会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2、通过研究直角三角形进而研究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初步认识、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

二、评价设计针对这一目标的完成,我设计了一下评价方式:1、交流式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2、表现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表现、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3、操作反应评价:通过学生在研究三角形内角和过程中的测量、简拼、折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题目1、通过3个练习题(1、做一做。

2、说一说3、拼一拼、想一想)检测学习目标1的掌握情况。

2、通过小组、同桌合作、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所蕴含的学习方法,检测学习目标2的掌握情况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课件、3个直角三角形,2个锐角三角形、2个钝角三角形、一张表格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四、教学过程这节课的教学我通过一下四个环节完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

不能忽视“教学实效性”的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忽视“教学实效性”的问题,我们只有辩证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现象的出现,加强指导,巧妙组织,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本节课在整个教学设计上,教师在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具备民主和谐的有效学习氛围老师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即关注了学生的个人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感悟,强调情感体验的过程。

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调动了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互相激励,取长补短,能团结协作,最终形成了相应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刻苦钻研,事实求是的态度。

二、具备富有弹性的有效学习材料有效的数学学习材料不能面向单一范围下小部分学生,而要富有弹性的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本节课中,老师能创造性地“用教材”,选材巧,回味深。

在实际应用时,老师并不是原本照搬课后习题,而是以一道课后习题为本,从生活中所见的实物中抽象出一些数学问题,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运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老师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外,还关注到课堂上资源的生成。

当有的同学通过测量计算出三个内角和不等于180度时,老师并没有回避或直接指出学生答案偏差的原因,而是乘“虚”而入,组织学生用拼的方法验证。

合乎情理,合乎教学流程。

三、动手操作是有效的教学过程是一堂课关键中的关键,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

教师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本节课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一是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规律前进行实践操作,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新知识;二是在初步得出规律之后,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新知识。

教案及反思-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案及反思-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案及反思-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那么大家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生:不知道。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

2.探索三角形内角和(1)分组讨论师: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角形纸片,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然后将测量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数据,发现了什么规律?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3.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师: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下面我们来证明这个定理。

(1)作辅助线①画出三角形ABC;②在BC边上任取一点D,连接AD;③作∠BAC的角平分线,交AD于点E。

(2)观察角的关系师:请大家观察图形,可以发现∠BAC、∠BDE和∠CDE有什么关系?生:∠BAC=∠BDE+∠CDE。

(3)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师:由于∠BDE和∠CDE是∠BAC的角平分线,所以∠BDE=∠CDE。

又因为∠BAC+∠BDE+∠CDE=180°,所以∠BAC+2∠BDE=180°。

将∠BDE=∠CDE代入,得到∠BAC+∠BDE+∠CDE=180°,即三角形ABC的内角和是180°。

4.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0°和60°,求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90°和4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且学会了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的评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的评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的评课稿一、激趣导入,让学生乐于操作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创设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实际操作的环境,学生可以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厚的经验背景,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进行交流和探讨的环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现代教学的思想。

我在《三角形内角和》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个体的经验出发,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动机和兴趣,组织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经验的活动。

采用“激趣与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基本知识,来替代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复习”这一环节。

通过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说出三种三角形的特征,为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奠定一定基础。

利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些三角形,特别是直角三角板,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既激活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已有了解,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数学规律,又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当老师提出“是不是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这个问题时,学生已是兴致盎然,非常乐于操作数学,探索、发现“三角形内角和”这一数学规律了。

二、探索发现,让学生善于实验数学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走捷径的教学,因为它从源头上剥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数学的结论来源于学生的探索,对现象的观察,对数据的度量、统计与分析,对各种情况的归纳总结。

我们要设计学生熟悉的教学情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积极地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这节课,在“探索与发现”中设计了两个层面的研究:1、学生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算出三个内角的和,发现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优秀范文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优秀范文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云周小学,共同行走在“生本”课堂的道路上。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也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来评课。

应老师的这节《三角形内角和》,无论是他的设计,还是他对课的演绎,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去探讨一、学生的起点在哪里?既然是生本课堂,那我们在备课之前,就要做到备学生,找起点。

新课导入时,应老师花了一些时间复习三角形的分类和平角的知识,充分唤醒学生对三角形的认知,分类是为了抓住三角形的本质,缩小验证时选材的范围,而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的练习,则为学生之后的验证搭好一个脚手架,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

但从课堂上来看,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而且当出示平角那道题时,学生立刻说出180°是三角形内角和,而没有想到平角,这需要我们来反思这个环节的必要性。

为什么学生会联想到内角和呢?我想可能是应老师在此之前询问了:“三角形有几个角?如果告诉你两个角,会求第三个角吗?”同样是为了复习,却产生了负迁移,反而没有达成预定的效果。

再此之后又介绍“内角”等概念,这样难免有回课嫌疑。

课堂选材要有取舍,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删除。

二、既然量正确了,为什么还要拼?有位老师说过:“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就是不一样,语文老师会发散,将一句简单的话复杂化;而数学老师会收敛,将复杂的例题、方法融汇成一句话。

”所以数学课上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在探究过程中,应老师放手让学生想方法验证猜想,学生首先会想到量出内角并相加,从反馈来看,学生量得的结果都是180°,既然得到想要的结果了,再拼不是多此一举了吗?课堂上应老师也对学生的精确结果赶到意外,究竟量角的误差在哪里?学生的心里总是不敢犯错的,这就会让很多数据失真。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各位专家来到我们学校,指导我们数学组的课堂教学。

今天上午我们听了三节课,我代表四五六年级组说说杨沫老师的这节课。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形成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杨老师充分采用“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的应用教材”这一数学策略。

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找准教材的知识脉络,预设出解决教材难点的策略。

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猜想-验证-推理-小结-应用的全过程。

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的主线采用了“猜一猜——算一算——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等在做中学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动手操作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善用激趣设疑导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

刚开始上课,杨老师拿出直角三角形。

根据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并分别计算它们的和,使学生初步感知它们的内角和是180°,杨老师就让学生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2、善用验证。

在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规律之后,又给学生提供的动手实践的机会,不仅提高了操作的效果,更重要的使“听数学”变为“做数学”。

此处,杨老师没有操之过急,而是,在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她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

在活动中,先让学生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验证,学生都采用量一量的方法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时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别的方法来验证,再电脑演示。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1. 引言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它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

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对于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特征非常重要。

本次评课将对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2.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指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

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ABC,其内角和可以表示为:∠A+∠B+∠C=180∘。

3. 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具有以下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根据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是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对于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如果两个底角相等,则其内角和可以表示为:∠A+∠B+∠C=180∘。

性质3: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边三角形是指三边长度都相等的三角形。

对于一个等边三角形ABC,其内角都相等,且每个内角的度数为60度。

因此,其内角和可以表示为:∠A+∠B+∠C= 60∘+60∘+60∘=180∘。

性质4: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直角三角形是指其中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对于一个直角三角形ABC,其内角和可以表示为:∠A+∠B+∠C=90∘+90∘+90∘=180∘。

4. 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证明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方法1:角平分线法通过在三角形的内角上作角平分线,将内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到两个新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

因此,整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也等于180度。

方法2:外角和法通过延长三角形的一条边,构造一个外角。

根据外角和的性质,外角和等于360度。

因此,通过减去外角的度数,可以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5. 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在几何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应用1:判断三角形的类型通过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例如,如果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则可以判断该三角形是一个普通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90度,则可以判断该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通用9篇]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通用9篇]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通用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1在整个教学设计上谢老师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谈话激趣设疑导入——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善用激趣设疑导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

刚开始上课,谢老师用选王大会设悬念,三种类型的角在激烈的争执,到的谁的内角和大呢?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而且也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

2、巧用猜想:学生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可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去探索,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这时谢老师就提到到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呢,我们总不能口说无凭吧?使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

3、善用验证{自主探索}: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谢老师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即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在活动中,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具体过程为:量一量——拼一拼——看一看。

4、善于引导巩固内化: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

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

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一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案例及点评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案例及点评

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案例及点评一、案例背景:官底镇中心小学刘玭2010年9月,本着构建最本色最简洁最实用的模式以整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初衷,针对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的特点,我校在已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提出了小学数学“学、交、练、评”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力追求数学教学的高效性,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实施、改进,这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已逐步体现。

1、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三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分类、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探索其它平面图形的特点做好了准备。

因此,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创设了两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发生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以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再利用拼一拼、折一折活动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一性质,并利用此性质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角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角的测量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探索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

3、教学目标:⑴、让学生通过画、量、剪、拼等一系列直观操作活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

⑵、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⑶、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且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⑴、“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探索和验证。

三角形内角和 评课

三角形内角和  评课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樊琳一、课堂教学总体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始终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

让学生经历“设疑猜想——探究验证——拓展补充——巩固应用”等教学环节,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同时,借助交互式白板努力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化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理解。

整堂课,我将大部分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量一量、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等方法,去思考、验证、推理得出“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这一结论,使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内化,较好地达成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二、本课的特点:(一)运用生活情境、设疑导入。

课堂开始部分,我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图让学生发现共有的平面图形——三角形。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让学生标出三角形内角,加深对内角的印象,为理解内角和做铺垫,同时为后面拼、折打下基础。

再白板出示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引发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引发猜想,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

(二)利用交互式白板的功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实效。

当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形成猜想后,我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1. 通过交互式白板的链接功能,做好充分预设,学生汇报情况时,我随机选择演示。

如:探究方法中“量”、“拼”、“折”、“推导”四种方法,在交互式白板中,都提前做好预设演示内容,并做好链接,可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点开链接,帮助学生完成演示。

2. 通过交互式白板中图形的随机移动、旋转等功能,给学生最大空间汇报演示操作过程。

如:“拼”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方法展示。

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三角形,随机让学生能在白板上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摆成一个平角的过程,直观地完成了方法的验证。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评课稿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评课稿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评课稿《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赵玉芳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谢教师充分表现“以学生进展为本”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谈话激趣设疑导入—— 猜想——验证{自主探讨}——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尽力构建探讨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体此刻以下几点:一、 善用激趣设疑导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舞。

刚开始上课,谢教师用选王大会设悬念,三种类型的角在猛烈的争吵,到的谁的内角和大呢?如此,在很短的时刻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讨数学的愿望和爱好,而且也很自然地揭露了课题。

二、 巧用猜想:学生有了探讨的愿望和爱好,可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去探讨,那样只会事倍功半,乃至没有结果,这时谢教师就提到到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呢,咱们总不能口说无凭吧?使后边的探讨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

3、 善用验证{自主探讨}: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谢教师就把课堂大量的时刻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讨活动{即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是180度?},在活动中,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舞学生踊跃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

不但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看、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进程中解决问题,进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具体进程为:量一量——拼一拼——看一看。

4、 擅长引导巩固内化:俗语说的好:“熟能生巧”。

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把握知识,形成技术技术,必然要通过练习。

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必然的试探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

对此,谢教师超级注意将数学的试探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当中,专门好的发挥练习的作用,如第一关牛刀小试:给出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学生求第三个角,从中培育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关过关斩将:让学生判定有两个小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使学生在图形转变的进程中把握知识,培育思维的灵活性,从中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评课稿,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

评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李老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李老师善于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动手操作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

一、亮点1。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教学中,孔石蕾老师首先通过猜想,让学生通过量一量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有的学生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正好是180°,有的大于180°,而有的则小于180°,由此让学生去想办法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

在验证的过程中,学生采用了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成直角的方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平角的方法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接着教师又通过动画演示操作和几何画板的量角的优势,让学生清晰地看出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180度,最后又应用这一知识进行了综合的练习。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集锦(17篇)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集锦(17篇)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集锦(17篇)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集锦(精选17篇)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集锦篇1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来设计这堂课。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出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再利用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最后让学生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安排上,注意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逐步加深。

练习形式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

总之,在上课的过程中,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该如何预设好每一环节,如何说好每一句话,让自己的课堂效率更高。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集锦篇2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之后进行的,在此之后则是《图形的拼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教学现状的思考,我从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四年级数学课《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反思说课资料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课《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反思说课资料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课《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反思说课资料评课稿《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黎城县南关小学程慧英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表准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85页.例题5.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__176;,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__176;”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一)认识三角形内角1.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成哪几类?(学生回答问题.)2.请看屏幕(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出现三个角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二)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1.请同学们帮老师画一个三角形,能做到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请听要求,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

(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学生安要求画三角形.2.问:有谁画出来啦?(课件演示):是不是画成这个样子了?只能画两个直角。

问题出现在哪儿呢?这一定有什么奥秘?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1.请看屏幕。

(播放课件)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课件闪动其中的一块三角板)学生回答:90__176;、45__176;、45__176;。

(课件演示:由三角板抽象出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它们的和是多少?学生回答:是180__176;。

追问:你是怎样知道的?生:90__176;+45__176;+45__176;=180__17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
数学组吴志慧
5月19日上午在我校青年教师过关课比赛中,张毅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这一单元中“三角形内角和”一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上张老师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谈话激趣设疑导入——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将听课感受分享如下:
1、善用激趣设疑导入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

刚开始上课,张老师利用故事情境巧设悬念,两种类型的角在激烈的争执,到底谁的内角和大呢?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而且也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

2、巧用猜想,从特殊到一般。

学生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可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去探索,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

张老师先让学生从熟知的三角板入手,进行探究。

由于学生对三角板的认识,很轻易的就得出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但是这种认识太片面,并不能说明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怎样才能证明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呢?抑或到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呢?我们总不能口说无
凭吧?这样的疑问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寻找验证的方法,使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

3、自主探索,善用验证
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张老师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即“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在活动中,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具体过程为:量一量——拼一拼——看一看。

4、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

为了是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有用性,张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能帮助我们解决什
么问题?”在精心设计的一番练习后,学生自会找到答案。

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

对此,张老师非常注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的作用,如第1题给出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学生求第三个角,从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题,让学生求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的度数。

在学生用一
般方法求出后,启发学生有没有更好地求直角三角形中锐角度数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这些练习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

5、有一定的拓展创新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

而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是从简单到复杂,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面学习的知识往往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先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

本课最后,谢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学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后,你知道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这道题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就可以完成,既能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当然,作为青年教师过关课来说,一定也会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空间。

在张老师这节课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

如教学语言过于死板,机械,过于严肃以至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思维也过于拘谨;在教学中不能抓住学生生成性资源进行组织教学,教学中牵制和引导的过多,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对于学生呈现的问题没有巧妙挖掘,对于学生思维的形成没有给于足够的空
间。

练习的设计不够丰富,题型较单一,练习的层次性没有很好的体现。

课外拓展时间较短,作用体现不明显。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中谢老师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以落实和发展。

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