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文意理解&理解性默写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练习

一、文意理解

1.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两段作者选取了两个富于特征的画面,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二者虽形态各有别,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实质却相同,都是“以物”,“以己”而生,属自私心理。由此转入下一段的议论。

2..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的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的洞庭湖浩淼、壮阔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话概括“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第一种: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讽刺的悲伤。

第二种: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偕忘的喜悦。

目的: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4.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

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敬佩之情。

(2)与滕子京共勉,希望滕子京能有古仁人之心,心存高远。

(3)如“古仁人”之人越来越少,没有知己因而感到落寞,同时含蓄表达作者的阔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6. 第3段描写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7.第4段描写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与规箴之意的句子是:微斯人,吾谁与归?

8.“斯人”指什么人?指古仁人和有古仁人之心的人。

9.“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作者写这个句子的用意是:从内容上,交代了洞庭湖的地理位置,说明了他贯通南北、四通八达的特点。从结构上,引出下文景物之亦和感受之亦的描写,为结尾的议论做铺垫。

10.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句在文章中的作用?从内容上,写览物之情有亦,引发人的思考从结构上,承上启下,为下文的写景、抒情、议论作铺垫

11. “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作者写“迁客骚人”“万物之情,则无异和”的目的是什么?引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和抱负

13.“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14.通读全文而,你觉得“迁客骚人”与“古人人”有什么本质区别?

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也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试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的情怀和“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

16.第2段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7.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

1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

起过渡作用,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19.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抒情,引发下文的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21.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2.“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用拟人写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之感,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23.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阴晦萧索,第四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晴朗明丽,如果请你朗读,应分别读出悲凉低沉和喜悦昂扬的语气。

25.“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思想的人?你对这

一思想有何理解?

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显示了一种博大胸怀

26.①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②“海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对偶, 借代.

27.把“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改译成陈述句,并说说该句的作用。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应该有所不同。引起下文。

28.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见的自然形胜,触景生情,用一问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自然引起下文所写的景不同,情亦不同,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作者否定"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_的"情",提出了"_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_”的鲜明观点.

29.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议论作用:点明主旨,竹筏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30.出自本文的成语:百废具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浩浩汤汤。

二、理解性默写

1、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由写洞庭湖的浩瀚气势过渡到写迁客骚人不同情怀的句子:然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