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2 裂 殖
借细胞横分裂法繁殖,与细菌类似.如 Schizosaccharomyces octosporus(八孢裂殖酵 母)。进行裂殖的酵母菌种类较少.
3. 无性孢子 节孢子
厚垣孢子
(二)有性繁殖 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的
两个细胞接触
质配
核配 (2n)
减数分裂
四、酵母菌的菌落
与细菌菌落类似,但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表面湿
润、透明、光滑、易被挑起,多为乳白色,少数呈红色。
红酵母的菌落
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啤酒酵母的菌落
酵 母 菌
细 菌
第三节 霉菌
• 霉菌(mold)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名词, 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即凡是在基质 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丝 状真菌通称霉菌。
酵母菌的共性:
①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②多数出芽繁殖少数裂殖或产生子囊孢子; ③能发酵糖类产能; ④细胞壁常含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⑤喜在含糖量高、酸性的水生环境生长
二、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子细胞
1
芽痕
2
球状、卵圆状、椭圆状、 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母细胞 子细胞
出生痕 3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气生菌丝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
萌发
营养菌丝
3. 菌丝的特化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 长发育的需要,许多霉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 形态和组织,这种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的变态。
延伸 吸取养料 附着 休眠(或休眠及蔓延) 捕食线虫
《微生物学》课程学习指南
《微生物学》课程学习指南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及其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由于微生物(包括病毒)是最简单的生命体而又具有高等生物的基本生命过程,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基本模式生物,并在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命科学中的许多重大发现、重大理论和技术的突破和证实大多来自对微生物的研究,因此微生物学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今天的学生,如果不懂得、不熟悉微生物学,不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技能,想要学好其它生命科学专业课程是不可想象的。
微生物学课程也因此成为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生物学系及医、药、农、林、食品等有关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由54学时的理论教学和54学时的实验教学二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
其中理论教学将指定教材中15章的内容融汇为12讲,使学生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微生物学实验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将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实现有机结合,牢固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
使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并使他们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有全面的提高。
这里只介绍理论课教学的重点和学习要求理论课教学一共54学时,由12章组成,每章的学习重点或者学习要求用蓝色字体标注第一章绪论(4个学时)一、武汉大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二、本学期的教学安排三、微生物与我们(简要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四、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重点掌握巴斯德、柯赫对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的贡献,同时了解其他著名科学家的工作)(一)微生物的发现(二)微生物学的奠基1.巴斯德2.柯赫(三)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四)20世纪的微生物学(五)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重点)1.微生物是生物学基本理论研究中的理想实验对象2.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3.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五)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六)21世纪微生物学展望五、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简要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第二章纯培养和显微技术(3-4个学时)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整个课程学习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重点掌握在各种条件下分离并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的方法及原理、为什么说无菌技术和纯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一、无菌技术(重点,结合实验课相关内容学习)1. 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2. 接种操作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重点)1. 稀释倒平板法2. 涂布平板法3. 平板划线法4. 厌氧微生物的分离三、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了解)四、单细胞(孢子)分离(了解)五、选择培养分离(重点)1. 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2. 富集培养六、二元培养物(了解二元培养物的概念,它虽然由二种生物构成,但也是微生物纯培养的一种形式)第二节显微镜和显微技术(结合实验课内容掌握各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样品制备技术)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1. 普通光学显微镜2. 暗视野显微镜3. 相差显微镜4. 荧光显微镜5. 透射电子显微镜6. 扫描电子显微镜7. 扫描隧道显微镜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结合实验课内容及显微镜的原理,这部分内容在理论课上可以省略不讲)第3章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10-11个学时)本章由教材上的第二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一节,以及第十三章的部分内容组成第一节细菌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一)个体形态与排列(细了解菌的形态有哪些,如何通过实验区分细菌的正常和异常形态)(二)大小(三)细胞的结构()1、细胞壁(重点)2、细胞膜(重点)3、细胞质和内含物(应知道有哪些内含物及其最基本的生物学意义,比如说,贮藏物,能够举例就可以,不必将所有的全部背下来)1)概念2)贮藏物3)磁小体4)羧酶体5)气泡6)载色体7)核糖体8)质粒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胞(重点掌握芽胞的基本特性和耐热机制,为什么可以利用伴胞晶体作为生物杀虫剂。
主要生防微生物类群
第三章主要生防微生物类群(生防细菌、放线菌、真菌)一、生防细菌Maarten 等(1997)报道常见的对植物病害有生防作用的细菌多集中在以下几个属: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包括荧光假单胞菌,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欧文氏杆菌属(Erwinia),伯克氏杆菌属(Burkholderia),芽胞杆菌属(Bacillus)等。
(一)荧光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属于假单胞杆菌属,是植物根际有益微生物中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其营养需要相对简单、能够利用根分泌物中大部分营养迅速在植物根基定殖。
同时因其中一些菌株具有促生和生防作用,使其成为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之一。
近来年,国内外利用荧光假单胞菌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和应用都取得很大的进展(表1)。
表1 目前在美国上市的荧光性假单胞菌类PGPRTable 1-1 Pseudomonas products for disease control in USA marketPGPR 产品名防治对象应用作物制造/销售厂家荧光假单胞菌BlightBanA506 霜冻、解淀粉欧文氏菌杏、苹果、蓝莓、樱桃、桃、李、马铃薯、草莓、番茄Plant HealthTechnologies荧光假单胞菌Conquer Pseudomonastolassii蘑菇Mauri Food荧光假单胞菌菌株NCIB2089 Victus Pseudomonastolassii蘑菇Sylvan丁香假单胞菌ESC-10 Bio-save100Bio-save-1000Botrytis cinereaPenicilliumspp.,Mucorpyroformis,Geotrchum candidum果类(Bio-save100)柑桔(Bio-save100)SpawnLaboratoryEcoScienceCorp.丁香假单胞菌ESC-11 Bio-save110 同上梨果类EcoScienceCorp.1 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防机制荧光假单胞菌作为PGPR与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
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形态结构
鞭毛与菌毛
鞭毛是某些细菌的运动器官,由鞭毛 蛋白组成,具有旋转、摆动等运动方 式。
鞭毛和菌毛的形态、数量和排列方式 等特征可以用于鉴别不同种类的细菌 。
菌毛是细菌表面的附属物,具有黏附 和侵染宿主细胞的作用,与细菌致病 性有关。
细胞壁
细胞壁是微生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具有维持细胞形状、提供 保护和维持渗透压等作用。
细胞壁的结构在不同类群中有所不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而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壁较薄。
细胞壁上的特异成分可以用于鉴别不同类群的微生物,如革兰氏染色和糖反应等。
细胞膜
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外的脂双 层膜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控
和出芽生殖等。
原生动物
单细胞动物,具有运动、摄食、感觉 等能力。
原生动物细胞膜较厚,通常具有胞口 、胞咽、胞肛等结构。
形态多样,包括球形、梨形、杆形、 变形虫形等。
繁殖方式主要为二分裂法,少数种类 能够进行有性繁殖。
03
CATALOGUE
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
总结词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型微生物,由核酸和 蛋白质外壳组成,具有感染性和复制能 力。
VS
详细描述
病毒非常微小,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到。它们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利用细胞 的代谢系统进行复制。病毒的核酸可以是 DNA或RNA,而蛋白质外壳则由许多蛋 白质亚单位组成,具有保护核酸和参与感 染细胞的作用。病毒的形态多样,有球形 、杆形、丝形等。
亚病毒
总结词
亚病毒是一类比病毒更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 物,包括拟病毒、卫星病毒和朊病毒。
详细描述
拟病毒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亚病毒,由单 链RNA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依赖于 辅助病毒进行复制。卫星病毒是存在于动物 中的一种亚病毒,其基因组较小,不能独立 复制,需要辅助病毒的帮助。朊病毒是一种 蛋白质亚病毒,具有感染性,可引起羊瘙痒 病等动物疾病。
微课: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多细胞大型真菌:蘑菇
香菇
பைடு நூலகம்
金针菇
毒蝇伞
形态结构:蘑菇是一种大型真菌,菌体由许多菌 丝组成。有的可食用,有的有剧毒。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无性生殖)。 松茸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三)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杆形、球形等,有的外形复杂,如噬菌体。 个体大小:病毒是超显微结构的非细胞生物,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细菌
微生物
真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 多细胞真菌:霉菌、蘑菇,进行孢子生殖 形态:形态多样,个体及其微小(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
结构:无细胞结构,包含: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内核 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的分裂生殖(3000 × )
细菌总数=2n(n为分裂的次数) ③ 当环境条件恶劣的时候,有的细菌 会形成芽孢,来抵抗恶劣的环境, 芽孢是一个休眠体。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二)真菌
真菌种类多,分布广,人们目前认识的真菌有7万多种。真菌既有单细胞 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蘑菇等。
酵母菌
青霉菌
蘑菇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菌的细胞结构
1 2 3 4 5
1:细胞壁 3:细胞质 5:液泡
2:细胞核
4:细胞膜
酵母菌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酵母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相似,但酵母 菌细胞没有叶绿体。
酵母菌结构模式图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在温度适宜、氧气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 酵母菌母体上生出形态结构与母体相似 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
微生物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1.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个体小、结构简、胃口大、食谱广、繁殖快、易培养、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级界宽、变异易、抗性强、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
已知的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是有益的且是必需的。
自然界中N、C、S等多种元素循环靠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进行。
例如,空气中的大量氮气只有依靠微生物的转氮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蛋白质转化为无机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生长的需要,而植物又为人类和动物所利用。
因此,没有微生物,植物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而人类和动物也将无法生存。
许多寄生在人类和动物腔道中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宿主是无害的,而且有的还具有阻止外来细菌的侵袭和定居,以及提供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如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的作用。
而有一部分微生物能引起人类或动植物的病害,或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引起疾病。
第二章纯培养和显微技术1、为什么说Koch等建立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的基石?一般可用哪些方法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大多数细菌、酵母菌,以及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采用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
所谓平板,即培养平板(culture plate)的简称,它是指熔化的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盛有固体培养基的平皿。
这方法包括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
固体培养基是用琼脂或其他凝胶物质固化的培养基,每个孤立的话微生物体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
最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
这种由Koch建立的采用平板分离微生物纯培养的技术简便易行,100多年来一直是各种菌种分离的最常用手段。
常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1、稀释倒平板法(pour plate method) 2、涂布平板法(spread platemethod) 3、平板划线分离法(streak plate method) 4、稀释摇管法(dilutlon shake culture method此外还有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浙江大学浙大微生物笔记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讲义微生物学教学组(二00三年八月二十七日)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生物学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1.以现代观点审视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概念的提法、名词的解释和语言运用等都适合现代生物学迅速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优化的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体系。
2.在课堂教学中以“打开窗口”、“安装接口”的方法反映当代微生物学科的成就,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窗口”看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接口”看到目前学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的接轨,看到基础知识的延伸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最新信息,满足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3.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后复习、讨论及专题讲座相接合,并注意通过各种渠道保持与学生的联系,随时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三、教学学时分配和安排:本课程讲授按每周4学时安排,全学时共54学时。
教学内容及具体学时分配如下:一、绪论(4)二、纯培养和显微技术(3)三、微生物类群与形态(10)四、微生物的营养(3)五、微生物的代谢(4)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4)七、病毒(4)八、微生物遗传(8)九、微生物与基因工程(2)十、微生物的生态(4)十一、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与分类鉴定(4)十二、感染与免疫(4)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第1章:绪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是什么?做什么?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特殊关系;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微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
微⽣物学考研复习资料微⽣物学复习资料第1章绪论题型⼀、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选择题(15%,每⼩题0.5分)三、是⾮题(15%,每⼩题1分)四、填空题(20%,每空格0.5分)五、简答题(25%,6⼩题)六、问答题(15%,2⼩题)书中附录1记下列微⽣物名称的拉丁⽂(5分):放线菌属、固氮菌属、曲霉属、芽孢杆菌属、⼤肠杆菌、乳杆菌属、⽑霉属、青霉属、根瘤菌属、啤酒酵母、沙门⽒菌属、⾦黄⾊葡萄球菌、灰⾊链霉菌、假丝酵母属。
⼀、教材1、《微⽣物学》,沈萍,⾼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版);2006(第⼆版)2、参考书:(1)《微⽣物学教程》,周德庆,⾼等教育出版社,1993。
(2)―Brock's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 9TH‖,Michael T. Madigan John M. Martinko Jack Parker,PrenticeHall,1999。
(3)“Microbiology”,Lansing M. Prescott, Donald Klein, John Harley,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0。
3、参考杂志:―微⽣物学报‖、―微⽣物学通报‖、―微⽣物学杂志‖。
⼆、微⽣物与我们微⽣物既是⼈类的敌⼈,更是⼈类的朋友!1、微⽣物是⼈类的朋友!1)微⽣物是⾃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2)体内的正常菌群是⼈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帮助消化、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组成⽣理屏障。
3)微⽣物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的物质;如有机酸、酶、各种药物、疫苗、⾯包、奶酪、啤酒、酱油等等4)基因⼯程为代表的现代⽣物技术。
2、少数微⽣物也是⼈类的敌⼈!⿏疫;天花;艾滋病;疯⽜病(病原体?变异普⾥昂蛋⽩);⽺搔痒症(病原体?变异普⾥昂蛋⽩);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
3、微⽣物的重要性可以说,微⽣物与⼈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物是⼀把⼗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类带来巨⼤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残忍‖的破坏。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一、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没有核膜,无细胞核,仅含一个由裸露的DNA分子构成的原始核区的单细胞生物。
(一)细菌(bacteria)1.细菌的形态与排列方式(1)球菌(Coccus)是一类菌体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的细菌,按分裂后细胞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6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①单球菌。
又称微球菌或小球菌。
细胞在一个平面上分裂,且分裂后的细胞分散而单独个体存在。
如尿素小球菌(Micrococcus ureae).②双球菌。
细菌沿一个平面分裂,且分裂后菌体成对排列。
如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③链球菌。
细菌在一个平面上分裂,且分裂后多个菌体相互连接成链状排列。
如乳链球菌(Streprococcus lactis)。
④四联球菌。
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每四个菌体呈正方形排列在一起,如四联小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
⑤八叠球菌。
细菌在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分裂,分裂后每八个菌体在一起成立方体排列。
如乳酪八叠球菌(Sarcina casei)。
⑥葡萄球菌。
细菌在多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且分裂后的菌体无规则寺规程在一起呈葡萄串状。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2) 杆菌(Bacillus) 细胞呈杆状或圆柱状。
各种杆菌的长短、大小、粗细、弯曲程度差异较磊,有长杆菌、杆菌和短杆菌。
有的杆菌的两端或一端有平截状、圆弧状(或称钝圆状)、分枝状或膨大呈棒槌状称为棒状杆菌。
杆菌在培养条件下,有的呈单个存在,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 E. coli);有的呈链状排列,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的呈栅状排列或“V”排列,如棒状轩菌(Corynebacterium)。
(3)螺旋菌菌体呈弯曲状的杆菌。
根据其弯曲程度不同可分成弧菌与螺菌两各类型,①弧菌:菌体仅一个弯曲,形态呈形或逗号形如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②螺旋菌:菌体而多个弯曲,回转呈螺旋状如小螺菌(Spirillum minor)除上述三种基本形态外,近年来,人们还发现了细胞呈梨形、星形、方形和三角形的细菌。
(生物科技行业)武汉大学微生物教学提纲
第一节代谢概论
第二节微生物产能代谢
一、生物氧化
二、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1.发酵
2.呼吸作用
(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三.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1.氨的氧化
2.硫的氧化
3.铁的氧化
4.氢的氧化
四.能量转换
1.底物水平磷酸化
2.氧化磷酸化
3.光合磷酸化
1)环式光合磷酸化
2)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思考题
试结合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病毒的特点,并与细菌进行比较。
第八章微生物遗传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DNA作为遗传物质
二、RNA作为遗传物质
三、朊病毒的发现与思考
第二节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一、概念:
二、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三、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的特点:
1、原核生物(细菌、古生菌)的基因组
2、真核微生物(啤酒酵母)的基因组
第七章病毒
第一节概述
一、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二、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1、特点
2、定义
三、病毒的宿主范围
四、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1、病毒的培养
2.病毒纯化
第二节毒粒的性质
一、毒粒的形态结构
1.病毒的大小和形状
2.毒粒的壳体结构
3.病毒的包膜结构
4.毒粒的结构类型
二、毒粒的化学组成
1.病毒的核酸
2、病毒的蛋白质
四、拮抗
五、竞争
六、捕食
第三节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一、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思考题:
1、试从微生物的特点分析其分布比动植物更广泛的原因,为什么无菌操作技术是一切微生物学工作的基础?
(完整版)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完整版)微⽣物类群与形态结构第⼀章:微⽣物类群与形态结构⾮细胞型:病毒细胞型:原核微⽣物:细菌、放线菌等,(⽆明显核,也⽆核膜、核仁。
)真核微⽣物:酵母菌、霉菌,(有明显核,有核膜、核仁。
)第1节:细菌Bacteria是微⽣物⼀⼤类群,主要研究对象。
细菌是单细胞的,⼤⼩在1um左右,1000倍以上显微镜才能看到其形状。
⼀、细菌的形态和⼤⼩(⼀)基本形态1、球菌Coccus:球形或近球形,根据空间排列⽅式不同⼜分为单、双、链、四联、⼋叠、葡萄球菌。
不同的排列⽅式是由于细胞分裂⽅向及分裂后情况不同造成的。
2、杆菌Bacillus (Bacterium):杆状或圆柱形,径长⽐不同,短粗或细长。
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
3、螺旋菌(Spirillum):是细胞呈弯曲杆状细菌统称,⼀般分散存在。
根据其长度、螺旋数⽬和螺距等差别,分为弧菌Vibrio (菌体只有⼀个弯曲,形似C字)和螺旋菌(螺旋状,超过1圈)。
与螺旋体Spirochaeta 区别:螺旋体⽆鞭⽑。
细菌形态不是⼀成不变的,受环境条件影响(如温度、培养基浓度及组成、菌龄等)异常形态⼀般,幼龄,⽣长条件适宜,形状正常、整齐。
⽼龄,不正常,异常形态。
畸形:由于理化因素刺激,阻碍细胞发育引起。
衰颓形:由于培养时间长,细胞衰⽼,营养缺乏,或排泄物积累过多引起。
(⼆)细菌⼤⼩如何测量:显微测微尺球菌直径0.5-1um,杆菌直径0.5-1um ,长为直径1-⼏倍;螺旋菌直径03-1um,长1-50um;细菌⼤⼩也不是⼀成不变的。
细胞重量10-13-10-12g ,每g细菌含1-10万亿个细菌。
⼆、细菌细胞结构研究细菌细胞结构是分⼦⽣物学重要内容之⼀,有了电⼦显微镜才有可能。
其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变部分,每个细胞都有,如细胞壁、膜、核。
特殊结构是细胞可变部分,不是每个都有,如鞭⽑、荚膜、芽孢。
(⼀)基本结构1、细胞壁cell wall:位于细胞表⾯,较坚硬,略具弹性结构。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培训课件
9、细菌1/17细/202胞1 壁以外的构造 —微生—物类—群与形性态结毛构
1
第一节 真细菌(Eubacteria)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二、放线菌 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四、粘细菌(myxobacteria) 五、蛭弧菌(Bdellovibrio) 六、蓝细菌(Cyanobacteria)
气生菌丝
营养菌丝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11
(三)生长与繁殖
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 存在多种
孢子形成方式
二、放线菌
凝聚孢子 横隔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厚壁孢子
菌丝断裂 常见于液体培养中,工业发酵生产
抗生素时都以此法大量繁殖放线菌
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而放线菌的孢子是繁殖体
1/17/2021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一)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少数寄生型放线菌可引起人、动物(如皮肤、脑、肺和脚部感染)、 植物(如马铃薯和甜菜的疮痂病)的疾病。
1/17/2021(放线菌的主要微生类物类型群与形请态结参构 见P358)
15
第一节 真细菌(Eubacteria)
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支原体(Mycoplasma)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衣原体(Chlamydia)
1/17/2021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2
第一节 真细菌(Eubacteria)
二、放线菌
(一)概念
(参见P 358)
在形态上具有分枝状菌丝、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以孢子进行繁殖。
“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又接近细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 近代生物学技术
放线菌实际上(是参属见于P细30菌,范图畴2-内21的)原核微生物,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章 微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
第三章微生物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中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内容涵盖了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相关知识。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重要概念: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3)要帮助学生形成4个次位概念:①病毒无细胞结构,需要在活细胞内完成增殖;②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③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④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说明生物的不同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包括《微生物的分布》《细菌》《真菌》《病毒》四节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主要是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二节《细菌》主要讲述了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以及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
第三节《真菌》主要是识记酵母菌、霉菌的形态构造;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
第四节《病毒》主要讲述了病毒的结构和生活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从课本的编排上来看,本章内容是安排在《藻类与植物的类群》《动物的类群》之后,有了《藻类与植物的类群》和《动物的类群》的基础,学生能初步了解生物的亲缘和进化关系,因此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微生物的分类及各类群微生物的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小学科学课上对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有过介绍,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能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微生物。
微生物形态、结构讲解
真核细胞
有明显核区, 有核膜,核仁 无核膜、核 仁
无线粒体, 能量代谢和 许多物质代 谢在质膜上 进行
有线粒体,能 量代谢和许多 合成代谢在线 粒体中进行
分布在细胞 分布在内质 质中,沉降 网膜上,沉 系数为70S 降系数为80S
第一节 细菌
细菌是单细胞原核微生物,个体微小, 形态简单,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在自 然界中,细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由 单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肉眼可 见的子细胞群体。
菌苔:大量细胞密集生长,结 果长成的各“菌落”连接成 一片。
(1)平板培养
3. 半固体培养
细菌(单细胞原核生物)
鞭毛(便于运动) 荚膜(保护细胞) 细胞壁(保护细胞,维持形状) 细胞膜 核区(控制细菌的遗传物质) 细胞质(含有核糖体,质粒,储藏颗粒)
链球菌
葡萄球菌
(f)葡萄球菌
分裂面不规则,多 个球菌聚在一起,像一 串串葡萄。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2)杆菌
细胞外形:短杆(球杆)状、棒杆
状、梭状、梭杆状、分枝状、螺杆状、 竹节状(两端平截)和弯月状等。
梭 状 芽
孢
细胞的排列方式:链状、栅状、“八” 字状以及由鞘衣包裹在一起的丝状等。
杆 菌
噬 盐 杆 菌 大肠杆菌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放线菌的繁殖
无性孢子(主要)
菌丝片段
分生孢子
孢子囊孢子
横隔分裂 缩缢分裂
在气生菌丝顶端形 成成串或单个孢子 ,菌丝分裂形成。
在气生菌丝顶端或基内菌 丝顶端膨大或盘卷缠绕形 成孢子囊,在孢子囊内形 成孢囊孢子。
孢囊:菌丝细胞在不同 平面反复分裂,形成孢 囊孢子.有的孢囊孢子 可以丛毛运动。
第三章 微生物类群及形态结构
)细菌的细胞结构 (见P39)
一般构造:一般细菌都有的构造 特殊构造:部分细菌具有的或一般细菌在特殊环境下才有的构造
1、细胞壁 1)概念:
(三)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cell wall)是位于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的 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结构。
(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 (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
(3)渗透屏障,阻拦酶蛋白和某些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质 (分子量大于800)进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溶菌酶、 消化酶和青霉素等有害物质的损伤;
(4)细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 敏感性的物质基础;
1、细胞壁
(三)细胞的结构
• 淋病奈瑟氏球菌 • 肺炎链球菌
• 大叶性肺炎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一)个体形态和排列 2、杆状
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一般其粗细(直径)比较稳定, 而长度则常因培养时间、培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杆状细菌的排列方式常因生长阶段和培养条件而发生 变化,一般不作为分类依据。
枯草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
类脂A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具有控制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部分选择性屏障功能; 许多噬菌体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1、细胞壁
(3)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 C、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
嵌合在LPS和磷脂层外膜上的蛋白。有20余种,但多数功能尚不清楚。
用于运动的类似鞭毛的轴丝.
梅毒
密螺旋体
霍乱弧菌
梅毒密螺旋体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 (一)个体形状和排列 • 4、其它形状 • 1)柄杆菌细胞上有柄、菌丝、附器等细胞
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形态与结构
35
第三十五页,共216页。
1. 细胞壁
(2)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 革兰氏染色法 •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36
第三十六页,共216页。
1. 细胞壁
A. 革兰氏染色 • 丹麦医生Hans Christian Gram
(革兰)1884年发明了一种鉴别 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根 据显色将所有细菌分为两类: 革兰氏阳性菌(Gram Postive, G+)和革兰氏阴性菌(Gram Negative, G-)。
第三十二页,共216页。
2.2.1 细菌
2.2.1.3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般细菌具有的构造
• 细胞壁 • 细胞(质)膜 • 细胞质 • 细胞核(拟核) • 内含物 • 中间体
基本部分
• 核糖体
33
第三十三页,共216页。
2.2.1.3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cell wall)
• 细胞壁是位于菌体的最外层,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无 色透明、坚韧而有弹性的结构,约占细胞干重的10%~ 25%。
色时乙醇将脂类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 物很容易溶出细胞壁,当再用番红复染时,细胞被染 上番红的红色。
第五十二页,共216页。
思考题
1、革兰氏染色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哪个环节? 2、不经过复染,能否区别G+和G-?
553
第五十三页,共216页。
2.2.1.3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膜(cell membrane)
细菌
原核生物:
(由原核细胞构成)
放线菌
细胞型
其他
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
种类:据1982年的资料,已知的酵母有56属,
500多种。酵 母菌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态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第
三
酵母菌菌落形态
章
大多数与细菌菌落相似,表面湿
真
润,粘稠,易挑取,但比细菌菌
核
落大而厚,颜色多为白色,少数 为红色,若培养时间太长,其表
第 三 章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
真 第二节 酵母菌 核 微 第三节 霉菌 生 第四节 蕈菌 物 形 态
第
第一节 真核生物细胞结构
三
章
真核生物(Eukaryotes) 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
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
真
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真核微生物(Eukaryotic microorganism)
在正在发育的接合孢子中发生减数分裂,通常3
形
个核退化,仅有一个核存留在萌发的菌丝体中。
态
Electron Micrograph of Rhizopus showing Sporangiospores Caption:-- Fruiting structure (sporangia) of the common bread mold Rhizopus stolonifer.
生
大量核孔。 细胞质 含有大量RNA、核糖体、中心体、线
物
粒体、中心染色质、内质膜、液泡等。 内含物 在老龄菌中有因营养过剩而形成一些
形
内含物,如:异染颗粒、肝糖,脂肪粒、蛋白质
态
和多糖。
Candida albicans (Eukaryotic Cell)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 of Candida albica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其它形状 1)柄杆菌(prosthecate bacteria)
细胞上有柄(stalk)、菌丝(hyphae)、附器(appendages)等 细胞质伸出物,细胞呈杆状或梭状,并有特征性的细柄。 一般生活在淡水中固形物的表面,其异常形态使得菌体的表面积与 体积之比增加,能有效地吸收有限的营养物;
是指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 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
因英国李斯德(Lister)预防研究所首先发现而得名 (1935年,念珠状链杆菌 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分枝杆菌和霍乱弧菌等 20多种细菌中均有发现,被认为可能与针对细胞壁的抗菌治疗有关。
6)细胞壁缺陷细菌
缺壁突变 —— L型细菌
实验室或宿主体内形成 缺壁细菌
人工去壁
基本去尽 —— 原生质体 (G+)
部分去除 —— 球状体 (G-)
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枝原体(Mycoplasma )
(参见P46)
6)细胞壁缺陷细菌
(1)L型细菌(L-form of bacteria)(遗传物质的改变)
D、周质空间(periplasmic space, periplasm)
又称壁膜间隙。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一般指其外膜与细胞膜 之间的狭窄空间(宽约12~15nm),呈胶状。
周质空间是进出细胞的物质的重要中转站和反应场所。
1.水解酶 2.结合蛋白 3.化学受体分子(提高细胞膜的透性) 4.解毒酶 5.渗透保护
特点:
比正常有细胞壁的细菌更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是 研究遗传规律和进行原生质体育种的良好实验材料 没有完整而坚韧的细胞壁,细胞呈多形态;
有些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又称“滤过型细菌”;
对渗透敏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 的小菌落(直径在0.1mm左右);
(2)原生质体(protoplast)
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处理或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而 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而形成的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形、 对渗透压变化敏感的细胞,一般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形成。
最大:肉眼可见(0.75 mm);
最小:与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相仿(50 nm;)
最大和最小细菌的个体大小悬殊:
一般细菌的大小范围:0.5~1μm
(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0.75mm)
10亿 ~ 100 亿倍
(nanobacteria)(50 nm)
2、测量方法 显微镜测微尺
杆状: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一般其粗细
本
(直径)比较稳定,而长度则常因培养时
形
间、培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态
杆状细菌的排列方式常因生长阶段和培养
条件而发生变化,一般不作为分类依据。
螺旋状:弧菌、螺旋菌、螺旋体菌
弧菌: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其程度不足一圈,形似“C”字 或逗号,鞭毛偏端生。
螺旋菌:菌体回转如螺旋,螺旋数目和螺距大小因种而异 。鞭毛二端生。细胞壁坚韧,菌体较硬。
显微照相后根据放大倍数进行测算
3 、细菌大小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
个体差异;
(参见 P 31)
干燥、固定后的菌体会一般由于脱水而比活菌体缩短1/3-1/4;
染色方法的影响,一般用负染色法观察的菌体较大;
幼龄细菌一般比成熟的或老龄的细菌大; 环境条件,如培养基中渗透压的改变也会导致细胞大小的变化。
(三)细胞的结构 (见P39)
特点:
对环境条件变化敏感,低渗透压、振荡、离心甚至 通气等都易引起其破裂;
有的原生质体具有鞭毛,但不能运动,也不被相应 噬菌体所感染; 在适宜条件(如高渗培养基)可生长繁殖、形成菌 落,形成芽孢。及恢复成有细胞壁的正常结构。
比正常有细胞壁的细菌更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是 研究遗传规律和进行原生质体育种的良好实验材料。
(1)革兰氏染色
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
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其作用是提高染料和细胞间的相互 作用 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
3、用乙醇或丙酮冲洗进行脱色。在经历脱色后仍将结晶紫 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氏阳性细菌,而革兰氏阴性细菌 的结晶紫被洗掉,细胞呈无色。
4、用一种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对涂片进行复 染。例如沙黄,它使原来无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 现桃红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
(参见P38)
3)细胞壁的功能:
(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 (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
(3)渗透屏障,阻拦酶蛋白和某些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质 (分子量大于800)进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溶菌酶、 消化酶和青霉素等有害物质的损伤;
(4)细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 敏感性的物质基础;
正常形态
2)星形细菌(star-shaped bacteria )
环
3)方形细菌(square-ahaped bacteria)
境
条
4)异常形态
件 恢
环境条件的变化:
复 正
常
物理、化学因子的刺激
阻碍细胞正常发育
培养时间过长
细胞衰老
异 常
营养缺乏形Fra bibliotek态自身代谢产物积累过多
(二)大小
1、范围
单位:nm或mm
B、外膜(outer membrane)
(参见P41)
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层,由脂多糖、磷脂和脂蛋 白等若干种蛋白质组成的膜,有时也称为外壁。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
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 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core polysaccharide) 和O-特异侧链(O-specific side chain,或称O-多糖或O-抗原) 三部分组成。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参见P46)
(1)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ing)
细菌染色法
死菌
正染色
简单染色法 鉴别染色法
负染色: 荚膜染色法等
革兰氏染色法 抗酸性染色法 芽孢染色法 姬姆萨染色法
活菌:用美蓝或TTC(氧化三苯基四氮唑)等作活菌
染色 (参见P26)
C.Gram(革兰)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 的染色方法。
(3)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
(参见P41)
A、肽聚糖(peptidoglycan)
埋藏在外膜层之内,是仅由1~2层肽聚糖网状分子组成的 薄层(2~3nm),含量约占细胞壁总重的10%,故对机械强 度的抵抗力较革兰氏阳性菌弱。
没有特殊的肽桥,只形成较为疏稀 、机械强度较差的肽聚糖网套
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DAP) (只在原核微生物细胞壁上发现)
贮藏磷元素;
二价阳离子,特别是高浓度的Mg2+。的存在,对于保持膜的 硬度,提高细胞膜上需Mg2+的合成酶的活性极为重要。
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以及抗补 体的作用;
革兰氏阳性细菌特异表面抗原的物质基础; 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可作为细菌分 类、鉴定的依据
能调节细胞内自溶素(autolysin)的活力,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
是结合在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厚约 20~80nm,由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织成的网套覆盖在 整个细胞上。
双糖单位:双糖单位中的β-1,4-糖苷键很容易被溶菌酶 (lysozyme)所水解,从而引起细菌因肽聚糖细胞壁的“散架” 而死亡。
四肽尾或四肽侧链:由四个氨基酸分子按L型与D型交替方 式连接而成
第3章
微生物类群与 形态结构
微生物
非细胞型 (病毒) 细胞型 原核微生物
Archaebacteria (古细菌) 古生菌(Archaea)
细菌(Bacteria)
Eubacteria (真细菌)
真核微生物(Eukarya)
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 单细胞藻类、 原生动物等
又称真细菌(eubacteria),包括普通细菌、放线菌、蓝细菌、 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等
(3)球状体(sphaeroplast) ,又称原生质球
采用上述同样方法,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处理后而获得的 残留部分细胞壁(外壁层)的球形体。与原生质体相比, 它对外界环境具有一定的抗性,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
(4)枝原体(Mycoplasma)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 原核生物。因它的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核生物所没有的甾醇, 所以即使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仍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形成。其含量与培养条件关系不大。可用45%热酚水提取,也 可用热水从脱脂的冻干细菌中提取。
壁磷壁酸,它与肽聚糖分子间进行共价结合,含量会随培养基 成分而改变,一般占细胞壁重量的10%,有时可接近50%。用 稀酸或稀碱可以提取。
B、磷壁酸 主要生理功能:
(参见P41)
细胞壁形成负电荷环境,增强细胞膜对二价阳离子的吸收;
层的功能.)
孔蛋白(porins)是由三个相同分子量(36000)蛋白亚基组 成的一种三聚体跨膜蛋白,中间有一直径约1nm的孔道,通 过孔的开、闭,可对进入外膜层的物质进行选择。
非特异性孔蛋白:可通过分子量小于800~900的任何亲水性 分子。
特异性孔蛋白:只容许一种或少数几种相关物质通过,如维 生素B12和核苷酸等。
(4)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较
项目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染色反应 能阻留结晶紫而染成紫色
肽聚糖层
厚,层次多
磷壁酸
多数含有
外膜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