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电磁波的海洋》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电磁波的海洋”。

我们将通过学习,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掌握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本节课是电磁波学习的起点,对于后续深入理解电磁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原理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特性。

2. 技能与操作:学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行电磁波的简单实验,如用电磁波检测器检测不同类型电磁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电磁波奥秘的好奇心,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电磁波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性以及对于电磁波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学生使用电磁波检测器进行实验操作,评价其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

3. 课后作业评价:布置与电磁波相关的课后作业,通过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现象(如电视广播、手机信号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电磁波的概念。

2. 新课学习:首先讲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然后介绍不同类型电磁波的分类及其特点;最后讲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学生使用电磁波检测器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电磁波的检测结果,加深对电磁波特性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感想,进一步加深对电磁波的认识。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简单的问答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电磁波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与电磁波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应用实例,并撰写简短的报告。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九年级物理: 21.2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九年级物理: 21.2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委托加工产品电泳合同模板这是小编精心编写的合同文档,其中清晰明确的阐述了合同的各项重要内容与条款,请基于您自己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再修改以得到最终合同版本,谢谢!标题:委托加工产品电泳合同模板甲方(委托方):【公司名称】乙方(受托方):【公司名称】鉴于甲方需要对产品进行电泳加工,并希望由乙方提供此项服务,双方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经友好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条 产品及加工要求1.1 甲方委托乙方加工的产品名称:【产品名称】1.2 甲方委托乙方加工的产品数量:【产品数量】1.3 甲方委托乙方加工的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标准】1.4 甲方应按照约定时间提供加工原料,并确保原料质量符合加工要求。

第二条 加工费用及支付方式2.1 乙方向甲方提供的电泳加工服务费用为每单位产品【加工费】。

2.2 甲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周期向乙方支付加工费用。

2.3 付款方式为银行转账,账户信息如下:账户名称:【账户名称】开户银行:【开户银行】银行账号:【银行账号】第三条 加工期限3.1 乙方自收到甲方提供的加工原料之日起,应在【加工期限】内完成产品的电泳加工。

3.2 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况导致乙方无法按期完成加工,乙方应提前通知甲方,并协商延期。

第四条 质量保证4.1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进行加工,确保加工后的产品符合约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4.2 乙方应在加工完成后提供产品检测报告,以证明产品已达到约定的质量标准。

4.3 如乙方提供的产品不符合约定的质量标准,乙方应负责返工或退还加工费用,并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第五条 保密条款5.1 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应予以严格保密。

5.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本合同及其内容的全部或部分。

第六条 违约责任6.1 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的约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造成对方损失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并赔偿因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1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1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4.让学生掌握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磁波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磁波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感受电磁波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通过讲解电磁波污染的危害,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波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分析电磁波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能源节约观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现象为切入点,如手机通信、无线电广播等,引发学生对电磁波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手机是如何实现通信的吗?无线电广播又是如何将声音传播到千里之外的?这些都离不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电磁波。”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电磁波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电磁波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总结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根据电磁波的波长、频率、传播速度等物理量的计算公式,完成以下计算题:

《电磁波的海洋》优秀教案

《电磁波的海洋》优秀教案
探究三: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
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包括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X射线、射线„„他们在生产、生活、通讯、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电磁波是个大家族,通常_________________叫无线电波。
探究四的原理是什么?
班级九年姓名小组月日
课题
212电磁波的海洋
学习
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与频率、波速的关系;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
电磁波的产生、传播
难点
电磁波的产生、传播
活动
内容
课前
展示
尽显
风采
1.年发明了。
2由和组成,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是;将电信号
选填“需要”或者“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每秒,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目前公认的的数值是:c=_____________m/。
11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的是频率为 至 的那一部分,叫做_____________ 。
12夏季雷雨天,可在半导体收音机中听到“咔、咔”声,这说明,在打雷的同时也向周围发出__________。
3、真空中,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其频率越;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相同。
4、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m/。
5.单位换算:
1 1038 H=H=MH;2 0725 MH=H=H.
6.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北京发射的信号通过通信卫星会转到上海被接收实现这种信号传递的是
结论: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迅速变化的___________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深厚的了解和热爱。

我一直在寻找创新和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学习,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实践活动为主线,让孩子们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实验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电磁波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磁波演示仪、实验器材、PPT课件。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彩纸。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电磁波小故事,引发孩子们对电磁波的兴趣。

2. 知识讲解:利用PPT课件,简单介绍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孩子们动手操作,观察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4. 成果分享:每组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大家共同讨论电磁波的传播规律。

5. 创意环节:让孩子们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创作一幅关于电磁波的画作。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规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孩子们对电磁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但在讲解电磁波的产生原理时,部分孩子表现出困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形象、生动地解释这一概念,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探讨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同时,开展电磁波主题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成长。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我始终秉承着关爱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潜能。

初中物理《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物理《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与反思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
够收到信号。

实验说明,电磁波在真空中能够传播。

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但是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用电磁波来通信。

2.波长、频率与波速
大家看屏幕(微机模拟不同形式的电磁波),观察到什么?
(1)波峰──凸凹相间说明有凸起部分和凹下部分,这样向上部分就形成像山峰似的浪尖;波谷──向下部分就形成凹谷。

(2)波长(λ)──每上、下振动一次就形成一个波峰和波谷;若上、下振动若干次,那么这列水波就以波峰—波谷—波峰—波谷向外传播出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叫波长。

(3)频率──波在1秒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叫做频率(f);
(4)波速──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

它们间的关系为:: c=λf。

它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乘积。

教学反思
这节课比较抽象,因为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如何把电磁波讲直观了,是这节课的关键。

1.通过水波讲电磁波,采用视频或让学生回忆水中波纹产生的原因及过程可以使学生感知
水波的形成,再利用类比推导出电磁波的形成,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比较自然。

2.把电磁波的传播多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得出。

一方面我多做了一些能证明电磁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实验,另一方面我还通过举些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电磁波的传播,后者的方法更让人们信服。

3.在对微波炉、雷达知识的介绍时,由于学生见得少,所以效果不好,后来我积极发动学生,让有微波炉的同学介绍其使用方法及使用的便捷程度,起到了较好的互动效果,其实学生自身的不同生活经验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

2022年人教版物理《电磁波的海洋 》精品教案

2022年人教版物理《电磁波的海洋  》精品教案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2 .知道c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知道可以人为获得电磁波,培养学生想象与实践结合的科学的学习态度.2 .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了解电磁波大家族.3.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磁波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困难挑战、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传播.【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音机、、真空罩、干电池、导线.【教学课时】1 课时【稳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局部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新课引入】师有固定,还有,是通过什么来实现自由通话的?我们收看电视、收听播送时又是如何接收到电视、播送信号的?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没有通信使用的导线,信号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今天我们就学习关于电磁波的知识.【进行新课】知识点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1.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师我们前面提到过水波、声波,请大家用实验来说明什么是水波、声波.生1:手持木棍,让木棍下端接触水槽水面,水面上有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波纹从木棍接触水面处向外传播,形成水波生2 :两个音叉并排放置,并离得很近,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和另一个音叉接触的小珠被弹起.音叉振动时,在空气中会有疏密相间的声波向外传播.声波看不见,摸不到,但声波能传到我们的耳朵,并引起鼓膜振动,使我们产生听觉.师电磁波看不见、摸不到,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如何研究它呢?下面我们制造一下电磁波,大家感受一下.〔教师演示实验〕实验 1 翻开收音机的开关,将调谐旋钮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截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里听到什么?生:在收音机里听到"喀喀"的杂音.师这是因为在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快速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了这一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喀喀〞声.2 .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师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知道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电磁波的传播是否也需要介质?师我们想想如何做实验才能知道电磁波的传播是否也需要介质?(启发:回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实验 2 把一放在密闭的塑料袋内,再放入水槽中,用另一打寻呼,看到它能够收到信号.生:这个实验说明,电磁波在液体中能够传播.实验3 把放在密闭的木制的盒子里,用另一打寻呼,看到它能够收到信号.生:这个实验说明电磁波在固体中能传播.实验4 把放在真空罩中,呼叫,仍能够收到信号生:这个实验说明,电磁波在真空中能够传播.师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但是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用电磁波来通信.知识点2 波长、波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师大家看屏幕〔多媒体播放不同形式的电磁波〕,观察到什么?生1:看到一圈一圈明暗相间的波纹向外传播.生2:看到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波纹向外传播.教师总结:(1)波峰——凸凹相间说明有凸起局部和凹下局部,这样向上局部就形成像山峰似的浪尖;波谷——向下局部就形成凹谷.(2)波长( )——每上、下振动一次就形成一个波峰和波谷;假设上、下振动假设干次,那么这列波就以波峰—波谷—波峰—波谷……的方式向外传播出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叫波长.(3)频率(f)——波在1秒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叫做频率.(4)波速——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因为通常电磁波的频率都很高,所以常用的单位是千赫〔kHz)和兆赫〔MHz).电磁波是个大家族,通常用于播送、电视和移动的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局部,叫做无线电波.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天线,它们有的是发射电磁波的,有的是接收电磁波的,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大家阅读课本P152页《科学世界》“微波炉〞,答复以下问题.(1)微波炉的原理是什么?(2)微波炉适宜于加热什么食物?(3)微波对人体有害,使用微波炉时,应怎样作好防护?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答复.【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它的一些根本常识.了解到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流所引起的,它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其中的波长、频率和波速存在着一个定量关系式:fcλ=,频率越大,电磁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小,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但其传播速度是不变的.电磁波还有其他的应用,如微波炉、雷达等.课后作业完本钱课时的习题.这节课比拟抽象,因为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如何把电磁波讲直观了,是这节课的关键.1.通过水波讲电磁波,采用视频或让学生回忆水中波纹产生的原因及过程可以使学生感知水波的形成,再利用类比推导出电磁波的形成,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比拟自然.2.把电磁波的传播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一方面我多做了一些可以证明电磁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实验,另一方面我还通过举些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电磁波的传播,后者的方法更让人们信服.3.在对微波炉、雷达知识的自学时,积极发动学生,让家中有微波炉的同学介绍其使用方法及使用的便捷程度,起到了较好的互动效果,其实学生自身的不同生活经验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第2节电功率第1课时电功率及其计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

人教版-物理人教版教案21.2 电磁波的海洋

人教版-物理人教版教案21.2 电磁波的海洋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会用c=f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知悉可以人为获得电磁波。

培养学生想像与实践结合的科学的学习态度;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了解电磁波的大家族;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

【教学难点】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电视塔图片、手机(两部)、收音机、真空罩、导线、电池、学生收集的资料、投影仪和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电视节目、通过收音机听音乐、手机通话,这些信息都是如何传递的?信息都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呢?二、探究新知(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连续调节台灯亮度旋钮导线时断时续接触电池的一极收音机:发出“喀喀”声。

多媒体播放电磁波产生的视频。

木棍在水面上振动会产生水波;说话时声带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

当导体或电路中的某处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该处就会产生一种电磁振荡,在周围空间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水波波峰:在一列水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波谷:在一列水波中,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波长: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

频率:在某确定位置,1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

波速:波向前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之比。

它是用来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

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实验演示: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入真空罩中,拨打这个手机的号码,手机有反应吗?结论: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馈。
-设计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特长,设计分层教学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利用实验、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设计小组讨论、分享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应用实例,如手机、电视、雷达等,引起学生对电磁波的探究兴趣。
(2)探究电磁波的概念与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了解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波长、频率等概念。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通过课后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电磁波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电磁波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4.学习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过程,了解天线、馈线、接收器等基本组成部分。
5.能够运用电磁波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电视、手机、雷达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规律,培养科学思维。
2.利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波的传播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1第二十一章 第2节 教学设计课题 电磁波的海洋核心素养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通过对电磁波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掌握科学的情感。

教 学 目 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电磁波产生、传播、应用。

2.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电磁波产生条件演示仪、DVB 手持移动电视。

教学过程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 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 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了解本节课内容,发现薄弱点,针对性听课 引 入 课 题[用带DVB 移动电视的手机播放电视节目,大屏幕投影] 用手机看电视,这在多年前还是一个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移动电视信号的传播,离不开电磁波。

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有什么规律,电磁波有哪些应用?学生观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倾听。

通过DVB 移动电视这一新生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电磁波的应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肯定大家的想法,又指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2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下面就让我们“听听”电磁波。

兴趣。

激疑、提起学生学习的愿望。

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 课 讲 授[板书]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实验](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演示视频: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电磁波的产生实验器材:干电池、小灯泡、钢锯条、直流电流表、收音机、导线等。

在钢锯条的一面每间隔2 cm 左右粘上一段透明胶带,如下图。

将收音机调至AM 频段,用导线夹将钢锯条接入电路,小灯学生听老师介绍实验器材,观察小灯泡明暗、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听收音机的“喀喀”声,感受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九年级物理21.2《电磁波的海洋》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物理21.2《电磁波的海洋》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疑问。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精神。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电磁波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综合素质。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电磁波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互相借鉴、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通过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巩固学生对电磁波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质疑、善于合作的精神。
4.通过电磁波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的电磁波现象为切入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手机通讯、电视信号等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电磁波的无处不在。
1.理解电磁波的产生机理,掌握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如频率、波长、速度等。
2.了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3.掌握电磁波谱的基本内容,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4.能运用电磁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1.2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1.2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1.2 电磁波的海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21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本节课主要讲述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磁波的产生:介绍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以及电磁波传播的速度。

3. 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手机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难点:电磁波频率、波长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利用电磁波的设备?这些设备是如何工作的?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1.2节内容,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3. 课堂讲解:(1)电磁波的产生:介绍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以及电磁波传播的速度。

(3)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手机等。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一个无线电波的频率为200MHz,求其波长和速度。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讲解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已知一个电磁波的波长为1m,求其频率和速度。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答案。

6. 课堂小结:7. 板书设计: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产生: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应用: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8.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1)阅读课本第21.2节内容,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2、知道光速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联系实际了解电磁波的传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磁波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教学难点】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教学准备】收音机、手机、电池、导线、真空罩、抽气筒等【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语:有固定,还有移动—手机,手机是通过什么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息的?还有我们收看的电视,收听声音的收音机的又是通过什么来传递声音或图像信息的?那么你想不想了解电磁波怎么产生的以及如何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电磁波的海洋。

(板书课题)答复:都是电磁波〔被激发兴趣〕积极答复,明确学习任务。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1.电磁波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如何研究它呢?2.下面我们制造一下电磁波,大家感受一下。

【实验1】翻开收音机的开关,将调谐旋钮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截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里听到什么?在收音机里听到“喀喀〞的杂音,这是因为在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快速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了这一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喀喀〞声。

观察实验,注意听收音机的声音,了解收音机接收到电磁波的现象。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观察水波的形成3.用水波类比电磁波的产生:【视频】手持木棍,让木棍下端接触水槽水面上,水面上有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状态从木棍接触水面处向外传播,形成水波。

【结论】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它能为我们传递信息。

九年级物理《电磁波的海洋及怎样产生的》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电磁波的海洋及怎样产生的》教案、教学设计
4.电磁波的传播现象:讲解电磁波的反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
2.话题:各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电磁波产生和传播的原理是什么?
b.生活中有哪些电磁波的应用?它们具有哪些特点?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定期进行学习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客观事实的依据;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关注电磁波污染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5.增进学生对我国在电磁波领域取得的成就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报告:请同学们观察并记录日常生活中电磁波的应用实例,分析其工作原理和传播特性。要求不少于500字,可结合图表、图片等辅助说明。
2.实践作业: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例如,利用导线、电池、磁铁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无线电发射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结果及结论。
九年级物理《电磁波的海洋及怎样产生的》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磁波的概念,知道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第二十一章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

《第二十一章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电磁波的基本观点,掌握常见电磁波的种类和特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树立科学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基本观点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电磁波的传播方式和特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视频、案例等素材。

2. 准备相关实验器械,如收音机、无线路由器等。

3.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预习相关内容。

4. 准备教室互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初中物理课程《电磁波的海洋》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磁波的基本观点、分类和应用。

以下是我为这节课设计的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磁波,比如手机的信号、Wi-Fi信号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2. 新课讲解:2.1 电磁波的基本观点:介绍电磁波的产生原理、波长和频率等基本观点,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本质。

2.2 电磁波的分类:介绍电磁波的分类,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多样性。

2.3 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通信、医疗、探测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摩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3. 教室互动: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吗?”“为什么无线电波可以用来探测地下水?”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加师生互动,活跃教室气氛。

4. 实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电磁波应用案例,如卫星通信、医学影像设备等,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实际应用效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5.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电磁波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

6. 作业安置: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些关于电磁波的科普文章或视频,进一步了解电磁波的奥秘和应用前景,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电磁波传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如何正确使用电磁波,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根据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计算,巩固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7.教学策略:
a.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磁波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b.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c.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电磁波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电磁波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电磁波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总结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传播原理,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加深对电磁波知识体系的理解。
2.设计一道关于电磁波计算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计算过程,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电磁波的实际应用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可能对理论知识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适时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深入理解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本章节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电磁波知识体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022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电磁波的海洋 教案》教案(公开课)

2022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电磁波的海洋  教案》教案(公开课)

21.2 电磁波的海洋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3、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讨论等活动知道电磁波是个大家族,光是电磁波。

4、了解电磁波的波长λ、波速c、频率f之间的关系。

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

5、了解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分别有哪些应用。

6、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树立科技效劳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1、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2、电磁波的波速、波长与频率之间的关系〔v=λ·f〕及应用。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树立科技效劳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教学难点:1、电磁波的产生。

2、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树立科技效劳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以及教师讲授五、教学用具:收音机、干电池、导线、课件六、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复习回忆:现代的顺风耳——固定是怎样把信息传到远方的?从生活走入物理:现代生活中更常用的呢?【进行新课】(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电磁波是我们生活中非常熟悉名词,但是,你知道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吗?演示:电磁波的产生分析:收音机能接收到从播送电台传来的电磁波,导线与电池两极断续接通的时候能从收音机里听到“咔嚓、咔嚓〞声,能说明有什么产生?是怎样产生的?归纳:与水波、声波形成相似,导线中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产生〕电磁波。

播送电台、电视台以及移动靠复杂的电子线路来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发出电磁波。

电池波有许多用途,比方,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课件展示水波的形成与传播,板画水波的形状,类比水波的波长、波速与频率介绍电磁波的波长、波速与频率及三者的关系。

〔波速=波长x频率〕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波长与频率成反比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学生合理猜测。

视频展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具体实例:国家领导人与宇航员天地对话。

说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了解电磁波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磁波的传播和应用。

2.难点:电磁波的产生。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收音机、一根导线、一节干电池、手机、真空罩、抽气机。

学生:搜集整理电磁波的资料。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4月20号晚19点41分,“天舟一号”由“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升空,经过一天多的飞行,“天舟一号”到达指定地点与“天宫二号”在太空成功“牵手”,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

图片是靠什么传回地球的?从而引入新课。

【互动新授】(一)电磁波的产生1.教师做演示实验: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调谐旋钮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截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2.播放视频:手持木棍,让木棍下端不断接触水槽水面,水面上有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波纹从木棍接触水面处向外传播,形成水波。

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导学生认识到:与水波的形成相似,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它能为我们传递信息。

(二)电磁波的传播1.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演示实验一:把手机放在塑料袋里,密封好再放入水槽中,用另一个手机拨打袋内手机。

问:袋内手机是否能接收到信号?这说明了什么?演示实验二:把手机放在密闭的木制的盒子里,用另一个手机呼叫。

问:盒内手机是否能接收到信号?这说明了什么?演示实验三:把手机放在真空罩中,不断向外抽取空气,用另一个手机不断呼叫。

问:罩内手机是否能接收到信号?这说明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电磁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能够传播;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自主学习了解水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认识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秀教学案例:21.2电磁波的海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秀教学案例:21.2电磁波的海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掌握电磁波谱的分类,了解各种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3.了解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理解电磁波在通信、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
4.能够运用电磁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和传播规律。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电磁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电磁学知识,如电流、磁场等,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师讲授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性、电磁波谱等内容,通过举例、动画演示等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波的概念。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波在通信、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本案例的亮点在于贴近生活、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这些亮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物理学科的乐趣。

人教版九年级二十一章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二十一章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十一章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十一章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分类以及电磁波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磁波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掌握电磁波产生的条件和过程。

2.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波传播的原理。

3. 电磁波的分类:介绍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常见电磁波的特性及其应用。

4. 电磁波的应用:讲解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通信、电视、医疗、探测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分类,掌握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2. 了解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分类,电磁波的应用。

难点:电磁波产生机理的理解,电磁波分类及其应用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电磁波发生器、接收器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手机、电视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应用产品,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波的存在和作用。

2. 知识讲解:(1)电磁波的产生:讲解电磁波产生的条件和过程,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波的产生。

(2)电磁波的传播:介绍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解释电磁波传播的原理。

(3)电磁波的分类:讲解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常见电磁波的特性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实例,讲解电磁波在通信、电视等领域的应用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电磁波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磁波的海洋1. 电磁波的产生2. 电磁波的传播3. 电磁波的分类4. 电磁波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电磁波的产生过程,并说明电磁波产生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速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对电磁波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掌握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电磁波;
●教学难点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微机、收音机、无线寻呼机、真空罩、干电池;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声音在真空中不传播)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3×105 km/s)
3;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4;声音的传播是靠什么?
〔声音的传播是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师]生活中我们收听广播、看电视节目,广播中的声音怎么能从很远的地方传到这里呢?看到的电视节目的图像是怎么从荧屏上得到的呢?
[生甲]是电线传送的;
[生乙]我们没有看到收音机、电视机有电线直接通向电台或电视台,所以这些都不是用电线来传播信号的;
[生丙]是靠电磁波来传播信号的;
[师]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传播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板书]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板书]
[师]我们前面提到过水波、声波;用实验来说明什么是水波、声波;
[生甲]手持木棍,让木棍下端接触水槽水面上,水面上有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状态从木棍接触水面处向外传播,形成水波;
[生乙]两个音叉并排放置,并离得很近,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和另一个音叉接触的小珠被弹起;音叉振动时,在空气中会有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形成声波;声波看不见,摸不到,但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会引起鼓膜振动,使我们产生听觉;
[师]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看演示;
[演示]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调谐旋钮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截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里听到什么?
[生甲]在收音机里听到“喀喀”的杂音;
[生乙]这是因为在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快速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了这一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喀喀”声;
[师]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电磁波就是当导体中有快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我们知道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电磁波的传播是否也需要介质?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板书]
[师]我们想想如何做实验才能知道电磁波传播是否也需要介质?
(启发:回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
[生甲]把无线寻呼机放在塑料袋,再放入水槽中,打电话请寻呼台呼叫,寻呼机能够收到信号;
[生乙]这个实验说明,电磁波在液体中能够传播;
[生丙]把无线寻呼机放在密闭的木制(或铁制)的盒子里,呼叫,能够收到信号;
[生丁]这个实验说明电磁波在固体中能传播;
[生戊]把无线寻呼机放在真空罩中,呼叫,寻呼机能够收到信号;
[生己]这个实验说明,电磁波在真空中能够传播;
[师]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但是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用电磁波来通信;大家看屏幕(微机模拟不同形式的电磁波),观察到什么?
[生甲]看到一圈一圈明暗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
[生乙]看到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
[师]凸凹相间说明有凸起部分和凹下部分,这样向上部分就形成像山峰似的浪尖,叫做波峰;向下部分就形成凹谷,叫做波谷;每上、下振动一次就形成一个波峰和波谷,若上、下振动若干次,那么这列水波就以波峰—波谷—波峰—波谷向外传播出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叫波长(λ);波在1秒内
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叫做频率(f);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它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乘积:
c=λf
c=2;99792458×108 m/s=3×105 km/s
电磁波频率的单位也是赫兹(Hz),也可以用千赫(kHz)和兆赫(MHz);
电磁波是个大家族,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天线,它们有的是发射电磁波的,有的是接收电磁波的,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大家阅读科学世界“微波炉”;看完后小结本节内容;
三、小结
请同学们小结本节内容: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四、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此题要求学生知道波长、频率和速度关系,根据c=λf,得出此立体声广播的波长是3;08 m;
2;学生通过此题可以知道收音机选台指示盘上的数字、单位,了解其物理意义;
3;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
电磁波如果遇到尺寸明显大于波长的障碍物就要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特性工作的;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因此雷达用的是微波;
利用雷达可以探测飞机、舰艇、导弹等军事目标,还可以用来为飞机、船只导航;
“隐形飞机”是一种先进的军用飞机,可以防止雷达发现;隐形飞机用的主要是吸波材料,它的功能是通过吸收、散射和干涉等多种方式,使材料表面的电磁波能量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飞机对电磁波的反射,使雷达很难发现它;
4;略
五、板书设计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