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系统的技术安全性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保护机制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保护机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桥梁,承担着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资源的重要任务。
然而,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保护机制,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用户数据和系统稳定性。
1.1 用户数据安全操作系统中存储着大量用户的敏感数据,包括个人隐私、银行账号、公司机密等。
如果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和病毒可能会获取这些数据,导致个人财产损失和信息泄露。
因此,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1.2 系统稳定性操作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崩溃或受到攻击导致工作中断。
恶意软件、病毒和网络攻击等都可能对操作系统造成破坏。
为了保护操作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操作系统的保护机制为了应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操作系统采用了多种保护机制来保护用户数据和系统稳定性。
2.1 用户身份验证机制在多用户操作系统中,用户身份验证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通常采用的身份验证方式包括密码登录、指纹识别和智能卡等。
这些机制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登录操作系统,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2 访问控制机制访问控制机制通过权限管理实现对用户资源的控制。
操作系统会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访问权限,用户只能访问其拥有的权限范围内的资源。
这样可以防止用户越权访问和篡改他人数据。
2.3 安全审计机制安全审计机制用于记录系统的安全事件,如登录、文件访问等。
通过安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并追溯安全事件的发生。
这对于事后分析和对安全漏洞的修复至关重要。
2.4 病毒和恶意软件防护病毒和恶意软件是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威胁。
操作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杀毒软件等方式来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入侵。
此外,用户应保持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的及时更新,以获得最新的安全补丁。
2.5 网络安全机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与网络紧密相关。
操作系统安全性
操作系统安全性第一点:操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性和挑战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和其他软件提供交互界面。
操作系统安全性是指操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抵御恶意攻击、保护系统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破坏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安全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首先,操作系统安全性对于整个计算机系统至关重要。
一旦操作系统受到攻击,整个系统都将面临风险。
恶意软件如病毒、木马、勒索软件等,往往首先攻击操作系统,以获取系统权限,进而控制整个计算机。
因此,确保操作系统安全是维护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第一步。
其次,操作系统安全性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操作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了安全漏洞的不可避免性。
随着功能的不断增加,操作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安全漏洞也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攻击者的技术不断进步,他们采用的手段越来越隐蔽,攻击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此外,用户的不安全行为也是操作系统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挑战。
很多用户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受到钓鱼网站、恶意软件等的诱惑,导致系统安全受到威胁。
第二点:提高操作系统安全性的措施和方法为了应对操作系统安全性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首先,我们要加强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性。
操作系统开发者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操作系统,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提高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此外,操作系统应该具备强大的访问控制能力,对用户和程序的权限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其次,我们要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教育。
用户是操作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他们的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
操作系统应该提供完善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机制,引导用户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例如定期更新软件、不打开陌生邮件附件、不访问非法网站等。
另外,我们需要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工具。
例如,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护软件等,实时监控和防御恶意攻击。
同时,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浅谈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范5篇
浅谈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范5篇第一篇:浅谈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范浅谈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范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计算机系统一旦遭受破坏,将给使用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计算机系统安全工作,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一、计算机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目前,广域网应用已遍全省各级地税系统。
广域网覆盖地域广、用户多、资源共享程度高,所面临的威胁和攻击是错综复杂的,归结起来主要有物理安全问题、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应用程序安全问题、网络协议的安全问题。
(一)物理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首先要保障网络上信息的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是指在物理介质层次上对存贮和传输的信息安全保护。
目前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安全威胁或安全风险)包括三大类:1.自然灾害(如雷电、地震、火灾、水灾等),物理损坏(如硬盘损坏、设备使用寿命到期、外力破损等),设备故障(如停电断电、电磁干扰等),意外事故。
2.电磁泄漏(如侦听微机操作过程)。
3.操作失误(如删除文件,格式化硬盘,线路拆除等),意外疏漏(如系统掉电、“死机”等系统崩溃)4.计算机系统机房环境的安全。
(二)操作系统及应用服务的安全问题现在地税系统主流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操作系统,该系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操作系统不安全,也是计算机不安全的重要原因。
(三)黑客的攻击人们几乎每天都可能听到众多的黑客事件:一位年仅15岁的黑客通过计算机网络闯入美国五角大楼;黑客将美国司法部主页上的“美国司法部”的字样改成了“美国不公正部”;黑客们联手袭击世界上最大的几个热门网站如yahoo、amazon、美国在线,使得他们的服务器不能提供正常的服务;黑客袭击中国的人权网站,将人权网站的主页改成反政府的言论;贵州多媒体通信网169网遭到“黑客”入侵;黑客攻击上海信息港的服务器,窃取数百个用户的账号。
这些黑客事件一再提醒人们,必须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安全性
操作系统安全性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础和核心的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并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保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讨论操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的措施。
一、操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性操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直接面对各种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威胁。
如果操作系统不安全,恶意攻击者可以利用漏洞和弱点入侵系统,获取敏感信息、破坏数据或者占领系统控制权,造成严重后果。
其次,操作系统是应用程序运行的基础,如果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会影响到所有运行在其上的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最后,操作系统中存储了系统用户的信息、密码等重要数据,如果操作系统不安全,这些信息可能会被盗取或篡改,严重威胁用户的隐私和个人安全。
二、操作系统安全性的保障措施为了保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 强化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操作系统保障安全性的核心措施之一。
操作系统应该通过账户和口令的方式,限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够访问和操作系统资源。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层次的访问控制,对不同级别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提高系统安全性。
2. 定期更新和升级操作系统厂商通常会对已知的漏洞和安全问题进行修复,并发布安全补丁和更新。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用户应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及时安装最新的补丁和修复程序,以免受到已经公开的漏洞攻击。
3.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操作系统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防火墙可以限制入站和出站的数据流量,并根据预设规则进行过滤和检查。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响应可能的入侵行为,帮助阻止潜在的威胁。
4. 加密和身份验证在操作系统中,重要的数据应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敏感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窃取。
此外,采用双因素身份验证等多种身份验证方式,可以增加用户身份的安全性,减少未经授权的访问。
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性探究
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性探究计算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而计算机操作系统则是计算机的核心,也是我们使用计算机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究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性的相关问题。
一、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性是指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各种运行环境下,不受非法入侵、破坏、篡改和窃取,保障系统及其用户信息安全。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的保障手段1.权限控制权限控制是一种对系统资源进行访问限制的方法,可以保证用户只能访问其所需的资源。
通过权限控制,可以限制用户对文件、目录、进程等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从而保护系统的安全。
2.密码安全密码的安全性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非常关键。
密码的设置应该尽可能复杂,并且定期更换密码。
此外,应该设置密码锁定功能,避免密码被暴力破解。
3.防病毒软件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安全的重要威胁。
防病毒软件可以及时发现并清除计算机病毒,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4.网络安全防护网络安全防护是指对网络进行加密保护和攻击检测。
对于操作系统而言,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
可以通过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手段进行网络安全防护。
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1.系统漏洞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漏洞是指系统本身存在的缺陷,可以被黑客攻击者利用,对系统造成破坏。
如果操作系统存在漏洞,就会影响系统的安全性。
2.恶意代码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在大量的恶意代码,如病毒、木马、蠕虫等,这些恶意代码可以突破系统的安全防护,对用户的计算机造成破坏。
3.社会工程学攻击社会工程学攻击是指利用心理学、交际学等手段,通过骗取、欺骗、诱骗等方式,掌握他人的信息,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
4.软件漏洞软件漏洞是指软件程序本身存在的缺陷,可以被利用从系统上进行攻击,造成系统瘫痪、数据泄露等。
四、提高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的措施1.保持系统更新及时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可以修复系统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使用合法软件使用合法的软件可以避免使用盗版软件带来的风险和安全问题。
系统安全性要求与其主要功能范文
系统安全性要求与其主要功能范文系统安全性是指一个系统在防范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攻击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系统安全性已经成为了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要方面。
而一个系统的主要功能则是指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基本服务和功能。
在设计和开发一个系统时,系统安全性和主要功能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既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又要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讨论系统安全性的要求和其主要功能。
一、系统安全性的要求1.\t保密性保密性是指系统仅对授权用户提供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对非授权用户进行合法限制。
在保密性方面,系统需要提供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够访问系统的敏感信息。
同时,系统还应该支持数据的加密和解密操作,确保敏感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2.\t完整性完整性是指系统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数据没有被非授权用户修改或损坏。
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系统需要提供数据验证和一致性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并阻止非法修改或篡改数据的操作。
此外,系统还应该支持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确保在出现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数据的完整性。
3.\t可用性可用性是指系统能够在需要时保持正常的运行和提供服务的能力。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用性,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容错性,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故障或异常。
在设计和配置系统时,需要考虑系统的负载均衡和容量规划,确保系统能够承受用户的访问请求和数据处理需求。
此外,系统还应该具备故障恢复和灾备备份机制,确保在出现故障或灾难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系统的可用性。
4.\t可信度可信度是指系统不受恶意攻击和病毒感染的能力。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信度,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阻止恶意攻击和未授权访问。
同时,系统还应该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修补和更新系统的安全漏洞,确保系统能够防范最新的安全威胁。
5.\t审计和追溯性审计和追溯性是指系统能够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和跟踪,以便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进行监控和审计。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分析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分析首先,威胁评估是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分析的重要一环。
威胁评估需要评估各种潜在的威胁,并分析威胁的概率和影响。
常见的威胁包括网络攻击、恶意软件、信息泄露等。
通过对威胁进行评估,可以了解系统当前面临的安全威胁和风险。
其次,漏洞分析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分析和评估。
漏洞通常指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弱点,黑客可以利用这些弱点进行攻击。
漏洞分析需要探索系统中的潜在漏洞,并评估这些漏洞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利用方式。
通过漏洞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漏洞,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安全控制是计算机系统中保护信息安全的一系列措施和机制。
安全控制可以包括物理控制、逻辑控制和技术控制等。
物理控制包括人员出入管理、物理环境保护等。
逻辑控制包括用户身份验证、权限管理等。
技术控制包括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通过合理的安全控制,可以降低系统面临的威胁和风险,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最后,安全策略是制定和实施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一系列计划和策略。
安全策略需要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考虑各种威胁和漏洞,并确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响应计划。
安全策略应包括技术层面的安全措施和人员培训等。
通过制定和执行安全策略,可以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分析是评估和分析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的过程。
通过威胁评估、漏洞分析、安全控制和安全策略的全面分析,可以发现系统中的潜在安全风险,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策略。
这有助于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方法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方法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一直是计算机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隐私信息和财产安全,也关系到企业和国家的重要信息安全。
因此,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防范各种安全威胁,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认证和授权、数据保护、系统完整性、安全审计、系统更新和补丁等。
通过这些安全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操作系统不受外部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在实际操作系统安全防护中,还需要结合特定的业务需求和应用场景,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措施,对操作系统进行定制化防护。
用户认证和授权是操作系统安全的基础。
用户认证是通过一定的身份验证手段,确认用户的身份信息,确保用户是合法的访问者。
常见的用户认证方式包括:口令验证、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卡等。
在用户认证通过后,操作系统还需要进行授权管理,即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要求,确定用户可以访问和操作的资源和服务。
这样可以避免非法用户和攻击者对系统资源的滥用和破坏。
数据保护是操作系统安全性的核心内容。
数据是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因此必须对数据进行有效的保护。
数据保护主要包括:数据加密、数据备份、数据访问控制等方面。
数据加密是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攻击者窃取和篡改。
数据备份是定期将系统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意外丢失或遭受损坏。
数据访问控制是根据不同用户和角色的权限要求,管理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权限。
系统完整性是操作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
系统完整性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受到未经授权的篡改和破坏,系统的各个组件和服务都处于可信状态。
保证系统完整性的方法包括:数字签名、文件完整性检查、安全启动等。
数字签名是通过对软件和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和验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文件完整性检查是通过对系统文件和配置进行完整性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被篡改的文件。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分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大。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提供各种功能。
然而,在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变得愈发引人关注。
本文将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一、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重要性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具有以下重要性:1. 机密性:操作系统确保用户的敏感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
例如,操作系统可以通过访问控制机制限制用户对文件和文件夹的访问权限。
2. 完整性:操作系统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被恶意篡改。
通过使用数字签名和数据加密等技术,操作系统可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3. 可用性:操作系统有责任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防止拒绝服务攻击,保护系统免受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影响,以确保用户可以正常使用系统。
二、操作系统安全性的主要威胁要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当前操作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操作系统安全威胁:1. 病毒和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是目前最常见的操作系统安全威胁之一。
它们通过操纵系统资源、窃取敏感信息或破坏系统功能来对操作系统和用户造成损害。
2. 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旨在通过消耗系统资源或瘫痪系统来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这种攻击使得合法用户无法访问系统或服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严重损失。
3. 未经授权访问:未经授权访问是指未经许可的用户或黑客通过漏洞或弱密码等方式进入系统的行为。
这可能导致数据泄露、信息窃取和系统瘫痪等问题。
三、提高操作系统安全性的方法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及时更新补丁:操作系统厂商会定期发布针对已发现漏洞和安全风险的补丁程序。
及时安装和更新这些补丁是保持系统安全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2. 强化访问控制:操作系统应具备强大的访问控制功能,包括密码策略、用户权限管理和身份验证等。
浅论系统的技术安全性
浅论系统的技术安全性【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特别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泛滥等问题,使信息系统安全性问题显得越发重要起来。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s application area becomes larger and larger and the dependence on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each social field also becomes stronger and stronger, especially the problems like the computer crime in the world scale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computer virus overflow, makes the security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Keywords】Information systemSecurity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论是在运行操作、管理控制,还是经营管理、战略决策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信息系统中处理和存储的,既有日常业务处理信息、技术经济信息,也有涉及企业或政府高层计划、决策信息,其中可能有相当部分是属于极为重要并有保密要求的。
社会信息化的趋势,导致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一旦信息系统的任何破坏或故障,都将对用户以至整个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特别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泛滥等问题,使信息系统安全上的脆弱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显得越发重要起来。
信息技术系统安全性总结汇报
信息技术系统安全性总结汇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性总结汇报,以下是我们的总结汇报内容:首先,我们对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系统的漏洞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监控。
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控体系,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防范各种安全威胁,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另外,我们还对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策略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我们不断完善安全策略,加强对系统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系统,从而有效防范内部和外部的安全威胁。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对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安全培训活动,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安全威胁,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通过以上的安全性总结汇报,我们不仅发现了信息技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有效提升了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信息技术系统安全性的管理和监控,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探讨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基本知识、技术和策略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探讨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基本知识、技术和策略引言在这个信息时代,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
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面临着来自网络威胁的日益增长的风险。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挑战,需要综合应用各种知识、技术和策略来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基本知识、技术和策略,帮助读者了解和应对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挑战。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安全性?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是指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揭示、破坏、修改或阻止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和资源的能力。
简而言之,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各种形式的威胁和攻击,以确保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不受损害。
威胁与攻击计算机系统面临着各种类型的安全威胁和攻击。
了解这些威胁和攻击的种类对于制定有效的安全策略至关重要。
1. 电子邮件钓鱼电子邮件钓鱼是一种通过伪装成合法的电子邮件来诱骗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或敏感数据的攻击方法。
攻击者通常会伪造银行、电子商务平台或社交媒体等常用网站的邮件,诱使用户点击链接或输入密码,从而获取用户的账户和密码。
2. 恶意软件恶意软件是一种通过植入计算机系统中的恶意代码来破坏系统、窃取数据或控制计算机系统的攻击方式。
恶意软件包括病毒、蠕虫、木马和间谍软件等,它们可以在用户无意中安装并在后台运行。
3.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不经授权,试图获取未经授权的访问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或资源的行为。
黑客可以利用漏洞、弱密码、拒绝服务攻击等多种方式来攻击计算机系统,并可能窃取、损坏或篡改用户数据。
4. 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揭示计算机系统中的敏感信息的行为。
数据泄露可能发生在计算机系统内部,也可能发生在计算机系统与外部网络之间的传输过程中。
5. 社会工程社会工程是指利用心理和社会技巧来欺骗用户并获取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敏感信息的攻击方式。
攻击者可能通过电话、假网站、欺诈性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社会工程攻击,从而获取用户的机密信息。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保护机制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保护机制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系统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护机制变得尤为重要,以保障用户的数据和信息的安全。
本文将深入探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其中的保护机制。
1.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意义重大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指操作系统抵御外界威胁的能力,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恶意软件的入侵以及数据泄露等问题。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包括用户的隐私、敏感数据和系统的完整性。
保持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对于用户、企业和组织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操作系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
其中,恶意软件是最常见的一种威胁形式。
恶意软件可以被用来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传播垃圾邮件、破坏系统稳定性等。
除此之外,网络攻击、漏洞利用、拒绝服务攻击、社会工程学攻击等都可能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3. 操作系统的保护机制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操作系统设计了多种保护机制。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保护机制:- 访问控制:操作系统通过访问控制来限制用户或程序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
访问控制以用户身份验证、权限管理和安全策略等形式存在,有效地保护了系统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常见的访问控制方法包括强密码策略、用户账户管理、访问日志等。
- 安全审计:操作系统提供安全审计功能,用于记录和跟踪系统的活动,以便发现安全漏洞和追踪安全事件。
安全审计能够帮助管理员了解系统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
- 恶意软件防护:为了防止恶意软件的入侵和传播,操作系统引入了防火墙、反病毒软件和网络流量监测等机制。
这些机制可以及时检测和隔离恶意软件,减少其对操作系统造成的伤害。
- 漏洞修复和补丁升级:操作系统提供漏洞修复和补丁升级功能,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及时安装操作系统提供的更新补丁是保持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方法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方法操作系统安全性是指操作系统在运行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和防范各种可能的安全威胁和攻击,并能够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安全运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操作系统处于信息系统的核心位置,一旦受到攻击或遭受安全威胁,将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已成为当前各个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漏洞、病毒和恶意软件、网络攻击、内部威胁和数据泄露等。
针对这些安全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护方法,以确保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入手,探讨操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性、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主要的防护方法。
一、操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性1.信息系统的核心操作系统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它负责系统资源的管理和调度,是用户和应用程序的接口。
一旦操作系统受到攻击或遭受安全威胁,将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系统崩溃和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
2.信息安全的基础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安全基础之上,只有保障了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才能有效地保障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
3.用户和数据的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和数据的安全。
只有保障了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才能保障用户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和企业的重要数据。
4.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只有保障了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综合来看,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关系到用户和数据的安全,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
因此,加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已成为当前各个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
系统安全性设计分析
系统安全性设计分析引言在当代社会,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
为了保护系统和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系统安全性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系统安全性设计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一些常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什么是系统安全性设计?系统安全性设计是指在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系统时,考虑和实施各种安全措施的过程。
这些安全措施旨在保护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恶意软件、数据泄漏以及其他网络攻击的影响。
系统安全性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硬件、软件和网络层面的安全问题,以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
系统安全性设计的原则1. 需求分析和风险评估在进行系统安全性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和风险评估。
这意味着要了解系统的需求和可能遇到的安全威胁。
通过对系统需求和威胁的全面分析,可以为后续的设计决策提供指导。
2. 最小权限原则在系统安全性设计中,最小权限原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它的基本思想是限制用户和进程的权限,确保他们只能访问和执行其必需的功能。
通过减少用户和进程的权限,可以降低潜在攻击者获取系统控制权的风险。
3. 多层防御和纵深防御多层防御和纵深防御是系统安全性设计中常用的原则。
多层防御意味着在系统中使用多种不同的安全措施,以降低单一安全措施被攻破的风险。
纵深防御则是指在系统中设置多个安全层次,每个层次都需要通过一定的验证和控制才能继续访问更高级别的资源。
4. 安全审计和监控系统安全性设计还需要包括安全审计和监控机制。
安全审计可以记录系统的行为和事件,以便及时发现和回溯安全问题。
监控机制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状态和安全事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5. 持续更新和漏洞修补系统安全性设计不能一劳永逸,还需要持续进行更新和漏洞修补。
安全性设计应该跟上安全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修复已知的漏洞和弱点,以保持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设计的方法1. 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系统安全性设计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通过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实现安全门禁。
系统的安全
系统的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系统的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系统的安全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进行保护、防止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入侵、防止非法存取、保证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一系列措施的整合体。
首先,系统的安全需要具备防火墙功能。
防火墙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控制网络数据包的进出,阻止不必要的连接和流量,保护系统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者入侵。
防火墙可以对进入系统的请求进行检查和筛选,确保只有合法的请求才能进入系统,有效减少系统受到攻击的风险。
其次,系统的安全需要具备强大的身份验证机制。
为了保护系统中的敏感信息,必须通过身份验证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系统。
身份验证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账号密码、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
通过身份验证,可以有效防止黑客通过猜测密码或使用暴力破解等方式非法进入系统,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系统的安全还需要具备数据加密功能。
数据加密是一种将数据转换为密文的技术,只有拥有加密密钥的人才能解密获得原始数据。
数据加密可以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访问者窃取和篡改,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在系统中使用数据加密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系统的安全还需要及时更新补丁和安全软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黑客和病毒的攻击手段也在不断升级,所以及时更新系统的补丁和安全软件非常重要。
更新补丁可以修复系统中的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安全软件可以检测和清除系统中的病毒和恶意软件,保护系统不受恶意攻击。
总之,系统的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重要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黑客入侵、保护系统中的敏感信息。
通过配置防火墙、建立强大的身份验证机制、使用数据加密技术和及时更新补丁和安全软件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保护系统中的信息不受损失和篡改。
只有保障系统的安全,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系统安全性分析技术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Petri网在系统安全性建模和分析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 Petri网可以灵活地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能够准确地模拟实际系统的安全性 和动态行为。其次,Petri网模型可以方便地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帮助我们在 早期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减少系统故障的发生。最后,Petri 网模型可以定量地分析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标,从而为系统优化提供有力的 依据。
三、技术原理
1、攻击树分析
攻击树分析方法是通过构建攻击树模型,对系统的潜在威胁进行逐层分解和 分析。攻击树由攻击节点和防御节点组成,攻击节点表示攻击者的攻击手段,防 御节点表示系统的防御措施。通过分析攻击节点和防御节点的关系,找出系统的 薄弱环节,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漏洞扫描
漏洞扫描是利用已知的漏洞库和扫描工具,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漏洞检测。首 先,漏洞扫描器通过主机扫描、端口扫描等手段,发现系统的潜在漏洞;然后, 根据漏洞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评估;最后,生成详细的漏洞报告,指导用 户采取修复措施。
一、引言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隐私安全。黑客攻击、 病毒传播等安全威胁日益严重,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系统安全性分析技术的 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技术通过对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为系统开发者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二、文献综述
系统安全性分析技术的方法主要包括攻击树分析、漏洞扫描、加密技术等。 攻击树分析通过构建攻击树模型,对系统的潜在威胁进行逐层分解和分析,以便 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安全漏洞。漏洞扫描则利用已知的漏洞库和扫描工具,对系统 进行全面的漏洞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则是通过对数据 或通信过程进行加密,保证系统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浅谈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浅谈操作系统的安全性2003-11-25编者按:黑客攻击、病毒侵袭,“冲击波”过后,又是“QQ尾巴”,微软的安全漏洞一个接一个……一时间,网络成了风雪飘摇的江湖,身在网中的剑客们,人人自危,不知如何自保。
先来看看你的操作系统安全不安全吧!黑客攻击、病毒侵袭,“冲击波”过后,又是“QQ尾巴”,微软的安全漏洞一个接一个……一时间,网络成了风雪飘摇的江湖,身在网中的剑客们,人人自危,不知如何自保。
其实,要想修炼一身金钟罩,还要先看看自己是南派北派、少林还是武当,才能依法修炼。
所以,先来看看你的操作系统安全不安全吧。
Microsoft的Windows1. Windows 98Windows 98是一款较老的系统,它也是Microsoft最著名的操作系统。
以其对硬件强大的管理性和软件兼容性成为单机用户的首选操作系统。
因为Windows 98在安装的时候支持非常规的“克隆”形式,也是局域网内客户机、办公用机和学生用机的常用系统。
由于其自身能够支持的网络服务较少而相对安全。
缺点是:稳定性不强,极易出现蓝屏死机。
2. Windows Me相当于Windows 98系统的升级版,稳定性稍强于Windows 98。
3. Windows 2000是一款把“专用的服务器Windows NT系统”同“个人操作系统”结合的系统。
适用于服务器、客户机。
优点是:稳定性强,一般不会出现“蓝屏”死机;Server版提供强大的网络功能,可以在上面实现大部分的网络服务;对应用软件的兼容性强于Windows NT。
缺点是:漏洞太多,安全性不高,因提供较多的网络服务,成为黑客攻击的对象。
4. Windows XPWindows XP保留了Windows 2000的稳定性,又融入了更多的个人用户操作特性,是除Windows 98系统外,个人用户使用较多的系统之一。
优点是:软件兼容性好,其兼容性更优于Windows 2000;对硬件的支持比Windows 98更卓越,因为是新发布的系统,里面包含了更多新硬件的驱动程序;安全性较高,系统内部集成了网络防火墙;稳定性好,可以和Windows 2000媲美,一般不会出现“蓝屏”死机。
管理系统的技术安全体系
管理系统的技术安全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管理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
其中,安全问题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企业意识到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安全体系,确保他们的信息和资产得到保障。
本文将探讨管理系统的技术安全体系,介绍其主要元素和如何应对安全威胁以保障信息资产安全。
一、安全体系的主要元素1. 硬件和软件:硬件和软件是管理系统安全的基础。
通过使用加密和防病毒软件,可以确保系统得到合理的保护,同时这些工具也会监控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威胁。
2.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管理系统安全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防火墙和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技术来确保网络安全。
在实施网络安全方案时,应注意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隔离,以确保保护内部系统的安全。
3. 数据安全:数据是组织和企业的重要资产。
通过使用加密、备份和恢复软件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同时,还可以实施权限管理,以便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敏感数据。
4. 运营安全:运营安全是确保管理系统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组织和企业可以通过实施训练和教育计划,建立安全流程和政策,并定期测试安全系统,以确保管理系统的运营得到充分保护。
5. 应急响应:在出现安全事件时,应及时采取行动,以减少损失。
应急计划应包括定期备份数据、制定应急手册、说明升级和修复程序的步骤等。
二、如何应对安全威胁1. 强化密码:在实施管理系统时,密码强度应该得到充分的考虑。
弱密码很容易被黑客攻破。
2. 制订安全政策:应该制订并严格执行安全政策。
这些政策应涵盖文件和数据的处理、密码创造和保管、网络和内部系统访问、备份、维护、数据恢复等方面。
3. 得到员工的支持:组织和企业应建立安全意识教育计划,以确保员工了解如何保护信息和资产。
同时还应告知员工接收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的风险,以防止他们意外地下载病毒或者恶意软件。
4. 保持系统更新:应对木马和漏洞采取反应的措施,及时升级系统以确保系统越来越安全。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旨在研究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探讨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分析计算机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并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和策略。
引言计算机系统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恶意软件攻击等安全威胁的能力。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保障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性计算机系统安全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等风险;企业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可能导致商业机密泄露、业务中断等风险;国家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可能导致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计算机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计算机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包括:1. 恶意软件:包括病毒、木马、蠕虫等,通过入侵计算机系统进行恶意操作。
2. 网络攻击:包括黑客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等,通过网络手段入侵计算机系统。
3. 数据泄露:由于不当使用、系统漏洞等原因,导致敏感数据泄露。
4. 社交工程:通过欺骗用户、利用用户信任等手段获取计算机系统的访问权限。
5. 硬件故障:硬件设备故障可能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为了应对计算机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和策略。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和策略:1.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防止恶意流量入侵。
2.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可以将数据转换为加密状态,只有拥有解密密钥的用户才能解密和访问数据,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3. 认证技术:认证技术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和权限,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计算机系统。
4. 安全审计技术:安全审计技术用于监控和记录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事件,帮助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系统的技术安全性【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特别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泛滥等问题,使信息系统安全性问题显得越发重要起来。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s application area becomes larger and larger and the dependence on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each social field also becomes stronger and stronger, especially the problems like the computer crime in the world scale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computer virus overflow, makes the security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Keywords】Information systemSecurity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论是在运行操作、管理控制,还是经营管理、战略决策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信息系统中处理和存储的,既有日常业务处理信息、技术经济信息,也有涉及企业或政府高层计划、决策信息,其中可能有相当部分是属于极为重要并有保密要求的。
社会信息化的趋势,导致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一旦信息系统的任何破坏或故障,都将对用户以至整个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特别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泛滥等问题,使信息系统安全上的脆弱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显得越发重要起来。
1.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为了防范意外或人为地破坏信息系统的运行,或非法使用信息资源,而对信息系统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
影响信息系统安全性相关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①自然及不可抗拒因素:如地震、火灾、水灾、风暴以及社会暴力或战争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地危害信息系统实体的安全。
②硬件及物理因素:指系统硬件及环境的安全可靠,包括机房设施、计算机主体、存储系统、辅助设备、数据通讯设施以及信息存储介质的安全性。
③电磁波因素:系统控制信息和数据传输通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电磁波辐射,有可能造成信息通过电磁辐射而泄漏。
空间的电磁波也有可能对系统产生电磁干扰,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④软件因素:软件的非法删改、复制与窃取将使系统的软件受到损失,并可能造成泄密。
另外危害极大的计算机病毒也是以软件为手段侵入系统进行破坏的。
⑤数据因素:数据信息存储和传递过程是计算机犯罪的主攻核心,是施以安全和保密的重点。
⑥人为及管理因素:工作人员的素质、责任心、以及严密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以防范人为的主动因素直接对系统安全性的威胁。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可分为技术性和非技术性两类。
技术性安全措施是指通过与系统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非技术性安全措施主要指行政管理、法律制度保证和其他物理措施等,它不受信息系统的控制,是施加于信息系统之上的。
一般来讲在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中,技术性安全措施所占的比例很小,而更多的是非技术性安全措施。
如图1所示。
因此,我们应认识到系统的安全性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并且从技术上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系统的严格管理和法律制度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有力武器,两者是互相弥补、彼此促进的。
2.系统的技术安全性。
所谓技术安全性即在系统内部采用技术手段,防止对系统资源非法使用和对信息资源的非法存取操作。
防止对系统资源非法使用的主要途径是用户身份的确认与检验,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分为动态安全性和静态安全性,动态安全性是指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取操作过程中的控制措施,静态安全性是指对信息的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加密措施。
2.1用户合法身份的确认与检验。
信息系统管理着系统中的全部资源,特定的用户只能各负其责,使用与自己的业务相关的特定功能模块,非法用户是不能使用系统的任何资源的。
跨越用户本人职权范围,使用其他功能模块,同样是非法的。
通过用户合法身份的确认与检验,就可以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有意或无意地误入到系统中去。
这是目前各种规范的信息系统普遍采用的安全保护措施。
基本方法是:先由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申请和约定,在系统内的用户注册表上登记合法用户的标识符(一般是用户名)、注册帐号、保密字以及系统内各种资源的使用权限和优先级等信息,经加密存入系统。
当用户要求注册进入系统时,由用户以不回显的方式输入有关信息,如标识符、保密字等,系统将注册表调入内存,与用户的输入进行比较、检验,如全部符合才能确认为合法用户。
对于用户注册表,除系统管理员有权更改以外,用户也有权随时改变自己的保密字。
为了提高非法用户侵入系统的难度,可以采用多级组合保密字,只有当上层保密字正确输入以后,才有权输入下层保密字。
当有三层以上的保密字时,企图以试探的方法进入的成功率已相当低。
而且当保密字为双重保密字时,入侵者将更加困难。
所谓双重保密字,就是由两个人分别各自掌握一个保密字,并且可以随时自行变更自己的保密字,只有当两个人分别相继键入自己的保密字后,系统才确认为合法用户。
为了防止非法用户的多次试凑,可对更正输入保密字的次数予以限制,当超过限制次数后,系统将拒绝入侵者继续的任何尝试。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鉴别用户合法身份的方法除了输入保密字等方式外,还可借助用户所携带的特殊工具,如纸卡、磁卡、钥匙、密钥等,甚至可以用户自身特有的自然性标识,如指纹、签名、语音等特征进行检查。
将这些方法组合运用,可以有效地防止绝大多数非法用户入侵信息系统。
2.2存取控制。
即使合法用户进入系统以后,其所使用的资源及使用程度也应受到一定的限制,以确保共享资源情况下信息的安全可靠。
信息系统要通过存取控制来确定什么用户能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对什么范围的系统资源进行什么样的操作。
通过存取控制,一方面可以给用户提供很多方便,既共享系统资源,又不会因无意的误操作而对职权外的数据产生干扰;另一方面可以防范人为的非法越权行为。
存取控制的基本方法是对用户授权,即授以特定的用户一定的操作权限。
对用户的授权要从两方面进行定义,一方面是用户的可操作对象,即设备、程序、文件、数据等,用户的这些可操作对象可定义到各种资源的最小操作单元,如数据的记录、数据项等。
另一方面是用户可进行的操作类型,即对系统资源的使用权、运行权、阅读权、修改权、进入权、清除权,以及是否可以再授权(给其他用户授权)及范围等。
将这些授权信息记录存储在系统中,当用户进行数据操作时,根据授权信息记录检查用户操作的合法性。
用户只能在授权范围内存取利用特定的系统资源,企图存取和利用授权范围以外的设备、文件和操作均视非法操作,系统予以拒绝。
并且可以通过系统的动态监控程序建立操作日志,记录所有非法操作的企图,主要记录用户标识\进入系统的口令(保密字)\进行操作的终端物理地址,以及对象企图进行的何种非法操作,从而系统管理员可以查出非法存取操作的始作俑者。
当然存取控制在阻止非法存取的同时,不应限制和影响合法用户所进行的合法操作,使存取控制对合法操作具有透明性。
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系统,从硬件到系统软件和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用户合法身份确认和存取控制授权的基本功能,在信息系统中只要进行合理的运用和设置,就可以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
当然对于安全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应单独开发更为严密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
2.3数据加密。
为了防止存储介质的非法拷贝、被窃,以及信息传输线路的被窃听而造成机要数据的泄密,在系统中应对机要数据采取加密存储和加密传输等安全保密技术措施。
数据加密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密码学的原理,把机密而敏感的明码信息和数据加以转换,使得信息窃取者无法认识或理解其原意。
整个保密系统由编码和解码两部分组成。
编码是把信息数据转换成无法认识和理解的形式;解码是指把经过编码加密的信息、数据还原成原来的可读形式。
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在系统中的存储介质上和通信信号中,信息是以密文形式存在的,这样即使存储或传递的信号有泄漏,也不会造成机要信息的失密。
当然数据存储的加密和数据传输的加密在技术方法上根据各自的特点有所不同,如文件存储加密出错率较低,而数据传输加密的出错率却较高,某些字符在文件存储时可以使用,而在传输时就受到限制。
进行数据加密要注意密钥的保护,否则,任何加密都是无意义的。
加密技术的方法和算法很多,并且它的发展与解密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不仅是个社会问题、技术问题,而且也是经济问题。
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必然要增加系统的开销,越是增加安全保密性,系统的投资越会骤然增加很多,甚至在特级保密条件下,所增加的费用可能超过系统正常投资的数额。
因此,要权衡这对矛盾,并不是系统的安全保密性越高越好,应以适度为标准,在能满足用户对安全保密的要求下,尽可能使安全保密费用增加最少,并且可在一般的安全措施上,以严格科学的管理为保障。
另外系统的安全性与其使用方便灵活又是一对矛盾,要使系统有高度的安全可靠性,系统的开销会增加很多,系统的响应时间会受到影响,对使用人员的限制也会增加,操作手续也会复杂麻烦一些,从而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
因此从系统造价和使用方便来说,系统的安全性以适度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