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课程设计
数电简单课程设计

数电简单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数电简单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字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如逻辑门、逻辑函数、逻辑代数等。
(2)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构建和功能,如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3)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及应用,如编码器、译码器、触发器等。
(4)熟悉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逻辑门电路构建简单的数字电路。
(2)能够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3)能够运用数字电路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系统。
(4)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字电路基本概念:逻辑门、逻辑函数、逻辑代数等。
2.基本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3.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算术逻辑单元等。
4.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
5.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及应用: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实际案例解析等。
6.实验操作:基本逻辑门电路的搭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验证。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实例,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数字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0个数电课程设计

50个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逻辑门的功能与原理。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数字电路元件,如触发器、计数器等。
3. 学生能够解释数字电路中的编码与译码过程,掌握二进制、BCD码等转换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图,并进行仿真实验。
2. 学生能够分析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解决基本的数字逻辑问题。
3. 学生能够利用数字电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探索的精神风貌。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三章“数字电路基础”进行组织,具体安排如下:1. 数字电路概述: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数字电路的发展历程。
2. 数字逻辑门:讲解基本逻辑门(与、或、非、异或)的功能、原理及符号表示,分析逻辑门电路的应用。
3. 组合逻辑电路: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分析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
4. 触发器:介绍触发器的分类、功能及工作原理,重点讲解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等常见触发器。
5. 时序逻辑电路: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组成、特点及设计方法,举例说明计数器、寄存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应用。
6.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结合Multisim等软件,指导学生进行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7. 数字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数字电路在日常生活、通信、计算机等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数电课程设计实验课

数电课程设计实验课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数字电路组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并进行功能分析。
3.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数字电路图,理解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掌握使用数字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图绘制和仿真测试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工具对数字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排除。
3.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字电路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电子科技的热情。
2. 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验课,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培养,结合理论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字电路知识的理解。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数字电路的认识。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学生后续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节实验课教学内容以《数字电路》教材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和第五章“时序逻辑电路”为基础,涵盖以下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原理与设计:- 组合逻辑电路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常见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的原理与功能;-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及步骤。
2. 时序逻辑电路原理与设计:- 时序逻辑电路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如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的原理与功能;- 同步与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3. 数字电路仿真与测试:- 使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数字电路图绘制及仿真;- 常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数字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
较简单的数电课程设计

较简单的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理解常用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及其功能。
2.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字电路,并能正确使用逻辑门电路进行组合设计。
3. 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的概念及其转换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门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电子世界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科学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数字电路知识,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原理、功能及其符号表示;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的特点。
2. 常用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
3. 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逻辑门电路的设计方法。
4. 数制及其转换: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方法。
5. 实践操作:动手实践,运用逻辑门电路进行组合设计,完成简单的数字电路搭建。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数字电路基础知识,介绍常用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功能。
第二课时: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学会分析组合逻辑电路。
第三课时:数制及其转换,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转换方法。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数字电路搭建,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关联性如下: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第二章:逻辑门电路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第四章:数制及其转换第五章:数字电路实践操作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以清晰、生动的语言,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系统讲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原理及功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程核心内容。
电气工程数电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及其功能。
2. 掌握数字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 学会使用电气工程相关的数电实验仪器与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数字电路中的实际问题。
2. 独立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进行电路仿真与验证。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电路调试与排故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沟通与表达能力,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电气工程及数字电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欲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电气工程兴趣小组的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电路设计与实践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包括数字逻辑的概念、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的特点、逻辑门的功能与真值表、逻辑函数及其表达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逻辑基础2. 组合逻辑电路: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包括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算术逻辑单元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组合逻辑电路3. 时序逻辑电路:讲解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时序逻辑电路4. 数字电路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实验,包括电路搭建、仿真与调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字电路实验5. 数字电路设计与实践: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数字电路设计与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字电路设计与实践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分析与设计方法。
数电-课程设计-60进制计数器

表1 十进制计数器功能表CP RD` LD` EP ET 工作状态×0 ××置零↑ 1 0 ××预置数× 1 1 0 1 保持× 1 1 ×0 保持↑ 1 1 1 1 计数连接方式如图:图2 十进制计数器(个位)2、十进制计数器(十位)电路图3 十进制计数器(十位)3、时钟脉冲电路图4 时钟脉冲电路4、置数电路图5 置数电路5、进位电路图6 进位电路6、译码显示电路图7 译码显示电路三、绘制原理图1、完整原理图图7 计数器原理图2、选定仪器列表仪器名称型号数量用途同步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 2片极联构成60进制计数器与门与非门非门74LS21D74LS00D74LS04D各1个辅助设计构成其他计数器共阴极显示器DCD-HEX 2只显示数字计数电压源1个提供脉冲电压表二原理图仪器列表四、测试方案测试步骤:1)进入Multisim7界面图8 软件页面2)右击空白处,选择放置元件,进入元器件选择区,选择要放置的元件,然后单击好。
图9 放置元件3)放置好各种器件之后,即可进行线路连接,同时标明所需参数值。
设置元器件的参数时,用鼠标双击,弹出属性对话框,分别给元件赋值,并设置名称标号。
图10 元器件属性图4)确认电路无误后,即可单击仿真按钮,实现对电路的仿真工作。
5)观察结果看是否与理论分析的预测结果相同。
五、测试验证结果与分析1、验证结果以下两个仿真结果分别是计数器计数的仿真起点00和仿真终点59,之后计数器会自动恢复原来的00起点继续进行循环计数,并且进位输出灯会在59时发光。
图11 60进制计数器起点00 图12 60进制计数器终点592、理论分析本计数器由两个10进制计数器构成60进制计数器的接线图,右边的10进制计数器作为个位,左边的10进制计数器作为十位。
输入端全部接地,计数开始循环一周后通过置位法自动进行归00,之后再继续循环计数。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如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
3. 使学生了解数字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数字电子实验仪器和设备。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字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创新精神。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认识到数字电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逻辑函数及其化简、逻辑门电路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逻辑基础2. 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组合逻辑电路3. 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时序逻辑电路4.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Verilog HDL语言基础、数字电路设计流程。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5. 数字电路仿真与测试:Multisim软件的使用、仿真实验、测试与调试。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字电路仿真与测试6. 实践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数字时钟、数字温度计等。
-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数字逻辑基础(2课时)2. 组合逻辑电路(2课时)3. 时序逻辑电路(2课时)4.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2课时)5. 数字电路仿真与测试(2课时)6. 实践项目(4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将结合教材内容,按照以上安排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知识,为实践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篇: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基本情况学时:40学时学分:1学分适应班级:电气工程1204二、进度安排本设计共安排1周,合计4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实习动员及准备工作:2学时总体方案设计:4学时查阅资料,讨论设计:24学时撰写设计报告:8学时总结:2学时教师辅导:随时三、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字电子课程之后,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
初步掌握数字电子线路的安装、布线、焊接、调试等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训练、提高读图能力;掌握组装调试方法。
其中理论设计包括总体方案选择,具体电路设计,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是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把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若有实践条件,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2、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以班为单位全班学生集中到设计室进行。
做到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实训期间累计旷课达到6节以上,或者迟到、早退累计达到8次以上的学生,该课程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在实训期间需要外出查找资料,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方可外出。
课程设计的任务相对分散,每3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完成一个课题的设计。
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要协作,同一小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的设计方法和经验。
但每个学生必须单独完成设计任务,要有完整的设计资料,独立 1 撰写设计报告,设计报告雷同率超过50%的课程设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四、设计题目及控制要求(根据自己的题目及其控制要求填写)五、设计报告设计完成后,必须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必须独立完成,格式符合要求,文字(不含图形、程序)不少于2000字,图形绘制规范。
数电课程设计

数电课程设计
摘要:
1.数电课程设计的概述
2.数电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3.数电课程设计的实践方法
4.数电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正文:
【1.数电课程设计的概述】
数电课程设计,全称为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实践环节。
它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
【2.数电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数电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逻辑门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序逻辑电路设计、触发器设计、寄存器设计、计数器设计、译码器设计、编码器设计等。
这些设计内容涵盖了数字电路的各个方面,既有理论知识的应用,也有实际操作的训练。
【3.数电课程设计的实践方法】
数电课程设计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实验操作、电路仿真、硬件实现等。
理论学习是基础,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电路的原理;实验操作和电路仿真是手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设计方法;硬件实现是目标,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出实际可用的电路。
【4.数电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数电课程设计对于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其次,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使其能够在毕业后胜任实际工作;最后,它也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
西工大数电课程设计

西工大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逻辑的设计原理;2. 学生能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如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并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表达式进行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2. 学生能够使用Multisim等软件进行数字电路的仿真实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项目设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数字电路,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学会合作、沟通与分工,培养团队精神;3.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电路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大学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字电路设计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技术和新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取得最佳效果。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字电路基础:逻辑函数及其化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2. 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
3. 数字电路仿真:Multisim软件的使用,数字电路仿真实验。
4. 数字电路项目设计: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项目设计。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第一周:数字电路概述,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川大数电课程设计

川大数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字电路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了解数字电路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3)熟悉数字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逻辑门、逻辑函数、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数字电路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基本的数字电路实验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电路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字电路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数字电路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
2.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同或门等基本逻辑门及其真值表和逻辑函数。
3.逻辑函数:逻辑函数的定义、性质、表达式和简化方法。
4.逻辑电路:逻辑电路的组成、分析和设计方法。
5.触发器:触发器的概念、类型和功能。
6.计数器:计数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
7.数字电路的设计: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步骤和实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数字电路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数字电路的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知识。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数字电路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本课程将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
大学数电课程设计

大学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2. 理解并掌握常用数字电路组件(如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3.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并能正确使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等)进行电路仿真。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搭建并测试基本的数字电路;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3.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电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基本概念:包括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数字电路的特点与分类。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1-2节。
2. 常用数字逻辑门:介绍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的功能、电路符号及真值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3-4节。
3.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并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1-3节。
4. 时序逻辑电路:学习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1-4节。
5.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介绍数字电路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包括原理图设计、仿真测试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1-2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交通信号灯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交通信号灯1、课程设计目的⑴培养学生的数字电路的设计能力。
⑵掌握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组装和调试方法。
2、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⑴设计一个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电路,要求:①主干道和支干道交替放行,主干道车流量大,每次放行30S,支车道流量小,每次放行20S。
②每次绿灯变红灯时,黄灯先亮5S,此时原红灯不变。
③用十进制数字显示放行及等待时间。
⑵用SSI和MSI器件组成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并在DICE-3实验箱上进行组装和调试。
⑶画出各单元电路图,整机逻辑框图和逻辑电路,写出设计实验总结报告。
3、交通信号灯的基本原理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灯指挥着行人和各种车辆的安全通行,示意图如下,有一个主干道和一个支干道,每边都设置了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可以通行,在绿灯变红灯时先要求黄灯亮几秒钟,各方向车辆都停止通行。
要实现上述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应有主控制器、计数器、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时器、8421BCD译码器和数码显示器、信号灯译码驱动器几部分电路组成,整机电路原理框图如实训图2⑴时钟信号发生器(秒信号发生器)数字系统是靠时钟信号来工作的,是主控制器和计时器的工作信号,获得脉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多谐振荡器直接产生,另外是利用整形电路将其它周期性波形转换成矩形脉冲,多谐振荡器的电路有多种形式,RC环形多谐振荡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CMOS多谐振荡器,秒信号发生器等。
在此我们提供了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参考电路。
要获得周期为1秒的矩形波,运用公式T=0.7(R1+2R2)C1合理电阻和电容的值取C1=0.01μF,则R1+2R2=?⑵主控制器十字路口车辆通行有如下时序图:①开始设主干道通行(主绿亮)支干道不通行(支红亮)持续时间30S;②30S后,主干道停车,支干道仍不通行,这种情况下主黄与支红亮,持续时间5S;③5S后,主干道不通行,支干道通行,这种情况下主红与支绿亮,持续时间20S;④20S后,主干道仍不通行,支干道停车,这种情况下主红与支黄灯亮,持续时间5S,5S后又回到第一种情况,如此循环反复。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5篇)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5篇)第一篇: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要求:1.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简单实用电路(建议选多功能数字钟),并在实验室里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调试。
2.每人独立完成一篇课程论文,论文至少2000字,可手写,也可打印(打印稿的格式另附)。
3.要求写出设计背景,理论基础,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调试过程,仿真过程(可选),最终电路等。
4.总结所设计电路的优点,缺点,改进方向。
5.严禁抄袭,所有雷同论文均以0分计。
6.选多功能数字钟的同学在数字电路实验室完成实验。
选其它题目的同学所需软硬件资源请自行解决。
第二篇: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一、设计报告书的要求: 1.封面2.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要求,技术指标等)3.前言(发展现状、课程设计的意义、设计课题的作用等方面)。
3.目录4.课题设计(⑴ 写出你考虑该问题的基本设计思路,画出一个实现电路功能的大致框图。
⑵ 画出框图中的各部分电路,对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应作出说明。
⑶ 画出整个设计电路的原理电路图,并简要地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⑷ 用protel画原理电路图。
(5)用Multisim或者Proteus画仿真图。
5.总图。
6.课题小结(设计的心得和调试的结果)。
7.参考文献。
二、评分依据:①设计思路,②单元电路正确与否,③整体电路是否完整,④电路原理说明是否基本正确,⑤报告是否清晰,⑥答辩过程中回答问题是否基本正确。
三、题目选择:(三人一组,自由组合)(设计要求,技术指标自己选择)1、基于DC4011水箱水位自动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水箱水位自动控制器,电路采用CD4011四与非门作为处理芯片。
要求能够实现如下功能:水箱中的水位低于预定的水位时,自动启动水泵抽水;而当水箱中的水位达到预定的高水位时,使水泵停止抽水,始终保持水箱中有一定的水,既不会干,也不会溢,非常的实用而且方便。
2、基于CD4011声控、光控延时开关的设计与实现要求电路以CD4011作为中心元件,结合外围电路,实现以下功能:在白天或光线较亮时,节电开关呈关闭状态,灯不亮;夜间或光线较暗时,节电开关呈预备工作状态,当有人经过该开关附近时,脚步声、说话声、拍手声等都能开启节电开关。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分析逻辑门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组合方式。
2.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等;
-学习使用真值表、逻辑表达式和逻辑图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2.3时逻辑电路设计:
-理解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包括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等;
3.3报告撰写:
-学习如何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电路设计原理、仿真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
-强调报告中数据真实性、逻辑严密性和表达清晰性。
3.4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
4、教学内容
4.1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了解数字电子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如新型逻辑门、可编程逻辑器件等;
-探讨数字电路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
4.2创新思维培养: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具有实用价值的数字电路。
4.3团队协作: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分组进行课程设计,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组织课堂展示,让学生分享设计成果,提高表达能力。
-进行简单的逻辑门电路搭建,观察并分析其功能;
-设计并搭建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如3-8译码器,验证电路功能;
-设计并搭建一个时序逻辑电路,如4位异步计数器,观察计数过程。
3.2设计分析与讨论:
-分析在实际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去抖动、信号整形等;
-讨论如何优化电路设计,提高电路性能和可靠性;
-探索数字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如计算机、通信等领域。
数电课设_精品文档

1.课程设计目的与作用1.1了解同步计数器及序列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1.2掌握计数器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及应用;1.3掌握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分析,设计方法及应用;2设计任务2.1六进制同步计数器1.使用设计一个循环型3位2进制加法计数器,其中无效状态为(001,101),组合电路选用与门和与非门等。
2.根据自己的设计接线。
3.检查无误后,测试其功能。
2.2序列信号发生器1.使用设计一个能循环产生给定序列的序列信号发生器,其中发生(101011),组合电路选用与门和与非门等。
2. 根据自己的设计接线。
3.检查无误后,测试其功能。
2.3加法计数器1.基于集成芯片74ls163 和门电路组成一个24进制激发计数器并显示计数过程2. 根据自己的设计接线。
3.检查无误后,测试其功能。
3设计原理3.1同步计数器(1)计数器是用来统计输入脉冲个数电路,是组成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电路的基本时序逻辑部件。
计数器按长度可分为:二进制,十进制和任意进制计数器。
计数器不仅有加法计数器,也有减法计数器。
如果一个计数器既能完成累加技术功能,也能完成递减功能,则称其为可逆计数器。
在同步计数器中,个触发器共用同一个时钟信号。
(2)时序电路的分析过程:根据给定的时序电路,写出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输出方程,根据驱动方程带入触发器特征方程,得到每个触发器的词态方程;再根据给定初太,一次迭代得到特征转换表,分析特征转换表画出状态图。
(3)设计过程: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流程3.1.1加法计数器CP是输入计数脉冲,所谓计数,就是记CP脉冲个数,每来一个CP脉冲,计数器就加一个1,随着输入计数脉冲个数的增加,计数器中的数值也增大,当计数器记满时再来CP脉冲,计数器归零的同时给高位进位,即要给高位进位信号。
3.1.2减法计数器CP 是输入减法计数脉冲,每输入一个CP 脉冲,计数器就减一个1,当不够减时就向高位借位,显然向高位借来的1应当8,8-1=7。
数电实验课程设计

数电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逻辑门的功能和原理;2. 学会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3. 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数字电路实验设备,进行基本逻辑门和数字电路的搭建;2. 学会运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工具进行数字电路测试和分析;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和设计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逻辑门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2. 能够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3. 学会使用实验工具进行数字电路测试,并能根据测试结果优化电路设计;4. 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注重实验安全;5. 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善于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数字电路实验》进行选择和组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基本逻辑门:介绍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等功能及原理,分析逻辑门电路的特点。
2. 组合逻辑电路: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分析典型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的工作原理。
3. 时序逻辑电路:介绍触发器、计数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4. 数字电路实验:包括基本逻辑门实验、组合逻辑电路实验、时序逻辑电路实验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5. 数字电路测试与分析:教授如何使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工具进行数字电路的测试与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电课程设计》课件

1
数制与编码
介绍常见的数制和编码方式,如二、ASCII码等。
深入讲解布尔代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
为后续的设计做好铺垫。
3
逻辑门与逻辑代数
详细介绍逻辑门和逻辑代数,介绍常见 的数字电路元器件。
数字电路组成与设计方法
1 组成
介绍数字电路的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等部件。
2 设计方法
实验目的
介绍本次实验的目的和预期收获,为学生理解实验设计思路打下基础。
实验步骤
详细讲解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分析
介绍实验结果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常见问题。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收获
• 深入理解数字电路组成和设计方法 • 熟练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设计技巧 • 掌握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步骤
数电未来的发展
展望数字电子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介 绍行业前景和就业发展前景。
教授数字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3 时序逻辑和组合逻辑
深入讲解时序逻辑和组合逻辑的概念及应用。
经典设计案例
单位延时器
介绍单位延时器的基本原理和设 计过程。
二进制计数器
详细介绍二进制计数器的结构和 实现原理。
数据选择器
深入讲解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 和应用场景。
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2 3
《数电原理与实践》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系统设计》
《数电课程设计》PPT课 件
本课程将讲解数字电路组成及设计方法。你将了解基础知识,经典设计案例 和实验设计思路方法。
引言
课程简介
本节课将讲解数字电路的组成及基本设计方法, 使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掌握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使学生掌握二进制计数器、触发器等数字电路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3. 让学生掌握时钟信号的产生与分频技术,并能运用到电子秒表的制作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设计简单的电子秒表电路。
2.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面包板进行电路搭建、调试和故障排查。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提出新思路、新方法。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对电子制作感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3.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1. 理解并掌握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独立搭建并调试简单的电子秒表电路。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严谨的学术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回顾,包括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基本元件。
- 电子秒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重点讲解时钟信号的产生与分频技术。
- 教材章节:第二章“数字电路基础”,第三章“时序逻辑电路”,第四章“脉冲电路”。
2. 实践操作:- 电子秒表的电路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计数器、触发器等元件。
- 电路搭建与调试,学会使用面包板进行电路连接,观察并分析电路运行情况。
- 故障排查与优化,针对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试和改进。
数电课程设计cd4511

数电课程设计cd4511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D4511芯片的基本功能、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使用CD4511进行二进制到BCD码转换的方法;3. 学会分析和设计基于CD4511的简单数字电路。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地连接CD4511芯片并进行基本测试;2. 熟练运用CD4511进行二进制到BCD码的转换操作;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创新意识;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沟通表达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CD4511芯片的相关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CD4511芯片简介:介绍CD4511的功能、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数字电路基础”,第三节“BCD码转换电路”。
2. 二进制到BCD码转换原理:讲解二进制与BCD码之间的转换关系;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数字电路基础”,第四节“二进制与BCD码转换”。
3. CD4511的应用实例:分析CD4511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如电子时钟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数字电路基础”,第五节“CD4511应用实例”。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CD4511芯片的连接、测试及二进制到BCD码转换实验;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数字电路实验”,第二节“CD4511实验”。
5. 课程总结与拓展:总结CD4511芯片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研究其他类型的BCD码转换电路;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数字电路基础”,第六节“其他BCD码转换电路”。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uartus II
VHDL的特点
VHDL具有强大的功 能,覆盖面广,描述 能力强
VHDL有良好的可读性
推荐用行为描述方式抽象 地描述电路的模型
课 题
过程控制系统 状态机
采集控制 执行控制
ADC0809转换工作时序
1.送地址 2.启动
结束
3.结束 4.允许输出 5.得到数据
允许输出
FPGA与DAC0832接口电路原理图
DAC0832 输出控制时序图
时间表
课代表 每人交一个报告,报告名为学号 姓名,例如04103026高某
上机E楼203 • 第四周,9月25日18:3021:45 上交电子文档(PDF、 Word、WPS文档均可)
附:详尽注释的VHD文 件、统计报告、详加说明 的仿真波形、采集电路图 、执行电路图。。。
标文件
计算机并口 器件编程接口
PCB Board 3
2014-10-3
ARCHITECTURE behave OF cntm7 IS --结构体描述 BEGIN PROCESS (clk,rst) VARIABLE cqi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EGIN IF(rst=‘0’) THEN cqi :=“0000”; --计数器复位 ELS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 --检测时钟上升沿 IF (en=‘1’) THEN --计数过程 计算机语言描述特点是 :顺序性 IF cqi < 6 THEN cqi :=cqi+1; --允许计数,且计数<6 ELSE cqi :=“0000”; --计数状态=6,下一状态清零 END IF; END IF; HDL语言描述 END IF; 特点是:并行 性 IF cqi = 6 THEN co <= ‘1’; --输出进位信号 ELSE co <=‘0’; END IF; qcnt <= cqi; --状态输出到端口 END PROCESS; END behave;
课程设计Q&A Q:部分程序如下,为何时序仿真与功能仿真都不能输出原频clk?而且时序仿真 与功能仿真结果相反? port(clk:in std_logic; clk1:out std_logic); ……… 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 ='1') then clk1<=clk; ……….
课程设计Q&A
Q: 波形编辑 A: 仿真大规模电路的特性,必须在输入端尝试足够多的取值组合并观察输出是否满足 要求。在一大规模电路中,可能的输入取值组合数量庞大,所以在实际中仅选取相对 少量(但有代表性)的部分输入取值组合。但对初学者设计的小规模电路,应该仿真 所有输入取值组合。
Q: 在Node Finder中点“List”输入信号节点时,提示“no matches” 。 A: 在“Filter”选“Pins:all”,单击“List”按钮,即可显示工程中所有端口引脚名称。 Q:使用functional,timing和timing using fast timing model这三种格式进行仿真时有什 么区别,什么时候用functional形式进行仿真,什么时候用timing形式进行仿真,什么 时候该用timing using fast timing model形式进行仿真? A: 在Quartus II的Simulator tool中,可以设置仿真的类型,一般来讲分为functional、 timing和timing using fast timing model仿真三种。functional仿真验证逻辑特性,不利 用延时信息。编译(综合和布局布线)完成后,利用设计器件的延时数据可以进行 timing仿真。timing仿真利用器件最差情况下的延时模型验证逻辑特性。fast timing model仿真也是一种timing仿真,但需要利用额外提供的最优延时数据。
课程设计Q&A
Q:时序仿真对,功能仿真不对,怎么办? A: 最好两个都对,要求不高,也可以时序为准。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延时,时序仿真 是真正的模拟内部走线和逻辑延时进行的,功能仿真只是功能逻辑的验证不涉及延时, 一般功能仿真通过,时序仿真错误,主要原因是延时不满足,如对频率要求不高,建 议降频仿真。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EDA技术与应用
董瑞军 编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0-3
1
毫不夸张地说,学习能力是“元能力”,是一切能力之母;学习成功是“元 成功”,是一切成功之母 所谓教育,应在于 学校知识全部忘光 后仍能留下的那部 分东西
为在校生提供就业 机会?
FPGA 是一种半定制集成电路,在其内部集成了 大量的门和触发器等基本逻辑电路,用户通过编程 来改变FPGA内部电路的逻辑关系或连线,就可以得 到需要的设计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出现,改变 了传统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其设计方法为采用 EDA 技术开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极大地提高了 编程目 PLD 电路设计的效率。
Q:时序仿真的延时是如何产生的,能否消除或减小? A: 时序仿真包含了器件和布线的延时,改变器件和布线,能够减小。不能消除。 Q:延时和最高工作频率。 A:延时一般不能超过一个时钟周期。 Q:如何产生延时? A: 要产生延时,信号必须经过一定的物理资源。在硬件描述语言中有关键词Wait for xx ns,需要说明的是该语法是仅仅用于仿真而不能用于综合的。在分立电路中,使 用多级非门是可行的。但在EDA中,开发软件在综合设计时会将这些门当作冗余逻辑 去掉,达不到延时的效果;对于大的延时(>100ns),锁存是最常用的可综合延时方法 : 我们知道当一个信号用时钟锁存一次,将会占用一个触发器资源,信号会向后推移一 个时钟周期。
课程设计Q&A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dianti is port(destination: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floor:in 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 ud: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end dianti; architecture simple of dianti is begin if(floor='00') then { case destination is when 00000000=> ud<=001; when others=> ud<=100; end case; } elsif (floor='11') then 。。。
2014-10-3
• 第七周,10月16日
16
课程设计Q&A
2014-10-3
55
• 设计步骤:
创建 一个 工作 目录 创建 一个 工程, 工程 名最 好与 顶层 文件 同名
描述、 编译、 仿真 每个 实体, 实体 名最 好与 程序 文件 名同 名
Q:不知该怎么选择可编程逻辑器件? A: PLD芯片的特点和性能,初学者可以跳过,等需要考虑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时,再 仔细了解。选择可编程逻辑器件时,应着重了解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器件各管脚的功能及结构特点。 (2)器件安全工作需要的条件,例如工作电压、能承受的最大功率、环境温度等。 (3)器件的动态特性,例如器件固有延时、工作频率、负载电容限制等。 (4)开发器件需要哪些硬件、软件资源。 (5)器件的价格功能比如何。 Q: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285页:cou<=(others=>„0‟);是什么意思? A: 短语(others => x )是一省略赋值操作符 它可以在较多位的位矢量赋值中作省略化 的赋值 如以下语句 SIGNAL d1,d2 e :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SIGNAL f: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 d1 < = (others = >'0'); 这条语句等同于 d1 < = “000000000” 但其优点是在给大的位矢量赋值时,简化了表 述,明确了含义,这种表述与位矢量长度无关。利用属性range也可达到同样目的: d1<=(d1‟range=>‟0‟)。利用(others => x )可以给位矢量的某一部分位赋值之后再使用 others给剩余的位赋值。如 d2 < = (1 = >'1',4 = >'1', others = >'0'); 此赋值语句的意义是给位矢量 d2 的第 1 位和第 4 位赋值为„1‟,而其余位赋值为„0‟。
A:if (clk'event and clk ='1') then为上升沿判定,只有当上升沿到来时才会将 clk1<=clk执行一次,执行完后进程将被挂起,只有当下个上升沿到来时才会 再次执行。因此下降沿到来时clk1的值仍然不变。时序仿真与功能仿真结果 相反则是因为时序仿真有延时,当上升沿到来时是把之前的0赋值给clk1;而 功能仿真无延时,当上升沿到来时把此时clk的值1赋给clk1。
5
课程设计Q&A
。。。 architecture kai of lift is signal k,p:integer; signal tmp: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 begin process(clk) 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 if (a>c) then k<=a; tmp<= "1001111" when k=1 else "0010010" when k=2 else "0000110" when k=3 else 并行语句——出现在结构体中,各语句并行(同 "1001100" when k=4 else 步)运行,与书写的顺序无关。 "0100100" when k=5 else "0100000" when k=6 else "0001111" when 电子技术基础》289页:if (couL=9 and couH=5) then couL<="0000"; 括号中为什么可用couL=9(整数)? A: std_logic_unsigned程序包对std_logic_vector类型数据的算术和关系运算操作符做 了定义,允许这样的使用。 Q:使用wait until语句,为什么不能在process语句中列出敏感量? A: process语句中的敏感量表和wait语句的作用一致,都是进程启动、触发的条件。 这样,为了不产生两个进程启动条件,避免使进程产生误触发,在process语句中, 敏感量表和wait语句不能共同存在于一个进程之中。 Q: 1个process中,能否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同时检测赋值? A: 绝大多数PLD不支持双触发沿,Xilinx公司CoolRunner系列CPLD除外。 Q:如何将各模块连接起来? A: 方法一:利用元件例化语句,将顶层文件通过VHDL语言描述实现。 方法二:按照逻辑功能关系,用原理图的方式将其连接起来。 先将各模块代码转换成顶层文件中可以调用的元件,并将生成的.bsf文件及.vhd文件 复制到工程文件夹中。在顶层的.bdf文件中调用各个元件并连线、设定输入输出端口。 最后,编译,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