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风俗习俗特色课
泉州习俗文化与民俗特色
泉州习俗文化与民俗特色作者:陈彦儒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09期【摘要】福建泉州历史悠久,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作为泉州的一名高中生,本人将就自己所了解以及查阅资料所获得的泉州习俗文化与民俗特色进行总结,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泉州;习俗文化;民俗特色;妈祖信仰;关帝信仰【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引言泉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这里在古代是闽越民族的生活栖息地,文化积淀较为厚重。
数千年来,泉州地区百姓一直保持着淳朴的民风,注重礼数,在当地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气。
因为泉州是我国古时候的重要出海口,因此在外来文化进入之后,同泉州本地的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形成了泉州地区特有的文化风貌,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时令节日、社交礼仪等方面。
这些习俗,随着时代变迁,互相碰撞、互相融合,形成了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源,又荟萃各地民俗文化为流的多元的、独特的泉州民俗文化。
一、泉州的习俗文化泉州的习俗文化有很多层面,本文主要从节日习俗文化、婚丧习俗文化、衣食住习俗文化三个方面入手简述。
(一)节日习俗文化泉州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当地都会举办盛大的文化活动,十分风光、热闹。
例如,端午节在泉州会举行“龙舟竞渡”“采莲”等活动,蔚为壮观。
在“龙舟竞渡”中,江面水花四溅,飞舟如脱弦之箭,你追我赶,场面十分壮观。
(二)婚丧习俗文化1.婚嫁习俗泉州婚嫁习俗比较繁琐,青年男女相恋走到谈婚论嫁之时,必须要先进行“定婚”。
定婚是男方的长辈或者族亲长辈选择吉日,带上金银首饰、礼金等到女方家中订盟,即“压定”。
在确定婚期之后,要将“轿前盘”(即“花包”)连同一担“礼担”送往女方家。
“轿前盘”像一个直径六寸的圆盘,一寸多高,用上等的精白面粉做皮,白糖、花生、肥肉、冬瓜糖等做馅。
面皮的正中,要盖上圆的双喜字。
“礼担”装有猪蹄、猪肉、面线、鸡蛋、鸡、酒等,专门来孝敬女方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福建泉州的风俗
福建泉州的风俗福建泉州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泉州的风俗习惯也是极其丰富多彩的。
在这里,每一种风俗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让人流连忘返。
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福建泉州的风俗文化。
一、传统节日泉州的传统节日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最为盛大的当属清明节和中秋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之一,泉州的清明节庆祝方式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泉州人在这个节日里会烧纸钱、烧纸衣服、烧纸车等,这些都是为了祭奠祖先。
此外,泉州人还会用鸡蛋、花生、糯米等食材制作出传统的“清明糕”,这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美食。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泉州人在这个节日里也有着自己的庆祝方式。
泉州人会在中秋节期间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玩花灯等活动。
此外,泉州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习俗,就是在中秋节期间会举行“争灯”比赛。
这个比赛是用竹子做成的灯笼,争相抢夺中间的红球,看谁先抢到谁就是胜利者。
二、婚俗泉州的婚俗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在泉州,婚礼通常会在早上举行,先是新娘出门,接着新郎到新娘家里迎娶。
在迎亲的过程中,新郎要经过一系列考验,如破解谜语、唱歌、跳舞等,这些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和勇气。
到了新娘家后,双方要进行“抢亲”仪式,就是新娘的家人要阻拦新郎的入门,新郎要通过各种方法才能得到新娘的认可。
在泉州,婚礼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喜饼”。
喜饼是一种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糕点,形状像一个小小的圆盘,上面印有新人的名字和结婚日期。
在婚礼上,新人要亲自将喜饼送给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三、民间艺术泉州的民间艺术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泉州木偶戏。
泉州木偶戏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泉州木偶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
泉州木偶戏的演员通常是男性,他们通过木偶来表达情感和思想,配合着各种音乐和唱腔,让观众沉浸在其中。
除了木偶戏之外,泉州还有许多其他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南音、客家山歌、太平歌词等。
泉州的闽南文化生活习俗有哪些
泉州的闽南文化生活习俗有哪些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深厚且独特的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在泉州的生活习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形成了一道道别具韵味的风景。
首先,饮食习俗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泉州人的餐桌上,常常能看到各种特色美食。
比如,肉粽就是泉州的一大招牌。
与其他地方的粽子不同,泉州肉粽用料丰富,糯米中包裹着卤肉、香菇、虾仁、蛋黄等食材,口感软糯,味道浓郁。
再比如,面线糊也是泉州人喜爱的早餐之一。
细如发丝的面线在浓稠的汤中煮熟,加入大肠、猪血、虾仁等配料,吃的时候撒上一些胡椒粉和葱花,鲜香爽滑,令人回味无穷。
还有润饼菜,这是在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中常见的美食。
一张薄饼皮,卷入胡萝卜丝、豆芽、豆干、海蛎煎等食材,口感丰富,层次分明。
在婚俗方面,泉州有着独特而又繁琐的传统。
从议婚开始,就有着诸多讲究。
男女双方家长会通过媒人互相了解对方家庭情况,如果觉得合适,便会安排男女见面。
订婚时,男方要准备聘礼,包括金银首饰、礼金等。
婚礼当天,更是热闹非凡。
新娘要穿着传统的红色嫁衣,头戴凤冠,由娘家的兄弟背出门,坐上花轿。
到了男方家,还有一系列的仪式,如过火盆、拜天地等。
婚宴上的菜肴也十分讲究,通常会有寓意吉祥的菜品。
在节庆习俗方面,泉州更是丰富多彩。
每年的元宵节,泉州都会举办盛大的花灯展。
各种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将古城装点得如梦如幻。
人们扶老携幼,穿梭在花灯之间,欣赏着这美丽的夜景。
而在端午节,赛龙舟则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江面上,龙舟竞渡,鼓声震天,选手们齐心协力,奋勇向前。
岸边观众加油助威,热闹非凡。
到了中秋节,博饼则是泉州独特的民俗活动。
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通过掷骰子来决定奖品的归属,充满了欢乐和惊喜。
闽南建筑也是泉州闽南文化的一大特色。
以红砖红瓦为主要建筑材料,形成了独特的“皇宫起”建筑风格。
燕尾屋脊高高翘起,仿佛展翅欲飞的燕子,象征着吉祥如意。
还有出砖入石的墙壁,将红砖和白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不仅美观,还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
泉州传统文化简介
泉州传统文化简介
泉州传统文化是多种宗教兼容并存,民间信仰繁杂,节日活动丰富,传统戏曲历史悠久,工艺技术独特,且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闽越族和汉族的习俗。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元素:
1. 宗教:泉州是多宗教的城市,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在历史上都有传播。
2. 方言:泉州市通行闽南话,属于泉州音。
3. 节日:泉州民俗古朴,除了具有传统和地方习惯互相结合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等传统节日,还有随着泉州市各区人民生活习惯及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旅游节庆活动,如二月的永春北溪文苑桃花节、三月的德化美湖乡小湖村樟树王节、六月的鲤城关帝文化节、永春魁星文化旅游节等。
4. 嫁娶文化:泉州传统的婚姻习俗,包括相亲、订婚、结婚等。
5. 饮食文化:泉州的传统美食有蚝煎、天公豆、深沪水丸、鱼丸、崇武鱼卷等。
6. 丧葬文化:泉州传统的丧葬习俗,包括入殓、出殡、安葬等。
7. 方言文化:泉州市通行闽南话,属于泉州音。
总之,泉州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值得深入探索和了解。
介绍泉州特色风俗景色美食PPT课件
涂门街
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 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 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
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 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 —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 、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 二间巷等。
深沪湾
郑成功史迹
11
泉州传统文化
12
泉州特色小吃
13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泉州的母亲河——晋 江
晋江是泉州的母亲河,古越时 称“南安江”。晋江之美在于 水色山光,一路纳百川,汇百 泉,穿崇山,过峻岭,下陡滩, 越平川,微澜轻波,蜿蜒逶迤, 滔滔不息地汇入东海。在它的 流经之处,山林茂密,万物滋 润,带来一年又一年的丰收和 富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泉州 儿女。
4
泉州宗教文化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泉州是多种宗教聚集的地区,历 史上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景教(古天主教)、印度教、摩 尼教、基督教、天主教和拜物教 等,历史悠久,史迹丰富,在海 内外有较大的影响,素称“宗教 胜地”、“世界宗教博物馆”。
5
泉州十八景
6
清水岩
清水岩原名张岩,始建于北宋,在明代重建过。 普足禅师曾在此修行,见泉水清冽,于是改名建寺。 普足禅师是北宋的神僧,圆寂后,有很多乡人敬奉, 号“清水祖师”。清水祖师在闽南和台湾以及东南 亚地区有众多的信仰者。现台湾有清水祖师庙60多 座。东南亚华侨聚区,如马来西亚槟城著名的“蛇 庙”,也供奉清水祖师。清水岩作楼阁式,分三层。 第一层昊天口,第二层是祖师殿,第三层为释迦楼。 翼钟、鼓楼、檀、观音厅、芳名厅、僧舍等分别立 于东西两边。殿后有宋建清水祖师骨灰“真空塔”, 上有新筑三重檐方亭。如果是常规礼佛,进了庙门 后,先在香炉里焚烧完金纸,燃放炮竹,然后在第 一层的昊天口上香。再然后从右侧登上第二层的祖 师殿,礼毕,再上第三层释迦楼。末了转来殿后, 在清水祖师的墓塔前上一炷香。然后庙宇附近还有 很多各具特色的景观,比如“狮喉”、“清珠帘”、 “方鉴圹”、“枝枝向北”等植物现象。比较有意 思的是传说中因岳飞被害而感动得枝叶全向北伸长 的“枝枝朝北树”。这里也有很多碑刻及摩崖石刻, 这些石刻碑文涉及宋、元、明、清以至现代,其中 宋代“岩图”碑最为珍贵,是省级保护文物。
泉州有哪些值得一探的当地民俗文化
泉州有哪些值得一探的当地民俗文化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南沿海。
其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犹如一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岁月的变迁和人民的智慧。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泉州,探寻那些值得一探的当地民俗文化。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泉州的南音。
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以其古朴优雅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唱方式而闻名。
南音的演奏乐器主要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演奏者们配合默契,丝丝入扣的音符仿佛能将人带入一个悠远的时空。
演唱者则用闽南语婉转吟唱,歌词往往富有诗意,讲述着爱情、生活和历史故事。
在泉州的街头巷尾、茶馆酒肆,时常能听到这悠扬的南音,让人陶醉其中。
泉州的高甲戏也是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一。
高甲戏以丑角表演最为出彩,演员们通过夸张的动作、诙谐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将各种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其剧情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喜剧色彩。
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高甲戏的舞台总是热闹非凡,吸引着众多观众前来观看。
说到泉州民俗,怎能少了拍胸舞呢?这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民间舞蹈。
舞者们赤裸着上身,头戴草箍,随着节奏强烈的音乐,一边拍打着胸膛,一边跳跃扭动。
他们的动作豪放有力,表情欢快热烈,展现出泉州人民的豪爽与热情。
拍胸舞通常在民俗活动中表演,如迎神赛会、喜庆节日等,为现场增添了浓厚的欢乐氛围。
除了音乐和舞蹈,泉州的民俗文化还体现在宗教信仰方面。
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在这里和谐共存。
其中,开元寺是泉州佛教文化的代表。
这座古老的寺庙建筑宏伟,保存着众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每年的佛诞节等宗教节日,开元寺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会,香客云集,香火旺盛。
而清净寺则是泉州伊斯兰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现了中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泉州的传统节日中,民俗文化更是大放异彩。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挂灯笼,还有舞龙舞狮等精彩表演。
晋江独特的风俗ppt课件
• (2)泉州古时为闽越之地,有不少土著习俗;再加上泉 州自古就是通商口岸,受异国风俗影响。种种习俗糅合之 后,使沿海地带的婚俗比其他地方更为复杂和隆重。 从
地域上看,泉州沿海地带物产丰饶,气候宜人,传统上就 是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泉州经济发展迅猛,经 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一,为高嫁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 土壤。
18
3
婚礼
• 特色:高嫁妆婚俗 • 程序:六礼 “纳采”、“问名”(三日
圆)、“纳吉”、“纳征”、“请期”、 “亲迎” • 特色: 亲迎 嫁妆
4
亲迎
• 1前期准备:盘担(“轿前盘”)
• 结婚前两三天就开始忙碌了。因为还要准备盘担,也称 “轿前盘”, 即男方在结婚前夕(女方上轿之前)用大盘小盘,将花包、 茶叶、水果、全猪、鸡、面线、鲜花、蜡烛等送到女方家 中。女方再将嫁妆写在一张红纸上,裱入相框,同时还要 准备一点水果、糖果、姜母、芋胚和鲜花等让男方带回, 男方在家中宴请亲堂 盘担无非就是糖果、饼干、糕点、鱼肉之类的要一担一担 装好要分给亲朋好友。根据关系的亲疏决定盘担的多少。 一般最大份的盘担是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其次 是舅舅,姑姑,姨姨;接着是远亲和朋友。大大小小加起 来也有一百多份
• (3)文化,我国国民性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爱面子,
导致撑场面的现象非常普遍,高嫁妆婚俗就是其中的典型。
还有,中国人自小就习惯于生活在家族关系的呵护之下,
处处弥漫着中庸之道,不像西方那样崇尚独立,以至于父
母要为孩子操心到老,因为担心女儿婚后受气而给高嫁妆
就是一种表现。
16
• (4)城市化进程缓慢,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晋江独特的风俗
• 1普渡 • 2婚俗 • 3高甲戏
泉州有哪些特色民俗活动值得体验
泉州有哪些特色民俗活动值得体验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活动,每一项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以下就为您介绍一些值得体验的泉州特色民俗活动。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嗦啰嗹”。
这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端午习俗。
在活动中,人们头戴“簪花围”,扮成铺兵、旗手、花婆等角色,抬着龙王头,敲锣打鼓,走街串巷。
队伍中有人唱着“嗦啰嗹”的歌谣,歌词诙谐有趣,充满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沿途的居民则在家门口设香案,迎接队伍,祈求平安吉祥。
整个活动热闹非凡,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拍胸舞”也是泉州民俗的一大亮点。
舞者赤膊上阵,头戴草箍,随着音乐的节奏,双手依次拍击胸、肋、腿、掌,动作矫健有力,豪放洒脱。
这种舞蹈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和质朴的美感,展现了泉州人民的热情与豪爽。
无论是在重大节日还是民间庆典上,拍胸舞的出现总能瞬间点燃现场的气氛,让观众感受到泉州民俗的独特魅力。
说到泉州民俗,怎能少了“火鼎公婆”呢?这是一种富有喜剧色彩的表演形式。
由公婆二人分别扮演“火鼎公”和“火鼎婆”,公执长柄竹扇,婆执彩帕,在欢快的音乐中,围绕着燃烧的火鼎,做出各种夸张、滑稽的动作。
他们的表演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充分体现了泉州人民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幸福的追求。
“永春纸织画”则是泉州民间艺术的瑰宝。
它以纤细的纸丝编织而成,画面朦胧而富有诗意。
制作纸织画需要经过裁纸、编织、裱褙等多道工序,工艺十分复杂。
在永春,您可以亲自参与纸织画的制作过程,感受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
“泉州南音”更是泉州民俗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它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以其古朴优雅的旋律、丰富多变的唱腔而闻名。
在南音的演奏中,常见的乐器有琵琶、洞箫、二弦等。
聆听南音,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
“提线木偶戏”同样令人称奇。
表演者通过手中的丝线操纵木偶,使其做出各种细腻而生动的动作。
木偶的表情丰富,动作灵活,仿佛具有生命一般。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泉州花灯”活动方案5则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泉州花灯”活动方案5则范文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泉州花灯”活动方案《走进“泉州花灯”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单位:福鼎六中地点:智化六楼活动室(01)班级:七年级八班时间:2018年9月26日星期三(第4周)授课教师:孙仙霞(惠安崇武中学)活动主题:走进“泉州花灯”活动背景:泉州花灯是福建省著名的特色传统工艺品之一,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每年的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吉利喜庆的氛围。
它始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是南方花灯的代表。
是闽南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蕴含丰厚,绚丽多姿。
而花灯的制作工艺历经千年传承,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特色,还在造型设计、材料选择和扎制技巧上采用了新的元素。
活动目标:情感——通过认识泉州花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民间文化,提高自身审美情趣。
认知——通过对泉州花灯的历史、制作、材料、色彩特点的了解,增进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探究的好奇心。
操作——用现有的材料小组合作完成一盏简易花灯,增强团结协助的精神和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激发学生认识泉州花灯的特点,从而产生对泉州花灯这一民间文化艺术的喜爱;小组合作制作一盏简单的花灯。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相关资料的准备、有关“花灯”的实物、材料等;学生准备绘画装饰材料和相关工具。
活动过程:(一)导入(课前出示泉州灯展视频)提问:这些是什么、同学们了解它们吗?谈话:同学们说说你们所知道的花灯;这是泉州的元宵花灯。
它是泉州人民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
出示课题:《走进“泉州花灯” 》(二)走进“泉州花灯”了解花灯文化(图片展示)1、“泉州花灯”简介2、探究:出示实物,同学们观察后说说它门之间的主要区别;(工艺)泉州花灯就其制作工艺,分为两大类:彩扎灯花灯艺人用纸捻将竹篾先绑扎成灯的骨架,把裁好的纸或绸布喷水绷紧粘贴在骨架上,贴上花边,描上图案,挂上丝穗便成彩扎灯。
泉州有哪些值得一探的民俗文化
泉州有哪些值得一探的民俗文化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福建东南沿海。
它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让我们一同走进泉州,探寻那些值得一探的民俗文化瑰宝。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泉州的南音。
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南音以其古朴优雅的旋律、委婉深情的唱腔,传递着千年的情感和故事。
演奏南音的乐器也别具特色,如琵琶、洞箫、二弦等,演奏者们通过细腻的指法和独特的技巧,将南音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泉州的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常常能听到南音的悠扬之声,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泉州的高甲戏也是一大亮点。
高甲戏以其夸张的动作、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而广受喜爱。
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戏服,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通过生动的表演展现出各种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高甲戏的剧目丰富多样,既有历史故事,也有民间传说,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高甲戏的舞台总是热闹非凡,吸引着众多观众前来观赏。
再者,泉州的木偶戏更是令人称奇。
木偶戏艺人通过手中的丝线,灵活地操纵着木偶的一举一动,赋予它们生命和情感。
木偶们或舞枪弄棒,或长袖善舞,表演得栩栩如生。
泉州木偶戏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多次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除了表演艺术,泉州的民俗节庆也是丰富多彩。
比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泉州会举办盛大的花灯展。
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将城市装点得如梦如幻。
人们穿梭在花灯之间,猜灯谜、赏灯景,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而在端午节,泉州的赛龙舟活动则是激情澎湃。
龙舟手们齐心协力,伴随着激昂的鼓声,在江面上奋勇争先。
岸边的观众们欢呼助威,场面十分壮观。
泉州的民间信仰也是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对妈祖的信仰尤为深厚。
妈祖是海上的保护神,泉州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妈祖庙遍布各地。
每逢妈祖诞辰等重要节日,信徒们都会前往妈祖庙烧香祈福,祈求平安和丰收。
泉州民俗文化 ppt课件
贺正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 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 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 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 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 “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 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 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 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五里桥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
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 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 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 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
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
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
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 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 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 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 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 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 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
初一:敬天公
旧俗初一子正之时 (零点)一到,四处 爆竹声响成一片, 人们即在家中厅堂 设案,摆上三牲、 果合、清茶、金楮 等供品,燃三炷清 香,点烛,恭拜 “天公”,敬祀祖 先。这种祭祀一直 持续到初四。
开正
+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迎来了新年黎 明,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 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 开正的贡品:拜神明的神桌上,可供上水仙花 或是牡丹、梅花等,以及应景的年节相关供品, 如柑塔(柑橘叠成塔状)、年糕(甜粿,有年 年高升之意)、萝卜粿、芋头糕、发粿(祈求 发财之意)、长年饭,粿和饭上插着“春花”, 增加新春年年有余和发财如意的吉祥意味。香 炉前供着三束扎上红纸的面线,奉上三杯清茶, 以及甜茶(如红枣茶)、甜料(如甜花生仁、
泉州端午节的特色民俗活动
泉州端午节的特色民俗活动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各个地方都有
不同的庆祝方式,泉州的特色民俗活动更是深受游客喜欢。
以下是泉
州端午节的特色民俗活动:
1.划龙舟比赛
划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
在泉州,每个龙舟都是由
二十四个人驱动的,其中十二个人坐在左舷,另外的十二个人则坐在
右舷上。
在比赛中,龙舟和船队成员都需要全力以赴地伴随着锣鼓声
和哨声,以最快的速度划行到终点。
2.背篓比赛
背篓比赛是泉州端午节的传统项目之一。
比赛中,选手需要背着一个
篓子,里面装满了沙袋。
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边背着篓子跑,一边从篮球架上拿下立着的篮球,一共拿八个篮球。
这场比赛所体现
的是泉州传统工作文化、勤劳精神和敬业精神。
3.舞狮表演
舞狮表演常常被用来展现文化底蕴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
在泉州端午节的舞狮表演中,人们手持彩龙头和一条狮子尾巴,一边扭曲身体,一边摆动双臂来表现狮吼和狮跳场面,生动夺目,赢得了游客的广泛好评。
4.祭乩
泉州又被称为“妈祖故乡”,每年的端午节,当地往往会举办祭乩活动。
这种祭祀活动是用来祈求灾难消失,祸福到来,同时考验乩身上的“光”,以此来预测未来的好坏。
通过祭乩活动,传承了泉州乩表演这一特殊的道教文化。
端午节在泉州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以上就是泉州端午节的特色民俗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也为当地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一种娱乐方式。
如果您有机会去泉州,一定要去观看这些传统民俗活动,感受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泉州的客家文化习俗都有哪些
泉州的客家文化习俗都有哪些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闽南文化而闻名遐迩。
然而,在泉州的文化版图中,客家文化习俗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客家文化在泉州的传承和发展,融合了当地的特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风情。
首先要说的是客家的语言。
客家话在泉州的客家聚居地仍被广泛使用,它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音韵和词汇,是客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人们通过客家话交流,传递着家族的故事、传统的价值观以及生活的智慧。
在饮食方面,泉州的客家美食丰富多样。
客家酿豆腐是一道经典菜肴,鲜嫩的豆腐中嵌入精心调制的肉馅,经过煎、煮等工序,豆腐的清香与肉馅的鲜美完美融合。
还有梅菜扣肉,那一片片肥而不腻的五花肉搭配着咸香的梅菜,入口即化,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客家的米酒也是一大特色。
米酒制作工艺独特,口感醇厚,不仅是日常饮品,在节庆和祭祀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客家的传统服饰也别具一格。
女性的服饰通常色彩鲜艳,以蓝色、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绣有精美的花纹。
领口、袖口和裙摆处的刺绣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展现了客家女性的心灵手巧。
男性的服饰则相对简洁大方,但也注重细节和材质的选择。
在居住方面,客家的围屋建筑独具特色。
围屋以圆形或方形为主,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
围屋内房间众多,家族成员可以共同居住,相互照应。
这种建筑形式体现了客家人团结互助、重视家族的观念。
在节日习俗方面,春节是客家人最为重视的节日之一。
节前,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准备丰盛的年货。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守岁迎新。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道吉祥。
此外,清明节也是重要的节日,客家人会回乡祭祖,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意。
在婚俗方面,客家有着严格的礼仪和程序。
从说媒、定亲到迎亲、拜堂,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色彩。
迎亲时的花轿、锣鼓,以及热闹的婚宴,都展现了客家人对婚姻的重视和祝福。
在民间艺术方面,客家山歌是一大亮点。
山歌的歌词朴实无华,旋律优美动听,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劳动和爱情。
泉州习俗
节庆泉州民俗古朴,具有中原传统和地方习惯互相结合的特色,雅俗共赏,极富人情味。
(一)过春节,道恭喜。
此外上元节(元宵)也是大节日,家家挂花灯,小孩提纸灯,欢宵达旦。
(二)清明节,春祭敬祖,扫墓烧纸钱,寄托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
(三)五月节也就是端午节,这时是黄梅季节要过渡到暑天,家家户户都做粽,俗称“补天”,以祈求不再下雨;在乡村,这一天要龙头“采莲”,村民们唱“嗦莲”的采莲歌,边唱边走,绕完全村,以此祈求丰收和健康。
(四)“七娘妈生”,即七夕,起源于“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这一天家家要摆纸轿、胭脂盒、花粉,拜七娘妈,以求庇佑。
(五)普渡日,就是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日起,历时一个月,分铺分区祭祖先、设宴席、演戏、请客,最后一日再烧灯,摆些菜碗,喜庆结束。
(六)中秋节,泉州人过中秋节的热闹程度仅次于“上元”。
这时秋高气爽,又是收成季节,妇女们就买月饼,蒸煮甘薯、芋头,小孩们则到处捡砖瓦片造塔仔,当月满天心,家人团聚赏月、吃饼、或搏“状元”饼,而小孩子分到月饼后,就结伴去拜他们造的塔仔公。
泉州城里,这一夜,许多人都到江边泛舟赏月,有的在江边悠然地吹奏南曲,很有雅趣。
(七)九九重阳节,登高远足,是一项很有诗意的活动。
(八)冬至,就是冬节。
用糯米粉搓丸,做成鸡、鸭、狗、猪、羊、牛六畜的模样;在乡村,还举行隆重的冬祭。
(九)做“年兜”。
在除夕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除尘”贴春联,备办年货,蒸糕,还要送神。
除夕当夜,家人团聚点独守岁,然后燃放鞭炮,送旧迎新。
风俗禁忌年兜大年腊月三十、小年腊月二十九,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泉俗称“年兜”、除夕。
备节:节前,要完成扫尘、拆洗被褥蚊帐等大扫除,炊年糕、年米果,给大人小孩买衣服,操办“敬神敬佛敬公妈”的供品及年货,请先生写春联,有的还到各宫庙“烧过年金”。
馈岁: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遗,谓之馈岁。
大班乡土资源主题活动:传统节日与泉州风味小吃
大班乡土资源主题活动:传统节日与泉州风味小吃一、主题由来和设计思路中国节日从新历的节日上看有:元旦、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从农历的节日上看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新历的节日里有些是国际性节日,而农历的节日是中国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有神话传奇故事、有民间风俗活动、有对历史人物赋予永恒的纪念。
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都有它的历史文化习俗,每一个文化习俗里也有与它相对应的民间风味小吃,蕴含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这些节日不仅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联,又有着浓厚的民俗特色,蕴涵着不少精华,值得孩子们去了解、去探究。
我们发现要挖掘民间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传统节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各民族和地区的民间风俗都不一样。
泉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都蕴含着泉州风味小吃特殊的意义,如:润饼、糖果丸、粽子、九层果等。
这些风味小吃正是这些传统节日中的产物。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家乡传统饮食文化,我结合泉州传统节日,利用本地营造的乡土节日氛围,设计了乡土资源主题活动“传统节日与泉州风味小吃” 。
二、主题活动目标1. 知道祖国一年中的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里蕴含的民间文化习俗及风味小吃2. 感受家乡特有的民间风俗气氛和体验家乡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 幼儿对闽南童谣感兴趣,体验闽南童谣特有的韵律和节奏。
三、家长工作请家长帮孩子寻找有关泉州传统节日活动和民间风味小吃的的图片,给幼儿讲讲传统节日和泉州饮食文化的有关典故等,并在节日里带幼儿去参加活动和品尝小吃。
四、环境创设有关传统节日的图片,幼儿和家人一起参加过的传统节日活动照片,家乡举行传统节日活动的图片,区角“美食街”材料投放,请幼儿自己动手运用各种材料制作泉州的风味小吃。
五、供选择的教育活动及目标六、主题思考网络七、相关的环境创设工作八、主要活动教案、实录和活动照片主题活动之一:泉州风味小吃自助餐(亲子活动)设计意图:其一,了解品赏泉州传统民间的风味小吃,感受泉州丰富多样传统节日和相对应的民间小吃,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闽南文化之泉州婚嫁习俗教学设计
闽南文化之泉州婚嫁习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家乡传统婚嫁习俗概况。
2、拓宽学生眼界及知识面。
一、教学重点:知道家乡传统婚嫁习俗概况。
二、课前准备: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泉州古往今来的婚嫁习俗知识。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泉州的婚嫁习俗吗?谁来说说看。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会对泉州的婚嫁习俗知识有更多的了解。
(二)、板书课题,布置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泉州会有这样的婚嫁习俗?和泉州的历史发展有什么关系?(三)、检查自学: 1、指名汇报相关的婚嫁知识 2、指名汇报泉州婚嫁知识的形成原因以及发展历程补充提问:你还了解哪些关于泉州婚嫁习俗的知识呢? (四)讲解教学:1.婚嫁2.议婚旧时,泉州的婚姻极重媒,“虽世契,非媒灼不相缔结”。
俗以为,只有通过媒人的婚姻才是正规的、合法的婚姻,甚至双方是世交通家,指腹为婚,也须假手媒人。
事成之后,男方要送给媒人谢礼,一般是猪脚、线面、糖果、糕饼和红包,称为“媒人礼”。
探家风又称“摆家风”、“踏家风”。
在正式求亲之前,男女双方都要设法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尤其是女方对此更加慎重,事先要请自家的亲戚上男家探家风,了解对方家庭成员的为人,经济状况,探家风时一般不直接询问,而是靠观察家中的居住条件、伙食、生活习惯等来推断。
定婚3.定婚包括以下礼俗:食定又称“过定”、“定亲”、“下定”、“文定”或“送定”。
泉州旧俗,男家女性长辈(一般是母亲)由媒人陪同,在择定的吉日将“定帖”(即礼书,封面上书“礼”或“全”字,又称“龙帖”)和商定的礼品送到女家作为定聘。
好古的士人会设法弄到雁来作为礼品,没有活雁,则用木头雕刻成两只雁代替。
一般人家的礼品为香烛、鞭炮、铅箔、布料、冰糖、线面、桔饼、槟榔、叶、莲子、猪肉、礼饼、花生糖、烟酒以及戒指首饰常凑成十二色,启程时要燃放鞭炮。
男方送定的人临门,女家也应鸣炮相迎,以冰糖茶和糖糯米粥招待男方客人,待嫁女要由福寿双全的“好命”女性长辈带上厅堂奉甜茶。
泉州特色民俗活动策划方案
泉州特色民俗活动策划方案活动名称:泉州庙会活动目的:通过举办一场传统庙会,展示泉州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促进文化交流,增加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文化体验。
活动时间:预计在农历年初一至初七的春节期间举行,为期7天。
活动地点:泉州市区的主要庙宇和市中心某个适宜举办庙会的广场。
参与对象:全体市民和游客。
活动内容:1. 庙会开幕式:在泉州的主要庙宇举行庙会开幕式,由当地政府和庙宇管理者共同主持。
在开幕式上,邀请本地的历史文化专家介绍泉州庙会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仪式。
2. 庙会游园:在庙会期间,将市中心某个广场打造成一个大型游园,布置各种传统的庙会摊位,包括小吃摊、手工艺品摊、游戏摊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纪念品、品尝地道的泉州小吃、参加传统的游戏活动。
3. 表演节目:在庙会期间,安排一系列具有泉州特色的表演节目,如评书、快板、道士表演、民族舞蹈等。
同时,邀请有名的民间艺人和艺术团体参与演出,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演出。
4. 民俗游行:在庙会的最后一天,安排一场盛大的民俗游行。
游行队伍由各庙宇的信徒、学生和社团组成,穿着传统服装,手持各类装饰品和器具,伴着锣鼓声,从庙宇出发,经过市区的主要街道,以展示泉州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5. 特色活动:除了以上的主要活动,还可以安排一些特色活动,如龙船比赛、红毛骑行等。
龙船比赛是泉州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在泉州的某个水域举行龙船比赛,邀请来自各地的队伍参赛。
红毛骑行则是泉州市区的特色活动,骑着红色自行车,带着红船头巾,穿行于市区的主要街道,展示泉州的红毛文化。
活动宣传:1. 媒体宣传:通过各大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发布活动相关信息和宣传片,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游客。
2.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庙会的照片和视频,邀请网友来泉州参与活动。
3. 海报宣传:在市区的主要街道和商业区悬挂宣传海报,展示庙会的主要活动内容和时间地点。
4. 学校宣传:通过学校的广播、班会等方式,向学生宣传庙会活动,并鼓励他们参与活动。
泉州风俗简介
泉州风俗概览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福建泉州的风俗,那可真是丰富多彩,让人大开眼界啊!泉州人说话,那叫一个地道,闽南话溜得跟唱歌似的。
他们说的“猪公”就是公猪,“涂沙”就是泥沙,听起来亲切又有趣。
泉州人还特讲究吃,一日三餐大米为主,海鲜、肉蛋类是少不了的。
姜母鸭、面线糊、海蛎煎,这些小吃,哎呀,想想都流口水。
特别是那姜母鸭,炖得那叫一个入味,香气扑鼻,吃一口就停不下来。
说到泉州的风俗,元宵节可是个大日子。
正月十五,泉州人闹元宵,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元宵灯会、文艺踩街,还有吃元宵丸,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泉州人还喜欢在元宵节猜灯谜,那灯谜挂得满街都是,大家伙儿聚在一起,动脑筋,乐呵乐呵,真是其乐融融。
泉州还有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妆人”。
这可不是化妆的意思哦,而是指民间民俗表演阵头、花灯、彩车这些。
一到元宵节,大家伙儿就穿上漂亮的衣服,敲锣打鼓,走上街头,表演各种节目,那气氛,真是嗨到不行。
泉州的女人,那也是有名的。
惠安女、蟳埔女,她们的服饰、头饰,那叫一个独特。
惠安女头披花头巾,戴金色斗笠,上穿湖蓝色斜襟短衫,下着宽大黑裤,看起来既活泼又亮丽。
蟳埔女呢,更是爱戴花,她们所戴的鲜花,大多来自附近的云麓村,真是人比花娇啊。
泉州的风俗,还有打城戏、拍胸舞这些传统舞蹈。
打城戏是泉州特有的地方戏曲,听起来那叫一个有意思。
拍胸舞呢,更是泉州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节目。
大家伙儿聚在一起,拍拍胸,打打响,那舞蹈动作,真是既简单又欢快。
总之啊,泉州的风俗,那真是多得数不过来。
无论是吃的、穿的、玩的,还是各种传统节日,都充满了浓浓的闽南风情。
要是你有机会去泉州,那可一定要好好体验一番哦!。
泉州地区民俗活动策划方案
泉州地区民俗活动策划方案第一章引言泉州地区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民俗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展示地方风土人情,传承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本方案旨在通过策划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充分展现泉州地区的独特魅力,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二章活动策划目标2.1 主要目标① 增强公众对泉州地区民俗文化的认知和了解程度;② 促进泉州地区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③ 提升泉州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2 次要目标① 弘扬泉州地区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② 增加当地旅游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③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三章活动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方案计划举办以下活动:3.1 民俗展览通过展览传统手工艺品、传统乐器、民间民俗器物等多种形式,展示泉州地区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设计互动体验区,让观众亲身参与体验传统民俗活动,如编织藤编、打磨石雕等,提升参与感和互动性。
3.2 民俗游行组织民俗游行活动,邀请当地群众参与,展示各个乡镇的特色文化。
游行队伍中可以包括传统乐器演奏、舞龙舞狮、龙船巡游等,吸引游客和市民参与观看。
3.3 民间艺术演出邀请当地民间艺术团体参与演出,展示泉州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木偶戏、布袋戏、木船戏等。
通过演出让人们感受到泉州地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3.4 民间体育比赛组织传统的民间体育比赛,如泉州赛龙舟、跳大绳、断腕跑等。
通过参与体验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增强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知。
3.5 民俗节庆重新焕发对泉州地区的传统节庆活动进行改革与创新,结合现代元素进行设计,提升节庆活动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通过策划阳光海岸节、万佛园灯会等活动,吸引游客和市民参与其中。
第四章活动组织4.1 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策划组织机构,负责统筹和组织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组织机构可以由泉州文化旅游局牵头负责,成员包括相关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和专业人士。
4.2 预算根据各项目的具体需求,编制详细的活动预算,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泉州非遗幼儿园教案
泉州非遗幼儿园教案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以泉州市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为主题,通过幼儿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和感受这项文化遗产,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素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2. 教育目标2.1 知识目标1.了解泉州木偶戏的历史和发展;2.掌握木偶戏的基本表演形式;3.熟悉木偶戏中常见的角色、故事情节和道具。
2.2 能力目标1.通过制作木偶和模拟表演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2.提升幼儿们的音乐感知能力,激发他们的音乐才能。
2.3 情感目标1.在了解泉州木偶戏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3. 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3.1 教学内容1.课堂中,老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片向幼儿们介绍泉州木偶戏的历史、发展和表演形式;2.组织幼儿制作简单的手工木偶,并对木偶制作过程进行简单解释;3.利用简单的道具和布景模拟木偶戏表演,教导幼儿如何使用木偶进行表演;4.教授木偶戏经典片段,并播放视频让幼儿观看;5.制作泉州木偶戏常见的道具,如面具、扇子等。
3.2 时间分配本课程将用时120分钟,具体时间分配如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内容10 min 9:00 9:10 介绍泉州木偶戏30 min 9:10 9:40 制作木偶30 min 9:40 10:10 模拟表演、讲解道具和布景20 min 10:10 10:30 观看经典片段30 min 10:30 11:00 制作道具4.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听讲、手工制作、模拟表演、观看视频等,以激发幼儿们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形式多样、全面客观的方法,包括小组活动表现、制作的木偶质量、道具创意及制作、模拟表演配合程度等各个方面来评价本次教学效果。
6. 课后延伸为了培养幼儿们的民族文化素养,本教案将在课后推荐相关的读物、音像资料和手工书本等相关材料,以便幼儿们更好的了解和学习泉州木偶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诗人余光中(永春人)作为泉州竞争中国最佳魅力城市推荐人的演说词: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还要对望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开出了泉州湾?每次想起我的故乡泉州。
心里充满天长地久的感觉,就会想起这样的诗句,泉州除了有无数的美景和美食外,还有别于其它地区独特的民风民俗。
先回顾美景——泉州十八景:1、涂门街: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
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
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
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
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
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2、东湖公园: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
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
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
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
东湖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特色,中心湖为主体,环湖布置人文景观。
构建星湖荷香、祈风阁、七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波恩亭、揽古亭等静区;儿童乐园、双舟朝阳、游船码头为动区。
精筑刺桐瑞林等20多处植物山石景观揽翠全园,以石雕、石刻突现闽南石文化。
既有泉州历史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新潮气息,风格独特。
曾三次获省“环境优美奖”,还被评为“市民喜爱十佳建筑”、“泉州十佳夜景”。
1998年以其典雅秀丽、玲珑多姿的江南园林风格而入选百家中国名园。
3、五里桥: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
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13年建成。
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
“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
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
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
1980—198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4、蔡氏古民居: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
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
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
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
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5、府文庙: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
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抬梁式木构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雕饰有小龙、飞禽走兽、花卉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下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筑有元代石桥,桥面铺72块长方形条石,代表孔子的72个得意门生;东西为两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
东畔明伦堂,为文庙现存主要附属建筑,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桥均保存完好。
西有泮宫及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十余座。
庙内陈列资料十分丰富。
大成殿正厅中央供奉着孔子圣像,东西两侧供奉四配及十二哲人,陈列祭孔礼器、乐器和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文物共500余件。
灵星门邻涂门街地段,原为府文庙建筑群范畴,后辟为他用。
为了完整保护文庙建筑群,2000年,市委、市政府作为重点工程,投资1.2亿元,折迁菜市场及3个企、事业单位,建成文庙广场,既有效保护遗址,又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
6、开元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
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
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
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
大雄宝殿是中轴线的主建筑,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
大殿通高20米,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甘露戒坛始建于宋,现坛系明初重建,为全国三大戒坛之一。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
东塔名“镇国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
两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系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
7、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存。
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内外,有20多处分别始建于宋、明、清,后经修葺延续至今的宫庵庙堂等古建筑遗存,与古城构成了可供参观稽古的古迹群。
尤其是城外3公里处的大乍山龙喉岩,既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又有记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诗家摩崖石刻。
城外半月海湾,著名画家洪世清创作的大地岩雕———“鱼龙窟”,以及著名书艺大师朱屺瞻、钱君陶、刘海粟等人的篆刻书法精品镌刻在奇石怪礁上。
古城下还建有现代石雕博览园及省级海边森林公园。
登临古城,足可探古览胜。
8、洛阳桥: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
于北宋皇年至嘉年(公元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
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
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
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9、牛姆林: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
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科200多种,野生蝶类73种。
牛姆林名人仙迹荟萃,是一个天然的森林浴场和氧吧,是旅游避暑胜地。
目前申请国家4A级生态旅游区已通过省级验收。
现区内建设有旅游饭店、动植物标本馆、旅游购物街、熊园、高空滑索、射箭场等旅游配套设施。
已成为闽南重点生态旅游区,每年有10万人到此旅游,是我省沿海地区生态旅游建设的典范。
10、清水岩: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
清水岩是全国惟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景区内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罗棋布。
现存文物古迹中,有宋代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23处,加上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
清水岩的碑刻、摩崖石刻,涉及宋、元、明、清以至现代,其中宋代“岩图”碑最为珍贵,系省级保护文物。
11、清源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
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
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
“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览胜。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
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
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十八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其中以老君岩为代表的六处宋元时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2、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区处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滞洪,俗称“西北洋”。
由于洪涝灾害严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被列为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一号议案。
从1999年6月起,投资1.7亿元,历时两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岛组成的西湖公园。
西湖面积达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广场道路面积1.72公顷,绿化面积16公顷,种植树种达200多种。
西湖繁花锦簇,波光潋滟,与清源山自然接壤,清源山秀丽翠绿的山色与西湖浮光荡漾的美景相得益彰,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极具园林之美,是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
2001年12月获得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
13、深沪湾: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
滩前碧波万顷。
滩面金黄开阔,景色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