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个案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个案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个案社会工作》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863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16学分:3适用对象:社会工作专业先修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导论一、教学目标《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必修课程。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

它高度尊重案主的自我决定能力、避免伤害到他人,并为案主提供利益与平衡利益风险的咨询。

帮助案主完善自我建构、亲友建构、环境建构以及整体建构。

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个案工作流程、常用的技巧以及从事这项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目标1:熟悉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目标2:掌握一定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分析技能,并提供初步的解决方案,判断转诊的条件。

目标3:自我成长、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常见的心理问题、个案社会工作模式应该细讲、精讲。

个案社会工作的基础概念、个案工作者的素质、个案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工作方法的关系选讲。

重点、难点内容,将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由教师提炼主要的知识点,并就学生难以理解的关键部分详细解读,实践性强的部分开展小组讨论和社会实践课,引导学生活学活用理论知识。

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鼓励学生到社工事务所、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实践学习,并严格按照所学知识开展个案服务与研究,总结实践成果,提高理论应用能力。

对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每学期完成参考书目的阅读,并上交读书笔记。

该课程从哪些方面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提高了学生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提升个案服务水准,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个案社会工作的基础概念了解个案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掌握个案社会工作基本概念。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大纲(3篇)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大纲旨在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科学、系统、实用的实践教学指导。

二、实践教学目标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将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包括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伦理等。

2. 社会工作实务: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

3. 社会工作实习:安排学生在社会工作机构或相关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工作流程,提高实践能力。

4.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社会工作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设计社会工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实践教学方法1. 讲座与研讨会:邀请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组织研讨会,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前沿理论。

2.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社会工作实习:安排学生在社会工作机构或相关单位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实践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态度和表现。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成果,如实习报告、项目设计、案例分析等。

《社会工作前沿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前沿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前沿研究》课程教学大纲摘要:一、课程概述1.课程背景2.课程目标二、教学内容1.社会工作前沿理论2.社会工作实践方法3.社会工作研究领域4.社会工作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授课方式2.实践环节四、考核评价1.考试形式2.考核内容正文:在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涌现出的前沿理论和实践方法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社会工作前沿研究》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领域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详细介绍了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一、课程概述1.课程背景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社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工作需求,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社会工作者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立足于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沿,关注社会工作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理论,为学生提供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创新方法和技巧。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工作前沿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技巧,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而言,学生应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社会工作领域的基本概念、价值观和伦理准则;(2)社会工作前沿理论及其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3)社会工作的实践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4)社会工作的研究方法,如定性与定量研究、实证研究等;(5)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二、教学内容1.社会工作前沿理论本部分将介绍近年来在社会工作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如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等,并分析这些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2.社会工作实践方法本部分将重点讲解各种社会工作的实践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3.社会工作研究领域本部分将梳理社会工作研究的领域,如贫困、心理健康、教育、老龄化等,并介绍针对这些领域的社会工作实践和研究成果。

4.社会工作发展趋势本部分将展望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包括政策法规、技术创新、国际化等方面,让学生了解社会工作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社会工作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传授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其成为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扎实专业素养的社会工作者。

二、课程目标1. 熟悉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历史和理论基础;2. 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包括社会调查、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提高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以及跨学科合作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备社会工作者职业素养的专业人士。

三、课程内容1. 社会工作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范畴- 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变- 社会工作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2. 社会工作的实践方法- 社会调查与评估- 个案工作- 群体工作- 社区工作3. 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 沟通与谈判技巧- 危机干预和处理能力- 社会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 跨文化敏感性和多元文化适应能力4. 社会工作的实践案例分析- 讨论分析实际社会工作案例,提炼问题、解决方案和经验教训 - 案例研究和模拟演练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工作实践活动,提升其实践技能和经验;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交流和合作,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4.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积极参与、讨论能力、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3. 实践报告:学生需完成相关社会工作实践并撰写实践报告,作为考核之一。

六、教材1. 《社会工作导论》2. 《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3.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4. 其他相关社会工作领域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七、参考资料1.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FSW)2.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NASW)3. 《社会工作月刊》4. 相关学术期刊和研究报告以上为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希朇学生能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养的社会工作者。

社区社会工作-课程大纲

社区社会工作-课程大纲

《社区社会工作》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973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16学分:3适用对象:社会工作专业先修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导论一、教学目标《社区社会工作》是为社会工作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社区社会工作是社工专业学生必备的实务技能,是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个案社会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之一。

目标1:理解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社区社会工作技巧及其在实务中的应用,能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社区问题的分析。

目标2:为进一步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基础,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标3: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区社会工作特点,结合社区养老、社区矫正、社区营造、社区议事等,总结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教学内容: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起源、发展,社区的定义,社区社会工作及其职能,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及其理论基础,社区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社区社会工作模式比较,社区社会工作案例分析,社区工作新趋势。

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社区社会工作及其职能、社区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社区社会工作模式比较、案例分析等内容需要细讲精讲。

中国社区工作的起源、发展、社区社会工作价值观及其理论基础,社区社会工作新趋势等内容选讲。

重点和难点内容,首先由教师提炼关键知识点,并有针对性地详细讲解,同时引导学生用所学方法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体悟。

对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讲课为主,设置小组讨论和学生交流学习环节,引导学生参加社区实习,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参加社区实践学习,做好记录和总结。

对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阅读教师推荐书目,完成读书笔记。

该课程从哪些方面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从中观视角看待社会发展,提高学生处理社区管理、基层治理、社区养老、社会治安、社区矫正、社区营造方面问题的能力。

《社会工作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社会工作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社会工作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48(理论42,其他6)总学分数: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十一门主干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基础课,为社会工作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实务三大方面的理论知识。

(2)通过适当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与专业成长小组等实践环节相配合,努力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和价值观。

(4)尝试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与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社工精神离自己并不遥远、社工精神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从而激励学生从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助人意识、理念与技能。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领域(―)社会工作的内涵(-)社会工作的开展历史(三)社会工作的领域(四)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一)社会工作的功能(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三)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一)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三)构建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第五章社会个案工作(-)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二)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三)个案工作的过程(四)个案工作的原那么与技巧第六章社会小组工作(-)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二)小组工作的理论模式(三)小组工作的过程(四)小组工作的原那么与技巧第七章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基本概念(二)社区工作的理论模式(三)社区工作的过程(四)社区工作的原那么与技巧第八章社会行政(一)社会行政的基本概念(二)社会行政的内容第九章儿童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四)儿童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章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一章老年社会工作(一)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四)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二章妇女社会工作(一)妇女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三)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四)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三章家庭社会工作(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三)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四)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四章矫治社会工作(-)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矫治社会工作的工作机构、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三)中国的矫治社会工作第十五章残疾人社会工作(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六章企业社会工作(一)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企业社会工作的理论(三)企业社会工作的内容(四)企业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七章医疗社会工作(一)医疗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医疗社会工作的理论(三)医疗社会工作的内容(四)医疗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八章社会工作督导、咨询与研究(一)社会工作督导(二)社会工作咨询(三)社会工作研究三、实践环节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实践环节只是辅助性的教学手段。

个案工作教学大纲

个案工作教学大纲

《个案工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个案工作 / Social case work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3、周学时/学分:4/44、授课对象:社会工作专业5、使用教材:许莉娅:《个案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二、课程简介个案社会工作,简称个案工作,是与小组社会工作、社区工作并列的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之一。

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和家庭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人格和自我,增进其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达到个人或家庭的良好福利状态,在助人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共同成长。

个案社会工作是一门偏重实用的方法课,但是,社会工作方法需要科学化,个案社会工作需要专业化,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相关的科学理论做基础。

因此,该课程分为个案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个案社会工作的治疗模式三个部分。

对每一个部分的学习,都要求学生做到三个统一,即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继承性与求新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统一。

为此,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国内外社会心理与行为的实际,将理论与实例,实验材料,现实问题统一起来,深入浅出以予剖析,还应抽出一定时间展开实际的个案工作模拟,安排适当的课堂讨论。

三、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相关教学,使学生了解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价值体系,掌握个案工作的相关技巧和方法理论,并通过课堂的个案模拟使学生更为清晰、更为深刻的把握个案工作的辅导技巧和方法。

具体来说要求学生通过本学习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收获:1、认同社会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工作原则;2、了解社会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本质特征、目标功能及发展历史;3、学习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各种技术方法;4、了解个案工作不同的实施模式的理论背景、基本概念和假设、具体的方法和特点;5、学会反思性的学习,对既有理论持批判性的学习态度,对个案工作在中国内地的本土化发展进行思考。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学时数:总学时72学分数:4考核方式:考试适用对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基础、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一、说明部分(一)课程性质《社会工作实务》是高等学校社会工作或社区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本课程主要基于社会工作原理和方法之上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

本课程是培养具备“爱众亲仁”的社会工作价值观,熟练掌握社会工作实务技能,能及时回应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为社区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人群提供直接的专业服务,并藉以专业的服务提升社区管理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社会工作人才。

(-)教学目的①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以及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具备及时觉察社区居民的问题和需要,并对之进行预估与计划,选择合适的介入策略,运用不同的资源,帮助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解决他们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

③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社会工作''爱众亲仁” “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的认同更深入,并能自觉地去运用。

(三)教学方法:基本理论与知识的讲解、案例讨论和辩论、情景模拟、与外部机构实务工作人员的学习和交流等。

(四)考试方式:闭卷考试与随堂考查、平时作业相结合,期末考试占60%,平时出勤及课堂参与和表现占20%,作业占20%o(五)教材: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中国社会出版社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1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任务、内容、方法和技巧,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熟悉这些步骤,并掌握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基本步骤和核心技巧等。

第一节接案(2学时)一、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一)接案1. 什么是接案2. 接案的目的(二)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1. 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2. 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3. 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4. 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5. 与服务对象初步建立专业关系二、接案的步骤和核心技巧(一)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1. 资料准备2. 拟定会谈提纲(二)会谈1. 会谈时间场所的安排2. 会谈的主要任务3. 会谈的技巧4. 会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5. 会谈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三)收集资料1•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容2. 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及常用的记录资料的方式(四)初步预估(五)建立专业关系1. 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2.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对实务的意义3.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特点4. 建立专业关系的五要素5. 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六)决定工作进程1•终结服务2. 转介其他服务3. 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七)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三、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一)不能建立关系的原因1. 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2. 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3. 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4. 服务对象不愿接受帮助5. 社会文化因素6. 不同专业间的配合出了问题(二)避免过早终止专业关系的策略1. 增进彼此关系2. 订立明确的结案工作指引3. 订立初步协议4. 回应服务对象的迫切需要5. 运用网络资源6. 不断给予鼓励四、接案应注意的事项(一)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二)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三)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四)保障服务对象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第二节预估(2学时)一、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和原则(一)什么是预估(二)预估的目的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2. 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3. 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4. 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5. 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三)预估的任务(四)预估的特点1. 持续性2. 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3. 行动取向4. 有可识别的步骤5. 广泛深入6. 运用知识7. 渗透了专业判断8. 有局限性(四)预估的原则1. 个别化原则2. 合作原则3. 避免片面4. 避免简单归因5. 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和长处6. 不断循环往复二、预估的基本步骤(一)收集资料1. 个人资料的收集2. 环境资料的收集3. 收集资料的方法(二)分析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资料与问题1. 排列次序2. 发现问题3. 识别原因4.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作出解释(三)认定问题1. 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2. 描述问题是如何发生的及发生的原因3. 描述服务对象的处境及其社会系统的情况4. 探究服务对象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5. 描述符对象系统的发展阶段6. 描述便鉴定服务对象系统的资源状况(四)撰写预估报告1. 撰写预估报告应注意的事项2. 预估报告的结构三、预估的主要方法(一)社会历史报告方法及其应用(二)家庭结构图方法及其应用(三)社会生态系统图(四)社会网络分析第三节计划(2学时)1、服务计划的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案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专科的专业必修课程,个案工作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工作,它与团体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一起同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它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的互动,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帮助。

本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包括个案社会工作的概念、历史发展、价值观、知识基础、工作程序、工作原则、工作技巧以及个案工作者的素质等;第二部分介绍当今个案社会工作中较有影响的实施模式。

这种课程体系,既注重了体系的完整性,也兼顾了实用性。

第二部分对实施模式的深入介绍,有助于学习者对个案社会工作有一个感性的、深入的认识。

本课程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学习掌握关于个案工作的价值观念、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技术技巧的基础上,能够尝试进行个案工作的实务操作。

二、多种教学媒体的配置
本课程拟采用文字教材和少量声像教材以及多种网上教学资源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学。

(一)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内容浅显、易懂,各章内容相对独立。

教材在知识的介绍与能力的培养方面,侧重于操作层面,这也是课程性质所决定的。

文字教材后面设计的案例题目,是紧密配合文字材料而精心设计的、突出实践技能、实际操作的应用性教程的表现形式,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特色之一,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应该认真对待这部分内容,既把它看成是实践的模拟演示,也把它看成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也可以用它来检测学习效果。

(二)IP计算机课件
配合文字教材,《个案工作》拟编制11节录像课。

主要是模拟个案工作操作程序,讲授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将便于实践演示的工作程序形象化地表示出来。

这部分内容是十分宝贵的教学资源。

(三)网上辅导
网上辅导既有定期发布的教学重点解析,又有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供学生学习参考。

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此外,根据教学需要,还将在网上举行不定期的讨论活动。

有关信息都会在网上予以发布。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安排:
教学既可以有适当的面授,更应有足够量的练习,可以面授、自学、练习各占三分之一时限。

(二)对辅导教师的建议
1.知识讲授部分的重点应放在对具体事物的操作上来进行,教学要结合实践。

2.教师要多搜集素材,将各种实物操作或制成卡片,或印成小册子,作为辅助教材,使学生能够经常得以训练。

3.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结合起来。

教师的讲授,要能够从学生的薄弱处着手。

(三)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建议
1.学习本门课程,学生要能够从书本中跳出来,不要死记条条,要有全局观、规范意识、要重实践。

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越是多看、多想、多做,就越是能够学好课程。

3.本课程提供了一些学习媒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教学媒体。

不要过分依赖某一种媒体,要注意同学间的互助互学,注意学以致用。

同时还要多参加学习研讨、实践操作活动,认真独立完成平时作业,逐步提高综合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各章教学内容
第一章个案工作的原理(建议10课时)
个案工作的含义;
个案工作的构成要素:五个要素(教材4-5页)
个案工作的价值基础;
个案工作承担的角色(16页)
个案工作者的自身条件,包括个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16-18页)。

第二章个案工作的技巧(建议10课时)
会谈的技巧:1、倾听的技巧:包括问题的范式,同感反映,鼓励和摘述;2、干预的技巧:解释、自我暴露、反馈、逻辑推理。

处理案主问题的技巧:1、再构法;2、角色扮演;3、家庭作业;4、自我契约;5、赞赏。

评估的技术。

第三章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建议10课时)
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性质、特点(40-42页);
专业关系的基本要素;
案主常见的心理需求;
专业关系中的现实性反应和非现实反应(移情和反移情)。

第四章个案工作的程序(建议15课时)
接案:处理案主申请的三种方法;案主的现实性心理反应;
资料收集与诊断:理解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诊断的内容;
制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服务计划的实施(也称之为介入)的基本内容;
结案时案主的可能性反应。

第五章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建议8课时)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背景;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思想: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
诊断的类别(78页);
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79页);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方法和技术:直接治疗的技术(反映性沟通动力和非反映性沟通动力技术)80-84页;间接治疗技术(84页)。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六章人本治疗模式(建议8课时)
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背景;
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思想:人性观、自我实现和自我概念
人本治疗模式的方法:治疗技术(93-95页);
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原则;
人本治疗模式的贡献和局限性分析。

第七章行为修正模式(建议7课时)
行为修正模式的理论背景(三个代表人物);
理论思想(104-106页);
方法与技术:评估方案的设计的三种形式;系统脱敏法;自我管理;
行为修正模式的优势和局限分析。

第八章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建议6课时)
理性情绪治疗法的理论思想:哲学取向,人性观,ABC性格理论,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的界定;
理性情绪治疗法的具体治疗技术的应用;
理性情绪治疗法的评价。

第九章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建议6课时)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思想分析(136-140页):家庭系统,家庭结构,家庭结构的病态,家庭生命周期。

治疗过程中的技巧(140-146页)。

第十章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建议6课时)
联合家庭治疗的理论思想分析:对人的认识,对困难的认识,对家庭的认识。

联合家庭治疗的内容和过程:自尊,家庭沟通模式,家庭规则;
治疗技巧:家庭重塑
评价及应用。

第十一章现实治疗模式(建议4课时)
现实治疗法的理论思想分析;
现实治疗法的实施过程:建立关系,询问案主目前行为,评估,制定计划,案主作出承诺,不接受案主借口,排除惩罚,拒绝放弃。

现实治疗法的特征(175-17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