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半身不遂案例!

合集下载

李可老中医治疗中风医案七则

李可老中医治疗中风医案七则

中风七则一、中风闭症(脑溢血)张翠兰,女,47岁,肥胖体型,患原发性高血压,多年失治,致时时头晕肢麻。

1997年6月16日14时许,突然昏扑,扶起后,口角流涎,呕吐如喷射状,失语,右瘫,昏迷。

面赤如醉,两手握固,四肢拘挛,项强,瞳孔不等大。

痰涌如鼾,即送城关医院抢救。

会诊意见:1.脑溢血(左颞右基底节区出血,右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CT检查报告);2.风中于脏,痰热内闭。

院长邀余协治。

除西医常规抢救措施外,建议:1.三棱针重刺十宣、十二井、双足趾尖出血,刺激末梢神经,减轻脑压;毫针强刺素髂,人中,内关,足三里,丰隆,涌泉,由上而下,重刺健侧,引血下行,促苏,2次/日。

2.加用中医现代科研成果清开灵、醒脑静静滴;早用活血化瘀中药针剂,促进吸收,防止脑疝形成,2次/日。

6月17日10时,经上述处理后,痰涌大减,四肢拘挛缓解,喂水可以咽下,体温38.5℃,加用中药:1.降气火之升腾,清痰热之内闭:赭石粉、怀牛膝、生石决、生牡蛎、生白芍、元参、生半夏各30克,黄芩、天麻、勾藤各15克,酒大黄、天竺黄、胆南星、菖蒲、郁金、甘草、车前子各10克,生铁锈磨浓汁煎药,日进一剂;2.安宫牛黄丸2丸,捣为糊,日进2丸;3.羚羊角粉2克,麝香O.3克,以竹沥水加姜汁数滴,一日内多次分服。

6月18日10时,黎明泻下热臭便一次,呕止,痰鸣消失,瞳孔等大,等圆,体温37.5℃。

原方去生半夏,黄芩炒炭,酒军另煎,再泻一次后弃去,余药不变。

安宫丸减为1丸。

6月22日8时,上药连进3剂,今晨7时许睁目看人,苏醒。

可以点头、摇头回答询问,仍失语,血压正常,开始进流食。

以手指口,索饮,舌红,根有腻苔,边尖瘀斑。

神倦,体温37℃,六脉细数而虚。

散剂扶正清脑化瘀:三七、琥珀、西洋参、藏红花、人工牛黄、天竺黄、生水蛭、炮甲珠、全虫尾、大蜈蚣、羚羊角尖各1O克,守宫10条,麝香3克,上药研粉混匀,1克/次,3次/日,竹沥水送下。

6月26日,口眼歪斜已正,舌体灵活,开始讲简单的话,出院回家调养。

中医治疗脑中风医案

中医治疗脑中风医案

中医治疗脑中风医案
病案:王某,男,70岁,因突发脑中风入院,左侧肢体无力,语言不清,左侧面部肌肉抽搐,病情较重。

辨证:王某属于中风偏瘫病人,证属于中风证的中病,气血不足,经络阻塞,痰浊内蕴。

治疗:采用针刺加药物辅助治疗。

选用独活寄生汤为主方,辅以针刺治疗。

独活寄生汤是中风证的常用方剂,具有祛风活络、温通经络、化痰散结的作用。

针刺选用足三里、合谷等穴位,注重针刺深浅适宜,方向准确。

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病人左侧肢体的运动功能有所恢复,语言能力也有所改善。

继续治疗数个疗程后,病人的症状明显减轻,病情得以控制。

总结:中药治疗中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针刺加药物联合治疗是中风病人的常用方法。

在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1 -。

中风后遗症 病历

中风后遗症 病历

中风后遗症病历
中风后遗症是指在中风发病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的功能仍未得到满意恢复的情况。

后遗症可能包括神志障碍、语言障碍、视觉听觉障碍、肢体麻木、肢体无力、偏瘫以及其他表现。

以下是一个中风后遗症病历的示例:
患者男性,60岁,主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3个月”就诊。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无法站立和行走,同时伴有言语不清。

患者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检查诊断为“脑梗死”。

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的病情稳定,但左侧肢体无力和言语不清的症状仍然存在。

现患者神志清楚,但精神状态一般,情绪较抑郁。

查体发现患者左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

左侧巴氏征阳性。

辅助检查包括头颅CT和MRI,结果显示脑梗死病灶。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诊断为中风后遗症。

治疗上采取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式。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改善脑循环药物等。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作业治疗等,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和言语能力。

心理疏导则有助于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压疮、肺部感染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以降低中风复发的风险。

症状为中风古方病案

症状为中风古方病案

中风《唐书》载许允宗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

时柳太后感风不能言,脉沉而口噤。

允宗曰:口不下药,宜以汤气蒸之,令药入腠理,周时可瘥。

遂造黄芪防风汤,煮数十斛,置床下,气如烟雾,熏蒸之而得语。

遂超拜义兴太守。

震按:书称允宗医术若神,曾曰医者意也,在人思虑。

即此条,思虑巧矣。

然仅可治真中风,《内经》所谓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也。

邪从汗解故得语。

若概试诸不能言者决无效。

又按:罗谦甫治史太尉,冬月坐火炉左侧,觉面热,左颊微汗。

旋出外,因左颊疏缓,被风寒客之,右颊急,口喎于右,脉浮紧,按之洪缓。

罗用升麻汤加桂枝、白芷、艽、防,兼灸地仓、颊车穴,此治风中阳明经之表证也。

赵僧判半身不遂,语言不出,神昏面红,耳聋鼻塞,六脉弦数。

罗谓中藏者多滞九窍,中府者多着四肢,今脏腑俱受邪,先用三化汤行之,通其壅滞,使清气上升,充实四肢。

次与至宝丹,安心养神,通利九窍。

五日音声出,语言稍利,惟行步艰难,又刺十二经之井穴以接经络,随四时脉症加减用药,百日方愈。

此治中腑兼中脏之里证也,皆风邪实证也。

张安抚半身不遂,语言謇涩,自汗恶风,痰嗽不寐。

罗谓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

《经》云:形乐志苦,病生于脉,神先病也。

邪风加之,动无常处,治病必求其本,邪气乃服。

用加减冲和汤,汗加黄芪,嗽加五味。

其昼夜不睡,因心事烦冗,心火上乘阳分,卫气不得入于阴。

用朱砂安神丸,遂得寐,诸证渐减,惟右肩臂痛。

《经》云:虚与实邻,决而通之。

又云:下陷者灸之。

为阳气下陷入阴中,故肩膊痛不能动,宜以火导之补之。

乃于右肩臂上肩井穴,先针后灸,隔一月,再灸肩井,次于尺泽穴,各灸二十八壮,引气下行,与正气相接,遂能运动。

仲夏用清肺饮子,秋分用益气调营汤,全愈。

此治中经兼中腑,本虚标实之症也。

许允宗所治亦系本虚标实者,但病起于暴,故用蒸法,亦如通关散之取嚏,稀涎散之探痰也。

丹溪治浦江郑君,年近六旬,奉养膏粱,仲夏久患滞下,又犯房劳,一夕如厕,忽然昏仆,撒手遗尿,目上视,汗大出,喉如拽锯,呼吸甚微,其脉大而无伦次部位,(杨曰:将脱之象。

祖传秘方治半身不遂奇人医案,高手在民间治偏瘫

祖传秘方治半身不遂奇人医案,高手在民间治偏瘫

祖传秘方治半身不遂奇人医案,高手在民间治偏瘫治骨以来 2021-12-31 06:50半身不遂医案:患者某,男,63岁,山西省大宁县甘棠村人。

2006年9月15日前来就诊,患者于半年前早晨突然右半身不能自主运动,肢体强痉,屈伸困难,畏寒怕凉,还没有入冬穿一身棉衣,兼有语言不利,口眼歪斜,便溏,下肢肿胀。

来就诊前曾用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丹红注射液治疗两个月,不见好转。

来院就诊时,舌质暗淡和瘀斑,脉虚沉迟细涩,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沉迟主痛冷,细脉细直而软,如丝线应指,细为血少气衰,涩脉与滑脉相反,来往艰难涩滞,有如轻刀刮竹的脉象,主气滞。

证属:阴盛阳衰,气血不足,血瘀经络。

治则:温热除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方药:真武汤加减(附子150g,干姜30g,肉桂30g,黄芪60g,当归20g,赤芍30g,川芎30g,桂枝15g,丹皮15g,木通3g,通草3g,香附15g,甘草80g)。

服法:1日1剂,1剂煎2次分服,早晚温服。

屈伸困难加穿山甲20g;语言不利加蒲黄20g,远志15g;口眼歪斜加白附子10g,白芍15g;肢体麻木者加威灵仙15g,伸筋草15g;便秘者加芦荟10g,番泻叶6g,火麻仁30g,郁李仁15g;小便失禁者加益智仁60g,乌药30g;上肢瘫痪者加桂枝15g,桑枝15g;下肢瘫痪软而无力加怀牛膝15g,川续断30g。

在服中药期间配合服瘫痪康复丹可取得满意效果。

半身不遂是脑出血、脑梗塞后遗留下来的一个重要症状,以一侧肢体运动失灵为重要表现。

笔者经过长期的科学的观察到,脑出血、脑梗塞之前的表现为阴虚姿态,而脑出血、脑梗塞之后为阳虚姿态,如肢体屈伸痉挛,手足不温,半侧身凉,小便泻,舌苔,脉迟、虚、滑、涩都是阳虚的表现。

所以对半身不遂的治疗按“水无热不沸,冰无热不化,气无热不行,瘀无热不散”的新理论,根据对半身不遂的病人观察,一半阴一半阳采取平衡阴阳,调控阴阳,使阳虚的一半恢复正常,从而达到五行的相生相克保持动态平衡,使人体元气平和而康复。

叶天士治疗中风医案

叶天士治疗中风医案

叶天士治疗中风医案
叶天士治疗中风的医案如下:
医案一:
患者男性,年龄65岁,突发中风,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不清。

叶天士采用以下治疗方案:
1. 中药汤剂:主方用于引导阳气升发、通络舒筋,并配合个体药物调节患者体质。

包括黄芪、川芎、附子、红花、牛膝等中药。

2. 针灸疗法:针刺病灶局部,并配合针灸穴位进行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调整气血平衡。

3. 物理疗法:使用按摩和温热疗法,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放松肌肉,增加肌肉力量。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半身不遂状况明显改善,言语也逐渐恢复正常。

医案二:
患者女性,年龄55岁,突发中风,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面
部歪斜。

叶天士的治疗方案如下:
1. 中药汤剂:主方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为目的,选择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中药煎煮。

2. 针灸疗法:针刺病灶局部,并选用对症的针灸穴位进行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肢体无力症状。

3. 中医推拿:通过推拿手法按揉肌肉,细微的调整骨骼和关节,促进患者的康复。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右侧肢体无力状况明显减轻,面部也逐渐恢复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医案仅仅是个别个案,中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叶天士的治疗方法强调中药的应用和中医手法的治疗,在配合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同时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康复效果。

中医医案——中风(二十三)

中医医案——中风(二十三)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辨证论治治愈中风二例病案一:胡某,男,63岁。

初诊:8月5日主诉及病史:素患肝阳头晕头痛,心烦易怒,近感昏眩恍惚,身如浮云,指麻身困。

昨午猝然跌仆,肢体偏废于左,口眼㖞斜于右,神识昏迷,目呆斜视。

诊查:舌鲜红,苔干黄而垢,脉滑劲疾有力。

辨证:肝肾阴精虚亏,而阳刚太盛,风阳内动,痰火上扰,脑腑元神受损,为类中入脏之危候。

治法:养肝肾之阴,以引上亢之风阳,参熄风化痰,以清脑腑元神。

宗河间地黄饮子而变其制。

处方:鲜生地黄24g 制首乌24g 鲜霍斛24g 甘杞子15g 山茱萸肉9g 天竺黄15g 净远志12g 白蒺藜15g 秦艽15g 嫩钩藤18g 另:羚羊角粉1.5g 猴枣0.9g(研末)竹沥90g 分3次开水送服二诊:10月5日。

今晨左下肢略能转动,惟神志不清,昏昏嗜睡,呵欠频作,齘齿作声,脉弦滑,舌转黄而厚腻,风痰内盛,蒙蔽神志,险证未脱,再宗导痰合解语煎加减。

处方:制胆南星10g 姜半夏10g 石菖蒲6g 化橘红9g 远志12g 沉香屑6g 嫩钩藤18g 明天麻9g 白蒺藜12g 磁朱丸18g(包煎)另:羚羊角粉1.5g分3次用竹沥90g送服。

三诊:10月7日。

神志较前清醒,嗜卧而不落䀛,舌音尚不清晰,时称头痛,口角流涎,呵欠频作,舌苔黄腻。

前方参以交心肾、宁神志,能得肾中精气,脑腑元神上下贯注,则偏废之局,桑榆可守。

前方去磁朱丸、白蒺藜、沉香屑,加川黄连1.8g、肉桂心1.8g.四诊:10月10日,脉象渐转缓滑,向之弦劲有力者已去八九;神志渐清,呵欠亦稀,言语渐能有序,头痛亦减,舌底绛,苔中心转白,上罩灰腻,满布不松;咳嗽痰黏,嗳气不舒,口角尚有流涎。

高年卒中,真阴真阳亏损,风火痰湿交困,因果相循,病非一端,现证阳气不展,痰湿难化。

宜于补益肾气之中,参与芳淡宜通之品,为阳光烛照之助。

处方:上川黄连1.8g 肉桂心1.8g 朱远志10g 沉香屑5g 化橘红6g 姜半夏10g 石菖蒲8g 茯苓神各18g 肉苁蓉9g 甘杞子18g 酸枣仁18g 炒白术9g药后诸症继续减轻,至10月14日后停药。

救生汤医案

救生汤医案

救生汤医案
救生汤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等症状。

以下是一个救生汤的医案:
患者张某,男,50岁,因突发中风,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

患者曾就诊于多家医院,但治疗效果不佳。

后来,患者听说救生汤具有治疗中风的功效,于是寻求中医医生的帮助。

经过详细的中医诊断,医生认为张某的中风属于气血不足、脉络阻塞所致。

于是,医生为张某开具了救生汤方剂,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加减。

救生汤的主要成分包括:
1. 当归(15克):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2. 川芎(10克):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3. 红花(10克):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4. 丹参(15克):活血化瘀,清热凉血。

5. 白芍(10克):养血柔肝,舒筋活络。

6. 桃仁(10克):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7. 甘草(5克):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每日服用救生汤,同时配合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某的症状逐渐好转,半身不遂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最终,张某康复出院,对中医治疗表示了由衷的感激。

这个医案展示了救生汤在治疗中风方面的疗效,同时也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当然,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半身不遂医案评析

半身不遂医案评析

半身不遂医案评析一、化痰通腑饮治愈中风案患者,杨某,男,53岁。

主诉:以左侧偏瘫4天而入院。

入院查:意识清楚,血压214/128kPa(150/90mmHg),有左侧偏瘫,偏身麻木,口舌歪斜,左上肢肌力0度,左下肢肌力Ⅱ度。

左侧肌张力高,左侧腱反射亢进,并可引出病理反射。

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定位于颈内动脉系统,患者有慢性胃炎的合并症。

诊查:左半身不遂,左偏身麻木,思睡,意识朦胧已有日半。

口舌歪斜,头晕,大便4日未解,痰白粘不易咯出。

舌质淡红,舌苔黄厚腻,脉象弦滑,偏瘫侧脉大有力。

辨证:证属中风中腑,后转为中经,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治法:先拟化痰通腑、平肝熄风为治。

处方:生大黄10克(后下)、芒硝6克(分冲)、全瓜蒌30克、菊花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钩藤30克、竹沥水30克(分冲)、生甘草3克。

二诊:服药2剂,大便已通,黄腻苔渐化,头晕稍有减轻,偏瘫亦轻,肌力左上肢0度升至Ⅰ度,左下肢Ⅱ度升至Ⅲ度。

改用平肝化痰加入活血通络之品。

第五卷755处方:钩藤30克、菊花10克、全瓜蒌3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陈皮6克、赤芍6克、草红花10克、桑枝30克。

三诊:上方服药6剂后,左上下肢肌力恢复至Ⅳ度,有人搀扶可以锻炼走路,左偏身麻木也明显好转。

继服上方药10剂后,基本痊愈,出院。

门诊随诊半月,已能半日工作,又治1个月后,恢复全日工作。

[评析]中风为本虚标实之症,在本为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在标为痰瘀内阻,风火相煽,本例为中风极期,以标实为主。

中焦被痰热湿邪阻滞,不能升清降浊,影响气血运行布达,对半身不遂康复则大为不利。

考前人治中风用三化汤(厚朴、枳实、大黄、羌活),通腑泄热,除滞降痰。

用通腑化痰饮加减化裁,遏制病势,使病情逐渐向愈而安。

中风病因多为中焦痰热蕴结、消烁津液所致。

因腑气不通,浊邪上扰发生意识障碍,使病情加重。

故临证及时通腑泄热,一可使腑气通畅,气血得以敷布,通痹达络,能促使半身不遂的好转,胃肠的痰热积滞得以降除,又可克服气血逆乱以防内闭。

真实案例分享:当初已经不能自理的脑梗塞中风偏瘫

真实案例分享:当初已经不能自理的脑梗塞中风偏瘫
减轻痛苦,让她,他们健康点过完人生路。
儿子-唐金周(著)
使 用 产 品 前
2013年6月5号
使 用 中
1个月后右边奇迹有了明显知觉
使 用 中
两个月后背后的褥疮消失 了,大腿也长肉了
两个半月后奇迹产生了,我妈可以扶起来在平常的凳子坐
两个半月后奇迹产生了,可以坐着自己用左手自己吃饭
两个半月后奇迹产生了,可以坐着自己用左手自己吃饭
三个月后可以扶着锻炼站立源自继续使用中现在神志清晰,吃饭休息跟正常人一样, 产品继续使用中﹒﹒﹒
脑梗塞中风偏瘫
案例
广东省惠来县隆江米街21之2(林红杏)
2014-03-06(金玉)
这是一个真实的奇迹,我母亲今年73岁在2009年9月 30日因为高血压脑梗了,半边瘫痪,2013年5月经过朋 友介绍,订了美国FKC功能性保健产品,6月5日产品开 始服用,一个星期后就有效果出来,一个月后右边奇迹 的竟然有知觉了,两个月后背后的褥疮消失了,大腿也 长肉了,两个半月后奇迹产生了,我妈可以扶起来在平 常的凳子坐,还可以坐着自己用左手自己吃饭,现在我 妈的精神非常的好,笑声也响亮多了,神志非常清晰, 目前虽然还不能自理,但是起码老人不会带给我的麻烦, 对她没有痛苦,对我容易打理,目前还在继续调理,我 今天跟大家分享,主要是希望大家看到,对身边有我这 种情况的,可以考虑让父母在为了我们劳累了半辈子,

李可老中医治疗中风医案七则

李可老中医治疗中风医案七则

中风七则一、中风闭症(脑溢血)张翠兰,女,47岁,肥胖体型,患原发性高血压,多年失治,致时时头晕肢麻。

1997年6月16日14时许,突然昏扑,扶起后,口角流涎,呕吐如喷射状,失语,右瘫,昏迷。

面赤如醉,两手握固,四肢拘挛,项强,瞳孔不等大。

痰涌如鼾,即送城关医院抢救。

会诊意见:1.脑溢血(左颞右基底节区出血,右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CT检查报告);2.风中于脏,痰热内闭。

院长邀余协治。

除西医常规抢救措施外,建议:1.三棱针重刺十宣、十二井、双足趾尖出血,刺激末梢神经,减轻脑压;毫针强刺素髂,人中,内关,足三里,丰隆,涌泉,由上而下,重刺健侧,引血下行,促苏,2次/日。

2.加用中医现代科研成果清开灵、醒脑静静滴;早用活血化瘀中药针剂,促进吸收,防止脑疝形成,2次/日。

6月17日10时,经上述处理后,痰涌大减,四肢拘挛缓解,喂水可以咽下,体温38.5℃,加用中药:1.降气火之升腾,清痰热之内闭:赭石粉、怀牛膝、生石决、生牡蛎、生白芍、元参、生半夏各30克,黄芩、天麻、勾藤各15克,酒大黄、天竺黄、胆南星、菖蒲、郁金、甘草、车前子各10克,生铁锈磨浓汁煎药,日进一剂;2.安宫牛黄丸2丸,捣为糊,日进2丸;3.羚羊角粉2克,麝香O.3克,以竹沥水加姜汁数滴,一日内多次分服。

6月18日10时,黎明泻下热臭便一次,呕止,痰鸣消失,瞳孔等大,等圆,体温37.5℃。

原方去生半夏,黄芩炒炭,酒军另煎,再泻一次后弃去,余药不变。

安宫丸减为1丸。

6月22日8时,上药连进3剂,今晨7时许睁目看人,苏醒。

可以点头、摇头回答询问,仍失语,血压正常,开始进流食。

以手指口,索饮,舌红,根有腻苔,边尖瘀斑。

神倦,体温37℃,六脉细数而虚。

散剂扶正清脑化瘀:三七、琥珀、西洋参、藏红花、人工牛黄、天竺黄、生水蛭、炮甲珠、全虫尾、大蜈蚣、羚羊角尖各1O克,守宫10条,麝香3克,上药研粉混匀,1克/次,3次/日,竹沥水送下。

6月26日,口眼歪斜已正,舌体灵活,开始讲简单的话,出院回家调养。

中医治疗中风的案例

中医治疗中风的案例

中医治疗中风的案例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残疾或死亡。

传统中医对于中风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下面介绍一个中医治疗中风的案例。

患者张某,男性,70岁,因突然头晕、口眼歪斜、右侧肢体无力等症状到中医医院就诊。

中医师根据张某的症状判断其属于中风后遗症,采用“清热通络”中药治疗。

方剂:当归、川芎、白芍、甘草、黄芩、黄连等。

治疗过程:每日一剂,水煎服,连用七天。

治疗效果:治疗后,张某的头晕、口眼歪斜等症状明显减轻,右侧肢体的力量也逐渐恢复,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基本恢复正常。

以上案例说明了中医治疗中风的有效性和特点,中医师通过辨证施治,从根源上治疗疾病,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提示广大患者,在治疗中风时可以尝试中医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1 -。

老年人中风的案例

老年人中风的案例

老年人中风的案例
以下是一位老年人中风的案例:
郭先生,现年75岁,是一位退休教师。

他平时喜欢运动和旅行,身体
状况一直很好。

然而,某天早晨,他突然感到头晕、口齿不清,并出
现了左侧肢体无力的情况。

他的家人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中风的症状,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郭先生被紧急送往附近的医院,在抵达后立即接受了中风的初步评估。

医生通过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和病史调查,确认他患有急性脑血管意
外(中风)。

进一步的检查显示,他的大脑左侧血管出现了堵塞,导
致了供氧不足和神经功能障碍。

在接受中风治疗的过程中,郭先生住进了医院。

他接受了血栓溶解和
药物治疗来恢复受损的血管通畅,并减少了进一步的脑损伤。

此外,
他还接受了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以帮助
他恢复肢体功能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过几周的治疗和恢复,郭先生的症状逐渐好转。

他的肢体功能逐渐
恢复,能够独立行走和完成基本自理任务。

言语能力也有所恢复,尽
管仍有一定的困难,但他通过言语治疗逐渐恢复了与他人的交流能力。

在出院后,郭先生定期接受复诊,并且按照医生的建议继续进行康复
训练。

他也改变了生活方式,包括减少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高血
压和高血脂的风险因素,以预防进一步发生中风。

通过这次中风的经历,郭先生对中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更加增强,他
也积极参与社区的康复项目和中风宣传活动,希望能够帮助其他人提高中风的风险意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王立军治疗中风病验案2则

王立军治疗中风病验案2则

王立军治疗中风病验案2则中风属现代医学脑卒中范畴,是因脑部血管破裂或闭塞造成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脑损伤的疾病。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不良生活习惯凸显与人口老龄化明显加快等原因,我国脑卒中以每年 8.7%的患病率增长,脑卒中已经是我国居民第一大死亡的原因。

脑卒中疾病类型可分为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其中以缺血性卒中多见,即缺血性中风。

中风,主要症见突然昏倒、肢体偏瘫、口舌歪斜、口语謇吃或口不能言、偏身麻木等,缺血性中风以偏身麻木症状多见,临床上归为肢体感觉障碍;中风发生后常遗留多种功能障碍,其中感觉功能障碍位居第二,感觉障碍是缺血性中风常见症状。

中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风、火、痰、瘀、气、虚六端,笔者临床辨证施治,疗效较好。

案一魏某,男,56岁主诉:全身自觉乏力3年余, 右侧肢体无力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流涎,但行走尚可,双手握力尚可,无言语不利,于2017年11月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在省人民医院查头颅MRI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左侧额顶叶脑梗塞,脑萎缩,予以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

现自觉全身乏力,以右侧为主,右侧肢体时有麻木感,流涎,舌肌不自主收缩,情绪急躁,纳少,夜寐欠安,大便干结,舌暗红,苔中白厚,脉细弱。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辅助检查:血压150/90mmHg,头CT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左侧额顶叶脑梗塞,双侧脑室扩大,脑沟增宽,脑白质改变。

心电示:窦性心律,ST-T改变,电轴左偏。

脑多普勒示:基底动脉中度痉挛,血管弹性减退中医诊断:中风病后遗症期(气虚血瘀、痰瘀阻络)西医诊断:脑卒中治则:益气活血,祛痰通络处方:黄芪10g,白术10g,陈皮10g,赤芍10g,川芎1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鸡血藤10g,怀牛膝10g,制胆南星9g,益智仁10g,玉竹10g,竹茹10g,当归10g,川芎10g,蔓荆子10g,荆芥10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枳实10g,厚朴10g,百合10g,合欢皮10g,首乌藤10g,鸡内金10g,焦三仙各10g,炙甘草10g病例分析:老年男性患者,素体脾气亏虚,气血不足,痰浊内生,在已有全身乏力,流涎等中风先兆表现时未能及时重视,予以干预,最终虚风内动,痰瘀互结上犯于脑而发为中风,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补气活血化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始终把握住攻邪与扶正之间的侧重,治疗初期补气活血兼化痰通络,后期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之法巩固疗效。

王振涛教授辨治中风病典型案例分享(一百六十八)

王振涛教授辨治中风病典型案例分享(一百六十八)

王振涛教授辨治中风病典型案例分享(一百六十八)
一般情况:患者冯某,女, 65岁。

主诉:右侧肢体麻木 4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4年前中风后遗留右侧肢体麻木,近1月上述症状加重,面部舌头麻木,右侧肢体麻木,右脚酸木,偶有烧心,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腻,脉沉弦细。

既往史:糖尿病5年,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尚可。

中医诊断:中风
证型:气虚血瘀证
治法:补气活血、舒筋通络
初诊方药:
复诊:麻木减轻,反酸减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处理:上方炒白芍改为30g,木瓜改为75g,怀牛膝30g,五爪龙改为60g,加络石藤24g。

中药15付,每日一剂,水煎服。

按语:黄芪五物汤可用于治疗治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而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之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

本方以黄芪五物汤(黄芪、当归、川芎、白芍、桃仁、红花、地龙)加牛膝、木瓜、桑枝而成。

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木瓜平肝舒筋、和胃化湿,桑枝祛风湿利关节地龙清热息风、解痉通络之功,如此配伍,比原方补气活血、舒筋通络功效更强。

针灸名家于书庄中风针灸医案

针灸名家于书庄中风针灸医案

针灸名家于书庄中风针灸医案于书庄中风针灸医案肖某,男,57岁,干部。

1989年7月25日初诊。

主诉:左侧半身不遂,左上肢疼痛4个月。

病史:患高血压9年。

4个月前因劳累过度而发生左侧半身不遂。

经某市某医院治疗后病情稳定,曾用针灸治疗,但左侧半身不遂未见好转。

现症:左半身不遂,左上肢疼痛明显,日夜不能入眠,其痛与天气变化无关,手背浮肿。

检查:神志清楚,面色少华,无口眼斜,血压:17.3/12kPa (130/90mmHg),左上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侧上下肢肌力正常。

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无力。

头部CT诊断为脑血栓。

诊断:中风(脑血栓),气虚阻络型。

治疗:益气通络,活血止痛。

取穴:大椎、腰阳关、合谷、太冲,“五脏俞”加膈俞。

操作:首取大椎、腰阳关,施以刺热手法,配以火针点刺患侧阳经;继用五脏俞加膈俞针刺治疗,但疼痛未减。

遂改用助阳开痹法,取大椎、合谷、太冲,有较强酸胀针感。

针刺2次后,上肢可以内收,疼痛明显减轻,但外展时仍觉疼痛。

用腧穴按压法查其募穴,在膻中、中脘、天枢、关元、中极处有明显压痛,遂针之,取柔和酸胀针感,针后疼痛大减,一夜安然入眠,精神较佳。

继用此法针治1次,疼痛基本消失。

以后取五脏俞、膈俞、环跳、曲池等穴,治疗其半身不遂,1个月后,生活能自理,在此期间,左上肢疼痛再未明显发作。

疼痛是半身不遂常伴发的症状,同时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该患者疼痛与气候变化无关,可见此痛绝非外风所致。

而其本质是因阳气不足,阻滞经脉的表现。

故在治疗时,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进行治疗。

取大椎以助阳气,大椎乃诸阳经之会穴。

取四关以开痹通络而止痛。

东垣针法云:“若元气愈不足,治在腹上诸腑之募穴。

”根据此文,今取胸腹之募穴针刺之,能使之气得充而痛解。

各穴合用,而使阳气得复,痹阻之经脉得以疏通而诸症缓解。

在疼痛得到控制后,再用五脏俞配以膈俞、曲池、环跳等穴,以补益气血,使经脉功能恢复,而使半身不遂之机体恢复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虽中风没几天,但已严重得半身不遂。当时我坚持把父亲带回家中疗养,免得被西医耽误了痊愈的最佳时机。当我把父亲接回家后,左邻右舍和村子里的所有长辈们一致指责,我无言以对。我默默的以自然医学的方法来调养父亲,我用的方法是每天十颗钙离子水,并睡阴离子健康促进器,又配合远红外线热敷,前三天禁食其他食物,再来就是严格要求调养期间只能吃新鲜、自然、完整的健康素食,也就是纯蔬菜大餐,仅短短的十天,从严重的瘫痪到能跑能跳、能骑机车,感谢上帝。
隔天,大妹再度来电话,于电话中哭哭啼啼的,令我心中大惊,因为平时极为坚强的妹妹,怎会如此?莫非情况不妙。详细询问下才知父亲再度中风,且比前一天的中风严重许多,送到号称台南最有经验治中风第一把交椅的郭××医院治疗,当时的血压是收缩压230mm Hg,医院给予打了三次针,每次都稍微降到180mm Hg,很快又冲到230mm Hg,医院的医生们已是无能为力了,要求我们转院,转送到大医院去,当时大妹一听到不行,当然悲从中来,立即打电话到台中给我,意思要我赶回家中,看能否见父亲最后一面。当得知父亲尚未过世,心中真是高兴,原来只是被宣布没办法救,而不是已死亡。
中风半身不遂案例!
草籽枝会绊倒人——区区一颗钙离子可救人一命
我的父亲于丙子年农历五月八日中风。当天早上大妹来电话通知我赶快回去,因于台中尚有事缠身而未及时赶回台南。中午,我打电话回家,是父亲接的,他说已经没事,叫我不用回去。事后,大妹告知,虽然已经暂时脱离危险,无生命之虑,但有一手一脚已有了轻微障碍,而且曾经经过家门却不知走进来。
其实我原来就读于国防医学院,数年前母亲死于肝癌,一个学医的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被病魔折腾至死,这种心中的悲痛与感慨实非笔墨所能形容,后来又获知我的老师×××,是我们国内癌症的第一把交椅,由于自己本人罹患鼻咽癌无法治愈,而从中医研究院的五楼跳下死于二楼阳台上。我又因困扰我多年的鼻过敏无法治愈,而请教我的学长,没想到却被学长挨骂:“甭傻了,鼻过敏怎能痊愈,真枉费您读了这几年的医学。”听到这一番话,我真的傻了,我所学的医学是一种连不是病的鼻过敏都无法治愈,那又如何能济世救人。我因而开始寻求医学真理、健康真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终于老天不负苦心人,在《不生病之真法》一书刚,我的心中已确定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健康真理,拜读了几次后,我即回台南拜访张博士,也从此接触了自然医学;此次父亲的中风,由于他老人家较执著于西医,我亦认为父亲的身体还不错而疏忽,幸好,尚未铸成大错,否则又将成为终生憾事。
我这份见证已写得很保守,因为我是曾经学过现代医学的人,深知目前占有大多数的国人仍沉迷于旧有的医学领域里,对于新医学的神奇成果将难以置信。就好比我父亲于转院的途中,很勉强的灌入我父亲口中的只是那颗钙离子的六分之一的量而已,就已出现奇迹,您相信吗?若不是我亲眼目睹我也不相信。此次,我父亲中风之事,受到太多人的关心,且于短时间康复的消息更备受瞩目。而今使邻居和许多亲朋好友们已都成为“中华自然医学”的忠诚信徒了。
早在1995年8月中旬,当《不生病之真法》一书出版后,我就不知拜读了几十遍。基于对自然医学的认识,我知道事情并没有绝望,中风只要尚未断气,是有机会救活的,且愈早采用自然医学处理,则完全复原的机会愈高。因此于电话中交代妹妹立刻泡一颗钙离子给父亲喝。当我赶回台南时,父亲已转院到台南市立医院,而且正在被急诊室的医师怀疑怪罪,因为血压只有160mm Hg,为何送急诊?怎么解释,医师都不相信几分钟前在郭××医院处被判定无法处理,才要求转院。
感恩人 王竑杰 于1997.4
摘自《不生病之真法(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