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解读:草
描写草的古诗20首
描写草的古诗20首以下是20首描写草的古诗:1. 李商隐《咏草》:“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晚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白居易《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 唐婉《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 陆游《示儿》:“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草候归舟。
”5. 王维《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穿林入小篱。
手种青苗思旧事,翻破陈辞弄丹词。
”6.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举头忽见故乡处,泪湿沾衣霅。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7. 白居易《赋得梦中草》:“梦中草,长江边,寒露蝉声细,秋月人归远。
”8. 杜甫《石壕吏》:“卖炭破五岳,收获小三边。
挑身日已高,躞蹀出崎岖。
倚杖听柴桑,涧底夜深无。
兴来雨洒萍,洒萍风送闲。
”9. 温庭筠《题临皋县青龙寺斋堂》:“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0. 贾岛《梦中作》:“古人不解菱花语,寂寂空庭春欲晚。
扫除落英缤纷地,一行清泪坠花前。
”11.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 苏轼《闲情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少年头。
”13.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4. 杜甫《春望》:“复恐北风吹雁过,思君令人泪满巾。
”15.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6. 唐婉《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苏轼《赤壁怀古》:“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古诗《草》教案(精选)11篇
古诗《草》教案(精选)11篇古诗《草》教案1学习目标:1、认识枯、荣等七个生字,会写未、追等九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体会诗中描绘的美丽春景。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自制图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资料。
第一课时《草》导入1、指导学生回忆并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2、出示小草实物,问:你在哪里看到过草,它的一年四季有什么特点?3、揭示课题。
4、课前预习反馈。
1、学生抢答背诵。
2、交流自己观察到小草长的地方,所知道的小草特点。
3、齐读课题。
4、生生、师生共同交流查找有关诗人或古诗的资料。
初读古诗提出要求:1、借助课后拼音把古诗练读三遍。
2、划出生字读一读,再放入课文读正确。
1、按要求自读。
2、同桌互读。
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出示课文插图,师配乐范读。
2、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3、出示自制图片,帮助理解离离、枯荣的意思。
一幅是荒原上野草繁茂图,一幅是冬天野草枯萎图。
请把第一句和第二句放到相应的图片下。
4、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5、出示图片,你能看着图把这首诗背下来吗?1、听师范读,跟读。
2、质疑:离离、枯荣的意思。
3、连图理解。
4、用自己的话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
5、小组交流对草的感想。
6、全班交流。
7、有感情地读古诗。
8、看图片试背。
学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
2、范写指导。
(未、荣、烧)3、巡视指导,适当纠正,表扬好字。
1、学生认读,并说说识字方法。
2、观察后说说书写要注意什么。
巩固练习出示不完整的古诗:请你把这首古诗补充完整。
补充古诗。
拓展延伸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课后我知道中的内容,把《草》这首诗的后四句背下来。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宿新市徐公店》导入1、检查《草》的背诵情况。
2、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哪些东西?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幅图吗?1、小组比赛背诵。
2、观察图,说图意。
写春草的诗词 描写春草的诗
写春草的诗词描写春草的诗首页>故事散文 >正文写春草的诗词描写春草的诗发布日期:2023-04-11 09:01:51 描写春草的古诗如下: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翻译:不知不觉池塘已经长满了春草,园中柳条上的鸣禽也变了种类、换了声音。
——唐代王维《送别》翻译: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唐代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翻译: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高鼎《村居》翻译:坦枯拍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败唤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翻译让羡:春草如果对你有情意,山中必将是一片葱绿。
春季气温和生物界的变化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也有影响。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描写春草的诗描写春草的古诗如下: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翻译:不知不觉池塘已经长满了春草,园中柳条上的鸣禽也变了种类、换了声音。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唐代王维《送别》翻译: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3、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唐代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翻译: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翻译:坦枯拍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败唤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5、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翻译让羡:春草如果对你有情意,山中必将是一片葱绿。
春草的诗句有哪些1、诗句: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草古诗带拼音
草古诗带拼音草(cao)离lí离lí原yuán上shàng草cǎo一yī岁suì一yī枯kū荣róng野yě火huǒ烧shāo不bú尽jìn春chūn风fēng吹chuī又yòu生shēng注释1. 离离:繁盛的样子。
2. 原:原野。
3. 荣:繁盛。
4.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
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5. 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
王孙:贵族。
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
萋萋:草盛的样子。
赏析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按当时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其实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
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
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
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草古诗意思给幼儿解释
草古诗意思给幼儿解释
《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意思是: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全诗通过对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意思是: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全诗通过对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古诗《草》教学设计
古诗《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并会写“枯、荣”3、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4、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教具准备:教学、插图一、课前准备齐读白居易的一首古诗《江南好》,跟学生介绍白居易是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尤其是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极为有名,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学到他的这些优秀诗文。
二、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昨天的课文中学到的小草是什么样子吗?在你的眼里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去看看听听在诗人白居易眼里的草是什么样的?,齐读《草》三、诗歌加插图,学习诗歌1.出示诗歌;看来这首诗对同学们而言是耳熟能详呢?那么你能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吗?能产生问题的人才是会思考的人!(预测学生会提出不能理解的诗歌中的词语或者是句子)看来大家对整首诗的理解还是感觉到有点困难的!没关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慢慢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
大家别着急!2.请看第一句诗“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
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预测生:原因、原来、高原、草原、原子弹、原始人、校原(可能与“园”的组词相混,相机解释:“原”是指广阔的没有遮挡的;“园”则是人工围建的)嗬!小朋友知道的还真不少!请大家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是指刚才那么多词语中的哪个?――草原!师:大家同意吗?是的。
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
“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
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插图回答。
预测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生:草原上的草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
师:说得太美了。
关于古诗《草》教案通用
在作业设计方面,重点关注学生的感悟和创作能力。作业题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分析《草》的韵律、意象、情感,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2.课后拓展:创作一首以大自然为主题的诗歌。
作业答案示例:
1.分析《草》的韵律、意象、情感:
-韵律:七言绝句,平仄相间,朗朗上口。
-意象:描绘了草原的广阔、生机勃勃的景象。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吐字清晰,以便学生能够听懂并跟随思路。
2.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3.在解读诗意时,采用富有情感的语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解和实践。
2.导入环节不超过5分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进入主题。
4.教学难点与重点:理解诗意、分析艺术特色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分析《草》的韵律、意象、情感,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答案示例:
(1)韵律:本诗采用七言绝句,平仄相间,朗朗上口。
(2)意象:诗中以“草”为主题,描绘了草原的广阔、生机勃勃的景象。
(3)情感: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2.课后拓展:创作一首以大自然为主题的诗歌。
三、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
在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方面,重点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教师应选择一首与《草》类似风格的诗歌进行讲解,如《登鹳雀楼》。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巩固所学。
同时,设置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古典诗词,如《静夜思》。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诗歌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觉得草原给人什么感觉?”
关于古诗《草》教案(通用15篇)
关于古诗《草》教案(通用15篇)关于古诗《草》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草》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草》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 通过朗读,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 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养成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2 通过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相关图片,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词典字典。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习了《找春天》,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
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1 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2 小组合作朗读,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习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习。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烧不尽:烧不完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四总结;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五:作业填空;离离—()一岁—()野火—()春风—()古诗《草》教案篇2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唐诗中_草_的隐喻认知解读_林丽君(2)
2010年第6期 山东社会科学 N o.6 总第178期 S H A N D O N G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 G e n e r a l N o.178唐诗中“草”的隐喻认知解读①林丽君(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摘要] 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
人们往往通过具体的、熟悉的、有形的概念去认知和体验抽象的、复杂的、无形的概念。
隐喻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诗歌重要的表现形式,隐喻在诗歌中普遍运用。
唐诗中关于“草”的隐喻可以说比比皆是,并且隐喻丰富;与其它时代诗词中“草”的隐喻相比有其自身特点。
[关键词] 唐诗;草;隐喻;认知解读;时代特点[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0]06—0097—04 中国是一个讲究语言艺术的国家,尤其善于运用隐喻来含蓄地进行语言表达。
俗语有“听话听音,锣鼓听声”,即指语言中有言外之意,文人讲究说话含蓄,不能太直白,其实就连村妇吵架也有“指桑骂槐”,这其中都有隐喻在起作用,可见隐喻是多么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而我国古诗词更是把这种隐喻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从《诗经》到楚辞再到唐诗宋词,几乎每个时代的诗歌中都大量存在着隐喻现象,而“草”的隐喻就占了很大比例,在古诗词中俯拾皆是,且隐喻丰富。
本文仅对唐诗中“草”的隐喻现象进行简单分析,以期对“草”在唐诗中的隐喻规律及特点进行简单归纳,文中涉及的语料均来自198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
一、隐喻的本质与内部结构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修辞学中隐喻一直被理解为辞格———比喻的一种,是“比明喻更进一步的比喻”。
①对隐喻比较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和《修辞学》中最早提出隐喻,认为这种语言手法是用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表述同一种意义,并形成一种对比关系。
古诗《草》说课稿5篇
古诗《草》说课稿5篇第一篇:古诗《草》说课稿古诗《草》说课稿一、说教材《草》是一首咏物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告诉人们春天野草返青的自然现象,从而赞美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诗句描写了春草茂盛的样子,揭示了一岁一枯荣的规律;后两行诗句歌颂了野草不可摧毁的顽强生命力。
《草》这首诗含义较深,耐人寻味,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已成为千古名句,流传于世。
二、说目标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善于形象思维。
结合古诗特点和本班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读“枯荣”2个生字,会写“枯、烧、荣”3个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意思,体会野草的生命力很强。
3.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是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诗意感受野草生命力的顽强。
三、说基本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步步深入,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步感知,读准字音。
(三)、图文结合,细读体会。
同时穿插写字指导。
(四)、创设情境,读背全诗,升华情感。
(五)、课外延伸,小结全诗。
1、开课出示谜语,请大家猜一猜,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习兴趣。
2、初步感知,读准字音中我出示了标有停顿符号的诗文并范读,渲染了气氛,为学生朗读诗文提供了示范。
3、细读体会请学生自由读诗句,尝试理解字义。
在自学基础上,请他们讨论学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字词不懂?估计学生对“离离、枯、荣、尽”这些字词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点拨。
(板书:离离枯荣尽)“点”在什么上呢?“点”在学法上,“拨”在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上。
比如,我可以请他们说说学习中遇到疑难怎么办?学生可能会说“查字典、请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
学生查阅字典,联系诗句,知道“尽”的定义项是“完”。
对于“枯、荣”的字义,我出示表示野草春夏秋冬生长情况的四幅图对学生进行辅助性帮助。
(课件出示:)要求他们想想,“枯、荣”分别应填在哪幅图下?学生如把“枯”填在干枯的野草下,把“荣”填在茂盛的野草下,那么就理解字义了。
培智生活语文古诗《草》教案
语文古诗《草》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并会写“枯、荣”3、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4、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插图一、课前准备齐读白居易的一首古诗《江南好》,跟学生介绍白居易是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尤其是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极为有名,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学到他的这些优秀诗文。
二、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昨天的课文中学到的小草是什么样子吗?在你的眼里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去看看听听在诗人白居易眼里的草是什么样的?,齐读《草》三、诗歌加插图,学习诗歌1.出示诗歌;看来这首诗对同学们而言是耳熟能详呢?那么你能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吗?能产生问题的人才是会思考的人!(预测学生会提出不能理解的诗歌中的词语或者是句子)看来大家对整首诗的理解还是感觉到有点困难的!没关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慢慢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
大家别着急!2.请看第一句诗“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
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预测生:原因、原来、高原、草原、原子弹、原始人、校原(可能与“园”的组词相混,相机解释:“原”是指广阔的没有遮挡的;“园”则是人工围建的)嗬!小朋友知道的还真不少!请大家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是指刚才那么多词语中的哪个?――草原!师:大家同意吗?是的。
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
“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
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插图回答。
预测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生:草原上的草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
师:说得太美了。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02古诗两首《草》PPT、优质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 的高贵 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课前准备:鲁迅的照片。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通过学习《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 生》 ,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 做了 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 犀利 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 与他 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 的故 事。(板书课题:一面)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 他也 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 么多 人来吊唁他。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 中, 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
1.自读阅读链接部分。 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为别人想的多
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跳读课文,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能收获到 什么 。 3、学生读书,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体会。 指导学生 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 南首的是一 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但是精神 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 剪了,却 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 体“一” 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 直竖着寸把 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 手里捏着一 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诗歌中“草”意象微探
诗歌中“草”意象微探作者:魏敏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0期摘要:“草”意象,作为诗歌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种意象,无论在不同的时代还是在不同的诗人作品中,均呈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草”意象在新诗和旧诗中表现形式的不同来解析其表达意蕴的细微差别。
关键词:旧诗;新诗;“草”意象草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事物之一,它有着生命力强、生长周期长、种类丰富等特征。
“草”凭借其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特性也使其化身为“草”意象,成为一个意蕴极为丰富的表象得以延续至今。
纵观整个诗歌发展史,以“草”为意象的诗歌在整个诗歌文学中也不乏一席之地。
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的贵族和士大夫们喜欢在诗文中以“香草”自喻,此处的“香草”通常是指一种具有特殊芬芳气味的草,人们对于“香草”和“杂草”的划分规则同样也适用于对一个人德行品性的划分。
在诗歌的不同语境中,“香草”和“杂草”有时是指“君子”与“草民”的差别,有时则是指“贞士”与“奸臣”的区别。
屈原开创了在中国诗歌中以“香草”比喻美德的先河,他的诗歌中通常以“香草”来表达自己的忠贞和高洁品行,据考证,屈原的《离骚》中大约出现了28种香草。
在后世,以“香草”为代表的赞美模式成为了咏志、咏怀和感遇诗歌的基本模型,张九龄的《感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在张九龄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里不难看出,“兰”和“桂”只要逢天时即可“葳蕤”繁茂和“皎洁”秀丽。
另一方面,春兰秋桂的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并不需要“美人”的赏识,仅仅是出于它们自身的本性。
该诗同样借助“兰桂”的喻意,淋漓尽致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高志美德的感叹。
除了“香草—美德”这一修辞模型之外,还有其他三种典型的关于“草”的表现方式。
第一种是“春草—伤别”模型(包括“思远人”)。
这一模型较早的例子是出自汉代的《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和《饮马长城窟行》,不久之后江淹在他的作品《别赋》中诠释出了更为经典的“伤别”含义,后世的诗词中绝大部分关于“春草”的写法都是从江淹这里衍生出来的,例如王维的《山中送别》、白居易的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以及南唐后主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均是以江淹的“春草”为写法依据。
古诗《草》教案(优秀5篇)
古诗《草》教案(优秀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本文是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古诗《草》教案(优秀5篇),仅供借鉴。
古诗《草》教案篇一学习内容:古诗《草》学习目标:认、写生字、读、背古诗、感受小草的生命力强学习重点: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学习难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学习方法:创设情境,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教学手段:预习课文,圈生字,给生字注音,标自然段把课文读通顺。
字卡挂图教学步骤:一、切入举偶1、挖掘积累。
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
(板书课题)——《草》。
二、学习生字(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三、感悟古诗(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a“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挂图,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b“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c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荣”?d“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根。
四、朗读古诗: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五、背诵古诗:引导学生背诵采用多种形式来背诵。
古诗词中的“草”意象探微
古诗词中的“草”意象探微作者:俞柏林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10期“草”本是自然界中极为平常的植物,但在古诗词中却是意蕴丰厚的常见意象。
1. 表现蓬勃顽强的生命力草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不怕风吹雨打,不畏严寒酷暑,随处皆可生长,因此草成了诗人讴歌生命力的最好代表。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又如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春草茂盛,蓬勃生长,碰到了游人的衣襟,一个“惹”字表现了春草的欣欣向荣之势。
2. 表现边塞和草原风光古诗词中常出现“白草”这一意象,白草为西北的一种草,其性极坚韧,然经霜后变脆,故能折断。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白草折”突出了西北边塞气候的诡异:风狂天寒,表现了戍边将士不畏艰苦生活的豪迈气概。
草又是草原最普遍的植物,最能代表草原风光。
如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隐喻自身地位的渺小卑微草是大自然中体态较小的植物,铲除毁灭它也很容易。
古诗词中常用来隐喻渺小卑微。
如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写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这里不是空泛的写景,而是寓情于景,此时杜甫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去世,诗人陷于凄凉无依之境,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上的细草一样渺小卑微。
4. 比喻对真善美的追求“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发轫于屈原,其诗意精髓是“真、善、美”。
在《离骚》中,“香草美人”很流行。
“美人”者如“惟草木之零落,恐美人之迟暮”。
这里,“美人”是“真”的现实化身;“真”是“美人”的理想准则。
“香草”者如“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香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稳定的价值取向。
那就是“美”与“善”的核心所在。
屈原所喜欢与怜爱的“香草”,就是对于“美”、“善”的一种向往与景仰。
屈原所构建的“香草美人”大厦,其实质就是一种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古诗《草》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草》这首古诗,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掌握与理解。
2. 朗读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关键字词的理解与体会。
2. 诗歌意境的感悟与描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讲解课件。
2. 学生准备诗文朗读录音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初读诗文:学生自读诗文,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节奏。
3. 解析诗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内容,解释关键字词的含义,理解诗文的意境。
4. 朗读训练: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语气、节奏和情感朗读诗文。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朗读心得。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技巧和意境感悟。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录制自己的朗读作品,并发给教师进行评价。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文内容。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朗读表现。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课后朗读作品的发音、节奏和情感表达。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交流和协作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欣赏学生的朗读作品。
3.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古诗草的解释大全
古诗草的解释大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诗草的解释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古诗草的解释_古诗句经典句子内容,由本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平!为您倾情整理《古诗草的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六年级古诗草原
六年级古诗草原草原草原广阔无垠,是大自然的馈赠。
在六年级的课程中,我们碰到了一首关于草原的古诗,通过它我们领略了草原的美妙与壮丽。
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解读和感悟。
古诗中描绘的草原是如此迷人:“绿色碧绿的草叶,蓝色湛蓝的天空。
”这里的草叶绿得如此鲜艳,仿佛满目琳琅的宝石,而天空则是一片湛蓝,给人以无限安宁之感。
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站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草原是一首赞美自然之诗,它告诉我们大自然的壮美,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太阳升起,云朵飘浮,草原上的生命都在欢呼。
”每天早上,当太阳升起时,草原上的生命焕发出勃勃生机,欢呼雀跃。
这种景象让人忘却了一切忧愁和烦恼,只想奔向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草原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
野花在微风中摇曳,百鸟在林间飞舞。
这些生物都和谐地共存着,构成了草原上绚丽多彩的风景线。
正是因为这种生物的共存,才让草原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
草原是勤劳、奋斗的象征。
在草原上,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隐藏着无数个勤劳的牧民。
他们每天都勤快地劳作着,哺育着家庭,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和物资。
草原上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他们依然乐观向上,努力追求美好的生活。
草原不仅给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给了我们许多感悟和启示。
草原告诉我们,只有勤劳努力,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它教会了我们感恩,感恩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草一木,一片天空。
同时,草原也告诉我们珍惜眼前的生活,不要一味地追求物质的享受,而是要像那些勤劳的牧民一样,活出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六年级的诗词教育让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希望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积极热爱生活,同时也要守护和保护我们的环境,让草原的美丽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