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考试重点精品习题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同步练习题
药物代谢动力学一、复习要点理解:药物的跨膜转运。
掌握:药物的体内过程;首关消除、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的概念;半衰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二、知识要点1.药物主要通过被动转动进行跨膜转运。
2.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3.首关消除:有些口服的药物在首次通过肝时即发生转化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首关效应,也叫首关消除。
4.药酶诱导剂是指能促进肝药酶活性的药物。
5.药酶抑制剂是指能抑制肝药酶活性的药物。
6.血浆半衰期(t 1 /2 )即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在临床用药中的意义:①药物分类的依据,根据半衰期将药物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②确定给药间隔时间;③预测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通常恒速静脉滴注或分次恒量给药,约经过5 个t 1 /2 即达到稳态血药浓度;④预测药物基本消除的时间,停止给药后约经过5 个t 1 /2 可认为基本消除。
三、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大多数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为()。
A.主动转运B.被动转运C.易化扩散D.经离子通道E.滤过2.关于药物的转运正确的是()。
A.被动转运速度与膜两侧浓度差无关B.简单扩散有饱和现象C.易化扩散不需要载体D.主动转运需要载体E.滤过有竞争性抑制现象3.药物的体内过程是()。
A.药物在肝脏中的生化转化和肾脏排出B.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C.药物进入血液循环与血浆蛋白结合D.药物在靶细胞或组织中的浓度E.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4.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B.皮下或肌注给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C.口服给药通过首关消除而使吸收减少D.舌下或直肠给药可因首关消除而降低药效E.皮肤给药大多数药物都不易吸收5.与药物吸收无关的因素是()。
A.药物的理化性质B.药物的剂型C.给药途径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E.胃肠道内环境6.吸收较快的给药途径是()。
护用药理练习题 复习题 重点习题
4.药物效应动力学二、填空题1.药理学研究内容包括〔〕和〔〕。
2.处方的格式由〔〕、〔〕和〔〕组成。
3.普通处方印刷用纸为〔〕色,急诊处方印刷用纸为〔〕色,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色,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色,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色。
三、单项选择题1.药理学是〔〕A.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 B.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 C.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D.研究药物临床应用的科学E.研究药物化学结构的科学2.药效动力学是研究〔〕A.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规律的科学 B.药物作用原理的科学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D.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E.药物的不良反响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名词解释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2.不良反响 3.副作用 4.毒性反响 5变态反响 6后遗效应 7停药反响8继发反响 9特异质反响药 10物依赖性 11受体冲动药 12受体拮抗药二、填空题1.药物根本作用包括〔〕和〔〕。
2.药物的作用方式〔〕和〔〕。
3.药物的不良反响包括〔〕、〔〕、〔〕、〔〕、〔〕和〔〕等类型4.三致反响指的是〔〕、〔〕和〔〕。
5.药物与与受体结合的条件是〔〕和〔〕。
三、单项选择题1.以下表现为兴奋作用的是A肌肉松弛B心率加快C腺体分泌减少D心率减慢E呼吸减慢2.以下表现为兴奋作用的是A肌肉松弛B心率减慢C腺体分泌减少D 肌肉收缩E呼吸减慢3.以下表现为抑制作用的是A肌肉收缩B心率加快C腺体分泌减少D腺体分泌增加E呼吸加快4.以下作用方式为吸收作用的是A局麻药的局部作用B口服阿司匹林产生的解热镇痛作用C酚妥拉明的扩血管作用产生的心脏兴奋作用D肾上腺素兴奋性心脏E以上都不是5以下作用方式为直接作用的是A局麻药的局部作用B口服阿司匹林产生的解热镇痛作用C酚妥拉明的扩血管作用产生的心脏兴奋作用D肾上腺素兴奋性心脏E以上都不是6以下作用方式为间接作用的是A局麻药的局部作用B口服阿司匹林产生的解热镇痛作用C酚妥拉明的扩血管作用产生的心脏兴奋作用D肾上腺素兴奋性心脏E以上都不是7. 以下作用方式为局部作用的是A局麻药的局部作用B口服阿司匹林产生的解热镇痛作用C酚妥拉明的扩血管作用产生的心脏兴奋作用D肾上腺素兴奋性心脏E以上都不是8. 过敏反响发生与〔〕有关A用药剂量B用药时间C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D遗传E致敏物质9. 特异质反响发生与〔〕有关A用药剂量B用药时间C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D遗传E致敏物质10. 药物的副作用是:A、指毒物产生的药理作用B、是一种变态反响 C、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响D、因用药量过大引起E、以上都不是11.注射青霉素过敏引起过敏性休克是〔〕A.副作用B.毒性反响C.后遗效应D.继发效应E.变态反响12. 阿托品治疗胃绞痛时引起的心率加快是A.副作用B.毒性反响C.后遗效应D.继发效应E.变态反响13.阿托品用于麻醉前给药时引起的平滑肌松弛.是A.副作用B.毒性反响C.后遗效应D.继发效应E.变态反响14.呋塞米治疗严重水肿引起的耳毒性是A.副作用B.毒性反响C.后遗效应D.继发效应E.变态反响15.服用长效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仍有困倦、头晕、乏力等现象是A.副作用B.毒性反响C.后遗效应D.继发效应E.变态反响16.长期应用普萘洛尔降血压,突然停药可出现血压骤升是A.副作用B.毒性反响C.后遗效应D.继发效应E.停药反响17.长期服用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是A.副作用B.毒性反响C.后遗效应D.继发效应E.变态反响18.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患者,应用新鲜的蚕豆时发生的溶血性贫血是A.特异质反响B.毒性反响C.后遗效应D.继发效应E.变态反响19.受体冲动药是〔〕A.与受体亲和力强,无内在活性B.与受体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强C.与受体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弱D.与受体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弱E.与受体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强20. 受体阻断药是〔〕A.与受体亲和力强,无内在活性B.与受体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强C.与受体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弱D.与受体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弱E.与受体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强四、多项选择题1、产生药物作用选择性的根底是A药物分布不均匀B药物与组织亲和力不同C组织结构有差异D细胞代谢有差异E药物与组织亲和力相同2.药物的根本作用包括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抑制作用D兴奋作用E选择作用3.药物的作用方式包括A局部作用B吸收作用C直接作用D间接作用E以上都不是4.药物作用两重性指的是A预防作用B治疗作用C不良反响D直接作用E间接作用5.毒性反响发生的原因A用药剂量过大B用药时间过长C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D遗传E致敏物质6.副作用的特点A治疗量发生B与用药目的无关C固有作用D可预知E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性有关7.变态反响的特点A发生与否与用药剂量无关B反响程度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C与药物原有药理作用无关D一般不可预知E又称过敏反响五、简答题简述药物作用两重性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名词解释首关消除;肝药酶;血药稳态浓度;半衰期;生物利用度二、填空题1.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主要有〔〕和〔〕。
药理学习题集(1-32章)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药物、药理学、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药效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零级动力学消除、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消除半衰期、血浆清除率、血浆稳态浓度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集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过程。
代谢:药物作为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经酶或其他作用使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
排泄:是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
肝药酶:大多数药物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因肝细胞内存在有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而该系统能促进多种药物发生转化,故称肝药酶。
肝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酶诱导的结果是促进代谢,通常可降低大多数药物的药理作用,包括诱导剂本身和一些同时应用的药物。
其中它的自身诱导作用使其用量越来越大而成为这些药物产生耐受性的原因。
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利福平、格鲁米特、灰黄霉素等。
许多药物能对肝微粒体中酶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使其他药物代谢减慢,导致药理活性及毒副作用增加。
酶抑制剂:西咪替丁、酮康唑、西咪替丁、氯霉素、异烟肼等。
峰浓度:药-时曲线的最高点达峰时间:药-时曲线达到峰浓度的时间称达峰时间。
AUC(area under curve): 药-时曲线下所覆盖的面积称为曲线下面积。
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在单位时间内的消除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药理学课件)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题
E.可与碳酸氢钠合用
40.零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是 A.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无关 B.半衰期恒定 C.单位时间消除药量与血药浓 度无关
D.体内药量按恒定百分比消除 E.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数量的 药物
答案
答案
简答题
➢简述半衰期的定义和意义。 ➢试述药物代谢酶的特性。 ➢简述绝对生物利用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 的区别。 ➢试比较一级消除动力学与零级消除动力 学的特点
35.肝药酶诱导剂有 A.苯巴比妥 B.氯霉素 C.异烟肼 D.青霉素 E.利福平
36.哪些给药途 径有首过 消除 A.腹腔注射 B.舌下给药 C.口服 D.直肠给药 E.静脉注射
答案
答案
37.苯巴比妥中毒时静脉滴注 碳酸氢钠的目的是
A.促进苯巴比妥在肝代谢 B.促进苯巴比妥从肾排泄 C.促进苯巴比妥自脑向血浆转 移
18.关于表现分布容积错误的描述是
A.Vd不是药物实际在体内占有的容 积
B.Vd大的药,其血药浓度高 C.Vd小的药,其血药浓度高 D.可用Vd和血药浓度推算出体内总 药量
E.可用Vd计算出血浆达到某有效浓 度时所需剂量
答案
答案
19.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其血浆半衰期与k的关系为 A.0.693/k B.k/0.693 C.2.303/k D.k/2.303 E.k/2血浆药物浓度
1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A.是难逆的 B.可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C.是可逆的 D.对药物主动转运有影响 E.促进药物排泄
答案
答案
1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A.作用增强 B.代谢加快 C.转运加快 D.排泄加快 E.暂时失去活性
14.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血管 外给药
华科药理学习题集
习题集(摘录)第一章药理学总论[A型题]1药物是( )A一种化学物质 B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C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D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E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B型题]9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12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人体 B机体C动物病理模型 D 健康受试者E健康动物[X型题]13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研究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B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C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D新药开发与研究 E整理和发掘祖国医药遗产参考答案1D 9B 10A 11BCDE 13ABCDE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A型题]1药物作用是指( )A药理效应 B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C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D药物对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E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B型题]2青霉素治疗肺部感染是( )3肾上腺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是( )4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是( )A对症治疗 B对因治疗C补充疗法 D局部治疗E间接治疗[C型题]5给药剂量取决于( )6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取决于( )A药效学特性 B药动学特性C是A是B D非A非B[X型题]8下面对受体的认识,那些是正确的( )A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直接反应的化学基团B药物必须与全部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药物最大效应C受体兴奋的后果可能是效应器官功能的兴奋,也可能是抑制D受体与激动药及拮抗药都能结合E经常处于代谢转换状态[填空题]9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和。
[名词解释]10药物作用[问答题]11由停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参考答案选择题1D 2B 3A 4C 5C 6D 7C 8ACDE填空题9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名词解释10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
问答题11有后遗效应及回跃反应(即停药反应)。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A型题]1阿司匹林的pKa=3.5,它在pH为7.5肠液中可吸收约( )A 1%B 0.1%C 0.01%D 10%E 99%[B型题]15每次剂量减1/2需经几个t1/2达到新的稳态血浓( )16每次剂量加倍需经几个t1/2达到新的稳态血浓( )17给药间隔时缩短一半需经几个t1/2达到新的稳态血浓( )A立即 B 1个C 2个D 5个E 10个[C型题]20血浆清除率(CL)取决于( )21时量曲线下面积(AUC)取决于( )23解离平衡常数取决于( )A药物的吸收过程 B药物的消除过程C是A是B D非A非B[X型题]28有关药物血浆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B血浆半衰期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C可依据血浆半衰期调节给药的间隔时间D血浆半衰期长短与原血浆药物浓度有关E一次给药后,经过4~5个半衰期已基本消除[填空题]45药物体内过程包括、、及。
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答案)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A1型题(本大题共43小题,每小题1.0分,共43.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目下方的答案栏内。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是()A. 药物的不良反应B. 药物的作用机制C. 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动力学规律D. 药物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E. 药物对机体作用的规律参考答案: C2.关于药物简单扩散叙述错误的是()A. 不消耗能量B. 不需要载体C. 无饱和现象D. 可有竞争性抑制E. 当生物膜两侧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参考答案: D3.药物最常见的跨膜转运方式是()A. 主动转运B. 简单扩散C. 膜孔扩散D. 易化扩散E. 膜动转运参考答案: B4.药物被动转运的特点是()A. 顺浓度差转运B. 消耗能量C. 需要载体D. 有竞争抑制现象E. 有饱和现象5.体液pH值的变化能影响药物的跨膜转运,这是由于pH改变了药物的()A. 解离度B. 溶解度C. 脂溶性D. 化学结构E. 分子大小参考答案: A6.影响药物被动转运的因素不包括()A. 药物的分子量B. 药物的脂溶性C. 肝脏功能D. 药物的解离度E. 膜面积参考答案: C7.青霉素(小分子)通过肾小管细胞分泌排泄是()A. 主动转运B. 易化扩散C. 简单扩散D. 胞饮E. 胞吐参考答案: A8.药物的首关消除效应常见发生于()A. 舌下给药后B. 吸入给药后C. 口服给药后D. 静脉给药后 E 皮下给药后参考答案: C9.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是()A. 口服B. 直肠给药C. 静脉给药D. 舌下给药E. 肌内注射参考答案: A10.下列属于舌下给药特点的是()A. 可避免首关效应B. 吸收速度比口服慢C. 不能避免胃酸破坏D. 所有药物都易吸收E. 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参考答案: A11.与药物吸收无关的因素是()A.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分布)B. 药物剂型C. 药物的首关效应D. 体液pHE. 给药途径12.下列那种给药途径无吸收过程()A. 口服B. 舌下含服C. 肌肉注射D. 静脉注射E. 直肠给药参考答案: D13.首过消除是指()A.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过程中,首次进入肝脏被代谢灭活B. 药物静脉注射后,首先与血浆蛋白结合而暂时失去活性C. 体循环的药物从肾脏快速排泄D. 体循环的药物经过肝脏被代谢灭活E. 体循环的药物优先分布至血流丰富的器官参考答案: A14.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A. 对药物分布有影响B. 对药物吸收有影响C. 具有永久性D. 肾小球滤过加快E. 使药物代谢加快参考答案: A15.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A. 药物作用增强B. 药物代谢加快C.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D. 药物排泄加快E. 药物分布广参考答案: C16.某药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被另一药物竞争置换后,该药的药理作用呈现()A. 不变B. 减弱C. 增强D. 消失E.增多参考答案: C17.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是()A. 分子大,极性高B. 分子小,极性低C. 分子大,无极性D. 分子小,极性高E. 分子小,无极性参考答案: A18.肝功能低下的患者应用主要在肝脏代谢的药物时需注意()A. 个体差异B. 减少药物用量C. 变态反应D.耐受性E.成瘾性参考答案: B19.药物经过代谢(生物转化)后的结果不可能是()A. 药理活性增强B. 药理活性降低C. 毒性增加D. 水溶性增加E. 毒性减小参考答案: C20.下列哪种药物是肝药酶诱导剂()A. 地西泮B. 阿司匹林C. 普萘洛尔D.苯巴比妥E. 硝酸甘油参考答案: D21.经肝药酶转化的药物与肝药酶抑制剂合用时其效应()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消失E. 新增参考答案: B22.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的药物()A. 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慢B. 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C. 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D. 解离少重吸收少,排泄快E. 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快参考答案: C23.肝肠循环主要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A. 起效快慢B. 药效高低C. 分布D. 作用持续时间E.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参考答案: D24.排泄过程是药物的()A. 生物转化过程B. 再吸收过程C. 彻底消除过程D. 再分布过程E. 储存的过程参考答案: C25.大多数药物的消除途径不包括()A. 肝脏的代谢B. 肾脏的排泄C. 乳汁的排泄D. 随唾液排出E. 胆汁排泄参考答案: D26.尿液的pH值影响药物的排泄,是由于它改变了药物的()A. 分子结构B. 大小C. 解离度D. 解离常数E. 溶解度参考答案: C27.大多数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 皮肤、粘膜B. 肾脏C. 肺脏D. 肠道E. 肝脏参考答案: B28.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可引起()A. 弱酸性药物再吸收增加B. 弱碱性药物再吸收减少C. 弱酸性药物排泄加快D. 弱碱性药物排泄加快E. 弱酸性药物排泄减慢参考答案: C29.某药物口服和静注相同剂量后的时量曲线下面积几乎相等,表明该药物()A. 口服吸收迅速B. 口服吸收完全C. 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D. 口服药物没有首关消除E. 静注吸收不完全参考答案: B30.按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的药物其半衰期()A. 随给药途径而不同B. 与血药浓度有关C. 受给药间隔影响D. 给药剂量越大半衰期越长E. 相对恒定参考答案: E31.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A. 消除半衰期B. 消除速度C. 吸收速度D. 吸收进入机体的药物相对量E. 给药剂量参考答案: D32.关于时-量关系曲线的描述正确的为()A. 反映药物效应随时间变化及其规律B. 反映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及其规律C. 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给药剂量D. 时量曲线的升段只反映药物吸收E. 时量曲线的下降段只反映药物消除参考答案: B33.某药半衰期为10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所需时间为()A. 10小时左右B. 20小时左右C. 1天左右D. 2天左右E. 5天左右参考答案: D(50小时)34.按半衰期恒量重复给药时,为缩短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可采用()A. 首剂量加倍B. 首剂量增加3倍C. 连续恒速静脉滴注D. 增加给药次数E. 增加每次给药量参考答案: A35.按半衰期恒速恒量给药,大约经过几个半衰期即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A. 8个B. 5个C. 10个D. 2个E. 1个参考答案: B36.临床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正确的恒量给药间隔()A. 每4 h给药一次B. 每6 h给药一次C. 每8 h给药一次D. 每12 h给药一次E. 应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参考答案: E37.血药浓度达到坪值时意味着()A. 药物的作用最强B. 药物的消除量最大C. 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D. 药物吸收过程完成E. 药物不再消除参考答案: C38.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指()A.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B. 药物脑脊液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C. 药物效应降低一半所需时间D. 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E. 从血浆药物浓度为原来的一半至完全消除的时间参考答案: A39.按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的药物,按一定间隔时间连续给一定剂量,其坪值到达大约需要()A. 1个t1/2B. 3个t1/2C. 5个t1/2D. 7个t1/2E. 10个t1/2 参考答案: C40.血浆半衰期对临床用药的参考价值是()A. 确定用药剂量B. 制定给药间隔时间C. 研制药物剂型D. 选择给药途径E. 计算生物利用度参考答案: B41.决定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药物的()A. 体内转化速度B. 作用强弱C. 吸收快慢D. 体内消除速度E. 生物利用度参考答案: D42.对生物利用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是()A. 给药次数B. 给药时间C. 给药剂量D. 给药途径E. 年龄参考答案: D43.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一般代表()A. 口服药物被机体吸收的百分率B. 口服药物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高低C. 口服药物的溶出度D. 口服药物剂量的大小E. 口服药物的安全性参考答案: A二、A2型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南方医-药理学-各章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次解释1. 药物(drug)2.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3.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二)选择题[A型题]1. 药物A. 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B. 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C. 可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D.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2. 药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因为它:A. 具有桥梁科学的性质B. 阐明药物作用机理C. 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D.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E. 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论据3. 药理学A. 是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科学B. 是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科学C.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学科D. 是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E. 是研究药物的学科4.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的内容是:A. 药物的临床效果B.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C.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D.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E. 药物的作用机理5. 药动学研究的是:A.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B. 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C. 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D. 药物作用强度随时间、剂量变化的消除规律E. 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6. 新药临床评价的主要任务是:A. 实行双盲给药B. 选择病人C.进行Ⅰ~ Ⅱ期的临床试验D.合理应用一个药物E.计算有关试验数据[B型题]A. 有效活性成分B. 生药C. 制剂D. 药物植物E. 人工合成同类药7. 罂粟8. 阿片9. 阿片酊10. 吗啡11. 哌替啶A.《神农本草经》B.《神农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D.《本草纲目拾遗》E.《新修本草》12. 我国第一部具有现代药典意义的药物学典籍是13. 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是14.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是[C型题]A.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原理B. 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及其规律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5. 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16.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17. 药理学是研究:[X型题]18.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 阐明药物作用及其作用机B.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C. 研究开发新药D. 合成新的化学药物E. 创造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药物剂型19. 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必须提供:A. 系统药理研究数据B. 慢性毒性实验结果C. LD50D. 临床前研究资料E. 核算药物成本20. 新药开发研究的重要性在于:A.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药物?B. 发掘效果优于旧药的新药C. 研究具有肯定药理效应的药物,不一定具有临床高效的药物D. 开发祖国医药宝库E. 可以探索生命奥秘(三)填空题1.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科学。
药理学考试重要资料精品习题集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选择题A型题:1、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A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B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C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D 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E 以上均不是2、药物一旦与血浆蛋白结合成结合型药物,则:A 易穿透毛细血管壁B 易透过血脑屏障C 不影响其主动转运过程D 影响其主动转运过程E 仍保持其药理活性3、主动转运的特点:A 顺浓度差,不耗能,需载体B 顺浓度差,耗能,需载体C 逆浓度差,耗能,无竞争现象D 逆浓度差,耗能,有饱和现象E 逆浓度差,不耗能,有饱和现象4、以近似血浆t1/2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则应将首剂:A 增加半倍B 加倍剂量C 增加3倍D 增加4倍E 不必增加5、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A 通透性B 吸收C 分布D 转化E 代谢6、药物首关消除可发生于下列何种给药后:A 舌下B 直肠C 肌肉注射D 吸入E 口服7、药物的t1/2是指:A 药物的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B 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C 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小时D 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克E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所需剂量8、某催眠药的t1/2为1小时,给予100mg 剂量后,病人在体内药物只剩12.5mg时便清醒过来,该病人睡了:A 2hB 3hC 4hD 5hE 0.5h9、药物的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A 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B 在靶器官的浓度大小C 药物排泄的速率大小D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之高低E 以上都对10、一次静注给药后约经过几个血浆t1/2可自机体排出达95%以上:A 3个B 4个C 5个D 6个E 7个11、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物同服时,比单用该弱酸性药物:A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B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C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减少D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E 无变化12、甲药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95%,乙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5%,甲药单用时血浆t1/2为4h,如甲药与乙药合用,则甲药血浆t1/2为:A 小于4h B 不变C 大于4h D 大于8h E 大于10h13、常用剂量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A 有效血浓度B 稳态血浓度C 峰浓度D 阈浓度E 中毒浓度14、药物产生作用的快慢取决于:A 药物的吸收速度B 药物的排泄速度C 药物的转运方式D 药物的光学异构体E 药物的代谢速度15、苯巴比妥中毒时应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A 加速药物从尿液的排泄B 加速药物从尿液的代谢灭活C 加速药物由脑组织向血浆的转移D A和CE A和B16、某药在体内可被肝药酶转化,与酶抑制剂合用时比单独应用的效应:A 增强B 减弱C 不变D 无效E 相反17、每个t1/2恒量给药一次,约经过几个血浆t1/2可达稳态血浓度:A 1个B 3个C 5个D 7个E 9个18、某药t1/2为8h,一天给药三次,达到稳态血浓度的时间是:A 16hB 30hC 24hD 40hE 50h19、药物的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A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的分布情况B 药物的血浆t1/2长短C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消除的量D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吸收入血的相对量E 药物达到稳态浓度时所需要的时间20、静脉注射某药0.5mg,达到稳态时测定其血浆药物浓度为0.7ηg/ml,其表观分布容积约为:A 0.5LB 7LC 50LD 70LE 700L21、对于肾功能低下者,用药时主要考虑:A 药物自肾脏的转运B 药物在肝脏的转化C 胃肠对药物的吸收D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E 个体差异22、二室模型的药物分布于:A 血液与体液B 血液与尿液C 心脏与肝脏D 中央室与周边室E 肺脏与肾脏23、血浆t1/2是指哪种情况下降一半的时间:A 血浆稳态浓度B 有效血浓度C 血浆浓度D 血浆蛋白结合率E 阈浓度24、关于坪值,错误的描述是:A 血药浓度相对地稳定在一定水平称坪值,平均血药浓度称坪浓度B 通常用药间隔时间约为一个血浆半衰期时,需经4~5个t1/2才能达到坪值C 坪浓度的高低与每日总量成正比,在每日总量相等时,用药次数不改变坪浓度D 坪浓度的高限(峰)和低限(谷)的差距与每次用药量成正比E 首次用突击剂量,不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坪浓度25、药物的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A 药物完全消除至零B 单位时间内消除恒量的药物C 药物的吸收量与消除量达到平衡D 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为零E 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2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t1/2等于:A 0.301/keB 2.303/keC ke/0.693D 0.693/keE ke/2.30327、离子障指的是:A 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非离子型药物则不能穿过B 非离子型药物不可自由穿过,离子型的也不能穿过C 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离子型的也能穿过D 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离子型的则不能穿过E 以上都不是28、pka是:A 药物90%解离时的pH值B 药物不解离时的pH值C 50%药物解离时的pH值D 药物全部长解离时的pH值E 酸性药物解离常数值的负对数29、某病人应用双香豆素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后因失眠加用苯巴比妥,结果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比未加苯巴比妥时缩短,这是因为:A 苯巴比妥对抗双香豆素的作用B 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加速C 苯巴比妥抑制凝血酶D 病人对双香豆素产生了耐药性E 苯巴比妥抗血小板聚集30、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A 作用于靶器官B 在肝脏代谢C 由肾脏排泄D 储存在脂肪E 与血浆蛋白结合31、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速度决定其:A 副作用的多少B 最大效应的高低C 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D 起效的快慢E 后遗效应的大小32、时量曲线的峰值浓度表明:A 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B 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C 药物在体内分布已达到平衡D 药物消除过程才开始E 药物的疗效最好33、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A 汗腺B 肾脏C 胆汁D 肺E 肝脏34、关于肝药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属P-450酶系统B 其活性有限C 易发生竞争性抑制D 个体差异大E 只代谢20余种药物35、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9时测得血药浓度为100μg/ml,晚6时测得的血药浓度为12.5μg/ml,则此药的t1/2为:A 4hB 2hC 6hD 3hE 9h36、某药的时量关系为:时间(t)0 1 2 3 4 5 6C(μg/ml) 10.00 7.07 5.00 3.50 2.50 1.76 1.25该药的消除规律是:A 一级动力学消除B 一级转为零级动力学消除C 零级动力学消除D 零级转为一级动力学消除E 无恒定半衰期B型题:问题37~38A 消除速率常数B 清除率C 半衰期D 一级动力学消除E 零级动力学消除37、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的百分速率A:38、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体积血中的某药全部消除净B:问题39~43A 生物利用度B 血浆蛋白结合率C 消除速率常数D 剂量E 吸收速度39、作为药物制剂质量指标A:40、影响表观分布容积大小B:41、决定半衰期长短C:42、决定起效快慢E:43、决定作用强弱D:问题44~48A 血药浓度波动小B 血药浓度波动大C 血药浓度不波动D 血药浓度高E 血药浓度低44、给药间隔大B:45、给药间隔小A:46、静脉滴注C:47、给药剂量小E:48、给药剂量大D:C型题:问题49~52A 表观分布容积B 血浆清除率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否49、影响t1/2C:50、受肝肾功能影响B:51、受血浆蛋白结合影响A:52、影响消除速率常数C:问题53~56A 药物的药理学活性B 药效的持续时间C 两者均影响D 两者均不影响53、药物主动转运的竞争性抑制可影响B:5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性可影响C:55、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B:56、药物的生物转化可影响:CX型题:5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A 有利于药物进一步吸收B 有利于药物从肾脏排泄C 加快药物发生作用D 两种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易发生竞争置换现象E 血浆蛋白量低者易发生药物中毒58、关于一级动力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消除速率与当时药浓一次方成正比B 定量消除C c-t为直线D t1/2恒定E 大多数药物在治疗量时均为一级动力学59、表观分布容积的意义有:A 反映药物吸收的量B 反映药物分布的广窄程度C 反映药物排泄的过程D 反映药物消除的速度E 估算欲达到有效药浓应投药量60、属于药动学参数的有:A 一级动力学B 半衰期C 表观分布容积D 二室模型E 生物利用度61、经生物转化后的药物:A 可具有活性B 有利于肾小管重吸收C 脂溶性增加D 失去药理活性E 极性升高62、药物消除t1/2的影响因素有:A 首关消除B 血浆蛋白结合率C 表观分布容积D 血浆清除率E 曲线下面积6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是:A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B 具可逆性C 特异性低D 结合点有限E 两药间可产生竞争性置换作用二、名词解释:被动转运、离子障、首关消除、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血浆清除率、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灌流限制性清除、负荷量、坪值、半衰期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药物对肝药酶诱导与抑制作用的临床意义。
003药理学练习题-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003药理学练习题-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D.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E.排泄速度并不改变8.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C.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D.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E.排泄速度不变9.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B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E.以上都不对10.丙磺舒如与青霉素合用,可增加后者的疗效,原因是:B 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B.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C.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D.延缓抗药性产生E.以上都不对11.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B.皮下或肌注给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C.口服给药通过首关消除而吸收减少D.舌下或肛肠给药可因通过肝破坏而效应下降E.皮肤给药除脂镕性大的以外都不易吸收12.吸收是指药物进入:CA.胃肠道过程B.靶器官过程C.血液循环过程D.细胞内过程E.细胞外液过程13.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属于:BA.有载体参与的主动转运B.一级动力学被动转运C.零级动力学被动转运D.易化扩散转运E.胞饮的方式转运14.一般说来,吸收速度最快的给药途径是:CA.外用B.口服C.肌内注射D.皮下注射E.皮内注射15.下列关于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饭后口服给药B.用药部位血流量减少C.微循环障碍D.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药吸收少E.口服经首关效应(第一关卡效应)后破坏少的药物效应强16.与药物吸收无关的因素是:DA.药物的理化性质B.药物的剂型C.给药途径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E.药物的首关效应17.药物的血浆xx时间是指:EA.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时间B.吸收速度小于消除速度时间C.血药消除过慢D.血药最大浓度,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E.以上都不是18.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EA.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脉循环的分量B.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C.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内达到作用点的分量D.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E.药物吸收进人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19.药物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DA.起效快慢B.代谢快慢C.分布D.作用持续时间E.与血浆蛋白结合20.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EA.是牢固的B.不易被排挤C.是一种生效形式D.见于所有药物E.可被其它药物排挤21.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EA.药物作用增强B.药物代谢加快C.药物转运加快D.药物排泄加快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22.药物通过血液进入组织间液的过程称:BA.吸收B.分布C.贮存D.再分布E.排泄23.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是由于其:AA.分子大,极性高B.分子小,极性低C.分子大,极性低D.分子小,极性高E.以上均不是24.巴比妥类在体内分布的情况是:BA.碱血症时血浆中浓度高B.酸血症时血浆中浓度高C.在生理情况下易进入细胞内D.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外液中解离型者少E.碱化尿液后尿中非解离型的浓度可增高25.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CA.药物的话化B.药物的灭活C.药物的化学结构的变化D.药物的消除E.药物的吸收26.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是:EA.肠粘膜B.血液C.肌肉D.肾E.肝27.药物经肝代谢转化后都会:CA.毒性减小或消失B.经胆汁排泄C.极性增高D.脂/水分布系数增大E.分子量减小28.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可影响:B A.起效的快慢B.作用持续时间C.最大效应D.后遗效应的大小E.不良反应的大小29.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B A.单胺氧化酶B.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C.辅酶ⅡD.葡萄糖醛酸转移酶E.水解酶30.肝药酶:DA.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B.专一性高,活性很强,个体差异大C.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D.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E.专一性高,活性很高,个体差异小31.下列药物中能诱导肝药酶的是:BA.氯霉素B.苯巴比妥C.异烟肼D.阿司匹林E.保泰松32.硝酸甘油口服后可经门静脉进入肝,再进入体循环的药量约10%左右,这说明该药:CA.活性低B.效能低C.首关代谢显著D.排泄快E.以上均不是33.可具有首关效应的是:DA.肌注苯巴比妥被肝药酶代谢后,进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B.硫喷妥钠吸收后贮存于脂肪组织使循环药量减少C.硝酸甘油舌下给药自口腔粘膜吸收经肝代谢后药效降低D.口服普萘洛尔经肝灭活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E.以上都不是34.药物的首关效应可能发生于:CA.舌下给药后B.吸入给药后C.口服给药后D.静脉注射后E.皮下给药后35.普萘洛尔口服吸收良好,但经过肝以后,只有30%的药物达到体循环,以致血浓度较低,这表明该药:CA.药物活性低B.药物效价强度低C.生物利用度低D.化疗指数低E.药物排泄快36.影响药物自机体排泄的因素为:BA.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B.极性高、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从肾排出C.弱酸性药在酸性尿液中排出多D.药物经肝生物转化成极性高的代谢物不易从胆汁排出E.肝肠循环可使药物排出时间缩短37.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统称为:BA.代谢B.消除C.灭活D.解毒E.生物利用度38.肾功能不良时,用药时需要减少剂量的是:BA.所有的药物B.主要从肾排泄的药物C.主要在肝代谢的药物D.自胃肠吸收的药物E.以上都不对39.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BA.药物消除量恒定B.其血浆半衰期恒定C.机体排泄及(或)代谢药物的能力已饱和D.增加剂量可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按比例延长E.消除速率常数随血药浓度高低而变40.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CA.吸收与代谢平衡B.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D.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E.药物完全消除到零41.静脉注射2g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DA.0.05LB.2LC.5LD.20LE.200L42.药物的血浆T是:DA.药物的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B.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C.药物的组织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D.药物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E.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的时间43.影响半衰期的主要因素是:DA.剂量B.吸收速度C.原血浆浓度D.消除速度E.给药的时间44.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与k(消除速率常数)的关系为:AA.0.693/kB.k/0.693C.2.303/kD.k/2.303E.k/2血浆药物浓度45.某药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在其吸收达高峰后取两次血样,测其血浆浓度分别为180μg/ml及22.5μg/m1,两次取样间隔9h,该药的血浆半衰期是:DA.1hB.1.5hC.2hD.3hE.4h-146.某催眠药的消除速率常数为0.7h,设静脉注射后病人入睡时药浓度为4mg/m1,当病人醒转时血药浓度是0.25 mg/L,问病人大约睡了多久? BA.3hB.4hC.8hD.9hE.10h47.某药半衰期为8h,1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时间为:DA.10h左右B.20h左右C.1d左右D.2d左右E.5d左右48.1次给药后,约经过几个T,可消除约95%? BA.2-3个B.4-—5个C.6-8个D.9-11个E.以上都不对49.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是指:DA.药物作用最强的浓度B.药物的吸收过程已完成C.药物的消除过程正开始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50.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BA.有效血浓度B.稳态血浓度C.峰浓度D.阈浓度E.中毒浓度。
《药理学》分章练习题、题库题.
第一篇药理学总论第一章绪言一、名词解释1.药理学2.药物\3.药动学4.药效学1.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
2.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过程,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3.又称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机体的作用下发生的动态变化规律。
4.又称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即机体在药物影响下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机制。
二、选择题5.药物主要为A 一种天然化学物质B 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C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D 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E 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6.药理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主要是因为它A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B 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C 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依据D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E 具有桥梁学科的性质7.药效学是研究A 药物的临床疗效B 药物疗效的途径C 如何改善药物质量D 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E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8.药动学是研究A 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B 药物如何影响机体C 药物发生动力学变化的原因D 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E 药物效应动力学二、选择题5.D 6.D 7.E 8.A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名词解释1.药物的被动转运2.药物的主动转运3.易化扩散4.药物的吸收5.首关消除6.药物的分布7.血脑屏障8.肝药酶9.药酶诱导药10.药酶抑制药11.肝肠循环12.药-时曲线13.生物利用度19.血浆半衰期20.稳态浓度一、名词解释1.药物依赖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当膜两侧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
2.药物依赖细胞上的特异性载体(如泵),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
3.一种特殊的被动转运,药物通过与生物膜上的特异性载体可逆性地结合而顺差扩散,有竞争和饱和现象。
4.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跨膜转运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药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其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药效学是研究()A、药物的临床疗效B、提高药物疗效的途径C、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D、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2、药动学是研究()A、药物对机体的影响B、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C、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D、药物的调配E、药物的加工处理二、名词解释1、药效学2、药动学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一、单项选择题1、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A、用药剂量过大B、血药浓度过高C、药物作用选择性低D、患者肝肾功能不良2、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是()A、对受体无亲和力,但有效应力B、对受体有亲和力,并有效应力C、对受体有亲和力,但无效应力D、对受体无亲和力,并无效应力E、对受体有强亲和力,但仅有弱的效应力3、受体激动药的特性是()A、与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与受体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C、与受体有亲和力,低内在活性D、与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4、具肝肠循环药,一般是()A、LD50大B、ED50小C、t1/2长D、肾小管再吸收低E、蛋白结合率低5、药物的副作用是指()A、用药剂量过大引起的反应B、长期用药所产生的反应C、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D、药物产生的毒理作用,是不可知的反应E、属于一种与遗传性有关的特异质反应6、药物的效价是指()A、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B、引起50%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C、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D、治疗量的最大极限E、药物的最大效应7、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其()A、极性增加,利于消除B、活性增大C、毒性减弱或消失D、活性消失E、以上都有可能8、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A、抗生素杀死一半细菌的剂量B、抗寄生虫药杀死一半寄生虫的剂量C、产生严重副作用的剂量D、能杀死半数动物的剂量E、致死量的一半9、化疗指数最大的药物是()A、A药LD50=500mg ED50=100mgB、B药LD50=100mg ED50=50mgC、C药LD50=500mg ED50=25mgD、D药LD50=50mg ED50=5mgE、E药LD50=100mg ED50=25mg10、药物与特异受体结合,可能兴奋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这取决于()A、药物的给药途径B、药物的剂量C、药物是否有内在活性D、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11、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A、ED90/LD10B、ED95/LD50C、ED50/LD50D、LD50/ED50E、ED50与LD50之间的距离12、药物的LD50愈大,则其()A、毒性愈大B、毒性愈小C、安全性愈小D、安全性愈大E、治疗指数愈高13、某病人服用某药的最低限量后即可产生正常药理效应或不良反应,这属于下列哪种反应?()A、高敏性B、过敏反应C、耐受性D、成瘾性E、变态反应14、下列哪种剂量会产生副作用()A、治疗量B、极量C、中毒量D、LD50E、最小中毒量15、下列哪个参数可表示药物的安全性()A、最小有效量B、极量C、治疗指数D、半数致死量E、半数有效量二、多项选择题1、下述对副作用的理解哪些是正确的()A、治疗量时出现的作用B、一般较轻、多为可恢复的功能性变化C、药物固有的作用D、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E、是可以设法纠正消除的2、激动药是指()A、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B、无内在活性C、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D、可引起生理效应E、不引起生理效应3、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A、副作用B、毒性反应C、过敏反应D、反遗效应E、致突变三、填空题1、药物选择性作用的形成可能与、、和有关。
药理精品题库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 教材精要掌握:药物作用与选择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量效关系,构效关系,药物作用机制,受体概念与特性,受体类型,受体调节,激动剂与拮抗剂。
熟悉:受体占领学说,跨膜信息传递。
了解:受体其他学说,受体药物反应动力学。
药物作用(action):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构成了药物作用机制的主要方面。
药物效应(effect):药物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原有功能的改变。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药物引起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如兴奋、亢进、抑制、麻痹、衰竭等。
药物的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
药物作用特异性与药理效应选择性之间的关系。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的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及补充治疗。
药物的不良反应(untoward effects):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性反应、变态反应、致畸作用等。
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高低成正比,亦与药效的强弱有关,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
量反应:药理效应强度的高低或多少,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表示,这种反应类型为量反应。
质反应:观察的药理效应是用阳性或阴性,结果以反应的阳性率或阴性率作为统计量,这种反应类型为质反应。
半数有效量(ED50):指使一群动物中半数动物产生效果的药物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指使一群动物中半数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药物的安全评价指标:治疗指数及安全界限。
治疗指数(TI);半数致死量(LD50)伴数有效量(ED50),数值越大越好。
安全界限:(LD1)/ED99构效关系:特异性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药物作用机制:通过药物的理化性质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产生药理效应发挥非特异性作用;作用于酶和受体如对受体的激动和拮抗;影响递质的释放和激素的分泌;影响自身活性物质;影响酶活性;影响离子通道等发挥特异性作用。
药理学――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二、填空题1、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中主要的酶系是,与形成一个氧化还原系统。
重要的肝药酶诱导剂是,当与双香豆素使用时,可使后者的作用减弱。
2、促进苯巴比妥排泄的方法是体液,促进水杨酸钠排泄的方法是体液。
3、体内药物按恒比衰减,每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时,经个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达到稳态浓度。
某药半衰期为80分钟,如按此方式消除,血药浓度由78mg降到9.75mg需要小时。
4、苯巴比妥与双香豆素合用及保泰松与双香豆素合用时双香豆素抗凝作用的变化分别是和,其作用改变的机理分别是和。
5、在一级动力学中,一次给药后经过个t1/2后体内药物已基本消除。
6、血浆半衰期(t1/2)是指,连续多次给药时,必须经过个t1/2才能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7、药物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是,其转运快慢主要取决于、、和,弱酸性药物在性环境下易跨膜转运。
三、名词解释1*、PKA.2、肝药酶3、生物转化第一相反应4、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5、肝肠循环6、被动转运7、主动转运8*、表观分布容积9、生物利用度10、首过代谢(效应)11、药物一级动力学消除(恒比消除)12、零级动力学消除(恒量消除)13、肝药酶诱导剂14、肝药酶抑制剂四、问答题1、举例说明肝药酶活性和血浆蛋白结合率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E 2.C 3.E 4.D 5.B 6.B 7.A 8.B 9.B 10.C 11.D 12.B 13.B 14.A 15.D 16.A 17.C 18.D 19.D 20.E 21.A 22.D 23.C 24.E 25.B 26.D 27.D 28.E 29.B 30.E 31.C 32.A 33.E 34.E 35.D 36.A 37A 38.B 39.A 40.B 41.C 42.E 43.D 44.B 45.A 46.C 47.E 48.D 49.C 50.B 51.A 52.C 53.B 54.C 55.B 56.C 57.ADE 58.ADE 59.BE 60.BCE 61.ADE 62.CD 6 3.ABCDE二、填空题1、P450;NADPH(辅酶Ⅱ);苯巴比妥;抗凝血2、碱化;碱化3、5;44、减弱;增强;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加速双香豆素的代谢;保泰松与双香豆素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的双香豆素增加。
药理学练习题及其答案
药理学练习题及其答案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言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要素及合理用药原那么第二篇传入迷经系统药理学第五章传入迷经系统药理概论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生药第八章胆碱受体阻断药(I)— M胆碱受体阻断药第九章胆碱受体阻断药(II)— N胆碱受体阻断药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第十一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及传入神经系统药理学第十二章局部麻醉药第十三章全身麻醉药第十四章镇静催眠药第十五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第十六章抗帕金森病药第十七章抗肉体正常药第十八章镇痛药第十九章中枢兴奋药第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第四篇心血管系统药理学第二十一章钙拮抗药第二十二章抗心律正常药第二十三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第二十四章抗心绞痛药第二十五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第二十六章抗高血压药第五篇内脏系统药理学及组胺受体阻断药第二十七章利尿药及脱水药第二十八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第二十九章组胺受体阻断药第三十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第三十一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第三十二章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第六篇内分泌系统药理学第三十三章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第三十五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第三十六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第七篇化学治疗药物及影响免疫功用的药物第三十七章抗菌药物概论第三十八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三十九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第四十章氨基苷类抗生素第四十一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第四十二章人工分解抗菌药第四十三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第四十四章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第四十五章抗疟药第四十六章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第四十七章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第四十八章抗肠蠕虫药第四十九章抗恶性肿瘤药第五十章影响免疫功用的药物常用药名中、英文对照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言选择题A型题1.药物在体内要发作药理效应,必需经过以下哪种进程?A.药剂学进程B.药物代谢动力学进程C.药物效应动力学进程D.上述三个进程E.药理学进程2.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由于它:A.说明药物作用机制B.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C.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实际依据D.为指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际基础E.具有桥梁迷信的性质3.关于〝药物〞的较片面的描画是:A.是一种化学物质B.无能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C.能影响机体生理功用的物质D.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而对用药者有害的物质E.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安康复作用的物质4.药理学是研讨:A.药物效应动力学B.药物代谢动力学C.药物的学科D.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原理E.与药物有关的生文迷信5.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讨:A.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B.药物作用的静态规律C.药物在体内的变化D.药物作用强度随剂量、时间变化的消长规律E.药物在体内转运、代谢及血药浓度随时间的消长规律6.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讨:A.药物的临床疗效B.药物的作用机制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D.影响药物疗效的要素E.药物在体内的变化7.药物作用的完整概念是:A.使机体兴奋性提高B.使机体抑制加深C.惹起机体在形状或功用上的效应D.补充机体某些物质E.以上说法都不片面8.〝药理学的研讨方法是实验性的〞,这意味着:A.用植物实验研讨药物的作用B.用离体器官停止药物作用机制的研讨C.搜集客观实验数据停止统计学处置D.用空白对照作比拟、剖析、研讨E.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B型题A.有效活性成分B.制剂C.生药D.药用植物E.人工分解同类药9.罂粟是:10.阿片是:11.阿片酊是:12.吗啡是:13.哌替啶是:A.«神农本草经»B.«神农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14.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是:15.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16.明代出色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是:C型题A.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原理B.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及其规律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7.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讨:18.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讨:19.药理学是研讨:K型题20.药理学的学科义务是:(1)说明药物作用基本规律与原理(2)研讨药物能够的临床用途(3)找寻及发明新药(4)创制适用于临床运用的药剂21.药理学的研讨内容包括:(1)找寻与发现新药(2)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际依据(3)运用药物探求生命微妙(4)说明并发扬中医实际22.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义务是:(1)以人体为对象的药理学(2)制定临床用药规范和方案(3)评价新药(4)鉴别伪劣药品23.学习和(或)研讨药理学的目的是:(1)合理运用药物(2)寻觅和开展新药(3)了解机体功用的实质(4)淘汰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药物24.新药开发研讨的重要性在于:(1)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药物(2)开掘疗效优于老药的新药(3)具有一定药理效应的药物,不一定都是临床有效的药物(4)开发祖国医药宝库25.新药停止临床实验必需提供:(1)系统药理研讨数据(2)慢性毒性观察结果(3)LD50(4)临床前研讨资料X型题26.药理学是:A.研讨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B.研讨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原理C.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实际D.为防病和治病提供基本实际E.医学基础迷信27.新药研讨进程有:A.临床前研讨B.毒性研讨C.临床研讨D.疗效观察E.售后调研28.关于新药开发与研讨,以下表达哪些正确?A.抚慰剂是不含活性药物的制剂B.双盲法是药剂人员和病人均不能区分的实验药品和对照品C.单盲法是病人不能区分的实验药品和对照品D.售后调研是在药物普遍推行运用中重点了解临时运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响和远期疗效E.临床前研讨是要弄清药物的作用谱和能够发作的毒性反响填空题29.药理学是研讨药物与________包括_________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和_______的迷信。
药理学:第3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的理化性质决定其固定的pKa值。 。
一个弱酸性药物(布洛芬,pKa=4.4)
胃液 (pH=2.4)
血液
尿液
(pH=7.4) (pH=8.4)
10pH-pKa
10-2
103
104
[离子型][A-] 0.01
1000 10000
[非离子型] [HA] 1
1
1
总量
1.01
1001 10001
胃肠道内影响吸收的因素
(2) 静脉注射给药(Intravenous,iv)
直接将药物注入血管,吸收完全
(3) 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 (Intramuscular and subcutaneous injection, im and sc)
被动扩散+过滤,吸收快而全
毛细血管壁孔半径40Å,大多水溶性药 可滤过
肝药酶的特性
1) 选择性低:能催化多种药物转化;
2) 变异性较大:常因遗传、年龄、营养 和疾病等机体状态的影响而存在明显的 个体差异;如CYP450多态性
3) 酶活性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增强 (酶诱导)或减弱(酶抑制)现象。
肝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
药酶诱导 (Induction):
苯巴比妥、利福平,环境污染物等
解离性是指水溶性药物在溶液中溶解后 可生成离子型或非离子型。
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跨膜转运,易吸收 离子型药物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不易跨 膜转运,被限制在膜的一侧,形成离子 障(ion trapping)现象。
酸性药 (Acidic drug):
HA H+ + A
碱性药 (Alkaline drug):
logC Time
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药理学 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一、选择题:1. 药效学是研究:A.药物的临床疗效B.提高药物疗效的途径C.如何改善药物质量D.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E.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2.药动学是研究:A.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B.药物如何影响机体C.药物在体内的时间变化D.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E.药物效应动力学3.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必须提供:A.系统药理研究数据B.新药作用谱C.临床前研究资料D.LD50E.急慢性毒理研究数据二、名词解释1、药效学2、药动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E.2 E.3 C二、名词解释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选择题:1.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是机体器官组织:A.功能升高或兴奋B.功能降低或抑制C.兴奋和/或抑制D.产生新的功能E.A和D2.药物的副反应是与治疗效应同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此时的药物剂量是:A.大于治疗量B.小于治疗量C.治疗剂量D.极量E.以上都不对3. 半数有效量是指:A.临床有效量B.LD50C.引起50%阳性反应的剂量D.效应强度E. 以上都不是4.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A.致死量的一半B.中毒量的一半C.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剂量D.杀死半数寄生虫的剂量E.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5.药物的极量是指:A.一次量B.一日量C.疗程总量D.单位时间内注入量E. 以上都不对7、药物的治疗指数是:A.ED50/LD50B.LD50/ED50C.LD5/ED95D.ED99/LD1E.ED95/LD58、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激动受体,也可阻断受体,取决于:A.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B.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C.药物的酸碱度D.药物的脂溶性E.药物的极性大小9、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是: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C.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D.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E.以上均不是10、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是指:A.治疗作用和副作用B.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C.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D.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E.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11、属于后遗效应的是: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B.地高辛引起的心律性失常C.呋塞米所致的心律失常D.保泰松所致的肝肾损害E.巴比妥类药催眠后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12、量效曲线可以为用药提供下列哪种参考?A.药物的安全范围B.药物的疗效大小C.药物的毒性性质D.药物的体内过程E.药物的给药方案13、药物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是指: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B.药物对受体的亲合能力C.药物水溶性大小D.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E.药物脂溶性大小14、安全范围是指:A.有效剂量的范围B.最小中毒量与治疗量间的距离C.最小治疗量至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D.ED95与LD5间的距离E.最小治疗量与最小中毒量间的距离15、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中毒量B.治疗量C.无效量D.极量E.致死量16、可用于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A.阈剂量B.效能C.效价强度D.治疗指数E.LD5017、药原性疾病是:A.严重的不良反应B.停药反应C.变态反应D.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E.特异质反应18、药物的最大效能反映药物的:A.内在活性B.效应强度C.亲和力D.量效关系E.时效关系19、肾上腺素受体属于:A.G蛋白偶联受体B.含离子通道的受体C.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D.细胞内受体E.以上均不是20、拮抗参数pA2的定义是:A.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B.使激动剂的剂量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C.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激动剂浓度的负对数D.使激动剂的效应不变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E.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非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21、药理效应是:A.药物的初始作用B.药物作用的结果C.药物的特异性D.药物的选择性E.药物的临床疗效22、储备受体是:A.药物未结合的受体B.药物不结合的受体C.与药物结合过的受体D.药物难结合的受体E.与药物解离了的受体23、pD2是:A.解离常数的负对数B.拮抗常数的负对数C.解离常数D.拮抗常数E.平衡常数24、关于受体二态模型学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拮抗药对R及R*的亲和力不等B.受体蛋白有可以互变的构型状态。
003药理学练习题-第三章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D.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E.排泄速度并不改变8.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C.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D.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E.排泄速度不变9.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B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E.以上都不对10.丙磺舒如与青霉素合用,可增加后者的疗效,原因是:B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B.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C.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D.延缓抗药性产生E.以上都不对11.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B.皮下或肌注给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C.口服给药通过首关消除而吸收减少D.舌下或肛肠给药可因通过肝破坏而效应下降E.皮肤给药除脂镕性大的以外都不易吸收12.吸收是指药物进入:CA.胃肠道过程B.靶器官过程C.血液循环过程D.细胞内过程E.细胞外液过程13.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属于:BA.有载体参与的主动转运B.一级动力学被动转运C.零级动力学被动转运D.易化扩散转运E.胞饮的方式转运14.一般说来,吸收速度最快的给药途径是:CA.外用B.口服C.肌内注射D.皮下注射E.皮内注射15.下列关于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饭后口服给药B.用药部位血流量减少C.微循环障碍D.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药吸收少E.口服经首关效应(第一关卡效应)后破坏少的药物效应强16.与药物吸收无关的因素是:DA.药物的理化性质B.药物的剂型C.给药途径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E.药物的首关效应17.药物的血浆xx时间是指:EA.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时间B.吸收速度小于消除速度时间C.血药消除过慢D.血药最大浓度,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E.以上都不是18.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EA.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脉循环的分量B.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C.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内达到作用点的分量D.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E.药物吸收进人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19.药物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DA.起效快慢B.代谢快慢C.分布D.作用持续时间E.与血浆蛋白结合20.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EA.是牢固的B.不易被排挤C.是一种生效形式D.见于所有药物E.可被其它药物排挤21.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EA.药物作用增强B.药物代谢加快C.药物转运加快D.药物排泄加快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22.药物通过血液进入组织间液的过程称:BA.吸收B.分布C.贮存D.再分布E.排泄23.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是由于其:AA.分子大,极性高B.分子小,极性低C.分子大,极性低D.分子小,极性高E.以上均不是24.巴比妥类在体内分布的情况是:BA.碱血症时血浆中浓度高B.酸血症时血浆中浓度高C.在生理情况下易进入细胞内D.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外液中解离型者少E.碱化尿液后尿中非解离型的浓度可增高25.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CA.药物的话化B.药物的灭活C.药物的化学结构的变化D.药物的消除E.药物的吸收26.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是:EA.肠粘膜B.血液C.肌肉D.肾E.肝27.药物经肝代谢转化后都会:CA.毒性减小或消失B.经胆汁排泄C.极性增高D.脂/水分布系数增大E.分子量减小28.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可影响:BA.起效的快慢B.作用持续时间C.最大效应D.后遗效应的大小E.不良反应的大小29.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BA.单胺氧化酶B.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C.辅酶ⅡD.葡萄糖醛酸转移酶E.水解酶30.肝药酶:DA.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B.专一性高,活性很强,个体差异大C.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D.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E.专一性高,活性很高,个体差异小31.下列药物中能诱导肝药酶的是:BA.氯霉素B.苯巴比妥C.异烟肼D.阿司匹林E.保泰松32.硝酸甘油口服后可经门静脉进入肝,再进入体循环的药量约10%左右,这说明该药:CA.活性低B.效能低C.首关代谢显著D.排泄快E.以上均不是33.可具有首关效应的是:DA.肌注苯巴比妥被肝药酶代谢后,进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B.硫喷妥钠吸收后贮存于脂肪组织使循环药量减少C.硝酸甘油舌下给药自口腔粘膜吸收经肝代谢后药效降低D.口服普萘洛尔经肝灭活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E.以上都不是34.药物的首关效应可能发生于:CA.舌下给药后B.吸入给药后C.口服给药后D.静脉注射后E.皮下给药后35.普萘洛尔口服吸收良好,但经过肝以后,只有30%的药物达到体循环,以致血浓度较低,这表明该药:CA.药物活性低B.药物效价强度低C.生物利用度低D.化疗指数低E.药物排泄快36.影响药物自机体排泄的因素为:BA.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B.极性高、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从肾排出C.弱酸性药在酸性尿液中排出多D.药物经肝生物转化成极性高的代谢物不易从胆汁排出E.肝肠循环可使药物排出时间缩短37.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统称为:BA.代谢B.消除C.灭活D.解毒E.生物利用度38.肾功能不良时,用药时需要减少剂量的是:BA.所有的药物B.主要从肾排泄的药物C.主要在肝代谢的药物D.自胃肠吸收的药物E.以上都不对39.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BA.药物消除量恒定B.其血浆半衰期恒定C.机体排泄及(或)代谢药物的能力已饱和D.增加剂量可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按比例延长E.消除速率常数随血药浓度高低而变40.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CA.吸收与代谢平衡B.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D.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E.药物完全消除到零41.静脉注射2g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DA.0.05LB.2LC.5LD.20LE.200L42.药物的血浆T是:DA.药物的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B.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C.药物的组织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D.药物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E.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的时间43.影响半衰期的主要因素是:DA.剂量B.吸收速度C.原血浆浓度D.消除速度E.给药的时间44.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与k(消除速率常数)的关系为:AA.0.693/kB.k/0.693C.2.303/kD.k/2.303E.k/2血浆药物浓度45.某药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在其吸收达高峰后取两次血样,测其血浆浓度分别为180μg/ml及22.5μg/m1,两次取样间隔9h,该药的血浆半衰期是:DA.1hB.1.5hC.2hD.3hE.4h-146.某催眠药的消除速率常数为0.7h,设静脉注射后病人入睡时药浓度为4mg/m1,当病人醒转时血药浓度是0.25 mg/L,问病人大约睡了多久? BA.3hB.4hC.8hD.9hE.10h47.某药半衰期为8h,1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时间为:DA.10h左右B.20h左右C.1d左右D.2d左右E.5d左右48.1次给药后,约经过几个T,可消除约95%? BA.2-3个B.4-—5个C.6-8个D.9-11个E.以上都不对49.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是指:DA.药物作用最强的浓度B.药物的吸收过程已完成C.药物的消除过程正开始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50.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BA.有效血浓度B.稳态血浓度C.峰浓度D.阈浓度E.中毒浓度51.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BA.IC50B.CssC.CmaxD.CminE.LC5052.属于一级动力学药物,按药物半衰期给药1次,大约经过几次可达稳态血浓度:BA.2-3次B.4-6次C.7-9次D.10-12次E.13-15次53.属于一级动力学的药物,其半衰期为4h,在定时定量多次给药后,达到稳态血浓度需要:BA.约10hB.约20hC.约30hD.约40hE.50h54.静脉便恒速滴注某一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时,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取决于:CA.静滴速度B.溶液浓度C.药物半衰期D.药物体内分布E.血浆蛋白结合量55.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结药,为了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将首次剂量:BA.增加半倍B.增加1倍C.增加2倍D.增加3倍E.增加4倍56.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量给药的间隔时间是:EA.每4h给药1次B.每6h给药1次C.每8h给药1次D.每12h给药1次E.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n57.dC/dt=-kC是药物消除过程中血浆浓度衰减的简单数学公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当n=0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B.当n=1时为零级动力学过程C.当n=1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D.当n=0时为一室模型E.当n=l时为二室模型58.某药物在口服和静注相同剂量后的时量曲线下面积相等,表明其:BA.口服吸收迅速B.口服吸收完全C.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D.口服药物未经肝门脉吸收E.属一室分布模型59.决定药物每日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EA.吸收快慢B.作用强弱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转化速度E.体内消除速度B型题(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选用。
药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其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药效学是研究()A、药物的临床疗效B、提高药物疗效的途径C、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D、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2、药动学是研究()A、药物对机体的影响B、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C、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D、药物的调配E、药物的加工处理二、名词解释1、药效学2、药动学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一、单项选择题1、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A、用药剂量过大B、血药浓度过高C、药物作用选择性低D、患者肝肾功能不良2、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是()A、对受体无亲和力,但有效应力B、对受体有亲和力,并有效应力C、对受体有亲和力,但无效应力D、对受体无亲和力,并无效应力E、对受体有强亲和力,但仅有弱的效应力3、受体激动药的特性是()A、与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与受体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C、与受体有亲和力,低内在活性D、与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4、具肝肠循环药,一般是()A、LD50大B、ED50小C、t1/2长D、肾小管再吸收低E、蛋白结合率低5、药物的副作用是指()A、用药剂量过大引起的反应B、长期用药所产生的反应C、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D、药物产生的毒理作用,是不可知的反应E、属于一种与遗传性有关的特异质反应6、药物的效价是指()A、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B、引起50%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C、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D、治疗量的最大极限E、药物的最大效应7、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其()A、极性增加,利于消除B、活性增大C、毒性减弱或消失D、活性消失E、以上都有可能8、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A、抗生素杀死一半细菌的剂量B、抗寄生虫药杀死一半寄生虫的剂量C、产生严重副作用的剂量D、能杀死半数动物的剂量E、致死量的一半9、化疗指数最大的药物是()A、A药LD50=500mg ED50=100mgB、B药LD50=100mg ED50=50mgC、C药LD50=500mg ED50=25mgD、D药LD50=50mg ED50=5mgE、E药LD50=100mg ED50=25mg10、药物与特异受体结合,可能兴奋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这取决于()A、药物的给药途径B、药物的剂量C、药物是否有内在活性D、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11、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A、ED90/LD10B、ED95/LD50C、ED50/LD50D、LD50/ED50E、ED50与LD50之间的距离12、药物的LD50愈大,则其()A、毒性愈大B、毒性愈小C、安全性愈小D、安全性愈大E、治疗指数愈高13、某病人服用某药的最低限量后即可产生正常药理效应或不良反应,这属于下列哪种反应?()A、高敏性B、过敏反应C、耐受性D、成瘾性E、变态反应14、下列哪种剂量会产生副作用()A、治疗量B、极量C、中毒量D、LD50E、最小中毒量15、下列哪个参数可表示药物的安全性()A、最小有效量B、极量C、治疗指数D、半数致死量E、半数有效量二、多项选择题1、下述对副作用的理解哪些是正确的()A、治疗量时出现的作用B、一般较轻、多为可恢复的功能性变化C、药物固有的作用D、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E、是可以设法纠正消除的2、激动药是指()A、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B、无内在活性C、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D、可引起生理效应E、不引起生理效应3、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A、副作用B、毒性反应C、过敏反应D、反遗效应E、致突变三、填空题1、药物选择性作用的形成可能与、、和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选择题A型题:1、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A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B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C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D 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E 以上均不是2、药物一旦与血浆蛋白结合成结合型药物,则:A 易穿透毛细血管壁B 易透过血脑屏障C 不影响其主动转运过程D 影响其主动转运过程E 仍保持其药理活性3、主动转运的特点:A 顺浓度差,不耗能,需载体B 顺浓度差,耗能,需载体C 逆浓度差,耗能,无竞争现象D 逆浓度差,耗能,有饱和现象E 逆浓度差,不耗能,有饱和现象4、以近似血浆t1/2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则应将首剂:A 增加半倍B 加倍剂量C 增加3倍D 增加4倍E 不必增加5、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A 通透性B 吸收C 分布D 转化E 代谢6、药物首关消除可发生于下列何种给药后:A 舌下B 直肠C 肌肉注射D 吸入E 口服7、药物的t1/2是指:A 药物的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B 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C 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小时D 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克E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所需剂量8、某催眠药的t1/2为1小时,给予100mg 剂量后,病人在体内药物只剩12.5mg时便清醒过来,该病人睡了:A 2hB 3hC 4hD 5hE 0.5h9、药物的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A 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B 在靶器官的浓度大小C 药物排泄的速率大小D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之高低E 以上都对10、一次静注给药后约经过几个血浆t1/2可自机体排出达95%以上:A 3个B 4个C 5个D 6个E 7个11、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物同服时,比单用该弱酸性药物:A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B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C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减少D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E 无变化12、甲药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95%,乙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5%,甲药单用时血浆t1/2为4h,如甲药与乙药合用,则甲药血浆t1/2为:A 小于4h B 不变C 大于4h D 大于8h E 大于10h13、常用剂量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A 有效血浓度B 稳态血浓度C 峰浓度D 阈浓度E 中毒浓度14、药物产生作用的快慢取决于:A 药物的吸收速度B 药物的排泄速度C 药物的转运方式D 药物的光学异构体E 药物的代谢速度15、苯巴比妥中毒时应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A 加速药物从尿液的排泄B 加速药物从尿液的代谢灭活C 加速药物由脑组织向血浆的转移D A和CE A和B16、某药在体内可被肝药酶转化,与酶抑制剂合用时比单独应用的效应:A 增强B 减弱C 不变D 无效E 相反17、每个t1/2恒量给药一次,约经过几个血浆t1/2可达稳态血浓度:A 1个B 3个C 5个D 7个E 9个18、某药t1/2为8h,一天给药三次,达到稳态血浓度的时间是:A 16hB 30hC 24hD 40hE 50h19、药物的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A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的分布情况B 药物的血浆t1/2长短C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消除的量D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吸收入血的相对量E 药物达到稳态浓度时所需要的时间20、静脉注射某药0.5mg,达到稳态时测定其血浆药物浓度为0.7ηg/ml,其表观分布容积约为:A 0.5LB 7LC 50LD 70LE 700L21、对于肾功能低下者,用药时主要考虑:A 药物自肾脏的转运B 药物在肝脏的转化C 胃肠对药物的吸收D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E 个体差异22、二室模型的药物分布于:A 血液与体液B 血液与尿液C 心脏与肝脏D 中央室与周边室E 肺脏与肾脏23、血浆t1/2是指哪种情况下降一半的时间:A 血浆稳态浓度B 有效血浓度C 血浆浓度D 血浆蛋白结合率E 阈浓度24、关于坪值,错误的描述是:A 血药浓度相对地稳定在一定水平称坪值,平均血药浓度称坪浓度B 通常用药间隔时间约为一个血浆半衰期时,需经4~5个t1/2才能达到坪值C 坪浓度的高低与每日总量成正比,在每日总量相等时,用药次数不改变坪浓度D 坪浓度的高限(峰)和低限(谷)的差距与每次用药量成正比E 首次用突击剂量,不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坪浓度25、药物的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A 药物完全消除至零B 单位时间内消除恒量的药物C 药物的吸收量与消除量达到平衡D 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为零E 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2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t1/2等于:A 0.301/keB 2.303/keC ke/0.693D 0.693/keE ke/2.30327、离子障指的是:A 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非离子型药物则不能穿过B 非离子型药物不可自由穿过,离子型的也不能穿过C 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离子型的也能穿过D 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离子型的则不能穿过E 以上都不是28、pka是:A 药物90%解离时的pH值B 药物不解离时的pH值C 50%药物解离时的pH值D 药物全部长解离时的pH值E 酸性药物解离常数值的负对数29、某病人应用双香豆素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后因失眠加用苯巴比妥,结果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比未加苯巴比妥时缩短,这是因为:A 苯巴比妥对抗双香豆素的作用B 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加速C 苯巴比妥抑制凝血酶D 病人对双香豆素产生了耐药性E 苯巴比妥抗血小板聚集30、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A 作用于靶器官B 在肝脏代谢C 由肾脏排泄D 储存在脂肪E 与血浆蛋白结合31、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速度决定其:A 副作用的多少B 最大效应的高低C 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D 起效的快慢E 后遗效应的大小32、时量曲线的峰值浓度表明:A 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B 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C 药物在体内分布已达到平衡D 药物消除过程才开始E 药物的疗效最好33、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A 汗腺B 肾脏C 胆汁D 肺E 肝脏34、关于肝药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属P-450酶系统B 其活性有限C 易发生竞争性抑制D 个体差异大E 只代谢20余种药物35、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9时测得血药浓度为100μg/ml,晚6时测得的血药浓度为12.5μg/ml,则此药的t1/2为:A 4hB 2hC 6hD 3hE 9h36、某药的时量关系为:时间(t)0 1 2 3 4 5 6C(μg/ml) 10.00 7.07 5.00 3.50 2.50 1.76 1.25该药的消除规律是:A 一级动力学消除B 一级转为零级动力学消除C 零级动力学消除D 零级转为一级动力学消除E 无恒定半衰期B型题:问题37~38A 消除速率常数B 清除率C 半衰期D 一级动力学消除E 零级动力学消除37、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的百分速率A:38、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体积血中的某药全部消除净B:问题39~43A 生物利用度B 血浆蛋白结合率C 消除速率常数D 剂量E 吸收速度39、作为药物制剂质量指标A:40、影响表观分布容积大小B:41、决定半衰期长短C:42、决定起效快慢E:43、决定作用强弱D:问题44~48A 血药浓度波动小B 血药浓度波动大C 血药浓度不波动D 血药浓度高E 血药浓度低44、给药间隔大B:45、给药间隔小A:46、静脉滴注C:47、给药剂量小E:48、给药剂量大D:C型题:问题49~52A 表观分布容积B 血浆清除率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否49、影响t1/2C:50、受肝肾功能影响B:51、受血浆蛋白结合影响A:52、影响消除速率常数C:问题53~56A 药物的药理学活性B 药效的持续时间C 两者均影响D 两者均不影响53、药物主动转运的竞争性抑制可影响B:5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性可影响C:55、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B:56、药物的生物转化可影响:CX型题:5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A 有利于药物进一步吸收B 有利于药物从肾脏排泄C 加快药物发生作用D 两种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易发生竞争置换现象E 血浆蛋白量低者易发生药物中毒58、关于一级动力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消除速率与当时药浓一次方成正比B 定量消除C c-t为直线D t1/2恒定E 大多数药物在治疗量时均为一级动力学59、表观分布容积的意义有:A 反映药物吸收的量B 反映药物分布的广窄程度C 反映药物排泄的过程D 反映药物消除的速度E 估算欲达到有效药浓应投药量60、属于药动学参数的有:A 一级动力学B 半衰期C 表观分布容积D 二室模型E 生物利用度61、经生物转化后的药物:A 可具有活性B 有利于肾小管重吸收C 脂溶性增加D 失去药理活性E 极性升高62、药物消除t1/2的影响因素有:A 首关消除B 血浆蛋白结合率C 表观分布容积D 血浆清除率E 曲线下面积6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是:A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B 具可逆性C 特异性低D 结合点有限E 两药间可产生竞争性置换作用二、名词解释:被动转运、离子障、首关消除、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血浆清除率、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灌流限制性清除、负荷量、坪值、半衰期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药物对肝药酶诱导与抑制作用的临床意义。
2、简述药物半衰期的临床意义。
3、比较一级动力学和零级动力学的差异。
选择题答案:1 C2 D3 D4 B5 B6 E7 A8 B9 B 10 C 11 D 12 B 13 B14 A 15 D 16 A 17 C 18 D 19 D 20 E 21 A 22 D 23 C 24 E 25 B 26 D27 D 28 E 29 B 30 E 31 C 32 A 33 E 34 E 35 D 36 A 37A 38 B 39 A40 B 41 C 42 E 43 D 44 B 45 A 46 C 47 E 48 D 49 C 50 B 51 A 52 C53 B 54 C 55 B 56 C 57 ADE 58 ADE 59 BE 60 BCE 61 ADE 62 CD 63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