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合集下载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10 数字地形图测绘方法-使用(第一部分)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10 数字地形图测绘方法-使用(第一部分)

星蓝海学习网
数字测量学 (一)草图法数字测记模式
➢(2)室内通过通信电缆将野外采集的数据传输 到计算机
➢(3)根据采集的碎部点位置参数和绘制的工作 草图,使用数字化成图软件,人机交互编辑形成 数字地图。
Digital Surveying
1021
633E1
1009 633B1
1008 633E1
1013 411B1
混3
1015 411E1 1014 411E1
1016 411E1
1017 411E1
1018 633
1010 633E1
1003
1007 633E2 633M2
411E1
1006
1011 1012 633E2 633M2
Digital Surveying
星蓝海学习网
数字测量学 (三)数字测图必需采集的测图信息 地图图形的数据格式
➢ 地图图形要素按照数据获取和成图方法的不同,可区分 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数据格式。
➢ 矢量数据是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 ➢ 栅格数据是图形像元值按矩阵形式的集合。 ➢ 数字测图通常采用矢量数据结构和绘制矢量图。
利用上述技术将采集到的地形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并由功能齐全的成图软 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显示,再经过编辑、修改,生成符合国标的地形图。 最后将地形数据和地形图分类建立数据库,并用数控绘图仪或打印机完成地 形图和相关数据的输出。
Digital Surveying
星蓝海学习网
数字测量学 (二)数字测图的基本过程
➢ 这样一点一点地测和绘,一幅地形图也就生成了。
Digital Surveying
星蓝海学习网
数字测量学 (三)数字测图必需采集的测图信息 数字测图时必须采集测图信息,它包括点的定位信 息、连接信息和属性信息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测量和表达的方法,它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测绘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数字测图的原理和方法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介绍数字测图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数字测图的原理是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数字化表示和处理。

地理空间数据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和属性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物、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

数字测图的原理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以数字方式进行表示和存储,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进行测量、分析和表达,以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其次,数字测图的方法包括地理信息获取、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三个方面。

地理信息获取是指通过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手段获取地理空间数据,包括影像数据、地面控制点、地物属性等;数据处理是指对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预处理、配准、拼接等操作,以获取高质量、一致性的地理信息数据;空间分析是指对处理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关系分析、空间模型构建、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等操作,以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应用。

最后,数字测图的应用领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资源环境管理、农业生态等多个领域。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数字测图可以实现对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在城市规划中,数字测图可以为城市规划设计、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提供空间数据支持;在资源环境管理中,数字测图可以为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风险评估等提供空间信息支持;在农业生态领域,数字测图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农田水利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空间数据支持。

总之,数字测图的原理和方法是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数字测图的原理和方法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推动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一、比例尺的概念及比例尺的分类。

比例尺:图上长度与相应的实地水平长度之比,称为该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分类①小比例尺:1:25万、1:50万、1:100万②中比例尺:1:2.5万、1:5万、1:10万③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1:1万二、白纸测图与数字测图的基本概念。

(1)白纸测图:传统的地形测量是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貌(总称地形)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进行测定,以一定的比例尺并按图式符号绘制在图纸上,即通常所称的白纸测图。

(2)数字测图:广义地讲,生产数字地图的方法和过程就是数字测图。

数字测图实质上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方法。

它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相关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处理、输出和管理。

三、什么是大比例尺数字地图?贮存在数据载体(磁带、磁盘或光盘)上的数字形式的大比例尺地图。

四、大比例尺数字地图的特点。

(1)以数字形式表示地图的内容。

(2)具有良好的现势性。

(3)以数字形式贮存的1:1的数字地图,不受比例尺和图幅的限制。

(4)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且精度均匀。

(5)为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6)地图的建立需要较大的费用和较长的时间。

(7)读写需要相应的软硬件的支持。

五、数字测图技术特点。

(1)精度高(2)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3)更新方便、快捷(4)便于保存与管理(5)便于应用(6)易于发布和实现远程传输六、数字测图系统的工作过程及作业模式。

数字测图(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简称DSM)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分为三个阶段: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地图数据的输出。

广义地理解数字测图系统:采集地形数据输入计算机,由机内的成图软件进行处理、成图、显示,经过编辑修改,生成符合国标的地形图,并控制数控绘图仪出图。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7.1 碎部测图方法
• 4 数字测图
• 广义的数字测图主要包括:地面(野外)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摄影 测量和遥感数字测图。
• 狭义的数字测图指地面数字测图。 ——地面数字测图 • 依据采集数据的手段不同,分为:
– 地面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
• 全站仪测量模式:用全站仪进行实地测量,将野外采集的数 据自动传输到内存、电子手簿、掌上电脑或便携机内记录, 利用数字测图软件自动生成数字地图,并控制绘图仪自动绘 制地形图。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7.1 碎部测图方法
——地形图的拼接方法
拼接时用宽5.6cm的透明纸蒙在左图幅的接图边上,用铅笔把坐 标格网线、地物、地貌描绘在透明纸上,然后再把透明纸按坐标 格网线位置蒙在右图幅衔接边上,同样用铅笔描绘地物和地貌; 当用聚脂薄膜进行测图时,不必描绘图边,利用其自身的透明性, 可将相邻两幅图的坐标格网线重叠;若相邻处的地物、地貌偏差 不超过规定的要求时,则可取其平均位置,并据此改正相邻图幅 的地物、地貌位置。
仙台镇南 第三小学
小庙村
热电厂 10.0-21.0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10.0
21.0
1988年5月 测图。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1m。 1993年图式。
1:1000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密级
22.0 10.8
附 注 :
10.0 22.0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4) 用个圆量角器和直尺,按极坐标法将碎部点图解展绘至图纸上,并 注记该点高程值。
5) 重复2-4步骤,测给其它碎部点。 仪器搬至其它控制点上后,应复测上一测站所测的若干碎部点,检查确 认无误后,再在新测站上开始测绘。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分解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分解

1.参考椭球定位确定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的相关位置,使参考椭球面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与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称为参考椭球定位。

在一个国家适合地点选定一地面点P 作为大地原点,并对该点进行精密天文测量和高程测量。

将P点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得到P’点,设想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在P’点相切,椭球面上P’点的法线与该点对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重合,令椭球短轴与地球自转轴平行,其赤道面与地球赤道面平行。

这样的定位方法实际上可用三个要求表示:大地原点上的大地经度和纬度分别等于该点上的天文经、纬度;由大地原点至某一点的大地方位角等于该点上同一边的天文方位角;大地原点至椭球面的高度恰好等于其至大地水准面的高度。

这样的定位方法称为单点定位法。

2.国家统一坐标我国位于北半球,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X坐标均为正值,而Y坐标值有正有负。

为避免Y坐标出现负值,规定将X坐标轴向西平移500km,即所有点的Y 坐标值均加上500km。

此外,为便于区别某点位于哪一个投影带内,还应在横坐标值前冠以投影带带号。

这种坐标称为国家统一坐标。

例如,P点的坐标Xp=3275611.188m;Yp= -276543.211m,若该点位于第19带内,则P点的国家统一坐标表示为:xp=3275611.188m,yp=19223456.789m3.我国的高程基准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间的验潮结果推算了黄海平均海面,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2.289m,1952-1979年的验潮结果确定新的黄海平均海面,称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青岛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m。

4.一二等水准测量使用尺长更稳定的铟瓦水准尺,这种水准尺的分划是漆在铟瓦合金带上,铟瓦合金带则以一定的拉力引张在木质尺身的沟槽中。

这样铟瓦合金带的长度不好受木质尺身伸缩变形的影响。

铟瓦水准标尺的分格值有10mm和5mm两种。

分格值为10mm的铟瓦水准标尺,它有两排分划,尺面右边一排分划注记从0~300cm,称为基本分划,左边一排分划注记从300~600cm,称为辅助分划。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是一种通过数字化设备对实际物体进行测量和记录的技术,它在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字测图的原理和方法对于提高测绘精度、简化测量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数字测图的原理和常用方法进行介绍。

一、数字测图的原理。

数字测图的原理是利用数字化设备对实际物体进行采集和记录,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生成数字化的地图或图像。

数字测图的原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三个环节。

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数字测图的第一步,主要通过全站仪、GPS定位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实际物体进行测量和采集。

采集到的数据包括坐标、高程、角度等信息,这些数据是数字测图的基础。

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数字测图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数据编辑、数据配准、数据融合等步骤。

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消除误差、提高精度,最终得到准确的数字化地图或图像。

3. 数据输出。

数据输出是数字测图的最后一步,通过打印、输出文件等方式将处理好的数字化地图或图像呈现出来,以便后续的应用和分析。

二、数字测图的方法。

数字测图的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法、GPS定位法、激光测距法等多种技术手段,下面将对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1. 全站仪测量法。

全站仪是一种综合了测角、测距、测高等功能的测量仪器,通过全站仪对地物进行测量,可以得到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信息。

全站仪测量法在工程测量、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GPS定位法。

GPS定位法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地物进行定位和测量的方法,通过GPS定位仪可以实现对地物位置的快速准确测量,适用于大范围地物的测量和监测。

3. 激光测距法。

激光测距法是利用激光测距仪对地物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通过激光测距仪可以实现对地物距离的快速高精度测量,适用于复杂地形和难以接近的地物测量。

以上介绍了数字测图的原理和常用方法,数字测图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希望本文能对数字测图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有所帮助。

数字测图数据采集原理

数字测图数据采集原理

数字测图数据采集原理
数字测图数据采集是通过使用数字测图仪器和相关技术,获取并记录物体在图像中的尺寸和位置信息的过程。

具体的原理如下:
1.图像采集:通过数字相机或者扫描仪等设备,将物体的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

数字图像通常由像素组成,每个像素代表图像上的一个点,保存有该点的颜色信息。

2.标定:在采集图像之前,需要对测图仪器进行标定。

标定是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与实际长度的对应关系。

一般通过在相机视野中放置已知尺寸的标尺或标准物体,利用相机参数和几何计算,来建立图像像素与实际尺寸之间的映射关系。

3.图像处理:对采集到的数字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增强对比度等操作。

目的是提高图像质量,提取出物体的边缘和轮廓等重要特征信息。

4.特征提取: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出物体的尺寸和位置信息。

常见的方法有边缘检测、模板匹配、形态学处理等。

5.数据记录:将提取出的物体尺寸和位置信息记录下来,并与图像进行关联。

这些数据可以保存在计算机中,以便进行后续处理和分析。

总之,数字测图数据采集是通过图像采集、标定、图像处理、
特征提取和数据记录等步骤,获取并记录物体在图像中的尺寸和位置信息的过程。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工程测量、机器视觉等领域中的精确测量和分析。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件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件

方 大地纬度 过地面某点的椭球面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大地纬
法 度,用B表示。
规定:从赤道面起算,由赤道面向北为正,从 0°到90°, 称为北纬;由赤道面向南为负,从 0°到90°,称为南纬。
大地高 P点沿椭球面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H,称为大地高, 从椭球面起算,向外为正,向内为负。
图2-4
第2章 测量基本知识 2.2 测量常用坐标系和参考椭球定位
第2章 测量基本知识 2.1 地球形状和大小
2.1.1.2 铅垂线
数 字 测 图 原
地球表面任一质点,都同时受到两个作 用力: 其一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其二是整个地球质量产生的引力。 这两种力的合力称为重力。

重力的作用线又称为铅垂线。铅垂

线是测量外业所依据的基准线。

图2-1

2.1.1.3 水准面

图。这种测图方法的实质是图解法测图,在测图过程中,数字的精度由于刺点、绘图、

图纸伸缩变形等因素的影响会大大降低,而且工序多、劳动强度大、质量管理难。

图解法测图的最终成果是地形图,图纸是地形信息的惟一载体。

广义的数字测图包括:利用全站仪或其它测量仪器进行野外数字化测图;利用手扶

数字化仪或扫描数字化仪对纸质地形图的数字化;以及利用航摄、遥感像片进行数字化
2.2.1.2 空间直角坐标系
数 字 测 图 原
以椭球体中心O为原点;起始子午面与赤 道面交线为X轴;赤道面上与X轴正交的方 向为Y轴;椭球体的旋转轴为Z轴;构成右 手直角坐标系O-XYZ。在该坐标系中,P点 的位置用x,y,z表示。
理 2.2.1.3 WGS-84坐标系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是一种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测绘和绘图的方法,它可以高效地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

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为地图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为各行各业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数据资源。

本文将介绍数字测图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数字测图的原理。

数字测图是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表达的一种测绘方法。

数字测图的原理主要包括地面控制点的获取、影像数据的获取、数字化处理和数据融合等环节。

其中,地面控制点的获取是数字测图的基础,它通过GPS等定位技术获取地面点的坐标信息;影像数据的获取则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面的影像数据,包括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数字化处理则是将获取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影像的配准、地物的提取等;数据融合则是将不同来源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融合,形成完整的数字地图数据。

二、数字测图的方法。

数字测图的方法主要包括遥感影像获取、GPS定位、数字化处理和数据融合等环节。

首先,遥感影像获取是数字测图的基础,它通过卫星、航空等遥感平台获取地面的影像数据;GPS定位则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地面点的坐标信息;数字化处理则是将获取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影像的配准、地物的提取等;数据融合则是将不同来源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融合,形成完整的数字地图数据。

三、数字测图的意义和作用。

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为地图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它不仅可以高效地获取地理空间信息,还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为各行各业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数据资源。

数字测图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数字测图是一种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测绘和绘图的方法,它通过遥感技术、GPS定位等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表达。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h往 (a1 b1) (a2 b2 ) h返 (b2' a2' ) (b1' a1' )
往返观测 取平均可减 小尺子的升 沉误差。
h h往 h返 2
4.4.3外界环境带来的
➢ 大气折光
在晴天,地面温度高,
空气的密度较上面的稀, 光线向上折射。
1)视线高出地面0.3m, 2)选择合适的天气(阴
一对水准尺黑面零点差
设置偶数测站
m居中
0.1
S
m居中
0.1 2
S
4.4.2 观测误差 — 作业过程操作带来的
➢ 调焦误差
4.4.2 观测误差 — 作业过程操作带来的
➢ 水准尺上估读误差:受望远镜的放大率、人眼的 ➢ 局限性,视距长度等影响。
1591 ? 中丝读数: 1592 ?
1593 ?
4.4.2观测误差 — 作业过程操作带来的
K+黑 减 红
高 差 中 数
备 考
2121
2196 后
1934 6621
0
1747
1821 前
2008 6796 -1
2
37.4
37.5 后 - 前 -0074 -0175 +1 -0074.5
-0.1
-0.3
1914
2055 后 5 1726 6513
0
1539
1678 前 6
1866 6554 -1
➢ 水准尺竖立不直 ✓对读数的影响:
a a1 cos1 a2 cos 2 acos a a1 a a2 a a(1 cos )
✓一个测站:
h a b (a' b' )(1 cos ) h' (1 cos )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的应用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的应用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的应用引言数字测图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测图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将介绍数字测图的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

数字测图的原理数字测图是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测量和分析。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图像获取:数字测图首先需要获取需要测量和分析的图像。

图像可以通过摄像机、扫描仪等设备进行获取,并以数字形式保存。

2.图像预处理:获取到的图像可能存在噪声、失真等问题,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增强对比度、调整亮度等操作,以提高图像的质量。

3.特征提取:数字测图需要从图像中提取出需要测量和分析的特征。

常用的特征包括线段、角度、曲率等。

特征提取可以通过边缘检测、角点检测、形状匹配等方法来实现。

4.测量和分析:特征提取之后,可以对提取出的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

测量方法根据特征的不同而不同,可以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统计分析等。

5.结果显示:数字测图的结果需要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出来。

可以通过绘制图形、绘制表格等方式展示测量和分析的结果。

数字测图的应用方法数字测图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方法:1. GIS(地理信息系统)在GIS中,数字测图可以用于获取和处理地理空间数据。

例如,利用卫星图像进行地貌测量、地形分析,可以帮助绘制地图、规划城市等。

2. 工程测绘在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数字测图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大小、形状,进行建筑物的变形监测等。

通过数字测图可以快速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

3. 医学影像处理在医学影像处理中,数字测图可以用于测量人体器官的大小、形状,进行病变检测等。

数字测图可以对医学图像进行定量分析,提供医生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4. 工业检测在工业检测中,数字测图可以用于产品尺寸的测量、表面缺陷的检测等。

通过数字测图可以快速准确地对产品进行检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概述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概述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概述数字测图是一种利用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对地物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

它利用数字图像的像素信息来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快速、精确地获得地物的位置、形状、面积、长度等数据,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地图制图等领域。

数字测图的原理是利用数字图像中像素的位置和灰度值来表示地物的空间信息,通过数字影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地物的边界和特征,并进行测量和分析。

常用的数字测图方法包括边缘提取、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几何校正等。

在数字测图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像素尺度测量、地理坐标转换、几何校正和配准、特征提取和匹配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得地物的位置、形状、面积等参数,实现对地物的精确测量和分析。

数字测图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随着数字影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数字测图的方法和应用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对于地物的准确测量和分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数字测图的原理和方法是现代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利用数字图像的像素信息来进行地物的测量和分析,通过数字影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地物的边界和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

数字测图的方法包括边缘提取、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几何校正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得地物的位置、形状、面积等参数,实现对地物的精确测量和分析。

数字测图的一个重要原理是像素尺度测量,即利用数字影像中像素的位置和灰度值来表示地物的空间信息。

由于数字图像是由离散的像素组成,因此测量时需要考虑像素的尺度问题。

通常情况下,地物的位置和形态信息可以通过像素的位置和灰度值来获取,但是在进行测量时需要考虑像素的尺度,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另外,数字测图还涉及地理坐标转换、几何校正和配准、影像拼接等方法,以实现对地物的精确测量和分析。

在数字测图中,地理坐标转换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数字影像的像素坐标是相对坐标,需要将其转换为地理坐标,才能方便地与地图坐标进行对应和比较。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第一编测绘学基础第1章绪论1.1测绘学的任务和作用测绘学是以地球形状、大小及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物(如房屋、道路、河流、桥梁等)的几何形状和地貌(如高山、丘陵、盆地、平原等)的形态为研究对象,并研究如何将地面上的各种地物、地貌测绘成图及将设计、规划在图纸上的各种建筑物放样于实地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的一门科学。

其作用在于为人们了解自然、改造自然提供各种有效数据及图纸,帮助人们把改造自然的种种想法付诸于实际,从而实现人们的宏伟蓝图。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测绘学也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因而测绘学也相继产生了较多的分支学科。

地形测量学:是研究小区域地面点的位置(平面位置x,y及H高程),并将地球表面局部地区的地物、地貌及有关信息按一定比例尺测绘成图的一门学科。

是测绘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对地形进行测绘可以得到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供科学研究、国防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等使用,同时也为GIS提供有效数据。

大地测量学:是以大区域或整个地球为研究对象,其基本任务是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研究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通过大地测量可取得不同等级控制点的有关成果,一方面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数据,另一方面也是其它学科的基础性工作。

工程测量学:是以各种工程(工业厂房建设、铁路建设、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水利工建设及城市规划建设等)为研究对象。

为各种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工程监测、保养等方面提供理论及方法的一门学科。

通过工程测量可将人们设计在图纸上的各种工程放样于实地并保证工程按设计图纸施工。

摄影测量:是利用摄影相片来研究地表形状及大小的一门学科。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除上述学科外测绘学还包括矿山测量学、制图学、海洋测量学、地籍测量学等许多学科。

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测绘工作常被人们称为尖兵,这是因为测绘工作是一切大型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的前导性工作。

如在公路、铁路的建设过程中,要选择最经济、合理的路线,要计算填挖的土方量、隧道长度、桥涵的孔径大小(其与计算汇水面积有关)等都离不开相应的图纸。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1.参考椭球定位确定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的相关位置,使参考椭球面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与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称为参考椭球定位。

在一个国家适合地点选定一地面点P 作为大地原点,并对该点进行精密天文测量和高程测量。

将P点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得到P’点,设想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在P’点相切,椭球面上P’点的法线与该点对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重合,令椭球短轴与地球自转轴平行,其赤道面与地球赤道面平行。

这样的定位方法实际上可用三个要求表示:大地原点上的大地经度和纬度分别等于该点上的天文经、纬度;由大地原点至某一点的大地方位角等于该点上同一边的天文方位角;大地原点至椭球面的高度恰好等于其至大地水准面的高度。

这样的定位方法称为单点定位法。

2.国家统一坐标我国位于北半球,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X坐标均为正值,而Y坐标值有正有负。

为避免Y坐标出现负值,规定将X坐标轴向西平移500km,即所有点的Y 坐标值均加上500km。

此外,为便于区别某点位于哪一个投影带内,还应在横坐标值前冠以投影带带号。

这种坐标称为国家统一坐标。

例如,P点的坐标Xp=3275611.188m;Yp= -276543.211m,若该点位于第19带内,则P点的国家统一坐标表示为:xp=3275611.188m,yp=19223456.789m3.我国的高程基准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间的验潮结果推算了黄海平均海面,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2.289m,1952-1979年的验潮结果确定新的黄海平均海面,称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青岛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m。

4.一二等水准测量使用尺长更稳定的铟瓦水准尺,这种水准尺的分划是漆在铟瓦合金带上,铟瓦合金带则以一定的拉力引张在木质尺身的沟槽中。

这样铟瓦合金带的长度不好受木质尺身伸缩变形的影响。

铟瓦水准标尺的分格值有10mm和5mm两种。

分格值为10mm的铟瓦水准标尺,它有两排分划,尺面右边一排分划注记从0~300cm,称为基本分划,左边一排分划注记从300~600cm,称为辅助分划。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件 CUMT-9-1 数字化测绘概述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件  CUMT-9-1 数字化测绘概述
一、数字化测图概述
1. 传统的白纸测图:
又称为模拟法测图,是测绘人员利用传统测量仪器 设备、测量和计算外业数据,按照一定的比例尺、依据 国家标准的图式符号展绘到专用的图纸上。
测图过程包括:选点 控制测量 平差计算 展绘控制点
碎部测量
底图整饰
上墨绘制二底图等
其中主要步骤是:野外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 内业计算控制点、碎部点坐标、展点绘图等。
一、数字化测图概述
4、与白纸测图相比,数字化测图的优点主要有
一、数字化测图概述
5、数字化测图系统的组成 野外数据采集
全站仪、GPS等 电子平板(便 携机,PDA) PC卡
显示器 打印机
绘图仪
电子手簿
原图(底图)数据采集
其他内存 数字化仪
成图软件 微机
扫描仪
数字摄影测量仪
一、数字化测图概述
6. 外业数据采集

建筑物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数字化测图概述
6. 外业数据采集
GPS-RTK数据采集
全站仪或者GPS-RTK 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里格式如下 The structure of the data in the total station is shown below 1 ,, 53167.880, 31194.120, 495.800 2 ,, 53151.080, 31152.080, 495.400 3 ,, 53151.080, 31165.220, 494.500 数据格式一 4 ,, 53174.690, 31109.490, 499.300 5 ,, 53161.730, 31117.070, 497.400 6 ,, 53154.150, 31129.070, 495.800 7 ,, 53142.780, 311 22.750, 494.500 8 ,, 53129.510, 31124.970, 492.300 •成图方法 9 ,, 53102.970, 31185.590, 493.700 10 ,, 53106.130, 31206.430, 494.700 •野外测记、室内成图 11 ,, 53110.860, 31171.060, 492.500 12 ,, 53120.980, 31184.010, 493.300 记录点号,画草图 13 ,, 53124.450, 31200.740, 494.200 14 ,, 53124.770, 31216.210, 495.100

控制测量-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控制测量-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表 6-2 导线 等级 长度 (km)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三级 15 10 3.6 2.4 1.5 平均 边长 (km) 3 1.6 0.3 0.2 0.12 测角
城市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测距 中误差 (mm) ±18 ±18 ±15 ±15 ±15 DJ1 8 4 - - - DJ2 12 6 2 1 1 DJ6 - - 4 3 2 测回数 方位角 闭合差 (˝) ±3 ±5 ±10 ±16 ±24 导线全长相对 闭合差 ≤1/60 000 ≤1/40 000 ≤1/14 000 ≤1/10 000 ≤1/6 000
4 L 12 L 20 L 40 L
注:表中 R 为测段长度,单位为 km;L 为附合路线或环线的长度,单位为 km。
三、控制测量的一般作业步骤 控制测量作业包括技术设计、实地选点、标石埋设、观测和平差计算等主要步骤。在常 规的高等级平面控制测量中,当某些方向受到地形条件限制不能使相邻控制点间直接通视 时,需要在控制点上建造测标。采用 GPS 定位技术建立平面控制网,由于不要求相邻控制 点间通视,因此不需要建立测标。 控制测量的技术设计主要包括精度指标的确定和控制网的网形设计。在实际工作中, 控
表 6-1 等 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一级小三角 二级小三角 平均边长 (km) 9 5 2 1 0.5 城市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测角中误差 (˝) ±1.0 ±1.8 ±2.5 ±5.0 ±10 .0 最弱边边长相 对中误差 ≤1/120 000 ≤1/80 000 ≤1/45 000 ≤1/20 000 ≤1/10 000 DJ1 12 6 4 - - 测回数 DJ2 - 9 6 2 1 DJ6 - - - 6 2 三角形最大闭 合差(˝) ±3.5 ±7.0 ±9.0 ±15.0 ±30.0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第一章绪论一、测绘学的内容和任务测绘学是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 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 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球分布, 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测绘学按照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采用技术手段的不同, 分为以下几个分支学科: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地图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

1 .大地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和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整体与局部运动和地表面点的几何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2 .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是研究摄影影像与被摄物体之间的内在几何和物理关系, 进行分析、处理和解译, 以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 并判定其性质的一门学科。

3 .地图学地图学是研究模拟和数字地图的基础理论、设计、编绘、复制的技术方法以及应用的学科。

4 .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中, 在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各阶段进行的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测绘、地籍测绘、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及分析与预报等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5 .海洋测绘学海洋测绘学是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 研究海洋定位、测定海洋大地水准面和平均海面、海底和海面地形、海洋重力、海洋磁力、海洋环境等自然和社会信息的地理分布及编制各种海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广义的数字测图包括: 利用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野外数字化测图; 利用手扶数字化仪或扫描数字化仪对纸质地形图的数字化; 利用航摄、遥感像片进行数字化测图等技术。

利用上述技术将采集到的地形数据传输到计算机, 由数字成图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经过编辑、图形处理, 生成数字地形图。

第二章测量的基本知识2.1地球形状和大小大地水准面测量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的自然表面。

重力的作用线又称为铅垂线。

用细绳悬挂一个垂球, 其静止时所指示的方向即为铅垂线方向。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三、测绘科学的应用范围
3、在科学研究方面,诸如航天技术、地壳形变、地震预报、 气象预报、滑坡监测、灾害预测和防治、环境保护、资源调查以 及其他科学研究中,都要应用测绘科学技术,需要测绘工作的配 合。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四、测绘科学的应用实例
GPS在大坝外观及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激光跟踪
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一、地球的自然表面
地球的自然表面:地球的自然表面高低起伏,其形状十分复杂。海洋
的面积占71%,陆地的面积占29%。 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13m 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22m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一、测量学简介
测绘学是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
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
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球分布,
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
和技术的学科。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上一点(三维坐标系)XYZ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二、测量学内容
4、海洋测绘学
海洋测绘学是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 研究海洋定位、 测定海洋大地水准面和平均海面、海底和海面地形、海洋重 力、海洋磁力、海洋环境等自然和社会信息的地理分布,及
编制各种海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以海洋和陆地水域 为对象进行的测量工作。
5、矿山测量学 研究如何保护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生产
现代的测量学作为一门能采集和表示各种地物和地貌的形状、大 小、位置等几何信息,以及能把设计的建筑物、设备等按设计的 形状、大小和位置准确地在实地标定出来的技术,在各种工程建 设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知识点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知识点

第一章数字测图概述1、什么是模拟测图、数字测图?模拟测图:是野外采集数据(角度、距离、高程等),室内或现场计算处理绘制地形图。

数字测图: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

3、简述数字测图的基本成图过程:采集地形数据、处理、编辑、成图、显示、生成符合国际的地形图、并控制数据绘图仪出图。

4、数字测图需解决那些问题?首要任务:自动绘制地图图形1.使采集的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为计算机识别。

2.由计算机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这些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3.将经过处理的数据和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形,由屏幕输出或绘图仪输出各种所需的图形。

4.按照一定的要求自动实现图形数据的应用问题。

尤其是满足GIS 的需要。

最终目的:实现测图与设计管理的一体化、自动化。

5、目前我国数据采集方法主要有哪些?野外数据采集、原图数据采集6、数字测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7、何谓第一手数据、第二手数据?第一手数据:主要利用测量仪器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第二手数据:利用现有的数据或者图纸、航片等。

8、阐述数字化测图未来的发展a、成图手段多样化b、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c、GPS测量模式d、3s集成模式9、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模式:1、数字测记法2、电子平板法3、业内数字化10、“草图法”成图“草图法”根据作业方式不同,分为“点号定位”、“坐标定位”和“编码引导”几种作业流程。

第2章数字测图系统软硬件1、简述数字测图系统的组成采集、输入、存储、管理、计算、输出2、全站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及全站仪的分类?由两大部分组成:采集数据设备、过程控制设备。

分类:积木式、整体式3、在全站仪技术指标中3+2ppm*d,各个参数的意义?3代表仪器的固定误差,ppm是百万分之(几)的意思,D是全站仪或者测距仪实际测量的距离值,单位是公里4、简述红外线测距仪原理不利用时间,利用红外线载波相位的相位差来计算距离。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1.1 测绘学的任务及作用一、测绘学定义、内容、任务: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球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测绘学分支学科:大地测量学、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

1 、大地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和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整体与局部运动和地表面点的几何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2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是研究利用电磁波传感器获取目标物的影像数据,从中提取语义和非语义信息,并用图形、图象和数字形式表达的一门学科。

3 、地图制图学地图制图学是研究模拟和数字地图的基础理论、设计、编绘、复制的技术方法以及应用的学科。

4 、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中,在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各个阶段进行的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测绘、地籍测绘、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及分析与预报等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5、海洋测绘学海洋测绘学是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 研究海洋定位、测定海洋大地水准面和平均海面、海底和海面地形、海洋重力、海洋磁力、海洋环境等自然和社会信息的地理分布,及编制各种海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三、测绘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测绘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阔,测绘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测绘工作常被人们称为建设的尖兵,不论是国民经济建设还是国防建设,其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及运营等阶段都需要测绘工作,而且都要求测绘工作“先行”。

1 、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测绘信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

测绘工作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设计和施工,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交通、水利、林业、通信、地矿等部门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地形图和测绘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 – 拼接 • 相应坐标格网对齐,检查地物,地貌的拼接误差 – 检查 • 室内检查、外业巡视检查、外业设站检查 – 清绘整饰 • 原则: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 符号 • 严格按图式符号绘制和注记 • 等高线通过注记和地物应断开。 • 图框外注记内容齐全。
根据临近的控制点来确定碎部点(地物特征点和地 貌特征点)对于控制点的关系。
• 一是测,测量地物、地貌特征点的位置
• 二是绘,绘制地物、地貌
碎部测量的方法:
1、极坐标法; 2、直角坐标法; 3、交会法; 4、坐标测量法
第七章 碎部测量
地形图: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 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具体测图,整个测量工作分为建立控制网和以控制网为基础的碎部测量两 部分。 • 当国家基本平面控制点和高程点的密度不能满足测图要求时,可根据需 要采用导线测量、测角交会、测边交会、GPS在高级控制点间加密,直 至满足测图工作的要求为止。这种为测图而加密的控制点 称为图根控制 点 • 当测区范围较小时,投影面本身可视为平面,即不考虑地球曲率,地图 投影简化为将地面点直接沿铅垂线投影于水平面上。1:500,1:1000 、1:2000、、1:5000地形测图均属于此类。
2). 照准立于碎部点上的标尺,读取水平角,再读取经纬仪的下、上 、中三丝读数,最后读取竖盘读数;
采用视距测量方法计算出碎部点与测站间的水平距离及高差,并算出碎 部点的高程。
4) 用个圆量角器和直尺,按极坐标法将碎部点图解展绘至图纸上,并 注记该点高程值。
5) 重复2-4步骤,测给其它碎部点。 仪器搬至其它控制点上后,应复测上一测站所测的若干碎部点,检查确 认无误后,再在新测站上开始测绘。
第七章 碎部测量
7.1 碎部测图方法
7.1 碎部测图方法
• 1 地形图的内容

地物:地面各种固定性的物体。
• 人工地物:铁路、房屋、桥梁、大坝等
• 自然地物:江河、湖泊、森林、草地
地貌:地面各种高低起伏形态,如高山、深谷、陡坎、悬
崖峭壁和雨裂冲沟等。
– 地形图的内容
• 数学要素:如比例尺、坐标系、高程系等; • 地形要素:各种地物地貌; • 注记和整饰要素
注意事项 1、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应检查起始方向归零 差应<4',否则,应重新定向,并检查已测碎部点。 2、立尺人员应将视距尺竖直,综合取舍碎部点, 地形复杂时绘制草图。 3、绘图人员注意图面正确、整洁、注记清晰 并做到随测点及时展绘、检查。 4、当该站工作结束时,应检查有无漏测、测 错,并将图面上的地物、地性线、等高线 与实地对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1 碎部测图方法
7.1 碎部测图方法
7.1 碎部测图方法
7.1 碎部测图方法
7.1 碎部测图方法
地形图
桃李路
武大测绘学院
学生区 10.0-21.0
爱校路
学生1栋 学生2栋
学生食堂
密级
学生3栋
13
10
独立直角坐标系 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88年版图式
1:500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第七章 碎部测量
7.1 碎部测图方法 7.2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7.3 地物测绘 7.4 地貌测绘
第七章 碎部测量
• 控制测量—— 先把一系列起控制作用的地面点,经 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地图投影)处理后,作为进一步测 绘及制图的基础。

为了在统一的地面坐标系中测定地面点在投影面
图名、图号
图名:本幅图的名称 图号:本幅图的编号 接图表 说明本图幅与相邻图幅 的关系,以供索取相邻图幅时使用图廓是图幅四周的范围线.
图廓和坐标格网线
内图廓----分幅时的坐标格网线
图廓 外图廓----仅起装饰作用
投影方式 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投影方式:正投影方式 坐标系统:指该幅图是采用的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指该幅图是采用的高程基准
展绘控制点:按 (X Y H)
方法:使用展点板、展 点仪、坐标格网尺法。
+ 精度:距离检查,0.3 毫米。
坐标展点
如:A(775.045,
568.213)
返回
方格网的绘制
900
800
700
600
5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1000
控制点展绘
900
P3 53.648 800
P2 52.234
上的位置及高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建建立起了国家
平面控制网和国家高程控制网。
• 平面控制网采用“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 高程控制网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 依据控制网可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开展测图工作。
第七章 碎部测量
• 碎部测量是利用全站仪或GPS 等仪器在某一测站点 上测绘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
700
P4
600
51.888
P1 52.117
5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1000
• 经纬仪测图:采用经纬仪与分度规(量角器)配 合测图
1). 将经纬仪架设在测站点(控制点)上,图板安置在近旁,测定经纬仪 竖盘指标差x(只需工作开始时测一次),量出仪器高I;选定另一控制点为起 始零方向,并配置该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0”;
7.1 碎部测图方法
• 2 特征点(碎部点)
• 地物特征点:轮廓点和中心点 • 地貌特征点:方向和坡度变化点
7.1 碎部测图方法
• 3 传统测图法
• 传统测图法(白纸测图或模拟法测图):野外测量角度 、距离、高差,再利用分度规、比例尺等工具模拟测量数据 ,按图示符号展绘到绘图纸上。
• 经纬仪测图:采用经纬仪与分度规(量角器)配合测图。
– 绘制直角坐标格网– 展绘控制点
B 水平角
上丝读数 中丝读数 下丝读数
竖直角 i A
b a
图纸准备
图纸选用:绘图纸(聚脂薄膜0.1毫米厚 )
——绘制坐标格网
规格:10cm× 10cm 精度:0.1毫米,
0.2毫米, 0.3毫米
1)、对角线法
2)、坐标格网 尺法
3)、绘图仪法 格网检查与注记
全站仪测图一个测站点的工作要点
1.安置仪器(对中、整平、量仪器高) 2.定向(盘左后视读数置零、图板定向定量角器) 3.立尺(概括全貌、点少、能检核) 4.观测(瞄准、读水平角读数、竖盘读数和距离) 5.记录计算 6.刺点(图上标定注记高程) 7.描绘(对照实地按图式描绘地物)
7.1 碎部测图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