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上线系统的漏测试缺陷分析(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线之前的缺陷,每个公司都有缺陷分析的参考和相关标准,

常用的一个分析参数应该有"缺陷所属模块(子项)",那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引申

步骤:

1,上线后缺陷所属模块--》缺陷定位--》快速进行复测试,找到原因--》解决该缺陷,用户满意。OK

先解决完了用户使用的问题,然后开始内部分析

2,既然叫成了缺陷,我们就不纠结这东东到底是不是缺陷,一般用户用的很不爽时,反鐀给客服或维护部门的,一般都能当成缺陷,不同的是这个缺陷是在哪个阶段产生的,最后流入了市场。

针对这些上线后的缺陷,这次提取基本可以分析缺陷的所有关键指标:

指标1:上线后缺陷数量,

指标2:缺陷分布模块,

指标3:缺陷产生原因,

指标4:缺陷发生周期(上线后多长时间发现的)

指标5:缺陷解决周期(问题多长时间解决)

指标6:缺陷后果记录

指标7:缺陷解决情况(临时解决?彻底解决?持续改进?)

3,有了第2步一些指标,可以各个指标分别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一个综合分析了,分析的原则是:

实事求是,不扯皮;分析的目的是:改进,后绪各部门工作指导,不再犯

分析过程记录:

A,缺陷遗漏率:通过【上线后缺陷数/(上线后缺陷+过程缺陷)】得出,确定这个是否满足测试中的遗漏标准,如果这个比率超过测试部门接受的区间,该测试过程中,注定有败笔,进一步深入分析;如果遗漏率极低,在标准控制之内,那就不用太过惊慌了,但也要正常的把各指标分析完成。

B,缺陷分步区域:这块儿就细化到开发,测试范围中去了,可以分析缺陷所在的模块的用例的覆盖情况,如果有10个用例执行,发现了5个缺陷,上线后遗漏1个,那这个用例执行的覆盖率应该是【10/(10*(5+1)/5)】*100%=83.3%;这个数值是这样理解的,有17.7%工作,应该是需求开发测试没有执行到位的,或者是用例遗漏的,这两个面进行再分析,如果是用例设计有遗漏,那从部门内部,进一步强化用例设计执行和管理,把用例再审一下,确定遗漏的用例,以后设计时尽量不再犯;如果是工作没有执行到位,把需要补充的工作列出来,协调几个相关部门,把工作给补上,并且可以写入一个意外记录参照表,以希望以后的工作中不再出现类似的工作疏忽或遗漏。

C,缺陷产生原因,这块儿可以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同类原因的缺陷放一起,这样,会加重某些原因产生的缺陷的占比,使缺陷产生原因的占比数据更精确,便于把产生原因较集中的缺陷拿出来,共同讨论下一步的工作方式,怎样可以降低这个产生的原因。

D,缺陷发生周期,主要分析缺陷为什么会短期发生,或长时间后才发生,用户使用是否频繁,系统是否有过更新或优化,系统是否进行了重构等,这些,都会造成一个上线后的缺陷的发生周期有长有短,通过对缺陷的周期长短进行分析,得出系统的稳定性方面的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E,缺陷解决周期,要分析这个问题的成本,用了多少人力,多长时间等。

F,缺陷后果记录,这个主要是做为我们的工作的“黑榜”,列到相关的共享版块,提醒着我们曾经发生过什么檅的上线缺陷,造成了多大的错误或损失。

G,缺陷解决情况,把上线后产生的问题,统计一下,看哪些问题是不会再现的,哪些是临

时处理的,以及哪些是需要持续的改进的。对于彻底解决的,我们要分析如何彻底解决的,解决的方法是什么,然后,做出补充性的测试过程,进一步测试确定在真的不会再出现;临时解决的,要分析会不会对系统的其他地方造成另外的缺陷,用户是不是可以接收临时解决的方式,我们测试这边在这个问题的后期测试上,需要关注什么?持续改进的,只能测试进一步跟踪,直到问题解决。

以上是个人工作中的一些总结以及和部门内同事讨论后,自己随笔做的一些记录。因为想要换份工作,这一段心态比较放松,心里绷着的弦一下子松了,整个人感觉很累,不想再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先给自己放几天假再谋求以后的发展。

欢迎拍砖和补充。

可以把上线后的缺陷的分析提取的一些量化数据,和开发测试阶段的做个比对,做个图表,也能直观的反应一下项目的测试质量。这个大家可以进行一下尝试,附件就不传了。

注:本文转自网络,作者zhyb_2008

/viewthread.php?tid=436282&rpid=2043553&ordertype=0&page=2#pid2 0435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