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偶像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偶像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偶像崇拜心理。

1 、需要一股精神力量来完成自我同一性的过程。

孩子到了十三、四岁时他们的行为比较随性,不懂得自我节制,在这个人生的成长阶段,需要通过对不同的偶像认同和依恋来确定自我价值,自我意识在不断壮大,一般会对父母的权威进行挑战,要进行这个挑战就需要有力量来支撑,不管这个力量是什么,于是四处寻找可以认同和效仿的对象,学习他们的各个方面,过去父辈的年代有可能是科学家,雷锋,毛主席,那么现在就可能是代表了主流文化潮流方向的明星们,年轻偶像的风光和功成名就,往往成为他们生活的方向及生命的指标,孩子借助追星或对偶像的崇拜,促使他们精神的成长,也促进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从众的心理。

初一的年龄段需要从自我迷茫的状态中走出来,现今媒体不断大肆宣传青春偶像,所以青少年容易受大众传媒的渗透和强化。调查问卷中第一、二题就体现了这一点,也是我们想调查的关于是否人人都有偶像。只有3.8%的人崇拜自己,没有偶像,其他61.7%的学生崇拜青春偶像,16.2%崇拜体育明星,9.7%崇拜成功人士……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只是偶像的类型不一样而已。从现状来看,似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一名“粉丝”。难道只有今天的青少年才崇拜偶像吗?其实不同的年代,都会有年轻人崇拜的偶像,都会有追星的人。只是现今的通讯手段迅猛发展,一个偶像出来,有可能一夜之间就借助网络、电视、手机等等迅速走红。视乎谈论明星是个时尚的话题,试着想想看,如果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们都在谈论自己的偶像或者明星的八卦,而你自己却全然不知,当同学们都听着最流行的音乐,看最火爆的选秀节目,而你自己却岿然不动,这是多么的不合群多么的尴尬。所以同学朋友对青少年的认知影响是巨大的。

3、压力需要宣泄

现今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业课业的竞争,孩子也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和心理上的一些压力,而孩子的抗压能力又不高,所以许多孩子容易借助追星忘却烦恼。本问卷没有问及有关青少年有感压力时的宣泄方式,是这次问卷的败笔。是

个人的疏忽和准备不充分。为了弥补这一空缺,我用广州市学生的压力宣泄方式统计来分析。28.7%选择自己默默承受,18.1%选择对父母倾诉,35.2%对好友倾诉,49.4%看电视、听音乐、上网,16.6%选择其他方式。这份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看来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存在很大的问题,仅仅只有18.1%的孩子愿意和父母倾诉。如果压力大的孩子,没有及时得到宣泄,就容易把一股力量投入到追星上面。

为什么很多孩子过度沉湎于追星和网络,大多以为追星和网络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快乐的体验。心理学说一个孩子发展的好不好,就是看他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是多还是少。如果他总得不到快乐,那么自身的成长意愿就会变得很弱,容易沉溺在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中。

二、父母与教师换个角度看追星。

1、不要把追星与影响学习直接等同起来。

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崇拜明星,就很着急害怕孩子因此学坏耽误学习,希望孩子一夜之间就成熟,或者试图加强管理,让孩子回到从前的样子,看样子好像是做了正确的事情,其实可能会帮了倒忙。在开放式问题中,设计了关于你认为追星是否影响学习这个问题,目的就是看看学生们对是否能理性追星发表自己的看法。大约50%的学生认为不影响学习,因为我没有那么痴迷。大约30%的学生认为要看自己是否有自制力,如果自控能力差点的,就有可能受到影响,剩下20%的学生认为有影响,成绩会下降,上课会偷偷看看杂志、听听音乐,觉得浪费时间又无聊,但是还是经常做这些事情。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偶像还只是停留在“喜欢”的层面,而疯狂追星的学生还是个别现象,占少数。

2 、不要试图左右孩子的自我调整。

青少年的行为本来就很随意,有时还可能过火一点、超常一点。这很正常,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自我调整。特别是有些女生的家长很着急看着孩子怎么还没懂事,于是加强管理,反而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加强。问卷4中调查了学生们变化偶像的态度。其实今天学生们选择偶像更多是一种自我选择,青少年很少终生崇拜什么人,很多青少年所崇拜的偶像是会随着自己年龄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他们今天喜欢这个,过段时间他们可能又会喜欢另一个,

家长和教师完全可以不必大惊小怪。

从心理学角度看,家长的潜在欲望是要把孩子管住,控制住,害怕孩子自己随便做选择,希望什么都是父母替孩子选择;这样可能会挫败孩子自己选择的欲望,因为孩子所有的新选择和新行为都是对社会的探索和对成长的体验,如果家长不断挫败孩子的欲望和决定,那么孩子就会失去对社会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父母的心理依赖,永远都长不大,可能一直到大学了,都需要父母为自己做决定,告诉自己要怎么办。青少年在这个时候都有很强烈的欲望想接触很多事情,要冒险,要尝试,这些欲望本质都是好的,尽管可能是一些非主流的现象或在家长看来不正确的东西,但是在心理学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父母都希望自己是孩子的榜样,一旦失去了,又看到孩子疯狂喜欢别人,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然后做出加强控制孩子的举动。但是如果孩子崇拜的对象一直是父母,那么这个孩子永远都长不大,自我的力量也会变的很弱小,老是沉溺在父母的关怀下。

追星的隐含意义是对权威的否定,自我选择对社会偶像的认同,是孩子社会化的起步。

三、需要家长与教师关注的方面。

1 、单亲家庭与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盲目疯狂追星。

我们的问卷分为班级详细统计,对每个学生的基本家庭状况有所了解。发现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独生子女更容易称为疯狂“粉丝”。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心理上的孤独感和情绪上的敏感、脆弱,大多孩子开始在明星上寻找精神寄托,以释放压力、宣泄情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没有青梅竹马的童年伙伴,容易形成感情认知上的以自我为中心,既不善于替他人着想,也不善于与他人共享,这种寂寞、孤独和空虚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既容易在家中关注到,又可以打发无聊时间的明星上。

2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沉湎于疯狂追星。

本问卷注重性别的差异对偶像崇拜的不同。女生会因为偶像的不同与同学发生冲突要高于男生,谈论偶像,收集偶像信息购买偶像产品都多于男生。主要是由于女孩子较强的依赖心理、更敏感和细腻的情感体验,以及较早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特征。一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表现的更加多愁善感、心思更为细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