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习指导》
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
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指导读一点浅易的文言文,对于提高语文能力、增进文化修养很有帮助。
初中生读文言文,有三项主要任务:一是能正确朗读、背诵课本中选录的文言名篇;二是掌握一定数量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三是从课文中了解一些我国古代的社会情况、文化知识。
有些课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学习时应该注意这一点。
1.自读在先:在老师讲解之前,自己先结合注释看课文,能看明白几分算几分,要培养、发展自己的自学能力。
读文言文,有人用“啃书本”这句话来说是有道理的,因为有些文字今天不常见,比较艰涩。
自己先啃一啃,有了一定的理解,那么在课堂上,老师在进行讲解辅导时,收效会更大。
这是“第一先”。
2.识字在先:文言课文中生僻的字较多,要在“自读”时先“拿下来”,即能认会写;有些熟字,读音特殊,务必读准。
养成查阅古汉语类工具书的习惯。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北京大学的教师们编写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就是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读文言文时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教材中的注释也是一种工具,识字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进一步明白它的意义、用法。
3.口诵在先:课文的字认下来了,就要朗读。
在朗读中正音,在朗读中体会断句。
读出声音来,有助于培养文言语感。
这一步骤,断不可缺。
旧时上私塾,老师不讲,学生先背,这样不完全可取。
现在自读在先,识字在先,进而练习朗读,在朗读中正音,学会断句。
比如一个同学读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
第一句他的断句不对,应该读成“环滁/ 皆山也”,他读成“环/ 滁皆山也”。
他说“环”指环绕。
环绕“滁”,“滁”是滁州。
“环滁”不能断开,这句话的意思是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但是如果在“环”这儿断开,就变成山名叫“滁皆”,是“滁皆山”。
意思不对。
所以,朗读时正字、断句是非常重要的。
读文言文读出声音来,有助于培养文言语感。
口诵在先这一步骤,从古到今,只要是认真读了文言文的人都不会跳过去。
1/9 123456789看一段文言文的例子。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乌有先生历险记》文言文学习指导
《乌有先生历险记》文言文学习指导④力竭(用尽)而未克(能够)上。
【原文】忽见虎迹,大如升,少间闻巨啸,回山响震,林泉战栗。
【翻译】忽然看见了老虎的脚印,像升子那么大;不一会儿,只听见一声巨大的虎啸声,四面山谷回声震荡,树林山泉都战栗起来。
【注释】①忽见虎迹(足迹,脚印),大如升(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升),②少顷(时间词,不一会儿)闻巨啸(吼叫声),回山响震,林泉战栗。
【原文】声裁止,而饿虎见于林莽间,眈眈相向,【翻译】声音刚刚停止,一只饿虎出现在树林草丛间,贪婪凶狠地瞪着他。
【注释】①声裁(通“才”,刚刚。
《促织》中有“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之句)止,②而馁(饥饿)虎见(通“现”,出现)于林莽(树林和草丛)间,③眈眈(贪婪而凶狠地看着的样子)相向(对着他。
“相”本是副词,这里偏指一方,有代词意味,可译为“他”,代乌有先生)。
【原文】先生自分必死,叹曰:“不意今乃捐躯此兽之口!”【翻译】先生暗想这次必死无疑了,(于是)长叹道:“没想到今天竟然死在这野兽的嘴里!”【注释】①先生自分(料想)必死,②叹曰:“不意“意”,料想)今乃(竟然)捐(弃,丢弃。
与现在的“捐献”不同)躯(躯壳,身体)此兽之口!”第八段【原文】方瞑目俟死,闻虎惨叫,怪而视之,盖见一矢已贯于喉矣。
【翻译】先生正闭着眼睛等死,(却)听到老虎惨叫,他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便睁开眼睛看,原来,一只箭已经射穿了老虎的喉咙了。
【注释】①方瞑(闭)目俟(等)死,闻虎惨叫,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而视之,②盖(句首语气助词,原来)一矢(箭)已贯(射穿)其喉矣。
【原文】寻见一长者挟弓立崖上,衣短褐,著草履,不冠不袜,须眉悉白,颜色如丹,俨然类仙人。
先生趋而前,拜谒长者,不敢慢。
【翻译】不一会儿,看见一个老人手拿箭弓站在崖上,上穿短衣,下著草鞋,没戴帽子,没穿袜子,胡须眉毛全都白了,脸色像朱砂一样红润,很像一个仙人。
先生急忙跑上前去,拜见老人,不敢怠慢。
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
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导读: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学课本上所选的篇章又大多是脍炙人口的传诵名篇。
可是由于文言文产生的时代久远,中学生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知识掌握不足等原因,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在对学生文言文学习指导的实践中,我们探索出“诵读试译,讨论交流,鉴赏感悟,扩展阅读”的四环节课堂学习指导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诵读试译诵读。
所谓诵读,就是有表情地以记诵为目标的朗读。
诵读是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会其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文言文的风格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豪迈奔放,有的静穆闲适,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深沉凝重。
它们都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和情感的结晶。
因此,诵读的过程也是让学生能读出文章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出文章和作品内在的情感的过程。
在诵读时,我们常常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去做:(一)写作背景介绍。
知人必先论世,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先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同作者有关的材料做一些介绍,让学生对作品产生的时代和作者的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扫除时代隔膜,使学生在诵读时能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二)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可以帮学生正音正字,同时利用自己的情感打动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学生诵读。
学生通过齐读或个别朗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诵读。
教师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语音、重音、停顿、节奏等方面的问题给以纠正。
例如在韩愈的《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学生在朗读时总容易想当然地读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这两句停顿不同,表现为对词义的理解不同,断句出现偏差,所表现的语句理解就会大相径庭。
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了解,要求通过语气语调体现出来。
充分地调动目、耳、口、心,做到目观其文,耳闻其音,口诵其声,心通其意,真正做到“口而诵,心而惟”的境界。
怎样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
嚆 糍
*
: ; 课外阅 读
怎样指导学生学 习文言文
王 灵 ( 新疆博乐农五 师八 十九 团 中学,新疆 博乐 830 ) 348
在语 文教学改革 如火 如荼的今天 ,文言文教学仍是 一派萧 作品 , 易见仁见智 。正所谓 “ 极 横看成 岭侧成峰 , 近高低 各 远 索的景象 ,那 种将文 质兼 美 的课文 割裂成支离 破碎 的零散 知识 不 同”。对于学生提 出的很有个性 的见解 ,只要 言之有理 ,就
达 方式和表 达习惯上存 在着一定 的差别 。中学 生对学 习文言文 师 引导 学生 根据 上下 文语 境 寻求 隐晦 信息 ,推知 疑难 词句 意 难 免会产生 畏难 情绪 ,而教师 的繁 琐讲解和文 言文助读 资料 的 思 ,培 养其 推断 能力 。 首先应 教 学生 善 于联 系 旧知 识 ,引导 详 细注释更使 学生疏 于思考 。久 而久之 ,学生 阅读 中遇 到困难 学 生对 旧知 识进 行演 绎 、归 纳 、分析 而获 得新 知识 。例 如 学 但 坐 停 便 手足无措 、丧失信 心 ,课堂 提问时敛声屏气 ,生怕老师讲 到 到 “ 坐观 罗敷 ” 的 “ ” 可联 系 “ 车坐爱 枫林 晚 ” ,通 自己 ,于是 学文言文便 越学越没劲 ,文言文教 学课 堂便死 寂一 过这 样 的点 拨 ,不仅 联 系 了旧知 ,又 沟通 了新 知 ,提 高 了学 片 。因此 ,要使学生大胆 参与并保 持其主动学 习的信心 ,教师 生 联系 旧知 推断 语 意的 能力 。其 次 ,要 引导 学生结 合语 境 抓 应增 强学 生的主体意识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 规律 。如古 文 中 同义 连用 的 现象 较常见 ,可根 据这 一 规律 , 1 创 设 宽松 。民 主 的 教 学氛 围 . 通 过 疑难词 与常 见词 连 用时 相 同的位 置 ,相 同 的作 用 来猜 测 教 师应摒弃文 言文教学 中独 占课 堂串讲到底 的传统 做法 , 其 义 。此外 ,古 文还 有 反义 词连 用 、上下 对 句等特 点 ,把 握 努 力发挥学 生的 主体 作用 ,使学 生大胆参 与教 学活动 。授新课 其 中 的规律 ,大胆猜 测 ,及 时总 结 ,便会 提 高推 断语 意 的能
行远必自迩——初中文言文学习指导
行远必自迩——初中文言文学习指导
汤素梅
【期刊名称】《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8(000)009
【摘要】新课标中对文言文阅读有明确的要求,文言文的学习应着重于积累。
笔者就文言文的学习谈了自己的看法。
【总页数】1页(P141-141)
【作者】汤素梅
【作者单位】泰兴市济川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初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调查及策略研究——正宁县山河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调查报告 [J], 彭等峰
2.中学文言文诵读学习指导尝试 [J], 邢勇
3.中学文言文诵读学习指导尝试 [J], 邢勇
4.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更要注重研究性学习指导 [J], 卜英奎
5.初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调查及策略研究——正宁县山河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调查报告 [J], 彭等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文言文学习指导
一、学习要求1.识记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学习方法(一)多读多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高中文言文学习要求学生能“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通过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诵读要注意几点:(1)要带有明确的目标去读。
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通读了解课文。
(2)要在大声朗读中培养语感。
(3)通过诵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全貌。
面对一篇新的文言文,只有通过大声朗读才能从外观上对它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进而要把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4)通过诵读感受文章的内涵。
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了解文章的主旨和挖掘潜在的教育功能。
诵读可分四步进行:(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
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
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
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
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
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一、导读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关键。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许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感到困难重重。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文言文阅读学习,我们提出了以下四步法,希望能够对学生学习文言文有所帮助。
二、概括阐述四步法1.第一步:了解背景知识在进行文言文阅读之前,了解背景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等,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图和内涵。
此外,还可以参考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为文言文的理解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2.第二步:学习语法和词汇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学习文言文阅读之前,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文言文语法和词汇知识。
可以通过刻意训练,例如背诵古文诗词、阅读文言文经典作品等方式,提高对文言文语法和词汇的掌握程度。
3.第三步:注释阅读注释是理解文言文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借助现代汉语的注释来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词语的含义。
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专门针对文言文注释的工具书,如《古文观止注疏》等,来解读文言文的含义和用法。
4.第四步:品味阅读品味阅读是文言文阅读的高级阶段。
通过对文言文经典作品的深入研读和理解,可以领悟其中的文学价值和人文精神。
此外,还可以学习一些相关的诗词鉴赏知识和文学批评方法,提高对文言文作品的欣赏水平。
三、案例分析以《孟子·梁惠王上》为例,介绍如何运用四步法进行文言文阅读。
1.了解背景知识:了解孟子的生平背景,了解梁惠王的统治时期和政治局势。
2.学习语法和词汇:学习文言文的常见句型和固定搭配,学习特定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3.注释阅读:通过阅读现代汉语的注释,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词语的含义。
同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文言文注释书籍,解读句子和词语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4.品味阅读:通过深入研读《孟子·梁惠王上》,欣赏其文学价值和人文精神,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意义。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指导大全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指导大全学习!为了追寻更好的自己……关于文言文有哪些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呢?下面是的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指导大全。
写可以帮到大家。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必经之路,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显得更加多样和复杂,学习内容的变化要求初中生做到:1、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免造成学习上的忙乱。
2、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学会记听课笔记。
3、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大加深,要求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对学习材料进展逻辑加工,做到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
初一上学期能否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三个方面的转变:1、学习方法的转变。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相对较少,能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以语文为例,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根本掌握,考试就不成问题,但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增多,考试题更为灵活,讲究活学活用,学生必须改变以往写完作业万事大吉的做法,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除了老师所留的作业,还应该多做参考资料,加深理解,拓宽知识面,由依赖性学习向主动、独立性学习转变。
2、生活习惯的转变。
中学课程紧,内容多,在学生生活上必须有规律,紧张起来,制订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自觉遵守,保证作息有规律。
3、看电视的转变。
一些家长不许孩子看电视,其实翻翻一些高、中考题就会发现,局部考题与电视有不小的联系,如上海市近年高考题有一题目就是让考生推荐看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曲),因此学生应将电视作为学习的工具,有目的的有意识的看,不能在电视前一看就是一两小时,或总看一些连续剧,应选择与学习有关的积极向上、能陶冶情操的影视剧。
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对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
学习课外文言文方法指导
例:赵奢作为一个小吏,为什么敢于触犯平原君 的利益杀掉他的门人? 注意把握关键句,并争取用原文回答。
例:“王使(赵奢)治国赋”的原因是什么?
1.依据人物形象作答 2.从文章中评论性语句中得出
因为赵奢是个敢于进谏,依法办事, 目光长远的人
启示题也可以从人物形象中得出,但谈启 示时要先简要叙述短文内容,再结合实际 生活体验。
“本文写了……,从中我得到……的启示”
审好题目,寻找课内文章与选文的“交集”并从中找出
联系。 邹忌:运用设喻说理的方式以家事喻国事进行讽谏 (委婉地劝说)
赵奢:用直接讲道理的方式进行直谏(正反) 例:细读选文,说说邹忌和赵奢说话的方式有何不同。
词语的解释 迁移法 组词法 推断法 句子的翻译 保留 删去 调整 增补 人物性格品质概括题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概括 事件前因后果题 注意把握关键句,并争取用原文回答 文章主旨理解 依据人物形象作答,从文章中评论性语句中得出 阅读文章后的启示 “本文写了一件……,从中我得到……启示” 与课内文言文的迁移比较 审好题目,寻找课内文章与选文的“交集”并从中找出 联系。
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 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 出来。 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谓语)
翻译下列句子
1、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
法令削弱了国家就会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 出兵侵犯,这样赵国就会灭亡。
1.君安得有此富乎。 安:怎么。 安敢毒邪?《捕蛇者说》
迁移法——联系课内文言文词义。
2.今纵君家而不奉公。 纵:纵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加兵:兴兵攻打。
文言文学习指导初中生如何全面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技巧
文言文学习指导初中生如何全面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技巧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初中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常常感到困惑。
本文将为初中生提供一些全面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技巧的指导。
一、提高文言文阅读技巧1. 多阅读经典文言文文言文的阅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中生可以从一些简单易懂的文言文入手,逐渐提高阅读难度。
如《三字经》、《百家姓》等。
通过大量阅读,初中生可以熟悉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和常用句式,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 强调字词的理解文言文中常常使用一些古汉字和古词汇,初中生在阅读时应特别关注这些生词。
可以通过查阅字典或者请教老师来掌握这些字词的含义,并且根据上下文来推测词义。
3. 学会分析句子结构在阅读文言文时,了解句子的结构对于理解文意至关重要。
初中生应学会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定状补结构等,通过理清句子的结构关系来把握文言文的意义。
4. 善于推测文意文言文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表达和用词,这时初中生可以通过阅读上下文,推测句子的意思。
例如,通过推测句子的褒贬含义、修辞手法等来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
5. 金句摘抄和模仿初中生可以选择一些有名的经典金句进行摘抄,并且总结其中的句式结构和用词特点。
在写作时可以借鉴这些经典句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二、提高文言文写作技巧1. 丰富词汇量文言文的写作注重典雅、精炼的表达方式,因此词汇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生可以通过多读文言文,学习其中的词汇特点,积累更多的词汇,丰富自己的写作表达。
2. 注重句式的运用文言文写作中句子的结构和修辞非常重要。
初中生可以通过学习经典文言文中的优美句式,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注意句子长短的变化,利用修辞手法来提升句子的表达能力。
3. 注意用词准确文言文强调准确而精炼的用词,初中生在写作时应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避免用错字音、错用词义,提高自己的词汇运用能力。
初中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
初中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文言文是初中新接触的文体,也是许多初中生们的重灾区。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方法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
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
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但是只把串讲一概当成解释字义的根据,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
例如“至于劝善规过足矣”一句,课文下面注解为“能够做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不坏了”。
这仅是串大意,但学生常据此对号入座地去释义,误以为“至于=能够做到”,“足=不坏”,这就脱离了字词的既定意义,造成错误概念。
其实“至于”和“足”不解释也行。
而若认为“劝=规劝”,就又脱离了具体语境,因为“规劝”与行善搭配不起来。
这个“劝”就是“劝勉”的意思,与“劝学”的“劝”同义。
对翻译和字义的准确解释不加区分,很容易违背理解字义词义的基本原则。
3.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例如,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文言文阅读指导教学教案
文言文阅读指导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词汇量和语感。
3. 通过阅读文言文,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断句、实词理解、虚词辨析等。
2. 文言文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3. 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4. 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分析文言文词汇和语义。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中的问题和难点,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分析文言文词汇和语义。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简短的文言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解读。
4. 讨论: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中的问题和难点,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教材和辅导书。
2. 网络资源:古代文学作品、文言文阅读技巧文章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文言文文本和相关图像资料。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方法,文言文词汇的积累和运用,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文言文词汇和语义的理解,文言文句式的分析,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八、教学计划:1. 第一周: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2. 第二周:文言文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3. 第三周: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4. 第四周: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5. 第五周:综合练习和复习。
九、教学评估:1. 平时作业: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中学文言文诵读学习指导尝试
黝圈“tm5L“娃姑珏g‘0}他$k柑蛾u^‰…讪,,%~~04~。
Ⅲ小‘q。
赫…灿…。
n。
咄‰_础m。
㈣m。
…此小……。
‰,,协。
确∽m。
文史天地中学支畜支诵镖学习指导尝试口邢勇+斗r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古人留给入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1选篇章大多是世代流传、脍灸人口的名篇,其中蕴含着。
丰富的精华。
但是由于文言文产生的时代久远,中学生的卉代文化常识和文言文知识掌握不足等原因,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对此,在对学生。
文言文诵读学习指导实践中我探索出“疏通文意,探究,文理,品味意境”的诵读学习指导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疏通文意疏通文意是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的重要环I节,它能够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会.’其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在此环节中,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预i习。
预习的目的是扫除文字障碍,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概。
意思和基本内容。
要重点围绕三方面进行:找出生字、通假字,并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弄清字音、字形、字,义。
参照注释,把文中有碍于“了解内容”的多义词、活用词、古今异义词、虚词找出来,体会其含义和用法。
把,文章中不理解的句子划出,以便向教师请教。
通过预习,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文言文的大体内容,为教师的,教学做好准备。
其次,教师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同作者i有关的材料做一些介绍,让学生对作品产生的时代和、,作者概况有一个大致了解,扫除时代隔膜,使学生在诵,‘读时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辨明节奏,不读破句。
可将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相结合,利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诵’:读。
教师针对学生在诵读中出现的语音、停顿、节奏等’方面的问题给予纠正。
有了以上诵读铺垫后,让学生利j用工具书和注释对文章试译。
学生在试译时,教师首先‘,明示应遵循的原则,即“忠实原文,不违原意。
弄清语序,辨析词义。
前后联系,理解难句,固有名词,不必翻译”。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学习指导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学习指导﹡1、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置履者,先自度[duò]其足,而置之[代尺码]其坐[同“座”]。
至之[动词,到……去]市而[连词,表转折,可是]忘操之[代尺码]。
已[已经,……之后]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到,等到]反,市罢[结束],遂[终于]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代尺码]以[介词,用]足[何不以足试之]?”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无信自也]。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D)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B、宁信.度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2.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代词,代尺码。
)(2)何不试之以足(代词,代鞋。
)(3)至之市而忘操之(动词,到,)(代词,代尺码。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郑人)来到集市上,可是忘记了带尺码。
②(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买鞋的郑国人只相信量脚的尺寸,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你认为有这样的傻子吗?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答]类似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倒确是有的。
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
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
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这个寓言说明了书本上的东西和经验并不一定可靠,从客观实际出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2、刻舟求剑◇《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立即]契[雕刻,刻]其[代词,船]舟,曰:“是[指示代词,这儿]吾剑之[结构助词,的]所从坠。
”舟止,从其[代词,他]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迷惑,糊涂]乎?1、请写出“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意思。
[答]比喻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来处理事情。
【高一学习指导】高一语文学习方法之高一文言文
【高一学习指导】高一语文学习方法之高一文言文高一语文学习方法之高一文言文方法一:“三多”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
2、多腰:意思就是指,凡是老师建议诵读的课文,最出色能够一字不落的把它诵读下来。
倘若你可以坚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控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升出来。
3、多练: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方法二:复习和备考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学会听课,而且要重视预习和复习。
1、课前预习,除了融合注释堵塞文意之外,还应展开详尽的圈点勾画,融合语境,反反复复琢磨,找到自己暂时还无法认知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地方,一定必须加倍特别注意。
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收集有关的资料,以供不时之需。
在复习的时候,千万别忘掉了反反复复背诵课文,如果存有时间,还可以将稀奇古怪的地方制作成问题卡片,以便上课时及时与老师交流或互动,切勿不懂装懂。
2、课后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
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贪图省事儿,要是上课听听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方法三:介绍句式和译者文言特殊句式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与现代汉语有所区别。
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语序、省略、句子格式等方面,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
了解并掌握这些文言知识,我们首先应从各种特殊句式,基本结构入手。
方法四:推测句子成分与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也有一定的语法结构,除个别的文言特殊句式外,大部分与现代汉语相同,尤其是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基于此,同学们就可以从语法结构入手来推断词语意思。
通过语法知识我们知道,主语、宾语往往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动词、形容词,而定语则多是形容词、名词、代词,状语往往是副词。
《乌有先生历险记》文言文学习指导
《乌有先生历险记》文言文学习指导【目录】一、作品介绍二、推荐者语三、原文四、翻译与注释五、《乌有先生历险记》(白话翻译)六、练习题七、练习题参考答案【作品介绍】张孝纯先生为高考复习撰写的《乌有先生历险记》是学习文言文知识的绝佳文章。
这篇两千来字的文言文,不仅是一篇生动引人的故事,而且是一套富有创造性的文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题。
它囊括了当时的中学课本中几乎全部的文言词法、句法知识,读者如果仔细阅读文章,再做做文后的练习,对复习、掌握中学的文言知识,会有很大帮助。
《乌有先生历险记》全篇计包括:1、人称词23个;2、时间词36个;3、古今字,假借字66个;4、常用文言虚词46个;5、应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不包括1,2,3项内容)200多个;6、固定结构,特殊句式30个;7、词性活用现象近30例;8、初,高中文言教材中的语句多处。
【推荐者语】《乌有先生历险记》系由河北省邢台市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仿古自编。
故事中信息量极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及能力训练之要点,文中隐含逾半(见文后的"说明")。
认真读此文并按"说明"的要求进行训练,效果颇佳;;笔者在多届高中学生的总复习中使用,均是这样。
加之故事情节十分生动曲折,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于是,枯燥的文言复习也平添了几分乐趣.今不揣冒昧,将此匠心独运之训练设计推荐给广大语文教学界的同仁,也借此纪念已经乘鹤西去的张孝纯先生。
【原文】乌有先生历险记作者:张孝纯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
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唯读书是务。
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以充小吏。
”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二叟相见大说。
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蓄薄酿,每朔望则自酌,今者故人来,盖不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