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李白诗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李白诗歌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李白诗歌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李白诗歌专题训练零、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共12 分)寄东鲁二稚子【1】李白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2】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1】这首诗作于金陵。

【2】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

《李白诗四首学案》答案

《李白诗四首学案》答案

《李白诗四首》学案答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李白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培养学生诗歌诵读及鉴赏能力。

3.品味李白诗风雄奇飘逸,想象奇特以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方法。

2.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哭晁卿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这四首诗,正确对待诗人那桀骜不驯的叛逆精神以及鄙视权贵追求追求生活重视友情以及关注民生的思想。

【学习重点】1.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2.了解与李白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并掌握李白诗歌的特点。

【学习难点】李白诗歌中雄奇飘逸,想象奇特的诗风。

【课时安排】3课时《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走近诗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全集》。

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二、初步感知课文1.写作背景: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

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

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2. 解题: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属歌行体古诗。

“梦游”,梦中游览,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内容多有悲愁感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

古诗词李白《将进酒》练习练习及答案(浙江嘉兴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

古诗词李白《将进酒》练习练习及答案(浙江嘉兴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

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提及古来圣贤,表明诗人志向清高,不愿意与俗人为伍。

B.李白、岑夫子和丹丘生几个知己相逢千杯少,主人李白把珍贵的“五花马”“千金裘”换了美酒。

C.“钟鼓馔玉不足贵”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都抒发了蔑视权贵的情感。

D.本诗通篇以七言为主,以三、五言句“破”之,参差错综,诗句以散行为主,节奏疾徐变化多端。

16.简要分析以“君不见”开头的两个完整句子在全诗中的作用。

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为人处事、学会换位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大学之道》中强调,对待家国关系我们应“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参透了人生更迭,江月永恒的哲理句是“________,________”。

15.B16.①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

前一个“君不见"强调黄河入海的自然永恒,后一个“君不见”突出了青丝变白的人生短暂,在对比中奠定了全诗感伤的基调。

②为抒发悲愁之情蓄势。

运用比兴手法,引起诗人“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为诗歌抒发悲愁之情蓄势。

(答“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黄河一去不回的气势,头发变白的速度之快,在反差中表现时不我待的心理,为诗歌抒发悲愁之情蓄势”也可以)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与答案04_李白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与答案04_李白

班级: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04_李白(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 1、以下哪个词语不适合用来形容李白的诗歌风格?( ) 2、(多选)关于李白的说法,哪些项是正确的?( ) 3、李白的号是什么?( ) 4、根据创作风格特点,判断以下哪首送别诗是李白的作品?( ) 二、李白《峨眉山月歌》 1、“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这五处地名,是用什么意象给巧妙联系到一起的?( ) 2、“峨眉山月半轮秋”中的“半轮秋”指的是什么?( ) 3、从“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句中,不能读出李白的心情是什么?( ) 4、《峨眉山月歌》一诗中,出现了多处名称,以下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三、李白《望天门山》赏析 1、这首诗用一种动态之美,“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什么字,体现了这种动态美?( ) 2、天门山为何取名“天门山”?( ) 3、关于这首诗的翻译,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4、“天门中断楚江开”,这里的“楚江”又名什么?( ) 四、李白《望庐山瀑布》赏析 1、关于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望lú山瀑布》的“lú”字怎么写?( )3、“日照香炉生紫烟”,这里的“紫烟”是怎么产生的?(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4、(多选)这首诗中哪些诗句是在用夸张的手法来描写瀑布?( ) 五、李白《夜宿山寺》赏析 1、关于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危楼高百尺”,“危楼”指什么?( ) 3、这首诗通篇都在使用什么修辞?( ) 4、以下哪个词语不适合用来形容《夜宿山寺》这首诗?( ) 六、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样的送别场景,有哪两个字形容比较贴切?( ) 2、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完整意思是什么?( ) 3、关于这首诗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广陵”是什么地方?( ) 七、李白《静夜思》赏析 1、这首诗主要通过什么细节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 2、以下哪个诗句适合用来形容《静夜思》的创作风格?( ) 3、“疑是地上霜”,指李白产生了什么错觉?( ) 4、这首诗中的哪个字,代表“抬”的意思?( ) 八、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1、以下哪首写月的诗歌,不是李白所作?( ) 2、关于这首诗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左迁”是什么意思?( )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些都是李白赠别朋友的诗作,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创作特点?(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九、李白《月下独酌》赏析1、《月下独酌》的“酌”字,在诗歌中是什么意思?( )2、以下哪项的诗句,表示李白从“三人共饮”的幻想中醒悟过来?( )3、关于《月下独酌》这首诗,以下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4、在《月下独酌》一诗中,李白在幻想自己与谁共饮?( ) 十、李白《古朗月行》赏析 1、关于《古朗月行》这首诗,以下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 2、以下哪项诗句不是对月宫仙境的想象?( ) 3、关于诗题“古朗月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什么?( ) 4、以下哪项诗句中没有代指“月亮”的词语?( ) 十一、李白《赠汪伦》赏析 1、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能解读汪伦对待李白如何?( ) 2、以下哪个“闻”字,与“忽闻岸上踏歌声”的“闻”,意思不同?( ) 3、《赠汪伦》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歌?( )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 十二、李白《秋浦歌》赏析 1、“红星乱紫烟”描写的是什么景象?( ) 2、“秋浦歌”“黄浦江”,这里的“浦”都是什么意思?( ) 3、“赧郎明月夜”中的“赧郎”是什么意思?( ) 4、李白十七首《秋浦歌》中,还有另外一首名篇《秋浦歌》(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诗选》练习(含答案)

《李白诗选》练习(含答案)

《李白诗选》练习(含答案)李白诗选练 (含答案)题目一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的风格闻名,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也流露出他的豪情壮志。

请结合你对李白的了解,回答以下问题:1. 李白的诗歌风格有哪些特点?答案:李白的诗歌风格非常豪放奔放,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段和形象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他的诗作通常气势磅礴,感情激昂,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李白的诗歌风格非常豪放奔放,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段和形象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他的诗作通常气势磅礴,感情激昂,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2. 李白的诗作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作品?答案:李白有很多著名的代表作品,包括《静夜思》、《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热情表达。

李白有很多著名的代表作品,包括《静夜思》、《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热情表达。

题目二请阅读以下李白的诗作,并回答问题:《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静夜思》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答案:《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在夜晚一个人思乡的情感。

通过描写明月和思故乡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在夜晚一个人思乡的情感。

通过描写明月和思故乡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题目三请阅读以下李白的诗作,并回答问题:《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 《将进酒》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答案:《将进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欢乐无常的思考。

诗人通过描绘黄河奔流不息和人生中的变化无常,表达了要尽情享乐、珍惜现在的态度。

《将进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欢乐无常的思考。

高二年级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二年级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二年级诗歌鉴赏练习题(注:以下为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判断的作文格式,并非真实的高二年级诗歌鉴赏练习题)高二年级诗歌鉴赏练习题诗歌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诗人独特的语言和形式,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在高二年级,诗歌鉴赏练习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道高二年级诗歌鉴赏练习题,供同学们进行练习。

题目一:《月下独酌》李白(唐代)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题目二:《登鹳雀楼》王之涣(唐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目三:《悯农》李绅(唐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难忘耕地辛苦,满载粮仓忧虑。

百年强盗恣意,九十老农滞留。

田地堪种千品,世间不再枯朽。

农耕为国付出,富国强民初课。

题目四:《登黄鹤楼》崔颢(唐代)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愁人不见愁人醉,愁人愁见愁人愁。

以上是四道高二年级诗歌鉴赏练习题,通过欣赏这些古代诗人的作品,我们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同学们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诗人的运用语言和修辞手法等方面,来进行鉴赏和理解。

在《月下独酌》中,诗人李白借酒引发的联想,表达了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通过借酒的机会,他与明月、影子结伴而行,展现了自我意识的独立,同时也传递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登鹳雀楼》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登楼远眺的景色描绘,诗人引人入胜,通过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带给读者的是对追求进步的鼓励和支持。

《悯农》则以写实的手法,表达了对农民辛勤耕作的思考与关怀。

诗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的辛苦和忧虑,并借此唤起读者对农耕劳作的尊重和关注。

2019-2020学年语文高中(语文版必修2)习题:4李白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高中(语文版必修2)习题:4李白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4李白诗三首课后篇巩固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天姥./姥.姥瀛.洲/赢.家剡.溪/郯.城B.木屐./步履.澹.澹/赡.养霓.虹/雪霁.C。

渌.水/绿.林訇.然/阿訇.鱼凫./袅.娜D。

石栈./饯.别抚膺./赝.品喧豗./虺.解析A项,mǔ/lǎo,yíng,shàn/tán;B项,jī/lǚ,dàn/shàn,ní/jì;C项,lù,hōng,fú/niǎo;D项,zhàn/jiàn,yīng/yàn,huī。

答案B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荡漾熊咆龙吟扪参历井曲折莹回B.崔嵬一夫挡关摧眉折腰磨牙吮血C.峥嵘雄飞雌从蓬莱文章迷花琦石D.层巅青冥浩荡魂悸魄动畏途巉岩解析A项,莹—萦;B项,挡—当;C项,琦—倚。

答案D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对此欲倒东南倾.(倒下)B。

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C。

列缺..霹雳(指闪电)D.忽魂悸.以魄动(心惊,心跳)项,倾:倾倒。

4。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云青青兮欲雨.A.栗深林兮惊.层巅B.猿猱欲度愁.攀援C。

虎鼓.瑟兮鸾回车D.侧身西.望长咨嗟,下雨;C项,“鼓”也是名词用作动词,演奏;A项,“惊”是使动用法,使……害怕;B项,“愁”是为动用法,为……发愁;D项,“西”是名词作状语,向西。

5.李白的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主要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

通过奇特的构思来表现,诗中构思出一场梦游中的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极富浪漫色彩。

B。

主要是通过丑恶的现实与光明的梦幻进行鲜明对比来表现的.C。

全诗运用了比喻、对比、衬托、夸张、联想等手法,把幻想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

李白诗歌鉴赏试题集锦1答案

李白诗歌鉴赏试题集锦1答案

李白诗歌鉴赏试题集锦1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听蜀僧浚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l),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2),余响入霜钟(3)。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l)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2)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⑴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______________ , 从_____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4分)⑵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已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分)答案:⑴(4分)听者(或;作者自己)的惑受上;(2分)侧(2分) ⑵(2分)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答案示例: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

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

2024届高考古诗文阅读 李白专练(含解析)

2024届高考古诗文阅读 李白专练(含解析)

高考古诗文阅读李白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12分)材料一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

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

州举有道②,不应。

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

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沈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③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

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注释: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

②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

③靧(hui):洗脸。

材料二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

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①于当涂,公疾亟②,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

”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 李白诗四首+Word版含答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 李白诗四首+Word版含答案

2李白诗四首课时训练2李白诗四首一、夯基训练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不知东方之既白.B.云青青兮欲雨.C.虎鼓.瑟兮鸾回车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答案:A解析:A项,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白色。

B、C、D三项全部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B项,“雨”,下雨;C项,“鼓”,弹奏;D项,“事”,侍奉。

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将进酒》中“, ”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关”的诗句是“, ,万夫莫开”。

(3)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4) ,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5) ,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答案:(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3)两岸青山相对出(4)三山半落青天外(5)总为浮云能蔽日二、延伸阅读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①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②。

挥手自兹去③,萧萧④班马鸣。

注①孤蓬:蓬草被风吹散,飘转无定,古诗中常以之喻游子。

②颈联语出《古诗十九首》:“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故人,李白自称。

③自兹去:从这里离开。

④萧萧:语出《诗经》“萧萧马鸣”。

(1)送别诗往往抒发作者的悱恻、哀伤之情。

这首诗是否也是这样?试结合诗歌分析。

参考答案:不是。

这首诗抒情豁达大度,情深而不觉悱恻,意切而不露哀伤,有婉转蕴藉之妙。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表明了分别以后各自踏上征程,充满希望和豪壮之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则表明情深似海。

解析:回答此题的关键,一是要了解李白的豪放性格与风格,二是要从诗句中体会本诗与一般的送别诗的不同之处。

(2)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比喻。

如“孤蓬”“浮云”“落日”,以景喻情,形象鲜明生动,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并富有创造性,出人意外,入人意中。

高中语文必修四李白专题试卷(含解析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李白专题试卷(含解析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李白专题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李白专题试卷(含解析人教版)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人生得意需尽欢 B.天生我才必有用 C.径须沽取对君酌 D.暂伴月将饮 3.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我欲因之梦吴越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B.云霞明灭或可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天姥连天向天横失向来之烟霞 D.且放白鹿青崖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5.下面对各句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对此欲倒东南倾②栗深林兮惊层巅③云青青兮欲雨④虎鼓瑟兮鸾回车⑤樯橹灰飞烟灭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⑤/②/③④ D.①⑤/②③/④ 6.名句默写(10分) 1)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___,身登青云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中闻天鸡。

4)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5)客心洗流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云暗几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4分)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1)九世孙。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习题:第一单元2李白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习题:第一单元2李白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doc

2李白诗四首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位大诗人,当他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他悲愤地呼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当他自认为能够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时,他满怀激情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一生酷爱饮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对生活充满了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热爱祖国大好河这位诗人是谁?山,纵情山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

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

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课内挖掘】李白与晁衡:李白离开京城长安。

但听说挚友晁衡要归国,也赶来送行。

之后,李白便到金陵一带游览去了。

但没过多久,就传来晁衡船队海上遭遇风暴,已溺死在茫茫大海中。

李白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悲痛欲绝。

于是,当即写下《哭晁卿衡》。

在李白心目中,这位晁卿,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品德高尚。

因而,诗人把晁卿比作天上的明月,其人品像明月一样高尚、高洁、高贵,给予这位异国之友以高度评价。

【课外运用】阅读友谊(节选)西塞图说:“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友谊。

而真正的友谊都是大家一直渴望的,我也不例外。

友谊是不分国界、不分年龄的,友谊就像是初春里的第一缕阳光般柔和、温暖,友谊就像是幸福乐曲里的一串串动人的音符,为你的人生谱写下灿烂的一笔。

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这样的友谊佳话。

当时日本有个学生晁衡留学中国,学成后受到皇帝器重,留在朝廷内做官。

其间,与李白、王维等结识,并成为至交好友,一起饮酒,吟诗唱和。

在天宝十二载,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乘船返国办事省亲。

但没过多久,就传来船队海上遭遇风暴,晁衡已溺死在茫茫大海中的消息。

李白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悲痛欲绝。

《古代诗歌四首》(精选习题)(解析版)

《古代诗歌四首》(精选习题)(解析版)

《古代诗歌四首》(精选习题)(解析版)《古代诗歌四首》(精选习题)(解析版)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下面将为你介绍四首精选习题,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代诗歌作品。

第一首:《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在静夜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床前明月光”,以形容明月的明亮之光开篇,给人以安静、祥和的氛围。

接着,“疑是地上霜”,将明月借喻为地上的霜,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悟。

最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诗人抬头望着明月的动作,抒发了思乡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之手,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

开头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同时暗示出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的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表达了自己追求进步和超越的心态,鼓励自己不断向上攀登,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第三首:《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

诗人通过对国家和社会现实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通过描绘国家破败和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望和悲伤;接下来的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揭示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生活的不满,具有强烈的悲愤情绪。

第四首:《登金陵凤凰台》- 杨维桢百丈金陵百万家,天子江山锦绣遮。

帘卷东风春色在,红楼一曲是长恨。

这首诗出自明代文学家杨维桢之手,描绘了金陵城的繁荣景象和人民的疾苦。

第一句“百丈金陵百万家”,通过大胆的夸张手法,表达了金陵城的繁盛和人口众多。

接下来的两句“天子江山锦绣遮,帘卷东风春色在”,通过描述皇帝的统治和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帝国的繁荣和春光明媚的画面。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2 李白诗四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2 李白诗四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诗中对神仙极乐世界的描写,包含两个层次:
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云青青兮欲雨. 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虎鼓瑟兮鸾回.车 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仙之人兮列.如麻 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惟觉.时之枕席 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且.放白鹿青崖间 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明月不归沉碧海,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佯羞不出来。
解析:不要把“度”写为“渡”,不要把“暝”写为 “冥”,不要把“事”写为“侍”,不要把“苍”写为 “沧”等。
答案:1.一夜飞度镜湖月 送我至剡溪 2.迷花倚石忽已
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3.日月照耀金银台 4.仙之人兮列 如麻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6.白云愁色满苍梧 7.笑 入荷花去
而据考证,晁衡并没有遇难,而是漂流到安南(今越南荣 市),辗转回到长安,继续任官,直至大历五年(770 年) 卒。
3.《丁都护歌》(也作《丁督护歌》) 关于“丁都护歌”的来源,《宋书·乐志》记载说,彭城内 史徐逵之被鲁轨杀害,宋高祖(即宋武帝刘裕)派府内直都 护丁旰去处理后事。徐逵之的妻子是宋高祖的长女,她叫 丁旰到她的府阁下,亲自询问殡殓之事,每问一句,都叹 息“丁督护”,语声很哀切。后人根据她的悲叹声进一步 推衍成这支歌曲。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所保存的《丁督 护歌》都是咏叹军旅生活的艰苦和思妇的哀怨的。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李白诗四首 练习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李白诗四首 练习 Word版含解析

,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哭晁卿衡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1.“征帆一片绕蓬壶”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征帆一片”有什么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一句是叙事,也寄寓着诗人的感情。

分析的重点是“征帆”和“一片”的含义。

答案: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如同一片树叶漂浮在水面。

“征帆一片”形容孤单漂泊远航,也暗示了晁衡的遇难。

2.“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一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诗人把“晁衡”比喻为“明月”,而“白云愁色满苍梧”则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作者的情感可从本句中的“愁”字和诗题上的“哭”字看出。

高中古诗词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古诗词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古诗词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_”。

2.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下一句是“______”。

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__”。

4.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下一句是“______”。

5.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 不思量,自难忘5. 宝马雕车香满路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句诗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A.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李白C. 李商隐D. 王安石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以下哪首诗?A. 李白的《静夜思》B.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C.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D. 苏轼的《水调歌头》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望岳》?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苏轼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以下哪首词?A. 苏轼的《水调歌头》B. 辛弃疾的《青玉案》C. 李清照的《如梦令》D. 柳永的《雨霖铃》答案:1. A2. C3. A4. B5. A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表达的情感。

2. 分析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象。

答案:1.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杜甫对国家沦陷、山河破碎的深深哀痛和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感慨。

备战高二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专项训练含答案

备战高二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专项训练含答案

备战高二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1)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 颔联中的“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C. “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

D.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如听万壑松”这一句是纯客观的描写。

(2)请你谈一谈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在表达上的妙处。

答案:D解析:(1)D(2)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解析】【分析】(1)D项,“如听万壑松,这一句是纯客观的描写”,错误;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故选D。

(2)《听蜀僧濬弹琴》这首诗,主要是写作者赞美蜀僧弹琴技艺高超,而用“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收束全诗。

不知不觉中,暮色已经笼罩了青山,秋云黯淡,布满了黄昏的天空,从内容上说,这两句分明是景色描写,写曲终时的景色,用“不觉”写出了诗人沉醉在琴声之中,从手法上说,用景色的变化从侧面来写琴声的魅力。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李白诗四首》练习题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李白诗四首》练习题

李白诗四首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渌.水荡漾清猿啼( ) (2)熊咆龙吟殷.岩泉( )(3)水澹澹..兮生烟( ) (4)忽魂悸.以魄动( )(5)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6)怳.惊起而长嗟( )(7)吴牛喘.月时( ) (8)君瞧石芒砀.( )(9)见客棹.歌回( )解析:注意拼音规则,不要出现音调标注错误的现象。

答案:(1)lù (2)yǐn (3)dàn (4)jì (5)fēi (6)huǎng (7)chuǎn (8)dàng (9)zhào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烟涛微茫信.难求( ) (2)云霞明灭或.可睹( )(3)天姥连天向天横.( ) (4)势拔.五岳掩赤城( )(5)我欲因.之梦吴越( ) (6)渌.水荡漾清.猿啼( )( )(7)迷花倚石忽已暝.( ) (8)栗.深林兮惊.层巅( )( )(9)水澹澹..兮生烟( ) (10)失向.来之烟霞( )(11)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12)怳.惊起而长嗟( )解析:解释时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尽量根据句义推断词义。

答案:(1)确实 (2)或许 (3)遮断 (4)超出 (5)依据 (6)清澈凄清 (7)天黑 (8)使……战栗使……震惊 (9)波浪起伏 (10)刚才 (11)暂且;等待 (12)恍然,猛然3、名言名句填空。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发三千丈,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文字书写正确,尤其要注意不要与形近字或同音字混淆。

答案:(1)奔流到海不复回(2)天生我材必有用(3)直挂云帆济沧海(4)缘愁似个长一、阅读理解(一)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完成4—5题。

【唐诗】2020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散12李白诗四首检测试卷含答案

【唐诗】2020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散12李白诗四首检测试卷含答案

【关键字】唐诗2 李白诗四首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内容赏析】本诗语言晓畅流利,情意宛转蕴藉,表现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离别时不胜依依。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

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

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常识·速览]桀骜不驯谪仙人——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生于中亚碎叶城,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

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

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是我国古代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评价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他的诗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

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

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2课
(一)基础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从载人航天、量子卫星、“中国天眼”等大国重器,到被誉为“新四大发明”的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当前中国创新成果。

在这一轮的全球创新竞赛中,我国从“跟跑者”到“并跑者”,进而成为一些领域的“领跑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群策群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

不跑出创新“加速度”,怎能成为领跑者?
过去五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改善了生活,也惠及了世界。

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新科技走出国门,成为我们递给世界的“创新名片”,海外“拷贝中国”的案例越来越多。

要跑出创新“加速度”,就要突出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激发所有人的创新活力,让每个有创新意愿的人都有的机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完善和落实创新激励政策,明确提出“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或废止”。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层出不穷精益求精方兴未艾小试锋芒
B.层出不穷集思广益蔚然成风小试锋芒
C.屡见不鲜集思广益方兴未艾大显身手
D.屡见不鲜精益求精蔚然成风大显身手
【答案】B
【解析】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屡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小试锋芒:稍微显示一下本领。

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创新慢了会落后,不创新也会落后
B.要想不落后,只有不断地努力创新
C.不创新会落后,创新慢了也会落后
D.只有不断地努力创新,才能不落后
【答案】C
【解析】结合上下文可知,此处不但要创新,而且创新速度不能太慢,故选C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或废止”的要求,进一步强调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

B.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完善和落实创新激励政策的要求,明确提出“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或废止”。

C.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强调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提出“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或废止”的要求。

D.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明确提出“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或废止”的要求。

【答案】D
【解析】A.“明确提出‘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或废止’的要求”与“进一步强调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位置互换,因前者是后者的具体表现。

B.“完善和落实”语序不当,“的要求”应放在全句末。

C.“明确强调”搭配不当。

(二)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4.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关山月本是乐府旧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这首《关山月》是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

B.玉门关的故址在今青海省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三四句是说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C.白登道,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七天。

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

D.本诗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

【答案】B
【解析】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

5.这首诗是由哪几幅画面组成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

以怨情贯穿全诗,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三)语言运用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是理论自信之根。

传统文人常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显示自信。

从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关系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自华”是自信的结果和表现。

文化范围像大海那样宽广,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等。

中国人爱喝茶,俄国人喜饮酒,美国人放不下枪,诸如此类,统属文化。

按文化大逻辑,理论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种类;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有理论,如同先有根,再有树;文化体量大、资源足,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化之根伸得广、扎得深,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腹有诗书”是基础②先有文化③理论之树就会枝繁叶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