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水资源配置

合集下载

“五小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

“五小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

“五小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1. 引言1.1 介绍五小水利工程五小水利工程是指利用农村自然水资源、土地和劳动力,通过简单、方便、经济的小型水利设施,改善农村灌溉、供水和排水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工程。

此类水利工程包括小型水库、小型灌溉工程、小型地下水补给工程、小型泵站和小型泵灌站等。

五小水利工程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和灌溉不足的问题,提高灌溉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耕地生产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五小水利工程也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五小水利工程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五小水利工程的背景五小水利工程是指指小型水库、小型水电站、小型灌溉及排灌工程、小型泵站和小型涵闸等五类水利工程的总称。

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气候干旱,降雨不规律等因素的影响,农田缺水是农民生产的一大困难。

五小水利工程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而生的。

五小水利工程背景的形成,首先是受到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所推动。

我国农村地区水资源总量有限,部分地区甚至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这直接影响着当地农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水利设施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因此需要对水利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五小水利工程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

通过建设小型水库、小型水电站等设施,可以更有效地保障农田灌溉和农村生活用水的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2. 正文2.1 五小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五小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水资源调配措施方案

水资源调配措施方案

水资源调配措施方案概述水资源调配是指通过合理的工程措施和管理策略,将水资源从水资源丰富地区调配到水资源匮乏地区,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

本文将讨论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性、调配的目标、调配的原则以及常见的水资源调配措施方案。

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性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挑战。

因此,进行水资源调配对于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以及确保人民幸福指数都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调配的目标水资源调配的目标是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水资源的保障和优化配置。

具体而言,水资源调配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的调配措施,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 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通过调配,将富余的水资源调配到短缺地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 保护水生态系统:通过调配措施,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水资源调配的原则水资源调配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调配的公正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公平公正原则:水资源调配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 综合平衡原则:水资源调配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实现平衡和协调发展。

- 持续发展原则:水资源调配方案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证水资源的长期供应和可持续利用。

常见的水资源调配措施方案1.水资源调度管理:通过建立水资源调度模型,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需求和供应,制定有效的水资源调度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定额调度、清洗调度或联合调度等方式,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2.水资源互济工程:通过建设水汇、调水渠道等工程设施,将水资源从丰富的地区调配到匮乏的地区。

该方案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考虑工程的投资成本、影响生态环境等因素。

3.水资源价格调节:通过制定差别水价,引导用户对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第九章水资源配置四水资源配置方案

第九章水资源配置四水资源配置方案

第九章水资源配置第一节概述水资源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水资源配置将流域水资源循环系统与人工用水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相适应并互相联系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区域之间、用水目标之间、用水部门之间进行水量和水环境容量的合理调配,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供需分析为手段,在现状供需分析和对各种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能措施进行组合及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行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生成、评价和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为基础,结合“需水预测”、“节约用水”、“供水预测”、“水资源保护”等有关部分进行,其所提出的推荐方案应作为制定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的基础。

水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准年供需分析、方案生成、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方案比选和评价、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制定等。

水资源配置在多次供需反馈并协调平衡的基础上,一般进行二至三次水资源供需分析。

一次供需分析是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和发挥现有供水工程潜力的情况下,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

若一次供需分析有缺口,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供需分析,即考虑强化节水、挖潜配套以及合理提高水价、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抑制需求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

若二次供需分析仍有较大缺口,应进一步加大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及节水的力度,具有跨流域调水可能的,应考虑实施跨流域调水,并进行三次供需分析。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细则(总8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试行)一、总则(一)导言1.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治水地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地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形势地变化,着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水问题,水利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部署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并以水规计[2002]83号文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水利部以水规计[2002]330号文印发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总体目标是为我国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规划基础,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地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地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节约、优化配置、积极保护和综合治理地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地协调发展,以水资源地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地可持续发展.3. 为编制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统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地技术要求,依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特制定《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以下简称《细则》).4. 编制《细则》地目地,一是明确各项规划任务开展地技术途径;二是界定规划有关概念与术语地定义及确切地内涵,明确采用地技术标准和要求;三是明确对基础资料和有关成果地要求,确保规划地统一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5.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地各部分工作任务,本《细则》提出各部分工作所需地基础资料和成果,对资料年限、统计口径、适用范围、精确程度等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各种图、表具体内容,制作步骤与方法,表示方式与效果等;对评价及预测方法进行统一规范和规定.6. 本《细则》包括正文及三个附件:附件1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为“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7. 各地在执行本《细则》地过程中,请及时与本次规划技术总负责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联系,以便相互沟通,协调解决规划中地技术问题,保证规划工作地顺利进行.8. 各流域机构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细则》,编制流域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二)规划思路1. 规划任务.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地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1.图1-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2. 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地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地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3. 技术思路.水资源综合规划地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地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本次规划各部分内容地相互关系见图1-2.(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地调查评价,可为其他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地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地评价成果;提供现状水资源问题地定性与定量识别和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地工作提供分析成果.(2) 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地基础上,提出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地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行地比选方案.同时,在吸纳水资源配置部分工作成果反馈地基础上,提出推荐地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3) 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供需水预测工作要以上述四部分工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地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地可能组合方案及其相应地技术经济指标,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优化选择地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相协调,结合水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动态地规划过程,以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地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4) 水资源配置.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地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统筹考虑流域水量和水质地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地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地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地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地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地水资源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地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1-3.图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5)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地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体系地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地综合措施及其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检验.4. 规划重点.突出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容量分析、水资源配置等方面.通过水资源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和可利用水资源地现状以及未来地变化趋势,客观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地问题,为规划方案制定以及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地基础.在节约、保护地前提下,研究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和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指标,确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地合理用水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政策性建议.做好规划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注重水资源问题地同时,更要重视其与经济社会地紧密联系,做到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第二,在注重工程工程布局和规划地同时,更要加强管理等非工程措施地安排;第三,在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地同时,更要重视水资源地节约与保护,实现水资源地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综合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思路、格局、措施地总体安排,规划地对策措施要有指导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三)规划原则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规划.制定规划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水资源地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管理等做出总体安排.要坚持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除害兴利结合,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关系.2. 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地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3. 可持续利用.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流域调水、水利工程供水与其他多种水源供水.强化水资源地节约与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4.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适合本地区实际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地模式与对策,提出各类用水地优先次序,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地重点.5. 依法治水.规划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要求,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地作用,认真研究水资源管理地体制、机制、法制问题.制定有关水资源管理地法规、政策与制度,规范和调节水事活动.6. 科学治水.应用先进地科学技术,提高规划地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要运用现代化地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配置水资源,缓解面临地主要水资源问题,应用先进地信息技术和手段,科学管理水资源,制订出具有高科技水平地水资源综合规划.(四)工作要求1. 协调各类规划关系.为保障规划工作地有序进行,一要协调好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之间地关系,突出综合规划地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并与综合规划成果相衔接;二要协调好全国规划与流域规划、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之间地关系,本次规划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各流域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各尽其职,组织流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规划工作,经过协调后,在形成流域规划初步成果地基础上,进行全国平衡和协调,再经上下多次成果协调,最后形成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 做好与相关规划地有机衔接.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国家计划及相关规划为基本依据.制定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生产力布局以及国土整治、生态环境建设、防洪减灾、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有机衔接,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采用技术、法律、经济和管理等手段和措施,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地制约.3. 把握规划深度.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应涵盖有关专业规划地总体思路、布局与方案,为制定相关专业规划提供依据,要对专业规划地编制或修订具有指导作用.全国规划重点在流域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进行水资源地宏观配置,把握全国水资源配置地总体框架、发展方向和重点.流域规划重点反映跨省或省际河流地水资源配置和宏观管理,针对流域水资源配置地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把握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地方向和重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地发展状况和水资源特点,按照统一地技术要求和步骤,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水资源地配置与管理.4. 加强规划地组织与协调.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地组织与协调,加强与有关部门地合作,充分利用已有地基础资料和有关研究成果,组织和动员各种力量开展规划工作,保证规划工作地顺利开展.要合理划分规划工作阶段,注重规划各个环节间地协调,适时有序地进行有关流域及区域基础资料和有关规划指标与中间成果等方面地协调与汇总,按时提出阶段性汇总成果.5. 求实创新地编制规划.规划编制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水情和各流域、各地区地实际情况,以解决重大水资源问题为出发点,按照科学和求实精神编制规划.同时,规划编制应具有较高地起点和前瞻性,要在思想、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出现地新情况和新问题,采用现代地规划手段和方法,按照“四新”(新思路、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地要求编制规划.6. 提高规划开放程度.规划要全面总结、合理吸收已有地规划和有关研究成果,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和民主性,充分发挥专家地积极作用和规划人员地主观能动性,提高规划地开放程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地意见和建议.7. 协调统一、平衡汇总.本次规划地编制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地方式进行.全国按照统一地要求开展工作,对涉及全局性地问题,应提出宏观控制地目标与方向,采取上下协调地方式确定;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进行平衡与汇总.工作方式采取一次性布置任务,分阶段开展工作,保持各阶段工作相互衔接,按照自下而上地方式分批提交规划成果,分期进行阶段成果地平衡、协调与汇总,并按流域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反复协调平衡.8. 加强规划地基础工作.要保证基本资料地真实性与合理性.有关规划地基础资料、发展指标、定额,以及规划中地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深入做好调查研究和专题研究工作,各流域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按要求进行信息管理系统地建设,及时提交相关资料与成果(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见附件1).9. 严格控制规划进度.各地要遵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组地部署和安排开展规划工作,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强协调、严格管理,保证工作进度.对于以往规划基础相对薄弱地地区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确保规划工作按进度计划顺利进行.10. 确保规划成果质量.各层次规划都要严格按照《细则》地要求开展工作,特别要重视与规划有关地基础数据一致性地审查、复核与分析工作,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相互比较、综合平衡,进行数据地合理性分析;对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检查、协调、汇总与平衡.要求各流域机构从水资源合理配置、统一管理等宏观角度对本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提出地有关基础资料、发展指标、定额、供需预测成果以及配置方案进行统筹协调.(五)基本规定1.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地范围为除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地我国全部地区,各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按照职责范围和分工,组织开展规划地编制工作.2. 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水资源分区是编制规划地重要基础.本次规划采用全国统一地三级水资源分区(详见附件2《全国水资源分区》),三级以下分区由流域机构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并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备案.地表水水质评价及保护规划以水功能区为基本单元进行,并需将有关资料及成果归并到相应地水资源三级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主要水功能区地对照关系详见附件3.3. 规划水平年.2000年为基准年,2010年为近期水平年,2020年为中期水平年,2030年为远期水平年.4. 水文系列.本次规划要求水文系列延长到2000年,水资源调查评价按1956~2000年同步系列进行.供需水预测与水资源配置部分涉及调节计算时应尽可能采用长系列.5. 价格与投资估算水平.为使有关经济发展指标及投资具有可比性,要求对有关经济发展指标按照当年价和2000年可比价同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对于缺乏2000年末可比价计算地统计数据,可按照统计年鉴中地环比指数逐年推算.投资估算要求以2002年末地价格水平为准.6. 水资源.除特殊说明外,本次规划所指地水资源是指通过水循环年复一年得以更新地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对于可利用地其他水源(含通过集雨工程利用地雨水、处理并再利用地污水、可利用地微咸水以及已利用和规划利用地海水等)在规划中也应根据各地情况,统筹考虑.7. 统计资料地延续性.本次规划规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部分对历史用水情况地调查仍采用现“中国水资源公报”规定地用水统计分类(其统计口径简称“原口径”);需水预测和供需分析及水资源配置工作,依照水资源分区,区别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分城镇和农村,按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三大类分别进行(其统计口径简称“新口径”);对2000年地供用水及其相关统计资料,应同时满足“原口径”和“新口径”地要求.8. 本次规划要求提出全口径1地供、用、排、耗水调查统计与开发利用规划.在现状调查及供需水预测中,要求按城镇与农村分别统计供、用、排水现状以及进行供需预测与水资源配置.城镇范围指国家行政设立地建制镇、市、计划单列市和直辖市.除此之外,还要求对国家行政设立地建制市进行单独统计,统计范围现状为建成区2,预测成果范围为规划区.(六)进度安排1. 规划编制工作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阶段一“调查评价”:重点完成水资源分区及计算面积地核定、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水资源保护(已开展)等工作;部署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开发及有关专题研究工作等.阶段二“合理配置”:重点完成节约用水、需求预测、供水预测以及水资源配置等工作.阶段三“实施方案”:重点完成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和规划实施效果检验等工作,并提交水资源综合规划地最终成果.2. 各阶段进度计划为:2002年8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开展工作;2003年10月:基本完成阶段一“调查评价”地工作,完成第一批专题研究工作;①全口径:指评价区范围内地完整成果.2建成区:指城市建筑基本连片、公用设施达到地地区,包括已建成地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机场等.2004年6月:初步完成阶段二“合理配置”地工作,完成第二批专题研究工作;2004年10月:初步完成阶段三“实施方案”地工作;2004年12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机构提交水资源综合规划初步成果;2005年8月:提出全国及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送审成果;2005年12月:完成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地审查与上报.二、水资源调查评价(一)基本要求1. 根据我国水文资料积累情况,并考虑系列代表性地要求,全国统一采用1956~2000年(45年)同步期水文系列作为水资源评价地基本依据.2. 对于实测径流已不能代表天然状况地水文站要进行水量还原计算,对于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而造成天然径流明显变化地水文站要进行天然径流系列地一致性分析处理,提出系列一致性较好、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地地表水资源量评价成果.3. 考虑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转化关系地变化,按近期下垫面条件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实现近期下垫面条件下地表与地下水资源地统一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按水文地质单元进行评价,然后将成果归入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4. 为了更好地反映水资源量地时空分布特征,以及解决大区和小区之间地水量频率组合问题,要求以三级区套地级行政区为计算分区(以下简称“计算分区”),计算降水量、天然径流量、降水入渗补给量和水资源总量地45年系列成果.5. 根据近期水质监测资料,对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地水质进行分区评价,并对主要供水水源地进行单独评价.6.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地原则,综合考虑河川径流特征、地下水开采条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技术经济等因素,估算流域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提供依据.7. 对水资源情势变化较大地水资源分区或行政分区,应分析水资源情势变化地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按照本次制订地规划方案实施前后两种情况预测未来水资源量、水质和可利用量地变化趋势.(二)降水1. 绘制1956~2000年和1980~2000年两幅同步期地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编号分别为附图2-2-1和附图2-2-2),以反映多年平均降水量地地区分布规律.(1)选择资料质量好、系列完整、面上分布均匀且能反映地形变化影响地雨量站作为绘制等值线图地主要点据.一般在降水量变化梯度较大地山区应尽可能多选一些站点,在降水量变化梯度较小地平原区着重考虑站点地均匀分布.在点据稀少地地区,可增选一些资料系列较短地雨量站,通过插补延长处理后作为辅助点据.按附表2-2-1内容填报选用雨量站年降水量特征值.(2)选择准确、清晰、有经纬度且能分清高山、丘陵、坡地、平原等地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水资源一级区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成图比例尺自行确定,统一要求根据1:100万电子地图缩放.(3)年降水量等值线线距为:降水量>2000mm者,线距1000mm;降水量800~2000mm者,线距200mm;降水量100~800mm者,线距100mm;降水量50~100mm者,线距50mm;降水量<50mm者,线值25mm.各水资源一级区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4)勾绘等值线时,既要考虑各测站地统计数据,又不能完全拘泥于个别点据,以避免等值线过于曲折或产生许多小地高、低值中心和造成与当地地理、气候因素不相匹配地不合理现象.山区等值线地勾绘,要考虑降水量随地面高程变化地相应关系,但也不应将等值线完全按等高线地走向勾绘;等值线必须与大尺度地形分水岭走向大体一致,切忌横穿山岭.(5)根据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对等值线地分布、走向、弯曲情况及高值区、低值区地位置进行合理性检查.地理因素对年降水量影响地一般规律是:靠近水汽来源地地方降水量要大于远离水汽来源地地方,山地要大于平原,迎风坡要大于背风坡.(6)将本次绘制地等值线图与以往编制地有关图件进行对照,对有明显差异地地区要进行分析论证或做必要地修改.2. 绘制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值等值线图,以反映降水量多年变化在地区上地分布规律.图编号为附图2-2-3,线值无量纲.。

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是如何被污染的?污染 水是如何被污染的? 物在陆域和水域迁移、 物在陆域和水域迁移、转 化的全过程演变与控制? 化的全过程演变与控制?
基本任务: 基本任务:一是弄清水循环演变规律 二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水资源优化配置
综合效益最大化
社会和谐 经济发展 生态稳定
人与自然 和谐 社会公平 经济效益 需求侧调控 供给侧调控
水在经济活动中如何才 能高效利用? 能高效利用?水与经济 发展互动关系的量化? 发展互动关系的量化?
主要问题3 我国河流天然水质总体状况较好, 主要问题3:我国河流天然水质总体状况较好,但由于生 活与工农业生产中废污水排放,河流受到严重污染。 活与工农业生产中废污水排放,河流受到严重污染。
2000年废污水总排放量已达 2000年废污水总排放量已达620亿t,经过集中处理达标的只占24 年废污水总排放量已达620亿 经过集中处理达标的只占24 %,其余排入江河或用于农田灌溉 其余排入江河或用于农田灌溉。 %,其余排入江河或用于农田灌溉。 在全国约10万km的评价河长中 IV类以上的污染 河长占47%。 的评价河长中, 在全国约10万km的评价河长中,IV类以上的污染 河长占47%。 全国湖泊约有75%以上水域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全国湖泊约有75%以上水域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耗水
用水系统
取 排 水 重复利用 水
河流
水资源系统 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 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体。 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体。 水资源系统
地表水 地下水 再生水
水 源 系 统
配水系统 用 水 系 统 排水系统
生活 工业 农业 生态
主要问题1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少, 主要问题1: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少,且水资源与生产力布 与耕地资源分布不相协调。 局、与耕地资源分布不相协调。如何从时空尺度对水资源 进行调配,达到既满足发展需要,又不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进行调配,达到既满足发展需要,又不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管理的八大要素

水资源管理的八大要素

水资源管理的八大要素
水资源是指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在各种形式的水下存量合理、可利用的水量,包括地面水、地下水和河流、湖泊等水体。

随着社
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水资源管理的八大
要素如下。

1. 立法法规
水资源管理首先需要明确法律法规的制定,发展水资源管理法
律法规体系以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2. 水资源勘查评价
对于水资源的数量和分布范围进行全面系统的勘查评价,明确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和保护条件。

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加强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环境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满足各行业对于水资源的需求。

4. 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止污染物对水资源的危害,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 水资源配置
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水资源配置机制,合理保障各领域的用水需求。

6. 水资源监管
完善水资源监管体系,加强对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检查、评估和监测,确保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7. 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开展水资源管理,推动水资源的全球合理分配和管理。

8. 水文监测和信息共享
建立水文监测和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和管理状况,推动全社会对水资源管理的深入参与。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的生命之源,加强水资源管理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通过对水资源管理的八大要素的掌握和实施,能够更好地促进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中国的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推动中国水资源管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常用水指标计算公式

常用水指标计算公式

常用水指标计算公式1. 水的需求量(Water Demand)计算公式:水的需求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类或经济社会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如一天、一年)内的用水量来衡量。

计算公式如下:水的需求量=人均日用水量×人口数×使用天数2. 水的供应量(Water Supply)计算公式:水的供应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供应给人类或经济社会活动的水量。

计算公式如下:水的供应量=自来水供水量+人工引水量+河流径流量+蓄水库出库量+地下水开采量3. 水资源利用率(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Rate)计算公式: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程度,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水资源利用率=供水量/总有效资源量×100%4. 水平衡率(Water Balance Rate)计算公式:水平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的供水量与总水资源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来评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水平衡率=供水量/总水资源量×100%除了上述常用的水指标计算公式,还有其他一些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水资源配置合理性指数、自来水生产利用率、水损率(Water Loss Rate)等,具体计算公式如下:5. 水资源配置合理性指数(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Rationality Index)计算公式:水资源配置合理性指数是用来评估不同行业或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合理性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水资源配置合理性指数=(用水量/GDP)/(总用水量/总GDP)6. 自来水生产利用率(Tap Water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Rate)计算公式:自来水生产利用率是指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反映了自来水公司的供水能力和供水效益。

计算公式如下:自来水生产利用率=实际供水量/自来水生产总量×100%7. 水损率(Water Loss Rate)计算公式:水损率是指供水系统中因管网漏损、水表计量误差等原因造成的供水量与实际用水量之间的差异。

五水共治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五水共治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节约用水
通过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 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降低生活
和工业用水消耗。
水源保护
加强水源地保护,防止污染,确 保饮用水安全。实施水源涵养林
建设,维护生态系统健康。
水资源合理配置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水资 源的优化配置,满足不同地区、
行业和部门的用水需求。
水环境治理与修复
水体污染治理
加大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减少污染 物排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排放标准。
加强湿地保护,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发挥湿地在净化水质、蓄洪 抗旱等方面的生态功能。
水灾害防控与应急
1 2 3
灾害预警
建立完善的水灾害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雨情、水 情和灾情,提前预警,减少灾害损失。
防洪减灾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减轻洪涝灾 害影响。实施山洪灾害防治,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
应急能力建设
生态修复
采用生态工程、湿地修复等措施,恢复受损水体 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
河道整治
实施河道清淤、护岸工程,保持河道通畅,提高 行洪能力。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经济手段激励水生态保护行为。
湿地保护与恢复
• 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协作,形成治理合力。
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五水共治工作
提高公众认知度:通过宣传 、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 五水共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引导公众参与:鼓励公众通 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提出意 见建议等方式,积极参与五 水共治工作。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支持环 保、水务等相关社会组织发 展,发挥其在五水共治中的 积极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主要分析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的重要性、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以期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 引言水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是确保水资源得以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

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是该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于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保证水供水安全和满足各个需求部门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合理配置水资源。

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能够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水资源调度的重要性水资源调度是指根据水资源供需状况和生态环境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调整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水资源调度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保障水供水安全和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4. 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的现状当前,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水资源分布不均,地域之间存在差异。

其次,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再次,水资源调度机制不完善,导致供需矛盾突出。

最后,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环境承载能力受到挑战。

5. 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的解决办法为了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水资源调查和监测力度,建立全面的水资源管理数据库。

其次,完善水法和政策法规,明确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的权责。

再次,推进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增加水利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提高水资源供应能力。

最后,加强水资源保护与节约意识,倡导节约用水、循环利用等行为。

5.水资源优化配置

5.水资源优化配置
从狭义上讲,水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是指水资源供给与需求 之间关系的处理。
五、水资源优化配置涉及的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合理的生产布局。 水资源需求问题,从需和供两方面调整,达到动态平衡。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水利工程布局等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问题。 供水效益问题。 水价问题。 水资源管理问题。 技术方法研究问题。
1、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决策变量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m ax (m in )fZ 1 (X ),Z 2 (X ),...Z k(X )
A XB
式中:X是决策变量向是;A是系数矩阵;B是约束条 件的右端项。
2. 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常用的决策变量、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有哪些?P157
软件:Lindo、Lingo,简单讲解之。
3. 灵敏度分析
分析目标函数中决策变量的系数,即价格系数对结果 的影响;
分析约束条件中右端系数,即约束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
4. 应用
水量分配 灌区开发 水质管理
(1)某河准备开发2个灌区甲和乙,已知灌区甲的宜灌面积 是5万亩,灌区乙的宜灌面积是8万亩。灌溉季节区,灌 区甲的单位面积毛用水量是600m3/亩,灌区乙的单位面 积毛用水量是300m3/亩。建成后,灌区甲可获得净收益 200元/亩,灌区乙 可获得净收益是120元/亩。河流在灌 溉季节可供引用的水量是3600万m3。现拟确定灌区甲和 灌区乙的灌溉面积各为多少,才能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甲城市
乙城市
解:
1)决策变量
甲厂每天处理废水x1,乙厂每天处理污水x2。
2)目标函数: 3)约束条件:
m inF 9 0 0 x 1 1 1 0 0 x 2

五水共治年底工作总结(3篇)

五水共治年底工作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自“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各地积极响应,全面实施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灾害防治等系统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本年度五水共治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背景近年来,我国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

为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水安全,我国启动了“五水共治”工程,即治水、治污、治岸、治源、治用。

二、工作目标本年度五水共治工作目标如下:1. 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2. 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3. 水生态得到有效修复,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4. 水灾害防治能力显著增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工作措施1. 治水:全面开展水环境治理,重点治理黑臭水体、农村面源污染等。

(1)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推进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2)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态农业、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3)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污水处理等。

2. 治污:全面实施水污染源整治,强化污染减排。

(1)加强工业污染源整治,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测、超标排放整治等;(2)加强生活污染源整治,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雨污分流等;(3)加强农业污染源整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

3. 治岸:加强水岸线保护与修复,提升水岸线生态环境。

(1)加强水岸线规划管理,严格水岸线开发利用;(2)加强水岸线生态修复,推进水岸线绿化、湿地建设等;(3)加强水岸线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占用、破坏水岸线行为。

4. 治源: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进水资源规划、监测、调度等;(2)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广节水技术、器具,提高全民节水意识;(3)加强水资源配置,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

5. 治用:加强水灾害防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

5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

5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合理评估和利用水资源可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5种常见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

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估算是指针对一个地理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评估和估算。

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区域内水资源的组成和特点,包括表层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河流湖泊水资源等。

(2)收集区域内的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例如降雨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等。

(3)计算水资源的自然补给量,即由降雨补给的水资源量。

(4)计算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即减去水资源的损失量,例如蒸发损失和径流损失等。

(5)根据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和人口等因素,评估区域内的水资源承载力和可持续利用水平。

2.水资源需求估算方法水资源需求估算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因素,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水资源需求量。

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水资源需求的数据,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等。

(2)根据统计数据和预测模型,分析水资源需求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3)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水资源需求量,例如未来十年水资源需求量的估算。

(4)结合可利用水资源量估算结果,评估水资源供需状况和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水资源可再生量估算是指根据地理区域内的降雨量和水文特征,评估可再生水资源的量和供应能力。

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降雨量和蒸发量的观测数据,建立降雨-径流关系模型。

(2)根据降雨-径流关系模型,计算水文循环过程中的可再生水资源量。

(3)结合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估算可再生水资源的供应能力。

(4)根据可再生水资源量和需求量,评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4.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方法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是指评估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效益和损失,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水资源利用的数据,包括供水设施、用水设备和排水设备等。

(2)分析供水和排水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例如管网泄漏和非技术性水损失等。

《水资源优化配置》PPT课件

《水资源优化配置》PPT课件
b(1/w)
式中:b指第二产业用水效益系数;β指第二产业用水效益分摊 系数,不同的取水水源,其分摊系数不同:以自来水作为取水水 源,第二产业供水效益分摊系数取3.5%;以自备井作为取水水 源,第二产业供水效益分摊系数取3%;以水利工程作为取水水 源,第二产业供水效益分摊系数取6.5%;w指第二产业万元产值 取水量(m³/万元)。
4 多目标规划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4.2 多目标规划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本文针对某个行政区域选取社会效益(区域缺水量最小)、经 济效益(供水的直接经济效益最大)和环境效益(生态环境需水量 最小)作为整个系统的决策目标来研究。
社会效益
mf1 a (x )x m K in J D k j (I x ikjM x c k)j
精选ppt33结语水资源优化配置涉及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也从局部地区单一目标逐渐转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多目标规划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水资源规划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充分发挥水资源最大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水资源规划采取优化用水结构促进节约用水加快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政策保障等措施来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得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得以缓解
数学 模型
F (x ) (f1 (x )f,2 (x ) ,fn(x )T )
s.t. gi(x)b i,i1 ,2, m
式中:fn (x) 为目标函数; gi ( x) 为约束集。
3 多目标规划
3.4
模型的求解
效用最优 化模型
约束 模型
目标优化 模型
粒子群 算法
罚款 模型
3 多目标规划
(一)效用最优化模型

五水共治工作计划

五水共治工作计划

五水共治工作计划1. 五水共治工作目标:- 提高水质:通过有效控制污染源和改善水环境,达到水质明显改善的目标。

- 保护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强化水灾防控:加强防洪和抗旱工作,减少水灾损失。

- 打造美丽水乡:创建美丽乡村,提升水乡环境质量和人居品质。

2. 实施策略:- 推进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水质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力度。

- 完善水污染治理技术,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和资源回收利用率。

- 强化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

- 加强防洪和抗旱工作,完善防灾减灾应急体系,提高水灾防控能力。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打造美丽水乡。

3. 工作计划:- 制定水质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年度计划,并落实具体的治理措施和责任部门。

- 加强对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水资源调度管理平台,优化水资源利用效率。

- 加强防洪和抗旱工作,完善防洪设施建设和抗旱机制,提高水灾防控能力。

- 在乡村振兴示范区开展水乡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提升水乡环境质量。

4. 工作措施:- 加大对水污染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执法检查和惩处违法企业的力度。

- 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投入水质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工作。

-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水质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意识。

- 招募和培训相关人员,提升水质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专业水平。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5. 工作效果评估:- 定期组织水质监测,跟踪水质变化情况,评估治理效果。

- 通过统计数据和实地考察,评估水资源管理和水灾防控的工作成效。

- 进行乡村环境质量调查和社会满意度调查,评估美丽水乡建设的效果。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措施和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水共治实施方案

五水共治实施方案

五水共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五水共治是指治理河湖、水库、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五大水域的综合治理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五水共治成为当务之急。

二、实施目标1.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2. 提高水环境质量,保护水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 加强水污染防治,减少水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质。

4. 推动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三、实施措施1. 加强水资源调控,优化水资源配置。

通过建立健全的水资源权交易市场,推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 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水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3. 加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河湖生态修复。

4. 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工业和农业污染治理,减少城市污水排放。

5. 推动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

四、实施保障1. 建立健全五水共治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组织协调。

2.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五水共治的资金保障机制,保障五水共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五水共治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五水共治的实施效果将逐步显现:1. 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2. 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3. 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质明显改善。

4. 水资源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水资源管理效果明显提升。

六、总结五水共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推进五水共治,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倍加关注,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五水共治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

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摘要: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一、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水资源合理配置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实际上,水资源合理配置从广义的概念上讲就是研究如何利用好水资源,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

在中国,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

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更大的紧迫性。

其主要原因:一是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二是在地区间和各用水部门间存在着很大的用水竞争性,三是近年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导致产生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体系实现的。

其基本功能涵盖两个方面: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并调整生产力布局,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给方面则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加强管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来适应生产力布局。

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配置中的合理是反映在水资源分配中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各类用水竞争、上下游左右岸协调、不同水利工程投资关系、经济与生态环境用水效益、当代社会与未来社会用水、各种水源相互转化等一系列复杂关系中相对公平的、可接受的水资源分配方案。

合理配置是人们在对稀缺资源进行分配时的目标和愿望。

一般而言,合理配置的结果对某一个体的效益或利益并不是最高最好的,但对整个资源分配体系来说,其总体效益或利益是最高最好的。

而优化配置则是人们在寻找合理配置方案中所利用的方法和手段。

2.水资源体系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往的水资源系统,研究的是如何对国民经济起到保障作用,即研究水资源量对国民经济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进行有效供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入口的增加,用水量迅速增长,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从而也唤醒人们对如何利用水资源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研究水资源数量上的合理分配,还应研究水资源质量的保护;不仅研究水资源对国民经济的效益和人类生存的需要,还应研究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环境或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不仅研究如何满足当今社会对水资源利用的权利,还应研究如何满足未来社会对水资源利用的权利。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探究——以辽宁省为例摘要:随着人口的不息增长和经济的快速进步,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定义和内容

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定义和内容

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定义和内容水资源配置工程,听起来就像是个大工程对吧?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它简单来说,就是把水资源按需分配到不同地方,让大家都能用到水,不管是农田灌溉、工业生产,还是咱们日常生活中洗菜、洗衣服、喝水,都得有个好安排。

不然的话,大家争着抢水,那场面可就难看了。

就像你家冰箱里的饮料,大家一窝蜂地去拿,没几个能安安稳稳的喝上水,最后都只能喝空气。

咱们要知道,水是有限的资源,这可不是“水滴石穿”的那种事。

你看咱们国家,幅员辽阔,气候变化也大,北方干旱,南方多雨,结果有些地方水多得像是水帘洞,有些地方就像是撒哈拉沙漠,真是天公不作美。

这样一来,水的分布就变得不均匀了。

所以呢,水资源配置工程的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把这分布不均的水源尽量调配得更合理、更科学,让各个地方都能得到合适的水,避免大家“干旱无水喝”的尴尬局面。

这个工程要做的事可不少。

得搞清楚哪里的水多,哪里的水少。

这就好比你去超市,得先看看货架上东西的数量,再决定买多少。

拿水来说,咱们得调查每个区域的水资源情况,了解地下水、江河湖泊的水量,以及这些水源能否持续供水。

还得解决如何用水的问题。

你想,水分配给农田,得考虑到不同作物的需求;给工业用水,得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而给咱们老百姓家里,要考虑用水的方便和卫生。

这些事儿琢磨得好,就能让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你别看水资源配置的事儿看上去简单,其实背后有很多学问。

比如你要把水引到需要的地方,就得建水利设施。

水库、引水渠、泵站,这些都是少不了的。

每一项设施的建造,都得考虑到地理、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

就像盖房子,不能一味地图便宜,结果到头来房子建起来了,住得却不舒服。

水利设施也是一样,得合理规划,避免“浪费”资源。

你说到水资源配置,也不得不提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节水。

你想,水就那么多,能省则省啊。

如今,节水技术的应用在水资源配置中也越来越重要。

比如农业灌溉,不再是以前那种“撒胡椒面”似的浇水,而是精准滴灌、喷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