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20191009-学案
4.1.1-4.1.2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新教材】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课件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1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新知导入
本节主要内容: 1、Python 的常量和变量。 2、Python的数据类型。 3、Python的运算符与表达式。 4、Python的函数。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新知讲解
4.1.1 Python的常量和变量
个之间的字符串
Hello World!Hello World!
输出字符串两次
4.1.2 Python的数据类型
新知讲解
Python列表类型(List) 作用:可以完成大多数集合类的数据结构实现。它支持字符,数字,字 符串甚至可以包含列表(即嵌套)。 格式:列表是写在方括号“[ ]”之间、用逗号分隔开的元素列表。 例如:list1=['Good', 'Run',1997, 2000]和list2=[1, 2, 3, 4, 5, 6, 7 ]。 列表的数据项不需要具有相同的类型。与字符串的索引一样,列表索引 从0开始。
分配给变量 c。
第四章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新知讲解
4.1.2 Python的数据类型
4.1.2 Python的数据类型
新知讲解
计算机能处理的远不只数值数据,还可以是文本、图形、音频、 视频、网页等各种各样的数据。不同的数据,需要定义不同的数 据类型。 作用: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
例:人的年龄可以用数字来存储,名字可以用字符来存储。
结果 5
ABC 100 1000.0 John
4.1.1 Python的常量和变量
拓展提高
多个变量赋值的情况
(1)为多个变量赋相同的值 如:a = b = c = 1 则表示创建一个整型对象,值为1,三个变量被分配到相同的内存空间上。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或字符串。 例如,45,-30.2001,'Hello','Good'等都是常量。常量 可以在程序中直接使用,如语句 “x=30*40”表示将30乘40的结果赋 值给x,其中30和40都是常量,可以直接在程序中使用 以表示数值30和 40。
粤教版 信息技术 (2019版) 程序设计基础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1、Python的常量和变量
学
习 目
2、Python的数据类型
标
3、Python的运算符与表达式
重 重点:Python的常量和变量 难 点 难点:Python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4 . 1 . 1 Python的常量和变量
即10 2 0。由算术运算符连接的表达式称为算术表达式。例如, “a+3*c”“(x+y)*n-7”等。
2. 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
表4-4 逻辑表达式及对应运算结果
3. 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 判断数据大小关系的运算符称为关系运算符,关系运算符有“>”
(大于)、“>=” (大于等于)、“<”(小于)、“<=”(小于 等于)、“==”(等于)、“!= ”(不等 于)。
各小组思考程序设计中的运算符与表 达式跟数学中的运算符与表达式的异同。
Python程序设计开发环境
Python是面向对象的解释型程序设计语言。Python语言的安装包内置了 开 发环境IDLE。这里介绍另一个开源的Python发行 版本Anaconda及其程序 设计开发环境Jupyter notebook,它包含了Python语言完整的内核、 功能强 大的标准库和第三方扩展库等。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优秀教学案例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4.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和教训。
2.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设置课后编程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本案例旨在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一份实用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如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
2.掌握常用的程序设计语法和结构,如变量声明、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编程任务,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并解决编程任务中的问题。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4.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辅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和常用语法等。
5.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设置了课后编程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这种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本节课的案例亮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同时,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总之,本节课的案例亮点充分展现了教学的实践性、创新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帮助。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优秀教学案例高一信息技术同步教材配套教案练习(粤教版必修1)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程序设计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智能家居、手机应用等,让学生感受到程序设计语言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编程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编程兴趣。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编程任务,如制作一个小型游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思想。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中的关键环节,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引导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程序设计语言的本质是什么?它与其他语言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
2.要求学生撰写课后总结,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收获,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3.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探究编程语言的相关知识,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意识。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案例以现实生活中的程序设计语言应用实例为导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程序设计语言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利用PPT、实例代码等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以及常见的编程语言及其应用场景。
2.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本质,与其他语言的区别,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
3.结合具体编程语言,如Python、C++等,详细讲解其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等知识,让学生掌握编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初学编程时,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不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和畏难情绪。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本节优秀教学案例,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和实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和控制结构。
3. 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程序。
教学内容:第一章:引言1.1 程序设计语言的定义和分类1.2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第二章:编程环境和工具2.1 编程环境的概念和结构2.2 常见的程序设计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第三章:程序的基本构成3.1 程序的基本概念和结构3.2 变量和数据类型3.3 运算符和表达式第四章:控制结构4.1 顺序结构4.2 分支结构4.3 循环结构第五章:函数和模块化程序设计5.1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5.2 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5.3 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和原理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实践:理论知识和实际编程相结合,通过实例演示和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讨论,促进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4. 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章:引言1.1 程序设计语言的定义和分类- 通过举例解释什么是程序设计语言,并介绍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1.2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简要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对其发展脉络有个整体认识。
第二章:编程环境和工具2.1 编程环境的概念和结构- 解释编程环境的概念和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编程环境对程序设计的重要性。
2.2 常见的程序设计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 介绍常见的程序设计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让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和环境进行编程实践。
第三章:程序的基本构成3.1 程序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介绍程序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3.2 变量和数据类型- 解释变量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常见的数据类型和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主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等,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更多应用和技巧。
-视频资源:通过Bilibili、YouTube等平台,搜索“编程入门教程”、“Python基础”、“JavaScript基础”等关键词,学习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
-讨论法:在课堂上,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活动设计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程序员的角色,模拟编程的过程,增强对编程逻辑的理解。
-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编程实践,亲身体验编程的乐趣和挑战。
-游戏化学习:设计一些编程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编程知识。
1.教学重点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理解什么是程序设计语言,以及它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编程逻辑结构:掌握顺序、选择(包括条件判断和多分支)和循环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基本语法规则:学习并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声明、数据类型、控制语句等。
-简单的程序设计:能够编写并运行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线下的编程工作坊或研讨会,与其他编程爱好者交流学习,提高编程技能。
-学生可以尝试将程序设计语言应用于艺术创作,如制作音乐生成器、设计游戏等,提升编程的创造力和艺术性。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教学目标
1.掌握Python中的变量及其赋值
2.掌握Python常见的数据类型(整型、实型、字符型、布尔型)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掌握变量及其命名规则。
2. 掌握常见数据类型、运算符及应用。
教学难点:
1. 利用运算符编写程序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这个等号不是等于的意思是赋值符号
例:a=4
b=6
a=a+b
b=b*2
Print (a,b)
变量为什么叫变量,它存储的值是可以改变的。
知识梳理
1、Python中的变量及其赋值(使用方法、命名规则)
2、Python常见的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布尔型、列表)
希望同学们通过几天的学习能掌握程序语言基础知识,为后面编写程序解决实际生活打下基础。
如:r=5
r是一个变量,将整数5赋值给变量,相当于给5贴了个标签为r。
变量名:r 变量值:5 变量类型:整型
那么什么是变量类型呢?
(二)、在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处理各种数据,程序设计数据语言提供多种数据类型。
Python 常用数据类型:
1.整数型(int) 如:2 -1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浮点型(float)如:3.14 2.13E+5
五、练习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二、新课教学
●知识讲解:
(一)、例:求圆的面积
半径为3cm 面积=?
如果求不同半径的面积,则要反复修改程序,这样就比较麻烦,我们将引入变量、常量的概念。
【课件】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1课时) 课件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实践
试一试,a=5,b=67,将变量a和b的值进行交换。
a=5 b=67 c=a a=b b=c
程序设计基础
Python的数据类型
python中的主要数据类型:
数值型(Numbers) 字符串型(String) 列表(List) 元组(Tuple) 字典(Dictionary) 集合(set)
整型 (int) a=5 浮点型 (float) a=5.0 复数(complex) a=4+5j 布尔型(bool) a=Ture
程序设计基础
Python的数据类型
python中的字符串:
Python的常量与变量
若干个字符的集合就是一个字符串,使用双引号或者单引号来创建字符串。
例: var1 = 'Hello World!' var2 = "Python Runoob" var3 = "这是一个'字符串'!"
程序设计基础
我的第一个Python程序
Python基础知识
解释我的第一个程序
编程环境: 在 Python Shell中,每输入一个命令并按回车键,计算机就马上执行该命令。如图一。 如果需要计算机执行一系列命令,就需要在Python Shell中新建一个文件,把命令写一个文件里。
如图二,在脚本式编程编程环境中,所有 Python 文件将以 .py 为扩展名。我们可以在脚本式编程编程 环境中保存或者打开Python 文件。
print("Hello, World!")
程序设计基础
我的第一个Python程序
Python基础知识
我的第一个Python程序
步骤一: 单击[开始]-[python文件夹]-[IDLE] 进入python Shell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课件
结果
实践
打开Python IDLE,对比每一组语句输出的结果 5>3+1 (5>3)+1 5>(3+1)
5>3 and 1+1 5>3 or 1+1 not(5>3 )and 1+1
5<3and 1+1 5<3 or 1+1 not(5<3)or 1+1
运算符的优先级
当一个表达式中有多种运算时,运算的顺序是根据运算符的优先级由高 到低进行运算。同级运算则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实践
name=‘欧阳小红’ name[1:-1] 结果为?
习题
1.如要使变量b存储整数5,下列赋值语句写法正确 的是()
A.b=5
B.b=5.0
C.5=b
D.b=‘5’
2.小程同学先后给变量a赋值情况如下:
a=100
a=a+11
A=“abc”
你能告诉小程同学变量a到底存储的是哪个量吗?
4.1.4Python的函数
1.Python
认识Python语言
1.Python简介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脚本语言,可以应用于以下领域: Web 和 Internet开发、科学计算和统计、人工智能、桌 面界面开发、软件开发、后端开发、网络爬虫
2.Python 工作界面介绍
2.Python的常量和变量
例子 (-20) min(3,2,1) max(3,2,1) sum(3,5,7)
pow(x,y) round(x,y)
bin(x) chr(x)
求变量x的y次方 四舍五入求x的小数点后y位
求x的二进制数 返回整数对应的ASCII码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课题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Python,掌握Python的常量和变量以及其命名规则。
2、掌握Python常用的基本数据类型。
3、掌握Python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4、掌握Python常用函数。
5、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重点与难点重点:Python的常量、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难点:熟练运用Python 的基础知识。
辅助手段多媒体,机房广播演示系统,Python软件教法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课代表同学负责班级分组(4-6人一组)。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首先通过PPT请同学们思考:如何画一个圆形?计算机可以帮我们画吗?呈现一个利用python画圆的小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与知识讲授任务一:阅读课本67 页,分析归纳Python的常量与变量。
常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始终不发生变化。
通常是固定的数值或字符串。
变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发生变化的量。
变量由变量的标识符和变量的内容两部分组成。
变量的标识符由字母(A-Z,a-z)、数字(0-9)、下划线组成注意: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下划线,不能是数字。
字母大小写区分。
变量无需定义数据类型,数据类型不固定是动态的。
变量动态赋值代码示例a=5 5ABCPrint(a)a=’ABC’Print (a)任务驱动与知识讲授思考:若改变代码为a=’我爱你中国’输出结果会怎么样?动手实操,并分享。
任务二:Python常用的基本数据类型本环节由老师讲解+学生实际操作完成(提供运算符实例代码。
学生只需要读懂,直接复制运行即可。
)Python 中有六个标准的数据类型:Number(数字)String(字符串)List(列表)Tuple(元组)Set(集合)Dictionary(字典)Python3 的六个标准数据类型中:不可变数据(3 个):Number(数字)、String(字符串)、Tuple(元组);可变数据(3 个):List(列表)、Dictionary(字典)、Set(集合)。
4.1 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教案)高一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4.1 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教案)高一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教材分析:《4.1 程序设计基础》这一节中以“数据输入与输出”为中心,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以知识技能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开展讲授、协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Python 程序设计语言的数据输入与输出,并能够做一些相应的处理。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在本节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使用办公软件解决一些常用的计算机问题,学生本应该有能力依据学习任务,通过教师的讲授加上学生自主开展协作学习,建构知识,完成相应项目任务。
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input()输入函数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能够掌握print()函数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能够运用输入函数和输出函数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input()函数的使用技巧。
2、掌握print()函数的使用技巧。
难点:1、掌握变量赋值的技巧。
2、运用输入与输出函数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前面我们对python进行了基础学习,那同学们知不知道怎么把数据输入到程序中,又怎么把程序里的数据显示出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技术的背后都离不开什么?学生:……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辩证和讲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的。
设计目的: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明确本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和目的。
二、新课讲授1、引出学习内容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利用信息技术来做个简单的数学题,分别输入两个数A和B,然后计算它们的和。
学生:……教师:首先我们要知道怎样输入A、B这两个数。
接着首引出input()函数,详细讲解input()函数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简单的数据处理教师:因为input()函数默认输入的是字符串,如何将字符串转换成整型?学生:……教师:讲解int()的用法教师:完成上面这个题我们需要怎么去做。
4.1 算法及其特征-【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教科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4单元计算与问题解决4.1 算法及其特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程序设计是给出解决特定问题程序的过程。
程序设计往往以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给出这种语言下的程序。
算法是程序设计中的核心,算法依赖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
程序设计语言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能用来解决所有类型的问题,人们要根据所需解决的问题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语言,而语言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因此,语言具有不稳定和变化更新快的特征;算法则比较稳定,它与描述算法的语言无关,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
程序设计语言只要多实践多使用就能熟能生巧,算法则需要比较深入的理论基础知识,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
基于以上认识,程序设计语言知识可以作为一种技能来培养,程序设计方法可以作为一个规则来遵循,算法可以作为科学方法来传授,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跟上技术的飞速发展。
通过前面单元的学习,我们可以认为学生具备初步编写程序的简单技能,如基本的输入输出语句、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语句实现、列表及文件的初步操作等。
本项目既要唤醒学生已有的技能,又要让学生初识算法,因此在项目及活动设计时,抛开晦涩难懂的概念和语法,不做内容上的堆积和罗列,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每个活动中会涉及到一个或几个知识点。
代码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作为载体,让学生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可以换一种思维,找到有效的算法。
本节的项目“软件开发社招新”主要包含“探讨面试题的解决方案”和“求解‘谁是冠军’”两个任务,包含4个活动。
任务一的重点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唤醒,任务二的重点是最基本算法思想的介绍。
【教学建议】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应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流程,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实例,让学生感觉程序设计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人机对话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以活动为中心,增加拓展类知识,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学案20232024学年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掌握Python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理解常量、变量,能正确书写表达式。
2、掌握Python语言中的常用函数。
3、能读懂简单的程序代码,根据具体问题改写和完善代码,感受计算机编程的魅力。
4、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提高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Python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和表达式、常用的函数。
难点:能读懂简单的程序代码,根据具体问题改写和完善代码。
【学法提示】:讲授法、讨论交流法、演示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资料准备】:了解Python一种解释型、面向对象、动态数据类型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由 Guido van Rossum 于 1989 年底发明,第一个公开发行版发行于 1991 年。
Python 的两大特色是清晰的语法和可扩展性。
【内容精讲】:一、Python的常量和变量:1. 常量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始终不发生变化的量,通常是固定的数值或字符串。
例如,48,30.01,'Hello',等都是常量。
2. 变量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可以发生变化的量。
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变量可以用指定的名字来代表,即变量由变量的“标识符”(又称“名字”)和变量的“内容”(又称“值”)两部分组成。
随堂练习:下面代码中,哪一种能够打印出“哈哈哈哈”这个结果()A、content=“哈”content=“哈哈哈”print(content)B、content=“哈哈”content=“哈哈哈哈”print(content)C、content=“哈哈哈哈”content=“嘻嘻”print(content)3. Python语言中,变量命名规则:①变量名可以包括字母、汉字、数字和下划线(_),但不能以数字开头。
例如:name2是合法变量名,而2name是非法变量名。
②变量名区分大小写。
例如:myname和 Myname是不同的变量。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它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计算机执行各种任务。(详细解释概念)程序设计语言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开发软件、解决复杂问题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程序设计语言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部分学生可能过于依赖老师,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老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合作不积极等问题,老师需要组织有效的团队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沟通、合作,提高团队凝聚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程序设计语言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原理。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简单的计算机语言,如Scratch等。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规则和编程技巧。
2. 作业反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
4.1.2 Python的数据类型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
4.1.2 Python的数据类型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
**
//
求余 幂运算 整除
求和(sum,1s,256MB) 【问题描述】 输入一个三位数n,编写程序求任意一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一个整数n,表示三位数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整数m,表示任意一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之和。 【输入样例】 897 【输出样例】 24
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4.1.2 Python的数据类型
(1) Python支持以下三种不同的Number(数值)类型: 整型(int):通常被称为整型或整数,是不带小数的数。在Python3.x
版本中整型是没有大小限制的。 浮点型(float):浮点型由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组成,如2.5。 复数(complex):复数由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构成,可以用a+bj或者
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
4.1.1 Python的常量和变量
Python 是 动 态 语 言 , 变 量 不需要定义数据类型,需要 根据其赋予的值来确定其类 型。例如:a1=3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4.1.1 Python的常量和变量
变量赋值就是把数据和变量关联起来。同一个变量可以重复赋值,而且可以赋 予不同类型的值。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java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SimpleCalcula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请输入第一个数:");
-程序设计语言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贡献
7.编程思维与创新能力:
-计算思维的定义和培养方法
-创新实践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课堂
1.课堂评价: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并给予解答。
-观察: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团队合作的表现,从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if (num2 != 0) {
result = num1 / num2;
} else {
System.out.println("除数不能为0");
return;
}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无效的运算符");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结果为:" + result);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它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计算机执行各种任务。程序设计语言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被用于开发软件、游戏、移动应用程序等。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1. 引言1. 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背景。
2. 提出深入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需求,并解释为什么该主题对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者至关重要。
2.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概念1. 程序设计语言的定义和作用。
2. 概述编程语言的发展历程,比如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
3. 在这一部分,可以简要提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常见的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的组成1. 变量和数据类型a) 详细解释什么是变量,以及变量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b) 分析常见的数据类型,例如整数、浮点数、字符串,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存储方式。
2. 运算符和表达式a) 介绍运算符的概念和分类,例如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比较运算符,并解释它们的使用规则。
b) 解释表达式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变量和运算符构建表达式。
3. 控制流程a) 详细讲解条件语句(如if-else语句)和循环语句(如for循环和while循环),以及它们的使用场景和语法规则。
b)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使用控制流程语句解决问题。
4. 函数和模块a) 介绍函数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如何定义和调用函数。
b) 解释模块的概念和好处,并介绍如何使用模块进行程序的组织和重用。
4. 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1.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顺序。
a) 建议先从基础概念开始教授,然后逐步引入变量、运算符等内容,最后再讲解控制流程和函数。
b) 每个概念和知识点都要有具体实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2. 针对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者的特点,提供项目驱动的学习环境。
a) 结合实际项目案例,教学生如何使用所学的程序设计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b) 强调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编程实践和合作项目。
3. 资源和辅助工具的使用。
a) 提供合适的教材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必修1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节选自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的第四章第一小节,主要知识点包括“Python的常量与变量”、“Python的数据类型”、“Python 的运算符与表达式”、“Python的函数”。
在知识结构上,前面第三章已经学习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且已学习了“设计算法”环节中的“算法及其描述”,本节课作为“编写程序”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延续与方法实现。
其次,接下来教材中“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学习与编程实现又需要本节课内容作为基础知识补充,且为以后同学们了解其他编程语言打下基础,是一节承上启下的关键性课程。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学习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
首先,经过第三章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编写程序”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第三个步骤,并且已经能够做到初步分析问题,选用适合的描述方法呈现自己的算法,为接下来编写程序打下基础。
其次,同学们在小学、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基础的图形化编程软件(如编程猫等等),对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常量、变量、运算符、表达式等都有了比较模糊的认识,有利于大家掌握本节课所介绍的Python语言的相关基础知识。
最后,同学们对编程设计普遍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且本节作为图形化编辑方式向结构化编辑方式的过渡课程,对同学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Python语言中常量与变量的数学意义;(信息意识)2.熟悉Python语言中常见的数据类型;(信息意识)3.理解运算符与表达式的含义和用法,能够运用Python的运算符处理数据计算;(信息意识、计算思维)4.知道Python语言中常见函数的用法。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二)过程与方法1.针对特定的问题,能够运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进行信息处理。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2.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设计算法,采用流程图的方式描述算法,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能够编写简单程序用以解决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20191009-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组成。
2.掌握Python 的常量和变量。
3.能够区分Python 的数据类型。
4.掌握Python 的运算符和表达式及其优先级。
5. 了解Python 的函数。
【基础知识梳理】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也被称之为“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效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的系统。
机械计算机 》 电子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冯.诺依曼机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五部分。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精讲点拨】三、Python诞生于1989年, 英国发音:/ˈpa ɪθən/,美国发音:/ˈpa ɪθɑːn/,创始人为吉多 . 范【使用时间】 第8周【编 辑】郭 亮周治国【审 核】 高一信息组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项目:认识计算机间的沟通语言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
4.1.1Python的常量和变量1.常量常量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始终不发生变化的量,通常是固定的数值或字符串。
2.变量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可以发生变化的量。
变量由“标识符”(变量的名称)和“内容”(值)组成。
Python规定标识符的命名规则:①必须由字母(A~Z,a~z)、数字(1~9)、下划线组成。
②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下划线。
③字母的大小写是有区别的。
(Value和value是两个变量的名称)4.1.2Python的数据类型1.数值型(Number)①整数(integer),简记为int:十进制:21,八进制:025,十六进制:0x15②浮点数(float):1.65,21.0,21.,.21,2.1E1③布尔数(boolean),简记为bool:True,False④复数(complex):1+1j2.字符串型(String),简记为str使用' ' 或" " 括起来的一系列字符3.列表(List)写在方括号[]之内,用逗号隔开,有序的对象集合,同一集合数据类型可以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组成。
2.掌握Python 的常量和变量。
3.能够区分Python 的数据类型。
4.掌握Python 的运算符和表达式及其优先级。
5. 了解Python 的函数。
【基础知识梳理】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也被称之为“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效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的系统。
机械计算机 》 电子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冯.诺依曼机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五部分。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精讲点拨】
三、Python
诞生于1989年, 英国发音:/ˈpa ɪθən/,美国发音:/ˈpa ɪθɑːn/,创始人为吉多 . 范
【使用时间】 第8周
【编 辑】郭 亮
周治国
【审 核】 高一信息组
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项目:认识计算机间的沟
通语言
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
4.1.1Python的常量和变量
1.常量
常量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始终不发生变化的量,通常是固定的数值或字符串。
2.变量
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可以发生变化的量。
变量由“标识符”(变量的名称)和“内容”(值)组成。
Python规定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①必须由字母(A~Z,a~z)、数字(1~9)、下划线组成。
②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下划线。
③字母的大小写是有区别的。
(Value和value是两个变量的名称)
4.1.2Python的数据类型
1.数值型(Number)
①整数(integer),简记为int:十进制:21,八进制:025,十六进制:0x15
②浮点数(float):1.65,21.0,21.,.21,2.1E1
③布尔数(boolean),简记为bool:True,False
④复数(complex):1+1j
2.字符串型(String),简记为str
使用' ' 或" " 括起来的一系列字符
3.列表(List)
写在方括号[]之内,用逗号隔开,有序的对象集合,同一集合数据类型可以不同。
4.元组(Tuple)
写在小括号()之内,用逗号隔开,内的元素不能修改。
5.集合(Sets)
可以用{}或set()函数创建,无序不重复元素的集合。
you'xu
6.字典(Dictionary)
字典用{}标识,是一个无序的“键:值”对集合。
4.1.3Python的运算符与表达式
5.成员运算符
6.运算符的优先级
括号:( )
一元运算:+ ,-
幂次:**
算术运算:* ,/ ,%,//
算术运算:+ ,-
比较运算:== ,!=,<> <= >= 逻辑非:not
逻辑与:and
逻辑或:or
赋值运算:=, *=, /=,+=,-=,%=,//=
4.1.4Python的函数
【自学探究】
自习研究下列两个程序,找到其中的常量、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
【典型例题】
1.在Python 中,元素是无序不重复的是( ) A.列表 B.元组 C.集合 D.字符串
2.在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运算符是( ) A.* B.!= C.+ D.= 鸡兔同笼算法1
import math
m=float(input('输入头的数量:'))
n=float(input('输入脚的数量:')) X=(n-2*m)/2
Y=m-b print('兔子的数量为:%0.2f'% X)
print('鸡的数量为:%0.2f'% Y) 鸡兔同笼算法2 import math m=float(input('输入头的数量:')) n=float(input('输入脚的数量:'))
X=1;Y=m-X while n>4*X+2*Y or n<4*X+2*Y:
X=X+1 Y=m-X
print('兔子的数量为:%0.2f'% X)
print('鸡的数量为:%0.2f'% Y)
【本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