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第一册知识点总结.doc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的确立与发展- 宗法制的影响与作用- 分封制的实施及其对地方管理的影响2. 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的推行与地方行政体系的建立- 皇帝制度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 法家思想在政治制度中的体现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 世族势力的兴起与士族政治的形成- 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实施及其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宗教对政治的影响4.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创新-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与官僚体系的完善-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唐朝的盛世及其政治特点5. 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宋朝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平衡- 元朝的民族政策与政治制度的特点- 明清时期的皇权极盛与官僚体系的固化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 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 土地制度的变迁- 农业生产与社会结构的关系2. 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商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3. 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 士农工商四民的划分- 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社会流动性的制约因素4.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增长的趋势与特点-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生活- 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三、古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1. 儒家思想的演变- 孔子与儒家思想的起源- 儒家经典的编纂与传播- 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2. 法家、道家及其他学派- 法家思想的特点与影响- 道家哲学的核心观念- 墨家、名家等其他学派的贡献- 古代科技发明与创新- 医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科技与医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4. 文学艺术的繁荣- 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 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成就- 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四、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1. 丝绸之路与对外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贸易往来- 对外文化交流与影响- 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2. 朝贡体系与国际地位- 朝贡体系的建立与运作-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与影响3. 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外扩张-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 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本知识点总结旨在为学习历史必修一的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复习框架,涵盖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以及与世界的关系等核心内容。

知识点总结《中国历史》第一册

知识点总结《中国历史》第一册

《中国历史》第一册原始社会——战国一、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有170万年。

2、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20万年,懂得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河姆渡遗址(水稻)和半坡遗址(粟):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开始了原始农耕,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过着定居生活;都懂得制造和使用陶器,半坡原始居民烧制的彩陶是原始艺术的精品;都懂得纺线织布。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代表。

二、商鞅变法1、目的:战国时期,各国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2、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3、内容:(1)废井田,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

4、历史作用:经过商鞅商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是当时一次最为彻底的变法。

三、文字、孔子、百家争鸣1.甲骨文(商)→金文(商、周)→大篆(西周晚期)→小篆、隶书(秦)2、老子春秋时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著有《道德经》,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孔子:(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思想:“仁”“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3)教育: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文化:《春秋》4、都江堰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5、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学术思想界空前活跃(1)儒家:孟子:“春秋无义战”;“仁政”;保护环境(2)墨家:墨子:“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完整版)《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1.早期朝代
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早期朝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传说是由___建立的。

商朝是夏朝的后继者,它的灭亡标志着周朝的开始。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2.中华大一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朝代,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统治者有着开明的治理政策。

隋朝和唐朝都重新统一了中国,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

3.五代十国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短暂的朝代。

十国是指五代后期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它们相互争斗,使中国陷入动荡时期。

4.北方游牧民族入侵
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如匈奴、鲜卑、蒙古等。

唐朝时期,藩镇割据和防御著名的安史之乱都与北方游牧民族有关。

5.近代中国
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海上实力。

清朝时期,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___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辛亥革命导致了清朝的结束,中华民国成立。

6.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包括了___的建立、抗日战争、新中国的成立等重要事件。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段黑暗历史。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以上是对《中国历史》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涵盖了早期朝代、中华大一统、五代十国、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近代中国以及中国的现代化等重要内容。

详细的历史资料请参考相关书籍和资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第 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政治制度1 .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 政治制度〔1 〕禅让制:历史上把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

它被认为是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形式。

〔2〕王位世袭制①建立:禹死后,其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这样,政治权利由“传贤” 变成“传子”,王位世袭制确立。

②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

③方式: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④影响:“家天下” 的场面逐渐形成。

〔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①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稳固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②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伯和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领袖,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 .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2.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政治制度。

〔3〕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稳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4〕内容: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分封制的推行。

上图是大宗、小宗示意图,这幅图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③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④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 和“家” 严密结合;⑤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夏代1、公元前2070年建立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二、商代1、公元前1600年建立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②弥漫着神权色彩(与文化上甲骨文相联系)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具体内容:要求了解)?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三、西周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1)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③层层分封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3)礼乐制度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希腊罗马,西方各国,近代中国,现代中国,当今世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尚书台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全册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全册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全册一、中国古代史(一)先秦时期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夏朝的宗室始祖是大禹,盛行劳动本位制度,崇奉“天子”和“天帝”,注重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秩序,平民也得到了司法保护;2、商朝是夏朝后继祖先,宗室始祖是启母尧,国家较庞大,一民政治制度更加完善,重视本民文化的发展,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文明时期;3、周朝统一全国,有着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崇尚儒家文化,发展农业、商业和文化,大型社会开始出现,使中国由封建历史发展到社会发展;(二)秦汉时期1、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了简明行政体制,实行辽阔的税收体系,改革实行了封建制度;2、汉武帝建立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明的封建制度,全面实施汉文化,发展后来的“六艺”,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次变革;3、东汉时期是汉朝的繁荣时期,整合民籍,规范书法,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集大成“东晋文学”,开创了长安城“四大名楼”,繁荣了农业和商业,成为历史上中国最繁盛的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1、魏晋时期政治变革剧烈,政治思想东汉的贵族重视的以让得以大规模发展,人物分布商鞅变法,三范兴起,经学大受激励;2、南北朝时期,是春秋战国思想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重要思想家有wang-xizhi、Jin-shengan、Liu-xie,他们倡导团结一致、求同爱和,影响了中国政治文化思想的发展;3、北朝时期,北朝宗室落成汉室政治,注重律令制度,实行文书制度,发展教育经贸,文人雅座异军突起,有助于中国政治文化思想的发展,也为宋朝开创了生机。

(四)隋唐五代十国时期1、隋朝是王朝的重要时期,泽世大业,统一四海,降低地方割据,强调地方官吏拘令办事,大型的民间市场完全发展起来;2、唐朝是鼎盛时期,贞观之治实行八项法则,达到内外平定、内部和睦和外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此时的文学及艺术成为华夏文明的代表;3、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激烈的一段时期,民族矛盾爆发,政权更迭,特别是宋辽权力斗争使中国大陆战火连绵,但也形成了一定的主权国家体制,并对后期文化都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历史第一册知识点

中国历史第一册知识点

中国历史第一册知识点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

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

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

中国历史知识点考点总结

中国历史知识点考点总结

中国历史知识点考点总结一、先秦时期1. 原始社会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 20万年,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

2. 夏商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

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3.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春秋时期特点:诸侯争霸。

著名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成为春秋首霸)、晋文公(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打败楚国)、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等。

影响: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战国时期特点:兼并战争频繁,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商鞅变法(秦国)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时期1. 秦朝统一六国:公元前230 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高一历史第一册知识点大纲

高一历史第一册知识点大纲

高一历史第一册知识点大纲一、古代文明与人类起源1.人类起源与旧石器时代2.新石器时代与古代文明的兴起3.埃及文明的产生与发展4.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崛起5.古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形成二、古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1.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2.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3.周朝的形成与分封制度4.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秦始皇的统一三、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与制度1.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2.农耕经济的发展与农民地位3.贵族阶级的统治与奴隶制度4.礼教思想的影响与儒家学说的兴起四、经济变革与社会动荡1.黄河流域的水利工程与农业发展2.战国时期的商业经济与货币交换3.秦朝的统一与经济制度的变革4.汉朝的繁荣与社会动荡五、道教、佛教与儒家1.道教的起源与主要思想2.佛教的传入与影响3.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六、外来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1.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繁荣2.西域文化的传入与发展3.西北民族的融入与汉化过程七、古代历史记录与学术研究1.古代历史记录的方式与方法2.司马迁与《史记》的创作3.古代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与影响八、高一历史第一册知识点大纲总结以上是高一历史第一册的知识点大纲,涵盖了人类起源与古代文明、古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与制度、经济变革与社会动荡、道教、佛教与儒家、外来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以及古代历史记录与学术研究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为日后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了解,更是对现实的认知和未来的启迪。

通过对古代文明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多元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将历史的智慧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希望大家对历史学科保持持续的热情和兴趣,通过深入学习与思考,能够在历史学科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最全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最全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最全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一、中华民国的成立1.背景(1)帝国主义“严守中立”①原因: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力量在全国的迅猛发展,使帝国主义看到,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

②实质:积极扶植新的代理人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实施:列强强烈要求清政府起用北洋军阀的头子袁世凯。

④影响:袁世凯被清政府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掌握了清朝的全部统治大权。

(2)“南北议和”①原因:袁世凯一方面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另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军政府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竭力主张同袁世凯妥协,革命党人也同意停战议和。

②概况:南方代表伍廷芳和北方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举行和平谈判。

(3)孙中山回国①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国。

②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其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成立①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③各省代表选举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并成立了南京临时参议院。

3.性质: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措施(1)对内①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对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颁布《临时约法》:其目的在于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一系列自由和权力;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这是中国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对外——发表《告各友邦书》①目的: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②内容:承认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原因(1)帝国主义对革命政权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3)孙中山被迫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1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夏商政治制度1、夏朝(前2070—前1600):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前1600—前1046):成汤灭夏。

(1)内服外服: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

但控制力非常有限。

(2)神权色彩: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二、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封邦建国。

1、分封制(1)概念: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建诸侯国。

(2):A、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B、同姓亲族:分封主体,富庶之处,战略要地,土地人口C、异姓诸候:(姻亲、功臣、先代贵族)待遇不同(3)影响:周王通过授土授民,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确立天下共主地位,巩固了统治。

但是后来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称雄和国家分裂局面。

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的继承矛盾(2)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4)体系: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5)影响:既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3、礼乐制:成为政治生活准则,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和上古部落联盟体制的遗存。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2第2课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秦朝的统一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分封宗法制逐渐崩溃;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2、统一:前221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在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度(中央政府)。

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为百官之首;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中国历史第一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中国历史第一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中国历史第一册(附电子打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知识要点】【难点解析】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要点】【难点解析】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点考点】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历史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历史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历史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的远古时期1. 介绍远古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间线2. 讲述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和生活方式3. 分析远古时期的社会组织和文化特征4. 介绍远古时期的重要事件和遗迹二、夏、商、周时期的发展1. 讲述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间线2. 分析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3. 介绍夏、商、周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4. 分析夏、商、周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文化遗产三、古代中国的统一与分裂1. 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间线2.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军事斗争3. 讲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和对中国的影响4. 介绍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四、汉唐时期的繁荣与辉煌1. 讲述汉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间线2. 介绍汉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3. 分析汉唐时期的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4. 介绍汉唐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五、宋元明清时期的变革与固守1. 介绍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间线2. 分析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变化3. 讲述宋元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变革4. 介绍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和科技发展六、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与丝绸之路1. 讲述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时间线2. 介绍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和战争3. 分析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的影响和意义4. 介绍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七、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名人1. 介绍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和成就2. 分析历史文化名人对古代中国的影响和贡献3. 讲述历史文化名人的重要作品和思想4. 介绍历史文化名人的传世价值和影响范围八、古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1. 分析古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起源和发展2. 介绍古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的意义和庆祝方式3. 讲述古代中国的各种节日和习俗的传承和演变4. 介绍古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延续以上是历史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一中国历史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中国历史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中国历史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国历史是我们国家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也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初一的中国历史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就对初一中国历史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中,我们可以从人类的原始生活开始,了解到人类的进化和石器时代的出现。

随后,农业的兴起和农耕文明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奠定了基础,这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里程碑。

2. 中国古代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

随后,奴隶社会的出现带来了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变迁。

奴隶社会的代表是夏、商、周三代,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起点。

3.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阶段,也是中国封建制度的核心。

在这个时期,封建王朝的兴衰更迭,社会制度基本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代表是秦、汉、唐、宋等朝代。

4.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在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于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作品如《论语》、《诗经》、《孙子兵法》等也是初中中国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5.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阶级在政治制度和社会阶级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特点,包括中央集权制度、官员制度等。

同时,社会阶级的存在和发展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不同的社会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不同的地位和权益。

6.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和交通在对外关系和交通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些交通通道对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使节制度等也是初中中国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总结:初一中国历史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古代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阶级、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和交通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上)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上)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上)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商的政治特点:(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2)实行宗法制;(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1、分封制:(1)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3)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4)权利和义务: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5)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6)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7)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1)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4)评价: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在历史复习中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这样才能取得好的记忆效果,下面为大家汇总了2019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中国历史第一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轻松复习中考历史。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

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元朝的中央和地
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

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

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

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

雕塑艺术在商
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