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八段锦图解

合集下载

少林八段锦详细图解

少林八段锦详细图解

1预备式:足立八字,间距三寸,两臂自然下垂,掌下向内,掌指向下,身胸挺直,知抵上腭,目视前方,意守丹田(图一)预备式口诀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2 “少林八段锦”是少林寺众僧最早演练的健身功法之一。

据传:早在唐代时,少林寺高僧灵丘善喜爱八段锦,寿达109年;到了宋代,有福居和尚汇入少林拳谱。

八段锦有舒筋活血、调理气血、促进人休新陈代谢等功能,久红可以健壮体质,搞疫袪病,益寿延年。

原歌诀曰双手托天得三焦,左右开弓如射雕。

调理脾胃运两手,五痨七伤往后瞧。

摺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诸病消。

提头摆尾去心火,两手盘膝固肾腰。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两脚不动,两手由下经胸部向上屈肘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位于肩前,目视前方(图二)。

接上动作,两臂缓缓向上举,直臂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同时用鼻微微吸气,两足跟翘起,目视前方(图三)。

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3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接上动作,两足跟落地,用口吐气,左脚向左移一步,上休左转90度。

同时,双手由上向左撂出,两掌变拳,左拳心向下,右臂屈肘向后拉,拳心向上,形似拉弓,上体前倾,使两腿成左弓步,目视左拳(图四)。

接上动作,以两脚为轴,体向右转180度,同时两拳变掌随身向前撂出,然后变拳,右拳心向下,左臂屈肘后拉,拳心向上,形如拉弓,上体前倾,使两腿成弓步,目视右拳(图五)。

左右调换练习六次。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第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接上动作,右手向上与左手在前头前交会,再向胸前划弧合掌。

八段锦图谱和功效之欧阳与创编

八段锦图谱和功效之欧阳与创编

八段锦图谱和功效一、八段锦简介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传统保健功法。

它动作简单易行,健身功效确切显著,是中华养生文化的瑰宝,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锦,是指精美华贵的丝织品,这里表示整套练习柔和连绵,滑利流畅。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导引术。

4000~5000年前,中国中原大地洪水泛滥,百姓深受雨水潮湿的侵害,筋骨多瑟缩而不达,气血多郁滞而不行。

有贤能者发明了“舞”,用来摆脱这些病痛。

这种祛病健身的“舞”后来就演变成导引术。

导引者,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术就是通过自身的特殊锻炼方式,使机体气机流畅,骨正筋柔;可以很好的激发自身调理能力,消除病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

二、八段锦歌诀健身气功八段锦同祖国传统养生治病理念密切结合,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

整套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有松有紧,动静相兼。

十分适宜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以及体质虚弱的康复病人习练。

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场地和天气的影响。

八段锦的歌诀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八段锦图谱及功效1、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

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2、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式展肩扩胸,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招式优美;可以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

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人士,练习它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

3、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

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图解)

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图解)

八段锦健身操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

調理脾胃單臂舉,五勞七傷往後瞧。

搖頭擺尾去心火,背後七顛百病消。

攢拳怒目增氣力,兩手攀足固腎腰。

双手托天理三焦(见图①)直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身侧,然后徐徐自左右侧方上举至头顶。

双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同时顺势踮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轻轻着地,如此反复多遍。

若配合呼吸,则上托时深吸气,复原时深呼气。

作用:拉长脊椎、颈肩部肌肉,还可调理气血,稳定情绪。

左右开弓似射雕(见图②)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

双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

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

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反复进行数次。

如配合呼吸,则展臂及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作用:可减轻胸闷与肩颈酸痛等症状。

图一双手托天理三焦图二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见图③)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如配合呼吸,则上举下按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作用: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胃酸过多、手脚冰冷或四肢酸痛的症状。

五劳七伤向后瞧(见图④)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掌心紧贴腿旁,然后头慢慢左顾右盼向后观望。

同时配合呼吸,向后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作用:缓解肩颈僵硬、落枕等症状,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

图三调理脾胃须单举图四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见图⑤)两足分开,相距约三个足底长度,屈膝半蹲成骑马势。

两手张开,虎口向内,扶住大腿前部。

头部及上体前俯,然后作圆环形转腰,转动数圈后再反方向转腰。

在转腰的同时,适当摆动臀部。

如配合呼吸,则在转腰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作用:去心火,避免长暗疮、暴发青春痘、流鼻血、情绪暴躁等情况的发生。

少林八段锦

少林八段锦

少林八段锦歌诀: 双手托天利三焦,左右开弓如射雕.调理脾胃运两手,五痨七伤往后瞧.摺拳怒目增力气,背后起点诸病消.提头摆尾去心火,两手盘膝固肾腰.足立八字,间距三寸,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掌指向下,身胸挺直,舌抵上腭,目视前方,意守丹田.12第一段:双手托天(1图)两脚不动,两手由下经胸部向上屈肘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位于肩前,目视前方.第二段:左右开弓(2图)接上动作,两臂缓缓向上举,直臂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同时用鼻微微吸气,两足跟翘起,目视前方.45接上动作,两足跟落地,用口吐气,左脚左移一步,上体左转90度,同时双手由上向左撂出,两掌变拳,左拳心向下,右臂屈肘向后拉,拳心向上,形似拉弓,上体前倾,使两腿成左弓步,目视左拳(图4)接上动作,以两脚为轴,体向右转180度,同时两拳变掌随身向前撂出,然后变拳,右拳心向下,左臂屈肘后拉,拳心向上,形如拉弓,上体前倾,使两腿成右弓步,目视右拳.(图5)6 7第三段:运两手接上动作:以两脚为轴,上体左转90度,收右脚向内半步,同时两拳变掌,左臂下垂,掌附左胯外侧,右手由右向左、再由左向右反复两次运手,然后向上举臂,掌心向下,架于头上,目视前方{图6}接上动作,右手由上向下,垂臂、掌附右胯外,左手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反复两次运手,然后左臂上举,掌心向上,架于头上,目视前方(图7)8 9第四段:往后瞧接上动作,右手向上与左手在头前交会,再向胸前划弧合掌,两臂向两侧伸展成一字状,目视前方(图8)接上动作,两脚不动,逆呼吸,上体向后仰,头部向后下方缓缓降沉,两眼瞪圆后瞧(图9)第五段:摺拳怒目:两脚不动,上体直起,两拳变掌,由后向前划弧,目视两手(图10)。

接上动作,两手由上向下垂手,然后再返上向下变拳,附手于两胯外侧,拳眼向前,同时瞪目、咬牙、旋前臂摺拳3--4次,目视前方(图11)12 1314 15第六段:背后起点接上动作,两拳变掌,由下向后返上,抡臂划弧,使两手在头上前方相附,目视前方(图12)接上动作,两手由上向下,缓缓下降,两掌成八字形握住两足踝部,头部下沉,额部尽量抬起,脊中突出,意注命门穴(图13)第七段:提头摆尾松手、起身,以两脚为轴,体右转90度,同时两手随身向前撂手,目视两手(图14)接上动作,左脚向前一步,两手由前向后,再返前向后抡臂一周,然后臂直于背后,左掌变拳,与右手相抱,仰头,摆臂3—4次(图15)16 17第八段:两手盘膝左脚后退一步,以两脚为轴,体向左转90度,同时两拳变掌,随身向前环弧,然后向两侧展臂,目视前方(图16)接上动作,两足不动,两手由前向下往后再返前抡臂划弧一周,然后向前下方缓缓附按在两膝盖上,使两腿下蹲成马步,挺胸、塌腰,上体左右转动3--4次,注意百会穴,目视前方(图17)18 19收势:两足不动,起身、两手向两侧往上划弧,然后交会于头上前方,使两掌指相接成人字形,目视两手(图18)接上动作,收左脚与右脚成小八字步,同时两手合掌缓缓下降于胸前,高与巨厥穴相平,缩口、微微吐气,身胸挺直,目视前方(图19)。

少林八段锦详细图解

少林八段锦详细图解
原歌诀曰
双手托天得三焦,左右开弓如射雕。
调理脾胃运两手,五痨七伤往后瞧。
摺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诸病消。
提头摆尾去心火,两手盘膝固肾腰。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两脚不动,两手由下经胸部向上屈肘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位于肩前,目视前方(图二)。
接上动作,两臂缓缓向上举,直臂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同时用鼻微微吸气,两足跟翘起,目视前方(图三)。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
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第三段:调理脾胃运两手
接上动作,以两脚为轴,上体左转90度,收右脚向内半步。同时,两拳变掌,左臂下垂,掌附左胯外侧,右手由右向左,再由左向右反复两次运手,然后向上举臂,掌心向下,架于头上,目视前方(图六)。
接上动作,右手由上向下,垂臂,掌附右胯外,左手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反复两次运手,然后左臂上举,掌心向上,架于头上,目视前方(图七)。左右交替六次。
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第八段:两手盘膝固肾腰
左脚后退一步,以两脚为轴,体向左转90度,同时两拳变掌,随身向前环弧,然后向两侧展臂,目视前方(图十六)。
接上动作,两足不动,两手由前向下往后再返前抡臂划弧一周,然后向前下方缓缓附按在两膝盖上,使两腿下蹲成马步,挺胸,塌腰,上体左右转动3—4次,意注百会穴,目视前方(图十七)。如此六次。
少林八段锦最大的优点是能锻炼人的精气神!能缓解疲劳,放松身心,提高身体抵抗力,增强身体机能,还能通过激发身体潜能来治疗某些慢性病。八段锦动作优美,犹如绸缎,不但适合患有颈肩腰腿痛的老年人养生保健,还适合经常坐着办公的上班族用以强身健体,坚持练习这些疾病会一扫而光。

八段锦图解

八段锦图解

八段锦套路图解要求:心平气和,豁达乐观,祛除杂念,坦荡安稳,以达到自我调整,改善心理健康。

整套动作要达到意动形随、神形兼备,可以明显提高锻炼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并有效建立神经系统与动作的和谐一致,从而使锻炼者对信号的反应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协同发展。

一般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

具体操作是吸气时提肛、收腹、膈肌上升;呼气时膈肌下降、松腹、松肛。

呼吸吐纳要与动作导引相互配合,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在每一段主体动作的松紧与动静变化的交替处,可适当屏气。

练功时的动作幅度大小、长短可调,对呼吸的要求应灵活运用,不要生搬硬套,气息不畅时,应随时进行调节。

每个动作以做八至十六次为宜。

初学者建议做八次。

一年后可增至每个动作十六次。

1.两手托天理三焦预备姿势:直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臂下垂,双目向前平视。

动作,①双臂弯曲,掌心向上,胸前平,指尖相对。

②双手十指交叉,翻掌,掌心向上尽量上托;同时抬头,眼看手背,脚跟离地,并深吸气。

③还原成预备姿势,同时深呼气。

功效:调三焦,和脾胃,宣肺气,可治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解说: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插,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然后,两掌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合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

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身拉,两掌下落,松腰成宽,沉臂坠肘,松腕竖指,上体通正。

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懈断劲。

正确做法: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颌先向上注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有掌根。

2.左右开弓似射雕预备姿势:双腿分开,下胯成骑马式,两手半握拳,平放胸前。

动作:①左手向左外方伸直,拳眼向上,食、拇指二指翘起,双目直视手指。

少林八段锦

少林八段锦

少林八段锦少林八段锦是少林寺众僧最早演练的健身功法之一。

据传,早在唐朝时,少林寺高僧灵丘善练八段绵,寿达109岁。

八段锦有舒筋活血,调理气血,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功能,久练可以健壮体质、抗疫祛病、延年益寿。

一、少林八段锦口诀及意守的重点部位:0、预备式——意守丹田,宁静心神,调整呼吸,端正身型。

1、双手托天理三焦——意想三焦通畅,两掌上托气从关元提至天突,两掌下落气从天突降至关元。

2、左右开弓似射雕——开弓劲达脊背,意至食指商阳。

3、调理脾胃须单举——意想丹田,伸拉两胁,吸入清气,呼出浊气。

4、五劳七伤往后瞧——旋臂刺激手腕原穴,后瞧转动颈部大椎,展肩劲达脊背,蹲身气沉丹田。

5、摇头摆尾去心火——摇头放松大椎,摆尾转动尾闾,呼吸取其自然,意念守在涌泉。

6、双手攀足固肾腰——摩运膀胱经,畅通任督二脉,意念守在命门,气息沉至丹田。

7、攒拳怒目增气力——左右拧转脊柱,气力发于丹田,旋腕用力抓握,两眼怒目睁圆。

8、背后七颠百病消——脚趾用力抓地,百会向上虚领,放松肢体下颠,吸气呼气想丹田。

9、收式——气息归元守丹田,静养一会再还原。

二、八段锦之呼吸及架势(一). 呼吸1、种类:顺腹式呼吸:吸气时凸出下腹,收缩上腹吐气时收缩下腹,凸出上腹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缩下腹,凸出上腹吐气时凸出下腹,收缩上腹注:除第六段锦「双手攀足固肾腰」采顺腹式呼吸外,其馀各段锦皆采逆腹式呼吸。

2、方法:用鼻孔吸气和吐气,呼吸时要柔、细、慢、长。

3、要领:手由下向上举时慢慢吸气,手放下时吐气要细要长。

伸开的手移近身体时吸气,手向外伸出时吐气。

身体伸展时吸气,弯曲时吐气。

(二). 基本架势自然站立:左右脚掌平行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上身伸直,双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

马步:自然半蹲似骑马状。

手诀:食指朝上拇指横向张开九十度,馀三指曲卷,手掌、手臂尽量曲折成九十度。

阴掌:手臂垂直向地伸直下压,掌心朝地,指尖向前,手掌与地面平行,即下压掌。

阳掌:手臂垂直向天伸直上托,掌心朝天,指尖向内侧举在头顶上方,即上托掌。

八段锦图解(内含固肾功)

八段锦图解(内含固肾功)
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一种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
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动作的设计,都针对
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与治疗需要,有疏通经
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其名最早见于宋 代洪迈《夷坚志》中。曾《道枢· 众妙篇》曾记述
了具体练习方法:“仰掌上举以
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
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
拳向前方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通过左拳
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与左拳出击形成一种
争力。随后,收回左拳,击出右拳,要领同前。 反复六次。本文由: 戒撸 / 整理
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
平高处。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
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剑诀, 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
凝视远方,意如弓剑在手,等机
而射。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
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
自然站立。此为左式,右式反之。左右调换练习
六次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上体正下, 稍向前探,两目平视,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
外撑。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
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
肘臂外撑,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撑
劲,目视右足尖;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
划弧摇至右前方。反复六次。松静站立,两足平 开,与肩宽。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
(撰者不详)中。1.双手托天
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
收腹,腰脊放松。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
息,气沉丹田。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
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 起落。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

八段锦的真正功效!(真人动态图解)

八段锦的真正功效!(真人动态图解)

八段锦的真正功效!(真人动态图解)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共八百多年的历史。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壮,肥者减肥。

这种用来调理脏腑气血、恢复代谢功能、强身健体的一种体操,历来深受人们所喜爱,被比做精美的锦,共八段动作、故名八段锦。

1.练多久八段锦能打通经脉?因人而异,可以自己慢慢感觉。

八段锦属于健身气功,并不属于武术范畴,并不能达到什么“打通任督二脉,练就绝世武功”的功效,主要是通过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而中医认为,人体经络堵塞,就容易引发病痛,打通经络后,能够祛除风、寒、湿、痰、淤等各种邪气,使气血与各种营养物质在经络内正常运行而送达人体的五脏六腑,保持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能量平衡,就会有浑身轻松,轻易不会得病。

也就是说,当你练八段锦感觉身体变好了,正是经脉慢慢打通的过程。

2.练完八段锦多久能沾水?一般建议在练完八段锦之后的0.5-1小时后再洗澡,如果只是洗手洗脸,是随时都可以的。

因为洗脸洗手,只是身体小面积接触水,并不影响什么。

但是在练完八段锦之后,由于身体出汗,是不能立即洗澡的,此时毛孔是完全张开状态,不管水是洗冷还是热,都很容易让湿气进入体内,对身体机能造成影响。

长期这样会对骨骼、关节造成伤害。

3.练完八段锦多久可以吃饭?0.5-1小时后。

因为在刚练完八段锦时,由于血液多集中在肢体肌肉和呼吸系统等处,而消化器官血液相对较少,消化吸收能力差,运动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消化功能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立即吃饭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呕吐、消化不良等情况。

八段锦的真正功效!(真人动态图解)

八段锦的真正功效!(真人动态图解)

八段锦的真正功效!(真人动态图解)经络不畅,则百病丛生。

如何打通经络,气血十足呢?中医以气血为核心,特别以气为根本,八段锦则应运而生。

这种用来调理脏腑气血、恢复代谢功能、强身健体的一种体操,历来深受人们所喜爱,被比做精美的锦,共八段动作、故名八段锦。

1、练多久八段锦能打通经脉因人而异,可以自己慢慢感觉。

八段锦属于健身气功,并不属于武术范畴,并不能达到什么“打通任督二脉,练就绝世武功”的功效,主要是通过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而中医认为,人体经络堵塞,就容易引发病痛,打通经络后,能够祛除风、寒、湿、痰、淤等各种邪气,使气血与各种营养物质在经络内正常运行而送达人体的五脏六腑,保持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能量平衡,就会有浑身轻松,轻易不会得病。

也就是说,当你练八段锦感觉身体变好了,正是经脉慢慢打通的过程。

2、练完八段锦多久能沾水?一般建议在练完八段锦之后的0.5-1小时后再洗澡,如果只是洗手洗脸,是随时都可以的。

因为洗脸洗手,只是身体小面积接触水,并不影响什么。

但是在练完八段锦之后,由于身体出汗,是不能立即洗澡的,此时毛孔是完全张开状态,不管水是洗冷还是热,都很容易让湿气进入体内,对身体机能造成影响。

长期这样会对骨骼、关节造成伤害。

3、练完八段锦多久可以吃饭?0.5-1小时后。

因为在刚练完八段锦时,由于血液多集中在肢体肌肉和呼吸系统等处,而消化器官血液相对较少,消化吸收能力差,运动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消化功能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立即吃饭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呕吐、消化不良等情况。

4、八段锦练多久能起作用?八段锦有八个动作,每个动作都能调动身体的不同部位运动起来,每个人练八段锦的初衷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只是想要锻炼,而有的人想要减肥、治疗某些慢性疾病,许多人都是在坚持了3-6个月时才会明显发现身体的改善。

每个人想要得到的功效并不一样,只要坚持练下去,练的方法正确,身体会告诉你得到了什么。

少林八段锦

少林八段锦

禅武少林养生少林八段锦文/少林八段锦传人 郭玉昌概论少林八段锦,源于少林达摩易筋洗髓经,精选其八段经典动作,故称为“锦”。

据少林寺史书记载,1500年前,达摩祖师在少林寺后山五乳峰山洞面壁9年,开禅宗之先河,并传下用梵文写的《易筋洗髓经》。

从此,少林易筋洗髓经成为少林寺镇寺之宝。

少林八段锦,动作朴实有效,内外兼修,三年易筋,九年洗髓。

核心是用意念,以心行气,集中佛家练“空”的优点,运用佛光透骨的温和练法,开发大脑潜能,天人合一,蕴涵人体与宇宙运行规律。

少林八段锦,是一种激发、使用自身潜能的功法和渠道。

通过少林禅宗特定的修持、特定的思维来吸收宇宙能量,融意念、呼吸、动作于一体,坚守恬淡虚无、纯一状态,修心练意,固本培元,养生益寿。

口诀及功效1.双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是人体的上、中、下三个部位,上焦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中焦指胸膈下、肚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等;下焦指肚脐以下,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等。

此段双手托天,又伴随深呼吸,能起到调理三焦的作用,可增强腰背骨骼密度,有助于矫正畸胸驼背,防治肩周炎。

2.左右开弓似射雕此段有理肺气之效,扩胸展背,增大胸廓活动范围,增强呼吸系统功能,矫正低头猫腰。

3.调理脾胃须单举此段可调理脾胃,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4.五劳七伤往后瞧此段有助于改善中枢神经系统,防治颈椎病。

5.摇头摆尾去心火此段可使心肾相交,降心火,除烦热。

6.两手攀足固肾腰此段有强腰健肾之效,防治腰酸背疼。

7.攥拳怒目增气力此段可长内力,加强气血运行,促进肌肉发达,逐渐增强力量。

8.背后七颠百病消此段吐浊气,行正气,改善脏腑功能。

21。

少林真本八段锦,抗击疫情练起来!

少林真本八段锦,抗击疫情练起来!

少林真本八段锦,抗击疫情练起来!扫地僧的小本本在关于八段锦的传说里,唐朝时的少林高僧灵丘最具代表性。

据说八段锦不仅是少林寺僧众最早演练的健身功法之一,而且灵丘和尚因为热爱八段锦且勤修不辍,竟强悍地活到109岁。

少林八段锦歌诀及图谱(预备式)不过,八段锦并不是少林寺的独门功夫。

关于八段锦,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南宋洪迈所著的《夷坚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而更早的出处则可一直上溯至西汉时期。

1974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一幅名为《导引图》的养生图谱,从中看到至少有4幅图势与八段锦中的动作相类似。

八段锦到底始创何人,至今尚无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在琢磨强身之术,并将其创编成套路,流传民间,教世人舒筋活血,健壮体质,抗疫祛病,延年益寿。

在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被隔离的病人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也练起了八段锦。

就连央视也做了特别推荐,希望大家困在家里的时候多多练习,增强免疫力。

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与演化,八段锦如今有很多版本存世,扫地僧今天给大家展示的是在少林寺保存并传承下来的《少林真本八段锦》。

可能有人想问,少林武僧练的功夫,普通人也能学会吗?在很局促的房间里,也能习练吗?哈!这真是问到了关键。

“八段锦”顾名思义,由八个动作构成,且每一个动作在形体展现上都如锦缎一般舒展而优美。

这套功法属于一看就会型的,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有没有功夫底子,都能练习,而且不需要任何器械辅助,只要你站起来,马上就有一片专属于你的八段锦舞台。

不过,八段锦虽然看起来和第八套广播体操一样简单,但练完之后能不能发挥功效,关键还在于细节有没有做到位。

当然,要通晓八段锦的奥义,还得靠文字,下文就是通俗易懂版的“内功心法”了。

练功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所以开练前要洗手洁面,然后自然站立,两脚分开,双手下垂,手指自然伸展,眼睛微闭,舌抵上腭,缓缓呼吸,以清空杂念。

10.23义教功法图解(八段锦前四式)

10.23义教功法图解(八段锦前四式)

温馨提示!下次活动时间:10月23日周六早上10:00~12:00
1
八段锦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

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

两手虎口相对,在小腹前抱球,然后双手交叉自体前缓缓上举,到胸前翻掌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每次6遍
注意事项:1、双手先下落于小腹,后交叉上举。

2、双手上举后尽量往上撑,但注意双手是有一定弧度的,不应完全
伸直以致紧夹双耳。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马步。

两臂在胸前交叉,左臂在外,右臂在
外,然后右手各手指弯曲做横掌,同时左臂向左推出并且手掌直立做“箭指”,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两手对拉作拉弓状。

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各做3遍。

注意事项:1、马步要稳,双脚不要内八或外八。

2、两手对拉后双臂在同一平面成一直线,不要一高一低。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温馨提示!下次活动时间:10月23日周六早上10:00~12:00
2直立,两足分开,
与肩同宽。

右手翻掌上举(旋腕而上),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
行,各做3遍。

注意事项:1、与第一式类似,两手具有一定的弧度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伸直放于腿旁手心向后,然后头慢慢向左(向右)往后观望,同时手往外翻,手心向外。

两边交替反复进行,各做3遍。

注意事项:1、两手在身体两侧,不需要太向后翻,身体不要倾斜。

揭秘少林「坐式八段锦」,学之妙用无穷!(收藏)

揭秘少林「坐式八段锦」,学之妙用无穷!(收藏)

揭秘少林「坐式八段锦」,学之妙用无穷!(收藏)出处大家常见的八段锦多为立式八段锦,而今天为大家图解的是坐式八段锦,原名《八段锦导行法》,是动静兼练的修道功法,由十二段动作组成,也叫十二段锦。

'十二段锦'又称'文八段锦'。

是打坐之动功,是内功的锻炼功法。

其中,静功锻炼内容包括入静、存想;动功锻炼内容包括坐式动作及按摩。

十二段锦是由十二节动作组合而成的健身运动方法。

可用于患慢性、虚弱性疾病者的调摄,提高免疫力。

是中国古代养生方法的杰出代表。

受到明清众多医学家、养生家的大力推崇。

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医疗、运动和养生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生命质量、完善生命状态为基本目标。

最早见于明代朱权(仙)《活人心法》中,名为'八段锦导引法'。

后冷谦《修龄要旨》中称之为'八段锦法',但实际内容与一般所称的'八段锦'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其全部动作进行时均取坐式,所以又有'坐式八段锦'之称。

清代徐文弼《寿世传真》中将此法易名为'十二段锦',并对每节动作予以说明。

十二段锦总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扣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

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

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

旧名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万病化为尘。

步骤要领第一图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动作要领盘腿而坐在蒲团 ( 或大方凳或床上 ) 上,紧闭两目,冥忘心中杂念。

轻闭两眼,舌舔上腭,摒除心中杂念,调息 ( 轻细无声 )10 分钟左右。

凡坐要竖起脊梁,腰不可软弱,身不可倚靠,但不可太僵化。

握固者,握手牢固,可以闭关却邪也。

八段锦,8个动作易学易练!附上动态图解,在家也能练,快收藏

八段锦,8个动作易学易练!附上动态图解,在家也能练,快收藏

八段锦,8个动作易学易练!附上动态图解,在家也能练,快收藏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功效:三焦,中医学对人身部位的名称,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

上焦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等脏腑;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下焦指脐以下,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等。

这节动作是全身的伸展活动,又伴随呼吸闭气导引,所以可以对内脏各部进行调理。

同时对腰背肌肉骨骼也有良好作用,有助于矫正肩内收和驼背等不良姿势。

对颈椎不好、肩周炎,筋脉拘挛,疼痛等有显著效果。

1、预备式:双脚略宽于肩,两臂放松站立,身体保持中正。

调息。

2、闭气,双手向内抱起,指尖相对。

3、掌心向上托至膻中穴,双手向外翻掌。

4、两手掌心向上,放于两肩,如托重物,松肩坠肘。

同时屈膝,重心下沉松腰坐跨。

5、双手极力向上推起,指尖相对,眼看两手指尖,如托天之势。

6、双手向两侧自然下落,同时用口徐徐呼气,呼气要做到细、绵、长。

7、回预备式,调息。

重复上述动作三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要点:调吸,要做到鼻吸,口呼,吸气之后意守丹田。

呼吸之间要做到细、微、长。

细,要做到呼吸没有声音,气要细密绵长;微,就是声音自己意识中能够听到,不要猛呼猛吸,猛呼猛吸会伤及肺脏。

长,就是呼和吸都要细微绵长。

吸气之后闭气在丹田,然后才开始做动作,做完一个动作之后收势的时候再呼气。

脚比肩膀稍宽,这样才能保证用力平稳。

安定心神,形正体舒,排除干扰意守丹田。

手掌向上意念中如托一重物,用极力相托,眼睛看十指。

双手托到极致,双手下落时要放松,用口徐徐呼气。

正常情况下一个动作需要练三遍即可。

如果有选择性锻炼肩膀、颈椎等,可适当加练次数,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九次。

做每一个完整的动作,动作的开始与结束都要做到意守丹田,调息入静。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

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

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

图解八段锦

图解八段锦

图解八段锦图解八段锦===================================================山东谷岱峰老人密传的按摩保健法(5)浴鼻--两手拇指微屈,其他回指轻握拳,用拇指背沿鼻梁骨商侧上下往返用力各擦十次(上擦到眼下部,下擦到鼻孔侧);冬天或天气骤冷时可增到三十几次。

擦鼻时,两手可以一同向上或向下擦,也可以一手向下,另一手向上交叉起来擦。

一上一下,为一次。

擦鼻两侧,可使鼻腔血液畅通,温度保持正常,从而可使吸进的空气变温,使肺脏减轻受冷空气的刺激,自然有助于免除咳嗽,防止感冒。

据许多人反映,练此功确有助于防止伤风。

(6)浴胸--先用右手掌按在右乳部上方,手指向下,用力推到左大腿根处;然后再用左手从左乳部上方同样用力推到右大腿根处,如此左右手交叉进行,各推十几次。

此功卧着做时,可先把右手按在左乳部,手指向上,用力擦到右大腿根部;然后把左手按在右乳部,手指向上,用力擦到左大腿根部;一左一右为一次,可连续擦十几次。

(7)浴腿--两手先紧抱一侧大腿根。

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擦回大腿根。

如此上下来回擦十几次(一上一下为一次)。

两腿擦法相同。

对这种擦法如感觉不便,也可大腿小腿分开来擦。

腿是负担上体的骨干,有三个关节,且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经络要路。

因此,浴腿功可使关节灵活,腿肌增强,有助于防止腿疾,增强步行能力。

(8)浴膝--两手掌心紧按两膝,先齐向外旋转十几膝关节在人体活动时承受重量最大,而且多横纹肌和软骨韧带组织,血管的分布较少,故最恶湿怕寒,也容易发生劳损。

如能经常左右擦擦,则可增高膝部温度,驱逐风寒,灵活筋骨,从而增强膝部功能,有助于防止关节炎等难治之症。

第二段:鸣天鼓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孔,两手中间三指轻击后头枕骨(小脑部)十几次。

然后,掌心掩按耳孔,手指紧按后头枕骨部不动,再骤然抬离,这样连续开闭放响几十次。

最后,两中指或食指插入耳孔内转动三次,再骤然拔开,这算做一次,这样共进行三--五次。

健身气功八段锦定式动作图解

健身气功八段锦定式动作图解

健身气功八段锦定式动作图解健身气功八段锦定式动作图解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09-12-8 9:26:05 繁體中文八段锦的“八段”,不是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

“锦”字,是由“金”“帛”组成,以表示其精美华贵。

除此之外,“锦”字还可理解为单个导引术式的汇集,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方法。

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说明八段锦在北宋已流传于世,并有坐势和立势之分。

南宋曾著《道枢•众妙篇》:“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

”但这一时期的八段锦没有定名,其文字也尚未歌诀化。

之后,在南宋陈元靓所编《事林广记•修真秘旨》中才定名为“吕真人安乐法”,其文已歌诀化:“昂首仰托顺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脾单托兼西胃,五劳回顾七伤调;鳝鱼摆尾通心气,两手搬脚定于腰;大小朝天安五脏,漱津咽纳指双挑。

”明清时期,八段锦有了很大发展,并得到了广泛传播。

清末《新出保身图说•八段锦》首次以“八段锦”为名,并绘有图像,形成了较完整的动作套路。

其歌诀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从此,传统八段锦动作被固定下来。

但是,八段锦究竟为何人、何时所创,尚无定论。

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导引图》可以看到,至少有4幅图势与八段锦图势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攀足固肾腰”“左右开弓似射雕”“背后七颠百病消”相似。

另外,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辑录的《养性延命录》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动作图势。

例如,“狼距鸱顾,左右自摇曳”与“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相似;“顿踵三还”与“背后七颠百病消”动作相似;“左右挽弓势”基本与“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相同;“左右单托天势”基本与“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相同;“两手前筑势”基本与“攒拳怒目增气力”动作相同。

八段锦动作要领图解

八段锦动作要领图解

八段锦动作要领图解八段锦动作要领图解“八段锦”在宋代就已有流传,是一种站式武术导引功法。

此后衍生成多种流派。

大约在明代初年,出现了“坐式八段锦”,于是将“站式八段锦”称谓“武八段锦”,或“外八段锦”,而将“坐式八段锦”称为“文八段锦”或“内八段锦”。

“坐式八段锦”传入篙山少林寺后,被辑人《卫生易筋经》、《内功图说》中,称其谓“易筋经十二段锦”就本人自已习练习后觉得这是一个易学易练,花时间不多的好功法,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习练,在此推荐给大家。

站式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预备式:自然站,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其姿势要求同前。

1. 两手如捧物(手指相对(由腹前提至胸前,翻掌心向下;然后两小臂内旋,双手上托至头上,充分展臂如托天状;同时提起脚跟,吸气。

2. 两臂外旋转掌心向身体、顺体前下落至体两侧;同时,脚跟落地,呼气。

如此重复动作6遍。

站式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1. 接上式,左脚步向左迈出一步成马步。

两小臂胸前交叉,左臂在里,右臂在外,两手变拳左手食指上翘起,拇指与食指成八字撑开;左臂向左侧推出并伸直,眼看左手指;同时;右手向右侧平拉,如拉弓射箭状。

2. 两拳变掌经体侧划弧收回,同时收回左脚,恢复成自然站式。

3. 同(1.)式(惟左右相反)。

4. 同(2.)式(惟左右相反)。

如此以上动作共做6遍,配合呼吸时,拉弓展胸时吸气,还原起立时呼气站式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臂单举1. 接上式,双手经腹前捧至胸前,左手翻掌上举成单臂托天状(指尖向右),右手翻掌下按于右胯旁(掌心向上,指尖向前)。

2. 左手臂外旋,转左掌心向后顺体下落,右手沿体前上穿,两手臂经胸前交充满(右手臂在里),右手臂上举成托天状,左手顺体下按停于左胯旁(动作要求同上)。

如此以上动作共6遍。

配合呼吸,手臂由胸前上举时吸气,上举手臂下落至胸前时呼气。

结束时,两手由胸前交叉同时下落至体侧还原自然站立式。

站式八段锦(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1. 接上式,头慢慢向右后转动,转至最大限度,同时眼尽量向右后看,同时吸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八段锦”是少林寺众僧最早演练的健身功法之一。

据传:早在唐代时,少林寺高僧灵丘善喜爱八段锦,寿达109年;到了宋代,有福居和尚汇入少林拳谱。

八段锦有舒筋活血、调理气血、促进人休新陈代谢等功能,久红可以健壮体质,搞疫袪病,益寿延年。

原歌诀曰
双手托天得三焦,左右开弓如射雕。

调理脾胃运两手,五痨七伤往后瞧。

摺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诸病消。

提头摆尾去心火,两手盘膝固肾腰。

预备式:
足立八字,间距三寸,两臂自然下垂,掌下向内,掌指向下,身胸挺直,知抵上腭,目视前方,意守丹田(图一)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两脚不动,两手由下经胸部向上屈肘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位于肩前,目视前方(图二)。

接上动作,两臂缓缓向上举,直臂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同时用鼻微微吸气,两足跟翘起,目视前方(图三)。

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接上动作,两足跟落地,用口吐气,左脚向左移一步,上休左转90度。

同时,双手由上向左撂出,两掌变拳,左拳心向下,右臂屈肘向后拉,拳心向上,形似拉弓,上体前倾,使两腿成左弓步,目视左拳(图四)。

接上动作,以两脚为轴,体向右转180度,同时两拳变掌随身向前撂出,然后变拳,右拳心向下,左臂屈肘后拉,拳心向上,形如拉弓,上体前倾,使两腿成弓步,目视右拳(图五)。

左右调换练习六次。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第三段:调理脾胃运两手
接上动作,以两脚为轴,上体左转90度,收右脚向内半步。

同时,两拳变掌,左臂下垂,掌附左胯外侧,右手由右向左,再由左向右反复两次运手,然后向上举臂,掌心向下,架于头上,目视前方(图六)。

接上动作,右手由上向下,垂臂,掌附右胯外,左手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反复两次运手,然后左臂上举,掌心向上,架于头上,目视前方(图七)。

左右交替六次。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
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第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
接上动作,右手向上与左手在前头前交会,再向胸前划弧合掌。

然后变拳,两臂向两侧伸展成一字状,目视前方(图八)。

接上动作,两脚不动,逆呼吸,上体向后仰,头部向后下方缓缓降沉,两眼瞪圆后瞧(图九)。

稍停顿,转正。

如此六次。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
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
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第五段:摺拳怒目增力气
(摺zhé叠:摺叠。

摺扇。

摺尺。

用纸叠起来的册子:摺子。

存摺。

奏摺。


两脚不动,上体直起,两拳变掌,由后向前划弧,目视两手(图十)。

接上动作,两手由上向下垂手,然后再返上向下变拳,附于两胯外侧,拳眼向前,同时瞪目,咬牙,旋前臂摺拳3—4次,目视前方(图十一)。

反复六次。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
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
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
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第六段:背后七颠诸病消
接上动作,两拳变掌,由下向后返上,抡臂划弧,使两手在头上前方相附,目视前上方(图十二)。

接上动作,两手由上向下,缓缓下降,两掌成八字形握住两足踝部,头部下沉,额部尽量抬起,脊中突出,意注命门穴(图十三)。

如此六次。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
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
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
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第七段:提头摆尾去心火
松手,起身,以两脚为轴,体右转90度,同时,两手随身向前撂手,目视两手(图十四)。

(撂liào放,搁:他撂下饭碗走了。

弄倒:撂跤。

手一使劲,就把他撂倒了。

丢,抛弃:撂荒。

撂挑子。


接上动作,左脚向前上一步,两手由前向后,再返前向后抡臂一周,然后臂直于背后,左掌变拳,与右手相抱,仰头,摆臂3—4次(图十五)。

如此六次。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
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
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
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第八段:两手盘膝固肾腰
左脚后退一步,以两脚为轴,体向左转90度,同时两拳变掌,随身向前环弧,然后向两侧展臂,目视前方(图十六)。

接上动作,两足不动,两手由前向下往后再返前抡臂划弧一周,然后向前下方缓缓附按在两膝盖上,使两腿下蹲成马步,挺胸,塌腰,上体左右转动3—4次,意注百会穴,目视前方(图十七)。

如此六次。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
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
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
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收势:
两足不动,起身,两手向两侧往上划弧,然后交会于头上前方,使两掌指相接成人字形,目视两手(图十八)。

接上动作,收左脚与右脚成小八字步,同时两手合掌缓缓下降于胸前,高与世厥穴相平,缩口,微微吐气,身胸挺直,目视前方(图十九)。

教学视频下载地址
/videos/472.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