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与《采桑子 重阳》祥解

合集下载

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首词。

它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描绘了重阳节的浓郁节日氛围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赏析:
首先,这首词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人们对重阳节的热
爱和怀念。

词中多次提到了民间活动,如登高赏菊、观桂兰、买菖蒲等,展示了重阳
节的传统习俗和民间风情。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如“金风玉露一相逢”、“寒鸦别会夏初飞”,将重阳节的喜庆气氛和秋天的美景融为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视
觉感受。

其次,词中渲染了主人公的情感与思绪。

歌词中的“绿遍池塘新竹阴,红满园梨花院”描写了园中的美景,同时也展现了主人公对这个节日的悠然自得和情感愉悦。

而“欲
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则暗示了主人公的寂寞与无奈,表达了对远方亲友
的思念之情。

最后,词中的音韵结构和节奏感也是其魅力所在。

词中运用了重复、对仗、押韵等修
辞手法,使整首词有着细腻的节奏感和优美的韵律。

特别是最后一句“山长水阔知何处”,以平仄相间的格律,给人一种行走在广袤山水中的感觉,使整首词达到了意境
上的高潮。

总的来说,杨慎的《采桑子·重阳》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和主人公的思绪情感,展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同时,其优美的词章结构和韵律感也使这首词
成为了经典之作。

刘禹锡《秋词二首》翻译赏析

刘禹锡《秋词二首》翻译赏析

刘禹锡《秋词二首》翻译赏析刘禹锡《秋词二首》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刘禹锡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秋词二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古诗全文如下: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前言】《秋词》二首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注释】嗾:使,叫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是本诗名句。

也写出了作者不屈的性格。

【翻译】秋天来了,山明水净的,夜晚已经有了霜;树叶由绿转变为焦黄色,而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的树叶中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了。

【赏析】这首诗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

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

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都是抒发议论的即兴诗,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

但又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

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

气以励志,色以冶情。

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

景随人移,色由情化。

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

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

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秋词(其一) 采桑子 重阳 登高《秋词(其一)》刘禹锡简介 北师大版(2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秋词(其一) 采桑子 重阳 登高《秋词(其一)》刘禹锡简介 北师大版(2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秋词(其一) 采桑子重阳登高《秋词(其一)》刘禹锡简介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秋词(其一) 采桑子重阳登高《秋词(其一)》刘禹锡简介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秋词(其一) 采桑子重阳登高《秋词(其一)》刘禹锡简介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刘禹锡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

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

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

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一、简介刘禹锡,着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

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采桑子·重阳》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桑子·重阳》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桑子·重阳》原文、翻译及赏析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

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采桑子·重阳》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采桑子·重阳近现代: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

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注释重阳:重阳节农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岁岁:年年。

今又重阳:此重阳是指诗人在战地重逢的重阳,1929年的重阳。

战地:这里指闽西农村根据地,当时这里外有敌人包围,内有地主民团的扰乱。

黄花:指菊花。

分外:格外。

劲:强劲。

不似:不类似,不像。

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光更美,是主观感受。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也指广阔高远。

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

当时,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养病,重阳佳节来到,院子里的黄花如散金般盛开。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毛他的梦想和现实再一次发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词。

赏析“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

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更借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

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

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赏析【学生范文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许多古诗词中也有关于重阳节的描写,其中《采桑子·重阳》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代表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首诗的诗意结构、用词及文化内涵。

首先是诗意结构。

这首诗共有四句话,每句话都是七个字,整首诗一字不差地构成了一个很好的平仄韵律。

而且,在第一、二句以及第三、四句都各自对应,如“重阳又过”与“重阳日百花开”,“采桑子独归”与“销魂独自怨秋灯”。

这种对仗的写作手法使全诗形象鲜明、语言优美,给人以完成井然有序之感。

其次是用词。

在全诗中,作者用了许多富含意义的词语,如“重阳”、“百花”、“采桑子”等等。

其中“重阳”的用意是秋高气爽的意思,具有节气的味道。

而“百花”则意味着自然风光的美好,彰显了秋天美丽的色彩。

而“采桑子”,则是寓意着人们要积极正能量地面对生活,把握时光。

最后是文化内涵。

《采桑子·重阳》表达的是人们对于时间匆匆流逝的感慨。

人们应当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同时也要记住那些美好的时光,以此来引导人们积极正面地生活。

在重阳节这个特殊日子里,感受生活,探索人生,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执着前行。

总的来说,《采桑子·重阳》这首诗歌形象生动、文化底蕴深厚,其经典之处值得我们不断地了解和探索。

我们应该努力去学习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让我们更加爱国爱文化、乐观向上地走向未来。

【要点分析】此范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关于采桑子重阳的诗意结构、用词及文化内涵。

在诗意结构方面,文章突出了严谨的韵律和对称结构的特点。

在用词方面,突出了表述的美感和隐含的哲理。

在文化内涵方面,意味深长的重阳节,让我们珍惜时间和刻苦努力。

结构、用词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交相呼应,发挥了很好的组合效果。

【学生范文二】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每一个古代诗人的诗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这也是我们需要去学习和领悟的地方。

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

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

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秋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秋词》原文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译文:自古以来的人们都说秋天是凄凉的,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秋词》赏析: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采桑子·重阳 赏析

采桑子·重阳 赏析

《采桑子·重阳》是一首写景词,通过对重阳节时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上片写景。

开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二句写出了作者在重阳节傍晚于篱边饮酒,正值秋菊开放、花香四溢的美好景象。

“独在异乡为异客”,则是以双重身份来写自己的孤独:一方面是自己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另一方面是自己以“异客”的身份来作“异乡”的客。

通过这一反复的申述,表达出作者孤身一人在他乡作客的惆怅和孤独感。

“佳节又重阳”则点明时令,交代重阳节正逢秋分,夜渐长、气渐凉,时令已进入深秋,更增加了作者的孤寂感。

因此,作者在孤寂中所见之景、所忆之人、所感之情,都带有一种凄清萧疏的色彩。

“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写得笔锋一转,由上片的凄清萧疏的写景转入下片的情景交融的抒情。

作者以“黄花”(即菊花)自喻,自况以战地黄花(菊花)为战场上的英雄,以从容不迫、意气风发的英雄概貌傲视着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秋高气爽。

下片抒情。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直抒作者的孤寂之感,是上片“有暗香盈袖”所引发的直接结果。

“莫道不销魂”,直点离情。

用“帘卷西风”来说明良人远征在外;其中一“卷”字写出了西风乍起、寒气袭人,而作者正于闺房之中独对青灯,既思良人,又伤秋景,所以更加消魂。

“人比黄花瘦”一句是全词的主调。

以花木之“瘦”,比容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但此句则是并非完全套用前人诗词,而是有出蓝之妙的。

一方面,“瘦”字带上了明显的感情色彩,刻画了一个因相思而消瘦的形象;另一方面,“瘦”字提出之后,还隐含了作者对深闺寂寞、独此一人、无心梳妆打扮、容颜无华的怨恨和无奈。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对比手法的运用相当成功。

特别是把佳节团圆的欢乐场面与作者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的悲苦心境作强烈的对比。

这种对比既写出了菊花的繁荣怒放,又写出了菊花凋零后憔悴枯萎的景象。

通过这种对比所造成的艺术效果,无疑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悲愁之深、孤寂之感。

刘禹锡《秋词二首》原文译文鉴赏

刘禹锡《秋词二首》原文译文鉴赏

刘禹锡《秋词二首》原文|译文|鉴赏刘禹锡贬到朗州时,是三十四岁。

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秋词二首》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及注释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

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

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注释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⑵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晴:一作“横”。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⑷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

碧霄:青天。

⑸深红:指红叶。

浅黄:指枯叶。

⑹入骨:犹刺骨。

⑺嗾:使唤狗。

这里是“使”的意思。

鉴赏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

“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比较.探究《 秋词 》《 采桑子 重阳》 《登高》《秋颂》 《落叶》导学案

比较.探究《 秋词 》《 采桑子  重阳》 《登高》《秋颂》 《落叶》导学案

比较.探究《秋词》《采桑子重阳》《登高》《秋颂》《落叶》第一课时【温故互查】1. 阅读下面两首诗,说说它们分别写的是什么传统节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所写节日是: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所写节日是:【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并默写《秋词》《采桑子重阳》《登高》三首诗。

2. 了解三首诗的作者概况和理解三首诗的大意。

3. 掌握有关表现秋的意象。

4. 领悟作者对秋的感情。

【导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大声朗读课文,感知诗歌意象,理解诗歌大意。

1.走进作者。

刘禹锡,字,代诗人。

有之称。

刘禹锡和柳宗元并称,与白居易合成。

唐顺宗永贞元年,刘禹锡和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等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

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贬,刘禹锡也被贬到朗州做司马,当时他才33岁。

9年后,他被召回京都,因为玄都观的题诗触犯当政者,又被发落到连州去做刺史。

晚年回到洛阳,人太子宾客,死时71岁。

毛泽东,字,湖南湘潭山冲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杜甫,字,代现实主义诗人。

他客居长安时曾住在少陵,所以世称。

又曾以检校工部员外郎衔充任节度使,所以又称。

他的诗再现了“安史之乱”时唐朝的现实生活,所以他的诗被称为,能反应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是“三吏”(、、)“三别”(、)。

杜甫被后世称为。

2.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寂寥春朝寥廓渚潦倒3.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自古逢秋悲寂寥:(2)我言秋日胜春朝:(3)晴空一鹤排云上:(4)便引诗情到碧霄:(5)人生易老天难老:(6)寥廓江天万里霜:(7)渚清沙白鸟飞回:(8)潦倒新停浊酒杯:4.说说每首诗的大意。

5.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词。

二:整体感知,品味诗句。

1.战国时楚国诗人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七年级语文《秋词(其一)》《采桑子 重阳》《登高》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七年级语文《秋词(其一)》《采桑子 重阳》《登高》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七年级语文《秋词(其一)》《采桑子重阳》《登高》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秋词(其一)》《采桑子重阳》《登高》二、教学目标(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1. 生字寂寥.liáo春朝.zhāo分.外fèn不似.sì寥廓.kuòxiāoāi渚.清zhǔ霜鬓.bìn潦.倒liáo 碧霄.xiāo啸哀..2. 词语寂寥:寂寞凄凉。

春朝:本指春天的早晨,这里泛指春天。

排云:凌云。

排,冲破。

碧霄:蓝天。

寥廓:广阔高远。

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黄花:这里指菊花。

霜:指的是烂漫的秋色。

猿啸哀:指猿猴的叫声凄厉。

落木:树叶。

万里:指离家万里,飘泊在外。

百年:指一生。

繁霜鬓:鬓发斑白如繁霜。

潦倒:衰颓,失意。

3.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

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诗现存800余首。

刘禹锡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毛泽东(1893-1976),湖南省湘潭韶山人。

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八岁时写过一首题为《咏蛙》的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露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

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等同志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

后来发动秋收起义,上井冈山,领导工农红军与军阀展开斗争。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7岁学诗,15岁扬名。

代表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等。

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是一首极富哲理意味的咏怀词,通过对重阳节到来时的景物描写和对历史人生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人生无常、自然永恒的真理。

在这首词中,诗人通过描写菊花、黄花、秋风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同时也表达出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其中,“人生易老天难老”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伤,也传递出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敬畏。

而“岁岁重阳”则将诗人的思绪带入到更远的时间和空间中,引发了对历史和人生的反思。

在词的下片中,诗人通过描绘战地的重阳、黄花、秋风等景象,进一步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感慨。

其中,“悲哉秋之为气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悲哀。

而“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自然永恒的感慨。

最后,“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则以黄花的芬芳和战地的重阳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战争和民族精神的赞扬。

总体来说,《采桑子·重阳》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思想深度的咏怀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生的描述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历史、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同时,这首词也以其凝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采桑子 重阳》鉴赏

《采桑子 重阳》鉴赏

《采桑子重阳》鉴赏《采桑子重阳》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流传广泛的优秀篇章。

作者王之涣利用平铺直叙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风俗和人们的欢庆心情,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采桑子重阳》的整篇诗篇通过描写采桑、登山、观菊、诗酒、赏景等活动,结合描绘季节、景色、人物等具体细节,以叙述的形式表现出人们在重阳节这一特殊日子里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以描绘采桑的过程为线索,展示了重阳节的庆祝活动。

"采桑子慢出郊,袖中乘咏意何销"一句以郊外采摘桑叶的景象作为开头,不仅生动地表现了季节与风物的变化,还通过"袖中乘咏意"这句话,把作者自身的心情与景物相融合,表达了作者欢庆重阳的喜悦之情。

接着,诗中描述了在采桑的过程中,人们的热闹场景,展现出重阳节是一个人们欢庆的喜庆日子。

"绛纱帖腾云,袂舞飞天影,咀唇绛袜步,声微毛羽腰"一句中绘制了妇女们整齐的队列与欢快的舞蹈,展现出了节日里人们欢庆的场景。

其次,诗中巧妙地描绘了人们在重阳节登山的乐趣。

"登山能画龙,门对远山表"这两句通过描绘登山的乐趣,展现了人们在登山过程中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山的崇拜之情。

诗中还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美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景之中。

"白芷日已西,弯弯翠有余"这句以描绘的手法,生动地展现出登山时美丽的山峦景色,让读者感受到了登山过程中的快乐和对大自然的敬仰。

最后,诗中描绘了重阳节的品菊活动和饮酒赏景的场景。

"菊菡匳瑞香,皇州一秋实"这句通过描绘重阳节品菊的乐趣,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欣赏。

"谈笑君行乐,聊以千金游"这句以描绘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在节日里放松心情,结交朋友,轻松愉快的场景。

综上所述,《采桑子重阳》通过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重阳节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

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

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秋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秋词》原文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译文:自古以来的人们都说秋天是凄凉的,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秋词》赏析: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

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

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秋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秋词》原文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译文:自古以来的人们都说秋天是凄凉的,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秋词》赏析: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赏析采桑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民谣,歌谣中描述了采桑子这件特殊的传统活动,以及它对重阳节的重要意义。

故而,本文试图从文化与传统的角度来赏析这首民谣,探讨它的文化背景以及它的神秘性,以及在重阳节中的重要地位。

一、“采桑子”的文化背景采桑子是一首古老的民谣,被认为可以追溯到清朝,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

它展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以及中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歌谣中,把采桑子的过程描述的生动而真实,将整个过程的步骤一一介绍,从而把人们带入一个繁忙而又充满热忱的农耕环境。

在歌谣中,提到了桑蚕的采集,采桑的过程一般由家族的男性长辈来完成。

他们会特意留起来一些桑蚕,以让家族的孩子们参与采桑的活动,这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耕耘与育人的重要传承。

采桑子也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农业文化,从中可以看到人们智慧的运用,比如,把桑蚕采集之前,就要把它们的家里蒙上白布,以便蚕飞不出去,这是农民们“预见种蚕”的智慧结晶,也可以看到采蚕的技术精髓,比如“蚕茧桑叶一把执,芦苇枕颈柔如羊”,表现出采蚕者的技术娴熟,将采蚕和芦苇、桑叶、枕头等工具等结合,让人们窥见了古老农业文化中的巧思。

二、“采桑子”在重阳节中的重要意义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是夏季最后一个大节日,和“普天同庆”的祝福有着深刻的关联。

歌谣《采桑子》,特别是“采桑子,唱双成双”、“芦苇枕颈柔如羊”等句子,提到重阳节,它把重阳节的传统活动和普罗大众的日常做法紧密联系起来。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重阳节往往是采集、制作美味的一天,而采桑子歌谣的出现,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重阳节的独特重视。

采桑子歌谣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描述的是成双的活动,“采桑子,唱双成双”,是重阳节的最佳活动,它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互助”的理念。

这也体现出中国传统礼仪中“双手托礼”的思想,表达了和睦友善的情义,也传达了互助、团结、温暖的理念,它让人们更加能够体会到重阳节的“一家人一起”的温馨之感,从中也可以体会到重阳节及其节日活动的独特价值所在。

毛主席诗词《采桑子·重阳》原文译文赏析

毛主席诗词《采桑子·重阳》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采桑⼦”是词牌,“重阳”是题⽬,这个题⽬确定了词的内容与重阳节相关。

下⾯是分享的⽑主席诗词《采桑⼦·重阳》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采桑⼦·重阳》 【原⽂】 ⼈⽣易⽼天难⽼⑴,岁岁重阳⑵。

今⼜重阳,战地黄花⑶分外⾹。

⼀年⼀度秋风劲,不似⑷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⑸江天万⾥霜。

【题解】 采桑⼦,词牌名,本为古乐采桑曲。

⼜名丑奴⼉、罗敷媚、醉梦迷、伴登临。

重阳,题⽬。

我国农历的九⽉初九为重阳节,传统上有⽂⼈登⾼赋诗的习俗。

⼀九⼆九年的重阳是阳历的⼗⽉⼗⼀⽇。

便呈现出“寥廓江天万⾥霜”的壮丽景象,“万⾥霜”写出了秋天的神韵和朝⽓,由于诗⼈的⾰命乐观精神,连秋景也“胜似春光”。

全词极⼤地⿎舞了⾰命的⽃志和信⼼。

【注释】 ⑴天难⽼:李贺《⾦铜仙⼈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

⑵重阳:阴历九⽉初九,传统上⽂⼈登⾼赋诗之⽇。

⼀九⼆九年的重阳是⼗⽉⼗⼀⽇。

⑶黄花:指菊花。

⑷不似:不类似,不像。

⑸廖廓:空阔远⼤。

“采桑⼦”是词牌,“重阳”是题⽬,这个题⽬确定了词的内容与重阳节相关。

【译⽂】 ⼈之⼀⽣多么容易衰⽼⽽苍天不⽼, 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逢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年⼜⼀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鉴赏】 “⼈⽣易⽼天难⽼,岁岁重阳。

”宛如⼀⼭飞峙,起势突兀。

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天道,后句带出重阳⼊题。

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步申说。

于此,必须弄清楚以下三点:⾸先,“⼈⽣易⽼”只是与“天难⽼”对⽐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

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这种作品是太多了。

但在这⾥,却完全是另⼀种思想感情,这⾥着重说的是“天难⽼”。

其次,“天难⽼”是说宇宙间⼀切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不已,光景常新。

《采桑子·重阳》的课文赏析

《采桑子·重阳》的课文赏析

《采桑子·重阳》的课文赏析摘要:毛泽东在1929年10月重阳节创作了《采桑子·重阳》,在闽西龙岩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后,毛泽东有感而作。

本文主要对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的诗词大意、深刻内涵进行分析,了解《采桑子·重阳》的表达的情怀。

关键词: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背景;重阳节1.前言《采桑子·重阳》于1929年10月11日创作,而1929年的5月-6月,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围剿红军,红四军的主力展开了游击战争,并在9月开始攻占上杭,击败了敌军的围剿。

在10月11日毛泽东在上杭,面对西山区的野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这一背景吟唱出了这首诗。

本文主要对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这一首诗的词义进行分析,了解《采桑子·重阳》的意义。

2.《采桑子·重阳》写作背景分析重阳,是一个节令的名字。

古时候,把单数叫做阳数,双数叫做阴数。

因此,九月初九月和日都是阳数,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汉代以来逐渐盛行,在这个节气时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是以及时行乐、叹老嗟病、思乡怀亲作为主题,而毛泽东在《采桑子.重阳》中抒发了他的情怀的[1]。

上阙写了革命根据地红军的战争,下阙赞美了秋天的景色,上阙和下阙的最后一句都是以景作结。

上阙的战地黄花分外香、下阙的寥廓江天万里霜,黄花写的是近景,江天是远景,一近一远相互辉映,描画出了一副秋意万里、生动盎然的动人环境。

色彩旋律通过写景抒发了革命豪情,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

这东西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了这样一首格调高昂,意境开阔的词外的写作背景更加令人注意。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6月22号,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在会上的陈毅认为毛泽东有个人英雄主义和家长制作风,结果讨论毛泽东的前委书记被陈毅所代替。

毛泽东只好到福建的西部指导到地方工作,当时他一起走的有贺子珍、蔡协民、江华、曾志、谭震林,而贺子珍是毛泽东的第二任夫人,江华在50年后回忆说:“我们离开部队有龙岩,出发时都给扣下了,我们一些人都有一些灰溜溜的样子”,毛泽东打竞技场得的是当时难治的疟疾,也就是热像蒸笼掉,冷的时候像在冰窖里面。

【可编辑】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赏析

【可编辑】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赏析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采桑子·重阳》赏析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介绍
人之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
重阳节又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全诗如下: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铜仙金人辞汉歌》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对经过革命战争洗礼的根据地的热爱和信心。
3、这样壮美的景色,是怎样产生的?
是“秋风劲”的结果。
理解主旨
这首词的主旨表现在两个层面上。 1、赞美战地秋色的壮美。 2、对经过革命战争洗礼的根据地
的热爱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情绪。
明确背景,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描绘词的内容
1929年7月,在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上,毛泽东不同意实质上是军事冒险的中央 指示意见,结果被调离红军的领导岗位。毛 泽东由于身体不好,便到永定县苏家坡养病。 10月上旬,红四军决定在上杭召开党的第八 次代表大会,通知毛泽东参加。毛泽东拖着 虚弱的身子,骑马穿越几个乡镇,前往上杭 县城。当时正是重阳节,当他看到深秋时节 的闽西山区,层林尽染,山坡上的黄色野菊 花争相竞放时,精神十分振奋,身体也似乎 好了很多,当场吟成这首《采桑子 重阳》。
预习检测
1、《秋词》作者( ), 字( ),( )代诗人。
2、给红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寂寥、春朝、排云、碧霄、 寥廓
3、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 的内容。
体味学习前两句
1、作者对“秋”有怎样超越古人的认 识?运用了什么写法? 我言秋日胜春朝。对比的写法。
2、联系古人对“秋”的认识,思考作 者对“秋”的认识的可贵之处。
体会意境、情感,理解主旨
1、《秋词》、《采桑子 重阳》两首 诗词在对秋天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赞美秋天胜过春天。
2、支撑作者面对秋天欢快向上情绪的 意像分别是什么?
《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 《采桑子 重阳》1、战地黄花2、战地秋风3、 寥廓江天万里霜
赏析“战地黄花分外香”
1、毛泽东当时写这首词的时候,他与朱德指挥的 红四军,才不过7000人,比现在一个师还要小, 作为这样的指挥员,都是要经常置身第一线的。 经常都处在生与死的边界线。此时的毛泽东身体 生病,政治上受挫,“战地黄花分外香”更多体 现的是哪种情绪?
结合背景,再谈对“排云上”的理解
“一鹤”是孤单的然而“排云上” 的矫健凌厉的英姿和气概不仅令人 赞叹,更催人奋进。它是顽强不屈 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 象征,也是作者自己毫不气馁、昂 扬进取精神的化身。
把握主旨并简析刘禹锡的性格特点
刘禹锡的性格特点:顽强不屈、 奋斗不息、昂扬进取、奋发有 为,遇挫折豪不气馁,乐观向 上。
革命乐观主义豪情
2、这种情绪从“战地秋菊”的哪些特点上展示出 来?
抓住它的颜色(黄)和味道(分外香)的特点。
赏析“一年一度秋风劲”
1、作者写的“战地秋风”有怎样的特点?
秋风——“劲”,秋风吹得猛烈强劲,凌厉威猛, 摧枯拉朽,风涛荡涤中山河焕然一新。 2、结合作者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秋风的这一特 点让我们自然联想到什么?
结合背景,把握主旨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郎州时写的。当时顺宗 继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参加了 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 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 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那时他 34岁。虽然他在“永贞革新”失败后备受打 击,可贵的是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自甘 消沉,而是坚持不屈不挠的雄心和奋发进取 的豪情。从诗中可以看到,打破古人悲秋的 传统,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 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3、作者对秋的认识,没有仅仅停留在“不似春光” 这一客观事实上,而是同刘禹锡唱出“秋日胜春朝” 的情感一样热烈赞美秋天:“胜似春天”,比春天 还要好。进一步支撑“胜似春光”这一主观情感的 意象是什么呢?
1、“寥廓江天万里霜”是浩浩劲风带来的秋 色,作者笔下这一秋色有怎样的特点?
辽阔壮美,大气磅礴。
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三、背诵诗文,默写诗文
导入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天,
他放学回家时经过一个工地,看到一个像老板模样的人正 在那儿指挥盖一栋摩天大楼。卡耐基走上前问道:“我长 大后怎样才能像你一样成功?”“第一要勤奋------”“这 我早知道了,那第二呢?”“买件红衣服穿。”卡耐基满 腹狐疑:“这和成功有关系吗?”那老板模样的人指着前 面的工人说:“有啊,你看他们都是我的手下,但都穿着 清一色的蓝衣服,所以我一个也不认识。”说完,他又指 着旁边一个工人说:“你看那个穿红衣服的,就因为他穿得 和旁人不同,这才引起我的注意,我也认识了他,发现了 他的才能,过几天,我会安排他一个职位的。”成功需要 有迥异于常人的智慧。敢于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才能更 好让他人发现!标新立异,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才能不 断创新,不断成功。
打破传统、权威,反对逢秋便悲,且态 度明确,个性上特立独行。
3、这两句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情绪?
坚定铿锵,自信高亢,激越向上
体味学习后两句
1、是什么让作者坚信“秋日胜春朝”的观 点?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为什么这一景象会让人精神抖擞,不由 地发出“秋日胜春朝”的呼喊?
一、把鹤的形象放在秋天的“晴空”中,用秋高气 爽、万里晴空的背景来衬托,意境空旷而宏大。二、 鹤的“排云”上飞更有力量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力 争上游的飞翔姿态,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破了 秋天肃杀的氛围,激发作者产生“秋日胜春朝”的 感兴。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 而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