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5加密算法原理

合集下载

md5 加密原理

md5 加密原理

md5 加密原理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见的哈希函数,用于将输入数据转换成固定长度的哈希值。

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填充(Padding):MD5将输入数据按照512位(64字节)的块进行处理。

如果输入数据的长度不是512位的倍数,就需要通过填充来达到这个长度。

填充规则是在数据末尾添加1个"1",然后再添加若干个"0",直到数据的总长度满足要求。

2. 初始化MD缓冲区:MD5使用4个32位的寄存器(A、B、C、D)来保存中间结果。

这些寄存器的初始值是预设的固定常数。

3. 分组处理:将填充后的数据按照512位的块进行分组。

每组数据又分为16个32位的子块,用于接下来的循环运算。

4. 循环压缩:循环运算是MD5算法的核心部分,主要包含4轮。

每轮中又有16个操作步骤。

在每轮的操作步骤中,通过逻辑、位移、加法等运算来对MD缓冲区的值进行更新。

5. 输出结果:经过循环压缩之后,MD缓冲区中的值就是最终的哈希值。

可以将这个值从寄存器中读取出来,并将其转换成16进制的字符串形式。

总的来说,MD5加密的原理是通过将输入数据进行填充和循环压缩处理,最终得到一个128位的哈希值。

因为MD5是一种单向函数,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将待加密的数据与已知的MD5哈希值进行比对,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MD5的漏洞问题,它已不再推荐作为加密算法使用,因为其易于受到碰撞(collision)和破解的攻击。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及应用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算法,用于将任意长度的数据加密成固定长度的(通常为128位)哈希值。

它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Rivest)于1992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数据完整性检查和密码保护等领域。

通过对MD5算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MD5算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一、原理:MD5算法的核心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填充数据:首先,需要对原数据进行填充以满足一定的要求。

填充的规则是:向原数据的尾部添加一个1和若干个0,直到满足总长度模512(即以512位为一个分组)的余数为4482.添加长度:在填充数据后,需要将原数据的长度以64位的二进制形式添加到填充后的数据尾部,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分组长度为512位。

3.初始化变量:MD5算法使用四个32位的寄存器A、B、C、D作为变量,用于迭代运算。

4.循环计算:将填充和添加长度后的数据进行分组,并进行循环的运算。

MD5算法根据数据的每个分组进行64次迭代计算,并且每次迭代都会更新四个变量的值。

5.输出结果:经过循环计算后,最后输出的四个变量值即为加密后的128位哈希值。

二、应用:MD5算法在网络安全和密码保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完整性验证:MD5算法可以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防篡改性。

发送方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MD5加密后,将哈希值同数据一起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也对数据进行MD5加密,并将得到的哈希值与发送方发送的哈希值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则说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受到篡改。

2.密码保护:MD5算法可以用于密码的存储与验证,通常将用户密码加密后存储在数据库中。

当用户登录时,系统会将用户输入的密码进行加密后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密码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认为用户输入的密码正确。

3.数字证书验证:MD5算法可用于数字证书的验证和签名过程中。

MD5加密概述原理以及实现

MD5加密概述原理以及实现

MD5加密概述原理以及实现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函数,用于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

在网络传输和数据存储中,MD5广泛用于校验数据完整性,验证密码以及防止篡改等场景。

1.哈希值固定长度:无论输入数据的长度是多少,MD5算法生成的哈希值都是128位(16字节)的二进制数字。

2.唯一性:在理论上,MD5生成的哈希值应该是唯一的。

也就是说,不同的输入数据生成的哈希值不会相同。

3.不可逆性:MD5是一种单向函数,即无法通过从哈希值反向推导出原始数据。

只能通过对比不同数据的哈希值来判断其是否相同。

MD5算法的实现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填充数据:将输入数据按字节切分成512位的数据段,并在数据段末尾填充一定数量的0,使其长度能被512整除。

2.初始化缓冲区:定义四个32位的缓冲区(A、B、C、D),作为算法计算的中间结果。

3.处理数据段:对每个数据段进行相同的处理流程,包括四轮的循环压缩和变换操作。

4.输出结果:将最后一次处理后的缓冲区内容按顺序连接起来,形成128位的MD5哈希值。

具体的实现细节如下:1.填充数据:如果输入数据的长度不能被512整除,就在末尾填充一个1和若干个0,使得填充后的长度满足对512取余等于448、之后,再在末尾追加64位的原始数据长度,以二进制形式表示。

2.初始化缓冲区:将四个32位的缓冲区(A、B、C、D)初始化为固定的初始值。

3.处理数据段:将每个数据段分为16个32位的子块,对每个子块进行以下四轮的循环压缩和变换操作。

-第一轮循环:通过对字节数组进行位运算,将每个子块与缓冲区中的四个值进行一系列的逻辑运算,然后更新缓冲区的值。

-第二轮循环:将第一轮循环得到的缓冲区值重新排列并加上一个常量,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逻辑运算。

-第三轮循环:将第二轮循环得到的缓冲区值再次进行一系列的逻辑运算。

-第四轮循环:将第三轮循环得到的缓冲区值再次进行一系列的逻辑运算。

md5 加密原理

md5 加密原理

md5 加密原理MD5 加密原理什么是 MD5 加密•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算法,用于将任意长度的信息压缩成一个128位的哈希值。

•MD5 加密主要用于数据的完整性校验,比如验证文件是否被篡改过,密码是否正确等等。

MD5 加密的原理1.密码转换:将输入的密码转换成二进制形式。

2.消息填充:根据 MD5 算法规定的填充方法,将密码进行填充,使其长度满足一定条件。

3.初始向量:MD5 算法中存在一个初始向量,将其与填充后的密码进行逻辑运算,得到一个中间结果。

4.分组处理:将中间结果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组,每个分组进行一次处理。

5.小段加工:每个分组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操作,包括逻辑运算、位运算等。

6.合并结果:将每个分组得到的结果,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加密结果。

MD5 加密的特点•不可逆性:MD5 加密是单向的,即无法通过加密结果反推出原始密码。

•完整性:如果原始密码有一点改动,经过 MD5 加密后的结果将会截然不同。

•快速性:MD5 加密过程相对较快,适合在大量数据上进行加密。

MD5 加密的安全性问题•易碰撞:由于 MD5 的哈希值长度固定,存在不同的输入可能生成相同的哈希值,这被称为碰撞。

•容易被破解:由于现代计算能力的增强,MD5 加密已被证明相对较弱,容易被暴力破解。

如何增强 MD5 加密的安全性•加盐:通过在原始密码中添加一段随机字符串,增加破解的难度。

•应用更强大的算法:如 SHA-256、SHA-3 等更安全的哈希算法来替代 MD5。

总结MD5 加密是一种常用的哈希算法,用于数据完整性校验和密码存储等场景。

然而,由于其存在碰撞和易破解的问题,建议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更安全的哈希算法,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以上就是关于 MD5 加密原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md5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

md5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

md5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
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函数,被广泛用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验证以及密码保护等领域。

它可以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转换成固定长度的128位(16字节)数字指纹,并且不同的数据会产生不同的指纹,因此可以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MD5算法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填充数据:将待处理的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填充,使得填充后的数据长度为64的整数倍,同时在末尾增加一个64位的长度描述,用于记录原始数据的长度。

2. 初始化状态:MD5算法使用4个32位寄存器(A、B、C、D)来维护状态,初始化时会将这些寄存器赋初值,其中A、B、C、D的初始值分别为0x67452301、0xEFCDAB89、0x98BADCFE和0x10325476。

3. 循环压缩:将填充后的数据按照512位(64字节)的分组进行处理,每个分组包含16个32位字。

通过循环压缩的方式,先对这些字进行一系列的位运算和加法运算,然后再将结果与寄存器中的值进行合并,最终得到新的寄存器状态。

4. 输出结果:对所有分组处理完毕后,将A、B、C、D四个寄存器中的值按照
一定顺序拼接起来,得到最终的128位数字指纹。

需要注意的是,MD5算法虽然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哈希函数,但也存在被攻击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MD5算法已经被证明存在一定的弱点,容易被暴力破解、碰撞攻击等攻击手段破解。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使用更加安全的哈希函数,如SHA-256等。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及应用MD5加密算法是一种常见的哈希算法,用于产生固定长度的摘要信息。

该算法由美国计算机安全专家罗纳德·李维斯特于1991年设计,并在1992年首次公开。

MD5是指“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的缩写。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是将任意长度的输入消息通过一系列操作转换为长度固定(128位)的输出摘要。

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即无法通过摘要信息还原出原始的输入消息。

MD5算法的核心函数包括位操作、模运算、异或运算和与非运算。

具体过程如下:1.初始填充:将输入消息分割为若干个512位的消息块,并添加填充位,使每个消息块的长度为512位。

2.初始化状态:将四个32位的寄存器A、B、C、D初始化,作为MD5算法的内部状态。

3.处理消息块:循环处理每个消息块,对每个消息块进行一系列的位运算、模运算和异或运算,修改内部状态。

4.输出:处理完所有消息块后,将最终的内部状态输出为一个128位(32位×4)的摘要。

1.文件完整性校验:MD5可以对文件进行哈希计算,生成唯一的摘要值,通过比对两个文件的MD5摘要是否一致,可以判断文件是否被篡改。

2.密码存储:在用户注册过程中,通常不会将用户的密码明文存储在数据库中,而是将其进行MD5加密后存储。

当用户登录时,输入的密码再次通过MD5加密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加密密码进行对比。

4.垃圾邮件过滤:MD5可以用于检测垃圾邮件。

将邮件的正文内容通过MD5加密并与已知的垃圾邮件MD5值进行对比,可以快速判定该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

5.数据库索引:MD5可以作为数据库索引的一部分,提高查询效率。

通过对需要索引的数据进行MD5加密,可以将一部分数据转化为固定长度的摘要,便于数据库的查询操作。

然而,由于MD5算法的安全性较低,易受到碰撞攻击(即找到不同的原始消息,但其MD5摘要值相同)和彩虹表攻击(通过预先计算MD5摘要的映射关系,快速破解密码)等攻击方式的影响,因此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数据加密、验证、身份认证等领域,MD5算法已经不再推荐使用。

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加密算法原理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见的哈希加密算法,广泛应用于数据完整性和密码保护方面。

它是由著名的RSA数据安全公司的雇员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Rivest)于1991年设计的。

MD5算法的原理是将任意长度的输入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输出(128位),这个输出称为哈希值。

通过MD5算法,对同一输入得到的哈希值是唯一的,不同的输入得到不同的哈希值。

MD5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填充数据:根据MD5算法的规定,输入的数据需要进行填充。

填充的方式是在数据的末尾添加一个1,然后添加若干个0,直到数据的长度满足要求。

2.附加长度:将数据的原始长度(以64位二进制表示)附加到数据的末尾。

3.初始化缓冲区:创建一个128位的缓冲区,用于存储中间结果。

4.划分数据:将填充和附加长度之后的数据划分为若干个512位的分组。

5.处理分组:对每个分组进行处理。

处理的流程包括四个连续的步骤:初始化状态(将缓冲区的初始值复制到状态中),处理分组(通过一系列运算对分组进行处理),更新状态(将当前状态与处理结果合并得到新的状态),输出结果(将最后的状态转化为128位的哈希值)。

6.输出结果:将最后的128位哈希值输出。

MD5算法的核心是四个函数,分别用于不同的数据处理步骤:1.F函数:F函数是一个基本的逻辑运算,将B、C、D三个输入进行位异或、与、或的组合,得到一个32位的结果。

2.G函数:G函数与F函数类似,将C、D、A三个输入进行位异或、与、或的组合,得到一个32位的结果。

3.H函数:H函数将B、C、D三个输入进行位异或、与、非的组合,得到一个32位的结果。

4.I函数:I函数将C、B的非、A进行位异或、与的组合,得到一个32位的结果。

这四个函数在处理不同的分组时会依次循环使用,通过循环计算和更新状态来实现数据的加密。

MD5算法具有以下特点:1.哈希值唯一性:通过MD5算法得到的哈希值是唯一的,不同的输入得到不同的哈希值。

md5码原理

md5码原理

md5码原理MD5码原理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哈希函数,用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它可以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通常为128位。

MD5算法在密码学、数字签名、数据校验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MD5的基本原理MD5算法基于消息的位操作,通过一系列的逻辑运算和位操作,将输入的任意长度的消息转换成一个128位的哈希值。

MD5算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填充、消息分组、压缩函数和输出。

1. 填充:MD5算法要求输入的消息长度必须是64的倍数,因此需要对输入进行填充。

填充的方式是在消息末尾添加一个1和若干个0,使得消息长度满足64的倍数。

2. 消息分组:将填充后的消息分成若干个64字节的分组。

每个分组又分为16个32位的小分组,总共有4个轮次。

3. 压缩函数:对每个分组进行压缩函数的计算。

压缩函数由四个基本的逻辑函数(F、G、H、I)和四个32位的常数构成。

在每个轮次中,根据当前轮次数选择不同的逻辑函数。

4. 输出:将每个分组经过压缩函数计算后得到的结果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128位哈希值。

二、MD5的特点与应用1. 不可逆性:MD5算法是一种单向加密算法,即无法通过哈希值逆推出原始数据。

这种特性使得MD5算法在密码存储和传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

2. 唯一性:对于不同的输入数据,MD5算法生成的哈希值几乎是唯一的。

虽然理论上存在哈希冲突的可能性,但实际应用中极为罕见。

3. 快速性:MD5算法的计算速度较快,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处理。

4. 广泛应用:MD5算法在密码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密码存储、数字签名、消息认证等方面。

它可以将用户的密码进行加密存储,提高密码的安全性。

5. 数据校验:MD5算法可以用于校验数据的完整性,例如在下载文件时,可以通过计算文件的MD5值与提供的MD5值进行比对,判断文件是否被篡改。

6. 效率问题:由于MD5算法的快速性,使得它容易受到暴力破解的攻击。

MD5加密算法原理及实现

MD5加密算法原理及实现

MD5加密算法原理及实现
MD5加密算法原理及实现
MD5消息摘要算法,属Hash算法⼀类。

MD5算法对输⼊任意长度的消息进⾏运⾏,产⽣⼀个128位的消息摘要。

以下所描述的消息长度、填充数据都以位(Bit)为单位,字节序为⼩端字节。

算法原理
1、数据填充
对消息进⾏数据填充,使消息的长度对512取模得448,设消息长度为X,即满⾜X mod 512=448。

根据此公式得出需要填充的数据长度。

填充⽅法:在消息后⾯进⾏填充,填充第⼀位为1,其余为0。

2、添加消息长度
在第⼀步结果之后再填充上原消息的长度,可⽤来进⾏的存储长度为64位。

如果消息长度⼤于264,则只使⽤其低64位的值,即(消息长度对 264取模)。

在此步骤进⾏完毕后,最终消息长度就是512的整数倍。

3、数据处理
准备需要⽤到的数据:
4个常数: A = 0x67452301, B = 0x0EFCDAB89, C = 0x98BADCFE, D = 0x10325476;
4个函数:F(X,Y,Z)=(X & Y) | ((~X) & Z); G(X,Y,Z)=(X & Z) | (Y & (~Z)); H(X,Y,Z)=X ^ Y ^ Z; I(X,Y,Z)=Y ^ (X | (~Z));
把消息分以512位为⼀分组进⾏处理,每⼀个分组进⾏4轮变换,以上⾯所说4个常数为起始变量进⾏计算,重新输出4个变量,以这4个变量再进⾏下⼀分组的运算,如果已经是最后⼀个分组,则这4个变量为最后的结果,即MD5值。

md5 原理

md5  原理

md5 原理MD5算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哈希函数,它将任意长度的输入消息转换为固定长度的输出值,通常为128位。

MD5算法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Rivest)在1991年设计,并被广泛用于加密、数字签名和验证消息完整性等领域。

MD5算法的原理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填充消息、初始化变量、处理消息块和输出结果。

首先,输入消息会被填充到一个512位(64字节)的消息块中,填充规则为在消息末尾添加一个1和若干个0,使得消息长度对512取余的结果为448。

然后,填充后的消息长度会被附加在消息末尾,以64位二进制表示。

接下来,MD5算法会初始化四个32位的变量A、B、C、D,这些变量将作为最终输出结果的一部分。

这些变量的初始值是固定的,并且在算法的整个过程中都不会改变。

在处理消息块阶段,MD5算法将消息块划分为16个32位的子块,然后进行四轮循环处理。

每一轮循环都会对A、B、C、D四个变量进行一系列的位运算和非线性函数处理,并更新这些变量的值。

最后,经过处理所有消息块后,MD5算法将A、B、C、D四个变量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最终的128位输出结果。

MD5算法的输出结果具有以下特点,1)对于不同的输入消息,其输出结果是唯一的,即使输入消息只有微小的改动,输出结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2)输出结果的长度是固定的,为128位。

3)MD5算法是不可逆的,即无法从输出结果反推出原始的输入消息。

4)MD5算法对输入消息的敏感度很高,即使输入消息只有微小的改动,输出结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然而,由于MD5算法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已经被证明不适合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MD5算法的碰撞攻击(Collision Attack)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安全漏洞之一,它使得攻击者能够构造出两个不同的输入消息,但它们的MD5输出结果是相同的。

这种漏洞对于数字签名和消息完整性验证等场景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现在已经不推荐使用MD5算法。

md5加密原理解析

md5加密原理解析

md5加密原理解析现如今,数据的安全性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信息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加密的作用不可忽视。

MD5(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是一种常用的加密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数据的摘要、签名等方面。

本文将对MD5加密原理进行详细解析。

一、MD5的概述MD5是一种哈希算法,它能够将不同长度的数据转换成一个128位的长度固定的哈希值。

这个哈希值可以用于数据的完整性校验和密码的存储。

二、MD5的工作原理MD5算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填充、初始化、计算和输出。

下面将对这四个步骤逐一进行解析。

1. 填充(Padding)在进行MD5加密之前,首先需要对待加密的数据进行填充。

填充的目的是让数据的长度能够满足512位的整数倍,以便后续的处理。

填充的方式是在数据的末尾添加一个bit为1,然后再添加若干个bit为0的位,直到数据的长度满足要求。

2. 初始化(Initialization)初始化是指对MD5算法中的四个32位寄存器进行初始化,这四个寄存器分别为A、B、C、D。

初始时,这四个寄存器的值通过一个预定义的方式设置,而且对于每一次加密过程,这些寄存器的初值都是相同的。

3. 计算(Computation)计算是MD5算法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四轮循环处理。

在每一轮中,通过对每一组512位的数据进行操作,更新A、B、C、D四个寄存器的值,最终得到一个128位的哈希值。

这个过程中包括了多次按位运算、位移运算、逻辑函数和模2^32相加等操作。

4. 输出(Output)在计算完成之后,MD5算法将得到一个128位的哈希值。

这个哈希值可以用来作为数据的完整性校验。

通常情况下,MD5算法会将这个哈希值转化为16进制格式进行输出,形式为32个字符。

三、MD5的优缺点1. 优点:(1) 哈希结果的长度固定,不论原始数据长度如何,始终为128位。

(2) 运算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3) 相同的数据生成的MD5值是固定的,可以用于数据的校验。

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加密算法原理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产生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

MD5算法主要用于确保数据完整一致,防止数据被篡改。

在计算机安全领域,MD5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加密存储密码、数字签名、校验文件完整性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MD5算法的原理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填充消息、初始化变量、处理消息块、输出结果。

首先,对消息进行填充,使其长度满足448模512,即长度对512取余的结果为448。

然后,初始化四个32位的变量A、B、C、D,这些变量将用于存储最终的散列值。

接下来,对填充后的消息进行分块处理,每个消息块包含512位。

最后,将处理完的消息块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合并,并输出最终的128位散列值。

MD5算法的核心是基于四轮循环的压缩函数,每轮循环包括16次操作。

在每次操作中,都会对A、B、C、D四个变量进行一系列的位运算和非线性函数操作,以及与消息块中的数据进行混合和置换。

通过这些操作,最终得到了128位的散列值。

MD5算法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

由于其设计上的一些缺陷,如碰撞攻击、预映射攻击等,使得MD5算法在一些安全领域已经不再被推荐使用。

因此,一些安全专家建议使用更安全的散列算法,如SHA-256、SHA-3等。

尽管MD5算法存在安全性问题,但在一些非安全领域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一些需要校验文件完整性的场景下,可以使用MD5算法生成文件的校验值,并与接收方进行比对,以确保文件未被篡改。

此外,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场景下,如密码加密存储、数字签名等,MD5算法仍然可以被使用。

总的来说,MD5算法作为一种密码散列函数,在数据完整性校验、密码存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其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在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下,选择更加安全的散列算法。

在使用MD5算法时,也需要注意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加盐处理,以增加密码的安全性。

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加密算法原理MD5的全称是Message-DigestAlgorithm,是Hash算法中的一种重要算法,具有单项加密、加密结果唯一、安全性能好等特点。

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1)信息填充首先需要对明文信息进行填充,使其位长度对512求余的结果等于448.因此,信息的位长度(BitsLength)将被扩展至N512+448.然后,再在这个结果后面附加一个以64位二进制表示的填充前信息长度。

经过这两步的处理,现在的信息字节长度为N512+448+64=(N+1)*512,即长度恰好是512的整数倍。

(2)结构初始化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定义一个结构。

该结构包含了每一次需要处理的一个明文块(512bit)和计算出来的散列值(128bit)。

在散列的整个过程中,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各个明文块计算出来的散列值都是通过它来传递的。

(3)分组文件将填充好的文件进行分组,每组512位,共有N组。

(4)处理分组使用算法处理每组数据。

MD5算法在计算时会用到四个32位被称作链接变量;(ChainingVariable)的整数参数,在使用之前要对它们赋初值,分别就为:A=0x01234567,B=0x89abcdef,C=0xfedcba98,D=0x76543210.当设置好这四个链接变量后,就开始进入算法的四轮循环运算。

循环的次数是信息中512位信息分组的数目。

将上面四个链接变量复制到另外四个变量中:A到a,B到b,C 到c,D到d。

主循环有四轮,每轮循环都很相似。

第一轮进行16次操作。

每次操作对a、b、c和d中的其中三个作一次非线性函数运算,然后将所得结果加上第四个变量,一个子分组和一个常数。

再将所得结果向右移一个不定的数,并加上a、b、c或d中之一,最后用该结果取代a、b、c或d中之一。

md5密钥加密方法

md5密钥加密方法

md5密钥加密方法MD5密钥加密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关注。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重要数据的安全,加密技术应运而生。

其中,MD5密钥加密方法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加密算法,本文将详细介绍MD5密钥加密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MD5密钥加密方法的原理MD5全称为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即消息摘要算法5。

它是一种单向散列函数,能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成固定长度的密文。

MD5密钥加密方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填充: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填充,使其长度满足512位的倍数。

2. 初始向量设置:设置初始向量,作为加密过程中的一个参数。

3. 数据分组:将填充后的数据按照512位进行分组。

4. 循环运算:对每个数据分组进行循环运算,包括置换、移位和逻辑运算等操作。

5. 输出结果:将每个数据分组的运算结果按顺序连接起来,形成最终的密文。

1. 密码存储:MD5密钥加密方法常用于存储密码。

在用户注册时,将用户输入的密码进行MD5加密后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有效防止密码泄露。

2. 数字签名:MD5密钥加密方法也可用于数字签名。

发送方使用私钥对消息进行MD5加密,接收方使用公钥对加密后的消息进行解密,以验证消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 文件校验:通过对文件进行MD5加密,可以生成唯一的文件指纹。

在文件传输过程中,接收方可以通过对接收到的文件进行MD5加密并与发送方提供的加密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文件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 数据完整性验证:MD5密钥加密方法还可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之前对数据进行MD5加密,并将加密结果附加在数据中一起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进行MD5加密并与发送方提供的加密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数据是否被篡改。

5. 软件校验:在软件下载过程中,通过对软件文件进行MD5加密,可以生成唯一的文件指纹。

用户可以通过对下载后的软件文件进行MD5加密并与提供的加密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软件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md5加密用法范文

md5加密用法范文

md5加密用法范文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算法,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领域。

它能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成固定长度(通常是128位)的哈希值,且不同的输入会产生不同的输出。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MD5加密的用法。

一、MD5加密的原理MD5是一种单向散列函数,它的主要原理如下:1.输入数据:用户输入一条消息作为输入数据。

2.填充数据:MD5算法会对输入数据进行填充,使得填充后的数据长度满足一定的条件。

3.分块处理:填充后的数据会被分成若干个块进行处理。

4.初始向量:MD5算法会使用一个初始向量作为计算哈希值的起点。

5.迭代过程:每个块都会进行迭代处理,生成一个中间结果。

这些中间结果会在最后合并成最终的哈希值。

6.输出结果:最终的哈希值就是MD5加密后的结果。

二、MD5加密的应用MD5加密具有以下几个应用场景:1.密码存储:在存储用户密码时,通常不建议明文存储。

将用户密码经过MD5加密后存储,即使数据库泄露,也不会直接暴露用户密码。

2.数字签名:MD5加密可以用于数字签名,比如验证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发送方可以对文件进行MD5加密,将加密后的哈希值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可以对收到的文件进行MD5加密,然后与发送方发送的哈希值进行对比,以验证文件是否被篡改。

3.防篡改:在一些系统中,为了防止数据被篡改,可以对数据进行MD5加密,然后将加密结果与数据一起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可以对数据进行MD5加密,然后将加密结果与接收到的加密结果进行对比,如果不一致,则说明数据被篡改。

4.版权保护:MD5加密可以用于保护文档的版权。

对于文档的内容进行MD5加密后得到一个唯一标识符,可以用于验证文档的原始性,防止他人对文档进行盗版。

5.安全认证:在一些场景下,为了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可以通过MD5加密生成一个校验值,然后将校验值通过安全渠道传输给接收方。

接收方可以对数据进行MD5加密,然后与接收到的校验值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则说明数据是可信的。

md5检验工作原理

md5检验工作原理

md5检验工作原理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加密散列函数,其工作原理如下:1. 初始化:MD5算法首先会初始化一个128位(16字节)的缓冲区,用于存储计算后的结果。

算法还会定义一系列常量,并初始化一个状态变量。

2. 填充数据:MD5算法会将待处理的消息分成若干512位的块,如果消息长度不是512位的整数倍,算法会进行数据填充。

填充数据的方式是在消息末尾添加一个1比特,接着添加若干个0比特,直到消息长度满足(长度≡ 448 mod 512)的条件。

3. 添加长度:算法将消息的原始长度(以比特为单位)追加到填充后的数据之后。

由于MD5算法只能处理长度不超过2^64比特的消息,因此如果消息超过了这个长度,则只取低64位。

4. 分组处理:填充和长度添加完成后,MD5算法将消息分为若干个512位的消息块,每个块会进行一系列的运算。

5. 初始化摘要:开始处理每个消息块之前,算法会将128位的摘要初始化为一个固定的值。

6. 循环运算(四轮运算):对每个消息块进行一系列的运算,其中包括四轮(Round)运算,每轮运算包含16个操作步骤。

每个操作步骤对摘要的不同部分进行按位异或(XOR)、按位与(AND)和按位或(OR)的操作,然后通过非线性函数和向左循环移位来改变摘要的值。

7. 更新摘要:每个消息块的运算结果会与之前的摘要进行累加,并成为下一次处理的摘要。

8. 输出结果:当所有消息块处理完成后,最后的摘要即为输出的MD5散列值。

这个结果通常以16进制表示,共32个字符。

MD5工作原理的关键是将消息分块处理,然后通过特定的运算逻辑来改变摘要的值,最终生成一个唯一的散列值。

由于MD5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和较小的摘要长度,因此在许多应用中被广泛使用,例如文件完整性校验、密码存储等。

然而,由于MD5的安全性存在一些弱点,如易受碰撞攻击(collision attack),因此在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建议使用更安全的哈希算法,如SHA-256。

MD5算法详细介绍

MD5算法详细介绍

MD5算法详细介绍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算法,用于将任意长度的数据块转换为固定长度(128位)的哈希值。

它由美国密码学家Ronald Rivest设计于1991年,并于1992年公开发表。

1.原理:填充:将输入数据的位数补足至64位的倍数。

划分:将填充后的数据分为若干个512位(64字节)的数据块。

循环:对每个数据块进行MD5压缩函数的操作,生成中间结果。

输出:将所有中间结果拼接,得到最终的128位哈希值。

2.算法流程:F函数:将输入数据进行位运算和逻辑运算,生成一个32位中间结果。

G函数:将F函数的中间结果进行不同的位运算和逻辑运算,生成另一个32位中间结果。

H函数:将G函数的中间结果进行不同的位运算和逻辑运算,生成第三个32位中间结果。

I函数:将H函数的中间结果进行不同的位运算和逻辑运算,生成最终的32位中间结果。

3.特点:(1)填充:MD5算法对输入数据进行位数填充,确保输入数据长度是64的倍数,增加了算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复杂性:MD5算法通过多轮的循环和逻辑运算,使得哈希值与输入数据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确保了哈希值的唯一性。

(3)高效性:MD5算法在生成128位哈希值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执行速度,适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的场景。

(4)安全性:MD5算法能够抵抗常见的哈希碰撞攻击和逆向破解,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因此在安全加密领域中被一些更安全的算法所取代。

总之,MD5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安全领域的哈希算法,具有填充、循环和输出等特点。

它能够将任意长度的数据块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并满足唯一性、不可逆转和高效性的要求。

然而,由于其存在一些安全性上的缺陷,建议在对数据进行安全加密和传输时,选择更加安全可靠的算法。

MD5加密算法原理及其应用

MD5加密算法原理及其应用

MD5加密算法原理及其应用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函数(Hash Function),它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Rivest)设计于1991年。

MD5算法具有不可逆性、固定长度和高敏感度等特点,主要用于数据完整性校验和用户密码存储。

MD5算法的原理是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输入消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过程,生成一个128-bit的哈希值(消息摘要)。

具体步骤如下:1. 填充:首先,将消息填充到512-bit的倍数,使得消息长度满足(448 mod 512)。

填充方式为在消息末尾添加一个"1"位,然后添加若干个"0"位,使得消息长度 mod 512 = 448,并以64位的二进制表示消息原始长度。

2. 初始化:定义4个32-bit的寄存器A、B、C、D,并初始化为特定的常量值。

此外,定义一个64个元素的常数表T,用作计算过程中的常数。

3. 分组处理:将填充后的消息分割成512-bit的分组,并对每个分组进行处理。

a.将A、B、C、D的值初始化为上一分组处理结果。

b. 定义4个辅助变量Mj,将处理分组拆分为16个32-bit的消息字,填入Mj。

c.依次进行4轮循环操作,每轮循环进行16次迭代运算。

每次迭代使用特定的非线性函数和循环位移。

4. 输出结果:将经过多轮循环计算后得到的最终结果A、B、C、D进行拼接,即可得到128-bit的哈希值。

MD5算法的应用十分广泛,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文件完整性校验:MD5可以根据文件内容生成一个唯一的哈希值,通过比对哈希值可以验证文件是否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被篡改或损坏。

2.用户密码存储:MD5可以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后存储,提高密码的安全性。

用户登录时,输入的密码经过MD5加密后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密码进行比对,从而实现密码的验证。

3.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身份认证和抗抵赖性。

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加密算法原理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hash)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的完整性验证、数字签名等方面。

它的设计目标是在输入任意长度的数据上产生出一个固定长度的输出,通常为128位(16字节),也就是32个十六进制数。

1.数据填充:MD5算法要求输入的数据长度为512位的倍数。

当数据长度不满足该要求时,需要进行填充。

填充的方法是在数据末尾添加一个1,后面补零,然后添加一个64位的表示原始数据长度的二进制数。

3.分组处理:将填充后的数据按512位(64字节)进行分组,并将每个分组称为一个消息子分组。

4.循环处理:对每个消息子分组进行一系列的循环运算。

- 第一轮循环:将初始变量的值复制到四个临时变量Atemp、Btemp、Ctemp、Dtemp中。

-第二轮循环:根据不同的循环轮次,使用不同的置换函数执行各种逻辑运算,将结果更新到临时变量。

-第三轮循环:将临时变量的值加回到初始变量中,完成一轮循环后,初始变量的值被更新。

5.输出结果:经过循环处理之后,得到的初始变量的值即为加密后的结果。

将四个32位的变量按照一定顺序合并,将每个变量的32位按照小端序排列,得到128位的MD5值。

MD5算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不可逆性:MD5算法将一个任意长度的输入映射为固定长度的输出,但由于输入的长度可以是任意的,所以无法从输出反推回输入。

也就是说,根据MD5值无法还原出原始数据。

2.高度离散性:即使原始数据只发生了微小的改变,输出的MD5值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这种离散性使得MD5算法可以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保证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没有遭到篡改。

3.高效性:MD5算法的计算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结果。

然而,MD5算法已经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由于其设计上的一些弱点,MD5算法容易受到碰撞攻击(collision attack)。

即使两个不同的输入产生相同的MD5值的概率很小,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1. 简介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密码散列函数,用于对消息进行加密。

它是MD系列算法的第五个版本,于1992年由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Rivest)设计开发。

MD5算法通过将消息逐块进行处理,生成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

本文将介绍MD5加密算法的原理以及其应用领域。

2.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MD5算法的核心原理是将输入的消息分解成固定大小的块,并对每个块进行一系列的位运算,最终生成一个固定长度的散列值。

下面是MD5算法的核心步骤:1.消息填充:将输入消息的长度补位到64位的倍数,通常使用一个1和若干个0进行填充。

填充后的消息长度为64位的整数倍。

2.初始化:初始化MD5算法的四个32位寄存器A、B、C和D的初值,这些初值被定义为固定的常数。

3.处理块:将填充后的消息划分为若干个64位的块。

对于每个块,算法将进行以下四轮的变换操作:–第一轮:使用一个特定的非线性函数F和一个固定的随机常数K,对寄存器A、B、C和D进行一系列的位运算。

–第二轮:通过将寄存器D赋值给寄存器C,寄存器C赋值给寄存器B,寄存器B赋值给寄存器A,寄存器A赋值给寄存器D,并对寄存器A进行一系列的位运算。

–第三轮:通过将寄存器C赋值给寄存器B,寄存器B赋值给寄存器A,寄存器A赋值给寄存器D,寄存器D赋值给寄存器C,并对寄存器A进行一系列的位运算。

–第四轮:通过将寄存器B赋值给寄存器A,寄存器A赋值给寄存器D,寄存器D赋值给寄存器C,寄存器C赋值给寄存器B,并对寄存器A进行一系列的位运算。

4.生成散列值:最后,将四个寄存器的值按照A、B、C、D的顺序连接起来,得到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

3. MD5加密算法的应用MD5加密算法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3.1 密码存储MD5算法常用于存储用户密码。

当用户注册或更改密码时,系统会将用户输入的明文密码经过MD5加密后存储在数据库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D5加密算法原理MD5的全称是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信息-摘要算法),在90年代初由MIT Laboratory for Computer Science和RSA Data Security Inc的Ronald L. Rivest开发出来,经MD2、MD3和MD4发展而来。

它的作用是让大容量信息在用数字签名软件签署私人密匙前被"压缩"成一种保密的格式(就是把一个任意长度的字节串变换成一定长的大整数)。

不管是MD2、MD4还是MD5,它们都需要获得一个随机长度的信息并产生一个128位的信息摘要。

虽然这些算法的结构或多或少有些相似,但MD2的设计与MD4和MD5完全不同,那是因为MD2是为8位机器做过设计优化的,而MD4和MD5却是面向32位的电脑。

这三个算法的描述和C语言源代码在Internet RFCs 1321中有详细的描述(/rfc/rfc1321.txt),这是一份最权威的文档,由Ronald L. Rivest 在1992年8月向IEFT提交。

. .Van Oorschot和Wiener曾经考虑过一个在散列中暴力搜寻冲突的函数(Brute-Force Hash Function),而且他们猜测一个被设计专门用来搜索MD5冲突的机器(这台机器在1994年的制造成本大约是一百万美元)可以平均每24天就找到一个冲突。

但单从1991年到2001年这10年间,竟没有出现替代MD5算法的MD6或被叫做其他什么名字的新算法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瑕疵并没有太多的影响MD5的安全性。

上面所有这些都不足以成为MD5的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并且,由于MD5算法的使用不需要支付任何版权费用的,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非绝密应用领域。

但即便是应用在绝密领域内,MD5也不失为一种非常优秀的中间技术),MD5怎么都应该算得上是非常安全的了。

算法的应用MD5的典型应用是对一段信息(Message)产生信息摘要(Message-Digest),以防止被篡改。

比如,在UNIX下有很多软件在下载的时候都有一个文件名相同,文件扩展名为.md5的文件,在这个文件中通常只有一行文本,大致结构如:MD5 (tanajiya.tar.gz) = 0ca175b9c0f726a831d895e269332461这就是tanajiya.tar.gz文件的数字签名。

MD5将整个文件当作一个大文本信息,通过其不可逆的字符串变换算法,产生了这个唯一的MD5信息摘要。

如果在以后传播这个文件的过程中,无论文件的内容发生了任何形式的改变(包括人为修改或者下载过程中线路不稳定引起的传输错误等),只要你对这个文件重新计算MD5时就会发现信息摘要不相同,由此可以确定你得到的只是一个不正确的文件。

如果再有一个第三方的认证机构,用MD5还可以防止文件作者的"抵赖",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签名应用。

MD5还广泛用于加密和解密技术上。

比如在UNIX系统中用户的密码就是以MD5(或其它类似的算法)经加密后存储在文件系统中。

当用户登录的时候,系统把用户输入的密码计算成MD5值,然后再去和保存在文件系统中的MD5值进行比较,进而确定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

通过这样的步骤,系统在并不知道用户密码的明码的情况下就可以确定用户登录系统的合法性。

这不但可以避免用户的密码被具有系统管理员权限的用户知道,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密码被破解的难度。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被黑客使用最多的一种破译密码的方法就是一种被称为"跑字典"的方法。

有两种方法得到字典,一种是日常搜集的用做密码的字符串表,另一种是用排列组合方法生成的,先用MD5程序计算出这些字典项的MD5值,然后再用目标的MD5值在这个字典中检索。

我们假设密码的最大长度为8位字节(8 Bytes),同时密码只能是字母和数字,共26+26+10=62个字符,排列组合出的字典的项数则是P(62,1)+P(62,2)….+P(62,8),那也已经是一个很天文的数字了,存储这个字典就需要TB级的磁盘阵列,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能获得目标账户的密码MD5值的情况下才可以。

这种加密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UNIX系统中,这也是为什么UNIX系统比一般操作系统更为坚固一个重要原因。

算法描述对MD5算法简要的叙述可以为: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在MD5算法中,首先需要对信息进行填充,使其字节长度对512求余的结果等于448。

因此,信息的字节长度(Bits Length)将被扩展至N*512+448,即N*64+56个字节(Bytes),N为一个正整数。

填充的方法如下,在信息的后面填充一个1和无数个0,直到满足上面的条件时才停止用0对信息的填充。

然后,在在这个结果后面附加一个以64位二进制表示的填充前信息长度。

经过这两步的处理,现在的信息字节长度=N*512+448+64=(N+1)*512,即长度恰好是512的整数倍。

这样做的原因是为满足后面处理中对信息长度的要求。

MD5中有四个32位被称作链接变量(Chaining Variable)的整数参数,他们分别为:A=0x01234567,B=0x89abcdef,C=0xfedcba98,D=0x76543210。

当设置好这四个链接变量后,就开始进入算法的四轮循环运算。

循环的次数是信息中512位信息分组的数目。

将上面四个链接变量复制到另外四个变量中:A到a,B到b,C到c,D到d。

主循环有四轮(MD4只有三轮),每轮循环都很相似。

第一轮进行16次操作。

每次操作对a、b、c和d中的其中三个作一次非线性函数运算,然后将所得结果加上第四个变量,文本的一个子分组和一个常数。

再将所得结果向右环移一个不定的数,并加上a、b、c或d 中之一。

最后用该结果取代a、b、c或d中之一。

以一下是每次操作中用到的四个非线性函数(每轮一个)。

F(X,Y,Z) =(X&Y)|((~X)&Z)G(X,Y,Z) =(X&Z)|(Y&(~Z))H(X,Y,Z) =X^Y^ZI(X,Y,Z)=Y^(X|(~Z))(&是与,|是或,~是非,^是异或)这四个函数的说明:如果X、Y和Z的对应位是独立和均匀的,那么结果的每一位也应是独立和均匀的。

F是一个逐位运算的函数。

即,如果X,那么Y,否则Z。

函数H是逐位奇偶操作符。

假设Mj表示消息的第j个子分组(从0到15),<<FF(a,b,c,d,Mj,s,ti)表示a=b+((a+(F(b,c,d)+Mj+ti)<<GG(a,b,c,d,Mj,s,ti)表示a=b+((a+(G(b,c,d)+Mj+ti)<< HH(a,b,c,d,Mj,s,ti)表示a=b+((a+(H(b,c,d)+Mj+ti)<< II(a,b,c,d,Mj,s,ti)表示a=b+((a+(I(b,c,d)+Mj+ti)<<这四轮(64步)是:第一轮FF(a,b,c,d,M0,7,0xd76aa478)FF(d,a,b,c,M1,12,0xe8c7b756)FF(c,d,a,b,M2,17,0x242070db)FF(b,c,d,a,M3,22,0xc1bdceee)FF(a,b,c,d,M4,7,0xf57c0faf)FF(d,a,b,c,M5,12,0x4787c62a)FF(c,d,a,b,M6,17,0xa8304613)FF(b,c,d,a,M7,22,0xfd469501)FF(a,b,c,d,M8,7,0x698098d8)FF(d,a,b,c,M9,12,0x8b44f7af)FF(c,d,a,b,M10,17,0xffff5bb1)FF(b,c,d,a,M11,22,0x895cd7be)FF(a,b,c,d,M12,7,0x6b901122)FF(d,a,b,c,M13,12,0xfd987193)FF(c,d,a,b,M14,17,0xa679438e)FF(b,c,d,a,M15,22,0x49b40821)第二轮GG(a,b,c,d,M1,5,0xf61e2562)GG(d,a,b,c,M6,9,0xc040b340)GG(c,d,a,b,M11,14,0x265e5a51)GG(b,c,d,a,M0,20,0xe9b6c7aa)GG(a,b,c,d,M5,5,0xd62f105d)GG(d,a,b,c,M10,9,0x02441453)GG(c,d,a,b,M15,14,0xd8a1e681)GG(b,c,d,a,M4,20,0xe7d3fbc8)GG(a,b,c,d,M9,5,0x21e1cde6)GG(d,a,b,c,M14,9,0xc33707d6)GG(c,d,a,b,M3,14,0xf4d50d87)GG(b,c,d,a,M8,20,0x455a14ed)GG(a,b,c,d,M13,5,0xa9e3e905)GG(d,a,b,c,M2,9,0xfcefa3f8)GG(c,d,a,b,M7,14,0x676f02d9)GG(b,c,d,a,M12,20,0x8d2a4c8a)第三轮HH(a,b,c,d,M5,4,0xfffa3942)HH(d,a,b,c,M8,11,0x8771f681)HH(c,d,a,b,M11,16,0x6d9d6122)HH(b,c,d,a,M14,23,0xfde5380c)HH(a,b,c,d,M1,4,0xa4beea44)HH(d,a,b,c,M4,11,0x4bdecfa9)HH(c,d,a,b,M7,16,0xf6bb4b60)HH(b,c,d,a,M10,23,0xbebfbc70)HH(a,b,c,d,M13,4,0x289b7ec6)HH(d,a,b,c,M0,11,0xeaa127fa)HH(c,d,a,b,M3,16,0xd4ef3085)HH(b,c,d,a,M6,23,0x04881d05)HH(a,b,c,d,M9,4,0xd9d4d039)HH(d,a,b,c,M12,11,0xe6db99e5)HH(c,d,a,b,M15,16,0x1fa27cf8)HH(b,c,d,a,M2,23,0xc4ac5665)第四轮II(a,b,c,d,M0,6,0xf4292244)II(d,a,b,c,M7,10,0x432aff97)II(c,d,a,b,M14,15,0xab9423a7)II(b,c,d,a,M5,21,0xfc93a039)II(a,b,c,d,M12,6,0x655b59c3)II(d,a,b,c,M3,10,0x8f0ccc92)II(c,d,a,b,M10,15,0xffeff47d)II(b,c,d,a,M1,21,0x85845dd1)II(a,b,c,d,M8,6,0x6fa87e4f)II(d,a,b,c,M15,10,0xfe2ce6e0)II(c,d,a,b,M6,15,0xa3014314)II(b,c,d,a,M13,21,0x4e0811a1)II(a,b,c,d,M4,6,0xf7537e82)II(d,a,b,c,M11,10,0xbd3af235)II(c,d,a,b,M2,15,0x2ad7d2bb)II(b,c,d,a,M9,21,0xeb86d391)常数ti可以如下选择:在第i步中,ti是4294967296*abs(sin(i))的整数部分,i的单位是弧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