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人才》word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与人才

美国教育家巴尔博士称:“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这正体现了环境的教育作用。

在这个人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思考判断之前,基本上是受着环境的影响。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环境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是,自身内因应该同样是一个原因。但是,为什么一个人从小就放在狼群中,人会变成狼孩?这就说明,许多时候,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最关键的。但是狼孩可以经过再培养重新成为一个正常人,但是狼怎么培养却还是狼。

如果说,有什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呢?环境就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与环境是有机的整体,人无法脱离环境而单独生存。比如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一只母狼去抚养,婴儿长大后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习性。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起决定作用。

近年,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调查中有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在美国的印第安人学堂里刊登着许多印第安青年的毕业照片,他们的神情与刚刚离开家乡时迥然不同,显得气宇轩昂、才华横溢,看起来能做一番大事业。但是回到部落中后,大部分人变成了原来的样子。这是因为他们失去了能够激励自己的环境。他们的潜能被埋没了。因为和大城市相比,小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就是缺乏雄心壮志和足够的鼓励。处在那种环境下,无法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能力。人们与世无争的生活着,周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刺激这些乐天知命的人们!!

“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而人脑又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外界,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所以,这种社会环境倘若从小丧失了,人类特有的习性、他的智力和才能就发展不了,一如“狼孩”刚被发现时那样:有嘴不会说话,有脑不会思维,人和野兽的区别也混灭了。

这里也应当指出,“狼孩”本身毕竟是人类千世万代遗传下来的后辈,因此当“狼孩”回到了人类社会中,必然会逐渐恢复人类特有的习性。印度“狼孩”尽管似乎成了野兽般的生物,但她死时已接近于人了。而辛格夫妇所豢养的那些家狗从没有学会直立行走,更没有学会说话。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我认为中国人没有什么真正的劣根性,充其量也不过就是社会环境的“劣根性”在作崇而已。

有的地方能把人变成鬼,而有的地方则能把鬼变成人;有的社会能把坏人变成好人,而有的社会却能把好人给变成坏人;有的学校能把坏学生教育成非常出类拔萃的好学生,而有的学校,却只能把好学生变成不务正业惹是生非的青年流氓;有的父母能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而有的父母却只能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社会垃圾,或人类中的渣滓……。

一般情况下,凭借任何单个人的力量,大多都很难改变围绕着其周围的各种或好或坏的各种环境,所以顺应环境并在环境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思想,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万古不变之颠簸不破的真理。

橘,首先需要能令其正常生长的环境,然后才能谈到开花结果,如果硬要把橘移植到不适合它生长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中去,那么变为枳的结果也就无法避免了,这原本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在一个极度变态而扭曲的大环境中,能坚守“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气节的人,实属凤毛麟角,就算有这种人,也大多会被别人给整得无路可走:或因没饭吃而饿死,或干脆就像屈原一样来个痛痛快快地跳江自杀。

大多数人,根本就管不得什么“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类的骗人口号,也更顾不得什么脸皮不脸皮的屁事儿:人人生而高贵,生命的基本尊严和生存权自然不可以随意亵渎,那么光要脸皮究竟又能干什么?当大环境偏偏不允许普通人要脸皮的时候,谁还敢要脸皮?

任何所谓的“劣根性”其实不过是由某些外部的恶劣环境所造成的结果罢了:当莫须有的罪名扣到所有国人的脑袋上去的时候,一部分国人学会了默认,因为他们早就被所谓的“酱缸”给染了个通透,而另一部分还没被酱缸所污染的人,自然不会去承认什么《丑陋的……人》之类的谬论,而这就是“局部”与“全部”之概念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环境塑造人。”其实,关于环境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孟母三迁。孟母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好的环境,搬家三次。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对人的重要性。而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去创造,去维护。

英国现任首相戈登,布朗说:“环境塑造人,任何一种环境都是对人的塑造,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不要让逆境击垮你”

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什麽样的环境塑造什麽样的人,逆境中成长的人,性格中常常带着一种从不屈服命运的刚毅,而成长在优越环境中的人常常对生活感到乐观,觉得生活是幸福的。

我想,环境决定了人,什麽样的环境塑造出什麽样的人,出生在帝王之家的孩子,长大后常常带着一种帝王的豪情与心怀,这就是帝王家族的成长环境塑造出了具有帝王胸怀与志向的人,如果用环境塑造人的道理来解释历史上很多人的话,其实很容易理解那些人的思想感情,四大古典美人其实正是环境塑造出来的美人,西施其实并不愿意成为流芳千古的美人,是环境逼迫她,面对祖国的利益,她不得不选择把自己的青春与美丽奉献给祖国,而貂禅也是被环境所逼迫,成为一个奸诈与具有心计的美人,昭君更是被环境所逼迫,才不得已踏上了出塞的路,而那位唐朝的美人杨玉环更是典型的被环境塑造出来的美人,年轻时的杨玉环只是一个对爱情有着朦胧向往的姑娘,她从未想过自己将来能成为唐朝的风云人物,但是环境迫使她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如果不是那次她的出现让唐朝的风流帝王李隆基眼前一亮的话,我想杨玉环的命运很可能不同与现在,正是帝王的爱让她走上了大唐江山的舞台,所以中国的古典四大美人都可以说是环境塑造出来的千古美人,如果不是环境的逼迫,我想这四位美人很可能要湮没在浩瀚的历史中。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意成为这样的人,而是环境所逼迫我们成为这样的人,一个人在同一个环境里待得太久之后,他就会对这个环境产生很强的认同感,对这个环境里的人的行为习惯、价值观习以为常,形成了一种思维和行动的定式,大多数时候自己都很难察觉。

俗话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环境时时刻刻都会对一个人的人格与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北方寒冷,春种秋收以后,人们大多喜欢围坐在火炉旁喝酒聊天,所以北方人大多性格豪迈,做事抱团。南方气候宜人,山川众多,闲暇之余,人们多喜欢静坐小亭,喝茶看云,所以南方人大多性格恬静淡然,喜欢独处。这是大的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的性格差异。

在职场上,环境对人的影响就不可小视。一个人如果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里,他就会受到周围的人感染,变得努力勤奋起来,并且做到自己的最好。成功的人或许成了这个群体的领导者,或者开创了他自己的新事业,或者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权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其他人虽然没有成功者那么优秀,但是他们都以成功者为楷模,努力缩小与成功者之间的差距,在这种追逐中,自己也得到了提高。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出来的人,多数都表现得朝气蓬勃、阳光自信,团结友爱、不屈不挠。

一个人如果待在一个散漫懒惰的群体里,同样也会受到他人的感染,变得慵懒起来,他会忘记自己的雄心壮志,甘于和其他人一样平庸无聊。如果他不能改变这个群体,那么就要被这个群体给同化。人总是有惰性的,当周围的人都不思进取沉迷于安乐,对工作得过且过,没有计划性,没有长远打算,没有良好的执行力,组织框架松散无序,在这种环境感染下,再勤快的人也会变成一个庸碌无为的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