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是中国在2021-2025年期间实施的一
项针对国家科技领域发展的战略性规划。
此规划从总体上看,既把跟踪国际科技前沿发展,也把抓好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作为重点,实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建立完善创新体系。
加强科学院和市场及社会机构的协调配合,建立完善的创新资源共享体系,促进知识创新转化,加强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和行业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二、提高技术创新品质。
加强科技进步质量及创新品质的提升,建设以突破性技术研发和跨学科交叉的科技融合为基础的创新体系,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加强科技市场化服务,加快建设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公众服务平台,打造科技服务供给侧改革和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四、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
加强重点地区创新中心的建设,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和市场创新的领军企业,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五、完善促进政策制度。
制定促进创新的政策制度,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管理和信息共享体系,加快技术创新与监管相结合,实施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政策制度。
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是充分考虑了当前和未来国家科技领
域发展需求,较好地回应了新时代新的科技发展需求的宏伟计划,在指导未来国家科技发展方向、推动国家科技能力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完善和实施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能够更好地拉动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河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整合优化科技资源力量
河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整合优化科技资源力量遵循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规律,落实科技强国行动纲要,统筹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系统组织开展创新链布局,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支撑,切实提高技术源头供给能力。
一、整合优化科技资源力量调整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注重原始创新,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组建高端创新团队和机构,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面向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需求,布局建设河北实验室,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重不断提高。
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争取国家在河北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谋划建设优势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科教联合体,推进科教资源优化重组、融合发展。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瞄准传统优势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关键短板,打造链条相对完整、产业带动明显、创新能力较强的创新链。
瞄准京津冀具有协作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对接京津创新资源,创新合作机制,打造若干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链。
瞄准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人、合成生物等前沿产业领域,超前部署产业化研究,加快建设应用场景,形成自主可控、协同高效、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链。
二、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瞄准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发展急需的重大科技项目,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
瞄准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民生需求,在先进金属材料、输变电装备、太阳能光伏、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端精细化工等领域攻克一批培育产业新优势的技术,在储能氢能、新型显示、现代通信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在大数据、机器人、基因和生物医药、新发突发传染病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瞄准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等领域重大需求,部署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科技示范工程,开展生物育种、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
白银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白银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努力把白银打造成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一、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有利于科技资源流动、科技成果转换的政策体系,提高创新发展保障水平,营造有利于人才、资金和技术等创新要素聚集的社会氛围。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揭榜挂帅”制度,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型向创新服务型转变。
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完善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
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充分发挥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近物所白银科近重离子束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等10家科研机构的平台功能,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无缝对接。
联合省国投兴陇投资基金、省科投科创基金等,探索组建白银市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建设,支持重大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并实现产品化、产业化,打通科技成果到市场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转让、质押、投资机制,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培育技术转移机构10家左右,支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10项以上。
(三)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健全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政策与产业、财税、金融等政策有机衔接,强化对科技项目的稳定支持,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支持各类研发机构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技术进步、工艺更新和产品升级。
构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支持军民两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创新成果双向转化应用。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一、引言自2021年至2025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和目标。
二、经济发展1. 经济增长目标:力争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6%,实现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双提升。
2. 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和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 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协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 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化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三、科技创新1. 突破核心技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3. 产学研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4. 绿色科技发展:推动绿色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四、生态环境1. 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划,推进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工程。
2. 节能减排: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3.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4.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社会民生1. 教育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现代化。
2. 医疗卫生: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3. 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4. 就业创业:积极推动就业创业政策,促进就业机会增加,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2023年科技创新的十四五国家规划
2023年科技创新的十四五国家规划
目标
- 提升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
- 加强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 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建设创新型国家,引领科技前沿发展
重点任务
1.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基础研究水平
2.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
3.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4.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5.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拓展科技创新合作渠道
措施
1. 提高科研经费投入比例,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2. 建立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加强对科研成果的评估和激励
3. 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科技创新机构和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水平
5. 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6. 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吸引国际优秀科技资源和人才
风险挑战
1. 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影响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力
2. 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3.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展缓慢
4. 人才流失和人才匮乏问题
5. 国际科技合作受到地缘政治和的影响
结论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等措施,我们将能够在2023年实现科技创新的十四五国家规划目标。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以确保科技创新能够为国家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十四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十四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十四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是我国继十三五之后的重大战略文件,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全面小康,更好地服务国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十四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基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变革的新形势,以及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协同发展为保障,以绿色发展为基础,深化和拓展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创新能力,加强研发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十四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首先,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和发展支撑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良好的专业创新生态系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
其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研发成果的质量和效率,建立科技创新的跨界合作机制,推动科技创新的跨界融合、跨界转换和跨界发展,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此外,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市场支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促进政策,构建科技创新支持体系,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加快建立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扩大国际技术合作。
最后,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完善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建立科技创新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科技创新管理的规范性和纪律性,加强科技创新的有效监督。
十四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是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变革的重要战略文件,其实施将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科学技术支撑。
襄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创新发展
襄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提高产业链创新要素供给水平,全面赋能产业链迈向创新链和价值链中高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按照“整体统筹、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原则,构建“一核一带多极”的创新空间格局。
突出一核引领创新。
发挥襄阳高新区科技创新、襄阳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引领带动作用,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加快打造创新驱动的引领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生态科技新城,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推动创业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支持高水平科技创业,大力培育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企业,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加快布局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
推进襄阳自贸片区科技创新发展,加速在高层次人才国际流动、国际科技合作、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混合所有制、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促进高端产业集聚,为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提供示范。
到2025年,襄阳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力争进入第一方阵。
强化一带创新联动。
构建科技创新示范带,连接襄阳科技城、东津科教融合创新中心、襄阳大学城等主要科创节点,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端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打造创新要素快速流动通道。
高标准建设襄阳科技城,完善中试产业园功能,着力建设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打造总部研发创新区、孵化加速区和产业升级引领区。
高起点谋划东津科教城,面向全国引进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快推进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二期等建设,打造高能级科教融合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绵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建设
绵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建设发挥绵阳科技城在科技创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建设,大力营造创新生态,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加快构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打造成渝地区创新高地。
以“一城多园”模式,与成都科学城、重庆科学城共建西部科学城。
加强成渝绵科研院所、高校、公司研发中心合作,建立研发需求互通平台,谋划布局科技孵化“飞地”和异地研发中心,联合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
推动科技项目库、专家人才库信息资源互动共享。
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跨区域创新联合体。
以创新驱动深化成绵一体化发展合作,支持绵阳“优科服”和成都“科创通”开展全面合作。
拓展区域协同创新范围。
积极推进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协同联动,主动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等地在科技协同创新、技术转移方面合作。
推动国际科技合作,鼓励跨国公司在绵设立或联合设立研发中心和创新基地。
加快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双提升”“专利提质增量工程”和“科技小巨人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
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提升技术、产品和品牌创新能力。
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聚焦北斗卫星导航、信息安全、智能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吸引聚集科研院所、知名高等院校及大型企业在绵设立分支机构。
支持产学研合作。
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行业骨干企业合作,围绕科技城特色优势产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
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深入实施科研人员激励计划,建立全市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库,率先在主导产业领域实施领军人才行动。
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按照《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具体工作安排,我们认真梳理、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全区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并根据我区现有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以及重点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科技创新发展的“十四五”规划。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十三五”时期主要成果“十三五”以来,按照国家高新区的使命和方向,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强优势、补短板、筑生态,全区科技创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坚持内培外引,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通过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培育和挖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区科技创新主体呈现爆发式增长。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12户增长到120户,长春市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由10户增长到69户,省级科技型小巨人企业达到30户。
技术交易合同备案累计实现76亿元。
二是紧抓载体建设,持续放大产业孵化空间。
孵化载体建设从零起步,利用五年时间,打造了29个孵化载体,其中:国家级孵化载体6个,省级孵化载体6个,总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45户,累积孵化高新技术企业54户。
同时,还打造谋划了津长双创服务中心、一亿中流上市企业加速器、科技成果承接转化基地三个辐射全区的孵化空间,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产业等服务全区的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强化政策引导,不断激发区域创新活力。
通过借鉴成都高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发达高新区的政策,对原有政策体系进行了修改完善,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与扶持范围,累计兑现落实政策资金6130万元。
同时,辅导推荐100多个项目申报省、市科技发展计划等科技项目,累积申报项目资金6000余万元,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是把握对口契机,深化与东部发达地区合作。
把握国家推动老东北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有利机遇,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对口合作工作的相关工作部署和要求,打造了总面积44000平方米的津长双创服务中心。
宜昌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开展多领域协同创新合作
宜昌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开展多领域协同创新合作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巩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果,打造长江中上游区域性创新高地。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一、加强前沿领域科学布局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开展以产业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研究。
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围绕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进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
建成园区智能化管理平台,完成智慧企业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城市、物联网建设。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宜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面向未来科技发展方向超前布局。
二、实施自主创新“攻尖”行动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任务攻关项目,支持兴发集团电子化学品等国家攻关项目建设。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聚焦创新药、黑磷、石墨烯、磷石膏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加大研发力度,着力解决“卡脖子”难题,加强功能食品、靶向酵母益生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
三、推进新技术联合攻关加大技术、数据等新要素赋能力度,加快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创新,促进传统产业与物流、交易市场、社交网络等生产性服务业跨界融合。
支持在宜高校、科研机构利用武汉城市圈、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要素集聚优势,开展多形式、多领域课题联合研究和协同技术攻关,打造中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双向建立研发中心和科技园区,开展对外科技合作。
加强创新主体培育一、做大创新龙头构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完善遴选、培育、认定推进机制,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质量。
2023年科技创新的十四五国家规划
2023年科技创新的十四五国家规划目标- 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加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和重大成果。
- 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
关键领域1. 人工智能:加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
2. 5G通信:推动5G网络建设和应用,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3. 生物技术:加大生物医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力度,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
4. 新能源:加快新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
5. 高端装备制造: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培育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
6.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监测、治理和保护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7. 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
8. 医疗健康:加强医疗健康领域科技创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9. 精准农业: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10. 新材料:加强新材料研发,推动材料科学创新。
政策支持1.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加科研项目经费。
2.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3. 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提高科技管理效能。
4.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与产业融合。
5.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护科技创新成果。
6. 支持优秀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
国际合作1. 加强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合作与交流,吸引国际高端科技资源。
2. 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
3.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国际交流与推广。
以上是2023年科技创新的十四五国家规划的主要内容,旨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在关键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将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武汉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武汉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四个面向”,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高效协同联动,畅通创新策源“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N”的突破,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突出“一个东湖科学城、七个湖北实验室、九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攻关,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中的战略要地。
一、建设东湖科学城高标准规划建设东湖科学城,集中布局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型大学等,打造研发转化、产业发展和科技商务三大板块,营造科学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配套功能齐全的工作生活环境,打造创新国家队、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
以东湖科学城为创新极核,东湖高新区联动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发展大光谷创新组团,串联“武鄂黄黄咸”重点园区和重要创新平台,完善梯次联动的区域创新与产业布局,以点带面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与协同创新水平,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打造成为创新转化轴、产业协作轴、设施连通轴,将“中国光谷”打造成“世界光谷”。
二、做强基础研究重大平台聚焦光电科学、生物安全、空天科技、生物育种等领域,加快推进光谷实验室、江夏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洪山实验室、江城实验室、东湖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等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争取成为国家实验室。
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和要求,提升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2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谋划建设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移植医学、园艺植物生物学、精细爆破等国家重点实验室。
加快推进和谋划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设施(武汉光源)、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神农设施)、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预研装置、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农业微生物设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九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定西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推动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定西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推动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科技创新提质工程,加快促进经济动能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创新要素汇聚,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提升各领域各行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增强创新支撑能力加快推进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建设。
加快建设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主动对接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兰州都市圈重要功能区,创建兰州都市圈生态文明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协同创新试验区、现代产业集聚区,推进与周边城市科技创新合作,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建设创新平台。
实施“一企一策”,以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甘肃省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支持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陇西县国家中医药实验室、安定区科技研发中心等一批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研发创新中心。
充分发挥定西科技创新研究院、定西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等机构作用,推动设立中医药创新研究院、国家中医药实验室,创建马铃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积极组建技术创新中心、创新战略联盟,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推动重点领域技术创新。
加快推进马铃薯、中药材种子种苗工程和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示范推广。
发展现代中药和天然药物,支持以中药为基源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开发,加快推进疗效确切、临床价值高中药创新药研发及产业化。
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高端农机具、风电核电紧固件、石化装备和电工电器装备制造。
重点发展适合丘陵山地农业和旱作农业所需农机装备。
大力发展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开发高端特种水泥。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落实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扶持政策,引导创新资源加速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技改升级和技术合作。
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打造一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设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在中医药、马铃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我国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确立了新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大目标,旨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进步,全面提升我国的创新实力。
其主要目标包括:一是把科技创新作为确保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大力改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新型科技创新投入,为创新打造良好环境;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布局,加快建立前沿领域、经济重要部署和国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网络;四是改进科技创新政策,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实体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五是突出科技创新成果,推进新型社会服务、新型技术创新服务、新型创新管理机制建设等。
通过十四五规划,我国将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新路径,建立科技创新新体系、新机制,把我国科技创新提升到新水平,推动19大到站新成绩。
衢州市衢江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速科技攻关步伐
衢州市衢江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速科技攻关步伐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增强转型发展新动能加强创新主体培育。
做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知名品牌的“专精特”创新型企业。
实施人才新政,大力引进产业发展亟需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集聚创业创新人才。
构建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成长扶持、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推进科技型企业群体规模持续壮大,形成高新技术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存量装备智能化改造,对机器设备和生产流程等不断深化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机器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加强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进行专项政策支持,推进“企业上云”、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改造提升。
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到440家,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
5%。
提升创新平台能级。
加强衢江区高性能纸及纤维复合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衢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以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建设为契机,依托卓尔控股华东(衢州)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推动建设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打造衢江科技创新新地标。
进一步优化体系布局,聚焦高新技术企业和规上企业群体,扎实推进企业创新平台培育,大力推动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设立研究机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速科技攻关步伐。
瞄准新材料国际前沿领域,紧紧围绕产品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企业发展的紧迫需求、产业链供给安全的重大挑战,以纤纳新能源、华凯科技等企业为重点,加快布局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加速实现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突破,提升技术源头供给能力。
搭建“特种纸+”多学科协同攻关平台,拓展“特种纸+生命健康”“特种纸+5G技术”“特种纸+新材料”等领域融合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科技创新重大工程。
鹤岗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产业创新要素集聚
鹤岗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重塑竞争发展新优势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人才智力支撑体系作为加快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促进城市转型的关键。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投资、要素协同驱动转变,推动发展动能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方式转变、劳动者素质提高加快转换,强化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对接,构建新型创新体系,重塑竞争发展新优势。
到202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
0%,大力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加强科技合作,引进科技成果,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突破1亿元。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努力提高领导和推动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构筑发展新优势。
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市、县(区)两级科技专项经费投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带动全社会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提高R&D投入占GDP比重,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发挥大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建立“厅市共商”机制,争得省科技厅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共同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
到2025年,全市技术创新中心达到25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达到15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200家。
加强产业创新要素集聚。
针对创新产业集聚和创新支撑条件改善两方面进行提升。
在创新产业集聚方面,根据我市创新产业与企业发展特色,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坚持数量扩张与创新能力提升并重,把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同时培育领军型创新企业,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优化科技企业创业孵化育成体系,形成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群。
在创新支撑条件改善方面,以建设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人居环境为主要发展目标,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圈,营造活力开放的生活圈,培育绿水青山的生态圈,并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推动城市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提升,营造高品质创新环境,吸引创新要素的集聚。
长治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一流创新平台
长治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坚持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流人才高地,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的潜力和动能,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打造一流创新平台聚焦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围绕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创新平台与企业、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布局构建创新平台体系。
依托产业发展需求和关键技术研发,聚焦我市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半导体光电、碳基新材料、医药健康、氢能等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以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新型研发机构为主的创新平台体系,实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重点产业全覆盖。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人才飞地、共建研发中心、技术人才入股等方式,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合作,组建小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
“十四五”期间,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5个。
提升创新平台发展能力。
发挥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作用,支持中科潞安半导体技术研究院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紫外分中心,支持山西省半导体照明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北方地区最大的国家级光电行业检测中心,支持山西省光伏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国家级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力推进山西大学固废综合利用研发基地、山西省血液制品与基因工程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长治市武理工工程技术研究院、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山西能源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振东药茶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为产业发展、企业壮大提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咨询服务等有效创新供给。
优化创新平台发展模式。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协同发展原则,积极推行“企业自建”“省市共建”“校企合作”“设立分支机构”等多种平台建设运营模式。
引进高水平研发机构在我市建立分支机构,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在企业设立联合研发机构、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实验平台、实训基地,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施“创新联合体”研发模式,构建创新利益共同体。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展望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展望引言中国正在进入十四五规划时期,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将展望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科技创新环境在过去五年,中国取得了显著的科技创新成就。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科技人才储备充足,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这些因素为未来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科技创新在数字经济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在十四五时期,中国将着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强与新兴产业的融合,提高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水平。
同时,加强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步发展。
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在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建设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优秀科技人才回国创新创业。
同时,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借鉴和吸纳国际先进科技人才和经验。
社会创新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还包括社会创新。
在十四五时期,中国将积极推动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关注人们的需求和社会问题,加强科技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智能、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结论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创新的展望令人期待。
通过加强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人才培养和社会创新等方面的努力,中国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地位,助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21〕17号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
2021.06.11
施行日期
2021.06.11
文号
浙政发〔2021〕17号
主题类别
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效力等级
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正文:
----------------------------------------------------------------------------------------------------------------------------------------------------
——结束——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政发〔2021〕17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省人民政府
2021年6月11日
附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