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修订版

合集下载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吉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排水工程设计题目:某城市排水管网初步设计姓专班学名:业:级:傅浩然环境工程二班号: 201448010206指导教师:刘浩2016 年 11月 7日设计题目学生姓名某城镇污水管网初步设计傅浩然201448010206刘浩专班成业级绩环境工程二班学号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教研室意见:学院意见:签字:年月日签字:年月日根据摘要:本次的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是进行某城镇的污水管网的初步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上所提供的各种数据及材料,并结合参考文献上的公式和经验数据,本次设计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排放体系。

具体内容包括污水干管及主干管的排水管网布置,首先在所提供的城市平面上进行排水管网的初步设计,此时需要考虑流量要求、施工条件、成本节约等因素。

其后确定管网排布设计无误后,进行排水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其中包括各设计管段的管长、设计流量、管道数据的选取(流量、流速、管径、充满度)、管道输水能力、标高(地面、管内水面、管内底)、以及管道埋深等等。

关键词:主干管干管支管目录1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1.1课程设计任务⋯⋯⋯⋯⋯⋯⋯⋯⋯⋯⋯⋯⋯⋯⋯⋯⋯⋯⋯⋯⋯⋯⋯⋯⋯⋯⋯1.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 1 11.2.1城市规划资料⋯⋯⋯⋯⋯⋯⋯⋯⋯⋯⋯⋯⋯⋯⋯⋯⋯⋯⋯⋯⋯⋯⋯⋯⋯⋯11222334444771.2 .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2 .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3.1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3.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3.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2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2.1在小区平面图上布置污水管道⋯⋯⋯⋯⋯⋯⋯⋯⋯⋯⋯⋯⋯⋯⋯⋯⋯⋯⋯⋯ 2.2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积⋯⋯⋯⋯⋯⋯⋯⋯⋯⋯⋯⋯⋯⋯⋯⋯⋯⋯⋯⋯⋯⋯ 2.3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 2.4水力计算⋯⋯⋯⋯⋯⋯⋯⋯⋯⋯⋯⋯⋯⋯⋯⋯⋯⋯⋯⋯⋯⋯⋯⋯⋯⋯⋯⋯⋯ 2.4.1水力计算⋯⋯⋯⋯⋯⋯⋯⋯⋯⋯⋯⋯⋯⋯⋯⋯⋯⋯⋯⋯⋯⋯⋯⋯⋯⋯⋯⋯2.4.2水力计算⋯⋯⋯⋯⋯⋯⋯⋯⋯⋯⋯⋯⋯⋯⋯⋯⋯⋯⋯⋯⋯⋯⋯⋯⋯⋯⋯⋯78 2.4.3水力计算⋯⋯⋯⋯⋯⋯⋯⋯⋯⋯⋯⋯⋯⋯⋯⋯⋯⋯⋯⋯⋯⋯⋯⋯⋯⋯⋯⋯2.4.4水力计算⋯⋯⋯⋯⋯⋯⋯⋯⋯⋯⋯⋯⋯⋯⋯⋯⋯⋯⋯⋯⋯⋯⋯⋯⋯⋯⋯⋯2.4.5水力计算⋯⋯⋯⋯⋯⋯⋯⋯⋯⋯⋯⋯⋯⋯⋯⋯⋯⋯⋯⋯⋯⋯⋯⋯⋯⋯⋯⋯2.4.6水力计算⋯⋯⋯⋯⋯⋯⋯⋯⋯⋯⋯⋯⋯⋯⋯⋯⋯⋯⋯⋯⋯⋯⋯⋯⋯⋯⋯⋯3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见附录⋯⋯⋯⋯⋯⋯⋯⋯⋯⋯⋯⋯⋯⋯⋯⋯⋯⋯4结论⋯⋯⋯⋯⋯⋯⋯⋯⋯⋯⋯⋯⋯⋯⋯⋯⋯⋯⋯⋯⋯⋯⋯⋯⋯⋯⋯⋯⋯⋯⋯参考文献⋯⋯⋯⋯⋯⋯⋯⋯⋯⋯⋯⋯⋯⋯⋯⋯⋯⋯⋯⋯⋯⋯⋯⋯⋯⋯⋯⋯⋯⋯附录⋯⋯⋯⋯⋯⋯⋯⋯⋯⋯⋯⋯⋯⋯⋯⋯⋯⋯⋯⋯⋯⋯⋯⋯⋯⋯⋯⋯⋯⋯8 8 9 101011121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1.1课程设计任务某城镇污水管网初步设计。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程设计一、前言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并将这些理论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确定项目背景和需求在设计给水排水工程之前,需要对项目背景和需求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

本节课程将介绍如何确定项目背景和需求,包括项目地点、项目规模、使用人口、供水量和排水量等重要指标的确定。

2. 确定工程设计标准在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中,必须遵守相应的工程设计标准。

本节课程将介绍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常用的工程设计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

3. 给水工程结构设计给水工程结构设计是给水排水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程将介绍给水工程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包括给水管道的管径确定、给水水池的设计和给水泵站的设计等。

4. 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是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程将介绍排水工程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包括排水管道的管径确定、排水井的设计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等。

5. 工程投资估算工程投资估算是评估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可行性的关键环节。

本节课程将介绍工程投资估算的相关知识,包括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投资的构成和计算方法等。

三、课程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的具体流程如下:1.确定项目背景和需求。

2.确定工程设计标准。

3.给水工程结构设计。

4.排水工程结构设计。

5.工程投资估算。

四、课程设计评估课程设计评估是课程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评估方法包括课程设计报告的评分和课程设计过程的评分。

课程设计报告的评分主要包括报告的内容、结构和表达等方面;课程设计过程的评分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质量、完成度、创新性和效果等方面。

五、总结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并将这些理论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一)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一)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一)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针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的专业课程。

如今,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排水工程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好的排水系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提供保障,是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包括:排水系统的基本概念、排水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排水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以及排水工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等。

明确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规划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课程设计要注重实践教学。

排水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排水工程课程设计需要注重实践教学。

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程设计要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排水工程建设也得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例如,无人机巡检、地下调蓄、分布式自主控制等技术。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需要关注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其原理和优缺点,为今后的排水工程建设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方法。

第四,课程设计要注重实际应用。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实际应用。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并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他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最后,课程设计要注重交流与分享。

排水工程建设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交流和分享。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同时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来讲授课程,提高学生对行业发展趋势、技术革新以及市场变化的认知和理解。

总之,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涉及的知识点广泛,注重实践,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

排水灌溉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灌溉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灌溉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排水灌溉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其重要性和作用;2. 学生能掌握排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类型及各自的特点;3. 学生能了解我国排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排水灌溉工程的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 学生能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整理排水灌溉工程的相关信息;3. 学生能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对排水灌溉工程的认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利工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认识到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以实际案例为载体,结合课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排水灌溉工程的认知。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对水利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态度,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排水灌溉工程基本概念:讲解排水灌溉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排水灌溉工程类型及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排水灌溉工程,如地表水灌溉、地下水灌溉、喷灌、滴灌等,分析各自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我国排水灌溉工程现状与趋势:阐述我国排水灌溉工程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4. 实践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排水灌溉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及运行效果。

教材章节:第二章5. 排水灌溉工程与生态环境:探讨排水灌溉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2)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2)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灌溉排水工程学,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灌溉排水工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灌溉排水工程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2.灌溉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3.灌溉排水工程的施工与监理。

4.灌溉排水工程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课程设计步骤第一步:研究与调查学生需要对当地的灌溉排水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水资源的情况、用水需求、用水现状及问题、排水问题和存在的难点等。

第二步:规划与设计根据一定的规划原则和工程设计要求,对灌溉排水工程进行规划与设计。

包括:灌区划分、灌溉制度的确定、灌溉方式的选择、灌溉网络的设计、配套设施的规划等。

第三步:施工与监理对灌溉排水工程进行施工与监理。

包括: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现场管理、监理、验收等。

第四步:运行维护与管理对灌溉排水工程进行运行维护和管理。

包括:水位测量、维护设备和设施、定期检修、水质管理、节水管理等。

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能够熟悉灌溉排水工程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灌溉排水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维护和管理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 学生能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按照设计要求完成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与管理等任务,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3. 学生能够熟悉行业规范和标准学生需要熟悉行业标准和规范,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并在实践中加强对标准和规范的理解和应用。

课程设计总结本课程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灌溉排水工程学,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灌溉排水工程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能够熟悉灌溉排水工程学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技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目录前言 (3)第一章 (4)第一节设计任务 (4)1.缘由 (4)2.必要性 (4)3.设计任务 (4)第二节设计资料 (4)1.概况 (4)2.气象资料 (5)3.地质资料 (5)4.水文资料 (5)5.有关工程情况的资料 (5)第三节设计依据 (6)第四节排水体制的确定 (6)1.依据 (6)2.合流制与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比较 (6)3.结论 (7)第五节污水管道系统设计 (8)1.布置原则 (8)2.污水厂及出水口选址论证 (8)3.流域划分 (8)4.工业废水处理方案 (8)5.管道系统布置方案 (8)6.过河构筑物的选项及布置 (9)7.设计参数的确定 (9)8.水力计算结果 (10)第六节管材、接口、基础及附属构筑物 (10)1.管材 (10)2.接口形式 (10)3.管道基础 (10)4.排水管渠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 (11)第七节污水厂面积估算及外轮廓确定 (11)第二章设计计算书 (14)第一节污水管网设计计算 (14)存在问题及建议 (14)参考资料 (14)致谢 (15)前言水是人类维系生命的基本物质,是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人类习惯把水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廉价的自然资源,但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正在很多地区相继出现,水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形成威胁,所以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正确处理城镇中工业与农业、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集中与分散、排放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通过全面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适合当地实际情况。

根据所给的各种资料做出合理的排水管网.第一章设计说明书第一节设计任务1.缘由此城镇为洛阳新建城镇,建设过程中对其排水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规划时必须对雨水、污水进行综合考虑,在经济情况合理的情况下完善城市排水管道,这样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水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资源。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徐州市某办公楼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学生姓名程鹏飞学院名称环境工程学院学号132班级12给水(1)班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指导教师王宏2014年6月26日目录1 绪论 (1)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1)1.2.1 意义 (1)1.2.2 目的和作用 (1)1.3 技术要求及指导思想 (1)2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2)2.1 课程设计内容 (2)2.2 课程设计的原始数据 (2)2.2.1 图纸资料 (2)2.2.2 文字资料 (2)3 设计过程说明 (3)3.1 给水工程 (3)3.2消防给水 (4)3.3 排水工程 (4)4 设计计算 (4)4.1 室内给水系统计算 (4)4.1.1 给水用水定额及时变化系数 (4)4.1.2 最高日用水量 (4)4.1.3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5)4.1.4 设计秒流量按公式 (5)4.1.5 屋顶水箱容积 (5)4.1.6 地下室内贮水池容积 (6)4.1.7 室内所需的压力 (6)4.1.7.1 1~3层室内所需的压力 (6)4.1.7.2 4~6层室内所需的压力 (8)4.1.8 选泵.................................................. .84.2 消火栓给水系统计算 (9)4.2.1 消火栓的布置 (9)4.2.2 水枪喷嘴处所需的水压 (9)4.2.3 水枪喷嘴的出流量 (10)4.2.4 水带阻力 (10)4.2.5 消火栓口所需的水压 (10)4.2.6 校核 (10)4.2.7 水力计算 (10)4.2.8 消防水箱 (12)4.2.9 消防贮水池 (12)4.3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计算 (12)4.3.1 设计秒流量 (12)5 结语 (16)6 参考文献 (17)1 绪论1.1 本课题研究背景给水排水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大与发展,但同时也受到当地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与发展历史的限制。

排水系统课程设计方案

排水系统课程设计方案

排水系统课程设计方案本设计方案是针对一个小区的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

1. 环境分析:该小区位于城市郊区,地势较高,降雨较多,同时周围也有河流。

因此,排水系统需要能够有效排除小区内的雨水和废水,并将其导入附近的河流中。

2. 系统设计:该排水系统主要由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组成。

雨水管道用于收集小区内的雨水,并将其导入河流中;污水管道用于收集小区内的废水,并将其送往处理厂进行处理。

a. 雨水管道设计:将小区各个区域的雨水收集起来,通过地下雨水管道集中排入附近的河流中。

为了确保排水效果,需要根据地势高低设计合理的管道坡度,以便雨水能够顺利流动。

同时,还要设置检查井,方便日后的维护和清理工作。

b. 污水管道设计:将小区内的废水进行收集,通过地下污水管道送往附近的处理厂进行处理。

在设计管道时,需要考虑到污水的流量和水质,选择合适的管道材质和尺寸,以确保污水的顺利流动。

同时,还要设置污水泵站,用于将污水抽送至处理厂。

为了防止污水倒流,还要安装适当的阀门和截流装置。

3. 设计细节:在实际设计中,还要考虑到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优化设计:a. 使用抗腐蚀和耐久性好的管材,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维护和更换的成本。

b. 在管道布置时,尽量减少多余的弯曲和连接,以减少阻力,提高排水效果。

c. 在重要地点设置监测装置,用于监测管道的流量和压力,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

d. 在整个系统中合理布置检查井和排气阀,方便维护和排除气体。

e. 考虑到未来的扩张和更新,可以提前预留一定的容量和空间,以便日后的扩建和改造。

通过以上的设计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小区内的排水问题,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卫生。

同时,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系统,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 (4)1(工程概况 ..................................................................... (4)1.1 城市概况...................................................................... .. (4)1.2自然条件 ..................................................................... (4)1.3 工程规模...................................................................... .. (4)1.4 设计水质...................................................................... .. (4)2(设计原则和依据 ..................................................................... . (5)2.1 设计原则...................................................................... .. (5)2.2 设计依据...................................................................... .. (6)3(设计方案 ..................................................................... (6)3.1 工艺方案比较与选择 (6)3.2 设计工艺流程 ..................................................................... . (7)4(主要处理单元及设备 (7)4.1 进水渠 ..................................................................... (7)4.2 沉砂池 ..................................................................... (7)4.3 初沉池 ..................................................................... (8)4.4 生物反应池(A2/O) (8)4.5 二沉池 ..................................................................... (9)4.6 消毒池 ..................................................................... (9)4.7 出水泵房...................................................................... .. (9)5(问题与建议 ..................................................................... .. (9)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101. 主要设计参数 ..................................................................... (10)2. 单元计算 ..................................................................... . (10)2.1 集水井(机械格栅及水泵) (10)2.2 沉砂池 ..................................................................... . (13)2.3 初沉池 ..................................................................... . (15)2.4 生物反应池 ..................................................................... (18)2.5 二沉池 ..................................................................... . (26)2.6 消毒池 ..................................................................... . (28)2.7 需氧量计算及鼓风机选择 (29)2.8 出水泵房...................................................................... (33)3. 工艺高程水力计算 ...................................................................333.1 基本参数...................................................................... (33)3.2出水口——消毒池: (33)3.3 二沉池 ..................................................................... . (34)3.4配水井 ..................................................................... .. (34)3.5A2/O 池;..................................................................... .. (35)3.6初沉池 ..................................................................... .. (35)3.7配水井 ..................................................................... .. (36)3.8旋流式沉砂池 ..................................................................... (36)3.9 细格栅 ..................................................................... . (37)3.10粗格栅 ..................................................................... (37)3.11 集水井...................................................................... .. (37)3.12泵(进水泵房) ..................................................................373.13贮泥室高程 ..................................................................... .. (38)3.14 回流污泥泵房高程 (38)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1.1 城市概况江南某城市位于长江冲击平原,污水收集范围包括主城区大部分、城西镇工业小区、经济开发区期地块、江东居住区及国际商贸部分地块、义亭特色工业小区及镇区等地块,总建设用地面积为133 km2。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水排水系统的基础知识,理解城市给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常见设施及其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给排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并改进家庭及社区的给排水设施。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形式,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节约用水,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年级的科技实践活动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给水排水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通过实践学习。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上述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给水排水系统基础知识:包括水源、输水管道、配水设施、污水处理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城市给水排水工程》- 内容列举:水源的类型与保护、输水管道的材料与布局、配水设施的功能与设计、污水处理的意义与方法。

2. 我国水资源状况及节约用水措施:介绍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节水的重要性,探讨生活中的节水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水资源与节约用水》- 内容列举:水资源分布与利用、节水的重要性、常见节水措施及案例分析。

3. 给水排水工程常见设施及其作用:学习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常见的给排水设施,了解其工作原理和作用。

- 教材章节:第五章《给水排水设施》- 内容列举:给水设施(水泵、阀门等)、排水设施(排水管道、检查井等)的构造与功能。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1. 设计原始资料-------------------------------------------------------22. 设计任务-----------------------------------------------------------33. 污水管道的设计-----------------------------------------------------33.1 在小区平面图上安插污水管道------------------------------------33.2 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积------------------------------------------33.3 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43.4 水力计算------------------------------------------------------53.5 本卷须知------------------------------------------------------7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7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74. 雨水管道的设计-----------------------------------------------------74.1 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74.2 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84.3确定各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设计重现期P、地面集水时间以及折减系数m--------------------------------------------------------8-------------------------------------------9 求单元面积径流量q列表进行雨水干管的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以求得各管段的设计流量--9绘制雨水管道平面图及纵剖面图----------------------------------9本卷须知------------------------------------------------------95. 设计小结-----------------------------------------------------------96. 参考文献----------------------------------------------------------107. 图纸局部1.设计原始资料湖南地域某城镇总平面图一张。

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排水工程常见的概念、技术和管理方法,进一步
深入理解排水工程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总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排水系统的分析,包括排水系统的基本概念、
发展趋势、技术变化、就地化利用等方面的讨论。

第二部分是排水工程的设计,包括地下
与地上系统的综合设计、景观设计、安装调试工程与抚息等方面的知识点。

第三部分则介
绍排水工程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包括设计方案采样、消防安全策略、数据分析及后续管理等。

本课程主要结构如下:
1. 概念篇:介绍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日常活动量的计算、水的供应量的计算等。

2. 设计篇:分析排水系统地下与地上的综合设计、景观设计及此类型系统的抚息等。

3. 问题篇:介绍排水工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如设计采样、安全策略、数据
分析及管理等。

本课程以实际工程经验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注重实践,通过培训、讲座、研讨会,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掌握排水工程中的知识与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各种排水系统的设计、景观设计、安装调试及后期
管理等知识,从而加深对排水工程的了解,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程实现做准备。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前言建筑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住宅、商业建筑、医院、学校等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因此本文档旨在探讨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背景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工程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来保证建筑内外环境的卫生和舒适度,达到良好的改善居住环境的目的。

正确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能够有效的避免给排水管道的堵塞、漏水等故障,保障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档的设计对象为一所学校的建筑给排水系统。

设计内容本文档旨在为学校的排水管道和供水管道提供完善的设计方案及建议。

1. 排水设计排水设计主要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

室内排水设计主要是指厕所、洗手间排水系统,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排水器具的流量、排水等级、管道直径等,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输。

室外排水设计主要是指地下排水系统,包括雨水管道和污水排放系统等。

设计时应根据地形、排水湿度、土层情况等因素进行排水管道的优化设计,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2. 供水设计供水设计主要是指将自来水、热水、冷水等供应到建筑物各个部位。

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供水管道的使用需求和管道所需的水压,同时要注意各个器具的流量和水压要求,以确保水的充分供应。

3. 维护与管理设计完成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管道进行养护,及时清理管道,查找并修补漏水问题。

同时,根据排水管道的情况设定清理周期和维护计划,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结建筑给排水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为人们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

因此,在设计之初,需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各种需求,制定合适的设计方案管理计划,确保系统的正常运作。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给排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2. 掌握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规范,了解各类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3. 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标准和流程。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实际问题;2. 能够运用CAD等相关软件,绘制建筑给排水系统图和施工图;3. 能够根据实际案例,编写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排水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建筑给排水工程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基础知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三章- 内容:建筑给排水工程基本概念、系统分类及组成、设计原则和规范。

2. 设计方法与技巧:- 教材章节:第四章至第六章- 内容: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要求、施工及验收标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教学安排: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CAD等相关软件进行绘图。

3. 实践应用:- 教材章节:第七章至第九章- 内容: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案编写、施工图绘制、工程预算及招投标。

- 教学安排: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 基础知识部分(2周):讲解基本概念、系统分类及组成,使学生掌握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吉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排水工程设计题目:某城市排水管网初步设计姓名:傅浩然专业:环境工程班级:二班学号:指导教师:刘浩2016年11 月7日摘要:本次的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是进行某城镇的污水管网的初步设计。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上所提供的各种数据及材料,并结合参考文献上的公式和经验数据,本次设计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排放体系。

具体内容包括污水干管及主干管的排水管网布置,首先在所提供的城市平面上进行排水管网的初步设计,此时需要考虑流量要求、施工条件、成本节约等因素。

其后确定管网排布设计无误后,进行排水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其中包括各设计管段的管长、设计流量、管道数据的选取(流量、流速、管径、充满度)、管道输水能力、标高(地面、管内水面、管内底)、以及管道埋深等等。

关键词:主干管干管支管目录1 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1)1.1 课程设计任务 (1)1.2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1.2.1 城市规划资料 (1)1.2 .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1.2 .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2)1.3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2)1.3.1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2)1.3.2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3)1.3.3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3)2 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4)2.1在小区平面图上布置污水管道 (4)2.2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积 (4)2.3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 (4)2.4水力计算 (7)2.4.1水力计算 (7)2.4.2水力计算 (7)2.4.3水力计算 (8)2.4.4水力计算 (8)2.4.5水力计算 (8)2.4.6水力计算 (9)3 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见附录 (10)4 结论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2)1 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1.1 课程设计任务某城镇污水管网初步设计。

1.2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2.1 城市规划资料(1)我国某地区城市规划图。

(2)人口分布,房屋建筑,卫生设备状况(见表1.1)。

表1.1 人口分布,房屋建筑,卫生设备状况街坊人口密度(人/公顷)居民生活污水定额(L/(cap?d)卫生情况470115室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3)工业企业规划资料(见表1.2)。

表1.2 工业企业规划资料企污水量职工人数污染业平均日m3/d Kh第一班第二班第三班管出口底埋深(m)热车间一般车间热车间一般车间热车间一般车间职工人数淋浴人数职工人数淋浴人数职工人数淋浴人数职工人数淋浴人数职工人数淋浴人数职工人数淋浴人数Ⅰ250103011108038101972270 1.6Ⅱ200802170251130901661750 1.8浴池300 1.3 1.8火车站250 1.2 2.0(4)各工业企业的污水经局部处理后允许排入城市下水道。

1.2.2 气象资料(1)土壤水冻深度0.3-0.35m;(2)常年主风向:西北风;夏季主风向:南风。

1.2.3 水文与水文地质资料(1)区域内河流水位:最高水位57m,最低水位50m,平均水位53m;(2)地下水位:离地面6-7m;(3)地质:沙质粘土。

1.3 课程设计成果1.3.1设计计算主要内容1. 设计方案确定(1)确定排水系统的体制根据该城镇的总体规划,各类污水的水质和水量资料,结合城镇地形、气候、水体等因素,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情况下,且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可合并处理。

确定污水厂、出水口的位置。

设计中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可提出几个不同方案,经比较后确定一个最优方案。

(2)污水管道布置和定线首先,根据地形划分排水流域。

若地形变化较显着可按分水线划分;若地形较平坦或向一方倾斜时,可根据面积划分。

应使干管在最大的合理埋深情况下,流域中污水的绝大部分能靠重力流排除,尽量不设泵站或少设泵站。

其次街道支管,根据地形、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布置污水管道,依次定出主干管、干管,并考虑设置泵站的合理位置。

布置管线是确定污水管道系统总体布置的重要步骤。

在定线时应考虑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力流排除一般应将主干管和流域干管设置在较平坦的集水线上,让污水尽量以重污水干管与主干管应尽量避免和障碍物相交,如遇特殊地形时应考虑采取特殊措施(如跨越河道的倒虹管等),并应在图上标明。

2. 污水管道设计计算(1)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①划分设计管段:根据管道平面布置,划分设计管段(定出检查的位置并编号),量出主干管的设计管段长度。

②街坊排水面积的划分:根据污水管道的布置,划分各设计管段服务的街坊排水面积,编上号码并按其平面形状计算面积(以公顷计),用箭头表示污水流向。

③污水管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可根据各区的污水量标准和人口密度求出各区的生活污水平均比流量;工业企业及公共建筑的污水量作为集中流量计算,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应列表计算。

(2)污水干管的水力计算水力计算的目的在于合理、经济的确定管径、流速、充满度及坡度,进一步求出管道的埋深。

水力计算应列表进行,管底标高及管道坡度计算至小数后三位,而地面标高与管底埋深计算至小数后二位。

水力计算中的数值u、h/D、D、i应符合规范关于设计流速、最大设计充满度、最小管径、最小设计坡度的规定。

1.3.2 对图纸和说明书的要求1. 说明书编制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1)城市概况和设计任务;(2)污水管道设计。

污水管道布置和定线说明:泵站位置及污水厂位置的选择,污水设计流量计算表:主干管水力计算表并说明基本控制数据的选择。

2. 图纸要求(1)绘制污水排水管道总平图管道总平面图在所给的城镇总平面上绘制或另外绘制。

污水管道用粗线条表示,同时注明如:“主干管”,“北区干管”,“干管NO1”等等。

干管上的检查井用小圆圈表示并编号。

在所计算的干管上标明长度、管径和坡度,泵站用圆圈表示并注明“总泵站”,泵站几NO1……等。

标明污水处理厂、倒虹管等位置。

总平面图上应有图例,主要管线和构筑物一览表和工程量表。

(2)绘制污水主干管的纵断面图干管的纵断面图应绘制地面线、管线和检查井,并注明管线与其它障碍物交叉的位置和标高。

在下方注明检查井号、管段长区、地面标高、管底标高、管径、坡度及采用的管材、基础型式。

也可将Q、u、h/D等数据标注出来。

其它有关内容参见《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 106-87。

比例尺:水平方向1:5000,1:10000,1:2000均可,垂直方向1:200,1:100,1:50均可。

1.3.3设计成果1. 设计计算书一份,约5000-10000字;2. 设计图纸2张(1号图,要求均用CAD绘图)。

2 某城市污水管网初步设计计算说明书2.1在图例上布置污水管道从图例可看出该地区势自西向东倾斜,坡度较小,无明显分水线,可整理为一个排水流域。

街道支管布置在街区地势较低一侧的道路下,干管基本上沿等高线顺势布置,主干管则沿图例东面河岸布置,基本与等高线相平行。

2.2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积把各街区编上号码,并按照各街区的平面范围计算街区的面积,列入表2-1中。

并用箭头标出污水排出的方向。

街区面积表2-12.3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根据设计管段的定义和划分方法,将各干管和主干管中有本段流量进入的点,集中流量及旁侧支管进入的点,一齐作为设计管段的起点的检查井并编上号码。

比如,主干管长1280m ,根据设计流量变化的情况,可以划分为1~2,2~3,3~4,4~5,四个设计管段。

在初步设计中只计算干管和主干管的设计流量,见表2-2。

本段流量F q q ⋅=01(F 代表本段街区面积)(式2.1)转输流量F q q ⋅=02(F 代表转输街区面积)(式2.2)合计平均流量21q q q +=(式2.3)总变化系数11.07.2Q K Z =(式2.4) Q —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s L 。

当Q>1000s L 时,3.1=Z K当Q<5s L 时,3.2=z K ; 1.生活污水设计流量Z K q Q ⨯=1(式2.5)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的设计流量3600360022112221112D C D C T K B A K B A Q +++=(式2.6) 2Q ——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设计流量)(s L1K ——一般车间生活污水量时变化系数,以3.0计2K ——热车间生活污水量时变化系数,以2.5计T ——每班工作时数)(h1A ——一般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cap2A ——热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cap1B ——一般车间职工生活污水定额,以25)(班⋅cap L 计2B ——热车间职工生活污水定额,以35)(班⋅L 计1C ——一般车间最大班使用淋浴的职工人数2C ——热车间最大班使用淋浴的职工人数1D ——一般车间的淋浴污水定额,以45计2D ——高温、污染严重车间的淋浴污水定额,以65计通过计算,可知由5、11、16、23点通过排污口排入河流集中流量有企业1:4.42L/s 企业2:2.86L/s浴池:4.53L/s 火车站:3.46L/s列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如下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表2-2)2.4水力计算当确定设计流量后,就能从上游管段开始,依次进行主干管个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

(见表2-4),具体步骤如下:2.4.1管段长度从管道平面布置图上量出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并分别列入各区的污水主干管,进行水力计算(表2-4)中第2项。

2.4.2 设计流量与地面标高将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列入(表2-4)中第3项。

设计管段起讫点检查井处的地面标高列入(表2-4)的第10、11项。

h/I,设计流速v,设计充满度D首先拟采用比最小管径大的350mm管径,之后查水力计算图。

在这张计算图中,管径D和管道粗糙系数n为已知,其于4个水力因素只要知道2个即可求出另外2个。

现已知设计流量,另1个可根据水力计算设计数据的规定设定。

本城镇由于管段的地面坡度很小,为了不使整个管道系统的埋深过大,宜采用最小设计坡度为设定数据。

此设计污水主干管起始管段1~2段的最小管径为350mm,最小坡度为0.0028。

分别设计确定1~2管段的管径D、管道坡度I。

相应查水力计算图,确定流速v、充满度h/D分别列入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2-3中的第4、5、6、7项。

2.4.4确定其它管段的管径D、设计流速v、设计充满度h/D和管道坡度I通常随着设计流量的增加,下一个管段的管径一般会增大一级或两级(50mm为一级),或者保持不变,这样便可根据流量的变化情况确定管径。

然后可根据设计流速随着设计流量的增大而逐段增大或保持不变的规律设定设计流速。

根据Q 和v 即可在确定D ,并在水力计算图中查出相应的D h /和I 值,若D h /和I 值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说明水力计算合理,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相应的项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