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分类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事故的报告、统计、上报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和研究事故原因,掌握事故规律,认真吸取教训, 防止事故重复发生,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合用于公司各部门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 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591 号)◆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蓦地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者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主要分为伤亡事故,设备安全事故,质量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职业危害事故,其它安全事故等。
◆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区域内、工作时间中从事与生产有关的劳动或者工作时,由于来自生产过程中的危(wei)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的蓦地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者使某些器官失去正常功能的人身伤害或者急性中毒事故。
◆设备安全事故:指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时间、产量损失或者修复费用达到规定数额的事故。
◆质量安全事故:指在产品实现、交付或者运营服务过程中,由于质量问题给公司、用户造成一定程度损失的事件。
◆环境污染事故: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者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职业危害事故: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
◆生产(工艺)事故: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者操作不当等,造成原料、半成品、成品损失的事故。
◆火灾事故: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着火,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爆炸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分级
安全生产事故分级
安全生产事故分级是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及时掌握和分析工作中发生的事故,吸取教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各公司、各部门必须加强事故管理工作。
第二条凡在生产区域或工作中所发生的人身伤亡、火灾、爆炸、非计划性停产、减产、设备、交通、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必须及时进行报告、调查处理和登记建档。
第二章事故的分类第三条人身事故:指公司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与工作有关的人身伤亡和急性中毒的事故。
第四条火灾事故: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并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第五条爆炸事故: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第六条设备事故:指由于设计、制造、安装、施工、使用、检维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机械、动力、仪器(表)、容器、设备、管道等设备损坏造成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
第七条生产事故:指由于“三违”或其他原因造成停产、减产以及跑油、跑料、串料的事故。
第八条质量事故:指由于设计、生产、检验、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责任过失导致产品不能满足质量控制指标要求,给公司或客户造成程度损失以及需要返工、返修、报废处理的事故。
第九条交通事故: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或因机械故障造成车辆损坏或人身伤亡的事故。
第十条环境污染事故: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产品、半成品、原料等各种有害物质泄漏,或“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超标排放,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与振动危害、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污染等事故。
第十一条破坏事故:指蓄意制造的事故。
第十二条直接经济损失涵盖但不仅限于如下费用:1、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和停工工资等。
2、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固定资产损失费用:是指直接发生的设备修理所需的人工或材料费,或因事故报废的设备设施的价值。
生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和质量隐患分类和分级
生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和质量隐患分类和分级1生产安全事故按类别生产安全事故按类别分为:工业生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
1.1工业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作业)场所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单位员工和单位外人员人身伤亡、急性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不包括火灾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1.2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各单位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1.3火灾事故:是指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以下情况也列入火灾统计范围:民用爆炸物品爆炸引起的火灾;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蒸汽、粉尘以及其它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和爆炸引起的火灾;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需要组织扑灭的事故,或者引起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车辆、船舶以及其它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事故,或者由此引起的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
2 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根据公司的相关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分为A、B、C三级):一般事故A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B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者3人以上轻伤,或者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C级:是指3人以下轻伤,或者10万元以下1000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各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说明:重伤、轻伤和直接经济损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划分和计算)3 突发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质量安全事故分类报告处理
工程质量事故一、工程质量事故(“以上”包本数)(311、155、311、311)1、特别重大事故:≧30人,≧100人,≧1亿元;2、重大事故:≧10人<30人,≧50人<100人,≧5000万元<1亿元;3、较大事故:≧3人<10人,≧10人<50人,≧1000万元<5000万元;4、一般事故:<3人,<10人,≧100万元<1000万元。
二、工程质量问题的报告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报告;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1h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1、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同时通知公安、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1)较大、重大及特别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2)一般事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质量上报:中大国、小省)2、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接到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3、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时,每级上报时间≤2h。
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一、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以上”包本数)(311 155311 311)1、特别重大事故:≧30人,≧100人,≧1亿元;2、重大事故:≧10人<30人,≧50人<100人,≧5000万元<1亿元;3、较大事故:≧3人<10人,≧10人<50人,≧1000万元<5000万元;4、一般事故:<3人,<10人,<1000万元。
二、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划分
安全生产事故划分
《安全生产事故划分》
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防范安全生产事故,人们需要对事故进行划分和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可以按照多个维度进行划分,包括事故的性质、紧急程度和原因等。
根据事故的性质,可以将安全生产事故分为机械事故、火灾事故、化学事故等不同类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事故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预防。
另外,安全生产事故还可以按照事故的紧急程度进行划分,包括一般事故、严重事故和特别严重事故。
这种划分方式主要是为了让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根据不同紧急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应对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应急处理和救援。
最后,安全生产事故还可以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划分,包括人为因素、设备故障和管理失误等。
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和归类,可以帮助企业找到事故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和预防。
总的来说,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划分和分类有助于企业和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事故的性质、紧急程度和原因,从而制定更科学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管理策略。
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安
全生产管理体系,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事故事件管理制度
事故事件管理制度1.目的为严格事故管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职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属各单位。
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3.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5《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3.6《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3.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3.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4事故分类:4.1生产(工艺)事故。
指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操作不当等造成原料、半成品或成品损失,或造成生产波动、减产、停产的事故。
4.2设备事故。
指各种生产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及电讯、运输等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减产、停产或修复费用达到规定数额的事故。
4.3质量事故。
指产品或中间产品质量(包括工程质量和机电设备检修质量)达不到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事故。
4.4交通事故。
指由于违反道路交通运输规则或由于其它原因,造成车、船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4.5火灾事故。
指在公司内,因火情失去控制造成对财物或人身损害的现象。
若火情未造成财产重大损失,也无人员伤亡,则称火警事故。
4.6爆炸事故。
指由于化学或物理爆炸,造成国家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4.7医疗事故,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不应有的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事故。
4.8破坏事故。
凡蓄意制造的.事故。
4.9伤亡事故。
指公司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现象,使负伤人员死亡或立即中断工作一个工作日及以上的事故。
4.10环境污染事故。
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产品、半成品、原料等各种有害物质泄漏,或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严重超标排放,污染大气、水源、环境的事故。
4.11未遂事故。
质量安全事故定义和处理流程
质量安全事故定义及处理流程质量安全事故:产品不能满足预期或规定的用途,存在潜在的质量隐患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定义与划分:一般质量事故:(1)产品在交付后使用期内由于质量问题在一年内累计退货、换货数量达本批号产品的50%以下者;(2)产品流通前发生混淆、异物混入或其它质量问题;(3)产品生产中因质量问题,造成成品整批返工者;重大质量事故:(1)产品生产中因质量问题造成成品整批报废者;(2)产品在交付使用期内由于质量问题造成客户整批退货者;(3)已出货的产品发现混淆、严重异物混入或其它质量问题;(4)因质量问题造成产品退货索赔影响恶劣;(5)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处理质量安全事故的原则1 任何时候都应坚持预防第一,尽量避免产品事故的发生。
2重大产品事故立即由品管部向产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客户报告。
3事故发生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3.1事故原因应调查清楚,并有文字记录;3.2事故应得到妥善处理,并有文字记录;3.3检查和回顾,完善防范措施。
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及处置产品事故发生后,事故第一发现人立即通报部门负责人及品管部相关人员,协同进行现场调查确认。
由当事部门在《产品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上如实记录事故情况并签名,当事部门主管及经理签名确认后,报送品管部,该行动应在事故发生后6小时内完成。
品管部到现场作事故再确认后,立即召集相关部门成员组成质量事故调查小组,对质量事故展开调查取证。
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在《产品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上填写事故性质;若不能或不知道采取何种补救方法,应立即向主管部门请示,按下达的指令处理。
该行动应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完成。
品管部组织相关部门经理展开事故调查,并审批记录,复检同批留样,通常还因考虑以下方面:1) 人员因素:如培训状况、业务水平、操作技能、身体状况、其它;2) 设备因素:如运行状况、记录、模具与安装、其它;3) 物料因素:如品种、数量、规格、批号的准确性、原料、半成品的检验情况、物料供应量的产品审核、其它;4)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清场及清洁情况;5)工艺因素:工艺规程的正确与可行性、工艺布局合理性;6) 若为处部产品事故,在进行上述考查时还应调查以下方面:运输情况、销售方的贮存情况;7)关键服务项目的中断如水、电力、员工;8)不可抗力事件,例如洪水,火灾和自然灾害:9)恶意污染或蓄意破坏。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大全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大全一、分类与分类学1、概念知识存在于比较分类之间。
分类是人类很自然的一个过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在进行了分类的工作。
分类顾名思义就是分门别类,是鉴别比较和划分的过程。
分类看起来非常之简单:根据相似性将要分类的东西加以整理归类。
然而,分类能使事物高度有序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认识效率和工作效率。
分类这一术语有两层不同含义:①设计一种分类方法的过程;②通过某一分类法的概念的标记性代码或者术语对对象进行编码或者描述。
我们仅使用分类的第一层含义。
分类法是某一领域内概念的序化系统及其或者隐或者显的序化原理。
分类的准则取决于这些类别的应用目的。
分类法来自原有知识,却又把原有知识进一步扩展。
分类学(taxonomy)是分类法的理论研究,是关于分类法的科学,包括其基本原则、步骤和规则。
分类学这一术语源自林奈(Linnaeus)的生物分类著作。
分类学这一术语也可用来表示分类设计过程的最终结果,因此往往被作为分类法的同义词。
分类学感兴趣的是普通意义下的分类法。
2、分类的作用哲学家和分类学家几乎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分类具有双重作用,一个是实际作用 (识别),另一个是普通(即科学的或者形而上学的)作用(检索)。
但是关于这两种作用的本质却有不同的看法。
早期学者所别强调的实际作用是把分类当做事物识别的检索表。
近年来最常强调的则是将分类看做是信息贮存和信息检索系统的索引。
为了最充分地发挥这种作用,分类应当由具有最大数量共同性质的客体科目构成。
这种分类就自动地成为对贮存于其中的信息的表征。
因此,易于表征就是这样一些分类的主要或者惟一的目的,例如图书馆的图书和其它或者多或者少按任意标准归类的事物。
与此对映,对于与原因联系的项目(例如事故分类、疾病分类)或者与起源有关的项目(如生物分类) 的分类则受到某些限制,然而仍然具有可以作为影响深远的概括的基础的能力。
分类作为事物贮存于系统的信息的检索。
为了使分类成为最有效的信息检索系统,在将系统分类时就必须考虑分类的某些方面,如“等级” ( rank) ,“分类单位大小”( Size of taxa),“对称性” (symmnetry),和“顺序” (Sequence)等。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如何分类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如何分类建筑工程如果在建设的过程中出了安全事故,一定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且及时安排好善后工作,抢救人员以及财物,切勿扩大风险,那么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如何分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的一般处理程序是什么呢?阅读完以下我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如何分类(一)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1、一般质量事故。
(1)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2)影响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2、严重质量事故。
(1)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2)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结构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3)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
3、重大质量事故。
(1)工程倒塌或报废;(2)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3)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
(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分类:1、凡造成死亡2人以下或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的为四级;2、凡造成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为三级;3、凡造成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的为二级;4、凡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的为一级;5、凡具备国务院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所列的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及其以上,或其它性质特别严重,上述影响三个之一的,均属特别重大事故。
二、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法律含义是什么工程安全事故是工程建设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工程建设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工程安全事故亦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安全事故的行为。
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的一般处理程序是什么(一)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事故现场。
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管理制度(5篇)
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管理制度一、事故分类与管理⒈事故按性质分类可分为生产事故、设备事故、质量事故、交通事故以及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环保事故、伤亡事故。
⑴生产事故,指生产操作过程中,因违反工艺流程、岗位操作法、误操作或控制不当等造成原料、半成品或成品损失的事故。
⑵设备事故,指生产装置、动力机械、电气及仪表装置、输送设备、管道、建筑物、构筑物,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坏、损失或流产的事故。
⑶质量事故,指生产过程中因违反国家和企业规定的有关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出现原料、中间体、成品使用差错以及混淆、混药、异物混入或变质等问题,使该物料不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物料损失或整批退货的事故。
⑷交通事故,指在企业生产活动区域内,因违反交通运输规则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⑸火灾事故,指发生着火,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⑹爆炸事故,指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化学性或物理性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⑺环保事故,指发生生产或“三废”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使周围职工、居民和行人受到危害或影响周围农业生产的事故。
⑻伤亡事故,指企业员工(包括在厂内施工作业的外来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的事故。
⒉生产事故、爆炸事故和伤亡事故由生产部门负责管理;产品质量事故由质量检验部门负责管理;基建工程质量事故由基建部门负责管理;交通事故由安全生产或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设备事故由设备动力部门负责管理;火灾事故由防火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环保事故由环保部门负责管理。
各职能部门应按分类管理的要求,进行调查、统计和存档。
⒊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各类事故的综合统计,各职能部门应按时将事故情况报送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二、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与救护⒈公司、车间、班组及危险岗位必须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并加强演练,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防范。
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根据预案的要求进行抢救,妥善处理,切忌盲目涉险,以防事故的蔓延扩大。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几个等级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几个等级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慎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通常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来说,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包括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事故对人身安全、财产或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但损失较小,影响范围有限,能够及时得到控制和处理的安全事故。
这类事故可能会造成轻伤或轻微财产损失,但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较大事故是指事故造成相对较大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影响,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损害,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才能彻底解决。
这类事故可能会导致重伤或严重财产损失,需要进行调查和处理,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严重人身伤亡、巨额经济损失或者严重的环境污染的事故。
这类事故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整改,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严重环境破坏或经济损失的极其严重的事故。
这类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动荡和舆论压力,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公开报告,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了解和划分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和个人要高度重视生产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比较-一级二级建造师考试资料
内容
安全事故(针对各行业生产安全领域)
质量事故(针对住建系统和质量领域)
法律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9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 定本条例)
《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号)(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 查处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 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人民政府的授权或委托,组 织或参与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履行下列职责:
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或者领导有批示要求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 设主管部门应派员赶赴现场了解事故有关情况。
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或者领导有批示要求的,国务院住房和城乡 建设主管部门应根据相关规定派员赶赴现场了解事故有关情况。
(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没有达到100万元,但是
社会影响恶劣的工程质量问题,参照本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
调查报告上签名。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项目及各参建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生产安全事故定性分类
生产安全事故定性分类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要求的事件,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发生。
为了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管理和防范,对其进行定性分类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生产安全事故的定性分类进行详细介绍,分为技术性事故和管理性事故两大类。
一、技术性事故技术性事故是指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故障、工艺失控、设备破损等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
技术性事故一般是由于技术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材料质量问题等原因造成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机械设备故障事故:如机械设备失灵、设备故障、设备损坏等。
这类事故常见于生产线上的机械设备,例如机床故障、输送带断裂等。
2. 工艺失控事故:如生产工艺参数调整不当、操作不符合规程、生产过程发生异常等。
这类事故一般通过工艺流程控制来解决,如化工厂中的温度控制不当、压力失控等。
3. 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如原材料质量不过关、材料存储问题等。
这类事故常见于建筑工地的物料使用,例如使用劣质建筑材料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
4. 电气设备故障事故:如电气线路短路、设备电器故障等。
这类事故常见于电子制造厂、电力设施等场所,例如电线老化、电气设备过载等。
5. 火灾爆炸事故:如火源不明、火灾无法控制等。
这类事故常见于化工厂、煤矿等场所,例如化学品泄漏引发的爆炸事故。
二、管理性事故管理性事故是指由于管理措施不当、管理体系失效等导致的事故发生。
管理性事故一般是由于人为原因和管理不善造成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人为疏忽事故:如员工工作不细心、操作失误等。
这类事故发生率较高,例如操作工忘记关闭设备导致的事故。
2. 管理措施不当事故:如安全标识不清晰、作业指导不明确等。
这类事故一般是由于管理层的安全意识不强或管理措施不到位所导致的。
3. 领导决策失误事故:如管理层对安全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等。
这类事故常见于高风险行业,例如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不到位导致的事故。
4. 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事故:如生产计划安排繁重、工作时间过长等。
安全、质量事故情况说明_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
安全、质量事故情况说明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安全和质量事故对企业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无论是生产制造行业还是服务行业,都存在着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和隐患。
本文旨在通过对安全和质量事故情况进行说明,分析其原因及对企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改进建议。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叙述,具体包括引言、安全事故情况说明、质量事故情况说明、总结与讨论以及结论。
每个部分都将详细阐述相关内容,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安全和质量事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管理。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并展示安全和质量事故对企业的重要性,并提醒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
通过分析安全和质量事故的分类、原因及其对企业影响等方面,希望能够引起广大企业家和管理者们重视并加强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
最终目标是通过预防措施的实施和改进建议的推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上是对"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阐述,通过这个部分可以引出接下来安全和质量事故情况的说明。
2. 安全事故情况说明:2.1 安全事故分类:在本部分中,将会详细介绍所涉及的安全事故的各个分类。
这些事故可以根据其性质、影响程度和发生地点进行分类。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式是将安全事故分为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和自然因素引起的事故。
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将其进一步细分为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建筑物倒塌等。
2.2 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每个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
要解决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包括人为疏忽大意、设备失效、环境变化等。
必要时,我们还可以调查相关证据以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如操作不当、管理漏洞或技术缺陷。
2.3 事故对影响与后果: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阐述每个安全事故对人员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产生的后果。
这些后果可能包括人员伤亡或受伤、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等。
了解这些影响和后果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安全事故对个人、组织和社会造成的风险和威胁。
关于安全是出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一、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类和事故等级划分1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属性①事故主体的特定性:仅限于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事故。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主要包括企业、合伙人、个体户等生产经营单元。
②事故地域的延展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地域范围是不固定的,但又是限定在有限范围内的。
③事故的破坏性:生产安全事故对人员或生产经营单位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造成了人员伤亡(包括急性中毒)或者给生产经营单位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影响了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④事故的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是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不同于在某种危害因素长期影响下发生的其他损害事件,如职业病。
⑤事故的过失性:生产安全事故主要是人的过失造成的事故,同洪水、泥石流等不可抗力造成的灾害有本质的区别,如因违章作业、冒险作业等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工作环境不良、设备隐患等原因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也应归为过失行为,是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员在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过失行为,没有立即纠正、排除不良作业因素,放任不良因素继续存在致使发生事故。
2,什么是安全事故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3.按照事故发生的行业和领域划分D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2)火灾事故3)道路交通事故4)农机事故5)水上交通事故4.按照事故原因划分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事故按照原因分为:物体打击事故、车辆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起重伤害事故、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灼烫事故、淹溺事故、高处坠落事故、坍塌事故、冒顶片帮事故、透水事故、放炮事故、火药爆炸事故、瓦斯爆炸事故、锅炉爆炸事故、容器爆炸事故、其他爆炸事故、中毒和窒息事故、其他伤害事故20种。
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分类:质量问题、一般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
1、质量问题:质量较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在20万以下。
2、一般质量事故:质量低劣或达不到合格标准,需要加固补强,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在20万至300万元之间的事故。
3、重大质量事故: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倒塌,报废和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质量事故分三个等级一级一般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50-300万之间;二级一般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150万之间;三级一般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20-50万之间。
重大质量事故(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重大质量事故1、死亡30人以上2、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以上;3、特大型桥梁主体结构垮塌。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重大质量事故1、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2、直接经济损失500万以上,不满1000万。
3、大型桥梁主体结构垮塌。
(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质量事故1、死亡1人以上,9人以下;2、直接经济损失300万以上,不满500万。
3、中小型桥梁主体结构垮塌。
重大质量事故的标准
重大质量事故的标准一、引言质量事故是指在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及使用等过程中,由于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对人身、财产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重大质量事故是指对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质量事故事件。
制作一份关于重大质量事故的标准,可以有利于预防和应对重大质量事故,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保护公众利益和人身财产安全。
二、重大质量事故的定义与分类1. 重大质量事故的定义:重大质量事故是指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及使用过程中,由于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对人身、财产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2. 重大质量事故的分类:重大质量事故可分为生产制造领域、交通运输领域、环境保护领域、食品安全领域等多个领域,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和问题,可以进行进一步分类和界定。
三、重大质量事故的预防1. 加强质量管理:企业和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监管和责任追究,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
2. 加强技术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事故。
3.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
4.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大对重点领域和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质量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强化监管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四、重大质量事故的应急处置1. 紧急响应机制:建立健全重大质量事故应急响应机制,确定应急处置的程序和分工,确保事故的及时处置和安全救援。
2. 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对发生的重大质量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查清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依法追究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 信息公开和舆情处理:及时向社会公开事故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和媒体质疑,准确传递事故信息,稳定舆论场,消除社会恐慌。
4. 事后救援和善后处理:组织事故救援和伤员救治,协调善后工作,恢复受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和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