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6 雷雨2》 【省一等奖】优质课优质教案.doc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16雷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2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16雷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2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16雷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垂、挂、坐”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不同的景象。

试着背诵课文。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雷雨(板书课题)生齐读。

2、复习词语、课文。

(小组汇报)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雷雨的呢?
(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二)学习课文
这节课我们来仔细读读课文,研究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各有什么特点。

1、雷雨前
1)自由读读1-3自然段,想一想,雷雨前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本质。

2.了解戏剧结构的基本特点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初步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纷繁复杂的戏剧冲突,欣赏异彩纷呈的戏剧语言。

教学难点:认识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设想:作为戏剧欣赏单元的第一课,可先给学生介绍《雷雨》的梗概,通过反复阅读或分角色朗读,弄清节选部分的主要剧情,进而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理解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用二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看过根据曹禺原作改编的电影《雷雨》。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原作,看看在30年代作家为我们勾勒的酝酿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的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画卷。

二、简介曹禺及《雷雨》1、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大师。

1933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

此后又接连创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

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为话剧,从而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

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主要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1961)和《王昭君》(1978)。

2、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

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简单介绍戏剧的有关知识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部编版《雷雨》教案优质版

部编版《雷雨》教案优质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雷雨》人教部编版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六课《雷雨》教学设计【课题】 16 雷雨【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正确认读“雷雨、黑沉沉”等8个词语。

掌握“垂”的笔顺,能依据口诀“上下窄,中间宽千字竖压竖中线四横长短各不同最长要数第二横”正确书写“垂”。

2.默读课文,筛选出含有用词巧妙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在句子表达中起到的妙用,如“压”“垂”“挂”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顺文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表达顺序。

背诵课文。

4.运用“圈景物读变化”的学习方法,感受景物在雷雨前后的不同表现,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感受大自然中的趣味。

5.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雨”练习说话,实现迁移学习目的。

6.结合课文素材,进行德育渗透:在体会雷雨过程中事物变化基础上,激发继续探索大自然秘密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1.理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大自然景象变化。

2.联系上下文或者实际生活,体会关键词的妙用。

3.渗透热爱并探索大自然秘密的德育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专题导入“二月春风似剪刀”剪出了均匀精致的柳叶,“小荷才露尖尖角”展示了大自然的趣味。

在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组“大自然的秘密”课文,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这个专题,继续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出示课题(板书)“16 雷雨”。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延续上学期的主题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打开课本第74页,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第一遍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找找自己读文感觉。

第二遍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划生字。

读完以后借助拼音并多读几遍。

2.看大家学的这么用心,那咱们展示一下吧。

(1)请大家借助拼音拼读词语léi wūchuíyíng pūhùyāhēi雷雨乌云垂下迎面扑来窗户压下来黑沉沉(2)摘掉拼音帽子,还能认读下来吗?请男女生合作读。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16 雷雨2》 【省一等奖】优质课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16 雷雨2》 【省一等奖】优质课

16.《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内容分析:《雷雨》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后景色的优美小文。

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的恩赐。

学情分析: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努力让学生犹如亲身看到,听到,感觉到雷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初步了解时间写作顺序。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歌曲欣赏:《夏天的雷雨》【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热情都非常高涨,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2、复习词语。

二、回顾课文1、回顾课文写作顺序与分段。

2、观察雨前、雨中和雨后的图片,把与图片相符的内容用线连一连。

【设计意图:通过仔细观察图片进行连线,即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让学生快速地回顾课文描写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为接下来学习课文作铺垫。

】三、学习课文(一)雷雨前(1-3)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雷雨前有些什么景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2、学习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1)引导学生描绘读完1-3自然段后,看到的景象。

(2)找出描写乌云的句子。

学生通过读,感悟句子意思。

(3)理解“压”。

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一只手掌放在桌面上,向下用力,再用力,这就是“压”。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6-雷雨2》-【省一等奖】优质课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6-雷雨2》-【省一等奖】优质课

16.《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内容分析:《雷雨》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后景色的优美小文。

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的恩赐。

学情分析: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努力让学生犹如亲身看到,听到,感觉到雷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初步了解时间写作顺序。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歌曲欣赏:《夏天的雷雨》【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热情都非常高涨,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2、复习词语。

二、回顾课文1、回顾课文写作顺序与分段。

2、观察雨前、雨中和雨后的图片,把与图片相符的内容用线连一连。

【设计意图:通过仔细观察图片进行连线,即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让学生快速地回顾课文描写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为接下来学习课文作铺垫。

】三、学习课文(一)雷雨前(1-3)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雷雨前有些什么景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2、学习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1)引导学生描绘读完1-3自然段后,看到的景象。

(2)找出描写乌云的句子。

学生通过读,感悟句子意思。

(3)理解“压”。

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一只手掌放在桌面上,向下用力,再用力,这就是“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了解人物的性格。

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能力目标1.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生存的悲剧)【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阅读和分角色朗读,品味戏剧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片段,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及比较鉴赏相结合,激发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兴趣。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扩大课堂容量。

4.课型:品读·鉴赏课5.教时:一教时【重难点简析】1.戏剧语言在展开冲突,显示人物性格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言为心声,品读语言应是开启人物心灵的一把钥匙。

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引领学生在把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朴园语言的品读,探究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2. 作者说《雷雨》“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

鉴赏时为了避免用“社会问题剧”的主题模式“削足适履”地硬套剧作,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悲剧意识,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1分30秒)雷雨之夜,在幻想、憧憬、挣扎、嚎叫之后,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

这就是当年23岁的曹禺创作的四幕话剧《雷雨》的结局。

那么今天,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近这位被称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进《雷雨》。

二、审美感知,整体把握。

1.【投影】曹禺和《雷雨》简介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

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等。

《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16 雷雨 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_3

16 雷雨 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_3

16 雷雨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16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雷雨后的景象。

对比阅读,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

2、留心观察天气,把它写在日记里。

3、总结全文,品读句子。

感悟“垂、逃”等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课文,学会表述天气如何变化。

(学生)教学重难点品读重点句子,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

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雷雨雷雨前→乌云满天雷雨时→雨大视野模糊不清雷雨后→太阳出来天空出现奇观动物乐了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课题。

1、认读词语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和大家积累一些词语(齐读词语)。

读完这些词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幅图,谁能用刚才的词语来形容这两幅图。

(电闪雷鸣、彩虹微笑)这两幅图向我们展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究竟是谁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世界呢?导入课题《雷雨》。

介绍“雷雨”的特点(雷雨又叫做雷阵雨,它多发生在夏季,它来得急去得也快)(设计意图:通过图片与文字相结合,让孩子对雷雨有一个直观的感受)2、检查预习老师:通过预习大家应该知道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雷雨的?谁能用“先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

(设计意图:通过一定的语境训练孩子说完整话)生:课文先写了雷雨前,接着写雷雨中,最后写雷雨后。

师:是呀!课文通过三个非常清晰的段落,先写了雷雨前,接着写雷雨时,最后写雷雨后。

现在就请大家跟随老师走进这场令人恐怖的雷雨。

(播放雷雨的视屏)二、品读感悟、体会重点字词句。

1、自主学习(感受雷雨前)自由读课文的1至3自然段,边读边想雷雨前天气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变化让你感到了害怕?(设计意图:抓重点词语,体会雷雨前后的变化,以及自己的感受。

)①从“黑沉沉”和“压”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吗?(个别读,全体读)②说说你又害怕什么?(大风:体会风之快,风之猛。

)③还有让我们更害怕的呢!(闪电、雷声)个别读、全体读。

④这是让人感到多么害怕呀,不光我们害怕了,就连小动物们也感到害怕了,请你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表示小动物害怕的句子。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体会作品中起伏跌宕的戏剧波澜和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

2、认识资产阶级冷酷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3、训练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鉴赏、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1、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2、周、鲁会面时两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1、表演法:通过表演剧情,让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行为,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剧本的矛盾冲突。

2、分析点拨法:对重、难点问题,教师做适当的点拨,以帮助学生理解。

3、论辩法:设论辩题,通过开展辩论会,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法指导:1、以阅读学习法为主要,辅之以合作学习法。

2、兴趣性阅读——研究式阅读——鉴赏式阅读。

教学过程:一、以《雷雨》的巨大成就导入课文。

二、进入课文。

1、学生表演第一场戏剧冲突。

2、评价演出效果。

3、分析人物内心变化。

4、辩论周朴园是否真爱鲁侍萍。

5、分析评价人物性格特征。

三、深入探讨:1、周、鲁两家的矛盾根源是什么?2、周朴园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是什么?3、如何理解戏剧的深刻主题?四、大胆质疑。

五、布置作业:1、用分析周朴园的方法去分析鲁侍萍。

2、阅读《雷雨》全剧。

3、就《雷雨》某一角度写一篇文学评论。

课内思考题:1、在周、鲁二人对话过程中,周朴园反复说出一个字,分别有怎样的潜台词?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态?2、周、鲁两人围绕三十年前在无锡的事件展开对话,周几次问侍萍的姓氏和身份,这些问话和动作展现了周朴园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3、周在认出鲁之后,对侍萍态度有何变化?哪里体现?4、周朴园爱侍萍吗?他对鲁的怀念是真实的吗?你觉得周是怎样的一个人?5、周、鲁两家矛盾的根源是什么?你怎样认识戏剧的标题及当时的社会?〖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第【2】篇〗《雷雨》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游戏导入大家喜欢玩游戏吗?上课之前黄老师先和大家玩玩游戏。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第【1】篇〗雷雨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识字教学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形成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在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阅读教学中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为阅读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采用图文对照、情境创设、想象谈话等多种形式去品悟文章描写的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制作学生活动卡。

学生准备: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留心观察天气变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题目1.导入: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来临了!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播放视频:课文第一幅插图。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3.过渡:同学们真会观察。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6课《雷雨》,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直观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此环节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

2.教师示范读文,学生听读识字,看看解决了哪些生字。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翘舌音:蝉、垂。

4.在小组中,利用生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

5.汇报识字方法。

(1)压:做一做把手压在语文书上的动作。

用顺口溜识记:广上一点落下,埋在泥土底下。

(2)蝉:课件出示“蝉”的,播放蝉的叫声,使学生了解“蝉”是一种昆虫。

(3)垂:出示蜘蛛垂下来的,引导学生感受“垂”字的整体结构。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16雷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1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16雷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1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16雷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师:温暖而美丽的春天就要过去,夏天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夏天里经常会出现下雨的天气,那么雷雨来临之前有哪些特殊的景象呢?只有上课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的同学才能欣赏到这些,今天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继续学习第16课《雷雨》,板书:16.雷雨,大家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不知道同学们都学会了没有,老师要考考你们,复习生字词,多种形式读,(小老师读,全班齐读)下面老师要把生字词上的拼音去掉,看看同学们还会认识它吗?老师要指名读,齐读,及时鼓励,通过刚才同学们对生字词的认读,老师发现你们都很棒,那么老师在提一个问题,经过你们的复习,谁知道雷雨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雷雨不同景象的?二.新课
(一)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的景象
师:同学们,大自然是很奇妙的,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到多很多的变化,请同学们翻开书,74页,第16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的景象,自由读课文,课文读完了,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看看雷雨前都描写了哪些景象,用笔圈出来,举手回答(乌云.大风.树叶.闪电.雷声)。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法和练习思考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曹禺和《雷雨》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

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

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

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二、复习戏剧常识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16 雷雨》 【市一等奖】优质课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16 雷雨》 【市一等奖】优质课

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概括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入题1.孩子们今天下雨了吗?雨有很多种,你知道有哪些雨?((学生自由说)2.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

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老师提示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3.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那么现在课堂就还给同学们。

有请我们的助教。

4.不认识的生字词做上记号了吗?那么现在课堂就还给同学们。

有请我们班的有谁能试读课文?二、助教见面大家好!我是这节课的助教,由我带领大家学习,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的课文生字词的,现在我们来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不多字,不少字,不唱读,不会的字请作上记号,向同桌请教。

好,开始。

接下来先有请字音小班闪耀登场。

三、自主学习生字词字音小班上场齐:大家好!我们是“xx”小班。

通过学习希望大家都能读准生字的字音1号:。

我是1号同学,下面由我来范读词语,请大家认真听,眼睛(到)请看大屏。

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遍这些词语。

下面有请2号同学带领我们继续学习。

2号:我来提醒大家易读错的字音:请同学们看大屏,我来提醒易错的字音:“垂、沉、阵蝉、蜘、蛛”是翘舌音的字,不要读成平舌音了。

你们还有要提醒大家的吗?我们一起来把刚才提醒的字音读一读。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就带领大家学习到这里,下面有请3号同学带领我们学习。

3号:现在请同桌检查读,听听同桌是否读准字音。

下面请同桌赛读这些词语,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好,接下来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这些去掉伙伴的生字(火车火车哪里开?)大家读得都不错,我们小班就带领大家学习到这里,4号:现在我们来玩抓“特务”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一个小组的小组长到指定的小组找一个同学读,没有读正确的被视为特务,好,游戏开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02.雷雨2 (2)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02.雷雨2 (2)优质教案.docx

16 雷雨教材分析: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以及雷雨的特征。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及雷声录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⑴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⑵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⑶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⑷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8个字。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16雷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22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16雷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22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16雷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受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雷雨的情景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感知,有感情地朗读雷雨前的描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课文
1.小朋友,你们见过雷雨吗?大家看大屏幕,这就是雷雨。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雷雨》。

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小朋友打开书本74页,边听课文朗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课文是按雷雨的什么时间顺序来写?分别是哪个自然段?
指名学生回答。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及训练重点】1、识记理解“涔涔”“郁热”“昧心”等词语及文学常识。

2、了解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3、体会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作者作品简介2、分角色朗读3、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4、课堂讨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一、导入简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节二、速读理清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填图练习三、讨论课后练习二: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为什么?四、课堂活动:辩论正方:一二组——周朴园爱鲁侍萍反方:三四组——周朴园不爱鲁侍萍[通过辩论,疏通“重逢”一节的情节脉胳,赏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总结要点:1、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2、他始乱终弃的原因(性格特点、阶级特性)3、周朴园的人物性格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六、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阅读赏析“斗争”一场2、归纳人物性格及主题3、课堂练习一、阅读赏析“斗争”一场讨论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不顾?2、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代了什么?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二、讨论总结人物性格1、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3、学生自己归纳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讨论剧本为什么以“雷雨”为题?四、归纳主题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提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五、课堂练习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让学生自己找印象深刻的句子,加以分析讨论。

教师可点拔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台词中能表现人物心理的句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创新教案第2篇】一、教学目的:1理解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3深刻认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罪恶,认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勇于斗争、追求光明的光荣传统。

16 雷雨 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16 雷雨 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16雷雨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16《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2.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学写“垂”字。

3.能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以及自己见到的雨的情景。

二、教学重难点:1.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并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第二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理清脉络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6课,让我们齐读课题。

(《雷雨》)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真是好样的!(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齐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吗?你能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一说吗?(相机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3.没错!课文通过三个清晰的部分,先写了雷雨前,然后写了雷雨中,最后写了雷雨后。

那么,雷雨的前、中、后的景象分别是什么样的呢?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篇文章,来细细感受一下吧!(二)品读感悟,想象画面感受雷雨前的景象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至3自然段,注意不动唇、不出声,圈一圈找一找,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不动笔墨不读书,大家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景物:乌云、树叶、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板书)过渡语:那么,雷雨前的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2.让我们先看看头顶上的乌云,谁来读一读?(指名1人读)(1).你看到的乌云是什么样子的?(多、黑)(2),书上用了一个字表明的乌云的变化,你能找到是哪个字吗?对,就是这个“压”!什么是压?你能用手做一做压的动作吗?就是这样,从上往下对物体用力。

同学们,此时,向你压来的不是手,而是满天厚厚的乌云,你有什么感受?(害怕,紧张,透不过气来……)(3)你能将这种感觉读出来吗?(1人读,范读比较;1人读,齐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6课 雷雨优质课教案优秀获奖(2)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6课 雷雨优质课教案优秀获奖(2)

二年级雷雨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1.猜一猜: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了,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师,你们猜猜是什么。

(出示谜语)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

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生:雷雨2.听一听:(播放雷雨声)师:同学们听到了什么?(风声,雨声,雷声)像这种又打雷又下雨的天气,我们把它叫做雷雨天。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18雷雨(板书课题)随机指导“雷”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等。

(1)认读生字。

师: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你们非常的自信,愿意接受大家的考察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男生读,女生读(教师鼓励)(出示带拼音的字)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

师:生字都读这么好了,我们再把生字宝宝的朋友请出来,大家看还认识吗?(出示词语)生领读,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师:下面呢我们也来看一看,课文除了有八段文字,还有两幅图画。

这两幅图分别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生:雷雨中和雷雨后)2.那缺一幅描绘什么时候的图画啊?(生:雷雨前)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请同学们把课文再读读,思考: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分别是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四、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小朋友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1.自由读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

边读边想像,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样的?2.老师这儿还有些雷雨前的景象,仔细看,说说有什么感受?(出示雷雨来前的图片)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3.你是从那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抓住“黑沉沉”、“压”体会。

(乌云黑沉沉,还有什么也黑沉沉?“谁能做个压的动作。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16雷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0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16雷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0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16雷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二、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

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

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
1.会识“压、蝉、垂。

户。

扑”五个生字,正确书写“垂黑压户”四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具体感受并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3.激发学生观察天气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压、乱、垂”三个生字,正确书写“垂”。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6 雷雨2》 【省一等奖】优质课-优质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6 雷雨2》 【省一等奖】优质课-优质课件

蚂蚁要搬家了。
鱼儿 游到水面 上来呼吸 空气。
④ 哗 ,哗, 哗,雨下起来了。 ⑤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 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⑥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 声也小了。
雷雨中
哗 ,哗, 哗
• 从三个“哗”字中你想到什么呢? 雨下得大而且急
哗 ,哗, 哗,雨下起来了。
为什么说树哇,房子啊,都 看不清了呢?
2022/5/92022/5/9 • 16、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5月2022/5/92022/5/92022/5/95/9/2022 17、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彩虹挂在天空。
蜘蛛又坐
在网上。
雷雨后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 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 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如果你是文中的小朋友,雷雨过后 打开窗户,会看到一幅怎样的景象?
我看到

看到这么美的雨后景 色我想说?
课后作业:
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篇观察 日记。
•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5/92022/5/9May 9, 2022 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因为

所以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用了两个“渐渐地”,你读懂什么了?
我读懂了 雨慢慢变小了,就快要停了。
④ 哗 ,哗, 哗,雨下起来了。 ⑤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 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⑥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 声也小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内容分析:
《雷雨》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后景色的优美小文。

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的恩赐。

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努力让学生犹如亲身看到,听到,感觉到雷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初步了解时间写作顺序。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

数不清,剪不断。

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论是猜对的还是猜错的学生热情都非常高涨,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2、复习词语。

二、回顾课文
1、回顾课文写作顺序与分段。

2、观察雨前、雨中和雨后的图片,把与图片相符的内容用线连一连。

【设计意图:通过仔细观察图片进行连线,即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让学生快速地回顾课文描写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为接下来学习课文作铺垫。

】三、学习课文(一)雷雨前(1-3)
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雷雨前有些什么景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2、学习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1)引导学生描绘读完1-3自然段后,看到的景象。

(2)找出描写乌云的句子。

学生通过读,感悟句子意思。

(3)理解“压”。

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一只手掌放在桌面上,向下用力,再用力,这就是“压”。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一起感受“压”的动作,使学生在玩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


(4)感受满天乌云压下来的感觉,理解“黑沉沉”。

把书本当作乌云,请一位学生上台把书本举高,老师往上加书本,“乌云”越来越厚,越来越重,理解“黑沉沉”。

学生读出高举书本的感觉。

【设计意图:请学生上台托举书本,一方面激发台下同学的好奇心,使同学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另一方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云层变厚变重给人带来压抑、闷的感觉。


(5)指导写“压”。

先让学生观察“压”字的结构,师范写,学生书空“压”。

3、学习句子“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学生通过朗读,从“一动不动”和“一声也不叫”感受天气的闷热和周围的寂静。

4、学习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树枝“乱摆”。

(2)思考:蜘蛛为什么要逃走?(3)学习“垂”。

学生先观察“垂”字的结构、笔画特点,师范写,学生在练写纸上练写,幻灯展示学生书写情况。

(4)小实验直观感受“垂”。

老师手持两球,一个乒乓球和一个悠悠球,演示乒乓球从老师手里掉下来,再接着悠悠球从老师手里“垂”下来。

学生从球垂下来的速度,联想到蜘蛛逃跑的速度是很快的,感受蜘蛛逃跑时心里的害怕。

【设计意图: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见到过蜘蛛是怎样从高处垂下来的,所以很容易会把“垂”和“掉”混淆在一起,因此我通过乒乓球从手里掉下来和悠悠球从手里垂下来这两个动作,让学生很容易也很深刻地把“掉”和“垂”区分开来,并非常直观地认识了“垂”这个动作。

】(5)感悟朗读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5、学习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1)出示闪电的图片,加上打雷的音效。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的闪电图片和震耳欲聋的雷声,使学生快速地联想起生活中打雷下雨的情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电闪雷鸣的可怕。


(2)出示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学生读句子,读好两个“越来越”。

6、指名填空:口头完成含有越来越()的句子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口头填空练习,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巩固了对词语“越来越()”的掌握。


7、通过图片快速回顾一年级下册课文《要下雨了》相关知识:大雨将至,其他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快速回顾一年级下册讲到过的雷雨来临前的征兆,由于内容比较简单、熟悉,因此起到了调动同学们学习热情的作用。

】(二)雷雨中(4-6)
1、默读课文第4至第6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中的。

2、学生模仿雨声。

3、课文出现了三个“哗”,从三个“哗”字中你想到什么呢?
4、感悟读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5、雨越下越大,可为什么说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呢?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设计意图:既让学生开动脑筋、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又让学生学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话。


6、学习句子“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1)渐渐地是什么意思呢?(2)这里用了两个“渐渐地”,你读懂了什么?
(3)感悟读句子“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7、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告诉大家雨是怎样变化的,齐读4、5、6自然段。

(三)雷雨后(7-8)
1、学生描绘雨后情景。

2、引导学生把“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读美。

3、通过生活实例,理解“挂”。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挂”的理解更具体、更丰满,而不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诠释中,这样也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读句子“蜘蛛又坐在网上。

”体会“坐”字给人悠闲的感觉。

5、引导学生联想,蜘蛛悠闲地坐在网上,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蜘蛛坐在网上可能在做什么,从而让学生感受“坐”字用得好,并在学生合理的想象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6、感悟读“雨后”部分。

四、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1、雨过天晴,假设你就是这个小朋友,推开窗户,你还见到什么景色?(出示图片)用上“我看到()”的句式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说话,锻炼学生的说话和表达能力,也从中感受到雨后的美。


2、看到这么美的雨后景色我想说?五、小结
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六、作业
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日出或日落,写成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前闷热(1-3)
18. 雷雨中雨急(4-6)
后景美(7-8)
教学反思:
《雷雨》是人教版第四册的一篇看图学文。

本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在这篇课文中,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景象写得较具体,而雷雨中的景象相对来说写的简单了些。

因此,在教学时,雷雨中的景象我讲得比较少。

重点讲的是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景象。

在本文中,有些句子用词非常精炼。

于是,我抓住重点词句,通过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品词析句。

如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我请学生上台演示“乌云”压在头顶,越来越厚、越来越重的样子,随即引导学生:在这个句子里,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云又厚又重呢?黑沉沉的乌云压下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然后又引导学生把这种紧张、难受的感觉放到句子读,充分感受雷雨前的紧张、难受的气氛。

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对“雷雨中”这一环节处理过于简单,如果能引导学生展开想像:“透过茫茫的大雨,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样一来,这一环节会变得更丰满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