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成本管理计算题期末考试题库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管理》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3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管理》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 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A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B 上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C 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D 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2. 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3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产品单价为5元,则保本销量为()件。
A 30000B 20000C 12000D 75003. 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是()。
A 客户需求B 作业分析C 作业重构D 作业考评4. 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 品种法B 平行结转分步法C 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D 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5. 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称为()。
A 专属成本B 机会成本C 差量成本D 重置成本6. 在成本决策中不需要区分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决策方法是()。
A 总额分析法B 差量损益分析法C 相关成本分析法D 成本无差别点法7. 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 品种法B 分批法C 分步法D 分类法8. 把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的方法称为()。
A 单轨制B 双轨制C 集中制D 非集中制9. 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A 制造费用B 直接材料C 直接人工D 变动成本10. 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间接费用分配率应考虑()。
A 生产工时B 作业目的C 总量标准D 成本动因11. 下列支出中,可以列入产品成本的有()。
A 被没收的财物B 机物料消耗C 捐赠支出D 违约金支出12. 下列对作业成本计算法不正确的表述是()。
A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应用受到适用条件的限制B 作业的计量和分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C 成本动因有着严谨的判断方法D 作业成本计算法并没有解决与作业活动无关的间接费用分配问题13. 在JIT制度下,制造费用的分配,通常是在()。
电大《成本管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电大《成本管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第1次任务一、单项选择题1. 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 C )。
A. 成本B. 产品成本C. 生产费用D. 经营费用2. 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 B )。
A. 生产费用B. 成本开支范围C. 成本D. 制造成本3. 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 D )。
A.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B. 成本分期原则C. 合法性原则D. 重要性原则4. 按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时,其适用的条件是( C )。
A. 产品的产量与所耗用的材料有密切的联系B. 产品的重量与所耗用的材料有密切的联系C. 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D. 各项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5. 当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可采用( D)。
A.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B. 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C. 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D. 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6. 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二阶段的对外分配应(A)。
A. 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B. 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内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C. 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之间进行分配D. 只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7. 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当中,最简便的方法是(B )。
A. 顺序分配法B. 直接分配法C. 交互分配法D. 代数分配法8. 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其分配的顺序是( C )。
A. 先辅助生产车间后基本生产车间B. 先辅助生产车间内部后对外部单位C. 辅助生产车间受益金额多少D.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金额的多少9. 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D)。
A. 68%B. 69%C. 70%D. 71%10.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B )。
202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34)
2023国家开放人学电人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34)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握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
A. 6.67%B. 6.33%C. 5. 37%D. 6%2.在务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必须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方法是()。
A.分类法B.定额法C.简化分批法D.平行结转分步法3.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应范围上()。
A.与生产类型宜接相关B.与生产类型无关C.适用于大量生产D.适用于小批生产4.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日时,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最终应记人()。
A. “基本生产成本”账八借方B. “废品损失”账户借方C. “制造费用”账户借方D. “管理费用”账户借方5.使用同种原料,经过相同加工过程生产出来的胡种相同,但质虽不同的产品是()。
A.联产品B.副产品C.等级产品I).主产品6.大中型企业的成木会计工作-•般采取()。
A.集中工作方式B.统一领导方式C.分散工作方式D.会计岗位责任制7.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木的费用是()。
A.废詁损失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D.折旧费用8.制造费用应根据费用发生的不同部门,将其计入()账户。
A.某木生产成木和辅助生产成本B.基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C.生产成本和财务费用D.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9.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外购动力费用B.制造费用C.人工费用D.折旧费用10.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时,应借记“管理费丿IJ”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
电大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大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XXX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
A)。
A.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B.生产经营的特点C.成本会计的组织机构D.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2.采用简化的分批法,累计间接计人费用分配率(。
C )。
A.只是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人费用依据B.只是各批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人费用依据C.即是各批产品之间又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人费用的依据D.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人费用的依据3.制造费用(。
D)。
A.都是直接计人费用B.都是间接计人费用C.都是间接生产费用D.既包括间接生产费用,又包括直接生产费用4.如果企业成本明细账中不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产生的直接用于产品出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
B)。
A。
“基本出产成本”账户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B.“基本出产成本”账户的“原资料”成本项目C。
“基本出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D.“制造费用”账户5.若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原材料费用应按(。
B)比例分配。
A.数量B.约当产量C.定额工时D。
定额费用6.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
B)指标的影响。
A.产品总成本B,产品单位成本C.产品产量D.产品总成本和产品产量7.下列方法中,可能使“制造费用”账户有月末余额的是(。
B)。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B,按年度计划分派率分派法C.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D.呆板工时比例分派法8.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
C)。
A.“基本生产成本”B.“辅助生产成本”C。
“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9.简化分批法是(。
B)。
A.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D.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批法10.为基本生产车间租用设备预付的租金按月摊销时,应借记的账户是(。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成本管理》历年期末考试计算分析题题库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成本管理》历年期末考试计算分析题题库(2014年7月至2019年1月试题)说明:试卷号:1032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工商管理;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33.如果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的单价为20元,销售量为10 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本期发生固定成本总额为20 000元,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35%。
该企业期末存货中的固定成本是3 000元,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成本是2 000元。
要求:(1)预测该企业的保本点;(2)预测实现目标利润时的单位变动成本的降低额;(3)预测该企业完全成本法下的保本量。
参考答案:34.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参考答案: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33.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34.某企业第一车间每月需要甲零件20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
如果自制,每件发生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1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4元,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12元,另外还需购置一专用模具,需支出2000元。
如果外购,外购单价为46元。
要求;(1)做出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2)如果该零件外购后,闲置的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销售收入10000元,发生变动成本4000元,每件分配固定成本2元。
做出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3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假定产销平衡,预计明年该产品销量为1000件,单价为100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假设该企业该产品购进货物占销售额的预计比重为30%,另外还需交纳7%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
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
要求: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
34.根据下列表中资料,运用因素分析法计算确定各有关因素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2014电大《成本管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下)
2014电大《成本管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下)六、计算题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价为2000元,销售量为3000件,税率为10%,成本利润率为20%。
要求:(1)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2)若该产品由3个工序加工而成,相关的成本结构资料如下表所示,分解目标成本。
成本项目成本结构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工资制造费用第一工序成本结构第二工序成本结构第三工序成本结构80%75%85%12%15%10%8%10%5%(1)目标成本为1500元(2)成本项目目标成本第三工序目标成本第二工序目标成本第一工序目标成本直接材料765 其中:半成品1275 956直接人工150 191 115 制造费用75 128 76话,微观因素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成本的影响则是企业可以控制的。
微观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诸如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生产设备利用的效果、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的利用情况、产品的质量、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企业的技术水平等方面。
2、成本控制有哪些特点?控制论的原理和成本控制的特点,我们可以归纳出成本控制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成本控制的被控对象一般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由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使得成本控制的控制目标既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也可以朝着那个方向发展。
如果被控的对象仅有向一种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也就不需要进行控制了。
(2)成本控制对价值运动实施直接控制,而对非价值运动实施间接控制。
成本管理所要反映和控制的对象是能用价值表现的经济活动。
因此,凡是能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都是成本管理所要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实施的是直接控制。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除能用货币表现的价值活动外,还有些活动并不完全与价值活动有关,但这些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的高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成本控制活动的干预,能使其为降低成本服务。
但由于成本控制在这里不是实施直接控制,因而称之为间接控制。
(3)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即全面的成本控制。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管理》机考5套真题题库及答案4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管理》机考5套真题题库及答案4A生产费用B成本开支范围C成本D制造成本2.成本考核的目标是()。
A符合国家法令B符合国家计划C作出综合评价D提高经济效益3.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首先是()。
A可比、不可比产品须分别填列B可比、不可比产品可合并填列C既可分别,也可合并填列D填制时无需划分可比、不可比产品5.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B平行结转分步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D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6.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模型和成本模型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A销售单价B单位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D销售量7.在成本决策中不需要区分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决策方法是()。
A总额分析法B差量损益分析法C相关成本分析法D成本无差别点法8.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A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B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C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D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9.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是单件生产,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
A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B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C区别不同情况确定是否分配生产费用D应采用同小批生产一样的核算方法10.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
A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B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C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D产品的步骤计算成本11.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A68%B69%C70%D71%12.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A在产品的数量B在产品的完工程度C完工产品的数量D废品的数量13.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3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产品单价为5元,则保本销量为()件。
电大《成本管理》期末真题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X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不论半成品是在各生产步骤之间转移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都应通过“自制半 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X 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应与该项经济指标实际数与 基数差额相等√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也应计算其应负担的金 额。 ×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也应计算其应负担的金额。 ×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X 差量损益分析法下,如果决策中的相关成本只有变动成本,可以直接比较两个不同方案的贡献边际。√ 产量变动之所以影响产品单位成本,是由于在产品全部成本中包括了一部分变动费用。×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只能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的生产企业里采用,不能在其他类型的企业中采用。× 产品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等三个组成部分,应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两个角度来进 行审计。√ 产品出厂后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退货、换货所发生的损失属于内部故障成本。X 成本动因与作业之间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 成本管理更侧重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最低化原则”是指将成本降低到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 成本核算的分期,不一定与会计制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 成本核算中在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时,应注意使用好“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科目。√ 成本考核要求责任者对成本负责。× 成本审计就是要审查成本费用支出范围、标准和分配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成本项目是工业企业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的项目。X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性态的基础上, 按照一定的方法,最终将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 动成本两大类的分析过程。× 成本预测有一个过程,只要依据相关信息建立起成本预测模型,即意味着成本预测程序的结束。× 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间接费用采用统一的总量标准进行分配,准确性较好;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间接费用分 配的基础是作业的数量,是成本动因。 √ D 当两个不同方案的相关成本只有变动成本时,可以直接比较两个不同方案的贡献边际进行决策。√ 当企业的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时,可采用定额比 例法计算在产品的成本。× 当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时,应与动力费用合并设立“燃料及动力”成本项定目标销量的基础上,首先预计产品的售价和销售收入,然后扣除价内税和目标利 润,余额即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 典型品种法一般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X 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实际费用与定额费用之间的差额。× 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对旧定额进行修改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定额法应采用定额比例法或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所应负担的成本 差异。√ 定额法与与产品的基本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在于前者根据定额成本加减各种成本差异算出实际成本,因 而,便于进行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 定额法中的定额差异是指由于对旧定额进行修改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对本期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是一种事后分析。√ 对于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方式是将其结转至下期, 或是将差异在存货及销售成本之间按比例分摊, 也可以 将差异转入损益或销售成本科目。√ 对于产品三包损失,也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
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成本会计》计算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题库(计算题)(部分)参考答案1、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5000小时,乙产品10000小时,丙产品10000小时。
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2400元;(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福利费;(4)车间消耗材料2000元;(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800元;(6)预提修理费800元;(7)本月摊销保险费600元;(8)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400元;(9)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88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发生和分配的会计分录。
(“基本生产成本”列明细帐)答:(1)借:制造费用 2400 (2)借:制造费用 3000贷:银行存款 2400 贷:应付工资 3000(3)借:制造费用 420 (4)借:制造费用 2000贷:应付福利费 420 贷:原材料 2000(5)借:制造费用 1800 (6)借:制造费用 800贷:累计折旧 1800 贷:预提费用 800(7)借:制造费用 600 (8)借:制造费用 1400贷:待摊费用 600 贷:辅助生产成本1400(9)借:制造费用 1880贷:银行存款 1880本月制造费用合计=2400+3000+420+2000+1800+800+600+1400+1880=14300制造费用分配率=14300/(5000+10000+10000)=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00*=2860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5720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5720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60—乙产品 5720—丙产品 5720贷:制造费用 143002、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
两种产品的燃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20元、B产品15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500件、B产品300件。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成本管理》历年期末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全新整理,方便实用!)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成本管理》历年期末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
本类题共2 0分,每小题2 分)1. 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B )。
A. 生产费用B. 成本开支范围C 成本D. 制造成本2. 下列一般不属于成本项目的是( B)。
A. 直接材料B. 购建固定资产c. 直接工资D. 制造费用3. 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间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与其他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期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可采用( A )。
A. 约当产量法B. 定额比例法c. 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D. 按定额成本计价法4. 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个月份间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但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大的产品,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可采用(A )。
A. 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B. 约当产量法c. 定额比例法D. 按定额成本计价法5. 把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实际费用,仅在各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之间按其受益数量进行分配,对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则不进行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 B )。
A. 顺序分配法B. 直接分配法c. 交互分配法D. 代数分配法6. 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A )。
A. 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B. 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c. 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D. 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7. 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一般是先编制( B )。
A. 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B. 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c. 制造费用总预算D. 期间费用预算8. 成本报表属于( B )。
A. 对外报表B. 对内报表c. 既是对内报表,又是对外报表D. 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决定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目标成本预测方法的是( D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管理》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管理》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成本管理》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
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 )。
A.成本 B.产品成本C.生产费用 D.经营费用2.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登记的费用( )。
A.只包括本步骤发生的费用,不包括上步骤转入的费用B.只包括上步骤发生的费用,不包括本步骤发生的费用C.既包括本步骤发生的费用,也包括上步骤转入的费用D.既不包括本步骤的费用,也不包括上步骤转入的费用3.下列不属于期间费用的项目是( )。
A.财务费用 B.制造费用C.销售费用 D.管理费用4.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个月份间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但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可采用( )。
A.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B.约当产量法C.定额比例法 D.按定额成本计价法5.把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实际费用,仅在各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之间按其受益数量进行分配,对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则不进行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 )。
A.顺序分配法 B.直接分配法C.交互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6.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
A.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B.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C.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D.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7.质量成本的内容一般包括四项内容,下列不属于质量成本内容的项目是( )。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管理》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8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管理》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題库一试卷息分:】00 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題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是指(【答案】£〈实际产景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X本年实际单位成本)2.把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因素,研究诸因素变动对線合性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是()・【答案】因素分析法3.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答案】变动成本4.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称为().【答案】机会成本5.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
【答案】订购最越大,釆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6.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答案】成本开支范围7.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答案】选择测算法8.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答案】同方向变动9.在成本决策中,零部件自制较外购所増加的成本,属于()。
【答案】差量成本10.成本报表属于().【答案】对内报表11.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答案】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12.己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3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产品单价为5元,则保本销暈为()件.【答案】3000013.下列对作业成本计算法不正确的表述是().【答案】成本动因有着严谨的判断方法14.釆用均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碑性的关键因素是()。
【答案】在产品的完工程度15.把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的方法称为<【答案】双轨制16.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答案】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17.那些由于过去的决策所引起,已经发生并支付过款项的成本,称为().【答案】沉没成本18.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釆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贸用采用筒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答案】重要性原则19.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电大成本管理计算题期末考试题库
1、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
共耗用某种原材料1530千克,每千克3.50元。
A产品实际产量为1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B产品实际产量为1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0千克;C产品实际产量为3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4千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各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解:材料费用总额=1530×3。
50=5355.00 (元)•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150×3=450(千克)•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100×1。
5=150(千克)•C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300×4=1200(千克)•材料定额耗总量=450+150+1200=1800(千克)•材料费用分配率=53550÷ 1800=2。
975•A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450×2。
975=1338。
75(元)•B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 150×2。
975=446。
25(元)•A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 1200×2.975=3570。
00(元)2、某企业设有供电、锅炉两处辅助车间,供电车间本月份直接发生费用金额为6800元,锅炉车间本月份直接发生费用金额为5032元,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及各受益单位耗用量如下:•要求:根据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1)对外分配劳务供电车间 27200-2200=25000(元)锅炉车间 680—51=629(元)(2)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6800÷25000=0.272锅炉车间费用分配率=5032÷629=8((3)对外分配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负担的电费=(10500+7500)×0.272=4896(元)负担的锅炉费=(350+150)×8=4000(元) 合计: 4896+4000=8896(元)一般耗用(制造费用):负担的电费=(1200+8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
共耗用某种原材料1530千克,每千克3.50元。
A产品实际产量为1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B产品实际产量为1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0千克;C产品实际产量为3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4千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各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解:材料费用总额=1530×3.50=5355.00(元)•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150×3=450(千克)•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100×1.5=150(千克)•C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300×4=1200(千克)•材料定额耗总量=450+150+1200=1800(千克)•材料费用分配率=53550÷1800=2.975•A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450×2.975=1338.75(元)•B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150×2.975=446.25(元)•A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1200×2.975=3570.00(元)2、某企业设有供电、锅炉两处辅助车间,供电车间本月份直接发生费用金额为6800元,锅炉车间本月份直接发生费用金额为5032元,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及各受益单位耗用量如下:•要求:根据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6800250000.272180004896200054450001360供电车间5032629850040006048069552锅炉车间合计11832889610241912 (1)对外分配劳务供电车间27200-2200=25000(元)锅炉车间680-51=629(元)(2)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680025000=0.272锅炉车间费用分配率=5032629=8((3)对外分配费用基本生产车间:负担的电费=(10500+7500)×0.272=4896(元)负担的锅炉费=(350+150)×8=4000(元)合计:4896+4000=8896(元)一般耗用(制造费用):负担的电费=(1200+800)×0.272=544(元)负担的锅炉费=(40+60)×8=480(元)合计:544+480=1024(元)行政管理:负担的电费=5000×0.272=1350(元)负担的锅炉费=69×8=552(元)合计:1350+552=1024(元)3、某企业生产A产品,合格品为190件,不可修复废品10件;共发生工时20000小时,其中废品工时1500小时。
共发生费用为:直接材料80000元,直接工资44000元,制造费用576000元。
废品回收残料800元。
直接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废品损失,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4、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估计为50%,甲产品本月完工100件,月末在产品为20件。
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费用如下表: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月末在产品1756139.60576.25275.502747.35本月发生额378446570.4010973.7516884.5072272.65合计396006710115501716075020产品产量完工产品产量100100100100在产品约当产量20*1101010合计120110110110单位成本*233061105156652结转完工产品成本*3330006100105001560065200月末在产品成本*46600610105015609820*120X50%=10*239600120=330*3100X330=33000*439600-33000=66005、某企业生产A 产品,月初在产品资料为;直接材料3520元,直接工资2400元,制造费用1300元。
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57200元,直接工资21036元,制造费用14324元。
完工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为55000千克,定额工时21000小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
• 解:•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11000+55000 3520+57200=0.92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0.92×55000=50600.00(元)在产品材料费用=0.92×11000=10120.00(元)•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4000+21000 21036+2400=0.93744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0.93744×21000=19686.24(元)在产品材料费用=0.93744×4000=3749.76(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4000+21000 14324+1300=0.62496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0.62496×21000=13124.16(元)在产品材料费用=0.62496×4000=2499.84(元)完工产品总成本=50600.00+19686.24+13124.16=83410.40(元)在产品总成本=10120.00+3749.76+2499.84=16369.6(元)第五讲6、某企业生产A 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原材料在生产时一次投入。
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
有关资料见下表。
要求: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生产费用资料第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第二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第三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7、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假定甲产品产销平衡,估计明年甲产品的销售量为1500件,单价为50元.生产该产品需交纳粹17%的增值税,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差额为20000元;另外还要交纳10%的营业税,7%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如果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要求:(1)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2)如果产品由两个工序组成,相关成本结构资料如下:第一工序直接材料占70%,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各占15%;第二工序半成品占80%;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各占10%.确定各工序的目标成本.(1)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应交税金=1500X50X10%+(1500X50X10%+20000X17%)X(7%+3%)=8590目标利润=1500X50X20%=15000目标成本=1500X50-8590-15000=51410(2)目标成本分解计算表某8、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要求:预测该企业的保本额和各产品的保本额。
(1)计算产品贡献边际率A产品贡献边际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6)/10=40%B产品贡献边际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20-14)/20=30%(2)、计算产品销售比重A产品销售比重=(20000X10)/(20000X20+10000X20)=50%B产品销售比重=(10000X20)/(20000X20+10000X20)=50%(3)加权贡献边际率=40%×50%+30%×50%=35%(4)综合保本额=35000÷35%=100000(元)(5)各产品保本额A产品保本额=100000×50%=50000(元)B产品保本额=100000×50%=50000(元)9、如果某企业生产A产品的单价为20元,销售量为10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本期发生固定成本总额20000元,选进的销售利润率为35%。
该企业期末存货中的固定成本是3000元,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成本是2000元。
要求:(1)预测该企业的保本点。
(2)预测实现目标利润时的单位变动成本降低额。
(3)预测该企业完全成本法下的保本量。
(1)该企业的保本量=20000/(20-12)=2500(2)目标利润=10000X20X35%=70000达到目标利润的单价为b20X10000-bx10000-20000=70000b=11•实现目标利润时的单位变动成本降低额=12-11=1(元)(3)完全成本法下的保本量=12-202000) -(3000-20000=237510、某企业第一车间每月需要甲零件20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如果自制,每件发生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1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4元,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12元,另外还需要购置一专用模具,需支出2000元;如果外购,外购单价为46元。
要求:1、甲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2、如果甲零件外购,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其它加工业务,估计可得销售收入10000元,发生变动成本4000元,每件分配固定成本2元,甲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解:1、自制的固定成本与决策无关,相关成本只有变动成本,利用相关分析法进行决策。
表1相关成本分析表表2相关成本分析表此时,外购甲零件成本比自制成本节约2000元,故应选择外购方案。
(94000—92000=2000)11、某企业月初在产品600件,直接材料定额成本按上月旧定额计算为每件100元。
从本月起,每件直接材料定额成本降低为96元,本月投产1200件,实际发生直接材料费用120000元,1800件产品本月完工。
要求:采用定额法计算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其实际成本的计算结果如下:•月初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600×100=60000(元)•减:月初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降低(100-96)×600=2400(元)•加:本月投产产品材料定额成本96×1200=115200(元)•定额成本合计172800(元)•加:材料定额超支差120000–115200=4800(元)•加:材料定额变动差异2400(元)•完工产品材料实际成本180000(元)12、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项目计划数实际数产品产量(件)210200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1012材料单价(元)54材料费用(元)10500960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解:分析对象=9600-10500=-900(元)•根据因素分析法的替代原则,材料费用三个因素的替代顺序量、单耗、单价。
各因素变动对甲产品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降低8000测定结果如下:计划材料费用=计划量X计划耗X计划价=210×10×5=10500(元)-----(1)第一次替代=实际量X计划耗X计划价=200×10×5=10000(元)------(2)第二次替代=实际量X实际耗X计划价=200×12×5=12000(元)------(3)实际材料费用=实际量X实际耗X实际价=200×12×4=9600(元)------(4)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降低8000元的影响程度如下: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1)=10000-10500=-500(元)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的影响=(3)-(2)=12000-10000=2000(元)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4)-(3)=9600-12000=-2400(元)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500+2000-2400=-900(元13、某企业本年度生产五种产品,有关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如下: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产品别实际产量(件)计划单位成本(元)实际单位成本(元)可比产品A产品200120110B产品250400420不可比产品D产品30060052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如下“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产品名称总成本(元)差异按计划计算按实际计算降低额(元)降低率可比产品A产品B产品小计不可比产品D产品小计合计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产品名称总成本(元)差异按计划计算(1)按实际计算(2)降低额(元)(3)=(2)-(1)降低率(4)=(1)/(3)可比产品A产品200X120=24000200X110=22000-2000-8.33% B产品250X400=100000250X420=10500050005%小计12400012700030002.4 2%不可比产品D产品300X600=180000300X520=156000-24000-13.3%合计304000283000-21000-6. 9%14、某企业生产A产品,材料项目的有关资料如下:材料项目有关资料表材料名称计划实际耗用量(千克)配比单价(元)成本(元)耗用量(千克)配比单价(元)成本(元)甲630%40240 3.620%36129.6乙210%3060 6.335%34214.2丙945%25225 2.715%3286.4丁315%2060 5.430%1897.2合计20100%-58518100%-3527.4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三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甲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解: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527.4-585=-57.6计划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20585=29.25(元)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1820×5.4+25×2.7+30×6.3+40×306=28.25(元)各因素变动对单位产品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的结果如下:单位产品材料消耗总量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8-20)×29.25=-58.5(元)材料配比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1.68-13.17)×310=-461.90(元)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36-40)×3.6+(34-30)X6.3+(32-25)X2.7+(18-20)X5.4=18.9(元)各因素变动对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5.8)+(-18)+(18.9)=-57.6(元)15、兴隆公司本年度生产A、B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产品名称产量(件)单位成本(元)计划实际上年实际本年计划本年实际A产品165022001009089B产品550550200190188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和实际完成情况,并分析产品产量、品种结构和单位成本变动对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